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2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棣瞬间瞪大眼睛了,“什么?你要朕给官员增加俸禄?”
果然,提到了钱,朱棣就抓狂了,尤其是让他出钱。
“陛下,不是增加俸禄,而是发点津贴,一点点而已。”
朱棣用力摇头,“不行,绝对不行,俸禄多少,那是父皇定的,这是祖制,朕不能违背!柳淳,莫非你要劝朕违背祖制?你要是这么干,那可就是奸佞之臣啊!”
朱棣第一次觉得祖制这个东西,竟然是这么管用。
柳淳被噎得无话可说,顿了好半天,才沉声道:“要不这样,陛下可以去市面上瞧瞧,臣得到了消息,现在有些穷苦的官员,都在京城做起了小生意糊口……还有人欠了好几个月的房租了。”
朱棣眉头紧皱,“真有这事?”
柳淳坦然道:“臣不敢胡说。”
朱棣愣了半晌,突然哈哈大笑,“这就对了,唯有如此,才能让他们知道民间疾苦,知道百姓的不易!”
他深深吸口气,“好了,朕去瞧瞧,这帮人到底有多惨?”朱老四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简直迫不及待了……
顶点
………………………………
第626章 抓贼抓到了自己头上
人们都说大明朝的俸禄很低,朱元璋对人很严苛,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呢?
就拿柳淳来说吧,他现在的官职是少傅太子太傅,都督同知,锦衣卫指挥使……这里面最高的就是从一品,大明朝和宋代不一样,宋代的俸禄分成好几个部分,首先宋代的官员几乎都是临时工,他们拥有一个分辨品级待遇的寄禄官,按照这个品级,就能拿一份俸禄了。
另外呢,有了具体的差事,也就是职事官,又能拿一份俸禄。
此外呢,一些高官会有馆职,就是龙图阁直学士一类的,还有些人挂着爵位,比如像潞国公文彦博这种货色,都是可以作为拿俸禄的标准。
同时呢,宋代每逢年节,都有赏赐,官员还有职田,也就是直接给地。
林林总总算下来,以包拯为例,他最高当到了枢密副使,各种俸禄加起来,一年三千多贯,正好相当于宋代最穷的一个府的税收!
总体来看,不论是高官,还是低级官吏,只要当了官,在宋代就登上了人生巅峰,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到了朱元璋这里,咱洪武大帝给亏心的赵大不一样。
他才不需要收买文官,替自己说好话呢!
朱元璋大笔一挥,把乱七八糟的都给砍掉了。
一个官员,就有一份俸禄,多余的什么都没有。
正一品大员一个月禄米87石,柳淳差了一级,只是从一品,每月禄米74石,一年下来是888石。
其实吧,这也不能算低了,毕竟一个人能吃多少东西,快一千石粮食,还不撑死几十个啊!
但是别忙,这些俸禄是要承担全家开销的,迎来送往,雇个车夫,养一匹马,找两个丫鬟,全都要从里面出。
像京官还要租房子,外官呢,更要担负衙门日常开支,还要请个师爷……这么算下来,禄米也不算多了,甚至紧紧巴巴的。
如果你以为这就完事了,那就大错特错了。
在发俸禄的时候,还有学问。比如柳淳在洪武朝的时候,他的俸禄里面,有三成是折成宝钞的,宝钞是什么玩意就不用多说了,差不多相当于直接把俸禄打了七折。
而且一旦遇到了困难,就会在官吏的俸禄上动手脚,不给禄米,而是用其他的东西折,柳淳就曾经收到过腊肉。
所以说吧,明代的官员,几乎没有靠俸禄过日子的,必须挖空心思,从各处弄钱,才能维持体面的生活。
柳淳推动变法,把官吏伸向各处的手脚都给砍断了,家里的田产也没了,日子越来越艰难。如果再折腾下去,只怕满朝官员都要受不了了。
所以柳淳觉得在国库稍微宽裕之后,应该给官员一点福利,一张一弛,软硬兼施吗!打了那么多个巴掌,该给点甜枣了。
所以他才提出增加俸禄的提议。
可显然朱棣不这么看。
“柳淳,朕问你,增加俸禄,能不能换来官吏感恩戴德,更加卖力替朕做事?”
