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2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明将士不管是心气还是战力,全都是顶尖儿的。
而相比之下,蒙古方面意志薄弱,加之大明的严厉制裁,使得他们缺少铁器,也没有足够的攻城器械,在已经装备一半火器的明军面前,讨不到半点便宜。
更何况老狐狸阿鲁台很有可能只是派出了炮灰,真正的精锐还舍不得拿出来!
原来捷报太多了,也不是好事啊!
真是愁人。
柳淳都抓狂了,下面人疯狂打胜仗,他这个统帅竟然越来越怕,你们悠着点啊!万一吓坏了老狐狸,庞大的计划可就功亏一篑了。
柳淳思前想后,下面人都面临着几倍的敌军袭扰攻击,他总不能下令,让大家故意打败仗吧!
既然如此,就只有使出杀手锏了。
柳淳快步来到了一座营房,在这里堆放着好几十个箱子,每一个箱子都沉重无比,里面装着数量众多的金器。
这些金器不是大明的,也不是中原的风格,而是从哈烈那边弄回来的。
还要多亏了于彦昭,要不是他的船队,柳淳也想不出这么好的招数。
阿鲁台是波斯人,他一定熟悉波斯的东西。
当年成吉思汗的足迹,也的确到达过波斯,突然从蒙古的地下,挖出了波斯的金器。到了这一步,就算阿鲁台想否认成吉思汗的宝藏,也是不可能了。
所有的蒙古将领都会认为,大明找到了属于他们的宝藏。他们一定会发狂,拼了老命,也要夺回去。
朱棣不是嫌弃人太少吗,这次估计蒙古人一定会超过三十万,就看有没有一副好胃口,把他们都给吞下去了。
“你们安排人,把这些金器散落出去,最好让蒙古骑兵缴获,交给阿鲁台!”
柳淳下令之后,微微冷笑,“来吧,有多少兵,放马过来吧!”
………………………………
第673章 蓝玉老矣,尚能饭否?
“太师请看!”
有人双手捧着一个赤金的狮子,交给了阿鲁台。
这玩意沉甸甸的,足有十几斤重。
阿鲁台拿在手里,顿时一惊。
这是波斯大食那边才有的风格。中原并没有狮子,所以中原雕塑的狮子多半根据想象,虽然也是龇牙咧嘴,很是威武雄壮,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中原画风的狮子,相对面容柔和。而波斯大食雕出来的东西,则是凶相毕露,更贴近真实。
从造型,到材料,再到雕刻的手法,毫无疑问,这都是来自中原之外。这么大的赤金狮子,绝对是精品中的精品,寻常人根本得不到。
联想到所谓成吉思汗宝藏,莫非是真的?
阿鲁台生怕上当,因此谨小慎微,不愿意跟明军硬碰硬,可种种迹象,莫非说这是真的?
“你们还找到了多少?”
手下人连忙道:“回太师的话,小的们攻击了几个运送商货的队伍,得到了的金银器皿,还有宝石首饰,不计其数。”
“都拿来!”
阿鲁台面对着几个箱子的宝贝,眼神迷离起来,多好看的宝石啊,红的像火,绿的如水,最小的都和鸽子蛋差不多。
真的是成吉思汗的宝藏,只有成吉思汗,才能拥有这么多的好东西!
不管是多狡猾的狐狸,都有失态的时候,柳淳费尽心机挖坑,一步一步,终于把老东西引诱上钩了。
成吉思汗的陵寝和宝藏!
如果是真的,找到了陵寝,就有了号令整个蒙古诸部,一统草原的资本。
拿到了宝藏,就能武装几十万的铁骑,即便是强悍的大明,也有一战之力,不用像老鼠一样,到处躲来躲去。
太好了,这个机会太好了!
阿鲁台不停挥舞拳头,在大帐之中,兴奋踱步。
风险从来都是相对的,只要收获极大,冒险也不是不可以的。
三万人的试探虽然失败了,但是这个结果还是让阿鲁台满意的。
不过狐狸到底是狐狸,即便下定决心,阿鲁台也不准备自己冲在前面。
“传令诸部,告诉他们,明人抢夺成吉思汗陵寝宝物,亵渎长生天,罪无可恕。所有蒙古诸部,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男子,悉数随军出征,向明人复仇!夺回陵寝,夺回宝藏!”
