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俏郎君-第2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银鹰会面对什么压力,暂且不清楚。

    不过肯定是一场持久性的恶战。

    毕竟银鹰要应付无数练气士的追杀,只怕是危机四伏的战斗。

    狄韵眼见银鹰消失在正午的阳光下,担心的说道:“夫君,银鹰回返弹汗山骚扰敌人,只怕凶多吉少。

    不如召唤金鹰去协助银鹰,或许还能与敌人周旋一段时间。

    否则银鹰一旦被敌人设伏谋害了,对我们的计划不利啊?”

    “或许夫人说得对,但金鹰现在正在帮助薛仁贵他们转移过来,帮助为夫那濒死的父亲救助染上瘟疫的民众。

    在这场救人的行动当中,缺少金鹰震慑人心不能成事。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再说吧?”

    王浪军何尝不知道派遣银鹰骚扰敌人,拖延时间,其实就是让银鹰去送死。

    毕竟银鹰的智力远不及奸邪的敌人。

    一旦敌人设计银鹰,极有可能圈杀银鹰。

    不过银鹰若是不回去骚扰敌人,对整个计划行动构成威胁。

    首先,敌人发觉没有金银双鹰骚扰他们,势必会怀疑他王浪军不再迷魂大阵之中。

    这是很浅显的道理,敌人不可能不生疑。

    加上敌人来了援兵,不知道是些什么人,他们助长了黑衣人一党的气焰,会是依仗异宝护身,钻入迷魂大阵之中查探他是否被困大阵之内,岂不坏事了?

    但银鹰不停地骚扰敌人,就给敌人制造出乱局。

    敌人无论是堤防银鹰的袭杀,还是误以为银鹰拼死护主,从而不会生出他不在迷魂大阵之中的想法,都是势在必行的牵制方式。

    对此,他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他总不能留下银鹰,让敌人生疑入阵,发现他不在大阵之中,悍然追击而来,他拿什么抵达这股强大的敌人?

    何况敌人来了援兵,迫使他更加不能让敌人得知他移花接木的把戏,以免导致满盘皆输。

    至于他让金鹰去支援银鹰,此计可行。

    不过金银双鹰一旦全部离开他的视线,他就没有传递消息,辅助保安队布局敌人的助力了,仗就没法打下去了。

    总而言之,他没有大军正面对敌的实力,就必须掌握军情信息,为斩首行动做准备。

    说白了就是伺机促成敌人入瓮,逆转乾坤。

    这就需要掌控天下的情报。

    至少也要锁定几个关键人物的动态,让他判断局势,做出正确的反制行动。

    否则他没有神仙能掐会算的能力,拿什么反制敌人?

    无形中让他陷入困境,危机四伏之境。

    狄韵明白也知道这些情况,但还是担心银鹰牺牲得太快,导致整个计划的失败。

    不过她眼见夫君决定了对敌方式,侧眸着夫君淡笑的俊脸说道:“那好吧,我们就期待银鹰不要中了敌人的圈套吧。

    如今我们面对的问题是瘟疫。

    夫君没有什么对妾身的说的吗?”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她的心神。

    不过这会儿,她似乎想到夫君似乎已经找出克制瘟疫的方子了。

    就像那些给隔离区的人的药粉。

    药粉是她们在回归的路上,采药炼制而成的。

    对此,她没有抱什么希望,眼睁睁的看着夫君炼制药粉,一个没问,一个没说,很默契。

    对她来说,若是一再追问夫君克制瘟疫的方子,似乎是在扎夫君的心,明知道没有希望还问什么?

    何况她看见夫君采药,炼药,误以为夫君炼制药粉缓解疫情而已。

    于是她就没有追问夫君克制瘟疫的事情。

    唯有在心里干着急。

    但现在不一样了。

    因为她发现夫君让薛仁贵率领保安队前来协助公爹救援染上瘟疫的民众,说明什么?

    说明那些药粉可以克制疫情。

    要不然,依据她对夫君的了解,决计不会让保安队全员奔赴疫情之地,染上瘟疫送死的。

    所以她喜忧参半的追问夫君药粉的事情,生气了。

    王浪军微微低头,瞅见夫人气鼓鼓的俏脸,微微摇头说道:“哈,夫人是在怪为夫没有事先告知夫人,为夫已经找到克制疫情的法子了,是么?

