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职场-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少妇见柳花明一再故意与自己作对,也恼羞成怒,一闪身来到柳花明眼前,抬手便打,她身法也真快,柳花明完全没有反应过来,眼看着巴掌就要打到柳花明的脸上,姚光启眼疾手快,伸手去托少妇的胳膊,但没想到却托空了,眨眼之间,少妇已经不再自己眼前了,而是出现在了桌旁卜算子身边。

    正当姚光启惊异于少妇鬼魅般的身法的时候,那少妇突然惊讶的大声说道:“你是什么人?你是人是鬼?你用的是什么身法?”

    听着少妇的连番质问,众人这才明白,是卜算子将少妇弄了过去。

    只见老道士拿起桌子上的悬赏告示,若无其事的说了句:“这个买卖我们干了,有没有其他线索给提供一点?”

    “有倒是有!”那少妇说话时扭头看了一眼姚光启:“不过你先听听我们的条件,条件不答应,这买卖…”

    卜算子笑着说道:“老道我懂规矩,说吧,怎么分?”

    那少妇笑着坐了下去,“我们不要分你的赏金,但有其他的条件。不过现在看来,我们的要求,对于你们这样的深藏不露的高人,想必也不是什么难事。事成之后,只要你们再办成两件事,就能把赏金全部拿走,第一是找一个人,第二是送一封信。怎么样,难度不算高吧。”
………………………………

正文 94。北平大案

    卜算子此时笑呵呵的坐到了黄衣少妇的对面,翘起了二郎腿,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这时黄衣少妇悠闲的说道:“要找的人是找一位出生后就失踪的王子,没人见过他什么样。不过这人是张王张士诚的遗孤,当年城破前张王秘密让几位亲信保护王子和王子的母亲逃走了,没人见过他如今的样貌,只知道这位王子生来没有头发,十五六岁年纪,想找到他只能从他母亲和当年张王的亲信入手,只不过这需要偷偷地暗中寻找,毕竟你们要找的反贼。”

    当少妇说到天生没头发的时候,姚光启身旁的柳花明疑惑的转头看向姚光启,忍不住摸了摸姚光启的脑袋,姚光启楞在那里竟然忘了躲闪。

    黄衣少妇注意到了柳花明的反应,笑着说了句:“他年纪对,但还有些头发,应该不是,那位王子生来就没有,这点他对不上号。至于这第二件事,送信,不是送普通的信,更不是送给普通人,而是要把信送给当朝皇帝朱元璋,你们掂量一下,不仅要有这个胆量,更要有这个本事能全身而退。”

    卜算子犹豫了一下,“你先说说,你这信里写的是什么,老道我掂量掂量,要是聚众造反掉脑袋的事,老道是不干的。”

    那少妇又笑了:“信里的两件事都与造反无关,但也是犯忌讳的事,第一件事,自大明立国十几年以来,苏浙一代税赋最重,淮东一代的税比淮西高了一倍有余,而且历来每逢其他地方遭受天灾,朝廷必定减免当年或者两年的税负,但是苏浙淮东一代逢灾从未减免过税负,这些地方的百姓苦不堪言,我们为民请命,请皇帝降低这些地方的税负。信的第二件事与朝廷的腐败官员有关,如今的地方官吏上下齐手徇私舞弊,每年到户部对账销帐之前,地方官都会在数十张空白公函上盖好官印,这些盖了印的空白公函,被那些经手的胥吏高价倒卖,谋取私利,更有甚者,那些经手对账的官员,利用这些公函上下串通徇私舞弊,每年贪污的数量不计其数,百姓的民脂民膏,都被这些官员们揣进了自己的腰包。这封信里,说的就是这个事。”

    听完少妇的话,卜算子坐在那里一动未动,面无表情的沉默了半天,过了很久才说了句:“我们先接本家的买卖,先把盐商的事弄明白,这个事弄不清楚,后面的也不用想了,至于后面的两件事能不能做到,我得慢慢研究研究。”

