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凡尔赛只有女王-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希望掌握指挥权,但两人军阶相近,兵力相当,他甚至还有点居于劣势――虽然他在美国战场经过战火淬炼,但跟在军中打混十余年的汉密尔顿相比,资历上差远了。

    只好开动脑筋,先旁敲侧击一番。格里包瓦尔这么耐心地有问必答,虽然没有明着说出来,实际上是在告诉对方:这次打仗,火炮会是当仁不让的大杀器;但我们的炮兵跟别处很不一样,情况相当特殊,不是你简简单单就能够指挥得动的。

    有了这铺垫,贝尔蒂埃就好去谈判了。

    “可以,指挥权可以交给你,但是有条件。”汉密尔顿很是爽快。

    贝尔蒂埃早就做好了让步的心理准备,听了这话也不着急恼怒,只是点头。

    “第一,不能把我的士兵当炮灰。如果你有明显让我的兄弟去送死的举动,我是不会执行命令的。”

    “这没问题。王后也有指令,叫我们保全有生力量。”

    何况德系的雇佣兵名气虽然大,但跟瑞士以军纪出名的情况有很大不同:他们战斗力颇强悍,但很容易溃逃,只有百年前普鲁士国王召唤他们回去保卫祖国时例外。那种敢死队一样的任务要是交给他们,贝尔蒂埃自己都不放心。

    “第二个条件,”汉密尔顿坐直了身子,表情越发严峻,“等胜利之后,我希望得到几门你们的这种炮――独角兽,是吧?还有,我希望你们能办法我们培养炮手。”

    贝尔蒂埃睁大眼睛。这可是真金白银地要东西了,而且胃口不小。

    他搓着手臂,犹豫起来。

    如果是普通的炮,他咬咬牙就拍板了,反正王后和朗巴尔夫人不缺这几个钱。但这独角兽是最新研发的产物,涉及不知道多少生产研究的机密,他嘴皮子一动就送给外国雇佣兵,说严重了是泄露国家机密罪,送断头台都有可能。

    炮兵培养更是大项。王后开办习艺所,雄心勃勃地要降低文盲率,还顺带搭配一些简单的数理化常识,但走出习艺所的大部分人,能够读书写字就已经是成绩优秀了,少部分学会了的人,也很快因为用不着而忘掉――有人就抱怨,学这么深有什么用呢?买面包又用不上。

    炮兵要掌握累加累减、三角函数,这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都是困难的学问。王后曾展望过,将来有一天,这些都会变成十二三岁少年人就能掌握的知识,但贝尔蒂埃觉得,至少一百年以内很难实现。

    由此可见,培养炮兵有多么难;光是挑选出有数学知识的士兵,就像河里捞根针一样麻烦。

    这次一门独角兽炸膛,炸死了炮组两个人,炸伤了五个,其中三个还是致残伤,就算能熬过伤口感染,今后生活都有困难。把早就看淡战场上的生死的格里包瓦尔和贝尔蒂埃心疼得要落泪――这些可都是辛苦培养出来的宝贵人才。

    “这个汉密尔顿可真能开价!”他腹诽着,也不好当场答复。回头就忙去见朗巴尔夫人。

    时间紧急,没法请示王后,找这位王后密友拿主意,万一出问题了也好大事化小。

    “之前我们赶巧跟瑞典联队打了一场配合,”贝尔蒂埃游说道,“夫人想必也看到了,效果非常好。”

    事实上,贝尔蒂埃营只比那支被打败的贵族骑兵队早了十分钟到达。汉密尔顿在骑兵队的冲击范围内,不得已早早开始迎战;贝尔蒂埃见势不好,赶忙下令架起独角兽,但担心误伤友军,一直不敢开炮;直到瑞典联队向两侧撤离,他才下令开火。这一场在敌人看来“有预谋”的配合,实际上是误打误撞。

    “运气不会连续眷顾我们;接下来就应该主动制造配合了。”

    朗巴尔扯扯克里夫公爵:“你是瑞典联队的金主,难道不能说句话?”

