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3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⒕锤改浮N业囊馑际且幸夥寻镒呕憧睢T儆校掖蛩愎睦惺勘咳私徊糠仲郝荒贸隼矗桓校魑婵畋窘穑鹊剿墙饧坠樘铮湍苣玫揭槐是凰愫芏啵且材芙饩鲆恍┥畹睦选!

    朱高炽道:“这些措施在以往也都使用过,这一次我们准备推向整个大明,再也没有疏漏和特例。”

    朱高炽感慨道:“只要做成了这件事情,所有的将士,吃着大明的俸禄,从银行支取收入,享受利息补贴……到了这一步,他们除了听从朝廷的,还有别的路吗?把军中稳下来了,大明朝的长治久安,就成功了一大半啊!”

    朱高炽越说越高兴,这些日子,从内阁到六部,每个衙门都在忙活着,但是最最重要的,还是军制改革。

    柳淳在忙活,其他人也都在配合着。

    徐妙云听到儿子的介绍,稍微松了口气。

    “看你的意思,多半是差不多了?”

    “很难!”

    朱高炽很坦白道:“军中的阻力很大,许多将领都不满意,还有人说朝廷卸磨杀驴,也有一大帮人攻击师父,说他名为改革,实则铲除异己,想要夺权。”

    徐妙云哼了一声,“从来都不缺丧了良心的畜生,你也不用太在意。”

    朱高炽满脸为难,苦笑了一声,“母后,孩儿固然不在意,可有些火苗已经烧到了孩儿这里……”

    朱高炽欲言又止,太子妃张氏突然站了出来,她直接跪在了徐皇后的面前。

    “母后,两日前,我的兄长找到了我,提到了军中的乱子,让我向殿下诉说。”

    徐妙云皱着眉头,“你怎么说的?”

    “媳妇不敢隐瞒,我当时质问兄长,为什么要让我帮忙告状?他支吾不清,媳妇告诫他要听从朝廷政令,不可胡来,更不要指望着我会帮他。”

    徐妙云看了一眼朱高炽,大胖子连忙道:“母后,她没有说谎,事情的确是这样的。本来孩儿也想告诉母后的……这事情虽然不大,但这个关头最忌讳互相猜忌,师父在前面推行变法,我们就更不能扯后腿了。”

    听完儿子和儿媳的话,徐妙云的心情还算好点。

    总算他们俩也没跟着孩子一起犯糊涂……想到了朱瞻基,徐妙云更气了。

    “你爹娘都在这里,他们把话也说清楚了,你到底是怎么回事?还不从实招来!”

    这一次朱瞻基真的怕了,他连忙跪倒,“皇祖母,孙儿也,也是,听了别人的意思……”他的目光落在了孙忠父女身上。

    话说到了这份上,孙忠已经懵了,他嘭嘭磕头,把脑门都磕得肿了起来。

    “求皇后饶命,饶命啊!”

    啪!

    徐妙云勃然大怒,“你让我饶了你?那你乱嚼舌头根子,怂恿太孙胡作非为的时候,怎么就忘了?想让我饶你,可以……你现在就说,是谁让你干的,还是你自己干的?”

    孙忠被逼无奈,只好和盘托出。

    他是微末小吏,跟军中宿将勋贵倒是没什么关系。

    可张皇后不一样,张家不但是将门,还担任京卫指挥使,受封彭城伯。

    既有权力,又有爵位。

    虽然在一众靖难勋贵中间,不算什么,但是作为太子妃的娘家,地位非比寻常。张家跑去找张氏,结果碰了个钉子。

    孙忠听说之后,觉得是个讨好张氏的机会,他就果断让女儿出面,跟朱瞻基说事,让他帮着把事情办了……

    弄清楚了,全都清楚了。

    太子妃张氏气得脸色煞白,她站起身,走到了朱瞻基的面前,突然左右开弓,就是两个嘴巴子!

    “跪下!”

    朱瞻基屁都不敢放,连忙跪倒,“请母亲喜怒!”

    “呸!我不是你的母亲!”张氏决然道:“你还记得不?当年你小时候,我和你父亲把你送到了太师门下,让你追随太师读书学习本事。你可知道,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事情?如今太师主持变法,陛下,你的父亲,叔叔,全都鼎力支持,可是你呢,竟敢跳出来添乱,你还有良心吗?”

