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俏郎君-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这些实证:河莲幻彩莲,柳木变板车。

    物证皆在眼前,请皇上细看这朵并蒂彩莲奇花,晶莹剔透,精巧溢彩。

    而这板车轱辘中的颗粒珠子,木质硬度如铁等形状结构绝非本朝之物,违背了自然常理。

    若非妖孽施展法力所变,还会是什么情况?”

    该死的,看来以王浪军的反诗说事不起作用了,狄文咬牙暗恨不已,遂一一借助实证解说,蛊惑皇上。

    这些都是稀罕物件,不可思议,李世民试拉了一下板车,感觉此车可节省十人以上的体力。

    若是套上水牛,拉一车物资堪比几十个人的劳动量。

    这在于板车车轴中心的弹珠,减少阻力,耐磨实用。

    比起当朝的马车,牛车强到天上去了。

    这是天降奇物,天佑大唐啊。

    大唐得此奇物神车,可推进全国工农业的发展速度,价值不可估量。

    可谓是大功一件,何来妖孽作祟一说。

    简直就是一派胡言。

    所幸观音婢传信提醒,要不然…李世民看得欣喜若狂,遂敛去笑容,惊怒的转身怒指着狄文呵斥:“大胆刁民,欺君罔上。

    在此妖言惑众,混搅视听。

    你真以为朕眼瞎、耳聋、手下无人、不知京兆尹审案的内幕消息吗?

    再看看右边那位是不是京兆尹的郑大人,现已掌嘴掌成猪头了。

    他的罪行刚刚开始惩戒。

    而你是下一个。

    是死是活…”

    “啊,这不关我的事…”

    为什么会这样?狄文瘫在地上颤悸,侧眸皇上威仪的尊容,吓得冷汗淋漓,哭诉起来。

    做人为什么这么难?

    原本自己生于山区,以打猎为生,饥餐不定的过日子。

    还要接受乡里豪绅的盘剥,欺凌与羞辱,不得安生。

    万幸自己被狄老过继为孙子,自此福寿安康,得享荣华富贵了?

    可是好日子刚开始,就看见了狄韵的绝世容颜,痴恋,神往…

    爱也爱错了吗?

    可是姑表亲,出了五服的族亲还婚配来着,狄韵与自己毫无关系,为什么就不能结为夫妻?

    原本自己可以拥有狄韵享受挚爱人生,可是狄韵被王浪军那个小崽子给抢走了。

    若是没有他从中作梗,一切都在本少爷的掌握之中。

    更不会让本少爷摊上皇上,再追究下去就死定了…

    死鸭子嘴硬,李世民怒气勃发,强压着怒火念及观音婢的计策,越想越震惊,观音婢怎么猜的那么准?

    似乎猜准了这次慈恩寺坍塌事件,事发突然。

    料定谋反之人没有充裕的时间策划、筹备齐整的军力发动政变,谋朝篡位。

    谋反之人临时抱佛脚,勒令、蛊惑所有参与人员,各司其职,相互监督,做好封口自裁的准备,否则杀无赦。

    迫使这些跳梁小丑相继登场,蓄谋激化王浪军亵渎皇后之事,臭名远扬。

    以皇后失德,失节打击朕,再逼朕变成弑杀成性的昏君,失信于天下人。

    若是天下人声讨、辱骂、抵触朕,变成万夫所指。

    朕的江山只怕要拱手让人了?

    这是缓图皇位之计。

    充分说明谋反之人兵力不足,不足以挥兵杀上门来、以雷霆之势逼宫篡位。

    只能舍而求其次,利用这些人败坏朕的民望,习习图之?

    朕觉得这些人根本不知道背后的主谋是谁?

    他们仅得到某种暗示,或是看见某一信物。

    譬如太子印玺,密诏,兵符等等特殊物品。

    但见过不等于拥有,以及认出对方是谁,从而失去了供出主谋的机会。

    甚至于被主谋威胁,成则荣耀今生,败则亡?

    否则主谋者现已带兵杀上门来逼宫了…李世民觉着观音婢传信而来的分析结果很精辟,依计行事,敲诈贼团。

    “你好大的狗胆,又想活命,又想保全主谋者,找死乎?”