    “也好”那少妇点头同意,“我就把盐商一事的线索都告诉你。你们可知道朝廷前几年推行的开中法?其实就是交粮换盐引,盐商们雇人在北平周边开荒囤田,产粮就近向朝廷交纳,朝廷省了南粮北运的折损和转运之糜费,北地军粮充足物价平抑,盐商输完粮可以拿到盐引贩盐获利,确实是一举三得的好事。正因如此,北平一代近年来盐商开荒越来越多,缴纳的粮食也越来越多,边关府库充盈,原本是好事,但盐商一多,行市也就乱了,有人就在里面弄虚作假了,尤其是去年大将军李文忠出征,查出北平库府的库存军粮和账目不符,可是刚要清查这些盐商交粮的账目,接连就有几个盐商不是被杀就是被灭门,现在北平的盐商们都是人心惶惶。由于担心下一个被杀的有可能就是自己,所以北平的盐商们暗中商议,由盐商行会出面发出悬赏,找出杀人的真凶。”

    卜算子听的很认真,听完了之后,又沉默了一会,“这个事不简单,如果你如你所说的,这里面牵扯的人和背景就非常复杂了,我们如果真接了,恐怕会连自己也搭进去。”

    黄衣少妇听了卜算子的话,笑着说道:“其他人跟你有一样的担心,所以这悬赏贴了一个月了,也没人敢接这个买卖。”

    但卜算子马上又说话了:“你这赏金实在看着眼馋,人为财死,就算有危险,我还是接了,要是真能赚到二十万贯,那就能享尽人间富贵了,也不白活一辈子。”

    黄衣少妇说道:“怎么,道士接这个是因为动了凡心?也想享受凡间富贵吗?”

    卜算子站起身往外走,走到门口突然回头问了一句:“来委托找张王儿子的,是什么人?那边找小明王王子的又是什么人?”

    少妇笑着答道:“桃花镇做买卖的规矩,只受人委托和收人报酬,绝不透露委托人的任何身份,这桃花镇的买卖能一直干下去,靠的就是诚信和保密,如果我今天告诉你了,以后谁还敢来我的铺子委托?”

    卜算子听完,什么都没说,转身走了出去。

    走出桃花镇,卜算子突然转头问姚光启:“徒弟,你怎么看?”

    姚光启毫不犹豫的答道:“北平的盐商如此恐慌,乱了开中的国策,更乱了国家戍边守土的基石,弟子觉得师傅接的对,不管是除恶扬善,还是为了家国大义,弟子都觉得应该查个明白。”

    卜算子笑呵呵的说道:“既然你说这么干对,那这件事就交给你了,这么费脑筋又棘手的事,我老道士不管了。”

    “啊”姚光启被师傅突如其来的撂挑子说的楞住了。

    一旁的柳花明有些看不过:“好一个当师傅的,遇到难事就推给徒弟,没见过这样的师傅。”

    卜算子被柳花明的话气的哭笑不得,他转过头看着柳花明:“你这丫头,我怎么对徒弟与你什么相干?我们师徒行走江湖,本来就是这规矩,你一个外人,哪来插嘴的份,你本来就是死缠着跟来的,还要多管闲事。还有,以后少招惹是非,惹了麻烦没人替你出头。”

    姚光启见两人又开启斗嘴模式,无奈的摇了摇头走开了,但柳花明却丝毫也不退让,“我惹不惹事用不着你管,更何况我也没求你出头。”

    卜算子被柳花明顶的无话可说,只好也沉默着往前走,但柳花明哪里肯就此罢休:“唉,老道士,你不是说要领我们去找一位高人吗,你怎么知道这里有这样一个案子?”
………………………………

正文 95。王师凯旋

    卜算子突然回头,指了指姚光启,很正式的对柳花明说道:“我是要领他去见那位高人,只领他去,明白不,不是你们,不包括你。还有,其实我并不知道这里有这个案子,是别人告诉我的。”

    “是谁告诉你的?”柳花明一再追问。

    卜算子有些不耐烦了,转身往前走,随便说了句:“跟你有什么相干?”然后便不再说话。

    姚光启突然想起了什么,自言自语的嘀咕了一句:“难道是他?”

    “你说什么?”柳花明没听清,扭头问道。

    “没说什么”姚光启连忙摇头,紧走几步想躲开柳花明。

    柳花明紧跟在姚光启身后,气鼓鼓的质问:“正好,我还没跟你算账呢,刚才那女的摸你,你怎么不躲开?”

