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场大事记-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奈,古来福也走上了古玩设局诈骗的歧路,而且是越走越远,渐渐就不再正经做其他生意,一门心思就是骗那些一知半解就敢来淘宝、来买古玩的人,特别是那些想捡漏的“jing明人”。

    可以说,截止去年,老吉,实际上是老古,一直走得挺顺。甚至在去年“五。一”黄金周期间,一把就骗了两个外省人20多万元。

    但,坐牢的经历最终让老古决定还是见好就收、洗手不干方为上策。

    正好在此时,碰上了股市走牛,于是老古将自己手中所有的资金,共计40来万元,全部投入了股市,然后四处拜师学艺,学习炒股。

    俗话说,牛市里猪都能飞,老古进场时碰上了好时候,资金迅速增值,最多时已接近80万元。

    糊里糊涂就赚了钱的老古,从没想到过股市赚钱竟然会如此容易,一直后悔来晚了,就想把错过的时间追回来。

    于是,古来福四处借钱,又凑了有60万元,其中有55万元,借的还是高利贷。几乎就是在一天之内,他把这些钱,全部都换成了股票,就等着翻番时好数钱了。

    当时,不是有一首歌叫做《死了都不卖》吗?老古也相信,翻番,那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只可惜,偌大一个股市,仿佛就是等着他老古的那60万元。

    自从他买入的那天起,大盘就一路下跌,跌得老古坐卧不宁,跌得老古肝火直窜,却连应该向谁发泄都不得其门。

    今年,眼看着就快接近年底了,没办法,为了赔债,老古只得全部斩仓。

    前前后后一算帐,自己的老本一分没剩下,倒还有四、五万元的外债还不上,关键是,其中有两万元还是高利贷。

    一拖再拖,前不久,他们逼老古替儿子向学校请了假,然后就将儿子接走了,临走时撂下了一句话,说,最迟到后天,也就是本周周ri中午12点正,让老古连本带利还上三万元,一手交钱、一手接儿子,否则,就割下自己儿子的一根手指当利息。

    老古当时本来是准备回老家把宅基地卖掉,好歹还上高利贷再说。

    巧的是,就在那几天,碰上了两个外地人拿着他的一个手机号,专程找到老古,说是要问他买古董。

    这是他的老本行呀,老古当时就心动了。

    心想,最后再干一次,把债还上,以后就真的不再干了。

    可是,将近一有年没干过这事儿了,经常与自己合作的远房侄子老五,怎么联系也联系不上,人家催得又紧,没办法,老古决定来一招险的。
………………………………

第六十节 恼人的冬雨(5)

    ()  恼人的冬雨(5)

    想来想去,老古只好就近选择,决定速战速决、在泰明市下辖的丘东县来完成这一单。

    当时,老古就没太把这事儿想得有多繁杂,只是想着,故意带着他俩人在山里绕上几天,拖得他们人困马乏,然后乘其不备,偷偷拿了钱就开溜。

    没想到,这俩人jing惕xing一直很高,老古一直不能得手。

    在山里转来转去,不要说古玩,连像样的破瓷烂碗都没见到一件。渐渐地,两人生疑了,开始还用话来试探老古,后来,直接要求老古还钱,还回之前从两人那里预支的2000元带路费。

    这钱,老古在带领这两人下来前,就已经是作为利息交给了那些放高利贷的人了,这个时候,老古哪里还拿得出来?

    拉拉扯扯中,两人越来越怒,最后,老古被暴打一顿,正在此时,还好范毅等人及时出现,救下了老古。

    老古本也不想在中水岭村这么个鸟不生蛋的地方多耽搁的,想着这两人那天出山后,八成是跑了。自己只需要等到第二天,从镇上直接赶回老家去,也还来得及卖地带还钱。

    为了掩盖自己此次进山的真实意图,古来也是三分病、七分哼,一会儿嚷嚷着身子痛,一会儿又嚷嚷着头昏,为的就是不想让别人、特别是那位康主任一个劲儿地老来“审问”自己。同时,也是为了让大家放松jing惕,自己好随时开溜。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算来算去,老天爷却从中横插一杆子,下雨了,路断了。