    “没有,小民所说的全是事实,绝无虚言。

    若有半句假话,天打五雷轰,不得好死,请皇上圣裁。”

    好险没有说漏嘴,狄文瞥眼见跪在右侧地上的张李两位大人使眼色,改口宣誓,拒不认罪。

    皇上发威就是技穷了,李大人跪行出班,抱拳行礼说道!“皇上圣明,学究天人。

    应该知道这些物件出自何处。

    因此断言出主谋,暗射臣等不忠,意在谋反。

    臣惶恐不安,恳请皇上罢免臣的官职,允许臣告老还乡?”

    “臣附议,恳请皇上罢免臣的官职避嫌。

    以免臣被世人咒骂,包庇妖孽亵渎皇后,遗臭万年…”

    小崽子等着,等着皇上把你凌迟处死,张大人义正言辞的跪奏,强逼皇上虐杀王浪军,废了皇后新立…

    “嗖”

    一声怪音掠空。

    举目望去不见其影,好像是风声?

    众人不解,李世民不疑有他,怒视一帮逼宫的大人怒火万丈,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反驳。

    这该怎么敲打这般逆臣?

    敲打之计也不好施展?

    总不能废除皇后…李世民忍着愤怒,环视一个个假扮忠臣死谏的嘴脸,哆嗦着嘴唇说道:“住嘴,谁敢污蔑、亵渎皇后罪当问斩。

    皇后母仪天下,贤良淑德,天下人尽知。

    如今皇后身受重伤,在宫女与公主的侍奉下救治,不会越礼失德。

    救治内情不详,你们就在此胡乱揣测,恶语中伤皇后,是何居心?”

    “臣等一片衷心啊皇上,那小崽子施展妖法迷惑皇后…”

    “闭嘴,谁在敢妖言惑众斩立决…”

    “报……”

    一队金甲侍卫呐喊着,护送药材小跑过来。

    人人血染铠甲,慌乱不安。

    侍卫长率先奔至皇上近前,跪倒在地上,抱拳行礼说道:“启禀皇上,尉迟将军领军与叛军打起来了。

    这是微臣冒死送来的药材…”

    “好,哈哈哈,起事了,众衙役给本官杀了李世民,人人官升三级,杀…”

    终于来了,郑大人一改萎靡的猪头脸,一蹦而起,大声呐喊。

    “杀啊,宰了李世民…”

    衙役全体轰然而动,呐喊着向李世民发起了冲锋。

    怎么可能?他们竟敢逼宫篡位?李世民惊怒不已,不禁遍体颤抖起来。

    也不知是愤恨所致,还是吓得……
………………………………

第45章 金蝉脱壳

    一队侍卫带血护送药材而来,引发了战端。

    开局了,王浪军站在塔顶,俯瞰慈恩寺门前的青砖广场上纷乱的人群。

    多为衙役,手持唐刀。

    “杀,宰了李世民官升三级,赏金一百…”

    “杀啊,剁碎了弑兄逼父的小人…”

    “谁杀了李世民官拜三品…”

    “李世民去死…”

    乱了,衙役群体呐喊着发起冲锋。

    近在咫尺,刹那间形成一个包围圈,把李世民围在中心。

    怎么回事?李世民惊慌不安,环视身边仅三十来个侍卫,远处的侍卫已经被衙役乱刀砍死了。

    疯狂的衙役无视外围的右武军,悍不畏死的冲了过来。

    可恨的是右武军反应过来,却不敢张弓搭箭射击衙役,担心万箭齐发,射杀了皇上、死路一条。

    完了,李世民见弓箭手失去了威慑性,仅剩下长枪兵对衙役发起进攻。

    可是衙役边战边向中心收缩,再收缩下去…李世民心惊肉跳,站到太师椅上呵斥:“你们跟随叛贼谋反,必然祸及九族。

    此时幡然醒悟,一起诛杀反贼将功补过还来得及。

    介是论功行赏,封妻荫子…”

    “闭嘴,李世民现已穷途末路,惑乱军心,大家不要上当,只要宰了李世民,才是真正的封妻荫子,杀!”

    可笑至极,李大人退到衙役群中,挥手指挥衙役杀了上去,呐喊助威。

    衙役似是打了一针兴奋剂,不要命的往前冲杀。

    须臾间,把侍卫围成一圈,叮叮当当打到一处,掀起一阵阵血雨腥风。

    溅射到中心,飞撒到李世民身上,温热,血腥。

    失算了,死定了?李世民悲悯的仰天长叹:“时也命也,天要亡朕?

    朕不甘心,还未见到治世能臣,死不瞑目…”

    “嗖嗖嗖”

    什么声音?

