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滇蜀谜云-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月说:“这几张照片是潘教授的一个老朋友给他的。”
“老朋友”三个字一下子便割断了这条线,这使我再一次在脑海中浮现出阿月刚把照片交给我们时的样子。
当我发现我手中的照面背面贴着东西时阿月对我轻微的摇了摇头,说明她同样知道这照片后面有东西,我手上的照片是她故意给我的,那纸条和上面的内容她必然知晓。
奇怪的是她没有其他多的反应,从她的神情来看,她对这里面的事应该是一清二楚的,而且和她接触后,我和她聊过许多事,她并没有去过大陆,也就不可能认识浩子或者阿杰,所以她没有骗我们,这些照片是她爷爷交给她的。
还有一个最直接的证据,照片拍摄的是清义玉牌,阿月一个连上面都不知道的人怎么突然会给我们清义玉牌的照片。
这样证明了她把这些照片带给我们肯定是她爷爷的意思。而如果是阿杰认识潘教授,就短短的几年,绝对没资格称得上是潘教授的老朋友。
那就只剩下最后一种可能了,这张纸条是墨镜男托潘教授交给我的,我记得他跟我说过文轩堂的一些事,而这些事都是兰石林告诉他的,兰石林也与文轩堂有过生意来往,所以会认识台湾的潘教授也并不是一件十分奇怪的事。
单从表面看,以兰石林的年纪,似乎同样称不上潘教授的老朋友,然而在牛头山的时候我发现了兰石林与我爷爷的合影,几十年过去了,他在照片的样貌与我见到他时几乎没什么变化。
我能回忆起老王头说的话,他可不敢在兰石林面前称长辈,老王头不比潘教授小,只能说明这兰石林的年龄比我想象的要大许多,却因为某种原因,他的样貌没有随着年纪的增长而变化。
虽然想着有些匪夷所思,但事实就是这样,墨镜男或许和潘教授没什么交情,兰石林则不一样,这些照片我愈加觉得应该是他留下来的。
墨镜男拿着它们找到了潘教授,所以他会说是他的老朋友给他的,而且兰石林是上面的人,有清义玉牌的照片也无可厚非。
我现在冷静得简直有些可怕,脑中的思维却犹如高速运转的机器一样,这些推测迅速成型起来,一条一条本不相干的线索记忆因为突然出现的纸条而连接到了一起,这张纸条是墨镜男委托潘教授的是我现在唯一能想到的可能性了。
虽然在这中间同样有许多无法解释的地方,比如我们刚和潘教授见面的时候他为什么没有丝毫的提起这件事?
潘教授的情况出来的时候很不乐观,在洞里面他就已经陷入了低温症昏迷不醒了,出来之后经过这两天的事估计营地的人神经都十分紧绷。
假如浩子他们是在我们后面才到乌义村的,以这时候的情况他们不太可能会见到潘教授,毕竟我很难相信他们三个能与潘教授有多深的交情,其中联系的我只能想到兰石林。
要是兰石林还活着这倒容易解释了,可他在牛头山的时候就已经死在了徐苗苗的刀下,不可能亲自过来,因此要见到潘教授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连和潘教授他们有合作关系的张元清不也吃了一次闭门羹,更何况出来之后潘教授是昏迷不醒的,这时候要和潘教授见面简直是天方夜谭。
所以就只剩下一个可能,这些照片是在我们来之前就已经在潘教授手上,只是,我不由得叹了口气。
事情又回到了开始那个无法解释的地方,为什么我们刚来的时候潘教授没把纸条给我?
