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场大事记-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国才立马接过话头说:“那县里怎么不出面来修一修呢?”
“县里?”驾驶员不屑地说:“老师工资几个月都发不出了,还有钱修路?”
马国才又问:“那矿上怎么不出这个钱,那可是为他们自己好哇。”
“前些年,一直就是矿上在修,现在不行了,矿山都快倒闭了,工人工资都开不出来,修路?就别想了。现在拉矿的车,基本都是私人矿老板的,光顾挣钱了,谁来修啊?”
又走了一个多小时,驾驶员手机响了。一边接听着,他就问车里的众人道:“我们书记说,宋组长她们在前边加油站休息,问你们要不要也休息休息?”
众人看看车外淅淅沥沥似乎永不间断的小雨,想想路面肯定利索不了,均表示不想下车。
驾驶员冲着电话说:“他们都不想休息。”听了一阵又说:“好的,那我们就先走了,到镇上等你们。”
……
终于,目的地拉法镇到了,这就是工作组总部即将进驻的地方,而工作组各成员具体进驻哪一个村,还将由工作组与镇里共同商量决定。
镇长带着一辆车在镇口接到了范毅等人,就先领着范毅他们回到镇zhèng fu,返回头还得再来接由书记和宋组长乘坐的另一辆车。
进了镇zhèng fu,雨终于停了。
三人下得车来一看,好家伙!这还叫车吗?简直全都被泥浆糊住了,仅有前挡风玻璃还亮着经雨刷不断刷拭过的两块而已。
此时,也管不得其他了,这都足足憋了一早上了,三人均有了一样的想法,快找厕所。
问过镇长,三人快步向大院的一角走去,走着走着,就嗅到了空气中一股特殊的味道,这就知道找对了地方,离目的地不远了。转过一片花台,一座半封闭的厕所就出现在三人面前。
“我靠!”老孔夸张地叫了起来。
原来,厕所门口汪了一片水,肯定不深,可颜sè不对,黄不黄黑不黑的,反正没人愿意踩着水进去。
范毅回头朝周围一看,花坛里堆有一堆破砖头,连忙过去一手拎起一块。马、孔二人明白了范毅的意思,也帮忙过来拎砖,所不同的是,范毅和马国才是一次拎两块,老孔先生每次只是出一只手,拎一块。
一条由砖头铺成的小道很快延伸进了男厕,三人很有点为自己的小成果而自喜的意思,可内急当前,可不敢长时间驻足欣赏。
一进门,“我靠。”老孔彻底愤怒了。
这哪是厕所,简直就是一粪坑,脏水横流不说,各种污物满地,这该往哪里下脚?
范毅心想,看来,丘东县城倒还算是干净的了。
还好,厕所内侧门口就有一水龙头,三人仔细洗干净手接着方便。
憋着一口气完事后,范毅第一个逃出了“粪坑”,远远站在花园里大口喘气,似乎要快点把刚才憋气后供氧不足的损失快点找补回来。
老孔很不幸,他搞的是大工程,是大号,这会儿,正用两根自制的卫生纸棒塞住鼻孔在里面蹲着呢。
范毅心里一动,不行,宋组长她们待会儿上厕所怎么办?她们可是女同志!想到此,范毅又重新开始搬起砖头来铺路。
老马也终于出来了,说:“可憋死我了。”看见了范毅的举动,又说:“小范,你这人可真不错,还能想着别人。”
范毅把砖一直铺到了女厕所门口就撤了回来,说:“只是举手之劳嘛,两个女同志,这种力气活还是由我来做。”
……
在镇上住了快一星期了,镇里提供出了几个村准备作为扶贫帮扶的对象,宋组长一直不表态,说等天晴开了实地看看再说。
这一天,天气晴朗,由一名副镇长领着,工作组去了其中的一个村。照例是不通公路,全靠走,等进村后,五人均累得够呛,又饥又渴。好不容易到了村主任家,大家忙着找水喝,村主任提出一个暖水瓶,给大家一人倒了一碗开水。范毅吹了吹,第一口喝下去,就觉得水的味道不对,一看大伙,似乎都有同感。