    好吧,夫人别生气了,其实不是夫人想的那样。

    首先,为夫在被困迷魂大阵那会儿,就开始怀疑黑衣人一党用什么制造瘟疫害人的。

    这个问题其实自从为夫治愈不了瘟疫就开始形成的。

    而为夫抵达弹汗山,被困迷魂大阵之中,冥冥中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再经为夫催生草木抵御黑红烟云的侵袭,总觉着那火道人与制造瘟疫祸害人的事情有关。

    毕竟火道人的师兄弟,联合布阵克制为夫,可谓是煞费苦心,针锋相对。

    若是为夫拥有催生草木防御的能力,早就被他们克制死了。

    其次,既然他们的灵根对为夫有克制效果,为夫怀疑他们用自身的灵力制造瘟疫害人,让为夫无法治愈。

    这是属性相克的根源所在。

    也是黑衣人一党算计为夫的主因。

    只不过这些事情都是为夫的猜疑,没有实证证明这种猜测。

    然而,为夫在归途中,利用对黑红烟云特性的深入了解,与用药物去克制那种黑红毒气,察觉出与疫情相同与相克的药性。

    最后,为夫确定了黑衣人一党制造瘟疫的来源,取自火道人师兄弟的灵力。

    灵力为练气士拥有,针对普通人自是滴滴见效,让人发狂致死。

    那不是普通人能够承受的灵力。

    因此,为夫直到接近边关才完成了克制瘟疫的研发成果,夫人就不要再生气了?”

    “哦,好的吧,这是大好事,妾身高兴还来不及呢,哪里会生夫君的气啊?”

    狄韵顿时眉开眼笑的靠在夫君怀里,缓步向前走着说道,害羞了。

    她觉得自己想多了,又对夫君不够细心,没有发现夫君一直都在为攻克疫情而努力的事实。

    结果还冤枉夫君,让她羞愧难当,不敢见人了。

    王浪军一笑而过,不在意的说道:“夫人不生气就好了。

    我们当务之急不是考虑疫情的事情。

    这些事情可以交给保安队来执行,救人,扩军,笼络人心都不耽误。

    而我们要面对大战风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啊?”

    “呃,莫非夫君不打算下江南,查出走水的内幕?”

    “想啊,不过正面,主战场必然会在李二身边爆发,迫使我们不能离开主场,怎么办?”
………………………………

第73章迷雾重重

    王浪军夫妇在商讨反制敌人无从入手的纠结中,向薛仁贵等人接近。

    而这个时候,暂时被所有人抛弃的边关将士,心如死灰的看着王泰服下药粉,口吐黑血倒地翻滚的惨相,都吓坏了。

    完了,王泰要死了?

    王泰死了,王浪军回来会杀人的?

    不过好在大家都要被瘟疫害死,不怕王浪军回来报复了。

    可是心里为什么这么不甘心啊?

    绕是现在看着王泰吐血欲死,面临王浪军回来杀人的危机,这心里还是想见王浪军?

    为什么会这样呢?

    看来还是不想死,盼望着王浪军赶回来救人?

    纵然王浪军回来会为王泰报仇杀人,心里也抱着侥幸心理,期望着王浪军的回归?

    这是人贱无敌吗?

    可能为了活着,人不贱一点,就没有活下去的勇气,反被瘟疫带来的恐慌给生生吓死的。

    毕竟大家早已指望不上那高高在上的皇上了。

    皇上早已放弃边关将士的死活了,为什么?

    边关将士的不甘,汇入王浪军夫妇赶赴内战爆发,自相残杀之地,都牵扯着李世民一代帝王身上。

    此时,李世民端坐在金銮殿上,俯瞰跪在大殿之上的群臣呵斥:“废物,你们都是废物,朕养你们有什么用?

    岂有此理,到现在为止,朕都不知道敌人在哪里?

    你们告诉朕为什么会这样?

    或者说是朕被你们蒙蔽在鼓里,你们想造反?”