    朱瞻基这些年除了在于谦那里净吃瘪之外,还真没遇到过什么挫折,完全是顺风顺水,唯独这一次,先是被皇祖母打,接着被亲娘痛骂,老爹在旁边都要吃人了。

    他是真的怕了,“母亲,孩儿怎么敢反对变法,孩儿只是觉得变法或许有些瑕疵,想要和皇爷爷说说,孙儿只是想拾遗补缺,没有别的意思!”

    啪!

    朱瞻基的脸上多了个巴掌印。

    “你说的好听,外人会这么看吗?纵然有缺漏,你也该找你爹,或者直接去见太傅说清楚。就算他们事务繁忙,你,你也可以去请教你师叔于谦啊!”

    朱瞻基简直想哭了,请教谁,他也不想请教于谦,实在是太伤自尊了。

    可太子妃张氏却不管什么,直接道:“于谦,太孙糊涂,你以后要多提点他,别让他丢人现眼!”张氏说完,又对徐皇后施礼道:“母后,此事还是因为张家而起,媳妇这就回家,让他们去锦衣卫衙门,把自己干的勾当说清楚。至于孙忠……”

    张氏叹了口气,“当初母亲觉得孙丫头长得漂亮,留在了身边,后来选入了东宫,成为了太孙的玩伴……都怪媳妇没有眼力,只顾着她年貌合适,却没有料到,竟然是个不懂事的!”

    听到这话,孙丫头直接瘫了,就凭这几句话,别说太孙妃子当不成,搞不好还要被问罪,她好想大哭一场,我到底是得罪谁了?

    很显然,徐皇后对儿媳妇的表态还算满意。

    “太子,你陪着媳妇去张家瞧瞧,问问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回头告诉我。”

    书客居阅读网址:


………………………………

第848章 徐皇后有事情做了

    “我把你们请过来,是想谈谈……”徐皇后笑呵呵的,还亲自奉茶,柳淳和徐妙锦都吓得不轻。

    夫妻俩相视一眼,全都心知肚明,这位准是又要有求于人了,而且还不是什么小事情。

    果然,徐妙云回到了座位上,轻叹口气,“我打算给朱瞻基挑个媳妇,你们可有人选?”

    柳淳和徐妙锦同时瞪大了眼睛,徐妙锦知道朱棣有多喜欢皇长孙,只要不挂,朱瞻基就是未来的天子,他的媳妇就是未来的太子妃,皇后,皇太后,如果寿命够长,还能混个太皇太后……

    只不过徐妙锦对此半点兴趣都没有,她太清楚皇宫的险恶了,像姐姐这么强悍的人,尚且不能从容应付,一般的寻常之辈,根本撑不下来。

    而且不得不承认,老朱家人还算有情有义,在对待后妃上面,朱老四延续了他爹的风格,还算说得过去。

    假如朱棣是个混蛋,姐姐还不知道什么下场呢!

    坚决不能让自己人蹚浑水,柳家的姑娘不行,甚至连徐家的都不行。

    这皇宫后位,看似尊贵无比,可实际上一旦坐上了,就等于落到了大牢里,这辈子都没戏了。

    柳淳和媳妇的结论高度一致。只不过理由却不相同,纵观大明的皇帝,朱元璋前半辈子命苦,后半辈子辛苦,偏偏还活了七十一岁。

    到了朱棣这里,辛苦半生,活了六十多,也算正常。

    等到朱高炽和朱瞻基开始,明代的皇帝就像是遭了诅咒似的,个个英年早逝,死法也稀奇古怪。

    唯独撇开皇宫,跑到西苑居住的嘉靖皇帝,活了六十岁,假如没有海瑞的治安疏,或许还能多活些日子。

    也不知道是老朱家的基因出了问题,还是皇宫出了什么问题,皇帝不光寿命短,而且子嗣艰难。反而是那些被当成猪养的藩王,生的儿子一个接着一个,既然被当成猪养,那就做一个愉快而且能生的猪吧!

    柳淳也闹不清楚是怎么回事,既然如此,就不能把自家的孩子推到火坑里,毕竟在孩子的问题上,柳淳也只是个普通的父亲罢了。

    见夫妻俩沉吟不语,徐皇后笑了。

    “孙儿还小,不急着成亲,也不是选个媳妇……我的意思是,要定个标准。”徐皇后缓缓道。

    “标准?姐姐的意思是?”徐妙锦不解道。

    徐皇后一笑,“从古至今,外戚之祸,所在多有,究其原因,后妃家族实力不弱,又有外戚身份,故此能快速掌权,结党营私,形成庞大的势力,左右朝局……”徐妙云笑了,“太师,你看我这个女流之辈,总结的如何?”