“村长,这水怎么会有股怪味?”马国才开口就问。
“嘿嘿嘿,你们从外面来,一开始,是喝不习惯。这水呢,听县里的技术员讲,是含了一种什么矿物质,所以有股子味道。”
“是什么物质?对人体有没有不良影响?”宋组长追问。
“具体是什么我忘记了,那是很多年前就测定过的了。对人有没有影响?那我就更加不知道了,反正我们村和附近几个村一直就喝这水,也没听说有什么问题。”
“我靠。”老孔小声嘟囔了一句。范毅相信,这应该是工作组大多数人的一致态度。
回到镇上后,宋组长又专程到县卫生所打听了打听,卫生员说,这水对人体究竟有没有危害?一时也说不清,不过喝这水的几个村,村里人肠胃上毛病是要多一点,其他的,也没什么大毛病。
宋组长在组内召集开了一个短会,大家一致决定,坚决不去喝这种水。
翻开丘东县的地图一看,整个拉法镇,一共八个自然村,划出了已通上电的镇zhèng fu所在地这个村和喝那种水的三个村,可供选择的就只剩下另外四个村了。
四个村均不通公路,而其中一个村距离镇上又实在太远,一个单边得走将近五个小时的路程,而且与另外三个村还不在同一方向,这一点是很关键的。
宋庆兰下来前领受的明确任务就是,要为几个驻点村铺设电线,解决通电问题,以此做为工作组的核心工作和成绩。如果驻点村方向不一致,成本就太大,只能是放弃了。
最终,经组里商量后一致同意,三个驻村点分别选择在了华源村、中水岭村和下水岭村。
在组里,老孔年纪大点,分在了离镇上约一个半小时路程的华源村,老马分在了约两个小时路程的下水岭村,而范毅最年轻,主动要求去了离镇上三个小时路程的中水岭村。宋组长和小冯则留在镇上统揽全局,坐阵指挥。
………………………………
第三十二节 进村
() 进村
终于还是进村了。
工作组本次进村,共分两批进行。第一批下去的是老孔和范毅,而马国才则安排在了第二批。因为三个村落的分布,好比一个略近于等边的三角形,范毅在最顶端,无论从那边走都顺路,而其他两人则最好直接从镇里出发,可以节省很多的路程。
第一批人员下去当天,工作组全体人员都出动了,镇上去了一名副镇长和一名工作人员。驻点村迎接工作组的人也来了,华源村和中水岭村均由村主任带队,又另外来了两名村民帮助背行李。
事实证明,单单靠工作组的同志,还真是很难把行李给弄下去。
翻过拉法镇边上一道高高的山坡,范毅发现手机竟然没有了信号,这一路走下去,直到中水岭村均是如此。
而路,就全是些羊肠小道了。所谓羊肠小道,名符其实,这是硬生生在山腰上抠出来的一条土路,约一公尺多宽,一边是高山,一边是陡坡,向上望,白云悠悠,山顶高高在上;向下瞅,空空荡荡,没有一棵树木,全是杂草。
走在山道上,下面深深的山沟让人提心吊胆。况且,整条山路略略还向处倾斜,据说是为了方便排水,可人走在上边,就老有一种随时要向外冲下去的感觉。
后来有一次,范毅在镇上买了一只当地村民腌制的老火腿,请村里一位老乡用毛驴帮驮进村。不曾想那毛驴中途xing子发作,蹦了几蹦,一只火腿连同其他所有物品全下了沟。当时范毅想算了,老乡觉着可惜,来回又花了两个多小时,才把火腿捡了回来。
回到村里一切,好家伙,肉是没问题,里面的骨头却全碎了,这要是人跌下去,又没个抓拿处,估计捡回来,就是一堆碎骨烂肉了。
其后范毅听说,每一年,因为喝醉酒,均会有那么几位村民在山路上摔伤甚至摔死。
……
工作组中途到了华源村,将老孔安顿下来,其他人继续前进。
由于体力不支,一路上又休息了几回,过了中午才算是开进了中水岭村。到村公所一看,宋组长火了,冲着副镇长质问:“你们不是说工作组下村一律可以住在村公所吗?你看看,这种地方怎么可以住人?整个就是一危房嘛!”