听阿月的说法,是潘教授昨晚醒了一会然后让阿月把照片拿过来,我在想这他娘的要是他昨晚没有醒过来,不就扯淡了么。
随着我的深想下去,越来越多的疑点不停的冒了出来,每个疑点似乎都能衍生出无数个可能性,凭我光在这里拿着一张纸条推想,根本无法确定到底是哪个可能才是真实发生的。所以我不得不从其他方面着手,也再一次怀疑起了今天阿月过来的真正目的。
她的说法是我们带出去的东西被偷了,刚才看她的阵仗好像真是这样,然而在我坐在船舱里面一个人回忆起来时,她的这个理由就实在有些无法说得通了,几乎让我感觉到荒谬。
前几天他们才发生了龟甲被偷的事件,后面他们肯定会更加警戒,上一次龟甲之所以能被偷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大胡子他们买通了潘教授他们内部的人――屈意成,才成功的,屈意成已经被揪了出来,再想偷就不会太容易了。
而且偷这些东西的人绝对不会是这村子里面的,必然是和这一切有利益联系的外面进来的人。
但这乌义村地处偏僻,很少有人会到这个地方来,即使这段时间比较特殊,可要是继续有外人进来村子里面的人还是会知道的,阿月他们只要去查肯定会立马找到线索。
可阿月是没想到这么多还怎么的,今天据说说除了我们之外,这两天没有发现其他人进入这个村子。她的说法使这个理由变得更加漏洞百出了。
还有一点尤为重要,阿月把我们从墓室发现的东西带回去还没有一天,船上的人除了我们几个,其他人基本上都不知道我们带出来了什么东西,阿月他们那边应该也差不多,这么仓促的时间和这种种的限制因素,居然还能有人把它们偷走,并且没留一点痕迹线索,除非偷得人是神仙了。
东西被偷十有*是阿月今天过来为了掩盖她真正的动机而找的一个说辞,甚至是不太高明的一个说辞。
“阿月你到底是来干什么啊?”我不禁低声说道。
难道就是为了把这张纸条给我?不对,不会这么简单,我连忙摇起了头,猛然间,在这其中我想到了可怕的一个地方:那几张照片本身。
照片上拍摄的是清义玉牌,偏偏这玉牌此时正在我身上,在这之前那块神秘人(之所以用这个称呼,是因为我还不能百分之百确定那人就是第八子)送我的玉佩我查过许多资料却得不到一点线索。
阿月在传给我纸条的时候竟一下子确定了那块玉佩到底是什么东西,如此联系起来,不由得使它们变得格外的巧合起来,反而像是刻意为之。
我隐隐觉得这一切都仿佛是计划好了的,甚至他把清义玉牌寄给我都处于其中,后面所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在他的计划之下。
想到这我忍不住打了一个哆嗦,背上直接冒起了一股冷汗,真要是这样,制定这个计划人就太恐怖了,我们简直如同棋盘子的棋子,他想怎么移动就怎么移动。
我全身发冷眼睛一转紧张兮兮的在周围扫来扫去,一时间都变得已经确定不了我此时所处的环境到底是真实的还是一个虚妄的空间。
我现在头大如斗,脑中的念头越绞越多,恍若就要爆炸一般让我陷入了一种濒临崩溃的状态之中,不行,不行,我赶紧揉起了太阳穴,想让自己放松一点,再这么想下去老子非得疯掉不可。
我极力的想把思绪转移到其他地方,可这船舱实在太小,也没有再能引起我注意的地方,于是我只得打开舱门到了外面。
这条船虽然是条中型的考察船,但我们这次来的人可不少,张元清、金爷和杨威都带了一些人过来,所以像我这样单独住一个船舱的也只有我们几个人。七杆为了照顾和保护金爷,和他住在一起,其他人住的地方最少每一间也有四个人。
这张元清待我还算不错,之前还救了我一次,可我也忘不了没来台湾之前他是怎么对付我和浩子的。
。。。
………………………………
第六章 帛书拓片
船已经行驶了一个多小时了,我走到甲板上,村子的码头已经完全看不清了,此时的天色很好,炙热的太阳配合着碧蓝的天壁,透亮得刺眼,光辉闪耀中仿佛有着无数条金线射下来,把天地照成了一体,波光粼粼的海面就像山谷间的钟声飘散到了没有边际的地方。
我不是没有在海上见过这种美的景色,或许是此时的心境不一样,虽然无数的谜团在脑中回荡,但浩子的那张纸条却也真真实实的说明了他和墨镜男、阿杰都来了,这怎能让我不感到兴奋?
