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两句话,可把洪武帝的为人说的清清楚楚……该喝酒的时候,朕会赏赐,可该杀头的时候,朕也不会手软!

    茹太素呢,诚惶诚恐,回答道:“丹诚图报国,不避圣心焦!”

    坦白讲,昔日一心拽文的茹太素,回的并不好,听到老朱的话,该焦虑的是群臣,不是皇帝!

    果不其然,没有多久,茹太素就丢了户部尚书的位置,被贬为御史。

    柳淳提议用重臣执掌银行,朱标想到了这位昔日的户部尚书……又是三天时间,柳淳接到了茹太素的命令,让他立刻过去议事……连点礼貌都不讲,好歹来亲自邀请啊!柳淳有预感,这老货要倒霉了……
………………………………

第136章 找老朱要钱

    虽然对老货心有不满,但毕竟人家干过户部尚书,是朝中重臣,柳淳也不敢怠慢,只能动身去见茹太素。

    打听了一下,柳淳才知道原来老头的府邸在南城,周围都是各地的商贾,还有许多戏子,环境杂乱,院子也很小,甚至说有些寒酸。

    等他赶来的时候,发现一个布衣老者正拄着拐杖,等在门口。

    “请老管家代我通禀,晚生柳淳,拜见茹老大人!”

    老头瞧了瞧柳淳,很年轻的一个少年郎,长得又帅气……不由得让他想起了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曾经鲜衣怒马啊!

    “柳经历,老夫就是茹太素,在这里等你许久了。”

    说完,老头请柳淳进去。

    这时候柳淳才发觉,原来茹太素腿脚不便……对了,柳淳总算想起来,当年这老头在老朱面前拽文,上了晦涩难懂的万言书,结果让朱元璋痛打一顿,或许是落下了残疾……若真是如此,人家不去请自己,也是情有可原。

    想到这里,柳淳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

    到了客厅,分宾主落座,老头准备了点心,茶水,还有瓜果……“柳经历,太子殿下来找老夫,说是你说动了陛下,要筹建银行,还举荐年高有德的重臣执掌,太子殿下找到了老夫……说句实话,老夫是颇为意外,诚惶诚恐,想了整整三天,都拿不定主意,这才请柳经历过来,想跟你恳谈一番!”

    老头态度诚恳,语气谦和,让柳淳好感快速上升。

    “老大人执掌户部,清正廉洁,人所共知,筹建银行,也是手到擒来,小事一桩……晚生才疏学浅,年纪又小,若是老大人不嫌弃,晚生自然愿意竭尽所能。”

    茹太素大笑着摇头,“柳经历太客气了,我跟刘学士可是老朋友,他从北平回来,就没口子夸奖你,说你把那些北元的俘虏教训的如臂指使,堪称当世干吏……而且你进京之后,就敢直言大弊,尤其是你在天子面前,直接询问设立宝钞的初衷,真是让老夫刮目相看!”

    说着,茹太素居然站起身,颤颤巍巍,给柳淳鞠躬。

    这下子可把柳淳吓到了,慌忙道:“老大人,陛下垂问,晚生实话实话而已!”

    “唉!”老头深深叹口气,“实话实话,这四个字就不容易!在官场上,有几个人敢说实话!”茹太素重新坐下,对柳淳道:“三年前,老夫被免了户部尚书之职,从此之后,户部尚书就一直空缺,朝廷的大小开支,其实是操纵在陛下一人之手……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柳淳吸了口气,他初次跟茹太素见面,可不敢什么都说,哪怕这老货跟刘三吾是朋友,那也不行!谁知道是真是假……

    见柳淳不语,茹太素反而更加欣慰,年轻人就怕嘴上没把门的。

    “柳经历,你总听说过郭桓案和空印案吧?”

    这个柳淳当然知道,郭桓原是户部侍郎,因为侵吞国库粮米千万石之巨,连累整个六部,侍郎以下,悉数被朱元璋处死,牵连官吏数百人之多。

    “一直以来,天子都不信任户部官吏,老夫接任户部尚书之后,天子曾言‘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老夫战战兢兢,能活到今天,全赖太子殿下周全。老夫已经无意仕途,奈何太子相请,不得不勉为其难。只是老夫听闻,这银行要替天子理财……老夫以为其中干系太大,不得不防啊!”