宋组长说得一点不错。中水岭村村公所因长年不用,年久失修,破败得不行,而且孤零零处于上村和下村两个小自然村中间,这还是因为以前修建它时,两个小村争来斗去妥协的结果。这结果看上去是公平了,平常偶尔来此办个公、议个事,勉强还可以,要是在此住人,这前不着村,后不着户的,怎么住?
副镇长挠着头,半天说不出话来。宋组长进一步说:“我明确告诉你们,如果因为不能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而影响驻村工作,责任要由你们负。我们完全可以向上级请示撤掉这一个点。”
“宋组长,我倒有个建议。”中水岭村的村主任吴有义说话了。
吴有义今年30多岁,因为去年底处罚一起盗砍村集体林木的事件,他私自命令将砍树人关在村公所三天以示惩罚,不料反被当事人在外工作的亲戚和家人告了一状,说他非法拘禁、限制人生zi you,最终,砍树人只是被罚了点钱,而他却被抓进看守所蹲了一个月,今年chun节前才放回来。
回来后,吴主任情绪一直不高,很少说话。这次听说工作组要进驻中水岭村,吴有义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因为他知道,这将意味着资金、项目和脱贫呀。现在听到宋组长可能因为住宿的问题要撤掉这个点,他有点急了。
“老吴,你说说。”副镇长似乎是抓到了救命稻草,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村公所的确不能住人。这周围一户人家都没有,生活不方便不说,也不安全嘛。不如这样,要呢,住到我家里,我家宽敞,保准让工作组的同志满意;或者呢,就住到村里的小学校去,那里本来就住着几位老师,互相也好有个照应嘛。”
“嗯?这样……那,我们先到小学校去看看。”宋组长沉着脸表态说。
小学校位于村子的最上方,离村子稍稍有一点距离,为的是方便周围几个自然村的孩子都能到此上学。
在学校周围还分散住着五六户人家,而且背靠着一片浓密的树林,范毅远远望去,就喜欢上了这里。
学校内只有四间教室,四位老师,其中一位兼任校长,是孙老师,单身宿舍也是四间,恰好有两位女老师愿意两人同住一屋,所以就一直空着一间。
宋组长看后,又征求了范毅的意见。范毅也表示愿意住在学校,毕竟常年住在村主任家,一是怕影响人家的生活,二是怕反而会引起村民间的一些矛盾,增加以后开展工作的阻力,毕竟,一碗水是很难端平的。
住的地方定下了,大家这才感觉到了腹中饥饿。村主任早有了安排,已经让人在自己家里准备了伙食。一行人就进了主任家。
吴主任家不大,当然也不小,构造与村里其它民居如出一辙。均是一进门有院子,屋后有牲口棚和猪槛,所不同的是,主任家干净整治,院子里还打了水泥地面,饭桌就摆在院子里。吃饭时,主任一一敬酒,一改之前拘谨的形象。
敬到范毅时,主任看看范毅碗里的酒说:“范同志,以后你就要代表组织常驻我们中水岭村了。才喝这么小口酒,是不是对我们不满意哪?来来来,满上。”
范毅捂着碗口说:“不行、不行,我不会喝酒。”
副镇长笑着说:“我们从娘胎里出来时,也不会喝,喝着喝着不就会了嘛。”
发现了弱点和目标,镇里和村里的人就开始在一旁笑着起哄。
宋组长说:“小范酒量浅,前几天在县里就喝醉了,你们不要灌他。”众人方才摆了手。
吴主任指着范毅碗里浅浅的一点酒说:“要不,范同志,我干杯、你随意。喝了这碗酒,今后你就是我们村的人了,以后我们可就都指望着你了。”说完一迎脖,将自己手中满满一碗酒全部喝了进去。
众人拍手叫好。
范毅顿觉一股热流涌将上来,全身躁热,也抓过5公升装的塑料酒壶,“咚咚咚”将自己的酒碗加满,学着老吴的样子,一仰脖喝了个底朝天。
“好!”吴主任带头叫了起来,众人一阵鼓掌。
刚开始,范毅还没觉得咋样,可吃着吃着,手就有点不听使唤了,一块肉夹了几次愣是没法夹起来,坐也坐不住了,身子直发晃。就在他快彻底倒下时,吴主任使了个眼sè,两名村里的人忙过来将范毅扶进里屋休息。
……
一觉醒来,已经是晚上了,范毅只觉着口渴,挣扎着起身要找水喝。
“范同志,你醒了。”吴主任的老婆探身进来说:“你等一等,我给你熬了醒酒汤。”
一会儿的功夫,吴主任两口子都进来了,范毅一连喝了两大碗醒酒汤,觉得那是这辈子所喝过最好喝的饮料。忙说:“真好喝,谢谢。现在几点了?”
