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少-第3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蟮娜兆樱盟苋ス矫癜傩盏娜兆尤コ钥嗍茏铮磕憔醯每赡苈穑俊
“夫君是料定了他会往南走?”晋阳问道。
“往北可没他的容身之处啊,岐州百姓苦蜀王久矣,他进了岐州地界,别说锦衣卫和百骑司去追了,便是当地百姓和官员,看到他就能给送长安来,岷州连同陇西等地方,都是有重兵罢手的关隘,李愔更不会往那里跑,北面是草原,如今薛延陀虽然乱,但是关中离着薛延陀还隔着阴山、金禄山、乌德鞬三座山脉,他就算是想去薛延陀,独自一人,翻过这三座大山脉,可能吗?草原上处处是危机,李愔也不是傻子,这么爱惜自己的命,怎么可能会往草原上走。”
“说的也是,辽东那边有薛仁贵,海上有刘弘基大人的水师,剩下的,也只能往南走了。”晋阳点头说道。
李愔若是去蜀中,找到前隋的那些残余的势力,他仍旧是高高在上的帝王之后,即便不是李家,那也是杨家,今后的日子虽然躲躲藏藏,但是却不会缺衣少食。
他还是喜欢被人前倨后恭伺候着的日子。
“现在主要是要弄清楚,吴王和杨妃娘娘,与这件事情,到底有没有什么关系。”玄世璟说道。
“若是有,夫君待如何?若是没有,夫君又要如何?”晋阳好奇的问道。
“若是有,那就让百骑司去操心,锦衣卫从旁协助,若是没有,赶紧把人带回来,别耽搁了锦衣卫的行程。”玄世璟说道。
之前是计划过了十六之后锦衣卫全都奔赴辽东,都已经打理好了,也不能让这件事给耽搁下来,好在还有十天的时间,足够了,辽东那边儿,玄世璟已经让人送信给薛仁贵,说明了锦衣卫的情况,信件约莫着也就二十多天的功夫就到了。
关中有联络点,到了辽东之后就全凭马力了。
“夫君是怕与吴王闹的不愉快?”晋阳问道。
玄世璟点了点头:“李愔罪大恶极是没错,但毕竟也是吴王的亲弟弟,我与吴王之间关系还算是不错,从小到大经常走动,这点也着实难为人,其实仅有百骑司出手也就够了,我去甘露殿的时候,看到陛下,觉得陛下这回是真被李愔气的不轻,所以才会下令让锦衣卫也参合进去,为的就是赶紧把李愔带回长安。”
儿子的翅膀硬了,想要反抗老子了,老子怎么可能高兴的起来。
马车缓缓的行驶进了宅子,回到宅子之后玄世璟便着人去吴王府上去打听消息去了,这种事儿也没必要瞒着李恪,若说最知情的人是谁,还不是吴王李恪,直接问他自己就好了,没必要遮遮掩掩,遭人猜忌,干脆大大方方的去问。
这样的话事后谁也没的说。
到了傍晚的时候,玄世璟派出去的人回来了,将李恪的话转告给了玄世璟。
“如何?”书房里,手底下的人出去之后,晋阳端着热茶走了进来。
“应该与吴王没什么关系了,之前不是好奇李愔是怎么抢走马车逃走的吗?也清楚明了了,李愔从宫中出来的时候,吴王听从杨妃娘娘的话,送李愔出宫,在马车里的时候,李愔把刀架在吴王的脖子上,随后一脚把吴王踹下马车,抢了马车就跑了,现在吴王还在家里养伤呢,脖子上缠着一圈儿一圈儿的白布,看来是被李愔给伤着了。”玄世璟说道。
“李愔为了逃跑,已经变得丧心病狂了,三哥可是他亲哥哥啊。”晋阳气愤的说道。
伤了脖子,这说明当时若是围住李愔不让李愔走,李愔说不定真会一刀抹了李恪的脖子。
“倒是也能理解李愔的想法,回了天牢,等死,不回天牢,逃跑,说不定还能活下来呢。”玄世璟说道:“有活下去的可能,谁会去想死呢?”
“可是那也不能他这么做,就不怕连累三哥和杨妃娘娘?”
