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之绝版马官-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放在平时,郭都督早就发火了。但是此时他只是无比爱怜地看了儿子一阵,却用了最平静而不带感情的语调说道,“去,把手下人清点一下,家中不是独子的留下五十人,其他的能走都走。”

    他见郭待诏仍想说话,又补充道,“我们父子不能都死在这里……你一定要出去,回西州查清楚,是谁拖延了我的搬兵军令!”郭待诏听了,这才出来按着父亲的吩咐把该做的安排妥当。

    王府之中并不缺少长绳,焉耆城依着天山余脉而建,地势北高南低。他们只有出了北城、进了大山才有生路。见郭待诏选人,这些卫士们都明白了郭大人的意思,也没有人多说一句话,谁都知道大战的间隙有多么的短暂。

    墙外鼓噪声再起,似乎新的进攻就要开始。郭都督神情一凛,正色说道,“众位,孝恪无能,连累了大家!我们来世再见!”

    待诏道,“父亲,你听!”原来敌军并非进攻,而是纷纷喊叫着朝着一个方向跑去了。郭孝恪登上屋顶看了一阵,下来大声吩咐道,“原部署作废!严阵以待!听我命令!”

    高峻在天亮时带人到达焉耆城南,先在淡河南岸的树林中商议对策。

    他们这些人只要过了淡炣,在焉耆城头上便会一览无余地看到。若是在一马平川的大漠上,这些护牧队再加上两百正规的唐军骑兵,倒是一支不容人轻视的快速冲击力量。

    但他们面对的是一座高大的城池,用骑兵攻城高峻知道这就和开玩笑是一样的。但是西州离了焉耆这么远,不带骑兵他又怎么能这么快地到达这里?

    城内的厮杀之声离了十里还能隐约地传到人们的耳朵里,可以想见那里厮杀的激烈程度。高大人脑海里疾速转动着,否决掉一个个的方案。

    段正海有些着急,他以为高大人没打过仗乱了方寸,于是说道,“高大人,城中千钧一发,不容我们迟疑,末将要带我的人马冲过河去攻城。你的人做我后援。”

    高大人伸手制止道,“不可,我们人少,又以已之短攻敌所长,这怎么行?”

    段正海道,“但是救兵如救火,晚一时郭大人就危险一分,怎么能再耽搁。”

    高大人道,“你要知道,我们今天到达这里的,是全西州能解救郭大人的唯一人马。只要我们这三百人在,事情就有希望。若是不管不顾、大冲大砍地杀过去,让这些人都倒在焉耆城下,还有谁再去救郭都督?就算还有人,再让他们由西州跑到这里,你认为城里的人还有希望吗?”

    以弱击强,只有找到强者的弱点,抓住唯一机会奋力一击。高大人手中的筹码就只这些,他不能草率。“你们闻到了什么气味了吗?”高大人嗅着鼻子问道。

    冯征和另两人道,“是烟火味道,由城内飘过来的。”

    高大人说,“你们看这焉耆城座落在半山之上,城内日常用水还可借助于坎儿井,但用水量一大,坎儿井是不够的。焉耆欲反,必然积蓄了大量粮草……此计倒可一用。”(未完待续。)
………………………………

第118章 城中火起

    段正海道,“大人是要去烧他粮草?但郭大人正需我们冲到身边,我们却去烧他粮草!就算都烧光了又于事何补?”

    高峻知他救人心切,对他在言语上的冲撞也不以为意,只是耐心地说道,“将军想差了,焉耆的粮草事关他们长期固守的大计,这是对方的软肋。我混进城去尽力烧起大火,任是谁都不能放任不管。”

    “那又如何?”众人异口同声问道。

    “要管则必用水,城内那几眼坎井够用么?不够用的话,他们会到哪里来取水?”众人眼睛一亮,段正海道,“大人是想让他们主动打开城门!此计妙是妙,但我们由这里快马冲去,未到近前,恐怕对方早已关上了城门。”

    高大人心意已决,摆手让众人息声道,“不要再多问,听我吩咐。”这里只有高大人职位最高,众人听了一齐静了下来。

    高大人道,“一会,我自带了绳索绕到对方城下僻静之处,想法进到城中,拣对方要紧处放火。若是城内大火一起,我自会先去助郭大人。敌人有人出城取水的话,必然是用水车等物――十里远,傻子也不会用人来担――你们只须隐蔽妥当,待水车到后抓了取水之人,扮做他们的模样,带着满载的水车去骗开城门――我估计在这样的紧急情况下,他们连盘问都不大可能盘问。过吊桥时一定要挥刀砍断吊索让它再也扯不起来。要将水车拉至城门口,将大门掩住,让它不能很快关上。敌方必然来抢。因而去骗城的人,身手一定要好到能支撑到我们的骑兵冲过这十里的时间。”