    茹太素轻敲桌面,柳淳心里头嘭嘭乱跳……他也想到了,历次朱元璋肃贪,户部都是重灾区,就算没事,也会被牵连进去。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朱元璋的出身和经历决定了他强烈怀疑手下的官吏,尤其是管钱的户部,茹太素能活着从户部尚书的位置上下来,已经可以偷着笑了。

    茹太素见柳淳脸色微变,似有思索之意,老头把话锋一转。

    “宝钞的事情,非比寻常……我思索了几天,柳经历不妨听听老夫的看法。”

    “晚生正要请教老大人。”

    茹太素微微点头,“你提到了,要用新的手段,区别假币……这个可以让工匠们去做,至于回收旧币,老夫是这么想的,你看是不是能仿效钱庄票号……对了,就是你说的那个银行,让商民百姓,把宝钞存入……朝廷只收取一些保管费和折旧费,等到了约定的时候,百姓就能来取出新的宝钞,如此一来,也就维护了宝钞的稳定,也达到了回收旧币的目的。”

    听完茹太素的想法,柳淳差点喷了,这跟他设想的,完全是两回事啊!

    柳淳是希望弄个存款有息的银行,而老头却要收保管费,谁还来存款啊?

    其实这就是观念的差别了……早期的柜房,金银店,钱庄,票号……其实都是向储户收钱的。

    对于一般商人而言,长途贩运,携带太多的金属货币,是非常危险的,而且各地的金银成色也不一样,交易的时候,非常不方便。

    他们把钱存在钱庄票号,然后由钱庄票号提供担保,虽然要支付一些费用,但也是可以忍受的。

    只是……这一套办法,用在宝钞上,能行吗?

    “老大人,若是百姓商贾,不愿意把钱存进银行,又该怎么办?”

    茹太素深深吸口气,老脸之上,充满了纠结,半晌才道:“那就只有下严令,逼着商民百姓存钱了。”

    柳淳沉吟道:“朝廷强令百姓使用宝钞,又强令百姓存钱,唯恐会加快民间抛弃宝钞的步伐……弄巧成拙,反而彻底毁了宝钞!”

    柳淳能说着这番话,让茹太素颇为惊讶!

    “柳经历果然敏锐!奈何……”老头没有说话,而是取来一个盒子,展开之后,将一个金杯递给了柳淳。

    在杯底,有“御制”两个字!

    “金杯?”

    “嗯,是陛下赐给老夫的!”

    柳淳眼睛都直了,金杯在前,白刃在后……要是办不成这件事,老朱就要杀人了!

    茹太素晃着花白的脑袋,万般无奈。

    “老夫固然知道,强令百姓存钞,会引来反弹……可若是不然,又如何能完成陛下的嘱托!到时候,怕是老夫就要用这个金杯,装满鹤顶红,自己喝下去了!”

    看着老头可怜兮兮的样子,柳淳真的对洪武朝的官员,产生了一丝丝的同情……据说有人在上朝之前,都要准备好遗嘱,看起来不是夸张,真是提着脑袋当官啊!

    柳淳盯着金杯,眼睛都不眨,茹太素还当他喜欢呢!

    “柳经历,你要是能替老夫想个万全之策,这个金杯就是你的了!”

    柳淳突然笑了,“御赐金杯,的确是好东西。老大人……你有胆子吗?”

    “胆子?你要干什么?”茹太素有种很不好的预感。

    “咱们去找陛下。”

    “找陛下?”

    “嗯,去找陛下要钱!让他给银行出本金!我就不信了,偌大的皇宫,就拿不出金银来!”

    茹太素翻了翻白眼,简直要昏过去了。

    这多年了,光看到往宫里送钱,就没见过皇帝陛下往出赔钱的!

    “柳淳,要不你回去吧,这事老夫自己来就行……”茹太素突然觉得自己翻了个大错误……

    “不成!”柳淳还来了劲儿,握紧拳头,用力挥舞,“老大人,赶快换朝服……办银行的钱,陛下出定了!”
………………………………

第137章 朱元璋的小金库

    什么是真的猛士?

    在今天之前,茹太素多半会认为是老朋友钱唐。

    朱元璋阅读《孟子》,发现其中的话太难听了……尤其是”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为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这句,直接戳到了老朱的肺管子!