    老古的如意算盘,一下子全泡汤了。

    中水岭村与外界又不通电话,老古就这样被活活地“困死”在了村里。

    他自己是满腹的苦水,又不能对范毅等人明说,只能是打落了牙齿往肚里咽,默默地、苦苦地等着路通。

    在等待中,无意间,他发现了范毅压在床下的几千元现金。老古在心里一合计,这些钱,加上范毅的笔记本电脑和外省人当时给过的、自己已经交了去的2000元钱,估摸着,应该能够还债了。

    于是陡然间,老古就起了贼心。当时想,好歹先把这一关过了,反正自己已经记下了范毅的工作单位和名字,以后再找机会补偿。

    不想,刚一动作,却被范毅识破,悄悄通知康主任埋伏在了教室里,又锁了校门,一举将他擒获。

    ……

    老古抹着泪、醒着鼻涕说:“这一次,我是一点儿都没隐瞒你们,不信你们可以去查,这是我的身份证。”

    说着话,老古从内衣口袋里,小心翼翼地摸出一张身份证交给康主任。

    康主任大为佩服地说:“嘿,你别说,这老小子藏东西还真有一手,楞是没让人搜了去!这么些天,连我都没发觉,真是牛逼得可以!”

    身份证上面,显示的名字却是古来。

    康主任抖着这张身份证,冲着老古问说:“这是真的假的?你刚才不是说,你本名叫古来福嘛,怎么身份证上又是古来了?看来还是不老实。”

    老古忙解释说:“这张是真的。那是因为我后来嫌‘来福’这个名字太土,所以才专门到派出所改成古来了。”

    然后,老古又冲范毅和康主任说:“范同志,康主任,我可是全交待了,没有隐瞒半分,包括我去年骗得的20多万元都说了。你们可一定要想个办法,帮我救救儿子呀。”

    话说到此,想必大家也都清楚了,这吉运来、老古、古来福、古来,其实就是一个人,就是我们之前所熟悉的“包袱男”。

    范毅心想,他这次偷窃,所得金额远远小于20万元,可为了证明自己此时说的是真话,他连过去的20万元都交代了,看来不会是假话。

    那么,眼下最迫切的,就是他儿子的问题了。应该怎么办,才能及时还上钱、救出他儿子?这倒成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首先想到的,当然是报jing。可是,怎么报?一来没电话,二来路不通。再说,等报了jing,jing方再立案介入开始调查,到查清楚时,只怕是黄花菜都凉了。哪里还能保得住老古儿子的安全!

    再者说,为了这么一次偷盗未遂,又将老古送进去,是不是也太不仁道了?

    看来,只能是特殊情况、特殊处理了。

    想到这儿,范毅喝了口水,又重新将思路理了一理。

    这时,康主任已经彻底问完了口供,正在让古来在口供书上摁着指印。

    古来一边哽咽着,一边一一照办。

    范毅说:“康主任,我想,现在的主要问题,应该已经不是破不破案了,而是如何才能及时地救出古来的儿子,你先停一停,听我说。”

    康主任于是放开古来沾满了红sè印油的手,看着范毅说:“范同志,你说好了,我听你的。”

    范毅说:“天就要亮了,你现在赶紧去把吴会计和吴村长叫上,天一亮我们就出发,今天务必要赶到打鼓镇,到了那里再想办法。”

    ……

    当天夜里九点多钟,一行人大汗淋漓地出现在打鼓镇镇口的山头上,远远地,已经能看到镇上闪烁的灯光了。

    范毅突然说:“好了,在这里停一停,这里有信号了。”

    坐在一块石头上,首先,范毅就给张顺打电话,语音提示却是不在服务区。想着要打给孙涛,又想到他正忙着在谈恋爱,估计手边也没多少现金,于是直接拨通了邢应天的电话。

    老邢很奇怪,开玩笑问:“怎么突然间会要那么多现金?不会是遇上骗子了?”