    众人领会了高大人之意,高大人又道,“若是城中不见火起,有两种情况:一是我已遭遇不测,水车也就不大可能会出城了。你们可由护牧队带了马匹在城下招摇。对方若是出城来抢,诱敌的护牧人员就随他们进城,但到达城门口处就要发作起来。支撑到段将军的人马冲过这十里,这是中策了,不得已而为之。”

    “第二种情况,若是城中大火不起。也有可能是我找不到要烧之物。那么我会尽力潜行到南城门下,待你们诱开城门时大家共同坚守在城门处、等待段将军大队冲到。如果你们诱不开城门,只好我拼了性命自去开城,你们在城下诱敌的护牧队员耳朵要时时竖着,只要听到城门内喊杀声起。就给段将军发信号,大家一起冲近了来壮大声势、减轻我在城内的压力。”

    “若是不见大火,你们诱城不开,而城门内又听不到我的厮杀之声,大家就可拼命硬攻了,至少还能给城内的郭都督一些声援。不过这就是最下策了!”

    众人听清楚了,无不为高大人细密的计划暗自钦服。大家分头在树林里隐蔽了做准备。高大人背了一条长索,上了炭火,沿着淡河此岸迂回往西,再往北。在一片不算茂盛的丛林中穿行着飞驰。

    他的手无意在炭火的肩胛骨上一摸,掌心里是一片殷红!而它并无伤口!高大人在马上道,“炭火,想不到你真是一匹汗血马,”这次长途驰援郭都督,高峻的马速始终没有提起来,但他却第一次见炭火冒出血汗,心中有些不解,也不去多想。

    淡河在城西绕城而走,不过此处山路陡峭难行。敌人取水也不会选择这里,而一定会去城南的平坦开阔之处。

    在城北,高峻已经站在高耸的城墙下。虽然离得近了,但城中的厮杀声音却不是很激烈。他不由得心焦起来。

    在城墙上并无巡回走动的人影,大概是这里山势险要不适合大部人马行动,因而不是防守的重点。他并不知是落昭用人心切,急着要去围攻郭孝恪,从他认为最不要紧的地方将抽人走了。

    城北并无大门,城墙足有三丈多高。用大块的方石垒成。日久年深,有一颗种子落在两丈高的城砖缝里,竟然长出了手腕粗的一株小树。高大人有了主意,卸下背着的绳索,用绳索的一头把自己的乌龙刀拴结实了,一把将刀带了绳头甩过小树,乌龙刀绕过树干回落下来。

    高峻将刀解下,抓牢了两根绳子,他要爬上去。

    看到炭火还停在那里看着自己,高大人回来想了想,用刀将内衣削下一块,划开食指在上边写了,“我已入城、依计而行”八个字,将布几角系在炭火笼头边,拍拍它的脖子。炭火通人性,似是知道主人的用意,恋恋不舍地看了高大人一眼,扭身按原路跑入了树丛。

    高峻背好了乌龙刀,抓了绳索双臂用力,脚下踩住了城砖缝隙,不费什么力气就到了两丈高处。他丢了绳子,双脚一蹬树根,身子直飞而上,双手扒在城墙垛口上。

    马道上十几步远处只有两名军士看守,此时他们正伸了脖子往城内一个方向看着,并指指点点说着什么。

    高大人受他们两人的指示,很快看到了那座高大的焉耆王府。府院内匆匆的人影也看不真切,但是他在大街上看到为数众多、着了陌生装束的军兵。由他们的异动上高峻知道郭大人多半就在那座大院里。

    而距着那座院子一箭之地的范围内,许多的草垛、草房都有烧过的痕迹,但都已被人用水浇灭了,但还散发着熄火后的水汽柴烟。

    在另一个方向,高峻看到一处开阔的草场,垛了整齐的一垛垛些草,四周边的仓房门窗闭得森严。场内有不多的军士把了大门,他们似乎对不为远处的厮杀所动,看得出他们看守着要紧的所在。