    柳淳慌忙道:“皇后见解高妙,臣五体投地。”

    徐妙云笑得很开心,“能得到太师赞许,我见了陛下,也有的说了。太师这些年铲除世家,改革宗室,如今又改革军制,归结起来,都是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我一个妇人,没有别的本事,只能让后宫安稳,不给朝局添乱。”徐妙云顿了顿,然后才道:“我打算在普通人之中,挑选后妃,并且永为定制,不知道太师以为如何?”

    柳淳颇为惊讶,真是想不到,这个至关重要的建议,居然是徐妙云提出来的。

    众所周知,明代的后宫相对太平,虽然狗屁倒灶的事情不少,但是却鲜有后宫干政的情况出现……归根到底,多亏了明代从小门小户,选择后妃的优良传统。

    不过从一开始,却不是这样的。

    首先,马皇后可不是小门小户,相反,朱元璋能夺取天下,跟马皇后的特殊身份鼎力协助都是分不开的。

    到了朱棣这里,那就更了不得了。徐妙云是中山王徐达的长女,朱棣的成功,同样有来自夫人一方的助力。

    再往下看,就是大胖子朱高炽了。

    他成亲的时候,柳淳还在应天,并没有参与。徐妙云替儿子选了张家的女儿,张麒当时是指挥使,算不得公侯豪门,但是别忘了,当时朱棣也只是藩王而已,所以说张氏的身份并不低。

    到了朱瞻基这里,已经是第四代了。

    徐皇后做出了最最重要的决定。

    “从瞻基开始,后妃就要从民间挑选了,要小门小户的女子,重在人品德行……你们以为如何?”

    徐皇后的决定,可让徐妙锦高兴坏了。

    姐姐太英明了,这下子柳家的孩子不用担心了,她迫不及待要同意。

    倒是柳淳,沉吟了一下,“皇后娘娘,除了人品德行之外,能不能加上一条?”

    “什么?莫非是才情?”徐妙云好奇道。

    “是……健康!”

    “健康?”

    “对!”柳淳笑道:“后妃身体好,才能替皇家开枝散叶,多多生育子嗣。”

    徐妙云一听,欣然抚掌,“好,这一条好……不过如何才算健康呢?总不能找个五大三粗的吧?”

    柳淳笑道:“皇后不用着急,这一点交给周王就行了。”

    “周王?”

    “对!”柳淳笑道:“他正在研究人体,什么算是健康,他那里会有一套相对合理的标准。”

    徐妙云满意点头,“这个好,回头我让陛下去把周王找来,跟他好好谈谈,让他把这事情办好了。”

    解决了这个事情,徐妙云放下了一块心病,她丝毫不在乎朱瞻基的想法,没办法,身在皇家就是这么残酷。

    “太师,小妹,今天我请客,这些日子陛下猎到了不少好东西,让下面好好做,咱们一醉方休!”

    柳淳当然不会拒绝,但是他顿了顿,又道:“皇后娘娘,以我之见,这些山禽野兽,生活在大山之中,和普通人接触不多。它们身上会不会带有一些致病的东西,可就不好说了。因此需要注意。”

    徐妙云吃惊道:“还有这么一说?”

    柳淳点头,“皇后娘娘,这事情还真不能大意,根据去岁的统计,京城的常住百姓已经突破了一百五十万,而且还在迅速增加之中。这么多人,万一有瘟疫疾病传播,势必引起极大地恐慌。针对公共卫生这一块,周王也在研究,不过以他一人之力,怕是很难有多少进展。”

    徐皇后认真听着,“太师,这事情很重要?”

    “嗯!十分重要。”柳淳道:“皇后娘娘请想,若是京城发生了瘟疫,大批人员倒下去,这一百多万人,还有那么多的官吏,将士,该怎么办?京城垮了,大明也就垮了,怎能不重视?”

    徐妙云沉吟道:“太师果然高见,只不过这事情还要陛下决断才行,我一妇人……”

    她还没说完,徐妙锦就不爱听了。

    “大姐,妇人怎么了?你可是母仪天下的一国之母啊!再说了,你就甘心情愿,天天待在皇宫里?”

