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2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675章 抬棺出战

    “定国公,杀了卑职吧!”

    一个百户,浑身浴血,跪在了徐增寿的面前。

    徐增寿的脸色十分难看,“别他娘的哭丧,就这么几个人,你让老子杀谁?赶快放屁,到底怎么回事?”

    百户磕头道:“高先生让鞑子抓走了。”

    “什么?”徐增寿大惊,“你说高先生被抓了?”

    “他,他落马了,我们想去抢救,可鞑子太多了,王千户先战死了,我们也死了好些人。”百户哭拜地上,他后背一道半尺长的伤口,血肉向两边翻着,徐增寿深吸口气,“下去处理下伤口,多个猴还多三分力气,别死了!”

    百户含着泪下去,徐增寿的心砰砰乱跳,现在到了最关键的地方了。

    鞑靼大军来了,他必须做出誓死保护陵寝和宝藏的模样,吸引阿鲁台来攻。同时柳淳和朱棣的大军会急行军救援,只要拖住了阿鲁台,他就可以交差了。

    问题是一旦阿鲁台知道整个事情都是个骗局,那可要怎么办啊?

    他会不会不顾一切,用几十万大军,将自己这点人碾碎?

    又或者,他会立刻逃遁?

    不论是哪一种,都不是什么好事情。

    徐增寿现在是什么办法也没有,只能下令,让全军做好死战的准备。

    就在徐增寿提心吊胆的时候,蒙古人马已经将高先生抬到了阿鲁台的面前。

    “太师,我们抓到个老头,看样子是明军当中的重要人物。”

    阿鲁台扫了一眼担架上的高先生,冷冷道:“一个腐儒而已,有什么了不起的,给我拖下去,关在马圈里。”

    “是!”

    蒙古兵拖着高先生就下去了。

    此刻高先生的心猛地缩紧,他拼了命不就是想骗阿鲁台上当吗?偏偏这家伙连说话的机会都不给自己,这可怎么办?

    难道自己立刻装作投降,向他求饶,把要说的话都跟他说了?

    这家伙能上当吗?

    高先生犹豫之间,最终选择了闭嘴,一定要有耐心才行!

    他被拖出了帐篷,而此刻的阿鲁台手里,正拿着个破损的金瓶,仔细端详。

    毫无疑问,器型还是大食那边的风格,被铁锹劈出了一个口,真是有点可惜。

    这个金瓶就是刚刚下面人从那个坑底找出来的。

    大家伙都疯了,地下竟然真的有宝贝,他们仔细找了好半天,也只是这么一个金瓶。可那个坑那么多,里面的宝贝肯定不计其数。估计全都被明军拿走了,只剩下这么一个了。

    真是可恶啊!

    这些蒙古人都疯了,成吉思汗的东西,那是属于他们蒙古的,怎么可以落到明军的手里,实在是可恶至极!

    所有人都鼓噪着,要立刻攻击明军,抢回属于他们的一切。

    唯独阿鲁台,还是没有下定最后的决心。

    这老狗别的没有,小心谨慎永远不缺。

    他沉吟了许久,突然把人叫过来,“去,给我狠狠打哪个老东西,下手狠点!”

    手下一听乐了,“请太师放心,小的保证把他骨头都敲碎了。”

    “蠢材!”

    阿鲁台怒骂道:“谁让你打死她了?”

    “那,那太师是什么意思?”

    “我是让你打得他半死不活,打得他死去活来,要死死不了,可又生不如死!”

    手下人直接跪了,这个要求太高了,要不你自己去吧,反正小的是干不了了。

    阿鲁台面沉似水,手下夹着尾巴就跑。

    等到半夜三更,他终于回来了,“太师,我把他的两条腿打断了。”

    阿鲁台沉吟了一下,把眼睛睁开,“带过来吧!”

    此刻的高先生,浑身都是血,身上的衣服完全被打碎了,血肉模糊,两条腿以诡异的角度向外面耷拉着,躺在担架上,跟死人没有区别。

    阿鲁台一见,故作惊讶,立刻请来医生,喂下了参汤,高先生终于缓缓醒了过来。

    “先生总算醒了!”阿鲁台阴森森笑道:“在鬼门关走了一圈,滋味不好受吧?”

    高先生蔑视地看了他一眼,“有本事你杀了老夫,士可杀不可辱!”