柳淳嘴角抽搐,顿了顿道:“那个……暂时还是有些效果的。”
朱棣冷哼,“你也说暂时,如果长远了呢?两宋对待官员算是最亲厚了,可又有什么用?想靠着俸禄养廉,可是胡说八道!人心不足,你给他多少,他都盼着拿更多。朕总不能把国库都交给他们吧?”
朱棣的这番话,说得柳淳哑口无言。
“陛下,那……你还跟臣出来干嘛?”
朱棣绷着脸道:“我出来看热闹不行吗?朕很想瞧瞧,百官究竟成了什么样子,这可比戏台上有意思多了。”朱棣抱着肩膀,冷笑道:“记住朕的这句话,我就算是死,也会留下遗训,不会给百官增加一文钱的俸禄!”
柳淳是彻底被打败了,朱棣这个倔强的劲儿,跟他爹是一模一样,实在是太难打交道了。柳淳第一次不抱任何希望。他把朱棣带到了平安里的一家茶楼,随便找了个雅座。
“这里离着证券交易所很近,有许多富商云集,官吏们如果缺钱,就会到这边借贷,陛下要想看热闹,在这里就行了。”柳淳算了算,“对了,昨天就是发俸禄的日子,今天该有人来还债了。”
朱棣也是吓了一跳,他虽然也有猜测,但是总觉得官员吗,毕竟还是有权力的,怎么会那么惨?寻常人谁敢跟官员逼债?
根本是有些人在故意装穷演戏,就连柳淳都被他们的花招给骗了,朕就不上当!
且看着吧!
朱棣低头品茶,有屏风遮挡,外面看不到他们。
坐了不到一刻钟,就有人喊了起来。
“哟,是金大人来了,金大人里面请!”
说话之间,从外面走进了一个年轻的书生,此人最多不会超过三十岁,面皮白净,文质彬彬,他轻车熟路,直接到了靠窗户的一张桌子。
在这张桌子边,坐着两个中年人,一个年岁稍长,五官阴翳,一个长着黄色胡须,总是带着笑。
见书生前来,急忙挤出灿烂的笑容,橘子皮一般的老脸堆积在一起,就像是枯萎的老菊花。
“金大人,快请坐吧!”
书生哼了一声,却没有坐下,他从怀里取出了一样东西,并没有直接给两个人,而是扔在了桌上。然后淡淡道:“我已经把十石稻谷送过去了,你们再借我三十两银子!”
桌面上的两个人,年纪稍大的,把扔在桌上的借据拿到了手里,看了看,微微点头,“金大人就有有信誉,过去的账清了!”
他拿起桌上的毛笔,在借据上画了两道,而后撕碎作废。
年轻书生抿着嘴,眼睛斜视,根本不屑和这俩人对视。好在这俩人也不在乎,他们笑嘻嘻道:“金大人,你先别忙,咱们好好谈谈。”
“谈什么?欠债还钱,我把账都清了,难道连三十两都不愿意借?那我去找别人!”
“别!”
靠外面的人急忙出手阻拦。
“金大人,这次你借三十两,比以往都多。而你呢,又没有别的收入,只有每月的禄米,所以……”他语气为难。
书生把眼睛一瞪,“禄米怎么了?别以为本官什么都不知道!这青黄不接的时候,米价最高,我借银子给你们禄米,是你们赚了。”
“哈哈哈!金大人所说不错,只是您不知道啊!从今秋开始,安南的粮食就要陆续送进京城,很快许多存粮大户就会往外面抛售,粮价不会一直走高的。小的们查过了,安南的米,一石只要三百八十文!这话不假吧?”
书生吸了几口气,脸上的肉抽搐了几下,幸亏这段时间的恶补,要不然他还真不知道粮食价格会变化这么大!
“你们想怎样?”
焦黄胡须的家伙有些口音,吐字不算清楚。他未语先笑道:“金大人,你要多借钱,是为了儿子读书发蒙,这是比什么都重要的事情!小的们可不敢挡小公子的前程,而且我们还听说了,金大人要调到工部去了,而且主要负责木料采买!”
书生一听,顿时警惕心骤起,切齿咬牙,“你们!你们竟敢探查我的家人,还有,朝廷任命官吏,你们也敢插手?”