    范毅笑说:“开始是有这么一点儿意思,只是,现在剧情已经演到另一出了。好了,不多说了,电话里一句两句话也说不清,等改天回来后,我再详细地告诉你。”

    “总之,明天一早,有个叫古来的人,他老婆会来找你借钱,你问清楚了人,就把钱给她。这钱嘛,只有等我抽空回来时,再还你了。”

    这时老古示意要讲电话,于是范毅将电话递给了古来。古来说:“邢老师,谢谢您啊,改天我专程再谢您。明天一早,我让我老婆带着户口本来找您,那钱可是等着救命的呀。”

    挂上了老邢的电话,范毅又让古来接着拨通了家里的电话。话筒里,古来老婆“喂”的一声传出时,古来一阵哽咽,范毅也不禁鼻子一阵发酸。
………………………………

第四章2008年 第六十一节 春去春又来

    ()  chun去chun又来

    2008年chun节前,好消息不断。

    先是中水岭小学的水窖和cāo场工程全面竣工、引水工程进展顺利,接着就是令人激动不已的即将全面通电的消息。

    宋组长决定,华源村、中水岭村、下水岭村逐次通电。每一个村通电,她都将亲自到场,一方面固然是为了与当地老百姓同乐,并借此机会与村民们见上一面,告个别;另一方面,当然也是为了更好地突出工作组这一利民、惠民的成绩,好为回省城后的发展做一些铺垫和造势工作。

    范毅所处的位置与宋组长不一样,想法就简单一些。一天到晚,只是在筹划着如何能把通电仪式搞得更加隆重一点,好让大家伙永远记住这个令人高兴的ri子。

    正在范毅与吴村长等人反复商议,如何搞好这个注定令人印象深刻的仪式的时候,他接到了从组里转下来的一个通知,说是省国税局支援中水岭小学校的基建项目即将清帐,让他最近务必回去一趟,将有关手续了了。

    这本身就是预料中的事情,范毅带上相关施工人员领取工程款时按了手印的签字单,以及购买各种材料的凭证和单据,开好了村委会的证明,这一两天就准备回一趟省城。

    吴村长说:“范同志,估摸着你们工作队兴许过了chun节就该撤了,我个人有个小小的请求,你可不要驳我的面子啊。”

    范毅笑问道:“吴村长,看你严肃的?什么事?还请求!直接说不就完了。”

    吴村长也笑了,说:“范同志,自打你进了村,咱们相处快一年了,眼看着你们就要走了,这心里,还怪舍不得的。你看,眼瞅着这就要过年了,这年嘛,在哪过不都是过?不过,今年这个chun节,能不能就请你,请范同志留在咱们村过一次,咱们一起好好地热闹热闹。”

    范毅听了,心里也是一阵激动,想了一想,以往每年在泰明市,几乎都是自己一个人孤苦伶仃地过年。如今在中水岭村驻村将近一年,与吴村长、康主任等人朝夕相处,毫不夸张地说,基本就是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渐渐地,大家伙之间,倒真有了一份浓浓的、割舍不掉的感情,有时觉着,倒像是一家人似的。

    现在吴村长把话挑明了说,仔细想想,自己与中水岭村这班弟兄在一起的相处,的确已进入了倒计时,只有真正地过好这宝贵的每一天,才是眼目前最实实在在的事情,于是,他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

    当天晚上,消息不胫而走,包括康主任、吴会计在内,先后有30多位村min zhu动亲自找上门来,邀请范毅到时候也要到自己家中过年,至少是吃上一顿饭。

    吵吵嚷嚷地,一直闹到深夜,最终的结果是,从初一到十五,ri期被排得满满当当,其中还有几位实在排不上队的,只好推到节后再说。

    而其中最特别的一位,是家住学校附近的吴有良。

    这是一位四十岁左右年纪的汉子,因为上有老、下有小,家庭条件一直不是很好,家里最大的一个女娃,今年才刚刚读一年级,却连件像样的文具都没有。

    范毅知道后,特意为她买过一个书包和其它一些必备的文具。

    驻村期间,市里、县里来过镇上慰问驻村工作组两次,每一次都赠送了一些大米、桶装食用油、罐头之类的生活用品,范毅又转送过一些给老吴。

    老吴特别感谢范毅,现在听说范同志他们工作组年后就要走了,执拗着非要请他到家做一回客,却又因为得讯太晚,范毅的时间早已排满了,无奈之下,老吴提出,明天就请,干脆抢在最前头。