    阿鲁台突然冷笑,“杀了你很容易,可本太师不打算那么做。我不但不杀你,还给你治伤,给你钱,让你享受荣华富贵,没准还有官当。”

    “你想收买老夫?”

    “没错!”阿鲁台道:“你们大老远跑到草原上,到处挖坑,你们到底要干什么?”

    高先生不屑笑道:“怎么,你还不清楚?蠢材!”

    阿鲁台呵呵冷笑,“真是铁骨铮铮啊!来人,去把那些东西拿来。”

    很快,在阿鲁台的帐篷里,多了两个箱子,里面全都是金器。

    高先生看到这些金灿灿的东西,苍白的面孔似乎更加苍白了。

    “你,你既然都知道了,为什么还问我?”

    阿鲁台道:“我是知道你们干什么,但是我不知道你们拿走了多少东西?说!只要你说了,这些金器都是你的!本太师还会让你治好你的双腿,让你享受荣华富贵!”

    高先生的目光死死盯着两箱金器,五官痛苦纠结,过了好半晌,才缓缓道:“成吉思汗,征服了整个天下,蒙古铁骑,征战几万里,灭国数千。尤其是西域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国度,那里盛产黄金。他聚敛的财宝,岂是凡人可以想象的。我们也仅仅是发现了三个墓葬坑而已,其中出土的金器就多达百万两以上,比大明皇帝的内帑还要多。”

    阿鲁台仔细观察着高先生,发现他神情之中,满是惊叹之色,没有半点别的,看起来的确是真的了。

    “不光是宝藏吧?”他随口说了一句。

    高先生微微点头,顺着话就说了下去。

    此刻的他就像是单纯的读书人一样,既然对方都知道了,说出来又有什么不可以的。

    “的确我们找到了棺椁的位置。当年将成吉思汗的棺材安放于地下,又用十万马匹在上面奔跑,洒满了草籽,等到第二年牧草长出,士兵才离开。因此从表面上看,几乎找不到陵寝的下落。包括脱古思帖木儿也只知道大致位置。所幸经过这段时间的寻找,我们已经有了头绪,找到了位置。”

    “你们怎么找到的?”阿鲁台呼吸急促,眼睛瞪圆。

    高先生轻笑,“这有什么难的,虽然当初安葬成吉思汗的人很小心,但是他们忘了一件事,土是一层一层堆叠起来的,他们胡乱回填,破坏的土层结构,我们只要把地下的土挖出来,进行比照,就能找到!不过这个工作也花了我们不少时间……”

    阿鲁台傻了,半晌豁然站起,怒不可遏!

    “你们这些该死的畜生,处心积虑,你们会遭到长生天的惩罚,你们必死无疑!”

    他现在没有任何的疑问了,这些汉人实在是太可怕了。

    成吉思汗想了那么多的办法,尚且没有办法保证安宁,既然如此,或许他老人家真的会复生,重新率领着铁骑,征服整个中原。

    事到如今,这老狐狸也淡定不下来了。

    “传令,把所有明军包围起来,明天拂晓,发起攻击!一定要把属于我们的拿回来!”阿鲁台咬牙切齿道。

    ……

    “终于来了!”

    徐增寿默默向地面倒了三杯酒。

    “高先生,你现在是生是死,我还不清楚,就让我提前敬你,也免得忘了。”

    徐增寿回到了帐篷,果断下令,所有人,从上到下,全部进入战斗位置,随时准备死战到底。

    剩下的就看柳淳和陛下的了,但愿你们能及时赶到,不然我可就要没命了。

    徐增寿暗暗祈祷着。

    “启禀辅国公,有急递。”柳淳接过,顿时瞪大了眼睛,吃惊道:“怎么会这么快?”

    说完这话,柳淳立刻下令,让所有将领集结起来。

    “我刚刚得到了消息,鞑子大军南下,意图攻击定国公,我们必须立刻前去救援!”

    这时候陈亨立刻站出来,“辅国公,陛下已经下了圣旨,要等陛下大军赶到北平,才能全线出击,我们不能违背旨意,要不……请定国公先回来?”

    “放屁!”

    柳淳破口大骂,“徐增寿怎么能退回来?且不说路上会遇到截杀,光是他在的那个地方,能交给鞑子吗?万一落到了鞑靼手里,不说那些财宝,光是那,那个东西,也会让蒙古各部空前团结的。”

    “无论如何,我们也要出兵,立刻出兵!”

