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场大事记-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范毅如此说,就有村民们热情地招呼着,在人群中腾出了一块地留给他们。
唐老瘪红着脸,笑笑说:“不用,不用。”
话没说完,早被相识的村民们一把拉了过去。他大声地冲范毅叫道:“范同志,谢谢啊。”
范毅进屋拖出来几大纸箱烟花爆竹,反复交待了安全要领后,让村里的小孩子们分头去尽情燃放,这在中水岭村的历史上,一次xing燃放这么多烟花,可算是头一次,大人小孩们喜气洋洋、闹作一团。
望着满天逐次绽放的烟花,范毅压着胸口微微涌动的酒劲,拄着墙嘿嘿地笑了。在心里,他默念起圣人孟子的一句古训,“独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
第六十三节 兰汇所(1)
() 兰汇所(1)
中小岭村引水工程结束后不久,省委驻村扶贫工作队接到命令,该正式返回了。
范毅几乎是净身离开的中水岭村。
除了一些个人用品,如电脑、电池、洗漱用具什么的,其余所有衣物和ri用品,穿的、盖的、用的,全部分头送给了村里的老百姓。
离开的那天早上,范毅和前来小学校送行的部分村民,在cāo场上用自己的手机拍了一张合影。
cāo场上新建成了两个篮球架,那是张顺友情赞助的。大家就以其中一个架子为背景,或蹲或站,前后排了三排、照了一张集体照。
遗憾的是,当时,学生们正在上课,老师们均未能参加合影。
一路要将范毅送到镇上的只有吴村长一人,这是工作组的规定,不许兴师动众。
康主任和吴会计等三、四十人只好在村口与范毅依依惜别,又不愿就此离去,就这么一直站在村口看着范毅和吴村长两人在前往华源村的山梁上时隐时现。
其实,两个村之间,直线距离并不很远,彼此站在村口就能望见,只是中间被大自然以不可抗拒之力,硬生生给隔开了,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山箐。这要走起来,就得在山里七绕八绕地走上一个多小时,所谓‘鸡犬相闻、走上一年’就是这个道理。
范毅和吴村长两人刚刚走到华源村村口的一处山梁时,吴村长用手向中水岭村方向一指,说:“快看!”
范毅扭头看见,对面中水岭村村外山梁上,黑压压地又站出来了一片人,这会儿依稀还能分辩出,那应该都是小学校的师生们,他们似乎还在大声呼喊着什么,可这个距离,已经完全听不清了。
知道自己挥手对方应该也不大能看得见,可范毅还是忍不住把两条胳膊挥得生疼。
……
回到省局,根据省委的统一安排,特意为工作组队员们放假半个月用于修整。半个月后,将召开省委驻村扶贫工作总结暨先进驻村工作者表彰大会。
在全省一共16名的先进驻村工作者中,范毅当然也在其列,是拉法镇这个组唯一的先进个人。名单早就报上去了,并已得到了确认。
而只有是等开过大会之后,工作组队员才算是正式回原单位上班。
这期间,说是放假休整,可范毅基本就不能闲下来,同事、同学的洗尘接风宴络绎不绝。
一天早上,当范毅头疼yu裂地爬起来冲完澡后,意外地接到了办公室的通知。下午两点半,在省美术馆将举办全省国税系统首次文化艺术作品展示会,全体省局干部职工必须参加,不准请假、不准缺席、不准迟到,还要求统一着制服。
又是一个三不准,哎!范毅很无奈。
下午两点十分,范毅早早就赶到了省美术馆。
一眼望去,黑压压有一大片人正在馆外列队。那是从各州、市、县局特意赶上来的各局局长们,足有一百几十号人,全部穿着制服,也认不出谁是谁。
省局的车队此时还没到,范毅就远远地站着看。队列中有人冲范毅挥了挥手,他仔细一辩,认出来了,那原是省局的同事,在chun节后刚刚下派到县里挂职当局长去了。
说起这事儿,省局的同事邓家辉和张培勇等人都分别给范毅聊过。
这事儿是由省委包书记的一次调研引发出来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包书记讲了这样一番话:“这一路看下来,成绩当然是可喜的,可困难和问题也不少,特别是有一个问题,要引起我们组织部门的注意了。”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我省副处级以上干部的年龄结构,就有着不小的问题嘛。总体上说,年龄在30岁以下的干部很少,全省只有区区五人;在正处这一级别的,那就更是直接挂了零蛋了。”
“同志们哪,这是很不正常的嘛,干部的配备,平常就要注意梯级培养和储备,干部的年轻化还是要讲的嘛。统统老气横秋,还谈什么创新?”
