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回木恩算是吸取教训了,没敢直接抓人,而是偷偷告诉了朱棣,“陛下,奴婢查清楚了,这背后是赵王殿下的意思!”
“果然!”
朱棣气得拍桌子,这个兔崽子,准是听他师父的。
“去,把赵王找来。”
朱棣背着手,他暗暗盘算着,自己吃肉,就要让人家喝汤,尤其是自己的儿子,也不能太刻薄了。
纪纲给自己送来了五万两,日后还有源源不断的好处。
这一年下来,没有一百万两,也差不多了。
朱高燧拿个三五万两,甚至十万八万的,他都不在乎。
不过有一点必须弄清楚,这小子到底赚了多少?
正在朱棣思索的时候,朱高燧战战兢兢来了。
“父皇,儿臣恭祝父皇万岁……”
没等他说完,朱棣就摆手了,“别废话了,朕不让你们气死就不错了。”
“怎么?听说你开了保险公司?”
朱高燧一听坏了,父皇怎么知道了?
“那个……孩儿是入了一点股份而已,没有多少的,就是一点零花钱,真的!”
朱棣把眼睛一瞪,“你小子还想瞒着父皇?你师父都招认了,他说保险的赚头,不会比银行少!”朱棣纯粹是吓唬朱高燧。
可朱高燧不知道啊,他瞪大眼睛,惊讶道:“怎么会?我才收了五十万两保费,跟皇家银行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啊!”
朱棣沉下脸,瞧着桌面道:“真的只有这么点?”
朱高燧拍着胸脯道:“孩儿对天发誓,真的只有这么一点,父皇要是不信,孩儿可以把账册给父皇瞧瞧。”
……
“五万两,五十万两!”
朱棣捧着厚厚的账册,在地上不停踱步,突然面目狰狞,眼睛里喷出了怒火,头发倒竖,切齿咬牙怒骂起来!
“朕赚五万两!你们赚五十万两!朕跟你们没完!”
朱棣抓起小鸡似的朱高燧,就往外面走,他要找柳淳算账!
:。:
………………………………
第635章 天子要吃人了
师父,救命啊!”
朱高燧一副死了老子似的,扯着嗓子求救。柳淳连看他的意思都没有了,这个兔崽子,实在是不顶用,还不如朱瞻基能干呢!
告诉你了赚钱的法子,一转头就给漏出去了,你丫的属狗的,肚子里装不住二两酥油。简直瞎了眼睛,怎么收了你这么个废物点心?
柳淳在心里把朱高燧骂翻了,脸上还要带着笑,向朱棣见礼。
“陛下,有事?”
朱棣把儿子往旁边一扔,朱高燧顺势滚到了墙角,他一只手扒着窗户,打算见势不妙,立刻逃跑。
根据他的猜测,朱棣和柳淳一定会吵架的,而且是那种非常剧烈的争吵,没准还会打起来。别看柳淳瞧着很斯文,但是他这些年含而不露,功夫绝对不差的,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
朱高燧在胡思乱想,反倒是柳淳和朱棣,他们两个相视半晌,突然大笑起来,朱棣转身,让人捧进来一坛子老酒。
“上次就打算跟你喝一杯,却给忘了,这次咱们君臣痛饮。”
柳淳连忙道:“臣荣幸之至。”
柳淳摸出了一对酒杯,可朱棣却瞧不上,他一把抓起桌面上的两个竹筒,放在了面前,足足倒了两大杯。
这玩意是用来装毛笔的,容量可比碗大多了,朱棣倒了满满一下子,豪迈道:“来,咱们满饮一杯!”
柳淳瞧了瞧,忍不住咧嘴苦笑。朱老四,你大爷的,知道不能喝酒,想灌我是吧?柳淳攥着竹筒,沉默了片刻,笑道:“陛下,臣一向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趁着喝酒之前,臣把该说的都说了,免得醉酒之后,说的少了,影响了大事。”
朱棣冷笑,你丫的真会找借口,你是怕喝酒多了,把什么都说出来才对。
不过也不管这些,反正只要你能交代清楚,朕就放过你,要说说不清楚,朕的车上还有好几坛子呢!
