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俏郎君-第2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中,以兵部尚书为首的一队人,边走边议论纷纭。

    “尚书大人,如今皇上生疑了,我们该怎么办啊?”

    “是啊大人,恐怕有些事情已经引起了皇上的注意,只怕瞒不过去了。”

    “原本就瞒不过去的事情,你们还想隐瞒皇上,那是作死……”

    “你们别争了,依本官看来,还是启动二号方案,让瘟疫二号肆虐大唐天下……”

    “闭嘴,这种计划是我们最后的依仗,不能轻易动用,你们不明白吗?”

    兵部尚书眼见几位辅臣肆无忌惮的透露计划消息,警惕的巡视着周边的情况,压低声音呵斥。

    说到瘟疫二号,那是漠北爆发瘟疫的加强版。

    其危害程度,他也不清楚。

    他只知道自己若想保全名节,保全家族子嗣安然无恙,就必须按照神秘人的指示行动。

    时至此刻,他都不知道神秘人是谁?

    这个神秘人来无踪去无影,总是在夜幕下捎来指示。

    而且每次与他想见,一句话也不说,就像是一阵风刮过,留下指示行动的信笺,人早已消失在夜幕下。

    这让他们一党毫无办法。

    介入家人与自身性命全被人拿捏着,他真心不敢反抗。

    何况这种实施瘟疫二号害人的计划,天知道有多少人在执行?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满朝文武不仅仅只是他们几个人,可是其他的文武大臣,也没有人向皇上通报军情。

    仅凭这一点,就能看出朝中不少人都在执行神秘人的计划。

    这证明一点,他不按照神秘人的指示行动,自有其他人去执行,少他一个没有什么影响。

    相反,他不执行神秘人的计划,就死定了。

    其次,眼看着瘟疫二号即将祸害天下,还是无解的那种疫情,怎么办?

    关键是瘟疫二号的实施区域,设在江南涌入各地的民众身上,带入其他郡城,祸害天下人。

    这种情况何其可怕?

    证明他无路可逃,可走了。

    无论他走到哪里都免不了染上瘟疫,死在痛苦之中。

    这种情况迫使他不敢妄动,纵有一颗忠心,他也不敢向皇上明言其中内幕消息。

    最后,这个神秘人是不是王浪军呢?

    毕竟王浪军拥有来无踪去无影的本领,再加上珩贤子这个陆地神仙,足以让普通人捕风捉影。

    何况王浪军没有遏制疫情,更让人怀疑了。

    那么问题来了。

    若是王浪军在天下实施瘟疫害人,所图匪浅。

    这是要一举败坏皇上在民众心神上的形象,让皇上失去民心,从而失去天下。

    而王浪军在适当的时机,拯救天下人,赢得民心,王浪军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夺取李唐江山。

    届时,皇权尊威形同虚设,王浪军在民心的拥护下上位,谁敢不服?

    未来若是这样的局势,他该怎么办?

    显然,他们在王浪军没有成事之前,是不可能帮王浪军做什么的。

    相反,他们还要极力阻止王浪军转移家人。

    一旦他们抓住王浪军的家人,就能要挟王浪军就范,自救了。

    最不济也是逼迫王浪军与敌人死磕的局面。

    总之,他们怀疑敌人有可能是黑衣人一党,在暗中挑拨离间,或是王浪军就是暗中作祟的主谋。

    亦或是王浪军与黑衣人联合起来的行动。

    因此,他们不能放走王浪军与其家人,陷自己于绝境之地。

    这就难办了。

    为什么呢?

    第一,现在派兵去抓王浪军的家人,是不是晚了点?

    抓不到人,大家岂不是死定了?

    第二,唯有实施瘟疫二号害人,才能逼迫王浪军现身说法。

    或者说是促成决战的局面早点来。

    虽然其中的风险很大,但是不这么做又能怎么办?

    毕竟他们现在已经被皇上怀疑了,随时都会被皇上下旨斩杀,以儆效尤的阶段,没有时间耗下去了。

    说白了,他们夹在中间为难。

    “大人,你说这话我就不爱听了,谁不知道这个理啊?

    问题是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以及没有时间耗下去了,否则大家都得死啊!”