……
“启禀辅国公,有密报。”
柳淳接过来,展开一看,先是大惊,紧接着又是一喜,等全部看完,不免担忧起来。
根据密报,阿鲁台正在集结大军,根据计算,光是万户,就有三十六个之多!
这下子柳淳也不由得心惊肉跳起来。
经过朱元璋的几次打击,蒙古的人丁数量已经大大降低,而且失去了漠南的草场之后,处境更加艰难。
整个蒙古草原,鞑靼各部,不会超过四十个万户,三十六个,几乎相当于全军出动了。
按照柳淳的估算,这些正式的万户之外,还会有许多辅兵,差不多要两三个奴仆,服侍一个战兵。
三十六个万户满编的可能性不大,可即便打折扣,加上辅兵,兵力也会逼近五十万人!
“好一个老狐狸,阿鲁台,你真够狠的!”
柳淳对于阿鲁台究竟有多少兵马,并不清楚,毕竟这是人家的核心机密。
但是在历史上,朱棣第一次远征蒙古之前,曾经派遣丘福率领十万大军北伐,结果全军覆没,丘福也丢了性命,这才逼得朱棣不得不自己领兵北伐。
如此计算,阿鲁台的核心兵力至少在五万左右,整个部族的青壮应该有二十万人,柳淳给出的三十万预估,是把依附的一些小部落和奴仆也算进去了,可这一次阿鲁台出兵显然大大超过了这个规模很多。
老狐狸是想用其他人当炮灰!
柳淳瞬间得出了判断。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大明和鞑靼的生死之战,光靠着北平的兵马,已经不够用了。
“八百里加急,立刻给陛下送去消息,请陛下以最快的速度,提兵北上!”
应天,皇宫。
“皇爷!皇爷!辅国公急递!”
朱棣劈手夺过,展开之后,同样先是一惊,紧接着大喜!
“好啊,太好了!荡平鞑靼,在此一举!”
“传旨!”朱棣即刻叫来了几位重臣,包括太子朱高炽。
“朕立刻统御十五万京营北上,应天方面,留太子监国,吏部尚书茹,荣国公张玉,还有杨士奇,你们三人辅政!”
茹执掌吏部,是百官之首,他留下情理之中,而杨士奇不过是五品阁员而已,却也在辅政名单之中,不由得不让人感叹,果然内阁才是王道啊!
这俩人立刻领旨谢恩,可荣国公张玉却迟疑了,“陛下,老臣愿意追随陛下北上,臣还能上阵杀敌啊!”
朱棣含笑摆手道:“张玉,非是朕不信任你,而是留守应天,任务更重。你素来谨慎,又有德望,只有你留在京城,朕才能放心。”
天子都这么说了,张玉还能说什么,只能躬身道:“请陛下放心,老臣必定辅佐太子,把应天看好了!”
朱棣满意点头,为了迁都的事情,他已经推演了多少遍,早就有了方案,因此朱棣很快就动身北上。
他率领禁军开拔,身边跟着杨荣,黄淮和金幼孜三位阁员,另外留下杨士奇,杨溥和胡广,这三人协助太子处理政务。
很显然,朱棣将整个朝廷切割成两半,大军浩浩荡荡出发,直接向北平进发。
就在朱棣动身的同时,有人已经将消息传递出去了,而且还不止一路,这些消息汇总起来,又以最快的速度,向草原送去。
身在军中,朱棣面色如水。
他的手里攥着一份柳淳的密信。
“朕自登基以来,厉行变法,整顿百官,大力兴学……可朕也得罪了太多的人,从上到下,都在巴不得朕跌个跟头,摔得鼻青脸肿才好。”
朱棣喃喃自语,柳淳已经提醒他了,北平就是个筛子,有关军事行动的消息,根本瞒不住。
原来投降的那些蒙古人,其中也不乏跟鞑靼有勾结的。
后来发配去北平的豪强,甚至还有宁王的旧部,以及许多靠着走私为生的商贾,就连在北平的一些胡商,也不可靠。
这些家伙藏身暗处,不断通风报信,柳淳也没法将他们彻底揪出来。他唯有不断演戏,制造假消息,把水搅浑,引诱阿鲁台上钩。
第一步算是成功了。
可如何吃掉这么多鞑靼人马,就成了难题。
柳淳提醒朱棣,此番用兵,还要讲究一个出奇制胜。至于如何出奇,柳淳也没有想好。
“就会给朕出难题!”