张元清告诉我,传闻的莫洛布大概有快二十个小时的路程,虽然还处于东海的范围,可也进入了公海领域,所以在那个地方不管发生什么事,都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能干预的。
如果到了之后不管是遇到大胡子还是那支华侨组织的探险考察队,局势都是很难掌握的,不得不小心谨慎。他说这些的时候我脑中却闪现着浩子他们的情况,不知道他们现在是在哪?
奇怪的是他们很可能是在我们前面出海的,但这边的村民却说只见过两条大船出海,经过我们的调查,那两条船,一条是大胡子他们,一条便是那海外华侨的队伍,再没有其他外来的船只。
这使我疑惑不解,浩子他们不管再怎么小心翼翼,乌义村是一个渔村,他们如果从这边的码头出海,绝不可能不被人看见。
除非他们根本不是从乌义村的,只不过纸条是阿月带过来的,浩子他们没这么闲得蛋疼,所以这个想法刚出现就被我给否定了。
这下子只剩下了一个可能性,浩子他们还没离开乌义村,既然能让阿月带纸条给我,他们一定还在阿月那边,想到这我急切的跑到了船尾,眼巴巴的望着我们来时的方向。
乌义村已经彻底看不到了,我瞪大了眼睛想在这金碧辉煌的广阔海面上寻找出其他的船只,直盯得双目隐隐作痛。遥远的海际线处水天相接,映照在一片光芒之中。
没有他们的踪迹,其实我早就知道刚才所想的都是我的臆测,尽管如此,仍然让我觉到了一股难以名状的失落情绪,忍不住叹了口气,心道,先不管这些了,浩子的为人我还是清楚的,他既然说了会见面就肯定会见面。
想到这我强打起了精神,脑子里面却又被另一个想法给占据了,在洞里面的时候潘教授当时说过这么一番话:“你们这次过来无非是要出海寻找莫洛布,前面来得那几队人跟你们的目的是一样的,我们得到的资料其实比你知道的多得多,这也是为什么上级让我们一起合作发掘我却一直回避你们的原因,莫洛布你们最好别再打它的主意。”
这老头对莫洛布的了解比我们要多得多,而他话里的意思也很明确,不要打莫洛布的主意。
然而他却并没有说寻找莫洛布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肯定不会是什么好结果,这次过来好几支队伍都是出海去莫洛布的,就偏偏没有作为东道主的台湾。
我感觉十有**是潘教授的影响,让他的上级打消了寻找莫洛布的念头,可莫洛布能吸引这么多人过来,可见它的诱惑力之大,潘教授的上级居然能无动于衷,这个潘老头到底知道关于莫洛布的一些什么情况。
我忧心起来,脑海里面幻想着莫洛布的样子,以及去了之后会产生的可怕局面,我不得不想许多糟糕的情况,每当想起潘教授的话就他娘的使我根本没法往好的方面去思考。
下午的时候我终于看到了前往莫洛布的地图,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去,今天一天都晴朗无比,现在还没到风季,所以在海上一般不会遇到什么大的风暴,如巨大的火球一般的夕阳正在慢慢下垂,逐渐的没入远处的海水之中,犹如给海面披上了一层鲜艳的地毯,十分的好看。
前往莫洛布的地图和我之前想的那样还真是拼起来的帛书拓片,金爷给我看的那一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这些难道都是从那西夜国的遗址中发现的?”我询问了一下金爷。
他只是微微的点了点头。当然我们看到的并不是原件,而是一幕投影,这种专业的考察船就是牛逼,还真是什么设备都有。
这个舱里面只有我们几个人,钟盘子也在其中,张元清站在最前面指着投影道:“这里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从西夜出土的一些拓片来看,它在古时被称为莫洛布,很可能是一个没有被发现的古国,在史料上几乎没什么记载,不过通过我们的调查却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地方。”
张元清说到这停了一会,我全神贯注的听着他说下去,对于莫洛布我自然希望了解得越多越好。