………………………………
第三十三节 情况不妙
() 情况不妙
吴主任看了看手表说:“快十一点了,好家伙,你这一觉睡的!”
范毅笑笑说:“我说我不能喝酒嘛,你们偏不信,这一下,可让你们见笑了。”
主任大声笑着说:“不见笑,不见笑。这说明范同志是实在人,以后,我看在村里还有哪个狗ri的再敢灌范同志的酒!”
范毅还是感觉头痛得厉害,使劲揉了揉太阳穴。
吴主任笑着说:“我们对不住范同志呀,你看看,这才第一天进村,就让你醉倒。以后我保证,你能喝多少就喝多少,绝对不让你再喝醉。”
范毅说:“那就谢谢村长了。噫,应该叫主任?”
吴主任笑说:“都一样,有人叫村长,有人叫主任,随便你喜欢。”
“范同志,来,趁热吃碗面。”吴主任老婆此时又端进来一大海碗炸酱面,上面厚厚地压着四个荷包蛋。
范毅几乎是一天没吃东西,也不客气,接过碗来稀里哗啦吃了个干干净净。
“哎,这样好,吃了东西,明天一睡醒,就全恢复了。”吴主任自信地说。
“对了,范同志,工作组的其他几位同志,吃过饭后就回镇上去了,宋组长临走时交待说,请你下星期六赶墟时到镇上去一趟,说是要开个会。”
当晚,范毅就住在了村长家,与村长一通长聊。
范毅感到,情况可是大大地不妙。这个村,最缺的是四样东西:水、电、路,米。
村里的生活吃水、用水包括田里的农业用水,一直就靠从上水岭村淌过来的一条水沟供给。
特殊时期期间,上水岭村还隶属于拉法公社,相邻的几个村曾经统一动员起来,花大力气好好修过这条水沟,水量一直还算是很充沛的。包产到户后,上水岭村被划分到了其他乡镇,对这条沟渠的管护明显就懈怠了下来,而中水岭村由于长时间没有资金用于水渠的维修,多年下来,水沟破败了不少。一下大雨,还常常冲塌沟壁,山泉水哗哗地漫坡而去,造成断流,老百姓就只能渴上几天,得等村里派人找到被水冲塌处重新将其修好,这才能喝上水。
电和路,更不消说,从来就没有通过。
米,就是粮食,全村七百多口人,能靠自己想办法吃饱的只有三分之一,其余人家都要眼巴巴等着国家的救济。
吴村长最后开玩笑地说:“范同志,在我们村,谁家里要是能说拿就拿出三千块现钱来,他就是首富喽。”
这就是中水岭村实实在在的现状。
……
住在小学校里,范毅很快适应了村里的生活。
小学校的孙校长是老教师了,为人和蔼。稍稍年轻一点的张老师,是他特意培养的接班人,xing格也很温和,见人也总是笑咪咪的,就是不大说话。刘、王两位女老师,均是市里中师毕的业,年纪其实都比范毅还小,可教龄已经有三年了。
这就是范毅的新邻居。
对范毅而言,最困难的是做饭。
说起来,范毅平常在家最多也就只会弄个鸡蛋炒饭什么的,或者乱七八糟将所有菜蔬放在一起、煮成一锅,冒冲是吃火锅,再不然,就只好是吃方便面了。
做饭最不可少的是水。装水的铁皮桶,县里考虑得倒是周到,为每位驻村队员每人统一配了一对,还有一根挑桶的扁担。
取水地点离学校足有七、八百米的距离,这扁担一上肩,范毅就决定,以后干脆还是用手提得了,因为扁担压得肩头生痛不说,反而还搞得自己连走路都迈不开腿了。
好不容易水提回来后,一到课间休息时间,全校百十名孩子全围拢过来,问几位老师和范毅要吃水。
也不论生冷,一律直接用瓢舀起来就喝。那可是生水,而且是从山沟里直接淌过来的生水哎,范毅反复制止,却收效甚微。
可也奇怪,这些孩子常年这样喝水,居然没人因此而生病,这一点,让范毅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
为了保证孩子们能喝上水,他一天中的很多时间,就不得不用在了提水上。因为铁皮桶里的水,很快就会被孩子们喝个底朝天,而四位老师都在上课,不可能有大把的时间及时挑来水,如果自己不多跑几趟,孩子们就只得干渴着。