朱棣忍不住笑骂道,他顿了顿,直接出了御帐,赶走了太监侍卫,在军营里转了大半圈,来到了一座帐篷的前面,朱棣站在门口,竟然没有直接进去,而是问候道:“梁国公安好?”
片刻之后,蓝玉撩开了帐篷,朱棣迈步走了进去。
君臣相对而坐,朱棣笑了,“梁国公,你还记得当年辽东一战吗?”
蓝玉笑道:“怎么不记得,当年陛下提兵直捣纳哈出老巢,逼得他全军投降,足足五十万人,一举断了北元的臂膀。”
朱棣笑道:“梁国公过谦了,辽东之战,相比起捕鱼儿海一战,可是远远不如。梁国公一战成名,足以和卫青霍去病比肩啊!”
这一对君臣开启了商业互吹模式,聊得越来越高兴,最后朱棣竟然变戏法似的,拿出了一坛酒。
“梁国公,论起领兵打仗,你是俺朱棣的前辈,这次北伐,易胜难赢,您老给出个主意吧。”
蓝玉轻笑,“陛下高见,取胜不难,难的是重创鞑靼,如果不能消灭鞑靼主力,所谓的胜利,也不过是武装巡游,自欺欺人罢了!”
“嗯!”朱棣表示赞同。
“高见谈不上,这一次必须出奇制胜,我的意思是派遣一支人马,从陕西出兵,直捣鞑靼后方。当阿鲁台注意力都放在北平的时候,在他的屁股上狠狠踢一脚,如此才能一战成功!”
朱棣端起酒杯,哈哈大笑,“英雄所见略同,英雄所见略同啊!”他把酒杯送到蓝玉面前,君臣碰了一下,朱棣压低声音,意味深长道:“梁国公,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蓝玉迟愣片刻,不敢置信,声音颤抖道:“陛下当真让臣领兵?”
不怪蓝玉吃惊,实在是让人出乎预料。
蓝玉可不是靖难勋贵,而且早年的时候,还跟朱棣有过龃龉,加之蓝玉名望太高,功劳太大。
进入永乐朝之后,基本上就被供起来了。
做梦也没有想过,竟然还有领兵的机会。
而且很明显,这又是一场超级大战。
朱棣留张玉守卫应天,其实留蓝玉也是可以的,毕竟冲着柳淳的关系,蓝玉也不敢不尽力。
舍弃心腹,却启用蓝玉,这位永乐大帝有点不凡之处啊!
“张玉只是在北平一线领兵,当年梁国公就去过西北经营,后来朕能收复沙州,也跟梁国公的经营有关系。如今在西北,有平安和盛庸的五万精锐,梁国公,让这俩人给你做助手,可能大破鞑靼?”
蓝玉笑了,只见他起身,抓起一张三石弓,双臂用力,拉成一轮满月,然后继续用力,只听咔嚓之声,弓当场断裂。
蓝玉拍拍手,淡然一笑,“易如反掌!”
………………………………
第674章 读书人也有猛士
蓝玉只带了二十骑,从朱棣大营悄然离开。
不得不说,满朝名将何其多,但是能胜过蓝玉者,绝无仅有。偏偏又因为特殊的身份,谁也不会料到,蓝玉还能单独领兵出战。
仅仅这两条,就完全满足了出奇制胜的条件。
蓝玉年过花甲,已经算很老了,但是他一身功夫,从来没有撂下,在校场演武的时候,蓝玉也是力压其他几位国公一头。
若非如此,朱棣也想不到启用蓝玉。
蓝玉也看得明白,自古以来的名将,能打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战,就足以彪炳青史了。捕鱼儿海,是他蓝玉的巅峰。
如今又一个机会送到了面前,看起来是老天让我蓝玉成就威名!
小小的阿鲁台,何足道哉!
蓝玉离开大军,兼程前进,昼夜不休,直接奔赴西安。
等他赶到之后,立刻召见了两位大将,盛庸和平安。
这俩人都吓得不轻,看到蓝玉跟见了鬼似的。尤其是平安,更是不敢置信,“老,老国公,你,你怎么来了?”
蓝玉斜了他一眼,“你什么时候添了结巴的毛病?把舌头捋直了。”
平安憨憨发笑,他是朱元璋的义子出身,早年的时候,跟着蓝玉南征北战,打过不少仗,对蓝玉只有一个字:服!