    “噗呲,噗呲…”

    羽箭洞穿了衙役的脖子,穿透,射入旁边的衙役体内。

    荡起一阵凄厉的惨叫,伴随血雨飙射开去。

    血花绽放,犹如花朵向上、弧线向外盛开,只是盛开在刹那之间。

    什么情况?

    上面?

    “嗖嗖嗖”

    羽箭由上而下点射靠近侍卫的衙役。

    衙役死伤成片,乱了阵脚。

    变成推挤,消耗战。

    惊恐万状的。

    不时地扭头向上看,见羽箭飞矢携带下一股股锐利的啸音,刺耳,追魂。

    人人吓得六神无主,蔓延开去引发起一股恐慌。

    完了,杀不了李世民,都得死。

    还会连累家人惨死?

    为什么会这样?

    大人害的?

    “杀啊,要不然都得死,为了不死扛起尸体阻挡羽箭往前冲。

    用人堆也要把李世民给压死…”

    该死的,谁在塔上射箭?李大人躲在人群中呐喊,不时地向上看一眼,避免羽箭临身…

    “噗呲”

    一支羽箭洞穿了左肩。

    “啊”

    李大人惨叫一声栽倒于地。

    惊得衙役分向躲避,彻底乱了阵脚。

    “大胆逆贼袭击皇上,给本将去死!”

    皇上坚持住,尉迟将军骑马舞鞭冲杀衙役,杀出一条血路。

    结合秦琼从慈恩寺门口杀向包围圈中心,成对插式分割开衙役群体。

    杀人衙役毫无战心,在一人跪地磕头之下,纷纷缴械投降。

    一场政变止戈。

    收拾残局。

    ……

    慈恩寺顶端。

    真扫兴,王浪军把弓箭交给看痴呆了的侍卫,转向身后惊诧的义母说道:“义母现已康复。

    无需治疗,就此别过。”

    “军儿就那么不想见皇上?还是担心皇上…”

    这就解决了逼宫事件?皇后惊诧如梦,在义子的搀扶下缓步走下塔楼梯道,不舍的劝阻。

    男人的心为情所困,王浪军无奈的摇头说道:“皇上迟早会见的。

    但现在不能见皇上,免得皇上吃醋…嘿嘿…”

    “哼,小滑头,现在知道怕了。

    都是本宫累军儿救驾之功付之东流。

    军儿又不愿做官、受人管束,只求一方清净地制作木艺家私。

    这个要求,本宫会好好考虑考虑…”

    真是舍不得呢,皇后真心喜欢和率真无邪的义子待在一起,体验一种全新的三观感触,不舍得叹道。

    纵然觉得离经叛道,可那好像就是心神中期盼的情景。

    渴望得到那种无忧无束,自由的生活空间。

    远离宫廷纷争,勾心斗角的日子。

    过舒心、浪漫的日子。

    那该多美啊!

    可是身为一国之母,皇后知道那只是一种奢望,无法达成、从而在义子身上体验一下,也许下辈子不做女人,可以…

    这还要考虑啊?王浪军郁闷得不行,搀扶义母走到塔楼二层,幽怨的说道:“义母要考虑那就考虑吧。

    只要不奴役我的人生,一切好商量。

    我得好好谋划一下,把八仙坊开遍全世界、赚尽天下钱财。

    同时也游遍了全世界,拥钱拥抱大自然。

    那是梦想中的神仙日子。

    逍遥自在,爽歪歪!”

    “哼,看看你变成什么模样了?

    贪婪市侩,懒散无志气,哪里还像一个男儿汉该有的气魄,胸襟?

    军儿就不能做点正事,名留青史…”

    这孩子怎么这样糟蹋一身才华?皇后真心生气了,点指着义子的额头,严肃的训斥起来。

    抛开王泰舍身救下世民,牵线世民与本宫喜结连理的恩情不论。

    仅凭本宫被军儿救命,军儿又智破逼宫事件,堪为惊天动地,怎能不感动?

