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3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行,绝对不行!

    他可不能找死!

    庄家三代经营丝绸作坊,绝对不能去修路……即便去修铁路,也要朝廷托底儿,他不能敢亏本的生意,绝对不能!

    正在思索之间,第一批八千名倭人青壮已经被带到了码头上,他们被集中在一起……按照以往的规矩,接下来就是出钱竞拍,然后直接领走。

    可就在这时候,突然有人到了码头官吏的耳边,低声说了两句。

    官吏连忙点头,一转身,冲着赶来的商人抱拳。

    “诸位,对不住了,这些劳力另有用处,不卖了,大家请回吧!”

    不卖了?

    这是怎么回事?

    大家辛辛苦苦过来,就是要买,凭什么不卖了?

    总要有个理由吧?

    莫不是有人提前把人买走了,这可不合规矩啊!

    大家伙都是体面人,谁要是倚仗权势,破坏规矩,小心我们上告朝廷,太傅就在这里,秦淮河的血腥味还没散去呢!难不成要多几颗脑袋不成?

    “大人,这些劳力是怎么处置的,总要给个交代啊!”

    “没错,这样稀里糊涂可不行!”

    ……

    人群之中,大声嚷嚷,充满了不满。

    码头官吏也板着脸,“别添乱,这是上面的命令,我们也是按规矩办事的。”

    “规矩?过去的规矩可不是这样的?我们要知道,是出了多少钱?这劳力买卖,可不许私相授受?”

    官吏被挤兑的气急败坏,正在乱哄哄之中,一个人背着手,突然走了进来。

    “都嚷嚷什么?这些人是老夫的!”

    王行一步三摇,走到了中间,扫视全场,微微一笑,“你们是不是都想要啊?对不住了,这些人是老夫的!不光是第一批,还有接下来的三批,也都是老夫的……这三批劳力是不要钱的……对了,从第四批开始,老夫也有优先购买权……总而言之吧,劳力要紧着老夫用,你们就等着吧!”

    王行剃了头,修了胡须,不少人没认出来。

    过了片刻,终于有人认出来了。

    “王行!”

    “是王行!”

    “就是那个不知好歹,出来骂柳太傅的王行!”

    “你怎么还敢跳出来,你凭什么不花钱就把劳力拿走?”

    “没错!王行,是谁给你的胆子,我们要去找太傅告你!”

    王行突然哈哈大笑,“去吧,都去吧!告诉你们,就是太傅给老夫的胆子!太傅不但给了老夫胆子,还给了老夫十二万两稿费,充作铁路的启动经费!怎么,你们羡慕吗?哈哈哈!”

    书客居阅读网址:


………………………………

第817章 支棱起来的王老头

    王行是个儒者,讲究食不言寝不语,讲究谦谦君子,讲究……屁,老夫都这样了,还讲究个屁!

    老实了一辈子,再不支棱起来,这辈子就完了,结束了……

    咱也要鲜衣怒马,也要春风得意,午夜梦回,老夫也见到了百万雄师!

    王行意气风发,当年他也想过科举,想过蟾宫折桂,奈何一把年纪,舍不了脸面,终究错失了机会。

    事到如今,再不好好装一把,难道留着精神头,去地府撒野吗?

    王行背着手,傲然立在人群中,斜眼望天,根本懒得看面前的渣渣。

    “你们这些年轻人啊!这是不争气!朝廷鼎力支持的事情,你们竟然犹犹豫豫,连朝廷都不相信,还能相信谁?”

    “老夫知道,你们当中不少人觉得父祖都是干这个,承袭祖辈的基业,你们也只能干这个,能守住家业,干得更好,就已经对得起祖宗了。”

    老爷子说这话的时候,还瞄了一眼人群当中的庄老板,充满了不屑,这就是短视啊!

    “你们还觉得织布,种茶叶,烧点瓷器就行了?告诉你们,时代不一样了。在太傅的著作里,这叫做产业升级,懂吗?未来钢铁,机械,铁路,采矿,交通运输……这才是朝阳……懂什么是朝阳吗?就是刚出来的太阳。”

    “像你们还在干的,叫什么?叫夕阳产业,就跟老夫一样,没有多少时间了!”