“陛下,这个保险,是臣出的主意,赵王殿下去安排的,至于股份,收益,这些臣是一点都没沾,请陛下只管放心,如果还是不信臣,就去问赵王殿下。”
朱棣连看头没看朱高燧,冷哼道:“这个不用你说,朕的家事会自己处理的。朕一定要让他知道什么是家法!”
朱高燧扑通就坐在了地上。
完了,他在家里,被老爹打,被老娘打,被两个哥哥打,就差被侄子欺负了,整个皇家,就属他的命最惨了,还让不让人活啊?
朱高燧绝望了。
柳淳继续道:“陛下,成立保险公司,为船队提供保险,这只是第一步,臣觉得还可以成立护航公司。”
朱棣眉头紧皱,“柳淳,朝廷不是安排水师,负责航路安全吗?还弄这个护航公司干什么?”
柳淳哈哈大笑,论起经商,朱棣的脑子的确不够用。
“水师是管理整个海域的,难免鞭长莫及。而且水师要服从朝廷调度,难以给某个船队,提供专门的护航。”
“这个护航公司就不同了,可以接受雇佣,而且一旦遭遇海盗,他们会死战不退,只要雇主把钱给够了,他们就给玩命!”
“这个……”朱棣迟疑了,“柳淳,这么干,雇佣的费用可不低啊?寻常商队能负担得起吗?”
柳淳笑道:“陛下,根据臣的数学知识,如果编成船队,然后派遣战船护航,遇到海盗的概率会比单独的船只减少很多。可以凑成十艘,二十艘,一起护航。因为护航公司比起保险公司更加专业高效,能确保航运安全,因此也可以收取更高的费率,可以定为一成到一成五……费用可以视船队规模,进行分摊,臣琢磨着,一定会比保险公司赚钱。”
朱棣也不是傻瓜,他冷笑道:“收的费率高了就能赚钱?须知道,护航公司投入也更大,别以为朕不清楚!”
朱棣努力思索,他突然冷哼道:“你这个办法不新鲜,当年你就是这么忽悠秦王的!”
柳淳也吓了一跳,“这么多年的事情了,陛下还记得?”
朱棣笑骂道:“当时朕就在你们旁边,你可把秦王坑得很惨。”
柳淳怪叫道:“臣怎么坑秦王了?”
朱棣哼道:“他为了筹建护航船队,可是费了不少心思,又是找水手,又是造海船,刚刚有了起色,他就被父皇圈禁,丢了性命,护航船队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柳淳嘿嘿一笑,“那是秦王没福气,如今水手不缺,船只建造工艺也上来了,最重要的是,陛下登基,可以把事情做成一整套了。”
朱棣眉头紧皱,“柳淳,你到底是怎么打算的?这事情怎么做成一整套?”
朱棣真迷糊了,柳淳哈哈一笑,随即给朱棣讲起了一套生财妙法,别说朱棣了,就连朱高燧都听得一愣一愣的。
师父这肚子里的坏水,还真是惊人啊,稍微放一点,都能淹死一大片啊!
首先,不能让整条航路都充满危险,那样就会吓坏商人,让他们望而却步,影响了海外贸易,得不偿失。
因此要把风险控制在某一段,或者几段的航路上。
对商船的保护,朝廷要尽心尽力,派遣官军进行巡逻,不时驱散一些海盗。当有船只被海盗劫持之后,朝廷也要积极想办法,东西可以不要,但是人一定要救出来。每个航海家都是财富啊!
务必要控制每年的死亡数量,但是呢,又不能让商人有恃无恐。因此需要隔三差五,干一票狠的。
让商人们认识到保险公司,护航船队的重要,这样他们才会乖乖交钱。
而且对于作恶多端的海盗,一定要进行剿杀。当他们干了几次之后,就要派兵铺天盖地消灭,然后明正典刑,昭告天下,体现大明反海盗的力度。
朱棣越听越无语,柳淳这家伙简直不能用坏这个字来形容了,因为他会糟蹋“坏”的!
“这海盗也不是傻子,岂会任由朝廷摆布?”朱棣没有明说,其实海盗是他安排的,哪怕贵为天子,要是这么玩人,也会遭到反噬的,一旦掀出来,皇家都会灰头土脸的。
“陛下勿忧,谁也做不到百分之一百掌控全局,能控制七八成,维持总体风险就行了。至于海盗部分,臣斗胆提议,还是要找个替死鬼。”
“替死鬼?”