    这份情义无价,自是不能埋没,置之度外。

    为了还情,续接情份,也要管教好军儿,皇后冥冥中做了决定。

    名留青史?骂名居多吧?王浪军直觉着后世人会剖开、粉碎、化验等等处理名人,无论是尸骨还是事迹皆一样。

    逃不开一个甄别,正反推论,乃至争议辱骂等等下场。

    意义如何天知道,反正本人不知道。

    再说赚尽天下钱财,也能出名,打造出秦皇陵那种陵墓,让世人敬而远之,霸气。

    让人惦记,只能看着怄气,啥也做不了的妒忌,王浪军一念至此摇头转身,凝视着袁天罡说道:“义母的安全交给你了。

    你要保证义母安全的离开慈恩寺,并带回那些药材。

    同时把案情交代清楚。

    唯独不能提到本公子,走了。”

    “是,公子,只是…”

    瞒天过海?袁天罡直觉着太儿戏,欺瞒皇上那是要杀头的?可不欺瞒皇上就与吸收彩光能量无缘,也得死,憋屈的劝谏。

    但见公子协同狄小姐与香荷,跟随侍卫从东方窗口滑下塔楼,在肖天的维护下顺利的离开了。

    “噔噔噔”

    李世民死里逃生,心情激荡的登上塔楼,一把把观音婢揽在怀里说道:“那个小子人在哪里。

    怎么不来见朕?”

    “哎呀,皇上注意形象,哪有什么小子?”

    为老不尊,皇后一阵娇羞,坎坷不安的推开皇上反问。

    怎么会没有?李世民回想那小子在塔顶射箭救驾,箭无虚发大展神威,不禁蹙眉不悦的说道:“皇后多虑了。

    难道皇后认为朕没有容人之量…”

    “皇上的肚量装天下,气量都说出来了,臣妾省的…”

    果然被军儿猜中了,看来真要隐瞒军儿的才能了,皇后生气了,心情复杂的说道,皇上都没关心过臣妾的身体…

    混账东西跑了,李世民懊恼不已,转身说道:“小德子,拟旨,告诉王浪军找到老匠头,开启传承洞府。

    洞府内的一切交由朕的福将处理,将功补过免其八仙贺王印记,殴打朝廷命官等诸多死罪…”

    “皇上圣明,臣妾告退…”

    真没想到…皇后屈身行礼之后转身就走,不再搭理九五之尊,伤心落泪…

    朕做错了吗…李世民抓狂了,追上观音婢赔罪,却把王浪军恨入骨髓……
………………………………

第46章 月下玄机

    戌时,月上银钩。

    翼国公府,东园凉亭。

    王浪军与秦琼分南北对坐饮酒。

    偶尔看向秦夫人与韵儿,以及香荷坐在凉亭外赏月叙话的情景。

    畅言人间百态,一堂欢笑。

    “沙沙”

    一阵脚步声传来。

    东侧回廊余音绕梁,打扰了众人的兴致。

    王浪军循声望去,只见袁天罡急匆匆的走入凉亭,行礼说道:“公子,药材拉回来了。

    只是皇上很生气,似乎把公子恨上了。

    公子要小心应付皇上才好,以免皇上借题发挥抓捕公子,问斩于菜市场…”

    “啰嗦,皇上了不起啊?

    他不也是长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的人么?

    人无皮、龇牙扮狗急,开始咬人了。

    他敢下旨让本公子寻找老匠头,一起去开启传承洞府上交国库,凭什么?

    殊不知灵禽择良木而栖,水养鱼、土生木。

    自然万物生存都讲究一个缘法自然链。

    哪有强取豪夺的道理?

    他以为自己是水中蛇,心大就可以爬到非洲去吞象?”

    皇上又怎样,王浪军搁下酒杯,侧眸右侧一脸担忧的老袁说道。

    就知道说不过公子,袁天罡见众人一脸苦笑着摇头的模样,坐到柱子灯笼下的石凳上撇开话题说道:“公子有所不知。

    原本公子救人的能力,我们不了解。

    我们也不便引荐公子进宫为皇后医治顽疾。

    以免徒生事端,惹来杀身之祸。

    再说公子随性而为,不愿意结交权贵,也不会进宫。

    因此,我们唯有寻思着让公子在外面医治皇后身犯的顽疾,结个善缘。

    这样对谁都好。

    没成想皇后在秦夫人的劝说下同意出宫,派遣侍女通知皇上派人护送。

    可是皇上正在含元殿内议政。

    侍女难以入殿面圣,碰上小权子走出大殿,问清侍女的来意折返入殿,假装禀告皇上,实则是假传圣旨。

    因为侍奉皇上多年的小德子与小权子的长相相近。

    两个人都在皇上身边当差。

    再说谁敢假传圣旨?