    他说着话就站起身来,怒指着跪在大殿之上颤悸不止的群臣,气得满面铁青。

    说实话他恨不得杀了眼前的大臣,一个不留。

    只因他觉着这群贪图富贵荣华与权势的人,都是草包,废物点心。

    人人怕死畏战。

    至此存亡时刻,他们不顾灭亡之危,一味地推卸责任,算计别人敷衍了事。

    这类人让他看透了。

    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贪婪无度,不知廉耻。

    关键是不知道敌人的一切动态,对朝廷极度不利。

    这让他心里没底,惶恐不安。

    毕竟他心里很清楚,他派遣臣子与大军去拦截王浪军转移出去的家人,很可能会失败。

    失败就意味着他孤军作战。

    那么他现在尚不知道敌人的一切动态,算怎么回事?

    试问仗有这样打的吗?

    明明刀架在脖子上,随时都会砍下脑袋,失去性命,失去一切,可他就算不知道敌人的任何消息。

    就好像是一把虚空刀,穿越时空杀人的威胁。

    何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便敌人不出手杀上皇宫,他也会失去民心,失去一切。

    这种情况导致他等不起啊!

    可是李世民看着眼前的众臣,不能给他带来任何帮助,恨得只想杀人了……

    “皇上息怒,保重龙体……”

    众臣唱谕,差点把李世民气得吐血了。

    “闭嘴,朕不想听你们废话,你们给朕拿出一个章程来应对乱局,否则定斩不饶!”

    “回皇上,臣有本奏。

    臣参奏王浪军居心叵测,在这个时候转移家人,王浪军包藏祸心。

    其一,王浪军有没有谋划谋反朝廷的行动,有待追查。

    这一点取决于王浪军按兵不动的基础上。

    但王浪军如今转移家人,刻意转移朝廷的视线与兵力,推翻了我们对王浪军仁义论断,王浪军是在谋反朝廷。

    否则王浪军不会选择这个时候转移家人,牵制朝廷的兵力与视线,配合敌人祸乱大唐江山!

    其二,迄今为止,整个朝堂官员与地方上的公差,都没有发现敌人的踪迹,这太不可思议了。

    难道我们大唐无人乎?

    整合了天下的官员公差与将士,都查不到敌人的蛛丝马迹,这不能说明什么吗?

    以臣之见,实为普通人无法探查先天高手祸乱江山的踪迹,仅此而已。

    那么,先天高手应灵气复苏相继涌出。

    但他们都在暗中较劲,观察,预备着伺机渔利。

    这是少林高僧传来的消息。

    由此可见,一些外门高手暂时没有对朝廷动手,也没有发现黑衣人一党对大唐不利,就剩下王浪军的人脱离了朝廷的监控。

    毕竟王浪军拥有金银双鹰从空中转移人员。

    以及陆地神仙帮衬王浪军谋划着什么?

    这一切事实证明王浪军对朝廷存有不轨之心。

    其三,若说王浪军没有谋逆大唐之心,王浪军为什么不救治染上瘟疫的人潮,让染上瘟疫的人潮冲击大唐?

    这是一股死亡人潮啊皇上。

    哪怕是这种人潮没有多少战斗力,仅凭他们带来的瘟疫,足以吓死天下人啊!

    而王浪军转移家人的方向,正是向着瘟疫区域前进。

    若是王浪军没有办法克制疫情,王浪军怎么会让他的家人去送死?

    那么,王浪军刻意而为之,所为何来?

    综上所述,不都是证明王浪军谋算大唐江山的证据吗?

    还望皇上三思而后行,及时派兵征伐无量宫,保我大唐千秋基业……”

    礼部尚书跪奏,声声催人泪下,痛诉王浪军的罪行。

    不得不说他分析的很透彻。

    这也是漠北方向闹瘟疫,断了情报来源,导致双方失联,出现了误判。

    或者说是其中有文章,有人事先截断了各地送来的情报,再以假消息呈报朝廷,导致了这种局面的发生?

    须知生死存亡时刻,将士们势必会向朝廷求援与传达前线的战报,这是必不可少的程序。

    除非前方的将士死绝了。

    要不然断然不会与朝廷失联的。

    那么其中哪一个环节出了偏差,暂时不得而知。

    “臣等附议,恳请皇上下旨征伐无量宫,尽早平定叛乱,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皇上下旨吧,否则就来不及了……”

    “臣恳请皇上以大唐基业为重,下旨征伐无量宫……”

    众臣分相进言,逼迫皇上征伐无量宫。

    李世民听得火冒三丈,当堂暴怒道:“混账,你们这是在逼宫,居心何在?