“对,就是那种和大明关系不大,死了又不是很可惜的那种。”
“等会儿!”朱棣拦住了柳淳,“你就直接说,打算害谁?”
柳淳连忙摆手,“陛下,臣从来不害人,臣只是顺水推舟罢了。陛下还记得倭寇吗?”
朱棣哼了一声,“朕能不知道吗?先帝在的时候,沿海经常遭到倭寇袭扰,为此先帝可是费了很多心思,你比朕清楚啊!”
柳淳点头道:“是啊,倭国土地贫瘠,民风剽悍,海盗辈出。近年来,我大明严防死守,倭寇在沿海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就不免挥师南下,去抢掠其他藩国,袭扰航路安全。倭寇在海上来去如风,非常不好对付。一些藩国缺少船队,为了沿海的安全,自然要祈求大明的庇护。”
“天子垂怜外藩,故此派遣船队前往巡逻,保证安全。因此各个藩国都愿意提供海军港口,并且承担部分驻军费用。在大明的保护之下,虽然偶尔还有倭寇出没,但是整个航路还是太平安宁的。”
柳淳语气平静,仿佛在念着一段报纸,或者说一本史书……可事实上,全都是不存在的。当然这么说也不恰当,准确说是即将发生的事情。
朱棣和朱高燧能听不懂吗!
“倭国海盗出没,天怒人怨,是不是必要的时候,朕就要吊民伐罪,去征讨倭国啊?”
柳淳突然瞪大了眼睛,吃惊道:“陛下,恭喜你,都会抢答了!”
“呸!”
朱棣狠狠啐了柳淳一口,把竹筒塞到了他的手里。
“把你的这点坏水,全都灌回去!”朱棣骂骂咧咧道:“跟你在一起,朕做人的道德都下降了!”
朱高燧还是比他爹实在。
“都有钱了还要那些身外之物干什么啊?”
朱棣一扭头,杀人一般的目光,射向朱高燧,吓得这位赵王殿下摔了个仰八叉,狼狈极了。
“没出息的废物,你从保费里面,拿出三十万,协助成立护航公司,朕就饶过你,不然……呵呵!”
朱棣说完,转身就走。
朱高燧如蒙大赦,偷眼看朱棣消失了,这才拍着胸前,笑呵呵坐了下来。
“师父啊,我爹脑子就是不成,我给他看的是实收保费清单,其实我这里还有一本意向清单。我原本打算用五十万两把他打发了,没想到只用了三十万两,真是赚大了!”
柳淳忍不住哼了一声,这操作挺秀的。
不愧是老朱家的人,就没有一个省油的灯。
“行了,咱们可以喝庆功酒了。”
柳淳可不喜欢用竹筒,他取出酒杯,正打算喝酒,突然洛枫进来了。
“大人,这是卑职刚刚查到的……在学校用料方面,出了问题。”
柳淳一听,急忙抢过来,仔细看去,不由他不着急,兴学的钱是从龙嘴里掏出来的,谁敢在这上面贪污,就要做好被愤怒的真龙吞下去的准备!
书客居阅读网址:
………………………………
第636章 很自私
兴学的前期款项已经筹措差不多了,圣旨已经下发,朱棣还任命黄观负责此事,并且要求一年之内,所有州县的官学都要扩充一倍的规模,并且完成对所有私塾的盘点,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区域,要通过赎买或者注资的方式,将私塾变成官方蒙学。
毫无疑问,朱老四是玩真的,他甚至把东厂都撒出去了,就是为了监督每一笔费用的落实,朱棣的决心这么大,兴学也是顺应民心,到处都是称颂的声音。
就在一片祥和之中,居然有人敢玩猫腻,这不是跟找死一样吗?
“你现在查到了涉事官员吗?”
“这个……查到了。”
“那他又是怎么作案的?”
洛枫这下子有些迟疑了,还不停偷眼瞄朱高燧,这下子好玩了。柳淳心说,不会跟这个兔崽子有关系吧?
要真是这样,那可就热闹了。
“你先出去吧,为师要谈正经事了。”
朱高燧再傻也明白怎么回事啊,他气得一拍桌子,豁然站起,大声道:“师父!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就,就算我有心,可,可我也没那个胆啊!”
