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之绝版马官-第5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祖允许元吉居住在武德殿,这是太极宫中能够同时接近府库和武库的关键地方,那么元吉的被宠信程度一定高于秦王。

    元吉毫不隐讳,也说明高祖对秦王的猜忌同样很深。

    尉迟恭在射杀元吉时可没有一丝的迟疑,建成和元吉曾以成车的金器收买过尉迟恭,但没有成功。元吉又派人夜间刺杀尉迟恭,但尉迟恭神勇,房门大开、安卧不动,刺客居然不敢进去。

    李元吉是个心狠手辣的主儿,齐王府典签裴宣俨被免官后,曾经转到秦王府任职,元吉担心裴宣俨汇露自己的秘密,派人用毒酒将他谋杀了。

    这次在临湖殿,尉迟恭又先射了元吉一箭,这个人连救之于襁褓的宫人都敢勒死,让他活着尉迟恭注定没有好。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的清晨,长安百姓谁都没有想到,在太极宫中发生了一件大事,有皇帝的两位成年皇子同时殒命。

    ……

    赵国公陪着金徽皇帝、皇后行过了临湖殿,再向着玄武门的方向走。

    柳皇后的心里此时已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湖光山色,亭台水榭,九曲回廊,园林花圃依然如旧,它们也是那场血腥的见证。只是不能言语。

    清明渠从长安城正南面安化门入城,经安乐坊、明昌坊等十一座坊区再进入皇城。龙首渠有个分支在长安城东北入城,也进入到皇城里来。

    两道渠在太极宫正南面的东、西两侧汇入,如太极宫内的两条玉带,它们的相汇处,便是太极宫北半部的四大海池。

    临湖殿往北,他们到了南海池,南海池在西北方向与西海池相通,西海池连着北海池,东海池则耍了单,在东面的安礼门附近,中间有一道明渠相通。

    金徽皇帝一边走,一边说道,“让朕来猜一猜,当时高祖皇帝在哪个海池上泛舟!”随后指着西海池道,“就是这里。”

    赵国公说,“陛下猜的没错!那日高祖正是在西海池上泛舟,但为何陛下像是亲眼看到一般呢?”

    皇帝说,南海池离着玄武门太远,而且与玄武门之间挡了好多的殿阁,也不便于观察玄武门上的动静。

    而北海池离着玄武门倒是很近,几乎到了玄武门底下,但正是因为太近了,高祖才不会去。

    “试想事发时,东宫人马从玄武门外射进来的箭矢,都飞到了门内相思殿的殿顶上,去北海池岂不是有着更多的危险?”

    他说,“只有西海池不远不近,南北有咸池殿、鹤羽殿为屏障,高祖可以掩饰行踪。朕再猜测,高祖这次前来,一定轻车简从,但带的可都是劲卫!”

    赵国公道,“正是这样,尉迟恭到西海池的大船上去见高祖,高祖的一些仪仗和伞盖还是匆匆打起来的,因为我们随秦王入玄武门往里走时,并未发现海池上有人。但高祖身边的护卫,看起来人数虽不多,却比建成、元吉带的那些人精干的多!”

    在那个时候,玄武门内外一片攻杀,随后临池殿南边也有厮杀,高祖没有现身,直到门里门外尘埃落定时,他出现在西海池上。

    皇帝暗道,看来高祖也并非常人看到的那般优柔少断!这不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只有西海池是可进可退的理想观察地点,从这里居然可以同时兼顾两边。

    南、西、北三大海池相通,水面十分开阔,万一两边的火并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只要移船于海池中央,便不会被无论哪边那些擅于弓马的人殃及。实在不行的话还可从北海池上岸,出玄武门避难。

    当尉迟敬德身披铠甲,手握长予,全副武装登上高祖的大船时,高祖大惊,问道,“今日作乱的人是谁?爱卿到此做什么?”

    这句话的重点是在前边半句——从高祖置身处往南、往北,两边闹的那么热闹,他不会不知道发生了乱子。这次的“乱”早在他的预料之中。

    但他在海池上,一时间并不能断定谁胜谁负,那么这句问话便极有机关,谁败了,谁一定就是“作乱”者!