    “就是,如今,江南一带的人潮逐渐形成规模,隐有冲击其他郡城的趋势。

    一旦前面铺开,那将是堪比蝗灾一样的恐怖景象。

    所过之处寸早不生。

    也就是说,江南一带的人濒临饥饿发狂的程度,已经死了不少人了。

    在这个时刻,我们若是投放瘟疫二号,迫使王浪军出面救人,其实是间接的拯救天下人……”

    “对啊,这是善举。

    何况皇上下令开仓放粮,平息江南涌入的乱民,冲击天下,但被相关的官员压下来了,根本没有向饥民放粮。

    这会害死很多人的。

    若是我们尽早平定叛乱,救人救民,实施瘟疫二号刻不容缓啊!”

    “就是,反正瘟疫二号与王浪军脱不开干系,早点实施瘟疫二号害人,怕什么?”

    “握草,你们这么一说到是变成大善人了?

    难道你们不知道漠北爆发瘟疫,死了多少人吗?

    若是再投放瘟疫二号,根本没有克制疫情的方子,岂不是作茧自缚,作死吗?”

    兵部尚书不想自己背责任,不想成为他们的替死鬼,说着话就加速前进,跑路了。

    “切,假清高,他指不定回去派兵向民众投放瘟疫二号……”

    “是啊,既然兵部尚书带头,我们害怕什么?”

    “有道理,我们理应帮助兵部尚书一把……”

    几位大臣看着兵部尚书离去的背影,奸笑不已。

    眼看着他们就要向民众投放瘟疫,祸害天下人,助纣为虐,却没有人知晓?

    此时,边关隔离区。

    王泰吞服药粉,在一番吐血翻滚至静默不动,状若死人。

    看得边关将士心如死灰,又无限恐慌不安的议论纷纭。

    “完了,王泰死了,我们没有活路了……”

    “早死早投胎,老子不活了……”

    “不,不可能,这不是真的,王泰怎么可能会死?”

    眼见将士们吵吵起来,晁通心惊莫名而自责的说道,自己错了,中了敌人的奸计?

    那两个外族人送来药粉救人,没安好心?
………………………………

第76章好大一口黑锅

    正当王泰生死未卜,边关将士陷入恐慌绝境之际,王浪军夫妇正在向保安队奔近中。

    而保安队面临着朝廷大军的追杀,抵达瘟疫区域。

    这是,朝廷大军停在一处死伤惨重的关隘上,俯瞰着前方田野里的死尸,与保安队一行人缓行在正午的阳光下,汇成一道恐怖的风景线,人人色变。

    纵然艳阳高照,温暖了大地人群,但散发出一股阴冷到骨髓里的气息。

    这一刻,似乎人人打心底里发寒,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以至于在这种无风生波的日子里,站在关隘上的人就像是一个个雕塑人一样,凝固在关隘上,一动不动,吓傻了。

    因为关隘下面死了不少人,散发出一股阴冷的血腥气息。

    或者说散发出瘟疫的恐怖气息,令人心神不安。

    所以没有人能够保持平常心看待眼前的一幕惨景。

    绕是魏征见过世面,经历了无数大阵仗,也被这种惨景吓得面无人色,遍体微颤着呢喃细语:“为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

    他一遍一遍的问自己。

    只不过这个答案,对他来说,暂时无解。

    可是他这会儿真的迷茫,心疼,恐慌,又后悔人生了。

    早知如此,他就不该向皇上献出上中下三策,让皇上派兵追杀王浪军的家人,或许情况不一样了。

    因为他这会儿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为什么王浪军要大张旗鼓的转移家人呢?

    难道这不是告诉他朝廷无能,还在一味地盘剥王浪军的余热,为朝廷效死命?

    王浪军凭什么为朝廷效死命?

    以前没有过,现在依然不会发生。

    那么王浪军大张旗鼓的转移家人,实质上在逼迫朝廷做出选择,让王浪军看见朝廷的诚意,才会帮助朝廷对抗敌人。

    否则王浪军就不会造势。

    大可悄然无觉的转移家人,走得干脆岂不更好?

    大不了通知珩贤子事后给朝廷捎句话,王浪军已经离开大唐境内了,你们爱咋地咋地,看着办吧。

    届时,朝廷与敌人又能拿王浪军怎么样?