猛地,朱高燧盯着洛枫,恶狠狠道:“你说,跟本王有什么关系?说不清楚,本王跟你没完!”
洛枫把头扭到了一边,锦衣卫秉承国法办事,岂会在乎你一个小小的赵王!朱高燧瞪了半天,结果被无视了,他这个气啊!
“师父!”
柳淳把眼睛一瞪,“你现在是嫌犯,哪有审问别人的权力,你给我老实招供,你掺和物料采购没?”
“这个……我名下倒是有些商行在做,像什么课桌啊,砖头啊,木料啊,水泥啊,我都有经营的。”
柳淳冷哼道:“你的生意还不少?”
朱高燧哭了,“师父,我也是没法子,父皇盯得太紧了,稍微赚点钱的,都会被抢走。弟子只能薄利多销,我也是没法子!”
朱高燧是把在柳淳这里学到的经营之法,用到了极致。他掺和的行业之多,远不是表面这些。
他入股的作坊工厂,不计其数。但是朱高燧有个原则,就是占股绝对不超过百分之五。
因为超过百分之五之后,在皇家银行的账户登记,就要写上他的名字……这玩意虽然普通人查不到,但是绝对瞒不过朱棣。
所以朱高燧小心翼翼,控制投资规模,尽可能把触角伸向各处,如果说,某个商行出现了问题,绝对不代表朱高燧要弄虚作假,没法子,他的产业太多了。
听到这里,洛枫眉头微皱,“赵王殿下,既然如此,那应天木器行,跟你什么关系?”
“啊!”
朱高燧大惊,“怎么?应天木器行会有问题?不,绝对不可能!应天木器行是供应皇宫木器家具的,里面的人绝对干净……这,这其实是母后的生意!我就是挂名而已。”
“什么?”
柳淳脑袋都大了,怎么又跟徐皇后牵连上了。
“朱高燧,你把事情都给我说清楚了!”柳淳怒吼道,别的他倒不在乎,唯独牵连到了徐皇后,他是真的担心,搞不好后院起火,而且还是朱老四跟他一起着火,那可就热闹了。
朱高燧只好一五一十,向柳淳说明。
应天木器行是徐皇后办的,一方面供应皇宫专门的家具,另一方面也接受一些有钱的客商专门定制。
总体来说,是一家走高端路线的家具工厂。
徐皇后也是经营高手,她执掌后宫之后,就发现有太多专门替皇家服务的工匠作坊。这些作坊不是每天都有事情做,甚至一年到头,就忙活几个时间段,剩下大把的时间都空闲着。
偏偏朝廷还要出钱养活,众所周知,宫里的开销太大,徐皇后就对这些作坊进行了改组,准许他们从外面接一些活儿……赚钱了不但能提高工匠收入,甚至还能贴补宫中用度。
这是个非常不错的办法,徐皇后不好直接出面,就让朱高燧挂名负责。
而这一次兴学,投入太大,需要的物料数量空前,就连应天木器行也加入了供货的行列。
“原来如此。”柳淳若有所思,会不会因为数量太大了,木器行就以次充好,仓促应付?
朱高燧默默摇头,这些木器行的工匠虽然承接生意,可本质上还是匠人,他们可不敢砸自己的招牌。
柳淳沉吟道:“洛枫,你们查到了什么?”
“大人,有一县的木料供应出了大问题,不但数量不够,而且许多木头已经腐朽生虫,根本没法充当梁柱,这是拿学生的性命开玩笑啊!”
柳淳同样愤怒,“你查到的情况是一个县,还是普遍的?应天木器行,又供应了几个县的物料?”
“这个,目前还是这一个县有木料的问题,其余各地也有弊端,但是同这一县的情况不同。至于应天木器行,他们负责的应该不下五个县。”
“嗯!”柳淳点头,“那其他县呢?”
“还没有结果,锦衣卫已经下去查了,很快就会有消息的。”
柳淳思索再三,“这样吧,你先去把应天木器行封了,不管怎么样,这个案子我们接过来。”
柳淳的意思很明白,如果应天木器行没事,他最多被媳妇念叨几句,如果应天木器行有事情,他能想办法控制住,避免把火烧到徐皇后的身上,毕竟在大力兴学的这个关头,不能节外生枝。
朱高燧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急忙赶回皇宫,去向徐皇后通报情况。
可就在这时候,突然有人又来了。
“大人,都察院方面已经封了应天木器行,并且将里面的人全都给抓了起来!”