    朕把臣子当成手足,奈何臣子把百姓当成鱼肉!

    老朱当然容不下这样的“歪理邪说”,孟老夫子是死了两千年,但依旧在孔庙享受祭祀,老朱就下令,把孟子抬出去,从此之后,不再祭祀。

    这下子可捅了马蜂窝。

    孔孟之道,孔孟之道……如果没了孟子,那就剩下“孔之道”了,大家伙也只是“孔门徒”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官员们炸锅了,一个个嚷嚷着,要替孟子争名分,要维护道统尊严。

    只是话好说,事难做。

    陛下气成那样,谁去了,不光要丢了性命,没准连家族都要跟着受牵连……就在所有人束手无策的时候,刑部尚书钱唐站了出来,闯宫觐见……老先生还挨了一箭,血染宫门。

    可钱唐够硬气,高呼为孟子而死,死有余荣!

    老朱也被吓了一跳,就算杀了钱唐的父亲儿子,他都未必有勇气闯宫,可为了孟子,居然不避生死……书生还是有二两骨头的。

    老朱没杀钱唐,也没把孟子赶出去……但执着的朱元璋,岂会轻易认输,他干脆出了个删减版的《孟子》,把自己厌恶的话,通通给删除了。

    这是一段很著名的公案……钱唐靠着那一句为孟子而死,死有余荣,成为士林称颂的猛士,就连茹太素也自愧弗如。

    可今天之后,茹太素敢说,比起眼前的少年,钱唐不值一提,双方天差地别,一个是替孟子争,一个是直接从皇帝身上割肉……

    柳淳打算干什么?

    去向朱元璋要钱!

    还不是一个小数目,是上百万两的真金白银!

    这么多年了,陛下赏赐,几乎都是宝钞,偶尔给点金瓜子,金元宝,也都小的可怜,眼神不好,都能丢了。

    茹太素算是知道,想从陛下手里掏钱,简直跟老虎嘴里抢肉差不多了。

    搞不好,还会被老虎咬一口!

    老先生提心吊胆,可柳淳却义正词严,理直气壮。

    “启奏陛下,臣等正在筹措银行事宜,可有一件事,需要陛下鼎力相助!”

    “什么事?”这一次朱元璋是穿着皇帝的常服,明黄色的龙袍,黑色的翼善冠,上面还有两个小耳朵,看起来像是老鼠的耳朵,挺卡通的。

    似乎老朱的心情挺好,主动道:“是需要人手,还是房舍,朕可以将城东的空地划一块给你们。”

    难得,皇帝大方了一次,茹太素拼命看柳淳,心说你小子见好就收,顺坡下驴,可千万别找死啊!

    他哪里知道,柳淳胆子是不大,可有些时候,来了轴劲儿,九头牛都拉不回!

    “陛下,人员和位置固然重要,不过当务之急是银行的资本金,臣斗胆恳请陛下,赐予一些启动资本。”

    朱元璋沉吟了一下,道:“皇帝不差饿兵,朕拨给你们20万贯宝钞,速速去准备吧!”

    一张口就给了20万贯,已经算是皇恩浩荡了。茹太素都怀疑柳淳是不是跟天子有什么关系,要不然,怎么会这么好说话?

    “陛下,臣需要的启动资金,是为了应付银行兑换之用,是给宝钞提供担保……所以,臣需要金银!”

    朱元璋似乎没有听清,“你要什么?”

    “臣是说,希望陛下能够提供几百万两的金银,充作启动资本……”

    “住口!”

    还没等柳淳说完,朱元璋就拍桌子!

    “好你个柳淳!你说要用银行调理宝钞,维持币值稳定……朕已经答应了,你没有本事,反而让朕出钱,是让朕给你擦屁股吗?”

    老朱杀气腾腾,茹太素都哆嗦了,柳淳很委屈。

    “陛下,这筹建银行,其实和做生意差不多……不管什么生意,都要先下本,然后才能赚钱……陛下若是不愿意出钱,那臣就只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

    “就是寻找有实力的豪商大户,让他们出钱入股……只是如此以来,银行的控制权就不在陛下手里了!”

    “荒唐!”

    朱元璋越听越气,气得站了起来。

    “柳淳,朕同意筹建银行,难道还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吗?”

