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凡尔赛只有女王-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哈普也沉默了。
在没有摩托化步兵的时代——顺带一提,摩托化指的不是骑摩托车,而是机动化(motorised)的音译——要带大炮行军,就要靠人力畜力,一般是骡子或者马,拉着2、3吨重的重炮,还要考虑天气状况、路面状况,还要带上弹药补给等,行军速度很慢。这是制约火炮在野战中的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难道王后早就在巴黎市内藏了几门大炮?或者是从市政厅挪用的……”
“市政厅就在高等法院旁边,我们的眼皮子底下,他们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把炮运出去?再说了,市政厅不过有两三门礼炮,只配有空包弹,怎么用?”
“难道还有别的部队倒向了王后那边?”
双眼布满血丝的艾吉永打断他们的议论:“现在最重要的不是这个!哈普,请立刻派部队去支援!”
“是应该支援,”孔蒂说,“问题是要派多少。”
所谓“围点打援”,就是形容这样的状况。对方虽然没有可以倚仗的城堡,但手中有炮,底气也不差。如果增援部队的数目太少,那就是送上去当靶子。
“敌军大约有十门大炮,一门炸膛,剩下也有九门。我敢打赌他们现在肯定在赶工设置路障。”哈普说,“我们不能光靠骑兵和步兵,也要弄到大炮才行。”
军官老脸一红。哈普轻描淡写地戳穿他的谎言,虽没有指责他,但在这些王公权贵面前,却像是狠狠搧了他的脸。在战败时候拼命夸大敌人的数目和实力,吹嘘我方攻势,以逃避罪责,哈普屡见不鲜,而且上行下效,自己也曾有份。
所以他一口就把大炮数量扣了一半,明明白白地指出大炮是自己炸膛而不是我军破坏的。
“瑞士近卫军有,”孔代说,“请本纳里奥一起出兵。”
“慢着,大炮会不会误伤我家?”艾吉永疑虑重重。
“现在难道还有更合适的武器?”
“……”
“容我提醒一句,”孔蒂插话,“如果瑞士近卫军的大炮离开杜伊勒里宫,王后趁机偷袭,把国王带走呢?我们现在知道,跟随王后的可不只正规军,还包括一些无法无天的平民。”
“……我们有两个必守的地方,这太碍手碍脚了。”孔代语气中暗含不满,“如果只需要守一个地方,就没这么多麻烦事。”
艾吉永眉毛倒吊:“什么意思?你要放弃我家人?别忘了,如果我家被烧光杀尽,下一个轮到的未必不是你家!”
室内又是一片寂静。如果不是担心艾吉永所说的状况,先前其他几人也不会爽快地答应出兵救人。
“依我看,”沙特尔公爵若无其事地开口,“杜伊勒里宫虽然不能移动,但国王可以。不如让他跟随军队一起,‘御驾亲征’。”
艾吉永一愣,拍手说:“这是个好主意。”
国王就是一个人肉盾牌;王后的军队敢开炮吗?如果炸死了国王,这边还能找到别的国王——普罗旺斯伯爵姗姗来迟,但总算赶上了尾巴,已经在杜伊勒里宫住下;王后却只有一个国王丈夫。
孔蒂脊背一凉,朝沙特尔瞥了一眼,目光森然。他原本希望分散这边的军力,给王后的军队制造有利条件,没想到乳臭未干的小子会出这样歹毒的主意,完全不顾及血亲的情分,甚至巴不得想要国王送死。
“本纳里奥会同意吗?”
他自告奋勇要去“说服”本纳里奥;好在无需说服,这个祖籍意大利、刚入籍法国的瑞士人一口就回绝了。
“我的炮兵排可以借给你们,但是陛下不能上战场。我也要留下来保护他。”
不过,国王和骑士共同作战的传奇愿景似乎让他心动不已。一刻钟之后他就到路易面前,请愿教授国王骑射术,让路易大吃一惊。
半天路易才回过神来,温吞地表示,自己还是时常参加打猎活动的。
“相信我,贵公子悠闲惬意的打点野兔和战场上杀人需要的技巧是两码事。”
他犹豫一会儿,似乎有话说。
“陛下?”