    师徒几个一路向北,在路上姚光启反复的考虑,毕竟北平是朱棣屏藩之地,如果能借助燕王的影响力和威望,或许对案情的调查有些帮助,但反过来,他觉得案情尚晦暗不明,这件事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还难以琢磨,过早的动用朱棣的力量,反而可能弄巧成拙,所以经过仔细权衡,姚光启决定暂时不宜将朱棣牵扯进来,自己先行调查一番再说。

    来到北平,正值暮春五月,北方大地一片生机盎然。

    姚光启等人进入北平城时,恰巧赶上曹国公李文忠凯旋班师,燕王朱棣为南归返京的有功将士的送行典礼刚结束,李文忠率领属下正要出城,北平的百姓倾城而出,道路两旁到处是设案焚香的百姓,有些大户人家和商家,带着大量的炊饼酱肉和美酒,不停的在道路两旁给返京的将士分发酱肉,逐个敬酒,大将军李文忠更是被本地士绅围的里外三层,士绅们不仅有端着碗敬酒的,还有拿着纸笔请李文忠留字的,更有甚者,有些士绅拿着生辰八字,硬要将自家女儿或妹妹献给大将军做妾室的,整个北平城整折腾了半天才平静下来。

    师徒四人在北平城内四处打听寻找,到了傍晚才找到他们目的地,盐商王茂六的家。是的,就是师徒三人在德州张家扒鸡店遇到的盐商王茂六。

    王茂六在北平的宅子很大,是一座三进的大院落,四人来到大门外时,街面上已经没了行人,王家的大门紧闭,但门外那两盏大灯笼却格外明亮,彰显着主人家不同寻常的财富。

    姚光启上前敲门,不多时便出来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年轻人看起来很警惕,也很胆小,只探出头,非常客气的问了一句:“请问您找哪位?”

    姚光启笑呵呵的答道:“烦请你告诉你家主人,南边来了故人,请他出来一见。”

    年轻人并没有转身回去禀报,而是用眼睛在每个人身上都仔细的打量,所有人都能看出来,这年轻人眼睛里带着十二分的怀疑和谨慎,姚光启明白,这一定是怀疑自己几个人的身份,可以想见,盐商们如今是多么担惊受怕。

    卜算子从后面伸手递上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放在年轻人手里后说了句:“拿进去给你家主人或主母看,不管是谁,他们看了就明白了。”

    那年轻人虽然还有疑虑,但还是拿着东西关上门进去了,不多时,只听院内一阵急促的跑步声,从杂乱的脚步声听的出来,出来的绝不止一个人。

    门打开了,一个光头先蹦了出来,“老神仙,可算来了。”这光头上前一把抱住卜算子,眼中含着泪,但脸上挂着笑。姚光启记得他,他就是在德州认识的盐商王茂六。姚光启正打量王茂六,突然听到身后一个女人喊了一声,“老神仙”,只见一个瘸女子和两个孩子从院子里出来了,女人虽然腿瘸走不快,但仍奋力往前努力的跑,一手领着一个男孩,另外怀里抱着一个女娃娃,来到大门槛内侧,那女子放下女娃娃,托着不太利索的腿跪了下去,嘴里已经泣不成声“看神仙,终于见到您了,老六说他回德州见到您,我就后悔怎么没跟他一起回去…”

    卜算子不管怎么拦着,都没挡住妇人的大礼,这妇人不光自己给卜算子磕头,更是教自己的儿子和小女儿给卜算子磕头。

    经过好一番礼数,宾主才进了正堂,在王茂六一家的坚持下,卜算子不得已坐到正中,受了王茂六一家的又一次跪拜礼。

    王茂六乐呵呵的指着两个孩子说道:“您老是我们一家的大恩人,没有您,我哪能现在这样儿女双全!当年要不是您救了我们夫妻,哪有我们的今天,我家婆娘虽然腿瘸了,但经老神仙一救,保住了命,这不,六年前生了男娃,两年前又给咱生了个丫头,您看我们这一家子,都是受了您的恩惠才能享今天的福。”

    卜算子突然转移了话题,笑着说道:“听说最近北平的盐商都跑了?刚才那小子看我们也防备着,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茂六听着叹了口气,看了看自己的儿女说道:“其实我们也在合计,也琢磨着过两天回德州老家算了。”

    姚光启插过话,“详细说说吧,我们就是为这事来的。”