    难道朕不知道时不我待,理当尽快整军平乱,迟则生变吗?

    但朕此时去招惹无量宫,就背信弃义了,纵然拿下无量宫,也会失去仁心德性,失去天下。

    因为王浪军转移家人,有可能是诱敌之计,懂吗?

    朕岂能让他当敌人诱出来失信于天下人。

    所以朕宁愿派兵去追杀王浪军的家人,也不能去攻伐无量宫……”

    “报,前线急报,追击王浪军转移家人的队伍,遭遇对方射杀,死伤惨重……”

    李统领携带信笺来报,惊得满朝文武惊慌失措的进言:“皇上,王浪军公然阻杀朝廷将士,实为造反啊……”

    “王浪军射杀将士,大逆不道,恳请皇上派兵追杀王浪军……”
………………………………

第74章危机临头

    面对王浪军麾下的人射杀朝廷将士的情报,震惊人心。

    一下子激怒了群臣的气焰,纷纷上奏皇上下旨征伐王浪军。

    一时间闹得金銮殿内嗡嗡作响,炸堂了。

    乌鸦,都是乌鸦嘴,烦死朕了?

    李世民抓狂的怒视着跪在殿上争相进言的群臣,强忍着一股杀人的怒火呵斥:“尔等咆哮金銮殿,成何体统?

    都给朕闭嘴,谁敢多嘴杀无赦!”

    他气坏了,现已动了镇杀满朝文武之心。

    如其困死,烦死,他巴不得杀了眼前这些饭桶,落一个清静无为,等待死亡时刻的降临。

    其实事已至此,他比谁都清醒,清楚其中的症结所在。

    对他来说,这是一场豪赌。

    只不过他赢的几率微乎其微罢了。

    而为了增加赢的几率,他不得不派兵,派人去追回王浪军转移出去的家人,希望扣下王浪军的家人,迫使王浪军协助他平乱,稳固大唐基业。

    当然,他也曾暗示牛进达,事若不成,伺机镇杀王浪军的家人,嫁祸于人,挑起王浪军与敌人的死磕,促使他渔人得利。

    他还为王浪军备下一道圣旨,笼络其心。

    这都是他的后手,增加赢的几率。

    由此可见,他早就预料到自己被人架空的局面,也料到敌人对他的江山势在必得,刻意为之。

    要知道他可不傻,早已从江南走水的情况当中,猜测出内部出了问题。

    否则正如满朝文武所言,这整个李唐天下的官员与公差,以及将士都是吃干饭的吗?

    他们对敌人犯案,挑唆生事的动向,迹象一无所知,谁信?

    这特么的显然是内部出了问题。

    那么谁是内奸?

    这才是他急需抓住的人。

    为了抓人,锄奸,他把得力的文武大臣派出去了,留下不信任的文武参政,他想看看这些人耍什么把戏?

    以便他从中揪出内奸,杀之而后快。

    因为他不斩杀内奸,就无法做到上下一心对敌的程度。

    还会让内奸及时地出卖他,协助敌人算计他,这仗没有开打就败了。

    所以他不得不冒险一试了。

    当然,他也曾怀疑过王浪军就是背后的黑手,主谋。

    可是当王浪军转移家人出去的时候,他就打消了这种猜疑。

    为什么呢?

    其实这个问题很直白。

    其一,王浪军带给他的压力,实质上比敌人带给他的压力还要大无数倍。

    这是他在王浪军手上吃败仗,积累下来的恐惧心理。

    单凭他杀不死王浪军,还会被王浪军与金银双鹰随时袭杀致死的危机下,证明了他对王浪军的忌惮。

    由此可见,他不到生死存亡时刻,是不会与王浪军撕破脸决生死开战的。

    其二,他虽然派遣探子骚扰无量宫,以及派兵追杀王浪军的家人,看似与王浪军撕破脸,拉开决战的架势。

    实则也是一种试探虚实的行为。

    同时以此诱导敌人上当,从而反制敌人获胜。

    即便敌人没有上当,他也可以从中试探出王浪军的动态,判断局势。

    而王浪军转移家人,让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

    王浪军为什么转移家人?