    徐妙云当然不愿意了,“我这是来密云了吗?”

    “这算什么啊?”徐妙锦大叫道:“姐姐,眼下是陛下偷懒,才跟着你过来的。过些日子,陛下回宫了,你还能一直赖在密云不成?再说了,这山清水秀,看起来很好,可看多了也会腻的,不如这样,你就主动跟陛下讲,讨一点事情做。小妹不才,只要姐姐一声令下,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徐妙云让妹妹说的颇为心动,她本来就是爱玩爱闹的性子,当初在燕王府的时候,她也经常四处转转,替朱棣处理事情。

    唯独当了皇后,她就被困在了宫里。

    今天徐妙锦的提议,彻底打动了她。

    貌似真的应该做点事情了,不然会憋出病的。

    “我还是不了……”徐妙云想了半天,摇头道:“小妹啊,我毕竟是后宫之主,到处乱跑,恐怕不成,而且陛下也未必……”

    “谁在说朕的坏话?”

    伴随着沉闷的声音,朱棣从外面赶来了,在朱棣的身后,还有两个少年,一个瘦削修长,一个高大粗壮,脸膛黑红。

    正是于谦和朱瞻基。

    自从当了中书舍人之后,于谦就成了朱棣的小尾巴,走到哪里都跟着。

    至于朱瞻基,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朱棣能放过他吗?

    干脆带在身边,好好调教。

    朱棣笑呵呵坐下,“你们聊什么,这么高兴?”

    柳淳忙把前面讨论的事情,跟朱棣说了一遍。

    朱棣听完,也有些迟疑。

    “柳淳,这事情这么重要?”

    “嗯,关乎生死存亡!”

    朱棣还是有些不信,身后的于谦突然躬身道:“启奏陛下,刚刚家父送来了一封信,他说了一件事,大明的船员停靠的一个海岸,突然爆发了天花。”

    “天花?严重吗?”朱棣关切道。

    “不算严重,毕竟咱们的船员多数种过牛痘,倒是当地的土人,他们染病甚多,而且来势凶猛,死伤严重!”于谦顿了顿道:“根据家父形容,有的部落死了超过三成的人,而且以青壮为主,整个部落都完了!”

    听到这里,朱棣也吓坏了,真是没有料到,小小的疫病,居然如此可怕。

    “这样吧,从国库拨一笔钱,至少在五百万贯以上,落实此事……太师意下如何?”朱棣本想直接拍板,奈何他已经把大权交给了柳淳,总不能这么快就反悔。

    柳淳还能说什么,“陛下圣明,臣一定安排妥当……”

    正在说话之时,突然有人急匆匆跑来,“皇后娘娘,太子妃病倒了!”

    :。:


………………………………

第849章 太子妃危险了

    张氏病了,最担心的自然是太子朱高炽,大胖子急得不停乱转,却也没什么办法。那日他跟张氏一起去了张家,责问此事。

    张麒敢说什么,只能跪在女婿和女儿的面前,不停磕头请罪,说他们一时糊涂,才犯了错,还请念在亲戚的份上,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往后他们不会再犯了。

    朱高炽也问清楚了,张家的确来找过,但是张氏没答应,后面的事情都是孙忠自作聪明,和张家关系不大。

    问清楚了这些,回来禀报了徐皇后。

    结果他们夫妻俩回太子东宫,刚到了宫里,张氏就双腿一软,直接昏了过去。

    吓得朱高炽立刻请太医,给夫人诊治。

    其实不用找太医,谁都清楚张氏是怎么回事。

    她爹彭城伯张麒是站在了勋贵这边,想要阻挠变法。多亏了徐妙云果断处置,这事情没有捅到朱棣那里。

    给了张氏回旋的余地,她果断叱责家里,算是挽回了徐皇后的信任。

    可身为一个女人,夹在家族和皇家中间,本就是最大的不幸。

    不用问,现在一定有很多人都在说,张氏不孝,对自己的亲生父亲,对自己的家族,如此无情无义,如何能母仪天下,成为天下女人的表率?甚至有人提议,要废了太子妃。

    “你就是心思重,一些流言蜚语,何必在意。信不信,你要是不这么深明大义,保证又有人说你只顾着自家家里,全无大局观,不懂得家国天下之重,要求废了你的人会更多。”朱高炽心宽体胖,想得也很清楚,可谓是一语中的。

    “所以啊,你要想开一些,别跟自己过不去,别拿身体开玩笑。”

    丈夫的话,让张氏心里暖烘烘的,别看他挺胖的,可是懂得疼人。

    “殿下,妾身不是小心眼的人,更不会因为别人说了两句,就乱了分寸。我,我是担心皇儿啊!”