“我只是想起玛丽提起过,骑猎是杀一人或几人的技术,做元帅指挥大军所需要的却是杀上千上万人的技术。她问如果是我的话,愿意学哪一样,那时候我告诉她,既不想杀几个人,也不想杀上万人,所以都不想学。现在你想教我的是杀多少人的本事呢?”
本纳里奥无语告退。回家对妻子说:“王后能在朝廷有这样大的影响力,确实有原因。”
妻子嗔怪地说:“我先前告诉你不要掺和进去,你偏偏不听。法兰西再怎么样,也是国王夫妻之间的事。他们今天闹矛盾,万一明天又和好了,其他那些挑拨过的人在他们眼里不就成了坏人?”
“你不明白,一个国家的事,怎么能只是夫妻之间的事呢?”
“大家都希望不是,也许以后会有不是的一天,但现在它还是。”
商议和妥协的结果,贵族骑兵队派出1000人,瑞士近卫军派出400人,一同前往救援。骑兵队指挥官哈普本人对这样的安排相当困惑,向孔代亲王据理力争。
“两支部队,两个领导,临时凑到一起,发生了矛盾听谁的?需要决策的时候又听谁的?您不会知道这样对打仗有多不利吧?既然瑞士近卫军肯借炮,让我单独带骑兵队去,1500多的骑兵难道还不够?带上炮兵排就可以了。”
“敌人狡猾,兵种太单一容易被人找到弱点,还是应该与步兵协同作战。”
“那么至少让我带队。我的军阶比较高,若发生什么问题,可以压制瑞士近卫军,让他们乖乖听命。”
孔代还是摇头。
察觉他隐晦的表情,哈普好像抓到了什么苗头:“难道还有别的原因?”
“国王身边不能只留下本纳里奥,你明白吗?”
现在这样安排,将有大约500骑兵队和600近卫军留下,恰恰形成平衡,可以相互牵制。
“……”
哈普走出房间,目光落在空空荡荡的长廊上,胸腔里涌上失落和无奈。
“总是这样,总是搞政治的拖后腿。”他低声啐了一口。
他不知道,今年在普鲁士出生的婴儿中,有一个会写出大名鼎鼎的《战争论》。这位名叫克劳塞维茨的军事理论家将在著作中如此论述:“战争是政治的工具;战争必不可免地具有政治的的特性……战争就其主要方面来说就是政治本身。”
他只能衷心祈祷,但愿敌人的政治更拖后腿。
………………………………
第258章 必先安内
“关键在于可拆解。”格里包瓦尔的手在空中比划着。他指向的地方,炮组正在细心地擦拭检查大炮。这是每次战斗结束后必经的流程。
“我们都知道,如果将东西装进一个箱子,运输会更方便;但如果箱子太重,就必须分成两箱了。我们的‘独角兽’从设计开始,就考虑到了这一步。为了让大炮能更广泛地应用在野战上,必须把制造有利的运输条件。”
站在他面前的人,好像听老师讲课一样不住点头。他是瑞典连队的指挥官雨果・汉密尔顿。
这个瑞典人跟美洲那位正跟在华盛顿身边一同为独立而战斗的同姓人不同,是个时常抿着嘴、板着脸不说话的严肃军官,轻易不会和别人套近乎闲聊。
但火炮的力量是任何一个亲眼见证过它的人不能忽略的;战场上的表现也证明了“独角兽”的与众不同。下令让副官收拢整编被战斗打散的队列之后,他就忙不迭地来近距离观察这些将骑兵们打得屁滚尿流的铁疙瘩。”
“所以你们是完全拆卸运输的?”
“除了炮架之外。炮架带着轮子,本身比较方便移动。”
“但是组装呢?会不会出现来不及组装的情况?而且频繁拆卸不会引起损耗吗?万一部件弄混了,装不回来怎么办?”
“正像我说的――从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好。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不单单是军队和炮兵的事。
“朗巴尔枪炮厂在生产过程中全部采用标准化生产方式。所有零件的规格都是一样的,有专门的质检员进行检查,误差控制在几毫米的范围内,这样一来有两个好处,第一是组装和运输都方便,第二是出现损坏时,如果不是整个结构被破坏掉,只要替换掉零部件就能够继续使用,维修起来方便又节约成本。
“当然,这只是对作战部队而言的好处;我听说工厂本身也能获益。培养工匠的时间和成本变少了,制造速度加快了,成品的质量也更容易控制。”
“误差几毫米?这真的能做到吗?”