    “资本,人才,劳动力……都会投入到新的行业之中……你们就等着被淘汰吧!哈哈哈!”王行得意洋洋,不光人支棱起来,就连胡子都撅起来了,一副十足的老人得志的模样。

    这下子可把许多商人都气坏了,你个老东西,嘚瑟什么?

    到底是谁给你的胆气,敢跑我们面前装蒜?

    这里面一定有问题,要好好查,把你老家伙的靠山揪出来,让你老东西倒霉!

    他们怒目而视,恨不得把王行给吞了。

    可是王老头丝毫不在乎,他早些年可是见过千军万马的,区区商人能把他怎么样!更何况,还有太傅给他撑腰,王行更是肆无忌惮。

    首批八千倭人壮丁到了,王行仔细检查了一番,别看在海上漂泊多日,但是这些倭人的身体不错,一看就是能吃苦的。

    “王老爷子,我准备让他们休息三天,然后再开始工作……”

    王行扫了一眼李宪,呵呵笑道:“小公爷,你是不是没上过战场?”

    李宪微窘,还是争辩道:“我干过剿匪的!”

    王行呵呵一笑,什么都没说。

    兵贵神速,哪能休息三天那么久,不过咱王老爷子也是慈悲的,人家大老远来到了大明,也不能太黑了。

    “今天给他们准备一顿干的,填饱肚子,往后就没有了。”

    李宪一听头皮都发麻了,我说老王头啊,你也太黑了吧?人家过来干苦力的,你不给工钱就算了,怎么连干的都不给啊?

    这是会累死人的!

    王行才不管这些,他要的是铁路,至于倭人,那还是人吗?

    “就这块了,让他们把地方让出来!”

    王老爷子返回京城,就在朝阳门外,看中了一片地方,对着李宪道:“你看这块当未来的车站怎么样?”

    李宪瞧了瞧,这地方当然没的说,宽敞,开阔,地势也高,不怕存水,交通便利,人员往来密集,放眼整个应天,都是最上等的所在。

    可问题这块是寺庙啊!

    而且还是有名的半山寺。

    “我说王老爷子,听说这是个姓贾的宰相建的,有好几百年了。”

    王行横了李宪一眼,这位小公爷是不是应天人啊!

    “半山寺是当年王安石建的,可不是贾似道!”

    李宪翻白眼了,“你知道还要拆?”

    “废话!正因为是寺庙,老夫才要拆呢!”王行不客气道:“你派人去问问他们,让他们拿出地契,如果没有,老夫就要征用这一处违章建筑!”

    李宪听得傻了,“王老爷子,这庙都几百年了,怎么算违章建筑啊?”

    “废话,老夫就十二万两,要是不违章,我怎么征用?”

    真是好强大的理由,李宪实在是无语了,他只能黑着脸,去寺庙询问……

    柳淳,金幼孜,朱高燧,外加应天常知府,正在商量事务,李宪气喘吁吁,从外面进来,一见面就抱怨。

    “小姑夫啊,我算是服了,你在哪找来这么个老宝贝啊?”

    柳淳示意他坐下,李宪气喘吁吁,把经过说了一遍,他去半山寺问了,人家的确拿出了地契,李宪以为王行没办法了。

    哪知道这位老爷子研究了半天,告诉庙里的和尚,你们只有地契,没有房契。

    这说明什么呢?

    你们拿到土地的时候,还没有这些房舍,所有的房舍都是后期加盖的,所以是不合规矩的。

    说完之后,王行一纸诉状,就把半山寺给告到了应天府衙。

    李宪摇头感叹,“我就听说过踹寡妇门,刨绝户坟。这回又加上了一条,叫抢秃子田!小姑夫,你就不管管?”

    柳淳听完之后,点了点头,当然要管。

    “常知府,你了解半山寺的情况吗?”

    常知府忙道:“半山寺始建于北宋,是王安石居住金陵期间,请旨修建的。不过当下的半山寺却是元朝时候重修的,当初先帝因为半山寺邻近大内,还想要将半山寺划入紫禁城……不过后来作罢,那块地正好在朝阳门外,绝对是一等一的位置,真没有想到,王行居然看中了这一块地,的确是很不错的选择。”

    柳淳点头,“既然是邻近大内,私自建房就是不可以的。这样吧,你们应天衙门先把寺庙的土地收回……记住了,要按照农田价格溢价三成征用,然后我们再重新划定土地用途……两天之内,把土地交给王行,让他修建车站。”

    “遵命!”