    又能把珩贤子怎么样?

    这是一石三鸟,暗度陈仓之计。

    同样可以达到反击朝廷与敌人的效果,岂不更好?

    因为这样做就避免了正面冲突,不与朝廷结仇,以免惹上麻烦事。

    毕竟与朝廷大军对战,难免落人口实。

    而现在,几位大臣都在声讨王浪军大逆不道,公然造反的罪行。

    这就是弊端,会引来无数后患。

    所以王浪军悄然离去最有利。

    但王浪军选择造势,张扬的离去方式,还不惜以命相博,图什么?

    在他看来,王浪军是在敲打朝廷,该雄起了。

    拿点诚意,气魄与勇气,统筹天下人对抗敌人,王浪军才会向朝廷伸出援助之手,就这么简单。

    否则就是现在这种局面。

    现在是朝廷大军追到瘟疫区域,不敢前进了。

    眼睁睁的看着保安队两千多人,缓行在瘟疫区域,无能无力,算什么?

    这是朝廷强行驱离了王浪军的麾下,在给未来树立强大的敌人的行为,简直就是自作孽不可活啊!

    魏征这会儿只恨自己没有死谏皇上,统筹天下人对抗敌人,懊悔不已。

    相对来说,他的话是在责备其他大臣,不该强势逼迫王浪军麾下的人,导致满盘皆输。

    “魏丞相,王浪军什么意思啊?

    他这是揣着克制瘟疫的方子,转移家人,不顾天下人的死活,算怎么回事?

    难道这一切害人的计划都是他王浪军整出来的好事?”

    绕是房玄龄才高八斗,也被眼前的景象吓着了。

    吓得他遍体直哆嗦,害怕王浪军就这么离去之后,染上瘟疫,连带家人死绝种了。

    这是一种无形的恐慌,冲击着他睿智的头脑,动怒了。

    好像失去王浪军这根救命稻草,全天下人都得死,在心神上形成一股龙卷风肆虐起来,惊悸不止。

    这太可怕了。

    毕竟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乎?

    在死亡面前,特别是牵连家族香火传承断绝的前夕,没有人扛得住这种死亡带来的恐惧。

    而他的言行,刺激着其他的大臣,分向聚集到魏征的圆脸上,张嘴欲言。

    魏征不待他们开口,便冷哼一声说道:“本相怎么觉着王浪军是被你们逼出大唐的呢?

    是谁一上来就吵吵着让将士进攻保安队的?

    结果呢,反被保安队一轮箭雨给灭杀了一半的追兵,丧失了与保安队一决生死的实力。

    绕是如此,你们还拿出皇上事先备下的圣旨,召唤王浪军回去抗敌。

    理论上没有什么错处。

    但诚意不见丝毫,反倒像是死皮赖脸的,以仁义道德绑架王浪军就范,救治天下人?

    殊不知王浪军不耻这一套,失败了吧?

    最后,牛进达率领小分队绕行到保安队前面,阻击保安队,还是被保安队一轮射杀打败了。

    以本相看来,这是皇上授意牛进达将军追杀王浪军的家人,生死勿论,栽赃到敌人身上,挑唆敌人与王浪军之间的战争。

    可惜没有实现。

    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

    你们想过没有?”

    其实他想说,这不是合作伙伴该有的姿态。

    也没有半点诚意的影子。

    反到像是背后动刀子,图穷匕见的小人行径。

    如此做派,还想让王浪军帮衬朝廷渡过难关,想多了吧?

    这是小孩子都会选择的道理,怨谁呢?

    总之怨不上人家王浪军不够仁义,实在是朝廷逼人太甚所致,等着自食恶果吧!

    “魏相,说这种话,争辩是非是不是不合时宜?

    须知大家都被王浪军抛弃在瘟疫的威胁下,苟且偷生,朝不保夕。

    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该想想一致对外,怎么才能让王浪军回心转意的问题?”