    高峻正伸了脖子往城内看,城头那两名军士已然发现了他,举着手里的刀跑过来喝道,“哪里来的奸细!”高峻一跃上去,抽出乌龙刀“噗、噗”结果了他们,顺了马道直奔草场而去。离着老远就有人发现了他,在对方一片“站住”的喝喊声中,高大人挥刀冲了进去。

    这些人哪见过这么不要命的人,当面拦着的人一眨眼倒在血泊里,把砍成两截的枪杆、刀尖刀把丢出老远。其余的人让高峻甩到后边仍紧紧追着。高大人也不纠缠,他的目的是放火。很快冲到一处垛草下,将草引燃。这些看守之人一见烟起来,一部分人继续挥舞了兵器来抓高峻,另一部分人立刻分出去,由一间仓房内拎了水桶水盆往这边跑来。

    高大人怕他们把火浇灭,点火后并不离开,砍倒了几个冲在最前面的不让他们接近,看看火势大了才往下一处垛草跑去。

    如此这般,高大人在众人的围追堵截之下,边打边放火,将三十几垛柴草隔一座点一座,点着了十多座柴垛,并砍倒一路上追得紧的三十几人后,那些人才领了落昭派出的援兵冲进草场里来。

    不过此时由北边山谷里吹来的罡风,已将火势无限漫延开去。

    焉耆城内很快浓烟滚滚,还在燃着的草灰、火屑被强烈的热流翻卷着冲上半空,借着突然猛烈起来的北风一直飘过半座城池,复引燃了远近的民房、草垛,远在南城城墙上守卫的焉耆军士也很快被包裹在滚滚的浓烟里不住的咳嗽,他们纷纷回过身来,看这城中吓人的一幕。

    不一会儿,三驾拉了大桶的水车由城内大街上飞快的往南门驰了过来,赶车的军士仍不住地挥起鞭子狠抽在驾车的马匹身上,嫌它们跑得不快。

    马车离着南城门还有段距离,他们便在水车上扯了脖子高喊,“快开门!丞相有令,出城拉水――”

    也不用验看什么手续了,有人手忙乱地打开城门,马车一阵风似地冲出去了。(未完待续。)
………………………………

第119章 西州大军

    这座粮草场乃是落昭花了无数的心血积攒起来的全部家底。焉耆要想起事就得做长久的打算,落昭不但准备了充足的粮草,他还在城中各处又加打了一些坎井。以为各方面都准备得差不多时他才敢行动。

    接到粮草火起的报告后,落昭吓得心惊胆战,万一焉耆城让西州唐军四面包围了他们这些人吃什么!当下拨出大半人去救火,并气极败坏地叫道,“找出那个人,把他大卸八块!”

    高峻看看目的达成,甩开身后追兵,趁乱砍开一处木栅从草场中跳了出来,想直奔先前看到的那处大院。但是迎面遇到了两三百名焉耆反兵,一下子将他围了起来,“放火贼在这里,莫让他跑了!”高峻无法,只得挥舞起乌龙宝刀在人群里左冲右突、先顾自己性命要紧。

    郭待诏在墙头看到有一部分围兵撤走,不一会又看到西边喊杀阵阵,下来说与父亲知道。郭孝恪道,“城外安静城内却乱了起来,我还真是没有想到。”正说着,只听墙上的卫士喊道,“郭大人,有人冲过来了!”

    是高峻冲开一条血路,冲着墙头上高喊道,“郭都督在不在里面!”喊过一句,身后丛丛的刀剑再次冲着高大人刺了过来,高峻忙又回身招架。

    墙头上人丛里现身一个浑身是血的人冲他回道,“高峻,我是郭待诏,我父亲正在这里!”高峻大喜,一边与纠缠上来的人周旋,一边问道,“你们有没有事?若无事,我就去南门,开城放援军进来!”

    郭待诏道,“等我下去助你!”