    常知府二话不说就下去了,李宪听得目瞪口呆。

    乖乖,这小姑夫怎么比王行还黑啊?

    朱高燧伸手拍了李宪后脑勺一下,不屑道:“你小子真是傻了!天下名山大川,十之七八都被秃驴占走了,他们住在精美的房舍之中,享受着山景风光,鸟语花香……他们纳税了吗?他们干了什么好事?除了欺骗愚夫蠢妇,伤天害理之外,就没干过人事。半山寺那么好的地方,给他们实在是浪费了,征用过来才是替天行道呢!”

    李宪翻了翻眼皮,说白了就是土匪,还说那么多干什么!现在的应天,就是一个土匪窝,他就是一群土匪中的唯一好人,真是太难了,

    李宪缩了缩肩膀,不再说话。

    事实证明,李宪还真猜对了。应天的这帮土匪,一个比一个厉害。常知府在拿到了半山寺的地契之后,竟然没有按照柳淳的意思,以农田征用。反而对半山寺的和尚们笑道:“你们的这份地契是前朝所发,虽然我大明立国以来,是承认前朝合法地契的,但是你们这些僧人是如何取得板上市的?”

    常知府冷笑道:“据本官所知,元朝推崇佛教,所有才有人打着佛门的幌子,圈占土地,建庙修寺,大发利市。当初陛下在北平的时候,就已经严厉整顿过。”

    “着江南的寺院,问题更多,不光是来路不正,而且许多寺院接受商贾捐赠,盐商每年动辄几十万两的银子,送入了佛门……美其名曰礼佛,可实际上钱是去哪了?”

    ……

    这位常知府一顿猛轰,把半山寺的和尚弄懵了。

    是有人想要我们的寺庙,怎么变成了我们罪大恶极了?

    我们冤枉啊!

    常知府冷哼道:“行了,你们先把地方让出来,回头本官在山清水秀的地方,再给你们选一处建庙……记住了,虽然你们自己说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但寺庙绝不是法外之地,一样要遵守大明的法令,要为大明的发展让路!”

    这一番操作之下,王行只用了一天功夫,就得到了这块土地。

    紧接着,设计人员就进去了。

    与此同时,八千苦力也展开了。

    平整土地,清除树木杂草。

    三天之后,一块巨大的牌匾挂了出去。

    应天苏州铁路筹备处!

    王行站在一丈多的木牌之下,露出了淡淡的笑容,到目前为止,他已经烧了八万多两银子。

    光是订购各种建材,就已经花了五万,另外还有工具,伙食,征地款……柳淳给的钱,是真的杯水车薪,可王行半点都不在乎。

    前些时候老夫找你们,结果没人愿意出钱,这一次老夫让你们高攀不起。

    王行坐在昔日方丈的净室里面,翘着二郎腿,悠闲地喝着茶。

    就在客房之中,已经等着几十位的商人了。

    他们满脸的焦急谄媚。

    “还请通报一声,我们要见王老啊!我们早就是朋友了,这次王老爷子承办铁路,我等都愿意出力啊!”

    这帮人是再三哀求,王行总算是大发慈悲了。

    “让他们来吧!不过老夫太忙了,低于三十万两的出资额,就不要来麻烦老夫了!另外呢,能提供建材物资的优先,光想着拿干股的也不要凑热闹……老夫可不是缺钱的人!”

    一天之后,王行手里拿着厚厚的一个账本,来到了应天府衙。

    负责迎接的官吏都傻了。

    不久前王行就筹钱来的,结果五天时间,一文钱没有弄到,只能愁眉苦脸,沮丧无比……可这一次呢,老爷子年轻了二十岁不止,浑身上下,充满了干劲,走路都带着风,简直跟小伙子没什么区别。

    最让人惊叹的是,他手里的账本,是真的厚啊!

    “我说老爷子,这次可是信心十足,准备大干一场?”

    王行努力忍着笑容,可高兴的情绪哪是能控制得住的。

    老爷子现在是彻底支棱起来了,完全有了底气。

    “总算能干一件造福百姓的大事了,哪怕干成之后,立刻就死了,老夫也是心满意足啊!”