    柳淳忙道:“当然不能,所以……陛下正应该多出一些钱,成为名副其实的大股东,这样银行就完全听从陛下的了。”

    朱元璋愕然,好强大的逻辑,这钱朕是出定了吗?

    下一秒,朱元璋声色俱厉,破口大骂道:“身为臣子,替君父解忧,若都是似你们一般,只知道伸手要钱,大明朝就算有金山银山,都给搬空了,朕不答应!”

    “陛下,这个入股银行,可不是白要钱啊,这些钱会作为银行本金,以后陛下分红,就靠这个!”

    朱元璋气得笑了,“分红?要是你们赔钱了呢?”

    “那就只能一起损失了……”柳淳注意到朱元璋吃人的目光,连忙道:“陛下,臣在大宁的投资,完全是成功的,获利丰厚,这个,这个……可以去问太子殿下啊!”

    ……

    “……父皇,大致情况就是如此。”朱标向朱元璋详细讲述了他投资钢铁厂的始末,五万两,变成十五万两,两年之后,有望达到五十万两!

    钱真的能生钱!

    朱标现身说法,让老朱也犹豫起来。

    作为农民出身的皇帝,朱元璋对待财富,有两大信条……第一,他只相信种田收获,至于什么放高利贷啊,借钱生息,那都不是好人干的事情。

    第二呢,他觉得财富只许进,不许出!

    过日子就要越过越红火……今天置办一张桌子,明天添一把椅子,这才像样子,否则,就是败家子。放到钱财上面,二十年了,只见银子流入内帑,却没见老朱花过多少钱,连寝宫都那么寒酸,朱元璋却甘之如饴。

    根据茹太素的估算,历年下来,宫里积累的金银,至少在千万两以上!

    既然有这么多钱,拿出来充当本金,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陛下,其实吧……银行能回笼货币,也能回笼金银,只要宝钞币值稳定,商民百姓能够接受,自然可以用宝钞换取更多的金银……陛下拿出这些金银,并没有凭空消失……只是从内帑,转到了银行的金库。而陛下又是银行的大股东,说到底,这笔钱还是属于陛下的,只是从左手转到了右手而已,没什么差别!”柳淳耐心解释。

    朱元璋用鼻子哼了一声,“既然没差别,那为什么还要朕出钱?”

    “为了信心!”柳淳朗声道:“陛下若是以内帑作为宝钞的担保,百姓相信天子,自然就相信宝钞,否则,百姓心中犹豫,就未必愿意配合朝廷的安排了!”

    柳淳说完,太子朱标也道:“父皇,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柳淳也不敢把他的小命当成儿戏,依儿臣的意思,不如就让他实验一番。”

    朱元璋犹豫了再三,终于道:“太子,你随着朕过来!”

    朱标心中一喜,连忙紧跟老朱……父子俩直奔宫中的一处不起眼殿宇而来。

    “说起来,这还是你母后活着时候弄的,进来瞧瞧吧!”

    传说中的皇家内帑,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朱标的面前,老朱有多少钱,即将揭晓……
………………………………

第138章 朱元璋就是个老无赖

    老朱带着太子去金库,柳淳跟茹太素就在偏殿休息……老头腿脚不便,费了好大力气进宫,又是跪,又是惊,身体都僵硬不会动了,瘫在位置上,跟尸体差不多。可他的眼睛却是亮得邪乎,看着柳淳的目光,炽热到让人受不了!

    “行,真行!难怪刘学士会那么推崇你!”老头压低了声音,“虎口拔牙,这么难的事情,都让你给做成了!啧啧,让陛下出钱,你算是头一个!老头子活了这么大年纪,也算是开眼界了……”

    老头咧嘴发笑,柳淳却不那么乐观。

    “老大人,准备金有了,但银行想要办起来,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太多的人才,需要让商民百姓接受,我现在是一点底儿都没有!”

    “哈哈哈!”