什么?
柳淳顿时大怒,都察院只有弹劾之权,谁给他们的胆子,竟然敢封了应天木器行,这不是存心添乱吗?
“你立刻派一个锦衣卫小队过去,要求联合办案,这件事情务必查清楚!”
洛枫点头,急忙去安排了。
而此刻的宫中,徐皇后也得到了消息。
顿时这位皇后娘娘就怒了,她可是将门虎女,暴脾气上来,朱棣都畏惧的。这次应天木器行供货,也是徐皇后为了支持兴学才特别点头的。要知道应天木器行还亏了不少钱呢!
她一心办好事,竟然还出了问题,这也太气人了。
“查!查清楚了!”
徐氏一进宫门,就大声道:“陛下,如果查出来是臣妾徇私舞弊,贪赃枉法,就把臣妾打入冷宫,你再挑一个皇后!”
朱棣这个尴尬啊,“这是怎么说的?我待你怎么样,你还不清楚吗?”
徐皇后瞪了他一眼,“别说这些好听的话,赶快把案子弄清楚了,为了个兴学,把皇宫都搬空了,谁要是想在这上面动手脚,简直不想活了。”
徐皇后杀气腾腾,谁都知道,朱棣发火,未必会死人,可皇后怒了,就没有那么容易善了了。
果不其然,朝廷上下,全都被这个案子吸引了目光,先是都察院和锦衣卫,紧接着刑部也加入进来,甚至连户部也掺了一脚,毕竟木料的采购运输,跟他们是有关系的。
一件小事,迅速演变成了滔天大案。
首当其冲,是应天木器行,他们拿出了公文,证明自己提供的木材绝对没有问题。同时还提供了船队证明,证实这些木材都是从南洋运来的好料,本来是给皇宫使用的,为了支持兴学,他们以几乎白送的价钱,转给了户部。
好心办事,居然落下了埋怨,还有更冤枉的吗?
皮球一下子踢到了户部。
查!
经过了一番调查,户部这边也都符合规矩没有任何的毛病。
谁都没问题,难道那批烂木头是从天而降,凭空冒出来的不成?
就在所有人都迷糊的时候,京城的木材市场里,突然出现了一批木头,而且在这些木头上面,还有应天木器行的标记。
“去,把所有木材查封,给我彻查到底!”
柳淳甩开了三法司,还是让锦衣卫来干最有效率。
果然经过了查验,这批木头就就是要运去建学堂的木材。
换句话说,根本就没有离开京城!
这戏法变得越来越有意思了。通过追踪木材来源,终于让锦衣卫揪出了最大的嫌疑人,工部的一个员外郎,只是让人讶异的是这个员外郎竟然是这个县的!
同乡!
“为了你的家乡兴学,造福桑梓之地,他居然会反对,这家伙到底是怎么想的。别说所有的办案人员了,就连朱棣和徐氏都懵了。
“把他带到金殿,朕要亲自问案!”
朱棣不但亲自审讯,就连徐皇后都被安排到了偏殿,她迫切要知道,该是何等丧心病狂,居然能干出这种事情?
犯案的员外郎不算太老,只有三十出头的样子,斯文老实,平时的风评也极好,柳淳查阅吏部考评,他还是上等,说实话,真是太让人意外了。
“罪臣家中有兄弟七人,有两位弟弟,才刚刚入学不久。罪臣怕……”
“怕什么?”朱棣怒吼,威势之大,宛如陨石压顶。
“怕别的孩子都,都能上学,他,他们就没有出头之日了。”说完之后,这家伙匍匐地上,痛哭失声……
顶点
………………………………
第637章 天子的胸襟和手段
案子很快查清楚了,这个员外郎负责根据各地材料的缺口,调拨木材,结果他来了个狸猫换太子,弄了一大堆烂木头,糊弄自己的家乡。因为担心事情败露,就把好木材以极低的价钱,甩给了商人。
他本来跟商人约定,只能自用,不许外售。结果却因为今日木材价格暴涨,商人起了贪念,才拿到市面上。
至于都察院会封了应天木器行,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