    “可现在出兵,会违背圣旨!”陈亨也是国公,他据理力争,毫不妥协。

    柳淳咬了咬牙,“违背圣旨也好过坐视不理,你们害怕,这事我一个人挡着!”

    “传令,立刻点齐十万人马,准备一口棺材,放在最前面,陛下要杀人,先杀我姓柳的,跟你们没关系!”

    柳淳彻底疯了,徐增寿可是他的舅哥,怎么可以有闪失!

    大军果然浩浩荡荡,离开了大宁,一口阴沉木的棺材,就在全军的前面,格外显眼。

    辅国公这是抬着棺材上战场啊,他真的拼了!

    “师父啊,这口棺材还是弟子给你准备的,你居然没有扔掉,弟子多希望你能躺在棺材里啊!”

    朱允炆喃喃自语,眼神之中,闪过一丝疯狂,大举出兵,已经有人把消息送给了阿鲁台。知己知彼,在这一点上,你已经输了。

    但愿阿鲁台能有点本事,就算杀不了柳淳,也要先把徐增寿给宰了!

    顶点


………………………………

第676章 朱允炆,为师想和你叙叙旧

    柳淳带着一口棺材深入大漠,带给大宁包括北平,都是强烈的震撼,那些躲在暗处的人,欢欣鼓舞。

    他们觉得能把柳淳逼到抬棺死战,已经是很爽的一件事了,假如他能败得稀里哗啦,简直可以包饺子庆贺,若是柳淳战死了,那就请来唱戏的,吃三天流水席,唱三天大戏!

    一个人能遭到这么多的怨恨,也足以自豪了。

    柳淳离开大宁的第二天。

    “人马就要托付给你了。”

    柳淳对着朱能淡然说道,朱能吓得不轻,“柳淳,你到底什么打算啊?你不在了,谁统御三军,再说了,你离开干什么啊?”

    柳淳哑然失笑,“我本来就不是将才,局做到了这一步,就算你成国公也可以了,更何况还有一位急不可耐,跑了好几千里,可不能让他白忙活。”

    朱能眉头紧皱,“我没理解错,你说的是陛下吧?”

    “嗯,很聪明!”

    朱能吓得站起,四周看去,“陛下在哪?哪呢?他不是离着北平还有好几天吗?”

    柳淳哈哈大笑,“我能玩的花招,陛下玩得比我还溜,他又岂会落在人后?至于陛下怎么找到你们,那就不是我管的了,总而言之,陛下离着不远,没准他还在咱们前面呢!”

    朱能彻底懵了,朱棣带着大军,浩浩荡荡,沿着运河北上,沿途都有地方官吏迎接,无论如何,朱棣也不能跑到他们前面去啊?

    “柳淳,你跟我说实话,是不是你那个科学成功了,陛下会了缩地术?”

    “你啊,最好瞧瞧朱勇的教材去,缩地术跟科学根本不挨边啊!”

    朱能闷着脸,哼道:“就算陛下有办法赶来,那你走干什么?”

    “唉,这次作战,看似很顺利,可暗中掣肘的人太多了,好好的九边都成了筛子,自从靖难之后,大军南下,北方空虚,几年的光景,出了太多的漏洞。要迁都北平,不把这些人处理了,如何能安居高卧?”

    柳淳笑道:“你不会忘了我是干什么的吧?锦衣卫指挥使,我可不负责在阵前冲杀,替你们擦屁股,清扫老虎苍蝇,这才是我的使命。”柳淳笑道:“朱能,我相信你的本事,作为大将,不要藏拙,好好打,打出你的威风,往后还要太多的战斗等着你呢!”

    朱能用力吸了口气,面色凝重起来。

    他点头道:“你放心吧,阿鲁台还不是我的对手,就算是我一个人,也能把徐增寿救出来!如果救不出来……”朱能停顿了一下,柳淳还以为他要立个军令状呢!哪知道朱能憋了半天,哼道:“我,我就用你的棺材,替他收尸,也不浪费东西!”

    “呸!”

    这是柳淳送给朱能的临别礼物。

    他悄然离开了军营,又悄悄返回大宁。

    一切都安静无比,还没有到达大宁的时候,柳淳就已经开始下令。

    该收网了!