邓家辉把包书记的讲话学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仿佛他当时就在现场一般。
具体到了省国税局,包书记的讲话jing神一传达后,立马就有了动作。
经过逐一排队,省局目前年龄结构比较符合省委包书记要求的,一共只有四人,均是二十五、六岁左右,下去县局挂职锻炼三年回来提副处,刚好不满30岁。
于是,省局正式向省委组织部门报了三个名额,随即就被统一纳入了省委的“干部选拔培养30工程”。
遗憾的事,范毅就是那落选的第四人。
……
很快,省局的大队人马也乘车赶到了,范毅忙加入了进去。
众人都下车后,在外面场地上列好队,足足等到将近三点正,一溜黑sè的奥迪车跳着双闪灯先后到达,那是受省国税局特别邀请而来的、省里的各种领导和相关厅局的负责人。
三点正,仪式正式开始。
直到领导讲话时,范毅这才搞清楚,今天到场的最大领导,就是分管国税工作的王副省长和分管文化系统的赵副省长。领导们讲完话,众人列队入场,走马观花地在场内转了一圈后就出来了,仪式正式结束。
范毅骑上车,没jing打采地往回走,手机在口袋里“吱吱”地振动起来,掏出来一看,是老邢。
范毅问:“老邢,刚才参观书画展,我怎么没看见你?”
老邢轻笑说:“这种活动,我当然是不会参加的,无聊!我没空。”
范毅调侃说:“你这是公然凌驾于省局规定之上,说好不准请假、不准缺席的。”
老邢笑说:“都这么多年了,他们也早习惯了,不会来管我的。”
老邢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说别人早习惯了,这让范毅觉出点儿意思,叹道:“看来,领导也是人,规定也是人xing化的,不仅是下级对上级、个人对规定的态度可以培养,这上级和规定对下属和特殊人士的习惯,也是完全可以慢慢培养的嘛。”
老邢又笑了笑,说:“不说这些了,我看这几天你天天在吃请,今天是不是也应该让老哥我做做东,也来为你接接风呀?”
范毅昨天喝多了一点儿,这会儿头还隐隐作疼,但老邢的邀请也不便回绝,于是说:“看来,邢老师的酒,我是一定要喝的了。”
(注:汇,即会也,不这么改不让传,你懂的。)
………………………………
第六十四节 兰汇所(2)
() 兰汇所(2)
范毅回到家刚刚换好衣服,老邢的电话就来了,说车子已在楼下了。老邢开车接人,从来不会摁喇叭提醒别人自己到了,总是通过手机,据他自己说,这叫文明。
范毅挂好刚换下来的制服,走出自己租住的房间,下楼上了老邢的车。
老邢说:“小范,你怎么还住在这儿,也该想着自己买套房了。你那么多钱,留着它生仔呀?”
范毅略微想了一想,决定还是暂时不将自己其实早已在新办公大楼侧面梦里家园买房的事告诉老邢。于是说:“这不是下乡了嘛,赶明儿,我赚了大钱,也到你们小区买一幢别墅。现在嘛,看来还只能是先窝在这里喽。”
……
老邢开着车,车子一直驶出了城区,范毅感觉方向是直奔西山而去。
到了西山脚下,车子却并未上山,老邢一打方向,沿着湖边开去。范毅很好奇,一路上问了好几次此行的目的地,老邢只是不说,只回答说:“到了,再告诉你。”
当老邢的车最后一拐,上了一座古sè古香的拱桥时,范毅心里一阵狂跳,“不会!”