“以前大概是做不到的;现在恐怕也只有朗巴尔枪炮厂能做到。具体情况我不是很清楚,我听说靠的是特制的蒸汽机和改进过的机床。测量工具也必须在精度上跟得上。为了达到这样的生产工艺,工厂做了许多研究,光是专利都申请到了好多个。”
“哦,那个专利法!我听说过这个。似乎是模仿英国建起来的?传言说这个法规的出台是王后在背后推动,为了……咳咳。”
“哈,我知道,说是为了保障王后自己和朗巴尔夫人的私利吧?毕竟法规一出,获利最多的怎么看都是一直致力于研发的王后研究基地和朗巴尔公司实验室。连一向与王后站一条线的巴黎知识分子都不太高兴,法兰西学院的学报当时连续刊登好几篇文章,都在抨击这个法规阻碍了科学和文明的传播和共享。”
“……”
“把你的枪拿出来。”
“什么?”
“拿出来。”一边说着,格里包瓦尔也伸手去掏自己的枪。
汉密尔顿犹豫片刻,见老将军不是在说笑。
“事先说明!我不会跟您决斗的。”
格里包瓦尔忍不住大笑,“谁要跟你决斗?”他把枪送到汉密尔顿面前,“跟你自己的对比对比。”
汉密尔顿摆弄一会儿,有些钦佩地感叹:“……您的枪做工更细致,颜色不太一样,大小接近,但更轻一些。”
他知道轻一些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减轻长途行军时的负担。
他转过枪托,看到了朗巴尔公司的标志。
“不只是这样,它的耐久度也更好,更不容易炸膛。这是测试出的结果。”格里包瓦尔自豪地说,“重量更轻,是因为材料不一样。大家都知道枪炮是钢铁铸成的,却不知道材料不是生铁,而是合金。成分配比的多少,会影响合金的性质――密度、硬度、延展性之类。什么样的配方才是最适合的?这要做成百上千次试验才能找出来,伴随的是经常性的失败,没有多少取巧的方法。
“我是王后资助的学者,作为一个受益者,我得坦白:如果辛辛苦苦研究出的东西最终带不回任何回报,那么许多优秀的研究者最终会失去继续研究的支撑或动力。而如果模仿别人的研究成果而不需要付出代价,那么世间人也都会选择等待别人去做最辛苦的部分,自己坐享其成。这个世界上,能够将研究当□□好的,毕竟只是少数人。”
“……我明白了。”
贝尔蒂埃问:“聊得怎么样?”
“我看他还挺受用的。”格里包瓦尔拍拍对方的肩膀,“我已经尽力,接下来就看你自己了。”
反王后党有内部问题,这边同样也有。
瑞典连队加入,人数虽然增加了近一倍,但实力是否也同样壮大了一倍,完全看两边怎么配合。两支队伍从未并肩作战过,两个指挥官也半点交情没有。从贝尔蒂埃的角度,他当然希望掌握指挥权,但两人军阶相近,兵力相当,他甚至还有点居于劣势――虽然他在美国战场经过战火淬炼,但跟在军中打混十余年的汉密尔顿相比,资历上差远了。
只好开动脑筋,先旁敲侧击一番。格里包瓦尔这么耐心地有问必答,虽然没有明着说出来,实际上是在告诉对方:这次打仗,火炮会是当仁不让的大杀器;但我们的炮兵跟别处很不一样,情况相当特殊,不是你简简单单就能够指挥得动的。
有了这铺垫,贝尔蒂埃就好去谈判了。
“可以,指挥权可以交给你,但是有条件。”汉密尔顿很是爽快。
贝尔蒂埃早就做好了让步的心理准备,听了这话也不着急恼怒,只是点头。
“第一,不能把我的士兵当炮灰。如果你有明显让我的兄弟去送死的举动,我是不会执行命令的。”
“这没问题。王后也有指令,叫我们保全有生力量。”
何况德系的雇佣兵名气虽然大,但跟瑞士以军纪出名的情况有很大不同:他们战斗力颇强悍,但很容易溃逃,只有百年前普鲁士国王召唤他们回去保卫祖国时例外。那种敢死队一样的任务要是交给他们,贝尔蒂埃自己都不放心。
“第二个条件,”汉密尔顿坐直了身子,表情越发严峻,“等胜利之后,我希望得到几门你们的这种炮――独角兽,是吧?还有,我希望你们能办法我们培养炮手。”