看着范毅一趟一趟地提水,村民们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时不时的,就有人主动会为范毅挑来一担水。这些人,范毅基本上还不能都认出来谁是谁,可知道他们一准就是中水岭村的村民。
解决了生存问题,剩下的就是jing神层面的需求了。
时间嘛,当然多的是,完全由自己安排,每天可以看书,可惜没带几本,书太重,背不动的。
报纸,基本上是一星期由邮递员投送一次,看到的都成了“周报”,或者直接就是“半月谈”了。
范毅最关心的是股市,可这里没有手机信号,也没有电,更遑论上网,怎么办?
最终,范毅还是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每个星期,范毅均要进镇里去一趟。一方面是汇报一周来的工作,同时听取宋组长关于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另一方面是为自己专门带下去的手提电脑冲电,同时再上上网,了解一下天下大事和股票行情。
谢天谢地,镇zhèng fu里竟然可以通过拨号上网。
这还得感谢镇里那几位由县里派下来的主要领导,正是在他们的不断呼吁和坚持下,拉法镇在全镇大部份自然村还没通上电的情况下,愣是率先被互联网所覆盖。
如此得来不易的上网,令范毅倍感珍惜。
每一次连上互联网,范毅几乎都是在如饥似渴地一边下载着一星期以来的股市行情数据,一边关注着各大网站的财经类新闻。
那感觉,真恨不得将所有资讯一口全生吞活剥了下去才好。
为了解决回到中水岭村也能看到股票走势的问题,范毅绞尽了脑汁。
后来,他终于想到了一个笨办法,比照着同品牌的电池,范毅又为自己的电脑配置了五块一模一样的电池。
问题是,每一次行动,电脑、电池,加在一块儿,这么多装备,自己肯定是背不动的。于是,每次到镇上来,范毅均会出钱请一名村民用背篓将全套装备一齐背了去,然后等自己全部冲满电后再请人背回村里。
一共六块电池,从而基本保证了范毅虽然人在村里,却仍然每天至少可以将截止到上一星期的股市行情走势全面地回顾一番的渴望。
况且,要是省着点儿用,也刚刚好能对付着用上那么一个礼拜。
有时,即便自己因故离不了村、出不来,只要花点钱,别人也很愿意代劳为范毅到镇上去给电池冲电、甚至下载行情走势。
这样的看盘方式,其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经过如此这般令人无可奈何地、反复地、关禁闭式地训练,长线投资渐渐成了范毅的首选。
………………………………
第三十四节 汇报(上)
() 汇报(上)
在泰明市,一辆黑sè奥迪车缓缓滑向省公安厅巍峨的办公大楼,王立局长一个人拎着包走下车上了电梯。很快,他直接出现在了省厅邵原平厅长的办公室里。秘书熟练地为两位领导沏好茶水后退出了房间,临出门前特意将套间外面的大门掩上。
“老王,今天就咱们兄弟二人,有什么话?不管涉及哪个方面,都不要有顾虑,都可以敞开来说一说。怎么样?不过,我先说好了,我可是要听真话、实话。”邵厅长递给王立一只香烟,开门见山地说。
“邵厅长,你放心,今天保管让你听到干货!”王立说完,两人哈哈大笑起来。
“你是我的老领导了,有些话,想来想去,我也只能是找你来说说喽。”王立为两人点上了火,笑笑说。
“是呀,从咱俩在一块儿开始共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