“梁国公,您来是什么事?”
蓝玉笑了,让两个人坐下,他没急着说,而是问道:“怎么样,这两年日子不舒服吧?”
平安咧嘴苦笑,“没,没什么。”
蓝玉笑得更开心了,憨直的平安都学会说谎,足见日子是真的艰难。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门派,如果说淮西勋贵是昔日的武林霸主,那么靖难新贵就是新进霸主,至于建文旧臣,则是不入流的炮灰门派。
好事摊不上,处处受制于人,挨骂挨打,从来都逃不过,搞不好还会被推出去充当替罪羊……
“老国公,说什么也别说了,我年纪也不小了,准备退隐林泉,当个农夫算了。”平安唉声叹气道。
“球!”
蓝玉上去就是一脚,踢得平安龇牙咧嘴。
“你还有我老啊?以后少在我面前提年纪,不然我打死你!”
平安讪讪点头,蓝玉又伸手,招呼他坐下。
“你和盛庸别觉得不满意,受点苦没什么不好的。陛下把你们安排在西北,就是在保护你们,要识时务,明白吗?”
盛庸慌忙道:“天子圣恩,我等铭刻肺腑,旦夕不敢忘怀。”
“这就好。”蓝玉笑呵呵道:“你们俩立功的机会来了!”
一句话,平安和盛庸激动地站起来。
堂堂梁国公,不会轻易来西安,既然来了,那可非比寻常,绝对是有大事啊!
蓝玉不慌不忙,将朝廷的部署和盘托出。
“这个局是辅国公,也就是我那个女婿布下的。他要引诱阿鲁台大军南下,就在东胜卫,将鞑靼剿灭!”
“陛下正带兵北上,要汇合北平人马,出击大漠。至于我们,则是陛下派出的一支奇兵,要去断了阿鲁台的后路!”
蓝玉轻笑道:“你们说,这场大战,究竟谁的份量最重?”
平安和盛庸听完,互相看了看,全都露出不可思议的眼神。
还用问吗?
如果说要挫败阿鲁台,朱棣的戏份最重,可若是想全歼鞑靼部,他们这支奇兵才是关键。
万万没有料到,天子竟然还愿意相信他们!
扑通!
两人一起跪倒,朝着东方用力磕头,涕泪横流。
“陛下圣恩大德,臣等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磕头之后,两个人抹了抹眼泪,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天降大任,丝毫马虎不得。
“老国公,其实我觉得当务之急,还不是阿鲁台。”平安斟酌道:“我们应该提防瓦剌的马哈木。”
蓝玉颔首,“此人的确有枭雄之姿,当初老夫曾经见过他几面。这家伙表面上臣服大明,接受册封。其实是想讨大明的赏赐,然后借助大明的力量,削弱鞑靼,他好趁机壮大。”
盛庸道:“没错,这几年瓦剌部远离战火,收拢了许多部族青壮,实力丝毫不在阿鲁台之下,而且瓦剌又善于隐藏实力,不可轻敌。”
蓝玉眯缝着眼睛,整个战局迅速在脑海中呈现出来。
柳淳以成吉思汗陵寝为诱饵,不光是鞑靼,瓦剌部也会出动的,很有可能阿鲁台会拉拢瓦剌一起出兵,这样的话,想要全歼鞑靼,难度就大了不少。
蓝玉眉头紧皱,想了好半晌,突然把肋下的佩刀取下来,放在了桌上。
“你们派个信使,带着老夫的这口刀去见马哈木,然后交给他。”
盛庸和平安都不免惊讶,这么一口刀,就能吓唬住马哈木吗?您老可别装大了?
“怎么?老夫的话都不听了?快去吧!然后调集精兵,随老夫北上。但愿你们别跟京城的那些白斩鸡一样,不然老夫剁了你们!”
蓝玉果断下令,等一切都安排妥当,这位也不脱衣服,直接靠着墙边睡了起来,眼睛一闭,均匀而响亮的呼噜声就穿了传来,不紧不慢的,十分有节奏感。
……
“敌袭!”