贝尔蒂埃睁大眼睛。这可是真金白银地要东西了,而且胃口不小。
他搓着手臂,犹豫起来。
如果是普通的炮,他咬咬牙就拍板了,反正王后和朗巴尔夫人不缺这几个钱。但这独角兽是最新研发的产物,涉及不知道多少生产研究的机密,他嘴皮子一动就送给外国雇佣兵,说严重了是泄露国家机密罪,送断头台都有可能。
炮兵培养更是大项。王后开办习艺所,雄心勃勃地要降低文盲率,还顺带搭配一些简单的数理化常识,但走出习艺所的大部分人,能够读书写字就已经是成绩优秀了,少部分学会了的人,也很快因为用不着而忘掉――有人就抱怨,学这么深有什么用呢?买面包又用不上。
炮兵要掌握累加累减、三角函数,这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都是困难的学问。王后曾展望过,将来有一天,这些都会变成十二三岁少年人就能掌握的知识,但贝尔蒂埃觉得,至少一百年以内很难实现。
由此可见,培养炮兵有多么难;光是挑选出有数学知识的士兵,就像河里捞根针一样麻烦。
这次一门独角兽炸膛,炸死了炮组两个人,炸伤了五个,其中三个还是致残伤,就算能熬过伤口感染,今后生活都有困难。把早就看淡战场上的生死的格里包瓦尔和贝尔蒂埃心疼得要落泪――这些可都是辛苦培养出来的宝贵人才。
“这个汉密尔顿可真能开价!”他腹诽着,也不好当场答复。回头就忙去见朗巴尔夫人。
时间紧急,没法请示王后,找这位王后密友拿主意,万一出问题了也好大事化小。
“之前我们赶巧跟瑞典联队打了一场配合,”贝尔蒂埃游说道,“夫人想必也看到了,效果非常好。”
事实上,贝尔蒂埃营只比那支被打败的贵族骑兵队早了十分钟到达。汉密尔顿在骑兵队的冲击范围内,不得已早早开始迎战;贝尔蒂埃见势不好,赶忙下令架起独角兽,但担心误伤友军,一直不敢开炮;直到瑞典联队向两侧撤离,他才下令开火。这一场在敌人看来“有预谋”的配合,实际上是误打误撞。
“运气不会连续眷顾我们;接下来就应该主动制造配合了。”
朗巴尔扯扯克里夫公爵:“你是瑞典联队的金主,难道不能说句话?”
克里夫无辜地举起双手:“天大的误会。那些瑞典人可不愿意把军队所有权卖给突然冒出来的家伙。金主是费尔森,我只是借钱给他――还是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我每个小时都在向上帝祈祷他愿意还钱。”
朗巴尔蹙眉抿嘴想了一会儿,告诉贝尔蒂埃:“既然如此,你就答应汉密尔顿吧。费尔森的军队差不多也是王后的军队。”
贝尔蒂埃差点被口水呛到。胆大包天的克里夫已经表情夸张地把他心中所想说了出来:“这听起来就像是在暗示什么不寻常的关系!”
“不要乱说,他们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系。”朗巴尔轻咳一声,“就当是我的直觉吧。”
下面不用看
“关键在于可拆解。”格里包瓦尔的手在空中比划着。他指向的地方,炮组正在细心地擦拭检查大炮。这是每次战斗结束后必经的流程。
“我们都知道,如果将东西装进一个箱子,运输会更方便;但如果箱子太重,就必须分成两箱了。我们的‘独角兽’从设计开始,就考虑到了这一步。为了让大炮能更广泛地应用在野战上,必须把制造有利的运输条件。”
站在他面前的人,好像听老师讲课一样不住点头。他是瑞典连队的指挥官雨果・汉密尔顿。
这个瑞典人跟美洲那位正跟在华盛顿身边一同为独立而战斗的同姓人不同,是个时常抿着嘴、板着脸不说话的严肃军官,轻易不会和别人套近乎闲聊。
但火炮的力量是任何一个亲眼见证过它的人不能忽略的;战场上的表现也证明了“独角兽”的与众不同。下令让副官收拢整编被战斗打散的队列之后,他就忙不迭地来近距离观察这些将骑兵们打得屁滚尿流的铁疙瘩。”
“所以你们是完全拆卸运输的?”