    王茂六开始讲述:“朝廷开中,我们一直按朝廷的规矩交粮换盐引,也确实赚了些钱,比方说我吧,赚了钱又能雇更多的人开垦更多的荒地,如今我在北平和通州一带,有一千二百多亩地,要不是出了事,今年再恳荒地可能还会更多。但是这里面一直有个问题,就是交的粮食,一般官府都是打些埋伏的,把我们交的粮食少算一点,有些个斤斤计较的同行,总是锱铢必较,但后来官府还会找他其他的麻烦,比方说他粮食里掺土或者粮食发霉了,总之是跟官府计较的多的同行其实麻烦更大,反而是那些不怎么计较的,比如我这样的,麻烦还小些。其实对我来说呢,这些埋伏也不是什么要命的事,我看得淡些,哪个当官的不贪财?哪个办事的不想捞点?不为了捞钱,谁出来做官。这些都不是什么大事。”
………………………………

正文 96。五月的花生

    王茂六说着叹息一声:“大的问题出在最近两年,先是几家大眼上先捅了出来,说官府打的埋伏越来越多,克扣的份量实在太大了,原本二百多斗换一份盐引,折算了埋伏下来,差不多要五百斗粮才能换一张盐引了,这么算来其实交粮换盐引已经没利可图了,就这样,越来越多的盐商同行就开始向官府举报,全都说自己交纳的粮被少核算了。单单就我知道的,明明有几家盐商大户实实在在的交了上千石粮食,可是最后发给他们的盐引还不足朝廷规定的一半。尤其到了去年,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不少盐商拿到的盐引后一算账,还亏了一成到两成的本钱,就这样不少盐商同行盐暗中私下串联,想要联名追讨盐引,有些甚至打算雇人写联名信送到京城去,可是这个风刚传出来,接连就有几个盐商不是被杀就是被灭门,盐商们就再没敢提这事。”

    “都是哪些盐商提出追讨被克扣的盐引了?”姚光启关切的问。

    王茂六苦笑着达到:“北平的盐商,至少有七成都参与了这事。”

    说到这里,王茂六顿了顿,然后连连叹气,“不过很多盐商当初都喊着追讨的盐商,现在都在担心,他们怕下一个被杀的就是他自己。”

    姚光启一边听一边沉思,随即很缓慢的问:“是不是被杀的都是暗中串联要告御状的人?”

    王茂六摇了摇头,“不是,两个没参合进去的,也被灭了门,要不如今北平的这些盐商怎么会这样人心惶惶,原因就是没人知道到底是因为啥被杀。”

    姚光启又问道:“你有搅进去吗?”

    王茂六摇了摇头:“我没参合,一来他们暗中串联的那帮子人,以山西老西儿和徽州南蛮子居多,我们山东的盐商,人数本就不多,跟他们来往也有限,山西人和徽州南蛮子都有自己的小帮派,有事都是在小帮派内串联。二来这种事就是找我,我也不敢掺和,不是我能忍,实在是胆子小,我们夫妻的命本来就是捡的,遇到这种事,躲都来不及,哪里还敢往里面挤?”

    当天晚上,虽然王茂六一再客气,但在卜算子的极力要求下,师徒三人还是住进了一个房间。

    “能理出头绪吗?”卜算子问姚光启。

    姚光启摇了摇头,“这些情况只能知道事情的大概,但太过笼统了,没有细节,更没有任何有明确指向的证据,所以现在说什么都为时过早,现在看来只有从被杀的盐商挨个去查了,希望能找到些蛛丝马迹。”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师徒三人便悄悄出了门,他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出事的盐商,金满财的家。金满财家的院子很大,是一座五进的院落,从正门台阶和拴马桩的规模,可以想见,金满财当年风光的时候,是何等的派头。

    从王茂六口中得知,金满财是北平最大的盐商之一,在北平周边开荒将近四千亩,而且他的地都是靠近水源且产量很高的肥田,正因如此,金满财每年换得盐引也是最多的,加之金满财在南边有自己的盐场,北平这边拿到盐引,南边的盐场便直接装船装车,等盐引一到直接起运开拔。由于省却了进盐买盐再装运的麻烦,所以金满财的盐出的快,钱回笼的快,盐卖完之后,金满财还能把收回来的钱放到其他生意里周转一圈,或放些高利贷,或做些稠布买卖,总之,几个月下来,这笔钱又能生出最少三四成的利,就是靠着这样快速的周转套利,金满财几年间买卖的规模就翻了两翻,原本跟金满财家底差不多的盐商,现如今生意和土地都不及金满财的一半。金满财也就从不起眼的中等盐商,一跃成为北平有数的大盐商。