    如果上船来的是秦王、或者是建成的话,高祖的前半句同样不必问,胜负一目了然——失败者不会有机会到他船上来的。

    但恰恰上船的是尉迟恭敬,高祖一时之间倒不能确定了。

    尉迟恭虽然一直是秦王府的人,但就在此次,突厥人进犯乌城时,高祖让元吉领军,特别抽调了秦王府的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秦叔宝等骁将随军出征。

    李元吉做的更狠,他在从秦王府抽将的基础上,又专门挑选了秦王府帐下精锐之士充实到军中。这一举动异常狠毒,使秦王陷入孤立之地,最后只能束手就擒。

    高祖岂能不知这一举动的真正含义?然而,他还是同意了。他从原来的居中抹抹稀泥,稍稍偏向一点建成元吉,到此时已完全转向了建成一方。

    而被抽入军中的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秦叔宝这些人,在元吉的军中要么倒戈,要么被秘密处置掉。

    只要看一下此次李元吉所率的军队构成就能清楚,这是罗义的天节军和张谨的天纪军。李元吉要处置秦王府抽上来这些人并不难。

    武德五年,建成东讨刘黑闼的收获颇丰,特别是网罗了不少人才。其中就有幽州总管罗义,此人曾是隋朝虎贲郎将,十分善战。后来他随建成到长安,出任左翊卫大将军。

    张谨不是建成的人,但他也不近秦王府,只听命于皇帝。

    有这样的大军,李元吉要处置人数并不占优的秦王府数名将士,这些人就算再骁勇,也无济于事。

    金微皇帝暗道,在做足这些功课之后,六月三日,高祖莫名其妙地、将观星者傅奕那句“秦王当有天下”的话亲口告诉秦王,其用意很值得揣测。

    那么此时,跑到大船上来的居然是应该在元吉大军中的尉迟恭——他到底是效命于秦王,还是已经归顺了建成和元吉?高祖弄不清楚了。

    在西海池边,赵国公对金徽皇帝、皇后说,“当年,高祖在惊乱中脱口而出的这句话,最后传到了秦王的耳朵里,当时的秦王一脸的黯然!莫明悲愤。”

    这不恰恰印证了:建成和元吉在这次事变之前的一系列准备中,高祖至少是大半个知情者!

    “今日作乱的人是谁?爱卿到此做什么?”,告诉朕谁胜利了,另外朕关心的是——不管你属于哪边,要对朕做什么。

    ——尉迟恭答道:“秦王因太子和齐王作乱,起兵诛杀了他们。秦王殿下担心惊动陛下,故派臣来担任警卫。”

    高祖此时已不再惊慌,问了裴寂等人流传千古的那四个字。


………………………………

第1307章 玄武门!!

    柳皇后默默不语,心说这可都是人杰,至少也算人精,铁血皇族啊铁血皇族,而我的儿子只会骑大马,难道他将来也要这样冷血?但是以我对峻的了解,他岂会是这样的人!

    玄武门总算到了。

    在冬日午后温暖的阳光下,玄武门高大坚固,凛然不可侵犯,三层飞檐展翅欲飞,如玄铁一般的瓦顶衬着蓝天,让柳玉如站在它面前,也肃然起敬。

    小太监徐韧曾在这里不屈不挠以头触墙,令守门禁卫们屈服。但是在当年,来自东宫的三千人马使尽了浑身解数,也没有踏入玄武门一步。

    而来自秦王府的几百人,凭着玄武门,使太极宫乃至整个大唐换了主人。

    长孙润不常到玄武门来,因为皇帝一家搬到大明宫去了,这里已不那么要紧,但今天老爹陪同皇帝和皇后溜哒过来,他一接到传信,立刻就到了。

    金微皇帝对他的这位表弟一向发自内心的喜爱,与对长孙冲的态度截然相反。上一次因为崖州供辞的事,明明可以直接问一问长孙润,但皇帝都没动这个心思。

    切身利益当前,并非每个人都禁得住考验。

    但也并非每个人都禁不住考验。

    这可不是皇帝信不过长孙润,恰恰因为太信任长孙润,皇帝认为没有这个必要,这句话要是问到长孙润头上,极有可能要伤长孙润的心。

    后来事实证明,长孙润不但没有按着他爹赵国公的暗示、动手在那些证词上删改一个字,而且原封不动全交到门下省去了。

    长孙润过来见三人,英气十分。赵国公看着老儿子,怎么看怎么配得上从三品!他止不住打心眼里喜爱,这可真是没想到,长孙家最有出息的,居然是这个以前他最瞧不上的老儿子。

    皇帝更是多日不见长孙润了,语调儿中透着格外的亲热,“长孙润——你太滋润可不行,朕早晚给你安排个苦差事。”

    谁知长孙润道,“陛下,我可不想离开这里,这里离着大明宫近过别处,我能时时见到陛下!”