    克里夫无辜地举起双手:“天大的误会。那些瑞典人可不愿意把军队所有权卖给突然冒出来的家伙。金主是费尔森,我只是借钱给他――还是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我每个小时都在向上帝祈祷他愿意还钱。”

    朗巴尔蹙眉抿嘴想了一会儿,告诉贝尔蒂埃:“既然如此,你就答应汉密尔顿吧。费尔森的军队差不多也是王后的军队。”

    贝尔蒂埃差点被口水呛到。胆大包天的克里夫已经表情夸张地把他心中所想说了出来:“这听起来就像是在暗示什么不寻常的关系!”

    “不要乱说,他们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系。”朗巴尔轻咳一声,“就当是我的直觉吧。”
………………………………

第259章 兵者诡道也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贝尔蒂埃记得《孙子兵法》里有这么一句话。

    在王后手下做事的人都知道她不是文学艺术的大粉丝;尽管也像一个高雅有品味的贵族那样赞助作家和艺术家,但数量寥寥,远没有密友朗巴尔那样慷慨。

    唯一的例外是文学翻译。她专门在王后图书馆下设了一个文化交流研究中心,致力于进行各国书籍的翻译;《孙子兵法》是她亲自点名要翻译的一部;而在此之前,虽然8年前有过一个法译版,但几乎没多少人听说过这本书。

    据说王后看过译本后,神情很是微妙,还故作镇定地递给朗巴尔夫人看。后者才看了两页就忍不住哈哈大笑,完全不顾及淑女的形象。

    原因没人知道,但既然王后下令重译,大概她们对翻译很不满意吧。

    光弄到中文原版就费了一番功夫,是委托了在乾隆皇帝身边的阿米奥(钱德明)传教士――也就是第一版法译本的译者――才把书借商船漂洋过海地送到法国来的。

    阿米奥附送的信中说,中国人很重视这本书,视之为将军必备读物,他很高兴巴黎对这本书重视起来――王后善意地隐瞒了对他的译本的不满意。

    后来翻译组做过三次翻译,前两次的成果都让王后驳回,最后一次翻译组拉下面子跟王后诉苦,说原文文句跟他们所知道的汉语有很大不同,他们根本看不明白。王后也没有生气,只点头吩咐他们有困难应该及时提,而后下指示请传教士在中国买几本注释本回来。翻译组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中国人自己也不是人人都能看得懂的,还要靠注释呢!早知道有这个东西,他们还需要猜得这么费力?

    而后又对王后见识的广博吃惊不已。她日常接触的事物,也确实比寻常贵族女性复杂得多。

    《孙子兵法》译好之后,除了在图书馆里放一些之外,王妃给几个心腹送了几本;还让一期支援美国的志愿军带了一本送给拉法耶特,让他们随意传阅。说是“随意”,但既然是王后送的书,那么传阅就成了政治任务――在巴黎也是一样,为了讨好王后而去图书馆借阅的人能排到凡尔赛镇外。

    带书来的新人小队长看了几眼就放下,觉得没什么价值――“王后说这本书大有用处,可我看里面既没有强身健体的方法,也不教你要用什么阵型,也不讲怎么对付不听话的士兵,只有各种奇怪的比喻,好像没什么大用。”

    贝尔蒂埃那时候已经看过了书,只是笑笑不说话。

    等贝尔蒂埃被调回巴黎时,新人小队长已经历练成了老军事,军职也升了一级,对《孙子兵法》态度大转弯,整天赞不绝口。

    新人的抱怨是对的;这本书不是战争实用手册,哪里不会找哪里;乍看没什么用处。但它是军事思想的总结精华,是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也是它成书2000年前(上帝,2000年是个什么概念?)到哪到现在还不过时的原因。贝尔蒂埃敢说,在法国,乃至欧洲,没有一本军事著作能跟它相提并论。

    一句“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假如他现在的敌人熟稔于心,恐怕也不会落入他简单的陷阱。

    战场上没有万能套路,只有根据客观情况不断改变的策略。瑞士近卫军将野战上的那一套直接用到巷战来,丧失了该有的警惕心。

    他们选择的战场虽然是宽阔的大道,但不是平原、缓坡,两侧有树木和民居,住户虽被强制疏散走,但房子还在,是遮挡视线的屏障;贝尔蒂埃虽然有七门大炮,但并不把它当做唯一制胜手段。