    院内人听郭待诏说,立时群情大振,郭都督向众人喊道,“我们大军到了。一起冲出去,一部随待诏去南门接应;一部随我趁乱冲杀,让他们首尾难顾!”四百来人大开府门,兵分两路一声喊杀冲了出来。

    高峻见到郭待诏。对他喊道,“只须把兵给我一些,你再去护卫郭叔叔!”待诏一想也是,以高峻本事他并不会有什么挂碍,心里却是一直担心父亲的。于是把百十名卫士交与高峻。自己径去与父亲会合。

    郭孝恪深谙用兵之道,此刻敌方才现混乱,时机须要抓住,不能让对方缓过神来。且自己这里援兵已到,正局势出现大逆转之时,他绝不会随了高峻去南门,而是要带人往敌人最混乱的地方冲击。他们人虽然不多,但是仍然能够兵分两路,让对方不能兼顾。

    但是郭孝恪恪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一直盼望的西州大军也只有三、四百人。他的心中也有些纳闷。怎么是高峻先出现在城里。不过此时没有时间让他多想,于是就按着城外拥有万马千军来布置城内的打法。

    郭都督已判明了敌方最乱的地方,带着手下三百人一阵风地冲到粮草场,这些人边冲边喊道,“西州大军已到,扔了兵器的既往不咎!”这些唐军被人堵了在王府里堵着打了一天一夜,此时得知援军到了,士气再次高涨起来,所到之处掀起一股不小的波澜。

    所谓兵败如山倒,落昭手下人是不少。但死心跟了落昭冒险的却是少数。大火一起已就心头慌乱,再见唐军居然打开了王府冲了出来,心知局势发生了逆转,再听唐军喊着西州大军到了。立时丧失了斗志,纷纷四散逃命。

    郭孝恪的手里也提了一把刀,只来得及砍倒两三人,郭待诏就到了,郭孝恪问道,“来了多少人马?”郭待诏道。“没来得及问高峻,怎么还少得了三五千。”

    郭都督闻听大喜,吩咐手下道,“二十人一队,分头进剿残敌,莫让落昭跑了!”众人答应一声,三百人立刻分作十几个小队,旋风般地往四下里去了。

    不一会,郭都督就见一名唐将率领两百骑兵冲到,那人正是段正海,他直奔着西州大都督的旗仗处冲杀过来,见旗下只有三五个人,段正海认出郭都督,在马上喊道,“郭都督!”他也是纳闷:眼下两军乱战,这位西州大都督怎么敢身边只带三两个人在这里,居然还敢高打了都督的旗子。

    “报郭大人,末将是安昌城骑兵旅帅段正海率部下来援,请大人示下!”

    “太好了,段将军,我命你率领本部兵马,即刻于城中寻找顽抗之敌,务必剿灭干净!”段正海听了没有立刻就走,而是跳下马,来到郭都督的身边低声道,“都督,我带来的只有这些人马,不需我来保护都督的安危了?”

    郭孝恪一愣,段正海道,“都督,人都在这里了……还有柳中牧高大人带的七、八十名护牧队。”听了此言,差点没把郭孝恪惊得坐在地下!

    落昭要是知道城外只有那么几个人,他也不会忙乱。但是一眨眼城中局势就已经控制不住,再听唐军喊声,知道大势已不在自己这边了。他趁了城中乱糟糟的,换了便服、带了十几名亲信护卫偷偷由西门跑出,直奔龟兹方向去了。

    高峻带了人冲到南门下的时候,城头的军士已经跑了个干净,在城下空地上,已有几百降兵规规矩矩地站在那里,兵器丢在一边。

    他们都是焉耆本地人,说他们受了落昭的蛊惑也不尽然,前一阶段城内被落昭控制,这些吃粮当兵的家小都在城中,谁又敢站出来唱反调?

    此时他们一看唐军杀进城里来,有些人立刻脱了军衣、丢了兵器,串着小胡同跑回自己家去了。站在这里的还都是些跑的慢的。

    高峻首先看到了冯征,“你们来得好快呀!”

    冯征说,“若是我们这些人,恐怕还要费些周折,高大人你看,那边是谁?”

    高大人抬眼往城门下看去,见大开的城门处有几名护牧队员,已把一架水车推到城门下,爬到水车上正翘着脚的要把插在城门上的一杆方天画戟拔下来。只是那杆戟插得太深位置又偏高,整支戟尖深没入城门厚实的木板之中,戟杆横过来,只差三、两尺就能顶到另外一扇城门。

    他一见之下便立刻想到了一人,但是他左右前后地看了好几眼也没有看到要找的人,就问冯征,“薛大哥也到了?”