    皇帝的语中透露了他的想法,长孙润的从三品,从他的年纪上说是有些不大相称,长安有多少人混了大半辈子,连个五品都混不上。赵国公从皇帝的话中听出来了,八成自己的老儿子要得个重差。

    但于长孙润的应对,长孙无忌又觉着不大满意,心说你怎么能这么与陛下说话呢!不过崖州供辞一事,让一向工于心机的赵国公,都觉着不如老儿子有远见,本来想数落他的话也咽下了。

    果然,皇帝和皇后根本没有因为这句话有丝毫不悦,反而皇帝还道,“好男儿志在四方,整日看门守户的有什么出息……你也用些心,好好想想如何做个刺史,替朕管一片地方。”

    赵国公的心忽悠一下子,难道洪州……

    皇后的心思全在玄武门上,首先她看到玄武门的两扇硬木制成的大门,每一扇都有七八寸厚、三四个人高,上边布满了一排排的黄铜门钉。

    这要是一关拢了,即便让人踏踏实实靠近前来,用凿子慢条斯理地挖,没有一天半日也挖不透,更别说门上还有严阵以待的军士守卫,要拿飞矢往下射击了。

    赵国公说,“此门有功啊!它阻断了一个时代,再开启了一个时代。没有它也就没有贞观之治……可古往今来,有几次贞观之治?”

    皇帝点头表示认同,有多少豪杰、野心家都梦寐以求、要在龙座上坐一回,以为坐上了龙座便是成功,但结果是,属于他的那个时代却无数次遭人唾弃,必欲掀之而后快——这是什么成功?

    ……

    武德九年的六月初四日凌晨,秦王出府。

    这个时间比他平时上朝要早那么两三刻的光景,太早了玄武门未开,门上注定盘问,会有异于往日的动静。

    更主要的是,这个时间是根据东宫的计划决定的,秦王要打这个时间差。

    东宫的率更丞,叫王晊。他在六月初三日宵禁前一刻,派他的弟弟乔装骑马出金光门,再从城西绕到了秦王府,给长孙王妃报告了一件事。

    ——东宫在调动人马。

    东宫里乌七八糟什么人都有,宫中原有禁卫,杨文干给太子搜罗的突厥兵,罗义孝敬的幽州骑兵,太子组建的长林军,这些人动不动便一惊一乍的训演,放在往日不算大事。

    王晊说的重点也不是这个。

    只是秦王却意识到,在“秦王当有天下”的前提下,这就是天大的事。

    王晊是东宫的率更丞,专门负责东宫计时。他让弟弟转告秦王和秦王妃:太子建成亲自吩咐率更丞——要他务必在初四日卯前三刻,提醒东宫翊卫车骑将军,冯立。

    建成郑重对王晊说,如果见不到冯立,通知副护军薛万彻也行,这个时间一点不能晚,晚了的话赶不上训演。

    王晊从未经历过,东宫人马训个练还这么郑重其事、如临大敌。而且他看这一次,连左车骑谢叔方也在极其神秘的操持训演之事。

    冯立、薛万彻、谢叔方,外加小三千人暗暗骚动,这可不同寻常呀!王晊想了想,便把他亲兄弟派出城了。

    率更丞也是个丞。但得看是管什么的丞。这个小官别说同别人比,就算与东宫管厨房的丞也比不了。

    王晊就是看漏之官,别人睡觉,他瞪着眼睛熬夜、看住手底下的更夫们,不让他们误了打更报时。

    因而王晊的薪俸也不多,偏偏家里孩子、大小老婆也不少,官职无权也没有外快,日子过的那叫一个艰辛。

    再加常年的熬夜,王晊都瘦成了大眼灯。

    有一次王晊的老母重病,延医请药两天下来,少的可怜的积蓄便花光了。

    此时别说朋友们了,连亲戚都躲的远远的,见了面假装看不着王晊。

    就在王晊愁眉不展的时候,秦王府王妃长孙氏,叫府里一个人带了一大包钱,送到王晊家中。

    秦王妃使来人告诉王晊:安心给老人治病,不够的话秦王府还有。一点心意,不要和人说什么。

    王晊身为东宫之官,家中出事后连东宫同僚都未提过,更未求到过秦王府,但长孙王妃是怎么知道的?

