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有人告诉他们,去钱庄前面看热闹,还能领俩麻团,一些乞丐,还有闲散的少年跟上了年纪的老人,就都凑了过来。

    其实不用发麻团,也会有很多人感兴趣的,在一个缺少娱乐的时代,菜市口杀头,都有成千上万看热闹,挤兑银行这种开天辟地,头一遭的大戏,怎么能缺少看热闹的人!

    四面八方,像是潮水一样,包围了苏州钱庄,黑压压的,到处都是人,一望无际!

    朱元璋选择了一处三层的茶楼,登高眺望,皇帝陛下的脸越来越阴沉,好像能掉下冰雹。

    “真是可怕啊!”

    朱元璋喃喃自语,他是见过大世面的,当年元廷强征百姓,修筑黄河,结果挖出了独眼石人,挑动天下百万红巾,起义的百姓,如同洪流滚滚,势不可挡。

    朱元璋不断以元末的起义提醒自己,一定要照顾百姓,一定要让老百姓有纾解民怨的渠道,为此,他甚至不惜准许百姓,可以扭送官吏进京。

    为什么这么干?不就是担心有朝一日,会有无数百姓起来,造他老朱家的反吗?

    可这一刻,朱元璋发现了比元末起义还可怕的事情。

    要知道当年起义,可是明教花了多少年的努力,不停散播教义,积累人脉,然后又接着修筑河堤,民夫云集,怨声载道,在这个关头,抛出了独眼石人,百姓才跟着动了起来。

    如今的苏州,什么事情都没有,满眼都是商贸繁荣,买卖兴隆,几乎每个人都喜笑颜开,一副太平盛世的模样。

    可就是银行的一点风吹草动,立刻就让人向着魔了似的,前往挤兑。

    就算朕下圣旨,也没有这个效果啊

    “太子,钱财之力,如斯可怕,你见识了吗?”

    朱标的脸色甚至更难看,“父皇,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脚下的百姓,何尝不是滔滔洪水,古人之言,半点不虚啊!这银行,就如同洪水猛兽,确实应该留在皇家的手里,不能交给寻常人掌握。如此说来,柳淳的确忠心耿耿,知道以大局为重。”

    朱元璋白了一眼朱标,这时候了,你还不忘替那小子说话,是他有忠心吗?不,是他不敢!他要是敢染指银行,分享股份,朕立刻能把他大卸八块,绝没有客气的。

    朱元璋思索片刻,立即道:“这次回去之后,一定要把维护皇家银行稳定的事情,列为祖训,尤其是那些存银,谁也不能妄动,否则严惩不贷。若是有朱家子孙,犯了错,从族谱除名!”

    老朱动用了最严厉的手段,有这条祖训在,以后的皇帝,谁敢违规,就面临着失去朱家子孙资格的危险,连老朱家人都不是了,还怎么当皇帝?

    这场挤兑,从一开始,就逼得老朱不得不定下最严厉的祖训。

    接下来的发展,更不会让朱元璋失望了。

    苏州钱庄方面,应对堪称迅速,几个坐镇的朝奉都曾经久在银号做事,也遇到过同时上门挤兑的情况。

    他们很清楚,这时候宜疏不宜堵,你越是不然百姓兑换,恐慌情绪就越是严重,所以他们果断下令,加开一倍的窗口,同时应付上门的百姓。

    而且这帮人又把府库的存银搬出来,一箱又一箱,摆在柜台栅栏的后面,让百姓亲眼看见。

    “乡亲们,老少爷们,大家放心。我们的东家都是有信誉,有身价的人,几辈子都在苏州,跟大家同饮一江水,同吃一碗米。哪个没心肝的,也不会黑了大家的钱!请你们放心,无论如何,也不会短了大家的。你们非要取钱,也是可以的。但时间不到,就没法结息,只能返还本金,请大家体谅!”