焦黄胡须的家伙连忙摆手,嘿嘿笑道:“金大人说笑了,我们可没有这么大的胆子。你从洪武二十五年进京求学,一直住在丁家的宅子,丁老爷爱惜大人的文采,故此每月只收100文钱,整个京城,哪有这么便宜的房子?”
书生越听越不对劲儿,他眉头拧成了疙瘩儿,突然跺脚道:“好,你们有本事查我……金某我不借了!”
说着,他转身就走,那个年纪偏大的幽幽道:“金大人,您的老母染病,写信让你给家里送点花销,这事你也不在乎了吗?”
书生的脚步突然站住了,他脸色漆黑,扭头盯着他们,“你们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这么清楚我的事情?”
胡须焦黄的家伙站起身,走到了书生身边,冷冷笑道:“金大人,实说了吧,我们眼下正给贵人办事,这位贵人你可惹不起。他老人家仰慕金大人的才学,知道大人前途无量,这才想要帮大人一把。”
“就这么说吧,不要讲什么借钱不借钱的,令郎要去鸡鸣山学堂读书,贵人能帮着送进去,您的高堂要治病,贵人已经把医者派过去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贵人就想跟大人交个朋友而已。请金大人放心,绝没有半点贿赂的意思。”
这三个人说话的声音不算太高,可柳淳跟朱棣的耳音都不错,听了个一清二楚。朱棣的老脸瞬间沉下来了。
这个姓金的臣子完全被人家给套住了,从里往外,都被查得清清楚楚。
最要命的是连他即将调任工部也知道。
还说背后有一位贵人!
能有多贵?
这家伙能把人送进鸡鸣山学堂,还能请动医生治病,又知道这么多消息……朱棣突然转向了柳淳,脸上露出了似有若无的笑。
“不会是你吧?”
柳淳简直想给朱棣一拳头,你丫的脑洞真大,我领着你出来,抓我自己的把柄,这不是挖坑把自己埋了吗?
就算找死也没有这个找法啊!
金大人怒视着那两个家伙,咬着牙道:“你们这位贵人到底是谁?”
那个胡须焦黄的家伙笑呵呵道:“金大人,小的只能说我们都尊贵人为‘柳爷’,您一见便知。”
………………………………
第627章 “柳爷”被抓了
朱棣微服私访过很多次,唯独这一回心情最好,一路回宫,都忍不住笑容,到了宫里,更是哼起了小曲。
要知道朱棣向来不苟言笑,不管君臣,最常见到的就是他的一张大黑脸。今天皇爷居然笑了,当真是春花开放,春风化雨啊!
大家伙都在憧憬着,是不是要有额外的赏赐了?
对于这帮人的痴心妄想,朱棣只有一句话:想屁吃呢!
朕为什么高兴,你们这帮蠢材怎么会知道。
“柳淳这小子一向自诩清高,没想到他竟然私下里拉帮结派,收买官员……尤其可笑,还让朕给抓了个正着,妙,太妙了!”
朱棣笑开了花,对面的徐皇后可半点都高兴不起来,她仔细询问了一遍,眉头紧皱,“陛下,你说是有人打着柳淳的旗号,通过放贷,控制官员?”
朱棣点头,“应该是这么回事,有些官员生活遇到了困难,有人趁机给他们放贷,逼着官吏替他做事,这一手的确高明,可也着实可恶!”朱棣气得拍桌子,徐皇后却忧心忡忡,她想到了一种可能。
貌似小妹就在干放贷的事情,万一这事情查下去,查到了小妹头上,那可怎么办啊?
徐皇后忧心忡忡,忍不住劝道:“陛下,都是一家人,你又何必幸灾乐祸呢?”
朱棣哼了一声,“朕可不是幸灾乐祸,我只是觉得通过这件事,证明柳淳也是个普通人,也有私心把柄攥在朕的手里,朕倒要看看他,日后怎么教训朕!至于分寸吗,朕自有把握。”
敢情朱棣还记着头些时候,柳淳阻止他大举提拔吏员的事情。假如当时有把柄在手,就不怕柳淳跟自己唠叨了。
这君臣斗智啊,就更下棋一样,手里的棋子越多,就越是有胜算。
徐皇后太了解朱棣了,丈夫倒是不会真的把柳淳怎么样,可他一定会查下去,万一查出来柳淳是无辜的,小妹是背后主使,岂不是会影响人家夫妻之情?