    在先前的战斗中,他用的都是步兵掩护大炮的打法,这次他却要反过来,用大炮掩护步兵。

    当两边对轰时,瑞典联队已经悄悄从巴黎的巷道包抄,忽然出现在他们身后。当瑞典联队的信号焰火在天空绚烂绽开时,贝尔蒂埃就知道赢定了。

    之前对战骑兵,因为敌人溜得快,追不上,便没什么俘虏;这次不同,大约俘虏了百多人,怎么看管就成了问题。传说只要给意大利战俘好吃好喝,他们自己就能管理自己,你只需要派几个人看看就行;对瑞士人可不敢这么干。

    “我们现在每一个士兵都很宝贵,不能浪费在看守囚犯上。可是如果不看牢,万一被他们在后方搞什么花样,就难以收拾了。你们怎么看?”贝尔蒂埃问。

    汉密尔顿做了个杀头姿势。这个外国老兵头果然够果决;如果贝尔蒂埃俘虏的不是法国国王的士兵,说不定他也会这么做。

    格里包瓦尔还是更懂大局:“王后现在坐在壁炉边上,我们就别往里添柴火了。我看,让追随朗巴尔夫人那些平民来看管就很适合。我听说刚刚又有一些无套裤汉来投奔他们了。他们人多、粗野、听话又认死理,战场上虽还用不了,但看看人还是可以的。”

    贝尔蒂埃眼睛一亮,连连点头。

    下午,又有拿蜘蛛令牌的人来传消息:王后已经控制了凡尔赛宫,并发表了讨伐檄文;很快巴黎大街小巷就满是指责艾吉永挟持国王的传单。布罗意老元帅和诺阿耶家族也开始利用他们在军队中的影响力从巴黎以外调集军队;不过与此相对的,孔代亲王也离开了巴黎,准备带来他的亲兵。

    “孔蒂亲王为什么没有动静?难道他们认为只需要孔代部就能赢过我们吗?”

    贝尔蒂埃还不知道孔蒂在这次兵变中真正站的阵营。

    蜘蛛使者回答:“是艾吉永怕两位亲王如果同时离去,可能联手对他不利。”

    “《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连敌人这样的内部消息都能刺探到,”贝尔蒂埃不禁咋舌,“王后哪还能输?”

    不禁也领悟了另一桩。在檄文中,王后为什么只针对艾吉永一人、对其他人以“受蒙蔽的从犯”带过?此时他才明白,敌人内部有矛盾,王后想分化他们,所以不能把所有人都往非此即彼的对立面上推。

    当下心里安定许多,随手拿出一枚路易金当小费,没想到跟上回一样,对方分文不取,说是有纪律。好奇之余,贝尔蒂埃对神秘的“蜘蛛”不禁也多了几分敬佩。

    给小费本来常见,这种丝毫不让收的态度未免不近人情;但反过来看,既然从事游走两边阵营的情报工作,或许防微杜渐才能确保安全。而上面不让,下面就不敢,这种执行力也值得大赞一笔。就是贝尔蒂埃自己的军队,他也不敢保证手下一个阳奉阴违的也没有。

    连打两天,连赢三军,他晚上休息踏实多了。没想到半夜忽然喊声四起,营帐外乱哄哄一片,夹杂着连续的枪响。贝尔蒂埃惊醒,头皮一麻,急急忙忙地起床,召唤守在门外的侍从兵:“快去看看怎么回事!”

    千万不能是炸营,他一边把军大衣草草披上一边想。

    抹了抹脸,头脑清醒了些,他又觉得自己杞人忧天了。炸营即便发生,一般也只在士兵精神高度紧张、崩溃边缘的时候,他的战士刚经历过两场大胜,士气正高,不会那么容易受刺激歇斯底里胡乱开枪。

    被袭营倒是有可能。

    只是敌人有夜战的能耐吗?他很怀疑。

    他一头冲出营帐,侍从兵脸色惊惶失措地跑过来:“补给帐被放火烧了!”

    贝尔蒂埃脑袋嗡地一响,忍不住退了一步:“你是说我们的弹药都……”

    连番爆炸声做出了回应。

    “不是派重兵把守了吗!”

    “守卫们都已经失散,现在还不清楚……格里包瓦尔将军已经去查看情况了。”

    贝尔蒂埃身子一震:“立刻去请他回来!现在随时可能发生新的爆炸,他是我们最重要的宝物,绝不能损失!”