………………………………

第818章 商业奇才

    王行说的大义凛然,可是见了常知府之后,这老东西就进入了状态,完全是狮子大开口。

    “府尊大人,现在老夫已经筹措到了三百万两的启动资金,修路的整体运作已经开始了。但是工程庞大,需要的各种开销也太多……首先我希望朝廷能给提供一批太仓的陈粮。”

    “陈粮?”常知府皱着眉头,“你要陈粮干什么?新粮不香吗?”

    王行板着脸道:“那些倭寇怎么配吃新粮?他们为非作歹,老夫给他们陈粮吃就不错了……我准备出一万两,希望朝廷能提供二十万石陈粮!”

    滚!

    常知府简直要骂娘了,在应天,最便宜的粮食,从安南来的占城稻,也要380文一石,就算是陈粮,也有250文以上,你老东西一万两买20万石,你怎么不去抢?

    “府尊大人,说是陈粮,其实你给一点麸子谷糠也是没问题的。老夫只要20万石就行。”

    常知府哼道:“你是把人当成了猪仔牲畜,对吧?”

    王行丝毫不以为意,“老夫就当府尊答应了……咱们再谈征地这一项……老夫的意思是希望朝廷先帮着垫付,最好能全额垫付,不行的话,也要八成……还有,老夫希望能给提供贷款,越快越好,最好明天就给我……”

    王行一口气提出了十几样条件,个个都让人脸黑,等到最后,常知府已经口干舌燥,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这人一旦经商,一旦只盯着利润,那是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什么话都能说得出来!

    姓王的,你就做个人吧!

    这么大年纪了,你不怕遗臭万年啊!

    “我没法做主,必须请太傅决断。”

    王行呵呵一笑,“那就烦劳府尊大人了,回头老朽再来拜会,您放心,少不了麻烦你!”王行迈着轻快的步伐,哼着小曲就下去了。

    常知府简直想一头撞死,可最后也没有办法,只能垂头丧气,去找柳淳。

    “太傅大人,下官也没有办法了,这个姓王的,简直得寸进尺,吃人不吐骨头……我看啊,为了修成这条路,他除了祖坟不会刨了,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您是不是出面,跟他谈谈,让他收敛……”

    柳淳哈哈大笑,打断了常知府的话。

    “用商人就用在这里!他们挖空心思,压低成本又如何?如果让朝廷去做,官吏就会无偿征用民夫,就会无偿占用土地,那样的结果更糟糕。他现在的这些手段,我还真不在乎……你只要坚持住一点就行,他不管怎么修,铁路的规格都要符合要求,不能自己搞一套标准。等到时候,朝廷想要收回,这就是朝廷的财产了!”

    从柳淳这里出来,常知府是仰天长叹,难怪他只能当知府,人家柳淳能官居一品,位列太傅呢!

    这境界就是有差距啊!

    既然有差距,那就要乖乖听人家的安排。

    常知府很忠诚落实了柳淳的要求。

    其实这家伙还是忘了一点……如果出了问题,不光王行一个背锅的,他这个应天知府也很可能要去填坑。

    反正对大明来说,最需要的就是铁路,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只要能把铁路修成,就已经赚大了。

    从朝廷这边得到了几乎全力以赴的支持,王行就迅速折腾起来。

    大约过了两个月的光景,离着永乐八年已经不远了,在筹备处贴出了一张巨大的红纸,上面铁画银钩的一行大字,宣布铁路初期工程完成,欢迎大家前去观礼。

    这个消息传出,别说普通人了,就连柳淳都有点迟疑,这王老头是不是脑子坏了,又或者喝酒多了,说醉话呢!

    这点时间,连征地都没完成,而且订购的蒸汽机车也要明年上半年才能送来。

    你个老东西拿什么吹牛皮啊?

    “师父,王行给您老发了请帖,咱们去,还是不去啊?”朱高燧犹豫问道。

    柳淳看了看请帖,还是老头亲自写的,书法是真的不错。

    “去,干嘛不去!他要是不成,就再换一个!”柳淳恶狠狠道。

    “换?”朱高燧傻了,“师父,不是没有人吗?”