    原来,她在入太极宫给高祖的妃嫔们请安的时候,听到她们正在说起这个人。来请安的正好有太子妃郑观音,她在说起王晊的窘境时,将这件事当成个笑话,说王晊乘着一阵风能飞上天。

    而王晊果真一句话没有提过秦王府的好处——在东宫提这个,好似有心打什么人的脸——但秦王府的好处他可一点没敢忘。

    率更丞提到的东宫动向可能不大清晰,比如确切的人马数量。但是时间一定不会有错。

    大臣卯时入朝,这是通例。那么东宫在卯前三刻调动人马,看来是要在秦王上朝途中动手了。王妃重赏了王晊的兄弟,让他天亮后仍从原路回城。

    秦王决定,他便在卯前半个时辰动身,早他半刻!

    这个时候玄武门已经开门了,秦王今日可能睡不着,早起一会儿入朝也不新鲜。长孙无忌、房玄龄、侯君集等十三个无兵之将,化装成秦王护卫,人人内穿软甲,弓刀齐备,与秦王入了玄武门。

    当日,玄武门上领宿卫军的正是云麾将军,敬君弘。

    此将对秦王、秦王妃多有好感,这对夫妻行事低调,待门上宿卫一向和蔼。尤其是秦王妃,每次入宫给高祖妃嫔们请安,都不忘对城上打声招呼、道声辛苦。

    有时王妃从府中给众妃们带些亲手做的吃食、小点,一定还会想着多带一些,入玄武门时随手塞给城下把门的军士。

    一两块点心可能算不得什么,但得看谁给的。

    一边是寒夜里搂着大铁枪、靠门值哨的普通军士。

    一边是倾国倾城的秦王府美貌王妃。

    每次当他们不大好意思地伸手接过东西时,一整夜的寒冷,可以说连脚脖子都僵了,但此时此刻心是热乎的。

    秦王入城时,依然习惯的朝门上打了招呼,没有任何异常。

    稍有异常的是,秦王随口吩咐张公谨、屈突通、张士贵、段志玄,“孤猜着……王妃注定不听话,她还得入宫来。你们在这儿等她一下,万一她带了东西,可帮忙提一提。”

    四人便在门口站下了。

    秦王既然有吩咐,不论是守将敬君弘、还是门边的军士,谁都没有奇怪——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就是不知王妃又带了什么好吃的。

    秦王府。长孙氏一见丈夫起身了,马上吩咐尉迟敬德和秦叔宝,“我们也走!”秦王只比东宫定下的时刻早行了半刻,这就是前后脚的事。

    秦叔宝劝阻道,“王妃你不能去,秦王可没让你去。”

    王妃说,“别争了,一刻功夫可没多久。”

    尉迟恭和秦叔宝,可是已被征调入了李元吉的大军,此刻他们为什么会在秦王府呢?

    这还得说李元吉的心思根本不在军中,他任了大军的主帅,却不在军中执令,日常仍是住在城内。他以为将这些人安插入军,便万事大吉了,他的心思都在秦王一个人身上。

    大军无人施令,驻扎在长安城北已经有些日子,连主帅都不在军中,那么上行下效,那些家在附近的人,趁夜回家看看的也不在少数。

    偷偷跑回秦王府来的除了尉迟恭、秦叔宝,有些府内被抽走的军士也陆陆续续回来了,不然秦王府连八百人都凑不齐。

    时间紧迫,人们不再争了。

    李承乾等孩子们不能跟着,八百人再留下一大半护府,王妃带着余众出发前往玄武门。

    来至月营门外,先派人躲在门后眺望东宫玄德门方向,时间一点一滴接近王晊所说的那个时刻,每个人手中都拽紧了马缰,只要东宫一有人露头,马上往玄武门抢。

    卯前三刻,东宫方向居然没有动静!

    尉迟恭道,“王晊这小子敢骗吃骗喝,看我不撕了他去!”

    王妃道,“再等等。”

    秦叔宝说,“万一这三千人不从这里走,已从南面进了太极宫,如何?秦王岂不是危险了!”