    这口恶气今后可以找机会出,但没要是有他老人家继续研究主持,今后出气时哪有更先进的大炮?

    他才安排好人手,瑞典人汉密尔顿跑了过来:“我的侦察兵看到有一支骑兵正在靠近,不到一分钟就会到营地前了!没有大炮,他们拆除路障只是几分钟的问题!”

    “看来这都是敌人策划好的计谋。真不能小看他们啊。”危急关头,贝尔蒂埃头脑空前冷静,“我们先撤退!分小队从各小路分散离开。还是王后的那句话,保存自己最要紧。既然王后在凡尔赛宫,我们就在凡尔赛宫前集合。”

    “……”

    “怎么了,汉密尔顿阁下?”

    “你不怕我们离开后就各奔东西,离凡尔赛宫远远的吗?”

    “我怕。但此时此刻只能相信你、相信大家。”

    汉密尔顿若有所思;而法国人已经对他的士兵发布了新的命令:“炮兵连,拆毁所有大炮!”

    瑞典人大吃一惊:“拆掉?这、这可是大炮啊!”

    “但逃跑的时候它们就是累赘。既然我们手上发挥不了作用,就要确保敌人也不能使用。”

    “我们只会毁掉最关键也最难破解的部位,”贝尔蒂埃狡黠一笑,“如果老将军在这儿他就能详细地说出来。以后只要把零部件补上就能继续用。用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这都是从一开始就设计好的’。”
………………………………

第260章 论持久战

    队伍才散开不久,贝尔蒂埃就后悔了。

    时间紧急,情况又复杂,千头万绪之中难免有顾不到的地方。他最为担心的,就是郎巴尔夫人跟克里夫公爵一道,而没跟他一起走。

    倒不是说他对夫人有什么别的企图,也不是他不希望见到俩人在一起――是有那么些人半玩笑半真心地呼吁郎巴尔夫人应该属于法兰西而不是某个外国人,而显然忽略她本是意大利出生的事实――而是因为那位长得太过俊俏的公爵显然是个花架子,真的动起武来,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未必保护得了夫人。

    夫人对王后的重要性有目共睹,无论是从情感上来说,还是从事业上来说,她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她有个三长两短,他恐怕提着自己的脑袋都交代不了。虽然也有“两个漂亮女人之间不可能有真正友谊”之类的说法,但他可不会把性命和前途押在这种莫名其妙的偏见上。

    他唉声叹气,有人比他叹得更大声。

    “王后将整个项目托付给我,结果现在独角兽都落到敌人手里了。”

    “没有了大炮,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只是一群步兵,而敌人既有大炮,又有骑兵。”

    “他们人数还比我们多!”

    格里包瓦尔垂头丧气,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摇着头。

    再看随队的官兵,也都神色萎靡,无精打采。

    在品尝胜利喜悦的最高峰时忽然被推落下山崖,这个落差任谁都很难接受;格里包瓦尔一直从事后勤工作,一线经验还不如年轻的贝尔蒂埃,但也算是见过风浪;连他都调适不过来,更不要说别人了。

    士气低落,当务之急是调整好。贝尔蒂埃将心里那点不如意收起来,斟酌一下用词,状似不经意地开口:

    “老将军,今天这情况,让我想起在北美的事。”

    格里包瓦尔应了一声,想表现出感兴趣的样子,但失败了。

    “我们从波尔多港出发的时候,各个踌躇满志,都想建一番大事业。等到了美国,跟华盛顿碰头,你猜怎么着?我们都惊呆了。

    “他的大陆军,与其说是士兵,不如说全是一群农民。衣衫褴褛,光着脚,扛着锄头和铁铲,口音含糊不清,像刚从泥土里钻出来一样粗野,半点军事训练都没有。这就是我们要援助的队友。而我们的敌人呢,是制服整齐、训练有素、装备齐全的英国人。不夸张地说,当时我几乎绝望,觉得这场仗非输不可,要是找不到回法国的船,我的命运就是死在哪个穷乡僻壤了。”

    “哦,是这样吗。”

    “当天晚上,拉法耶特侯爵就召集了我们几个,商议怎么打下去。那时我们心事重重,都把这此会议太当回事。但后来想起来,说是商议,倒像是他已经胸有成竹,只不过想借此机会向我们阐明而已。他给我们说了四句话,也可以说是改变北美局势的四句话。即便当时我们将信将疑,到现在也没人能否认它的威力了。”