“不会的,只有杨妃娘娘和吴王殿下帮着他逃跑,才会受到连累,至于现在这情况,怪不到他们二人头上去。”玄世璟笑道。
………………………………
第二百七十一章:一年之计在于春
李恪被李愔挟持,甚至受了伤,先是在李愔逃跑之后迅速联系金吾卫和千牛卫的人追捕,后又到甘露殿去跪着请罪,如今在家里养伤,虽然这样不是李佑想要的,但是这对于李二陛下来说,已经是一出苦肉计了,而且还是一出很成功的苦肉计,李二陛下自然不会再追究下去了,不追究李佑和杨妃,那剩下的,就是已经逃走的李愔了,天涯海角,也要将他给抓回来。
“所以夫君要让锦衣卫全力的去追捕李愔了?”晋阳问道。
“嗯。”玄世璟点头。
“按照现在的时间来推算,若是往南跑,应该也跑不远,毕竟若是逃跑,定然是不敢走官道的。”晋阳推测道。
“不管是官道还是那些人迹罕至的小路,都需要派人搜查追捕,除此之外,长安周边各个县城也需要张贴告示,动静弄的大一些,他自己也就害怕了。”玄世璟笑道。
一个人路,身没有钱,想要吃饭住宿,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如此一来,必定与人接触,只要张贴告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天牢里的犯人逃跑而已,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李愔在蜀地和岐州做的那些事儿,可比现在丢人多了。
初四才想让锦衣卫好好休息一阵子,结果初六就得把人派出去,还真是世事无常,短短一夜的时间,李愔既要赶路往南边跑,又要躲避长安城出来搜查的人,速度不会快到哪里去,所以锦衣卫暂时只需要在长安城方圆百里处打听消息就好了,得到具体的行踪之后再沿着道路去追人,也比像个没头的苍蝇要好的多。
一过年,倒是比寻常时候还要累,长安城这边儿的事情都处理妥当之后,玄世璟和晋阳这才回了庄子。
庄子过了初三,工地就继续动工起来,在长安的三个倭国人也经常到庄子这边看看,三个免费的劳动力不用白不用,到现在仨人一有功夫就跑来当壮丁,他们觉得,能够亲自参与到其中,会学的更快,更透彻。
只要地基都打好,再盖房子,那就简单多了。
神侯府里的东西已经被百骑司都搬到他们那里去了,百骑司与锦衣卫联手,在李愔逃跑的第四天,把人给带回来了。
从京畿长安往南,最大的城池便是商州,长安和商州之间全是一片山脉,李愔在逃跑的途中不敢走官道,只能在山里头慢慢的向前行进,渴了喝生水,饿了就随便找些能吃的果腹,四天下来,李愔早就没了当初逃跑时候的意气风发,变的狼狈不堪,整个人饿的瘦了一圈儿,披头散发的被百骑司提溜进了皇宫。
李二陛下在甘露殿见了李愔,父子两人相顾无言,好一阵,李二陛下才叹息一声,让人将李愔关回了天牢,严加看管,没有他的旨意,谁都不能见。
李愔一边咆哮着,一边被宫中的侍卫带出了甘露殿。
对于李愔,李二陛下的心,恐怕早就死了,如今再见,也起不了什么波澜,反而对李恪和杨妃母子两人心中生出了一股可怜之情。
杨妃在宫中闭门不出,似是自罚,而李恪则是老老实实的在府养伤,脸的青肿没有消退之前怕是不会出门,太医院的太医也去看了,脖子的伤口挺危险,当时李愔的手再重一点儿,现在的李恪估计可就成了一具死尸了。
母子两人完全是被李愔给连累到如此地步啊,无论是杨妃还是李恪,平日里都是安安稳稳,行为举止大方得体,没有丝毫过错,可以说是战战兢兢了,结果一件事儿,就把两人牵扯到这般局面。
次日,宫中便传出了皇帝的诏书,李愔当日被赐下毒酒
这结果,也不是什么难以让人接受的结果,当初李愔出事的时候,不少人就想到同样年纪的李佑,谋反,终究是死罪,只是李愔走到悬崖边,又快速的往悬崖方向跑了几步罢了,最终比原本预计的时间更早的,踏了死亡这条道路。
若有来生,不要再生在皇家了,生在皇家,野心越大,死的越快。
过了正月,便是到了春耕的日子,庄子的宅子都已经建造好了,学堂也在半山腰,崭新的墙壁,粉了白墙,看去干净利索,只是学堂是修建好了,里面的布置摆设还得需要一段时间,刚一过了正月,高士廉府就派人送信过来问玄世璟这边儿处理的如何了。