    茹太素轻笑道:“老夫好歹也是做过户部尚书的人,还认识几个可造之材,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今有了米,再有几个巧媳妇,应该不难。”

    柳淳这才想起来,朱标请这老头出山,八成就是这个原因……假如让柳淳找人,肯定从徐家啊,蓝家啊,借用一些人过来,那样的话,银行就跟勋贵绑在了一起……本来淮西集团就强大,若是再掌握了金钱,那可就天下无敌了。

    怪不得那天从皇宫出来,朱标急急跑了……这位太子爷,名为仁厚,实则肚子里的心眼也不少。

    “老大人,既然人才没有问题,那我这里有个想法……你看能不能开个交易市场,把大宁等地的货物,集中出售。”

    茹太素眉头微皱,“柳经历,老夫听闻你带来的东西,卖得挺好的,怎么还嫌不够?”

    柳淳笑道:“是这样的,我不光打算卖货,还要采买,尤其是茶叶,丝绸,当然还有粮食……我主动跟银行合作,所有的买卖过程,都通过银行结算……如此一来,银行的业务上去了,新版宝钞也用出去了,南北货物贸易通畅,实在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

    茹太素稍微思量一下,立刻露出笑容,“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如果银行能承接北货南销,势必能赢得开门红!好,太好了!”

    老头笑得合不拢嘴,没口子夸奖柳淳,说他公忠体国,十分难得,如果办成了,一定给柳淳请功……柳淳倒是不在乎这些,他忙活了这么长时间,为的就是大宁的那些货物能顺利卖出去……所谓的商品农业,既强大,又脆弱。

    强大是因为有利可图,很快就能吸引大批的商人百姓,前往大宁和辽东屯田,在利益的驱使之下,移民实边的目标能迅速实现。

    脆弱的地方就在于如果不能顺利交易,就会带来灭顶之灾……比如大萧条的时候,把牛奶倒进河里,把猪仔杀了,也可能因为贸易纷争,黄豆就卖不出去了……当然,大明还不存在这些问题。

    银行就是衔接南北经济的任督二脉,只要打通了,前途无量,整个大明的格局都会彻底改变……

    朱重八啊朱重八,小爷可是为了你的江山啊……赶快把你那点私房钱,都拿出来吧!

    ……

    “这就是内帑了。”

    朱标看着眼前的金库,也是目瞪口呆,哪怕贵为太子,他也是第一次见识老爹的财宝,过去只有马皇后有资格帮着老朱打理钱财。

    马皇后去世后,除了那些专门管金库的太监,就只有皇帝能进来了。

    朱标眼珠乱转,感觉都不够看了。

    这里到处都是装钱的箱子,但是根据箱子的颜色,能够很清楚分辨出来,这是不同批次的金银。

    在同一批次的箱子上面,还有木条,上面刻着清晰娟秀的字迹,表明金银的来源……

    “攻占集庆,缴获金五万三千两,银一百二十万两,悉数充入府库!”

    “大军克武昌,扫灭陈友谅部,缴获金二十三万两,银二百八十余万两!”

    “破平江,获张士诚积蓄之金十五万两,银一百零五万两。”

    “光复大都,收缴黄金五十万两,白银七百二十万两!”

    ……

    朱标看着这些,瞬间就流泪了……他不是被金银的数额吓到了,而是上面的字迹!

    “母后!”

    朱标跪在地上,伸手摸着木牌,眼泪婆娑……这些缴获,正是老朱崛起之路的写照,从一个红巾军的小头目,一点一点,东征西讨,最终打下万里江山,消灭强悍的大元帝国!

    整个过程,马皇后都陪伴着朱元璋,夫妻两个,同心同德,辛苦经营,有资格跟朱元璋分享这个国家的,只有马皇后一人而已!

    而如今她已经走了十年!

    朱元璋坐在了一个箱子上面,伸手摸着上面的字迹,然后又拍了拍朱标的肩头。

    “爹没事的时候,就到这个仓库来瞧瞧,爹不是爱财,是来看看你娘!坐在这里头,我就能想起当初,我们两个天天计算有多少钱粮,多少金银,能招募多少兵丁,打多少仗……自从你娘死了,我每年都来,跟她念叨一下,国库又增加了多少存粮,内帑又进了多少金银……这治国就跟治家一样,要越来越兴旺才行,不能当败家子!”

    朱标什么都说不出来,只是不停点头。

    “来,把箱子展开!”

    老朱让儿子把一个箱子打开,朱标点头,急忙照办,这是从高邮缴获来的,这么多年了,亏老爹还留着!

    朱标欣欣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