果然是兰汇(会)所。
老邢停住车,一位保安小跑着迎出门来冲着老邢敬礼,老邢放下车窗,递过去一张小小的卡片,保安恭敬地接过来在门禁上轻轻一触,铁门缓缓分两边滑开。
保安客气地递还老邢的卡片,又敬了一个礼,两手在胸前学着交jing的样子做了一个直行的手势,老邢一点油门,红sè的宝马车轻快地滑了进去。
从倒车镜里,范毅看见,沉重的铁门重新缓缓地合上,保安拿出对讲机在说着什么。
汇所里自然又是别有洞天。
人工湖泊、小桥流水、绿树成荫,最多的当然是各种不同品种的兰花,汇所就是因此而得名。
一幢幢别墅就被掩映在这各种绿sè植被之中,从外面根本无法看到屋内的情形。
老邢把车直接开到了九号别墅前,车库门徐徐地自动打开,车子在车库内停好,库门已经关上,再也看不出有这辆车驶过的痕迹。
刚下车,在通往内屋的门口,一位迎宾小姐鞠躬后甜甜地招呼道:“两位先生好,请跟我从这边来。”
进了一楼客厅,其金碧辉煌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市内五星级酒店的布置。
从落地玻璃窗向外望去,由于九号楼地势稍高,视野极为开阔,眼前的整片景sè一览无遗。房前一片jing致的人工湖泊里,竟然有几只白sè的天鹅在zi you自在地游弋,几只绿孔雀在湖畔草坪间闲庭信步、斗艳开屏,仿佛真是到了人间仙境。
老邢走到范毅身边,进一步解释说:“你看,其实对面很多房间里都是有人的,可你看不见,知道什么原因吗?”
范毅努力冲外面两幢楼里看了看,果然看不见人影,但因为有了刚才超乎预期的体验,体会到了一些这里的不同气势,就不敢乱猜,只是识趣地摇了摇头。
果然,老邢说:“是玻璃。你看。”老邢用手轻轻敲打着眼前的玻璃说:“这里的每一块玻璃,都是都特别定制的,从里面往外看,很通透;从外面向里看,就不行了。”
范毅恍然大悟,很为自己刚才的谦虚而庆幸。
两人刚刚坐下来,又来了一位服务小姐,蹲下身为两人换上了舒适的拖鞋。
小姐捧着两人换下来的皮鞋退出后,范毅说:“我靠,老邢,这里的小姐怎么都这么漂亮,在哪儿找的?”
老邢点着了一只烟,笑笑说:“漂亮的还在后面。”
范毅大为感慨,说:“老邢,说实话,以前,有好几次,我都想进到这里来参观参观,可惜啊,就是保安不让。”
老邢差一点被烟呛到,大笑,说:“参观?亏你想的出。这里是私人汇所,怎么会让外人参观?如果真是什么人都可以随便进来参观,那还有谁会来这里消遣?”
范毅装出一副猴急猴急的模样说:“老邢,快给我讲讲,这地方也他妈太邪乎点儿了,来这儿,都能干点儿什么?”
老邢却并不着急,慢慢抽着烟说:“稍安毋躁,待会儿便知。”
这时,刚才那位迎宾小姐走过来轻声说:“先生,晚餐准备好了,可以上桌了。”
来到餐厅,老邢问:“在农村待了一年,你现在可以喝一点酒了?”
范毅点点头说:“喝不多,也就小半碗。”老邢抿嘴一笑,说:“喝酒论碗,也只有你了。”一挥手,冲迎宾小姐说:“把我的存酒开一瓶上来。”
桌上早已摆有五、六样jing致的冷菜,范毅随便拣起一点放在嘴里一嚼,这些看似和外面一样的呛黄瓜、土豆丝,味道感觉却大不一样。
范毅抬头看看老邢,“嗯”了一声说:“你别说,这里的菜还行。”
老邢笑说:“知道吗?你这是在骂人家呢,什么叫‘还行’!这里每一幢楼的主厨,都是在市里挂了号的。”
范毅惊讶地问:“你的意思是,这里每一幢楼都有一位主厨?”