    拗不过老吴,范毅只好去了。

    老吴家很小、很黑。屋里平常都点一盏钉点儿大火苗的油灯,为了欢迎范毅的到来,“宴请”的当晚,特意换成了一支蜡烛,却也只能算是勉强照见周围巴掌大点儿的地方。

    桌上其实摆出的菜肴也很有限,只是三样:酸腌菜炖红豆、炒豆芽,外加一大碗咬一口就滋滋往外冒油的肥腊肉。

    当然,为了“宴请”范毅,吴有良专门还打了两斤白酒,平常,他自己是万万舍不得喝的。

    范毅拿起碗准备舀饭,发现白瓷碗里似乎有一个小黑点,很自然地用拇指轻轻一揩,不曾想,白瓷碗里立刻就白了一圈,感情这碗本身就是这么灰的呀!

    范毅的头皮当时就麻了,就此放下碗,又怕伤了老吴的面子,用纸擦一擦,效果还不如直接放下碗。

    想了一想,范毅最终只好把心一横,权当没看见,权当没有发生过此事,咬咬牙,为自己添了小半碗饭,准备随便扒拉两口就算完事。

    碗不干净,那就少吃饭、多吃菜,范毅与老吴碰了一下酒杯,大大喝了一口酒,举起筷子,夹了一筷子的炒豆芽放在嘴里慢慢地嚼。

    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又发生了。一瞥之间,范毅发现,从一大碗盛着热气腾腾、炒熟了的豆芽菜的一只碗里,竟然有两只苍蝇正抖动着湿漉漉的翅膀,从众多的豆芽菜里,正奋力地爬将出来。

    老吴见怪不怪地一一将之用筷子夹起,扔在在上用脚碾死。

    范毅傻眼了,嚼在口里的豆芽菜一时都不知是吐出来还是咽下去。

    有了这一次经历,以后无论老吴再如何盛情邀请,范毅打死也不敢再去。

    ……

    回到省局办完一切手续,范毅接到了一个电话,是古来打过来的。

    上一次在中水岭村,最终,范毅把古来的所谓口供从康主任那里要了过来,并当着他的面给销毁了,古来感动得鼻涕眼泪齐流。

    当古来伤好后,离开中水岭村要回去时,范毅又借了他三千块钱,让他临时回去应应急。

    古来当时接过钱,又一次眼含热泪,哽咽着说:“范同志,大恩不言谢,ri后,你就看行动。”

    这一次,电话里,古来就是说,要过来先还上这三千块钱的。

    晚上,古来带着老婆、孩子,一起过来拜访范毅。身边还带了一盒自己家乡特产的桃花饼,据说,这单身汉要是吃了,从此后能交上桃花运。

    古来的老婆和孩子都很老实本份,都一起微微地笑着,却不大会说话,坐了一阵,古来说:“范同志,感谢的话,这一次我也不说了,看以后。”
………………………………

第六十二节 收尾

    ()  收尾

    古来嗫嚅着说:“前一阵子,我专程回了一趟老家,把祖宅给卖了,这三千块钱,就是从那里面盈出来的,你放心,这钱来得干干净净,正大光明,今天,就先还上小的那笔帐。”

    “范同志,至于上一次欠你和邢老师的那份恩情,我现在,真的还一时还不上,能不能容我缓一缓?我……我想用卖房子的钱,先倒腾出来做点小买卖,等周转开了,一定连本带利还上。”

    范毅哈哈笑说:“老古,我又没催过你,不着急。等你什么时候宽裕了再说。”

    古来一直提着的一颗心放了下来,舒了口气说:“范同志,你是我古某人一家的恩人哪。你放心,打今儿以后,我一定得混出点样儿来让你看看。”

    随即,他又神秘地说:“我最近,拜了一位高人了,准备一边做买卖养家糊口,一边跟着他老人家好好学习学习。这一次,我是下了决心了,‘头悬梁、锥刺股’,不管多苦多累,为了我的老婆、为了我的娃娃,也为了你们,我一定要东山再起。”

    范毅脸sè一正,说:“老古啊,我要提醒你,路要走正。什么高人?他是做什么的?怎么听着就玄乎,你可不要又想着去搞什么斜门歪道!你要多想一想你的老婆和孩子。”

    古来连忙解释说:“不会、不会。范同志,你相信我,我绝对不会再走老路。我这一次,走的绝对是正道,肯定不会再违法犯法。你放心好了。”