    朱瞻基!

    在一个当娘的心里,儿子永远都是第一位的,只要脑筋正常的人,就不会犯糊涂。

    张氏当然是聪明人。

    “殿下,妾身唯恐皇儿触怒了太师,万一太师瞧不上他,在父皇和母后那里说什么,妾身……”

    张氏说不下去了,她紧闭着嘴巴,努力忍着啜泣之声,眼泪却怎么也控制不住,流淌下来。

    朱高炽看着泪眼汪汪的夫人,突然很没心没肺地笑了,笑得可开心了。张氏病了,病得很重,实在是没力气打他,只能给丈夫一个大白眼。

    朱高炽挠了挠头,“其实吧,你真的不用担心,那把椅子没什么好的。二弟和三弟都没有兴趣,其实我也是勉为其难。你要是真的害怕威胁,就直接跟我说。我去求父皇,直接册封太孙,到时候让他越过我,登基称帝算了。”

    张氏听着丈夫的话,起初还觉得不错,可仔细一想,这不是扯淡吗?

    太子还活着,让太孙继位,那你这个当爹的算什么?

    说你是太上皇,可你也没当过皇帝,说你不是,又实实在在,是皇帝的爹……到时候是听你的,还是听小皇帝的?

    怎么想,都是一笔烂账!

    “殿下,你快别胡说了。妾身实在是觉得皇儿太过冲动,毛毛躁躁的,不堪大任。”张氏忧心忡忡道:“他现在的样子,能承担起祖宗基业吗?”

    朱高炽依旧挠头,他需要仔细理一理……其实他在十几岁的时候,也不比儿子强多少。真正让朱大胖彻底清醒过来,还要归功朱允炆……虽然这件事情知道的人很少,但是对朱高炽来说,绝对是最深刻而生动的教训。

    反观朱瞻基,他从小跟着柳淳发蒙,后来追随胡广等人读书学习,他的基础相当雄厚,加上还算聪明的头脑,朱瞻基真的不差。

    但是为什么还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说到底,咱们皇儿还是太顺了,什么都来的太容易,弄到他脑子不太清醒,不知道什么才是重要的。”

    朱大胖缓缓道:“这样吧,我给他一个历练。”

    “历练?”

    朱高炽点头,“我打算让他处理孙家,你看怎么样?”

    “孙家?”

    一提到这里,张氏就皱眉头了。

    “孙忠小人一个,他的女儿也不是好东西,仗着自己的美貌,胡作非为。母亲,母亲当年……”

    张氏说不下去了。

    当年张家把小丫头弄到身边,打了什么算盘,张氏清楚。还不是觉得出了一个太子妃不够爽,还要再来一个。

    张家女儿没法再嫁给朱瞻基,那就弄个小门小户的女子,到时候还不是被张家捏在手里……

    父母的打算,让张氏既愤怒,又无奈。

    贪心不足,落到了今天的下场,这就是报应啊!

    “殿下,妾身,妾身不敢奢求什么,可若是真的牵连到了妾身家中,还望殿下能够周旋一二,妾身感激不尽了。”

    说完,张氏又哭了起来。

    夫人的痛哭,让朱高炽十分烦心。

    法理人情,这是谁都懂的道理。

    对待自家的亲人,下手真的是太难了。

    “你先别着急,凡事都要弄清楚再说。我让皇儿去办,如果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我再想办法……师父和母后那边,我都会知会一声的,有他们在,事情不会闹大的。”

    朱高炽这么说,可心里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张家到底跟勋贵搅得有多深,孙家又知道多少事情,谁能说得准呢?

    只能暂时冷眼旁观了。

    在一片诡谲的气氛之中,朱瞻基独自去审问孙忠父女。说是独自,并不准确,因为还有个尾巴跟来了,那就是朱瞻基最不愿意面对的人,中书舍人于谦。

    他一身官服,笑容随和,气度不凡,从侧面看,于谦活脱就是年轻时候的柳淳,这哪是师徒,简直是父子了。

    柳淳硬把于谦塞了过来,朱瞻基哪敢说什么,可心里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