    须知王浪军把家人安置在无量宫内,由阵法保护,再加上珩贤子的守护,谁伤的了他的家人?

    这似乎是不可能的。

    那么王浪军为什么还要冒险转移家人呢?

    难道王浪军不知道转移家人,会遭遇朝廷大军的追杀,与敌人的陷害算计吗?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王浪军想得到,但还是这么做了。

    这让李世民意识到王浪军感触到死亡危机,或者说王浪军夹在他与敌人中间很尴尬,又不能破局,不得不转移家人来破局,实为诱敌之计。

    这是很直白的事情。

    王浪军一旦把家人转移出去了,就与李唐,与敌人没有任何干系了,谁也算计不到王浪军了。

    首先,王浪军与家人跑路了,让敌人挑拨王浪军与他之间的战争泡汤了,迫使他与敌人开战。

    其次,他也不能再算计王浪军替他背锅,承受瘟疫与走水祸害天下人,闹的民怨沸腾的罪名。

    同时让他面临绝境,与敌人争夺江山。

    这是他自保求存的唯一出路,没得选择的余地。

    最后,王浪军转移家人跑路,迫使他与敌人竹篮打水一场空,相互残杀起来,便于王浪军伺机渔利。

    这才是王浪军转移家人的最终目的。

    要不然,王浪军傻啊?

    当然,他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完全排除王浪军谋朝篡位的嫌疑。

    或者说王浪军与敌人联合起来谋夺李唐江山。

    为的只是寻找一个更为强大的伙伴。

    毕竟王浪军没有心思打理江山社稷,一心惦记着天书传承与闲云野鹤的生活,根本不在意皇权帝位。

    这是他与王浪军一再打交道,得出来的结论。

    纵然他看出王泰有反心,不能排除王浪军替其父王泰谋夺他的江山,但他觉得王浪军不会选择这种极端的方式,掠夺他的江山社稷。

    因为这样做会让天下人大伤元气,与王浪军的仁义不符,得不偿失的事情,王浪军不会傻到去干。

    说到底王浪军需要一支强大的军团征伐世界,追寻光团开启天书传承。

    这就迫使王浪军不会残害天下人,伤筋动骨。

    因此,如今的局势让他肯定了第三方敌人作祟的存在。

    所以他现在确定了一件事情,一切都是敌人在谋算他的江山社稷。

    其中不排除王浪军协助敌人的可能。

    若真是这样,王浪军可能面对的问题很严重,遇上强敌,不得不屈服了。

    那么,李世民现在该怎么办呢?

    面对满朝文武逼宫,内奸尚未浮出水面之际,怎么办?

    “皇上,臣斗胆启奏,至此存亡时刻,再不派兵遏制局势,平乱,只怕国将不国啊!”

    兵部尚书冒死跪奏,豁出去了。

    大有死谏的架势,忍不下去,不如死谏寻死,或是奏请皇上发兵追杀敌人,死在战场上来的干脆。

    李世民冷哼一声说道:“你是想让朕的大军奔赴疫情之地,前去送死吗?”

    “皇上,王浪军转移家人之疫情区域,必有克制瘟疫的方子。

    这正是我们从王浪军手中夺回方子,救治天下人的唯一机会啊!

    否则拖延下去,人心就散了。

    反而成全了王浪军伺机救人,笼络人心篡位……”

    兵部尚书反驳,各位大臣相继附议。

    李世民眼见压不下去了,意动的说道:“好,既然各位爱卿一致启奏,朕准许你们调兵遣将,伺机而动。

    但不可冒进,让敌人钻了空子,退朝!”

    “臣遵旨,不负皇上厚望!”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

第75章局中局

    骄阳普照在退朝的文武大臣身上,显得分外的炫目。

    他们三五成群行走在一起,让值守在岗位上的锦衣卫看到双目放光,不知道在想什么?

    至少在锦衣卫的眼里,绽放出一道道冷芒。

    聚焦起来,与文武大臣身上散发出炙热的气息,形成一股焦灼的杀机。

    其中,以兵部尚书为首的一队人,边走边议论纷纭。

    “尚书大人,如今皇上生疑了,我们该怎么办啊?”

    “是啊大人,恐怕有些事情已经引起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