    王妃道,“不能,三千人可进不了太极宫,我们稍等。”

    又过了一刻,被王晊有意晚报了时辰的东宫人终于露头了。这些人的马蹄子上都裹了东西。

    在接近玄武门之前的这一段路上,最好不要搞出什么大动静,不然玄武门上大声一问,也许便给月营门出来的秦王报了信,压声!

    有人心里骂骂咧咧,太子建成放着宝贝似的长林军不动,苦差事都落到了杂牌身上,连觉都不让好好睡。

    安礼门不开,门上就有宿夜军盘问,“干什么的!”

    薛万彻赶紧出示太子令,说这些人是去西内苑外围训演。

    只要不入宫,门上便不问,这些人悄悄向月营门方向移动,估么着在玄武门上还会有人问。

    但他们发现,在清晨稍有些阴沉的天色下,月营门下冲出来为数不多的一哨人马,蹄声清脆地往这边驰过来了。

    翊卫车骑将军冯立喊道,“情形有变,这是要进玄武门,我们速进!”

    东宫人马呼哨一声,开始挥鞭飞驰,蹄声与对面不大一样,但速度不慢。薛万彻喊道,“可别让他们进了玄武门!”

    玄武门只要开启,往日不到晚上是不关的,门上军士大声报,“将军,日营门和月营门都有人马驰来,日营门人多,月营门人少!”

    云麾将军敬君弘在城上早就看到了,而且他看到了秦王妃。他立刻骑马下城,“这还了得,随本将出去盘察!”。

    在门内,张士贵提醒道,“东宫来意不明人又这么多,将军不可轻出!”

    敬君弘不听,光天化日玄武门外出了事端,身为玄武门守将连头都不露,也真说不过去。

    有两三百人随他在门外列队,前后都有人,这些人不约而同,面朝东边。

    先赶到的是秦王府的二百人,为首的是秦王妃,她急切地对敬君弘道,“将军,东宫谋乱,欲进大内,事态紧迫,请将军允我们入宫护驾!”

    其实玄武门正开着,秦王妃带的人不硬闯,而是先商量,敬君弘想都不想将手一挥,“王妃自可进去,这里交给我们!”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玄武门守将该做的是大门紧闭,然后据城细加盘问两边。不论哪一边谋乱、或是从门外经过,总能保证玄武门不失。

    也许是承平日久,也许是


………………………………

第1308章 青出于蓝

    自古以来,所有的大胜都是平民的胜利。更是人心的胜利。

    也许是承平日久,也许是东宫时不时、便有数目不等的人马从玄武门下经过,也许是秦王妃异于往日的出现,也许是在城门下、张士贵那句先入为主的话,总之敬君弘潜意识里觉着,东宫来这么多的人没怀好意。

    秦王府的二百多人涌入门里,秦王妃还站在门口喊道,“云麾将军,我们人少,你们快些回城里来!”

    秦王妃急切中喊出来的这句话,更使敬君弘分明了敌我,此时他才想到跑出来不妥,而且和他在一起的,还有中郎将吕世衡。两个守门将官的都在门外。

    他喊道,“王妃,已经来不及了,你们快快关了门,不必管本将!”

    当时的情形就是这样,同样的两班突然出现的人马,被敬君弘和他手下的军士们,在那样急迫的时候一下子分了敌我。

    这与太子、秦王府的地位无关,只关乎他们的直觉。玄武门守将把自己留在门外,再让秦王妃赶快关门。

    因为半里之遥对于骑兵来说只是一眨眼的功夫,此时敬君弘才想起他守门的程序,但手下人已经列队,再若进门恐怕连门都要关不拢了。

    秦王妃只来得及喊完这一句,她迟疑着,要不要将敬君弘关在门外。

    张公谨、张士贵,屈突通、段志玄,已经两人一扇扛住了大门,焦急地看着王妃。门内的军士提醒道,“王妃,将军有令关门。”

    意思是:你们不关我们也要关了!

    一个迟疑的功夫,东宫人已经冲到了,他们根本没有减速——看到秦王府的人马进城了都,谁能想到减速呢!

    敬君弘在马上抬手要说话,东宫人已经一下子冲散了他的二百人队伍。他们不听敬君弘和吕世衡的喝止,直接抢玄武门。

    两扇大门被张公谨、屈突通、张士贵、段志玄,和门内军士的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