他继续说道:“除了西夜遗址外,我们还在许多其他的古代国家发现了一些关于莫洛布的线索,比如古滇国、古巴国、古蜀国、康居、楼兰等等许多在历史中消失的小国中找到了莫洛布文明的痕迹,更加有意思的是莫洛布这个称呼最初是从古滇国的语言体系音译过来,而后又音译进了西夜的于阗语系中,最后被汉人翻译为莫洛布,所以使莫洛布这个名字所代表的含义变得无法猜测了……”
张元清很快就介绍完了,而他说的这些大部分我基本都已经知晓了,所以没等到多少其他有用的东西,不禁让我有些失望。
他也没说寻找这个莫洛布到底是什么目的,当然他的目的理解起来也可以是就是为了寻找莫洛布,这样说起来有些废话可笑。
然而我现在知道的只有这些,像现在他把地图放出来,这几个人中我也在其列,说明在这支队伍里面我占到了一定的比重,虽然是被他胁迫来的,可毕竟我身后代表的是整个楚家,此刻站在这里无可厚非。
只不过我能很明显的感觉到,关于这次出海,张元清还有许多的事没有说出来,就比如我此时所想的他寻找莫洛布的目的。
金爷前面给我看的照片以及刚才张元清的介绍,足够使任何人都感到震惊了,莫洛布极有可能是一个海上的古老文明,更不可思议的是居然和那么多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古代内陆小国有接触,几乎如同神话一般。
假如能寻找到莫洛布,肯定会轰动这个考古界,只可惜张元清根本不是什么考古人员,这条船上的也没有一个人是,我不会信他们只是为了发掘这个神秘的莫洛布,假如带队的是潘教授,我自然不会有丝毫怀疑。
因此我实在好奇这么多人包括大胡子等等一下子全都集中的前往莫洛布的目的。
然而张元清没有丝毫提及这一点,我只好在私底下暗自推测,其他人不知道晓不晓得,我觉得杨威肯定清楚这些。
这群人里面他和张元清是走得最近的,我也还记得那晚在石洞杨威说的话,在他和张元清之间,达成了某种协议计划,只是这计划的内容除了他们两个这里面估计谁都不知道。
当张元清把前往莫洛布地图的投影放出来的时候我还一阵激动,以为能得到一些我还不知道的线索。
见到这样,我有些发愣的盯着眼前的投影地图,猛然间,脑海中突然出现了一些十分模糊的印象,莫洛布的海岛地图形状奇怪的让我感到了一阵熟悉,似乎在哪里见过。
地图上中间的那座海岛勾画的比较简单,基本上都是由各种线条组成,但又格外的形象,不过在这个海岛上却有一处难以理解的地方,岛屿的左上角有一片不规则的空白,勾勒岛屿的线条都在这空白的边缘地放停止了。
我直勾勾的注视着那空白处,绞尽脑汁的想记起到底是在哪见过这些拓片组成的地图,可那些若有若无的印象仿佛被放在了一块粗糙的毛玻璃后面,不管我怎样集中精神,都无法透过这块毛玻璃看过去。这让我感到十分的恼火。
就在我苦苦思索之际,金爷突然在我耳边道:“你好像有很多疑问,楚家小子。”
我把注意力全放在了那张地图上,猛然冒出的声音不禁让我吓了一跳,一下子也还没有反应过来金爷的话,愣愣的说道:“你刚才说什么?”
金爷似笑非笑的看着我眼随即摆了摆手道:“你知不知道其实莫洛布在六几年的时候就已经被发现了。”
“啊,”我惊讶的望着金爷:“六几年?”
等我回味过来他话的意思,整个人都怔住了。金爷瞟了我一眼说:“当时正处于美苏冷战,苏联的人曾来过莫洛布。”
“苏联?”
我瞪大了眼睛,我的声音让其他人都看了过来,金爷则不慌不忙的继续说道:“因为这座海岛的位置,苏联在发现它之后打算在它上面建立一座军事基地,以便观望美国,同时希望起到监视台湾、日本和中国动静的作用。但一个月时间没到,苏联就放弃了这个计划,派过去的人据说基本上没人回来,谁也不清楚当时在岛上发生了什么事。”
。。。
………………………………
第七章 诡异的船
“91年苏联解体之后,许多的档案开始解密,其中就有关于这座海岛的文档,不过那份档案记载得十分简单潦草,公布出来之后也没有引起什么关注,所以一直到现在也几乎没人去探索,直到在西夜遗址的发掘中找到了莫洛布的拓片地图,才终于让我们注意到这个地方。”
金爷说完后我还没有从他的这番话中彻底清醒过来,我不得不承认在他说到苏联的时候我确实有些懵住了。
因为我怎么也没想到在六十年代苏联居然进入过莫洛布,不过当时的苏联恐怕只把那当做一般的海岛,我问金爷:“那份档案上有没有具体记载莫洛布上面的情况?”