    所以小权子欺骗了皇后身边的侍女,导致逼宫篡位事件爆发了。

    但时间仓促,小权子的主子难以聚拢大军谋反。

    其主子唯有蛊惑郑、李两位大人,许诺加官进爵与重利,让两人聚兵谋反。

    二人信以为真,自掏腰包收买衙役与家中的护院。

    再刻意宣扬海螺瑰宝,传承洞府现世,必是改朝换代的警世之言云云,把人心给唬弄住了。

    聚兵一处,形成铁板,还把为子报仇的张大人拉扯进来。

    连同进宫向皇上献花献宝的狄家人一起蛊惑入局。

    设计中伤皇后失德,逼迫皇上变成嗜杀成性的暴君,再谋朝篡位。

    皇上中计入瓮了。

    若非公子料敌先机,说不定现已改朝换代了。

    公子何不给我们解释一下如何料敌先机?”

    “解释什么?

    其实很简单,本公子当时走近慈恩寺,突然发现几只鸽子越顶而过。

    而绝大多数鸽子围着慈恩塔盘旋飞行。

    当时就断定这几只独飞的鸽子必然是信鸽。

    否则鸽子不会脱群、直线飞离出去。

    再结合慈恩塔塔顶倾倒下来,正逢义母在寺内,足以证明这是一场阴谋诡计。

    剩下的事你都知道了。”

    真特么的窝火,王浪军瞥了他一眼,遂摸着下巴仰头赏月,意兴阑珊的解说,白忙活了,还惹上一身骚。

    摊上这种事找谁说理去?

    在这个世上还真没有申冤的地方。

    若是遇上狄仁杰,或许有冤能申吧?

    只是狄仁杰还是一个小屁孩吧?

    不知道他与韵儿的狄家有木有啥关系?

    狄家这次鸡飞蛋打了。

    包括秦琼与老袁都没有落到好?

    他们也算是一代牛人了,可是混得自身难保。

    看来打铁还需自身硬,求人不如靠自己,王浪军暗自盘算着。

    老朽知道了也不及公子牛气,袁天罡一阵苦笑,微微摇头,抚摸着白胡须说道:“公子洞察秋毫。

    不但把飞鸽联系到皇后遇袭之事上面,判断出这是一场阴谋诡计。

    而且提前一步安排我们带人勘察取证。

    让我们发现了塔顶上的作案证据,以及发现郑大人带领衙役赶到案发现场。

    但他们来的太快,暴露了他们的不良动机。

    他们若是事先毫不知情,至少需要消耗一倍多的时间,才能从京兆尹府衙赶到慈恩寺案发现场。

    结合公子设计诱敌,相继引来了张李二人与狄家人入瓮,唯独迟迟没有诱来主谋者的兵卒。

    主谋者来不了了,或是在远处观察,发现时机不对按兵不动。

    导致公子断定主谋不会出现,搀扶皇后登上塔顶。

    以皇后粘血书写的懿旨绑在羽箭上射到墙外,引起了值守在慈恩寺院墙外的侍卫长的主意。

    侍卫长看见懿旨不敢违令,带人拦截尉迟将军,上演了一队侍卫染血护送药材的戏码。

    导致联合谋反的大人、以为背后的主子发动政变了,为了他们未来的前程,展开雷霆行动,逼宫篡位。

    不曾想,他们中了公子的火上浇油之计,热血自燃了。

    变成孤军作战,遭遇大军内外夹击。

    以及公子居高临下的点射衙役,一举摧毁了他们的叛乱行动。

    战后,他们不服气,不甘认输,骂骂咧咧的。

    但他们在老朽按照公子的谋略说出了他们兵败的疑点,失误之处,他们对公子恨之入骨,但也供认不讳。

    包括那个恩芜禅师,他自称为玄奘报仇。

    接受了一位神秘人的邀请,安排寺内的和尚锯断了慈恩塔上的木柱子。

    直接帮助谋反者制造事端,失败之后咬舌自尽了。

    临死前,他还在念叨着玄奘,玄奘的,说不清楚。

    玄奘去往天竺取经去了。

    这件事恐怕与皇后有关系,外人不得而知。

    皇后当着皇上的面,承认自己想出了诱敌入瓮等计划。

    并且把最后的血诏诱敌之计,一力承担下来。

    唯独没有提及木板传信之事。

    而那木板上的字迹早已消失不见了。

    皇后分明是在掩饰什么?

    迫使皇上疑惑不解,有所猜疑,与皇后发生了分歧。

    最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