    范毅听后,半信半疑,却也稍感放心,轻轻笑笑说:“我有什么不放心的?只是你要好好想一想,上一次炒股,最后是怎么栽进去的?不要再重蹈覆辙才好。”

    古来自信满满地说:“上一次出的问题,其实我这段时间以来,都已经仔细反思过了,主要还是自己没能找到好的老师指点。当时也是病急乱投医,逮着人就问,找来找去,尽找了一些小散户去请教了。”

    “现在想想,他们要真能成事儿,也不用一天到晚都在散户大厅里耗着了,他们自己脑袋里都没多少货,我去请教他们,能从他那儿学到多少?”

    “而且,到后期嘛,战略上,我又着急了一点,关键是太贪,想钱想疯了,贪心害人呀。”

    范毅说:“这话说得好,做什么事都不能太贪,否则迟早完蛋。”

    又闲扯了一阵,古来一家人告辞走了。

    这位高人是谁?在做什么?范毅之前问过一次,古来小心地避开了,之后,范毅就不好再继续追问。古来要愿意讲,有的是时间,可惜,一晚上,老古最终也没谈起。

    ……

    从省城回来时,范毅特意在丘东县城停了停。

    有好几台事情,范毅要抓紧在县城里办一办。

    专程到县委办了几件宋组长交待的事儿,去县水泥厂结清了所有水泥款,范毅又自掏腰包,到县供销社买了将近六千块钱的各种烟花火炮,这些东西,分量不重,体积却不小,放在一起,足足在其库房里堆了很大一堆。

    在另外办过手续、付过车钱后,范毅还仍然就请供销社的专门用途货车,直接将这一批烟花火炮给送到了拉法镇上,然后再通知村民们分批给背回了中水坪村去。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通电的ri子终于到来了。

    说好是下午六点正式来电。吴村长拍板,让人从上次做野生菌生意为村集体赚得的钱中,拿出钱来买了两只山羊,在小学校里办起了庆功宴。

    镇上的许多领导和工作组的全体同志一起出席,村里也去了十几人,帮忙的帮忙,陪客的陪客。

    小学校里,在范毅的指挥下,早早就挂起了在县里买来的彩旗和几盏一百瓦的大灯泡,只等到时候电一到,山村小学就将大放异彩。

    与其它村不同的是,范毅还自己掏钱,特意从县里请来了一支放映队,在小学校的一面墙上,挂起了白sè的大荧幕,晚上,在这里,将连映两场电影。

    消息传开,附近几个村,包括华源村和上水岭村的大人、小孩们都坐不住了,陆陆续续地往中水岭村赶。来早了的,就只好先到亲戚家去歇脚,要等着学校的晚宴结束后,才能入场去看电影。

    六点正,无声无息地,灯,忽然就亮了。

    在大家的一片欢呼声中,范毅一挥手,早就等在一旁的一群小学生七手八脚地点起了爆竹。

    一时间,“噼里啪啦”、大呼小叫,校园里热闹非常。

    稍稍安静下来后,宋组长和镇上的书记,分别代表工作组和镇里讲了话,晚宴正式开始。

    相互间敬了一个多小时的酒后,宋组长和镇上来的一众领导,一起起身与村民们告辞,她们还要连夜赶回镇上去,否则,这么多人,村里实在是不好安排住宿。

    大家伙又一起送了领导们出来,宋组长握住范毅的手使劲地摇了摇,说:“小范,组织安排得很好,干得不错。”

    据镇上的一位领导后来说,在回去的路上,宋组长借着酒兴评价说,这次工作组下来的三个村,搞得最好的就是中水岭村,范毅这个小伙子,很不一般哪。

    学校收拾干净后,看电影的村民们就陆续进场了。范毅看到,华源村的唐老瘪一家抗着凳子也来了,上一次的挖坑风波,在随后的调解中,范毅也认识了唐老瘪。

    唐老瘪见到范毅,脸微微一红,随即代表全家轻轻叫了一声:“范同志。”

    范毅说:“来了。唐老瘪,你们也是为我们中水岭村通电做过贡献的人,来来来,坐到中间去。”

    听范毅如此说,就有村民们热情地招呼着,在人群中腾出了一块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