老邢点点头说:“那是。”
酒上来了,是葡萄酒。
又换了一位标致的服务员,为两人在水晶高脚杯里倒上了酒,范毅举起酒杯轻轻晃动着低呤道:“葡萄美酒夜光杯。”老邢举起杯说:“为了你的回来,干一杯。”
两人一口干下,范毅咂咂嘴说:“还行。”
老邢这一次没有解释。这酒,其实是他在欧洲旅行时,花了2000欧元一瓶买的好酒,在这里一共存了四瓶,都两年了,一直也没机会喝,今天头一次开张,就碰上了这么个不解风情的主儿,还要论碗喝酒,老邢唯有苦笑。说:“还行就多喝点。”
小姐不失时机地又为两人继上。
范毅感受着这里的奢华,猛然醒悟似地望着老邢说:“老邢,你这酒不会也是什么特别名贵的好酒?”
老邢心里想,到这会儿才明白过味儿来呀?我的傻老弟!嘴上却说:“不知道,朋友送的,喜欢喝,咱们就喝光了它,尽兴才好。”
此后上的每一道菜,范毅以前仿佛都是吃过的,可这里的味道就是很不一样,说不出的爽口。
上菜方式也特别,每道菜端上来只在你眼前过一过,让你看上一眼,接着就端下去分成小盘一人一份,吃了半天,餐桌上依然还是特别的干净清爽。
当准备上第六道菜时,老邢介绍说:“这是今天的主菜,咱们今天可是要冒点儿风险,吃一回河豚。”
(各位大大,逢周ri停更一天。以后不再通知了。见谅见谅。)
………………………………
第六十五节 兰汇所(3)
() 兰汇所(3)
范毅当然知道吃河豚的危险,心里不由地打起了小鼓。倒不是怕自己吃了以后会怎么着,主要是还有大事没办,要是提前挂了,岂不是白白便宜了姓庞的?有了这份担心,于是脸上多少露出了点儿为难的神sè。
老邢看到了,马上解释说:“不过你放心,这里的河豚,材质上保证新鲜,做的也保证干净。这食材,都是从原产地直接运过来的。”
范毅问:“空运?”
老邢摇摇头说:“不是,空运太折腾,也无法保证质量,好鱼都要给弄死的。他们的做法我知道一些,应该是用一辆经特别改装过的、带水箱和氧气罐的小货车直接从野生地拉到这里来的,每辆车,得有两位驾驶员轮着开,反正是人闲车不闲,一般也就一、两天就能运到。”
范毅想想说:“成本太高!”
老邢又被搁了一下,心想,在这儿吃饭还有人会边吃东西边算成本的?这范毅,真是服了你了。
老邢与范毅碰了一下杯,说:“范兄弟,我发现你对数目字倒是很敏感的,从这个角度讲,你应该去经商,走‘钱途’。怎么又会想到要来机关,走起‘仕途’来了?”
范毅并不想做更多的解释,于是含糊地说道:“哎,一言难尽、一言难尽。”
老邢见他不愿多讲,也不勉强,换了个话题说道:“哎,要说起成本,其实最不计较成本的,应该就是党政机关。下午的展览你去看了?”
范毅点头说:“看啦!怎么啦?”
老邢说:“今天就咱俩,我给你说说,出去后一风吹。”
范毅好奇地点点头。
老邢说:“你知道办今天这个展览,前后花了多少钱吗?七位数呀!你不是刚扶贫回来吗?你想想,够你扶多少回贫?”
范毅说:“不至于,一个破展览!就冲博物馆租点儿场地,外带对外搞搞宣传,就要这个数?”说着,范毅比了一个七的数字手式。
老邢笑道:“你说这话,说明你今天根本就没仔细看。哎,这叫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给你看条短信。”
说着话,老邢就拿出手机来,在众多短信中找了一找,翻出一条短信让范毅看。
上面只有短短一行字:“老邢,是可忍敦不可忍!”
范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说:“什么意思嘛?”
老邢解释说:“这是我一位朋友……喔,我家里那副字就是他帮写的,上次你见到过的。”
范毅插话说:“是曾国潘那两句诗?”