    杜如晦不满的说道,气坏了。

    面子上过不去,到目前为止,他还在心里看不起王浪军一家人,认为王浪军就该为朝廷服务。

    而至此存亡时刻,他的这种心智更上一层楼。

    包括其他大臣都一样,相继符合起来,吵吵着要把王浪军追回来救治天下人,否则王浪军就是祸害天下人的罪魁祸首。

    吵得魏征心烦意乱的说道:“你们有本事别哔哔,大可追上去捉拿王浪军的家人,要挟王浪军现身救人。

    别冲着本相说事……”

    “魏相,这是脱卸责任,不顾天下人的死活……”

    “莫非魏相与王浪军是一伙的,正在利用瘟疫祸害天下人,败坏皇上的威信,伺机夺取皇上的帝位……”
………………………………

第77章灾祸不断

    房玄龄与杜如晦等大臣,一致论定王浪军图谋李唐江山。

    说的头头是道,愤懑不平的。

    绕是魏征肚里能撑船,也被他们的无耻气到了,当场呵斥:“够了,你们既然认定王浪军图谋李唐江山,敢问你们意欲何为啊?”

    他是忍无可忍了。

    言外之意是:你们说那么多废话有用吗?

    有本事来真格的,别哔哔行吗?

    关说不练假把式。

    反倒像一群乌鸦嘴,吵吵个没完没了,烦死人了。

    他气坏了,真想知道这些大臣想干什么?

    来,说出你们破局的方式?

    这才是关键。

    杜如晦眼见魏征展露在正阳下的圆脸,铁青黯然,感觉魏征不会再牵头追杀王浪军的家人了,有些挫败的叹息道:“魏相,我们同朝为官,理当同心协力共度难关……”

    “打住,本相早就奉劝过你们,不要追杀王浪军的家人,可你们偏偏不信邪,失败了吧?

    时至此刻,你们还不知捡点,意欲栽赃陷害王浪军背锅,那是你们的事情。

    你们爱咋地咋地,一切与本相无关。”

    魏征看都懒得看他们一眼,一味地注视着行走在残肢断骸之中的保安队的背影,既气愤又落寂的呵斥。

    看着王浪军的保安队,越发让他心里不是滋味。

    以前只知道保安队很厉害。

    他也见过保安队对阵朝廷将士,上演生死大战。

    可是那种战法,似乎是保安队依据无量宫里各种地道,壕沟,在刺藤城墙与机关的协防下进行的。

    可以说没有展现出保安队的战力。

    然而,他今日见证了保安队的战斗力,完全颠覆了他的认知。

    现如今,保安队员人均一把连射弩弓,弩箭三百,外加一柄唐刀与一把匕首,展现出所向披靡的战斗力。

    单论保安队以连射弩弓应敌,足以抵挡数万大军的进攻。

    这种情况已经从保安队射杀了一万多朝廷将士,得以证实。

    那是弩箭锋矢阵,差点没把他吓死。

    好在当时的他被秦琼守护在身后,要不然,他早就死在保安队的锋矢阵下,变成刺猬了。

    相对来说,保安队射杀朝廷大军,激怒了将士与众臣,引起公愤,一路追杀不止。

    可是就在追杀的途中,显露出保安队员的体力与行军战阵。

    那是急缓不定,有条不紊的撤离方式。

    一路上打破了数万将士的围追堵截,无论将士们用火攻,烟熏,还是赶到前方设伏,都被保安队洞察破局。

    屡战屡胜,无一伤亡。

    反倒是保安队把将士们拖垮了。

    这算什么事情?

    又证明了什么事情?

    很显然,他发现如今的保安队就是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强军。

    虽然保安队的人数不多,但是保安队的战斗力强的一匹。

    那根本不是朝廷大军可以匹敌的存在。

    由此可见,他才明白了王浪军有恃无恐,才会让保安队转移家人造势,刺激朝廷做出正确的选择。

    可惜朝廷再次犯下大错。

    关键是这个错误,是他可以死谏皇上阻止的,但……

    往事不堪回首,他悔不当初,又在考虑王浪军想干什么?

    王浪军真的会转移家人,躲避战乱,来一个不问世事逍遥于外的做法吗?

    难道王浪军不知道这会让有心人栽赃陷害,让王浪军背上黑锅,染上污名吗?

    不,他不相信这是王浪军的选择。

    相反,他觉得王浪军在行动,而王浪军睚眦必报的性格,势必要报复朝廷,让他懊悔不失,怎么办?

    他不知道该怎么善后,迎接王浪军的怒火了?