    柳淳轻笑道:“你知道什么?这两天已经有个姓庄的商人在运作,打算把家里的三万张织机抵押出去,筹措一百万两,争取修建铁路的权力。”

    朱高燧眨巴了一下眼睛,他终于想起这个庄姓的商人是谁了。

    论起人品,论起财力,他都比王行强多了,只可惜此人太过保守,也不知道能不能担起大任?

    且看看吧,要是王行不行,就把他给换掉!

    师徒两个答应出席,这下子王行可高兴坏了,太傅和赵王都点头了,其他人还有什么可矜持的!

    挨个送请帖,曹国公李宪,应天留守夏原吉,还有其他各界名流,应天,苏州各地的官吏士绅,就连鸡鸣山学堂,还有皇家科学研究会都没有放过。

    所有人都被请了过来。

    老头王行还弄了一身红色丝绸的袍子,而且仔细看,还会发现,在红色的丝绸上面,竟然还用红线绣了花,完美诠释了低调奢侈。

    腰带上面还放了两块春水绿的美玉。

    大红配大绿,快七十的人,愣是捯饬出了五十岁的感觉。

    他满脸春风,笑呵呵迎接柳淳。

    “太傅,赵王,老夫有礼了。”

    柳淳微微点头,朱高燧咳嗽了一声,凑到王行耳边低声道:“这要是皇祖父在世,你的脑袋就没了!”

    王行满脸不在乎,笑嘻嘻道:“唯有永乐盛世,才有如此局面。老夫不过是为盛世大明……添彩罢了!”

    真是不要脸!

    朱高燧气哼哼道:“你最好别玩砸了,不然有你好瞧的!”

    王行信心十足,玩砸,不存在的!

    要说起来,王行也不是寻常的读书人,更不是腐儒可比……他在军中参赞军机,深知用兵之道,出奇制胜。

    在战场上,不就是比操作吗!

    凭着老夫的经验,怕谁啊?谁能胜得过我?

    王行把太傅和赵王请入了观礼台,其余的嘉宾也都到齐了。

    老头春风满脸,冲着大家伙抱拳道:“诸公,老夫十岁读书,十五习武,凡五十余年,于家国天下,无有尺寸之功,华发早生,朽木之年,实在是惭愧之极……未曾料想,太傅垂青,诸公鼎力相助,才有老夫一显身手的机会。”

    “修铁路,这是老夫要做的最后一件事。老夫已经在这个车站的后面,选好了一块坟地,等老夫死了,就把我埋在这里,每天听着火车从身边路过,老夫才能含笑九泉……”

    疯了!

    这是彻底疯了!

    姓王的,你就吹牛吧!

    还安葬在铁路旁边,你不怕死后不得安宁啊?

    可是真别说,这话是挺管用的,至少许多人都流下了热泪,尤其是一些年轻学子……真不愧是儒商的表率,王老爷子太让人感动了,了不起啊!

    还有一些记者更是立刻想好了标题:鞠躬尽瘁,生死相伴!

    王行见漂亮话有了作用,心中大喜。不过最关键的还是要拿出东西来,不然太傅的眼睛里可不揉沙子。

    “诸位,请看,这是老夫第一阶段的成果,大家往这边看。”

    他指了指一座特别高大的房舍,从这座房舍之中,有一条铁路延伸而出,通向东方,总计有三十里左右,

    这是王行这段时间的成果,为了修这段路,已经有上百个倭国劳力累死了,可是老王丝毫不在意。

    慈不掌兵,更何况经商乎?

    “大家请看!”

    他再一次让众人上眼,朱高燧微微冷哼,“师父,他弄得这个跟二哥差不多,不过却比二哥用心多了。”

    是啊,朱高煦就搭建了临时的芦棚,人家连房舍都弄出来了……可问题是要看里面的东西啊,朱高煦是试验了真正的火车,王行老货又有什么展示给大家伙呢?

    还好,没等多长时间,谜底就揭开了。

    伴随着两扇铁门开放,从里面出现了两头高大而粗壮的挽马,这两头牲畜迈着稳稳的步子前行,后面托着一节车厢,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朱高燧一看就没兴趣了……他连真的火车都坐过,弄个马拉车厢算什么啊?

    朱高燧是一脸鄙夷,可王行却是来了精神头儿,两只眼睛都变成了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