这可怎么办啊?
徐皇后急得不行,迫切想要把消息送去宫外,提醒柳家人注意。可朱棣这家伙还一反常态,居然不去处置公务了,就一直坐在徐皇后的寝宫,没完没了地聊着,拖着,一直等到了宫门关闭,朱棣才大笑着离开。
按照约定,今晚那位“柳爷”就会和金大人见面。
朱棣把这事交给了木恩和柳淳一起处置。说白了,就是让木恩盯着柳淳,免得他把消息传出去,朱老四还真是下了功夫。
木恩统御东厂,是朱棣重要耳目,而且还整天伺候在天子身边,地位非比寻常。
可不管他多受宠,跟柳淳也没法比。
所以东厂被锦衣卫死死压制住,他们就像是一群贼耗子,只能出没在锦衣卫不存在的角落。偏偏木恩是个身残志坚的人,当初他就准备好了,要跟纪纲对阵。可谁知道转眼之间,锦衣卫落到了柳淳的手里。
一度木恩都绝望了,可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让他等到了机会。
这个“柳爷”或许不是柳淳,但跟柳淳未必没有牵连,他不敢奢望一下子扳倒柳淳,但是从此之后,朝堂之上,必然有东厂的一席之地。
“柳大人,奴婢把一切都安排好了,那个金纯已经离家,前去见面了。”木恩卑躬屈膝,跟柳淳汇报。
木恩丝毫不觉得尴尬卑微,因为以往他连跟柳淳谈事情的资格都没有,这已经算是巨大的进步了,他非常满足。
此刻在柳淳的手上,正好有一份有关金纯的履历。
他跟朱棣遇到的书生叫金纯,他是洪武二十五年,入选太学,由于在同科当中,表现突出,直接到了吏部文选司,接了一份肥差,在建文朝,因为得罪了人,被调到了太仆寺,坐起了冷板凳。
不久之前,他被吏部看中,准备调到工部担任郎中,主要负责采购木料。
这个差事简直比吏部还要肥!
在三大殿工程之后,陆续有好些大工程开工,包括扩建北平在内,每年各种物料开支,就是个天文数字。
工部的预算非常充裕,金纯手上的权力也会十分惊人。
他甚至不需要营私舞弊,就可以让一些人赚得盆满钵满。
柳淳看着金纯的履历,想着今天听到的那些话,他也不得不感慨,那位“柳爷”是真的处心积虑啊!
在洪武二十五年,金纯不过是一个前途不错的太学生,居然就得到了照顾,提供低价房舍……这些年又陆续提供借款,直到他要升任工部郎中,背后的人才跳出来收割,布局之深远,用心之精深,的确让人赞叹。
朱棣怀疑柳淳,也是有道理的,毕竟柳淳最喜欢干这种放长线钓大鱼的事情。
只不过朱棣还是低估了柳淳。
布几年的局算什么,老子收了于谦当徒弟,未来几十年都在筹算之中,别说你朱棣了,就算你的儿子,孙子,都未必能享受到,这才是真正的高手呢!
柳淳十分确信,这个“柳爷”跟他是半点关系也没有,至于柳家的人,也是绝无可能。
现在就剩下一种可能,是不是有人要故意败坏自己的名声,打着自己的旗号干坏事?倘若真是如此,那可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木恩从番子手里,接过密报。
“大人,金纯跟两个人接触上了,他们进了一个院子,是不是现在动手?”
柳淳道:“别着急,这个院子应该是虚晃一枪,让他们继续盯着。咱们远远随着就是了。”木恩欣然点头,急忙吩咐下去。
果不其然,金纯在这个院子里停顿了差不多一盏茶的功夫,就换了一驾马车,从后门出来了,绕进了一条小巷子。
不得不说,这位“柳爷”是真的够小心,他的人带着金纯,足足穿过了三个院子,用了各种手段,尽力甩开可能的眼线。
跑了一个多时辰,才到了城南的一处院子,这个院子很不起眼,两边都是大杂院,还住着戏子,有人咿咿呀呀吊嗓子,还有人舞刀弄枪,练着功夫身段,十分热闹。
所谓大隐隐于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只不过他手段再多,也瞒不过大明朝两大顶级特务机构。
尤其是在柳淳的统御之下,锦衣卫的办事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效,事关大人的清誉,哪个锦衣卫敢怠慢。
所以他们虽然小心,却也没有逃出如来的手心。
金纯进入了院子,又过了好一会儿,有一驾马车,偷偷来到了院子外面。
赶车的马夫十分精壮,他跳下来,四周看了看,这才撩开车帘,从里面下来一个中年人,这位穿着丝绸,手里拿着一把扇子,看起来十分儒雅随和。
迈步走了进去,八成他就是那位“柳爷”了。
看到这里,所有人都忍不住松了口气,总算把大鱼等到了。
就在此人进院不久,柳淳和木恩就赶来了,东厂和锦衣卫的人,把四周的街区都给封锁起来。
“启禀柳大人,弟兄们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进去抓人!”