    更别说还要面对敌人的算计,以及饥民浪潮与瘟疫的冲击了?

    这一切祸事足以让人头疼的了。

    不知道该怎么办。

    可他还要面对众臣的算计,勾心斗角,自是气坏了。

    这时,秦琼听不下去了,冷哼一声,环视着一个个声讨王浪军的人的嘴脸呵斥:“枉为人子,一群贪生怕死之辈,不足与谋。”

    他是看透了这些大臣的嘴脸。

    一个个私心泛滥,在生死存亡之际,唯求自保。

    在这一刻,除了魏征心里还惦记着民众的利益,他就没有看见第二个人为他人着想的?

    哪怕是为别人的利益多说一句话,都没有人提起过。

    这算什么事?

    当然,秦琼并不认为这样子的众臣是坏人,只是为众臣在存亡之际陷害忠良求自保的行为,感到悲凉而已。

    也许这就是现实。

    人类的本性,天性使然?

    在生死存亡面前,卸去一切伪装,展露出人的本性。

    关键是这种本性是那么的扭曲,残忍,无情与疯狂了。

    他不能接受,恨不能持刀杀尽这些表面大仁大义,却在做害人勾当的大臣,为天下百姓讨还一个公道?

    闹出这么大的风波,害死了无数百姓,不都是这些高高在上的人一手造成的吗?

    若是这些大臣放下私心,齐心协力的辅助李二与王浪军合作,哪里还有敌人见缝插针的机会?

    若此一来,天下百姓就不会遭受这场无妄之灾了?

    天下百姓死了多少人?

    可怕那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关键是死了那么多百姓,还没有唤醒众臣的良知,以诚信对待王浪军,联合起来对付敌人,让百姓白死了吗?

    让百姓失去王浪军这个救星吗?

    这是什么罪行?

    死罪,秦琼在心里把众臣列入死罪名单,恨得只想杀了众臣,为天下百姓出一口气……

    “秦将军,话不能这样说,我们不都是为了挽留王浪军与朝廷合作,共度难关吗?”

    “就是,若非天下大乱,让百姓死伤累累,我们也不知道栽赃陷害王浪军图谋李唐江山,出此下策挽留王浪军……”

    “是极,是极,我们都是为了拯救天下人,事不得已才算计王浪军……”

    “够了,你们心里想什么,秦某懒得过问,但你们别太过分。”

    眼见众臣变换嘴脸的说情,秦琼之恨无力辩驳,又想着让众臣激出王浪军拯救天下人,愤愤不平的说道。

    他的心乱了,在帮衬王浪军与拯救天下人的抉择上,选择了后者。

    这无形中助长了众臣的栽赃陷害气焰,纷纷献策拿捏王浪军了。。

    “王浪军在无量宫打下偌大的基业,决计不会就这么放弃的,若是把无量宫掌控在朝廷手上,王浪军势必回转心意,与朝廷合作,对战敌人……”

    “不,这还不够,不如让秦将军配合我们上演一曲苦肉计,不怕重情重义的王浪军不上套……”


………………………………

第78章祸福相依

    正当众臣怂恿魏征与秦琼算计王浪军,不得不为之际,王浪军却在山野林间采药。

    “沙沙”

    王浪军踏雪无痕,与夫人一起飞过百丈宽的山涧,抵达对面的山壁,落足在在一块风化的山石上,踩下一阵砂石飞落到下方几十丈的山涧小溪里,稀里哗啦的回音不绝入耳。

    狄韵在夫君扶持蛮腰的协助下,伸手采摘山壁上的一株灵芝说道:“夫君,这株灵芝长这么大,足有海碗大,年份一定很高了?”

    “嗯,有几百年的年份了。

    仅这株灵芝,就能成为制造出克制瘟疫的主要,其效果斐然。”

    王浪军眼见夫人采摘了灵芝,揽住夫人飞跃而上的说道。

    他们是在飞行中享受生活。

    似是一对璧人,闲云野鹤般的伉俪,与世无争。

    似乎忘记了外在发生的一切灾难?

    其实不然,狄韵一直担忧着疫情祸害人的事情,不禁顺着夫君的话问道:“夫君,效果斐然到什么程度啊?”

    其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