    原来,在焉耆城南门十里外的树林里,段正海、冯征等人正在焦急等待,伸长了脖子往北方城头看,觉得时间从没有这样漫长过。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众人看到有一位骑了白马的白袍人,随了独自返回的炭火一同过来,冯征一眼认出是薛礼。

    大家见了面,简短几句把事情讲明,薛礼道,“我已取了水,赶了牛车回来。谁知在半路上见到炭火,正好助你们一臂之力。”他听冯征把高峻安排的计策讲了一遍,点头道,“也只有这样才是上策。”说着,薛礼的水车才慢慢地由那个车把式赶着到来。

    一切都按着高大人的预料进行,城中火起后,不一会南门大开,从里面出来三辆水车直奔淡河边驰来。众人按高大人之计,一板一眼地施行起来倒还顺利,只是在水车过了吊桥之后就露出了马脚,城头上有人喊,“怎么不是原来那些人!南边有人冲过来了,快关城门!”

    此时扮做取水军士的冯征等六人直接将满载的水车赶到大开的城门下,但那匹拉车的马受了惊,拉了水车再往里跑。冯征一狠心,追上去挥刀砍断了马腿,但城外的吊桥已经再度高高地扯了起来。

    而开城的军士听了城上喊声,一边抽刀挡住冯征等人一边急忙关门。冯征等人由水车下抽出事先藏好的七连发硬弩,纷纷射杀城上赶来支援的敌军,而城门却在缓缓地闭合。

    若不是有薛礼在,以冯征这几个人陷在城内肯定是凶多吉少了。薛礼马也快,一见水车过了吊桥就催马冲过了淡河,段正海率了骑兵紧紧跟在后边。

    薛礼一马当先,在远处一箭射断吊索,见城门正在缓缓关闭,又奋力将大戟掷出!(未完待续。)
………………………………

第120章 高镇守使

    薛礼这杆方天画戟惯足了力道不知道有多沉,一下插到左边城门上,将这扇大门连同关门的人一起推跌在地,城门重又大开,戟杆将右边那扇大门也一扫而开,薛礼飞马过桥,顾不得拔戟,只抽出佩刀就冲进了城里。

    高峻看到自己的手下竟然有十多人严密地看住那些已经投降之人,挥手道,“看他们做什么?人很够用么?只要脱了军衣的立刻放走,只是不许出城!”那些人如遇大赦,三下五除二自扒了军衣,只穿了内衣内裤,分头四散了往各家里去了。

    高大人现在只担心人手不够用,至于那些降兵他想了,放他们在城里,什么时候不能找来审问?再说在这种形势下,就是让他们再穿起军衣拿起刀枪与唐军做对,估计也没人干了。

    城中形势很快就被唐军控制,各处零星抵抗的叛军已经没了首领,像是深秋的落叶一样被一举荡平。郭都督见到了高峻,见他浑身上下沾满了血迹,犹在那里与一位白袍人聊得热乎,禁不住走过去,一把抱住高峻道,“贤侄,这次又亏了你了!”

    高峻忙着引见,说,“郭叔叔,这位便是我对你说起过的薛礼。”薛礼过来相见,让爱将出名的郭孝恪一见便暗自喜欢上了。

    有人将那杆大戟拔下扛了送来,但是戟杆已经在城门上扫弯了。薛礼道,“我须将它直一直才行。”高峻问,怎么直?

    “就这么两手把了,在膝盖上一扳就行,不过这样的话恐怕这杆铁戟就废了。”薛礼说着,请郭都督叫人去烧了开水,将戟杆一端在一棵大树上捆绑牢靠,着人提了热水壶,将滚烫的开水均匀地浇在戟杆的弯曲处,而他扳住另一头,一点点地将戟杆校正。

    就算是这样。郭都督也是对薛礼的神力十分惊讶,又听高峻把以往薛礼的表现从头说了一遍,郭都督心里就更有了将他收在帐下的想法。

    焉耆城重又掌握在西州的手中。

    清点人员后,郭都督再次大为宽慰。除了自己的卫士中有一个人重伤不治之外,只有八十人身上挂彩。而牺牲的这位卫士是他在墙头提了热水去浇挖墙的敌军时,身子探得过于突出中了敌军流矢。而高峻和段正海所带人员无一伤亡。

    郭待诏和段正海带人到城内各处维持秩序,张帖安民告示。而高峻和薛礼则陪了郭孝恪回到焉耆镇衙。

    大家听了郭都督在城内的经过,都不禁有些后怕。但又对郭都督的临机安排心悦诚服。如果不是他们占住了焉耆王府。高峻这些人赶到的时候,也许就见不到郭都督站在他们面前了。

    郭孝恪听了高峻的禀报,对别驾王达看得更为真切,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