    从一开始,就不断有消息走露,明军的一举一动,包括发现成吉思汗的宝藏,这些消息,都源源不断送到了蒙古人的手里。

    甚至连北平的锦衣卫都不可靠,柳淳表面上是借力使力,布了一个陷阱,但实际上,柳淳却是怒火中烧,怒气满胸。

    这世上有可以原谅的错误,但是也有不可原谅的,而且触之必死。

    给蒙古人送信,出卖军情,就是其中之一,而且还是最靠前的一种。

    假如没有提前准备,几十万大军出塞,一旦兵败,损失惨重,那是会动摇国本的。

    几十万个家庭破碎,多少女人会失去丈夫,多少孩子会失去父亲?

    谁都是活生生的人,如果连这点良心都没有了,那就干脆不要做人算了。

    朱棣五次远征大漠,虽然战果不小,但是始终没有抓到鞑靼和瓦剌的首领,而更倒霉的则是英宗,土木堡一战,几十万大军,损失殆尽……

    朱棣是个很优秀的将领,论起指挥打仗,绝对是超一流的。

    很可惜,他也有自己的短板,而这部分,正是柳淳擅长的。

    不管是谁,只要敢出卖大明,敢勾结鞑子,等着你们的只有一个字:死!

    ……

    大宁,小院,孤灯。

    朱允炆伏在桌案上,奋笔疾书。

    他一边写着,一边思索,脸上时而笑起来,又时而狰狞苦思。

    三年多的颠沛流离,三年多的民间生活。

    让他饱尝苦楚,曾经一度朱允炆放弃了一切,只想能安然活下去。

    可渐渐的,他发现朱棣的龙椅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稳当。

    几年的功夫里,朱棣推行的变法太多了,而且也太快了。

    地方的豪强士绅,宗族大家,文官武将,就连勋贵宗室,都被朱棣敲打了一遍,有些人下场还十分凄惨,他们都在心里怨恨着朱棣。

    而随之崛起的商人势力,也觉得朱棣太过霸道,给他们的太少,这些商人也想要拿到属于他们的东西。

    或许只有那些小民才会喜欢朱棣的变法。

    可问题是这些小民能决定什么吗?

    不能!

    绝对不能!

    从古至今,都不是他们说了算。

    朱允炆脸上带着轻蔑的笑容。

    只要这一次柳淳战败,鞑靼袭扰北疆,迁都北平的想法或许就是失败。而那些商人就会大肆抛售朝廷的债券,撼动整个大明的财税,让朱棣陷入捉襟见肘的窘境。

    当年自己卖了皇家银行,彻底走向了失败,若是朱棣保不住金融,或许他也会走向失败吧?

    一旦朱棣露出了破绽,那些反对的力量都会跳出来,群起而攻之。

    或许自己的机会就来了。

    这个天下曾经属于朕,被朱棣抢走了,再回到朕的手里,不过是物归原主罢了。

    但愿那些山西人能够出力多一些。

    要不要给他们一些许诺呢?

    比如事成之后,让他们成为朝廷的官商,或者把皇家银行卖给他们经营?

    朱允炆想了想,还是算了,毕竟说这些还太远了,晋商很精明的,他们也不会相信空头支票。

    朱允炆写了很多,一直到了拂晓时分,他仔细读了两遍自己写的东西,有方法,有目标,是篇不错的文章。

    送给晋商之后,自己也该动身了。

    大宁不能多呆了,朱棣马上就要到北平,那时候大宁就会变得很危险。

    去西安吧!

    在西北静等着天下变化,等着重新夺回江山的机会。

    朱允炆匆匆收拾包袱,打算离开。

    当他收拾到了一半的时候,朱允炆突然意识到一件事!

    他在大宁待的时间有点长了。

    尤其是柳淳到了大宁之后,他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想看看柳淳会怎么应对,说白了,他太想看柳淳的笑话了。

    这一点就违背了他一直以来的原则。

    朱允炆十分后悔,他能安然无恙,就是靠着不但转移,明知道柳淳来了,竟然还不离开,实在是一大错误。

    不过好在柳淳把心思都用在了军务上面,他也没心情管别的。

    可万一柳淳战败了,他会不会找后账呢?

    自己给那些晋商写东西,成了柳淳追查自己的证据怎么办?