这次金爷没有说话,回答的是张元清,他说:“档案上的内容比你想的还要简单得多,总共加起来就几百字左右,只写了苏联计划时打算在岛上建一座军事基地,以便于对亚洲的形势起到更多的掌控作用,因为突发的情况放弃了这个计划。”
张元清说到这突然停了下来,我愣了一下:“完了?”
“完了。”他苦笑着说道。
“可他娘的就没写是什么突发情况?”我郁闷不已的问他。
“在档案解密之后倒是有一份俄罗斯的报纸透露当时苏联人登上海岛之后才两个星期就突然失去了联络,而后那群人就像人间蒸发了一般再没有过消息,至于苏联那边有没有派人去调查就不知道了,因为那几年世界局势十分紧张,为了对抗美苏争霸,欧洲成立了欧共体,第二年苏联又出兵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在这些大事件之下,一处海岛上面发生了什么事自然变得可有可无了。”
“那倒是。”我讪讪的接话道。
“不过有趣的是,”张元清却突然语气一转:“这片报道登出来才几天,那家报社又紧接着发表了一篇文章,称关于苏联士兵在海岛上的失踪完全是报社的一位编辑为了博眼球而无中生有,并没有任何的证据,因为写了这篇澄清的文章。”
张元清话里的转变让我始料不及,怔了一下,但一反应过来就不禁感到好笑:“这有什么奇怪的。”
“看来这位楚家少爷脑子好像不是很好使。”
听到我的话杨威冷不丁的冒出了这么一句话。被他忽然嘲讽,我暗骂了一声狗日的刚要发火,杨威却又继续说道:“那份文档解密的时候都没多少人关注,发文章的那家报社影响力也很小,而且根据我们的调查,那家报社主打的几乎都是些胡编乱造的奇闻怪谈,大多没什么真实性可言,比关于莫洛布这篇文章还要离奇得多的事件描述那份报纸上到处都是,所以这么一篇无关紧要的文章用得着还要登报道歉澄清它的真实性吗?”
杨威后面的话让我的火气立马就消了,而经他的解释,那家报社的行为确实古怪,猛然间,我想到了一种推断,不过我没有说出来而是问道:“你认为那家报社为什么要这么做?”
“不知道。”杨威很干脆的回答了三个字,这倒使我愣住了。
他看着我的表情变化嘴角勾了勾,又说道:“不过真要猜测的话,我却有个想法,一家小报社为了自己报纸上登的一篇无足轻重的文章还专门进行澄清,除非是有人不想这片文章发表出来,从而施加压力让报社这么做,可从这家报社的性质和影响力来看,事情就已经很明了了。”
说着杨威猛地加重了语气:“那篇文章上所写的内容恐怕反而是真实的,甚至让一些人紧张了起来,所以找到那家报社让他们登报澄清那篇文章的内容。”
杨威的说法正是我所想出来的推断,因为恐怕没有哪家报社会为了这么一篇没头没尾的文章搞出那样的举动,除非报社的主编脑子抽了,更何况还是一家没什么影响力的小报社。
从杨威的思路延伸下去,当时调查海岛的苏联人很有可能是发现了什么,因此使他们有些讳莫若深。
这一想整件事都显得很不对劲起来,那份档案虽然已经解密,可就像张元清所说的,档案上的内容实在是太简单了。反倒给人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这个推测其他人肯定早都想到了,从调查之初就发现了其中的古怪地方,不然金爷前面说派去那个海岛的苏联人基本没人回来不会不加上这一点是一家俄罗斯的报社透露出来的,真实性还尚待商榷,因为他根本就认为那篇文章的内容并不是胡编的。
我脑中的念头一个接一个的冒出来,心头却蒙上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