    “是啊,大家把钱存在钱庄,不但安全,还能有利息,多好的事情,不要听信谣言,更不要受奸人挑唆,我可以告诉大家,那艘沉船,跟钱庄没有半点关系,都有人散布流言,意在诋毁中伤,污蔑我们苏州钱庄。乡亲们,钱庄给大家伙提供了多少便利,你们可不能犯傻啊……”

    这几位朝奉一面让柜房兑换银子,一面跑到人群中间,百般解释。

    起初根本没有效果,老百姓只想往外拿钱,不要利息,能拿回本金就很好了。

    可渐渐到了中午,有些人也疲乏了,而且惶恐的情绪缓解了一些,前面的人都能取到钱,他们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就这样,人群当中开始有人散去。

    几位朝奉摸了摸额头,全都是汗水,身上的衣服湿了干,干了湿,嗓子也冒烟了,差点要了老命。

    几个人回到柜房,拿起茶水,还没等喝,就在这时候,苏州府的一个百户带着人来了。

    “谁是钱庄的头,出来搭话!“

    几位朝奉水也没顾得上喝,就迎了出来。

    “军爷,有什么事情?”

    “什么事情?今天早上,提走的三十万两银子,怎么成色不对?”

    “什么?”为首的朝奉姓童,他年纪最大,经验最丰富,立刻摇头,“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们的银子,成色比官银还要好,而且你们已经提走了,怎么还来找麻烦?”

    百户突然放声大笑,“好大的口气,你敢哄骗官府,还说我们是来找麻烦,真是反了天了!来人,把他带走,去府衙核实银子的问题。”

    差役士兵,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把人带走了。

    就在一群储户的面前,将朝奉押走!

    这下子堪称重磅炸弹,炸得所有人天昏地暗,脑袋都不够用了……什么意思?苏州府的存银,成色不够?

    钱庄胆子太大了,连府衙都敢哄骗,更别说他们这些小老百姓了。

    还等着什么,赶快把钱提出来是真的。

    原来已经打算离开的人,这下子又涌了上来,而且比刚才还要多。

    剩下的几位朝奉想要解释,老百姓根本不听,人都被抓走了,还跟我们讲什么,什么我们都不听,赶快兑换!

    “先是诱敌出动,然后狠狠一击!”

    朱元璋忍不住伸出大拇指,赞叹道:“太子,开了眼界吧?眼前的斗法,比起真正的战场,不差太多啊!”

    朱标附和点头,却也笑道:“父皇,柳淳指挥若定,看起来是大局已定了!”

    朱元璋摇头,“未必,强龙不压地头蛇,苏州的这些商人,一定还有后手,一定会的……”朱元璋的眼前闪过一个人影,老朱的嘴角上弯,心中暗道:“你要是就这点本事,让一个少年人玩弄于鼓掌之间,那可就辜负了朕如此在乎,你也是浪得虚名!”

    朱元璋继续看戏,他甚至有种回到了战场的感觉,四周都是喊杀连天,尸山血海!

    小小的苏州城,竟然让朱元璋如此感慨,不得不说,真是杀得精彩!

    白天的挤兑,苏州钱庄损失了四十多万两,加上早上一次提走的三十万两,府库存银,一下子没了五分之一。如果还是这样的挤兑势头,他们连十天都撑不住。

    十几个商人,连夜对外宣布,他们各自拿出家财,凑了五十万两,注入钱庄,稳定大局。

    这些商人不但拿钱,还让运钱的马车,故意在繁华闹市经过,意在告诉所有人,他们积累充裕,根本不担心挤兑。

    “太子,你说柳淳那小子会怎么应对?”到了后半夜,朱元璋还没有休息,不断有人把消息送过来。

    很显然,明天是很关键的一天,如果继续挤兑,钱庄就可能撑不住,如果压下去了,或许就能躲过一劫。

    朱标挠头,“父皇,儿臣实在是不懂,柳淳不会继续抓人吧?”

    朱元璋轻笑道:“未必,那小子那么诡诈,怎么会连续使用同样的招数呢?只是朕也想不通,所以才一定要来瞧瞧。”

    正在他们谈论的时候,有侍卫急匆匆跑进来。

    “陛下,刚刚得到消息,有人在巷子里,发现了钱庄的箱子,里面装着石块!”

    “石块?”

    朱元璋和朱标互相对视,这是什么套路啊?

    朱元璋来回踱步,自语道:“莫非说,那小子要告诉百姓,钱庄的存银空了?用砖头充数?”

    “父皇,明天就能见分晓,要不先休息吧!”朱标打着哈气道。

    朱元璋丝毫没有困意,“这场仗太有意思了,朕还从来没见过。现在就去看看那小子,他到底有什么打算!”

    朱元璋骨子里好战的热血都点燃了,他迫切要知道这一战,究竟要怎么打!