    想到这里,朱允炆扑到了桌面上,抓起写了一晚上的东西,撕碎扔进了火炉里,顷刻之间,化为了灰烬。

    这样朱允炆还不满意,他又找出了这段时间,写过的东西,悉数焚毁。

    等全部做完,朱允炆松了口气,他抓起包袱,推开了房门,等到了院外,他低着头,就向西边走去。

    西边的院子正是当年脱古思帖木儿的房子,已经空了很久了,上次徐增寿赶来,贴了封条。

    可谁知道,今天这个院子竟然没了封条,在院门还有一个人在等着。

    “走得那么着急干什么,咱们师徒也该叙叙旧了!”

    一句话,朱允炆如遭雷击,完全傻了……

    顶点


………………………………

第677章 朱允炆要拉垫背的

    在一瞬间,朱允炆极度惶恐,三魂七魄顺着头顶飞了出去,可片刻之后,他冷静了下来,既然走到了这一步,就没有什么可害怕的了。

    他艰难转头,瞧着柳淳,无奈苦笑道:“师父,没想到你来得这么快!”

    柳淳哑然,“不是我来得快,而是你走慢了。”

    柳淳说完,侧身指了指里面,“来,陪着为师喝茶,这小院装了两位废帝,也算是荣幸了。”

    朱允炆的脸色非常非常惨白,他努力挺起胸膛,身为曾经的皇者,他还有最后的尊严,尤其是在一个乱臣贼子面前,他不能丢人!

    朱允炆昂首阔步,迈进了小院。

    清冷孤寂的院落,遍地荒草,一阵寒风吹过,又让朱允炆不由得缩了缩肩膀。

    柳淳十分平静,看不出多少喜悦,也没有什么愤怒。

    只是在里面准备了一个火炉,上面煮着一壶热水。柳淳从怀里摸出了一个小龙团,给自己和朱允炆各自倒了一杯,然后将精致的琉璃盏递给了朱允炆。

    “多谢,师父的生活还是这么精致。”

    柳淳含笑,“这是给你准备的,其实我平时更喜欢用竹器。”

    “竹器?”朱允炆不解,不会太寒酸了吧!

    “没办法,家里孩子多了,竹器摔不坏,即便坏了,也不会刺伤孩子。”

    朱允炆点了点头,“弟子还没恭喜师父,师弟和师妹们,可好?”

    “好坏还谈不上,倒是我新收的弟子还不错。”

    “是朱瞻基?”朱允炆喝了口茶,正宗的小龙团,比宫里的还好,他丝毫不怀疑茶里有问题,这种手段可不是柳淳会使用的。

    “不是,是个叫于谦的小孩子,倒是跟朱瞻基差不多大。”

    朱允炆笑了,“能得到师父的赞许,这位于师弟一定是前途无限。真好,他那么小,就有师父提点。弟子真是怨恨啊……”

    朱允炆无奈苦笑,不停摇头,他遇见柳淳太晚了,假如柳淳刚刚进北平,他就能想办法拜在柳淳门下,建立起牢固的师生之谊,或许就不会走到今天了。

    “哈哈哈!”柳淳看穿了朱允炆的心思,淡然道:“我遇见燕王的时候,他已经二十多了,我遇见懿文太子的时候,年过而立。先帝更是厉害,都六十多了。”

    朱允炆的手猛地颤抖,险些将茶杯掉落。

    这三个人都是在成年之后,思想成熟,才遇到了柳淳。

    可是他们依旧愿意接受柳淳的这一套,成为柳淳的靠山、朋友、盟友,看起来真的不是年龄的问题。

    但又是什么,让他们师徒分道扬镳呢?

    “师父,你为什么要背叛弟子?”

    朱允炆的拳头紧握,上面青筋曝露。他知道这个问题很难有答案,而且他登基之后,就迫不及待干掉柳淳,说谁背叛谁,还真不好说。或许他只是想跟柳淳吵一架而已。

    哪知道柳淳没有接他的话,而是淡然道:“背叛源于依附,我没有依附任何人,又何来背叛之说!”

    朱允炆猛地吸了口气,乍听之下,柳淳的话像是胡说八道,你都当了人家的臣子,又怎么没有依附?

    可朱允炆清楚,一直以来,柳淳主张的都是变法革新,富国强兵。他有自己的一套理念,不管是朱元璋还是朱棣,都是认同了柳淳的想法,跟他站在一起,共同推行。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是盟友,而非主仆,依附之说,当然就不存在了。

    朱允炆无奈点头,“看起来连老天爷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