柳淳微微点头,突然对木恩道:“这次就让东厂的人打头阵吧!我们锦衣卫提供协助,我相信木公公必定能手到擒来!”
木恩大喜过望,“如此,奴婢就献丑了!”
……
紧张的一夜过去了,朱棣一直在等着结果,他甚至想要亲自去抓人的,不过他也担心真的抓到了柳淳的人,会下不来台,就只能让木恩代劳。
瞧着吧,只要抓到了,一定要好好奚落柳淳一番。
朱棣正在想着呢,木恩慌里慌张前来送来。
“启奏皇爷,奴婢把人抓到了!”
“抓到了?是谁?”
“是……楚王!”
“什么?”朱棣大惊失色,“你说什么?那俩人不是说是柳爷吗?”
木恩都哭了,“皇爷,那家伙有口音,他说的是六爷!”
顶点
………………………………
第628章 请诛楚王
朱棣从龙椅上过来,揪住了木恩的衣服,连着询问了三遍,木恩死的心都有了,“皇爷,的确是楚王殿下朱桢,老奴该死,请陛下降罪!”木恩哭哭啼啼,糟心的朱棣用力一推,木恩摔了个仰八叉,却也不敢叫苦。
朱棣来回踱步,气得怒吼道:“不是你该死,是朱桢该死!他该千刀万剐!”朱棣是真的气坏了,因为根据现在探查到的情况,如果真的追究起来,处心积虑,结党营私,收买官员,图谋不轨,这是要杀头的。
而且朱桢是藩王,跟普通人又不一样,坐实了,定个谋反大罪都是可能的。
朱棣不是不想处置藩王,而是刚刚整顿文官,还有一大堆的事情没有处理完,再跟宗室开战,饶是朱棣斗志昂扬,却也有点力不从心。
他最初觉得跟柳淳有关系,没准就是柳淳手下的人,揪出来,让柳淳丢点面子也就算了。可万万没有料到,丢面子的居然是他。
这可怎么办?
办,还是不办?
要不先压一下子?
朱棣正在思索着呢!
突然外面有太监小跑着进来,“启奏皇爷,皇后娘娘,太子殿下,赵王殿下,汉王殿下求见!”
好啊!
一家子都来了。
不光是他们,朱高炽还牵着皇孙朱瞻基,而皇后徐氏则是拉着妹妹徐妙锦……这回好了,全都找上门了。
徐妙锦的眼睛还是红红的,貌似刚刚哭过。
徐妙云脸色很难看,她想起昨天朱棣那个得意的劲儿,心里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陛下,臣妾今天早上让人把小妹叫进宫里,说了会儿话。她从去年下半年,就一直在城外养胎,这不,好容易给柳家诞下了长男,这些日子一直在恢复身体,就算她有心思做什么事情,也没那个精力了。陛下,你说是不是啊?”
朱棣咧嘴尬笑,“是,是啊!对了,原来柳卿都有儿子了,好事,大大的好事,朕,朕一定要重赏,就给他个锦衣卫指挥佥事,再赐一些喜庆宝物……对了,皇后,你说按照皇孙的标准行不?”
徐氏绷着脸没说,徐妙锦可摇头了,柳家的儿子可比什么皇孙值钱多了。
“不劳陛下费心了,小妇人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我柳家不敢说门风清白,可也断然容不得违背国法之徒。到底是怎么回事,还请陛下明示,这就是对柳家最大的恩典了。”
徐氏点头,“对,别的事情先不说了,就说说昨天晚上的案子,到底抓到了没有?”
朱棣被逼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