老邢点头说:“是。这位朋友也算是全国知名的书画名家了,这次办展览,局里非要请他出来写一幅字捧捧场。开始时,是由教育处、工会、党办出面做的工作,后来杜副局长也出面了,他死活就是不同意。也不知道谁对魏局长讲了,说我与他有交情,魏出面找的我,我出面找的他,最后按局里的要求写了一幅字,付了三万元钱的润笔费,这些,我都是知道的。”
“可是他们不知道,其实我还知道,为了举办此次展览,省里许多官员、许多领导也递送了书画作品。你知道局里开的所谓稿费是多少吗?那费用,最少的一位也不少于这个数。”说着伸出了一个巴掌,范毅想,应该不会只是五千。
老邢接着说:“这就有点寒碜人了,是不是?可是,问题的关键也还不在这里,人家文化人,不太看重这个,光讲钱,人家还不一定肯答应出手呢。”
“可是,今天下午,他的一位学生也去看了展览,还录了相,带回去,人家一看就不高兴了。你想想,馆里最好的位置,全都留给了省里的领导,这还不好说什么。可是,连一些各部委办局头头脑脑蒙人搞出来的东西,都愣是放在了人家前面,这就说不过去了。”
“所以,他马上电话就打给我,申称要撤展。能撤吗?别的且不说,魏局长早就表示出了要将他这幅字由他永久收藏的意思,现在怎么撤?下午,我虽然是没去,在电话里也是说尽了好话,最后,总算人家还是看我面子给摆平了,完了,人家这才发了这条短信给我。我算是欠人家人情欠大发了。”
呷了一口酒,老邢接着说:“你算算,省里的领导、各有关单位的领导,我们局里的领导,再加上其他参展同志的作品,每一位或多或少都是要付一定费用的。这就叫变相补贴。美国佬有jing确打击,我们有定向补贴,都jing准得很哪。算了,不说了,这些事跟我们关系不大,吃菜、吃菜。”
这时候服务小姐推上来一辆jing巧的餐车,上面有两个盖上了盖子的白瓷盘,小姐打开后说:“两位请慢用,红烧河豚。”
老邢说:“你看,我说保证安全?红烧、红烧,这样吃,放心一点。”
这一次,盘子直接送在了两人面前,每人一份,范毅咬咬牙说:“拼死吃河豚,爱拼才会赢。”
老邢大笑。
一筷子河豚肉入嘴,果然鲜美无比。范毅刚想说“还行”,硬是给忍住,重新说道:“其实,说起吃河豚,古人还有一首诗呢。”
老邢“哦”了一声,让他继续。
范毅开始调文,说:“我们都很熟悉一句诗,叫做‘chun江水暖鸭先知’,其实后面末了还有一句,叫做‘正是河豚yu上时’。当鸭子先生发觉chun江水暖的时候,也正是人们开始大快朵颐之时啊,所以说,现在,可不就是吃河豚的最好时机么!”
老邢点头说:“对对对,这诗写得好,很有广告效应,真应该建议所有卖河豚的都来读一读,起码也可以用来招揽生意嘛。”
“对了,小范,我怎么觉着,这诗听下来,前面一句倒耳熟,后面一句以前仿佛也听过,只是听人说的少了,现在根本就不记得了,赶情它俩还是一块儿的呀。”
范毅轻笑说:“这本来就是一家子,用的人少了,反而生份了。”
说完,又颇为感触地说:“老邢,你发现没有,按理,我们生活在一个海量信息的时代,好像大家所面对的任何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至少也应该是完整的。可实际上,我们所接触到的许多信息又都是被扭曲的、至少是被删剪过的。”
老邢又“哦”了一声,说:“何以见得呀?”范毅轻笑说:“这是由刚才讲起‘chun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时突然想到的。我想,正如你方才所说,大多数人说起这首诗,大多也就到‘鸭先知’一句就止步了。有谁又会想到,后面其实还有另一层内容呢?老邢,这种事,我是有一个切身的体会的。”
………………………………
第六十六节 兰汇所(4)
() 兰汇所(4)
范毅继续说:“记得小时候上学,老师们总是教育我们说:‘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我对此深信不疑,中学时甚至以此为座右铭。”
“后来读大学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另一种说法,其实,爱迪生先生这话还有后半句:‘而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至关重要的,甚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