    奋斗在洪武末年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201章 驸马与皇帝

    徐增寿觉得热血沸腾,仿佛身体的血液要冲出来一样。或许老爹当年挥军攻击大都的时候,才会如此吧!

    在苏州的这些日子,徐增寿彻底领教了柳淳的本事。他看似闲庭信步,四处游玩,不经意间,就落了许多暗子。

    比如收买街上的乞丐,买通车马行的人,又雇佣了一大帮舌头,四处散布消息……

    这些举动在最初看的时候,就像是玩闹,说死了徐增寿也不相信,能扳倒苏州钱庄。

    可是真正当柳淳发难的时候,速度之快,出手之猛,简直有种喘息不过来的感觉。让苏州府衙出面提款,然后制造沉船假象,成功掀起挤兑浪潮,接着抓人,散布流言。

    一个白天的猛攻,完全是压着苏州钱庄再打,根本不给他们喘息的时间。

    这种围绕着一城,围绕着一个银行的争夺战,比起真正的大战还要激烈血腥,强度之高,对抗之激烈,都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徐增寿除了大呼过瘾之外,就是担心柳淳能不能拿下最后的胜利。

    十几家商人全都出动了,他们掏出了真金白银,一车一车,往钱庄运,作为明天的武器辎重。

    柳淳反而平静下来,他只是让手下人把早上提来的三十万两银子,从箱子里取出,他不要银子,只要箱子。

    这些箱子都是苏州钱庄特有的,上面有标记。

    柳淳让人装一些砖头,丢在一些巷子里。

    “这一招就能破解那些商户堆积如山的金银?未免太直白了吧?”徐增寿表示强烈怀疑。

    柳淳淡然一笑,“徐兄,你说苏州城,到处出现钱庄的箱子,还有砖头石块,摆明了是揭钱庄的底儿,你说苏州的商人看到,会怎么样?”

    徐增寿挠头,”我怎么知道,反正我是不信的!“

    “没错,你心里明知道箱子有人故意弄的,但你会怎么做?”柳淳继续追问。

    “假的?那我就视而不见,当没这回事呗!”

    徐增寿的话音没落,突然有个沉闷的声音,“不对!你错了!”

    大家吓了一跳,抬头看去,发现正是朱元璋和朱标来了。

    徐增寿和柳淳顾不上吃惊,忙上前行礼。

    朱元璋摆手,“都坐吧。”

    等到坐下之后,朱元璋对柳淳道:“臭小子,你用这个烂招,是为了让苏州的商人动起来?”

    柳淳笑着点头,“陛下圣明,臣的这点心思,瞒不过陛下的。”

    朱元璋心中暗道:“朕也没看透啊,对亏听到你问徐增寿的问题,才意识到你小子的算盘!”

    “你有把握?”朱元璋怀疑道。

    柳淳轻笑:“陛下,银行获利丰厚,苏州其他商人看在眼里,岂能视若无睹。臣在城中观察发现,苏州有许多中等富商,他们碍于钱庄的势力,不得不把钱存进去。只要给这些人一个借口,他们肯定会加入挤兑的行列。”

    “会吗?”

    “会的!”柳淳笑呵呵道:“臣已经请黄子澄大人,以苏州府衙的名义,发一份告示,晓谕所有百姓,府衙方面认为,苏州钱庄发行的纸币,很不安全,极其容易复制。而且府衙还试制了几张,公开展示,请储户们小心。”

    听到柳淳的话,大家伙仔细思索,貌似没有毛病啊!钱庄纸币不安全,府衙提醒百姓,情理之中的事情……等等,依旧是老朱,他嗅到了破绽,“柳淳,你能造假的纸币?”

    柳淳耸了耸肩,“没什么难度,皇家银行在纸币技术上,是领先苏州钱庄的。我请茹太素老大人帮忙,试制了几张假的纸币。”

    “你既然能造假,怎么不多印一些,去挤兑苏州钱庄?”朱元璋嘲笑道。

    柳淳忙正色道:“陛下,假造钱币,那可是犯法的事情,臣怎么回去做?再说了,造假币也要成本啊,我只是出于好心,提醒百姓注意而已。”

    几个人一起把脑袋转向一边,懒得看柳淳的无耻嘴脸。

    你小子就使劲冒坏水吧,苏州钱庄也是倒霉,怎么就遇上了这么个难缠的家伙,替他们默哀先……

    很快天就亮了,过去的一个晚上,许多人都没有睡觉。大家提心吊胆,过了一个晚上。还有人干脆就跑到了钱庄外面打地铺,寸步不离。

    上半夜的时候,他们都看到了向银行运银子,这帮人松了口气,只要等到半天,就能拿回属于他们的钱。

    可到了下半夜,大家的心又提了起来,他们听说,城中许多地方,出现了钱庄的箱子,里面全都装着砖头。

    难道前半夜是虚张声势?根本没有钱,是用砖头凑数?