“除了炮架之外。炮架带着轮子,本身比较方便移动。”
“但是组装呢?会不会出现来不及组装的情况?而且频繁拆卸不会引起损耗吗?万一部件弄混了,装不回来怎么办?”
“正像我说的――从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好。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不单单是军队和炮兵的事。
“朗巴尔枪炮厂在生产过程中全部采用标准化生产方式。所有零件的规格都是一样的,有专门的质检员进行检查,误差控制在几毫米的范围内,这样一来有两个好处,第一是组装和运输都方便,第二是出现损坏时,如果不是整个结构被破坏掉,只要替换掉零部件就能够继续使用,维修起来方便又节约成本。
“当然,这只是对作战部队而言的好处;我听说工厂本身也能获益。培养工匠的时间和成本变少了,制造速度加快了,成品的质量也更容易控制。”
“误差几毫米?这真的能做到吗?”
“以前大概是做不到的;现在恐怕也只有朗巴尔枪炮厂能做到。具体情况我不是很清楚,我听说靠的是特制的蒸汽机和改进过的机床。测量工具也必须在精度上跟得上。为了达到这样的生产工艺,工厂做了许多研究,光是专利都申请到了好多个。”
“哦,那个专利法!我听说过这个。似乎是模仿英国建起来的?传言说这个法规的出台是王后在背后推动,为了……咳咳。”
“哈,我知道,说是为了保障王后自己和朗巴尔夫人的私利吧?毕竟法规一出,获利最多的怎么看都是一直致力于研发的王后研究基地和朗巴尔公司实验室。连一向与王后站一条线的巴黎知识分子都不太高兴,法兰西学院的学报当时连续刊登好几篇文章,都在抨击这个法规阻碍了科学和文明的传播和共享。”
“……”
“把你的枪拿出来。”
“什么?”
“拿出来。”一边说着,格里包瓦尔也伸手去掏自己的枪。
汉密尔顿犹豫片刻,见老将军不是在说笑。
“事先说明!我不会跟您决斗的。”
格里包瓦尔忍不住大笑,“谁要跟你决斗?”他把枪送到汉密尔顿面前,“跟你自己的对比对比。”
汉密尔顿摆弄一会儿,有些钦佩地感叹:“……您的枪做工更细致,颜色不太一样,大小接近,但更轻一些。”
他知道轻一些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减轻长途行军时的负担。
他转过枪托,看到了朗巴尔公司的标志。
“不只是这样,它的耐久度也更好,更不容易炸膛。这是测试出的结果。”格里包瓦尔自豪地说,“重量更轻,是因为材料不一样。大家都知道枪炮是钢铁铸成的,却不知道材料不是生铁,而是合金。成分配比的多少,会影响合金的性质――密度、硬度、延展性之类。什么样的配方才是最适合的?这要做成百上千次试验才能找出来,伴随的是经常性的失败,没有多少取巧的方法。
“我是王后资助的学者,作为一个受益者,我得坦白:如果辛辛苦苦研究出的东西最终带不回任何回报,那么许多优秀的研究者最终会失去继续研究的支撑或动力。而如果模仿别人的研究成果而不需要付出代价,那么世间人也都会选择等待别人去做最辛苦的部分,自己坐享其成。这个世界上,能够将研究当□□好的,毕竟只是少数人。”
“……我明白了。”
贝尔蒂埃问:“聊得怎么样?”
“我看他还挺受用的。”格里包瓦尔拍拍对方的肩膀,“我已经尽力,接下来就看你自己了。”
反王后党有内部问题,这边同样也有。
瑞典连队加入,人数虽然增加了近一倍,但实力是否也同样壮大了一倍,完全看两边怎么配合。两支队伍从未并肩作战过,两个指挥官也半点交情没有。从贝尔蒂埃的角度,他当然希望掌握指挥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