    金满财是在过年后不久被灭的门,来到大门前,还可以感受到金家过年时浓浓的年味,门上的大红灯笼还剩三个,但经过几个月的风吹日晒雪浸雨淋,灯笼已经明显泛白,地上还有一个只剩骨架的灯笼靠在大门槛前。大门上的春联还算完好,只不过春联的几个角已经翻起。

    为了不引人注目,师徒三人从侧面翻墙而入。进入院中,院中的情形完全出乎姚光启的预料,院中的草木枝繁叶茂,小路规矩平整,砖墙瓦片整洁如新,如果刚进入到院中,不了解此中内情,完全想象不出这是被满门屠戮的的宅院。

    师徒三人进入正堂,堂内的家具陈设也十分规整,除了柱子上隐隐约约有几点发暗的圆点有些像血迹,完全看不出这里曾经发生过震动全城的杀人命案。

    姚光启突然转过头,眯着眼睛笑嘻嘻的说道:“师傅,您的法力那么高深,能不能开个天眼,看看当天这里是什么情形?”

    卜算子听后笑着点了点头,然后非常果断的给予了拒绝,拒绝的方式也很有标志性,飞起一脚猛踹过来:“本门修的道家真法,不是江湖行骗的诈术,我没那本事。你有功夫就好好花心思琢磨案情,别净想些旁门左道。”

    面对师傅的教诲,姚光启点头,今天他在师傅这里又领悟到新的境界,师傅也有不会的时候。

    勘察完金满财的宅子,师徒三人突然听到院外有人高喊,“半空,半空嘞,半空真香嘞。”

    姚光启和江生两人不明白半空是什么意思,听到这声吆喝后立刻紧张起来,两人全都做好了随时拔剑的准备。

    卜算子走南闯北见识多些,示意二人不必紧张,并传音到二人而中:“北平这地方人说的半空,就是花生。本地人闲来无事的时候拿这东西打发时辰。”

    听卜算子说完,姚光启和江生放松了警惕也放下了拿剑的手,但姚光启随即脸色又紧张起来,表情比刚刚还要严肃,轻轻说了句:“现在是五月,哪有花生可卖?”随即纵身翻出墙外。

    双脚刚落到院外,姚光启就注意到巷口处,站着一个短衫老汉,老汉的面前放着一个大筐,从筐的个头判断,如果里面装满了花生,那份量一定不轻。
………………………………

正文 97。不是北边人吧

    姚光启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好汉,谨慎的走到老汉跟前,若无其事的指了指老汉的筐:“老伯,您这怎么卖的?”

    老汉斜着眼瞄了眼姚光启,反倒问了姚光启一句:“小和尚,听口音,你不是本地人吧?”

    姚光启眼睛还是在老汉身上,又瞄了眼他脚下的筐,“老伯,听您这口音,您也像南边过来的吧?”

    那老汉仍旧没有回答姚光启的问题,他指了指金满财的宅院,皱着眉说道:“这宅子早就没人了,你进这宅子干嘛?在这里化不到缘的。”

    姚光启也皱着眉说道:“那老伯您知不知道这院子里的人去哪了呢?”

    老汉笑了:“这宅子的主人叫金满财,那可是这北平有名的大财主,据说他在城外有几千亩的良田,在南边还有盐场,他的钱多的数不过来,比那燕王朱棣还多呢。”

    说到这里,老汉表情突然变得很恐怖,瞪着眼睛说道:“不过那都是以前的事了,前阵子这一家人都死了,死的可惨了,连猫狗都没活下来。”

    姚光启一直很认真的听老汉说话:“他们怎么死的?有仇家吗?”

    那老汉恐怖的表情立刻收了起来,换了一副轻松的神态:“怎么死的?当然是有钱烧死的,人不能太有钱,有钱了,麻烦就来了。”

    姚光启听了后眨了下眼睛,然后又指着大筐说道:“老伯,您还没说您的半空多少钱呢?”

    老汉突然厉声道:“谁说我卖半空了,我不卖半空。”

    姚光启又问:“那刚才喊半空真香的,不是您吗?”

    老汉更加愤怒了,“我喊半空香,就是卖半空的吗?”说着从筐里掏了一把花生出来,自顾自扒开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说:“谁告诉你,说半空香就得卖半空?”

    姚光启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