    普通百姓这么想不奇怪,在钱庄里面,那些朝奉正在全力以赴,跟大客户们解释,“绝对没有,不信可以去银库瞧瞧,根本是有人蓄意污蔑。大家都是苏州人,还请务必一条心,不要让有心人算计了。“

    段鹏是丝绸商,他在苏州钱庄存了一万二千两银子。

    听着朝奉的解释,他讥诮一笑,“你说的我相信,可我想问你,到处都有你们的箱子,是有人要对付你们吧?这个人是谁,你们有什么办法?”

    朝奉们顿时哑火了,谁想要收拾他们,不用问,就是苏州府衙!人都被抓走了,还有什么疑问。

    可光棍不斗势力,他们说出来,又有什么好处呢?

    “这个……”

    段鹏轻笑,“大家都是朋友,不用说破了。一句话,我存钱,是为了安全起见。既然你们不是人家的对手,我犯不着那自己的钱冒险……利息我不要了,本金立刻给我。看在同乡的面子上,我一个字都不往外说,替你们保密!”

    朝奉们终于意识到了事情的可怕。普通人往钱庄存钱,或许是受到了利息的吸引,但是对于一些有身家的人来说,他们更在意安全。

    皇家银行能顺利开展业务,可不只是那几百万两的本金而已,真正值钱的是朱皇帝的招牌!

    有这块牌子在,才没人敢恶意挤兑,也没人相信,皇帝会破产,毕竟天子富有四海,全天下都是他的。这就是老百姓的认知,可苏州钱庄背后,没有皇帝用朝廷的信誉背书,光靠着商人们的财富,实在是太薄弱了。

    “不行,我们必须请求上面的人出面,向苏州府衙施压,让姓黄的罢手!”其中一个朝奉建议道。

    另一个小个子沉吟道:“那个黄子澄发什么疯,难道是嫌咱们没孝敬他?要不要给他送一把钱过去,请他高抬贵手?”

    “这个……”苏州钱庄之前花了高价,买通了前任知府,谁知道刚刚买通,人就被调走了,弄来了个探花郎。

    他们只知道黄子澄清流出身,似乎在大宁干的不错,得到了夸奖,这才升任苏州知府。像他这种人,应该不会喜欢钱,或者说,光是拿黄的,白的,买通不了他。

    “嗯,大家放心吧,没有能难得住咱们的事情,你们在这里招呼着,我去说。”

    ……

    挤兑还在继续,这边不少大的储户加入其中,每个人都会带走几千两,上万两,势头非常猛。

    可就在下午,又出现了一批松江的商人,能有五六个,他们带着钱,往钱庄里存,而且一存就是十八万两!

    苏州钱庄似乎又恢复了一口元气,但实际上,松江商人是他们雇来的,钱也是他们出的。所以根本没有进账,该赔多少,还是多少。

    第二天被挤兑了近四十万两,而且衙门到处贴告示,效果已经显现出来,前来挤兑的人群,只多不少,没有半点减少。

    “陛下,这是黄知府送来的消息。”

    柳淳对老朱道:“是驸马李祺,请黄知府过去,要跟他好好谈谈。”

    朱元璋黑着脸,接过烫金的请帖,“谈,他想谈什么?”

    柳淳轻笑道:“这个臣就不知道了,不过陛下有没有兴趣听听啊?”

    “当然,你有办法?”老朱好奇道。

    柳淳笑嘻嘻道:“办法当然有了,不过要请陛下委屈一点。”

    “委屈?什么意思?”

    “就是请陛下装成仆人,去伺候饭局,不就能听到他们讲什么了吗?”柳淳笑嘻嘻道。朱元璋的脸黑了,兔崽子,你果然没安好心,让朕当仆人,亏你想得出来?朱元璋很想啐柳淳一脸。

    “陛下,这可是知晓李祺父子心事和目的的最好机会了,陛下若是不愿意委屈,那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

第202章 请朱马夫闪亮登场

    “那个黄大人,我听说你在会试的时候,考中了会元,殿试的时候,文章与状元也不相伯仲,只是你年轻,长得又好,陛下才把你排在第三位的?”