负责探听敌情的斥候扯着嗓子大喊,有一群士兵立刻被惊动了,他们的旁边,有着一个深邃的大坑,周围尽是挖出来的浮土。
这个大坑足有十几丈方圆,深度最浅的地方,也有两丈还多。
跟随士兵一起挖掘的,还有几名读书人。
他们穿着短打,脸上晒得嘿嘿的,双手也格外粗糙。这几位都是从各地调来的金石一道的高手。
既然要挖掘成吉思汗的宝藏,怎么能少了专业人士呢!
大明和蛮夷可是不一样的。
当听到敌袭的时候,士兵们立刻保护着这几位读书人,迅速向后退去。
此地距离主营地还有十里远,稍微慢了,就逃不出鞑子的魔爪。
士兵让几个人上了战马,继续向前跑,可没跑出多远,从两翼就出现了鞑子的骑兵!
“不好!”
鞑子太多了,足足有几千人之多,他们呈现一个扇子面的形状,向这边压来。很快他们就会落入包围,谁也逃不了!
“你们保护高先生先走,我去抵挡一阵!”
领头千户招呼着一百多名士兵,果断迎着鞑子冲了上去。
“王千户!王千户!”
一位姓高的学者拼命大吼,惊讶道:“王千户你们打不过的,快让他跟我们一起跑啊!”
紧跟在他身边的士兵瞪着通红的眼睛,怒道:“废什么话?让你们跑就跑,死了谁,也不能死了你们!”
老头顿时一愣,好像被雷击中了似的,难道说,他们为了掩护自己,要拼上自己的性命吗?
你们也太傻了,不值得啊!
高老头是柳淳派来的,平日里他自视甚高,根本瞧不起武夫,只是用鼻孔看人。倒是这些武人,对他们还算不错,好吃好喝,毕恭毕敬。
可是在高老头看来,这帮人都是因为上面的吩咐,毕竟他们身份非比寻常,一定要照顾好!
可是到了今天,高老头懵了,就算有吩咐,也不能不在乎自己的命啊!
他偷眼回看,王千户和一些士兵,已经被鞑子包围了。
兵器声,喊杀声,叫骂声……就在耳边环绕。
“杀!杀光鞑子!”
“拼了!”
每一刻都有大明的将士倒下去,兵器落在身上,鲜血迸溅,肢体断裂,内脏流出,空气中都是血腥。
可只要一息尚存,就绝不放弃,哪怕十倍百倍的敌人,也无惧无畏!
他们是那么年轻,有的人还不到二十岁,比自己的儿子还年轻哩!
高老头再度回身看了一眼,王千户已经被鞑子包围住了,他拼尽全力,挥舞着刀,用力劈砍,不断有鞑子落马,而他身上的刀伤也越来越多,鲜血染红了战袍,终于,他从战马上落了下去。
可是依旧有一团人在围着他,喊杀声依旧。
他没有放弃,他还在拼命,为了别人拼命!
这就是重义轻生,古之士人!
真是惭愧,我们这些读书人,竟然还敢以士人自诩,岂不是让古人笑掉大牙?
难道你王千户不知道,这只是一场戏,一场引诱敌人的戏而已,你干嘛要假戏真做,干嘛要拼了自己的命?
高老头咬了咬牙,此刻四面八方,蒙古骑兵再度逼近,他们骑着马,速度极快,在不停怪叫着,就像是一群凶残的野兽。
就是他们,杀了王千户!
杀了那么多忠勇的将士。
老夫虽然上了年纪,没法提刀杀人,但是我也不是毫无用处,需要别人保护的废物!他瞧了瞧几个年轻的弟子,金石一道的学问我都教给你们了,为师还能教你们的最后一样东西,就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就让老夫也用命把这出戏唱好吧!
他趁着身边士兵不注意,猛地一扯缰绳,战马突然前腿抬起,将高老头重重摔了下去。
高老头觉得浑身都要散架子了,五脏六腑,位置挪移,痛入骨髓,额角大颗大颗的汗水掉落。
他听到了有士兵返回来救他,他很想张开嘴,告诉那些士兵,不要管他,赶快走吧,可是他喊不出来。
又过了一会儿,有蒙古人冲了过来,当有人将他放在了担架上,高老头终于放心大胆昏了过去,接下来会有很残酷的刑罚在等着他,可他又有什么好害怕的呢?有鞑靼一部给自己陪葬,值了!
………………………………
第675章 抬棺出战
“定国公,杀了卑职吧!”
一个百户,浑身浴血,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