    “哦?他说了什么?”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嗯?这几句话有你说的这么大能量?听起来平平……无……奇……”

    思考让他的声音越来越低。越是细想,他就越觉得这几句普普通通的话有些不一样。

    人类的战争理论和战争哲学从《孙子兵法》起就没有过本质上的进步,但具体的战争形态随着时代发生过几次变化。

    从配着几人高的长矛和厚实大盾牌的马其顿和罗马步兵方阵,到依靠个人勇武斗狠的中世纪骑士,再到“排队枪毙”的□□队,以及大炮掩护。

    比玛丽晚二十来年出生的克劳塞维茨,在西方军事理论集大成者的《战争论》里,如此描述一场战役:“首先把整支部队分成几小队,依次是先行军、主力军、冲锋军、后备军等。根据战斗的规模具体展开,让先行军先进行火力搏斗,中间加入部分冲锋军,对敌方进行正面格斗和攻击双向攻略,并且不断加入新生力量,新旧交替使战斗力保持平衡。这样,会战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有节奏地进行着,不会中间突变。”

    简而言之,这些打法,都是建立在大会战之上的。

    克劳塞维茨的理论直到二战后也依然适用,只不过发动机的出现使得战争的机动性达到空前水平,新科技催生的多样化兵种配合也成了制胜关键。

    但到此为止;克劳塞维茨对前人经验的总结,越发显出了局限性――这也是《战争论》的地位在《孙子兵法》之下的原因。

    在大会战之外,出现了游击战,出现了外科手术式战争。前者,是在劣势情况下通过运动将两军差距缩小到最短;后者则要拉大距离,确保优势,真正是千里之外取人首级。

    在玛丽的时代提出“游击战”,是相当超前的。

    在此之前,肯定有人打过游击战,但发现了它在战争中的独特的地位,将其上升为理论高度的,还没有过。

    “拉法耶特后来告诉我们,这四句话是他临走前王后让贴身侍女转达的。当时他不解其意,甚至有些不以为然。您说,一个从没上过战场的女士,能对战争提什么建言呢?就是我也不会相信。

    “但到了美国,细品之下,这种打法,又最适合我们面临的困境。

    “一开始,大家的想法没有这么统一。几次实战之后,有失败也有收获。拉法耶特总结了经验,坚决建议部队避开平原草地一类的开阔地形,引诱敌人到森林丘陵之中,但反对者众多,尤其是美国人,意见纷纷。倒是一个叫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人支持他,也是这个人说服了华盛顿。”

    格里包瓦尔回过味来,立刻想到了复杂地形的好处:最大限度地限制敌人优势兵力的发挥,也便于我军进行袭扰和撤退。

    “但是这等于放弃大片的土地。假如英国人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不去理会你们,你们就没法把他们从北美赶走。”

    “确实,自保只是第一步。英军得到的命令是消灭这些反叛分子,把美国掐死在萌芽状态,所以一开始攻击得很勤快,几乎是不惜一切代价,但屡屡碰壁,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之后,补给也开始跟不上,热情也不太高了。可以说美国已经保住了。接下来就是在僵持中积蓄力量,想办法反攻了。”

    如果贝尔蒂埃来自两百多年后,他会发现这和东方进行的一场抗战有相似的过程。

    “这怎么办得到?不占据城市或良田,这个新建立的美国靠什么发展壮大自己?”

    “我们没有完全放弃城市。这一点,是王后漏了算计――她认为城市是英军重点部署的地方,应当避免在此作战。幸亏她出了这样的错,否则我真要以为她是圣女显灵了。实际上呢,虽然英军对城市看得很紧,但漏洞也不小。第一,美洲殖民历史短,城市建设晚,没有什么像样的城防体系;第二,城市建设没有统一规划,布局杂乱地形复杂,有利于我军进行巷战;第三,市民更愿意站在新国家这一边,为我们提供支持。”

    玛丽当然不是圣女;她的理论来自后世,分析照搬过来,出错难免。好在她不过是给点建议,而拉法耶特一干人也不是只懂得埋头执行的死脑筋。

    格里包瓦尔抓住了重点:“你想说我们现在的情况很接近?”

    贝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