    黄子澄很尴尬,按说长得好,年纪轻,这是优点啊,应该给他状元才是,谁让老朱是个拧巴的人,偏偏喜欢老成持重的,油头粉面的小白脸黄子澄只能屈居第三名探花郎。

    “柳大人,你提这些往事干什么?”黄子澄咳嗽道。

    柳淳笑道:“我就是想说,大人有状元之才,一定演技不错了。”

    “演技?”黄子澄懵了,“什么东西?”

    柳淳也挺犯愁的,怎么解释呢,“就是装腔作势,就是两张面孔,扮演另一个人。”

    “什么?”

    黄子澄吓坏了,忙辩解道:“柳大人,你什么意思?这些天来,我可都是听从你的安排,你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我可没有和苏州商人有半点往来,我一个清白的书香门第,你,你可不能陷害我!”

    黄子澄声音都变了,吓得脸色惨白。

    柳淳忙道:“别误会,不是那个意思,黄大人,是这样的,驸马李祺请你赴宴,我想安排一个人,让他听着你们俩的谈话,做一个证人!”

    “哦!”

    黄子澄眼睛转了转,也想通了。

    “哎呦,柳大人,你这招高啊!我正发愁要不要去呢?万一上了李祺的当,那就不好了,假如有人给我作证,我还有什么好怕。不过这个人要有份量,可不能是寻常之辈。”

    柳淳强忍着笑意,“黄大人放心,他一定够份量。若是此人都不行,天下就没有够份量的了——现在的关口,是怎么让人混进去,你有办法没?”

    黄子澄想了想,“这个不难,我听说李祺附庸风雅,他这次约我去惠兰院,那是苏州最有名的……青楼!”

    一提到青楼,黄子澄就想起北平的遭遇,心里头别提多腻歪了。不过苏州和北平不一样,这边文人多,产业庞大,而且规范,断然不会出现良家女子冒充妓女的情况。

    “柳大人,我还不知道,你说的证人,是什么样的人?”

    “啊,是个老头,六十多了。”

    “哦,那就更好办了。”黄子澄笑道:“我只需要跟李祺讲,不喜欢女人伺候,让他找个最不起眼,最笨,最蠢的老头子来伺候喝酒,不就行了!”

    说得真好!

    柳淳简直要笑出来了,他偷眼看了看屏风后面,仿佛能窥见一股冲天杀气,直接扑向黄子澄。

    柳淳赶忙道:“黄大人的办法真好,我这就安排去。”

    黄子澄还嘱咐呢,“你要想办法跟惠兰院打招呼,塞进去个打杂的不难,就说他是喂马的,刷马桶的,干什么都行啊!”

    柳淳连连点头,他赶快送黄子澄出去,不行了,要忍不住了!

    等到黄子澄离去,柳淳一转头,回到了书房,发现老朱已经从屏风后面走出来了,站在那里,切齿咬牙!

    “黄子澄,朕给他第三名,朕应该让他回家刷马桶,喂牲口去!”朱元璋气得浑身颤抖,用手一指柳淳,“小兔崽子,你也不是个好东西,你笑什么,你想看朕的笑话不是?信不信,朕现在就让他们把你切了,送到宫里刷马桶!”

    老朱狂暴如恐龙,张牙舞爪,怒不可遏!柳淳战战兢兢,真怕老朱发疯,不过另一方面,他也真想大笑,总算看到老朱吃瘪了,爽……

    “陛下,请听臣讲完。”柳淳道:“李祺找黄子澄,一定是想讲和。在他的言语当中,能透露出很多李家父子的秘密,比如为什么办苏州钱庄,他们有什么打算……这事情如果陛下不愿意去,那就交给张定边,反正没人认识他。只是张定边似乎跟李善长有仇,臣怕他说的未必是实话……总而言之,去与不去,都在陛下的一念之间。”

    柳淳说完,就乖乖站在那里。

    书房陷入了沉默,要说朱元璋怎能不想知道李善长打得什么鬼主意。君臣几十年了,朱元璋扪心自问,未必能看透李善长。

    现在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老朱当然可以废了李家,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