玄世璟回了信,报告了这边儿的情况,等到春耕都忙完了,学堂这边也准备的差不多了,可以正式的招收学生了。
庄子学堂的事儿早在庄子传开了,原本因为法华寺一事骂玄世璟的人也都没了声响,走在外面,总觉得见到侯府的人有些抬不起头来。
明明人家是为了庄户们好,结果还被骂了,这些朴实的庄户们良心有点儿过不去。
到了春耕的时候,庄子的府兵也解散回家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事躬耕乃是百姓安身立命之本,一整年的生计、计划都要在春天安排妥当。
钦天监算准了吉日良辰,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连同太子李承乾,带着文武百官来到长安城外的皇庄。
李二陛下一家三口换了粗布麻衣,开始下地劳作,一午的功夫,一亩三分地,去掉那个一亩,一块地,平整的规规矩矩,之后便是司农监的事儿了,一整年由专门的官员来管制耕种这块地,然后写奏折随时向李二陛下禀报。
这是要表明天子重视农耕。
人各有各的工作,各司其职,若是真让李二陛下一家子种地,不用一年,全都饿死,同样,让普通的庄稼汉高座朝堂治国,也会乱成一锅粥,所以李二陛下一家子下地耕种,也只是象征性的意义罢了。
除却这些,玄世璟从皇庄回来之后,在庄子也要举行祭天仪式,摆三牲,焚香行礼,祈求苍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
第二百七十二章:满脑子都是钱
一天下来,玄世璟也是劳心劳力,回到府将身的粗布麻衣换下来,重新梳洗一番,换锦袍,这才舒坦一些。
到底是堕落了啊,原本自己也是个无产阶级农民出身,结果到现在,锦衣玉食的习惯了,再重新返回田间,这才一天的功夫,整个人都跟散了架似的。
“今儿个一天,可是把夫君累坏了啊。”晋阳端着一碗参汤走进书房,放在玄世璟面前:“夫君把这汤喝了,好好歇歇吧。”
玄世璟点点头,拿起尚且温热的参汤,一口气给闷了下去。
“夫君,娘子关那些人估计这几天就到了,还有就是让李道长算了日子,说是半个月之后,日子不错,我与娘商量了一下,半个月之后,就让秦姐姐过门,如何?”晋阳问道。
“嗯,家里的事,你做主就好,对了,现在宅子都盖好了,可是里面儿的东西还没归置呢,他们回来之后”
“这个夫君且放心便是,他们这回全都到庄子,自己的家当也收拾了不少,一回庄子,直接就能住进去,对于他们来说,一些老物件儿当中包含着的东西,比崭新的东西还要珍贵。”晋阳说道。
“人总不能活在过去,过去的东西,有个念想就好了,日子还是要往以后过,现在木匠都在忙活学堂那边儿,等他们腾出手来,就让木匠给他们重新打一批家具吧。”玄世璟说道。
“嗯,就听夫君的。”晋阳应声。
至于高士廉的宅子,这宅子的地契早就送到高士廉手里了,宅子要怎么折腾,也全凭高家人的意愿,当然,这里头的东西也是高家人置办,玄世璟就不管了。
至于地契,一座宅子,对于玄世璟来说算不得什么,无需心疼,高士廉可是整个人都被他挖到东山县来了,区区一座宅子,值了。
春天,既是个播种的季节,也是个收获的季节,比如玄世璟在冬天的时候播种下的,到了春天,终于迎来了第一批收获。
倭国的银子到了。
三个倭国人亲自送到了庄子的侯府,十几箱银子摆在院子中,太阳依照,闪的人眼睛都睁不开。
“不错,不错。”玄世璟从箱子之中拿出一根银条,在手里掂了掂,看了看成色,果真不错,纯度也比较高。
看来这三个倭国人,还算是实在的。
“三位的家族,在倭国可是有不错的收获?”玄世璟看着三人问道。
三下点了点头:“我们将东西寄回国内之后,家族便开始行动了,成效不错。”
三人的家族在倭国也是有头有脸了,但凡富贵之家,自然不能仅仅指望着当权者给发放的那点儿薪水,谁家没个商会商队之类的,三家便是如此,经过商会一宣传与家里本身的关系,加现如今倭国的人对大唐的种种向往,能够拿到大生意,也是正常。
如今倭国内的大化革新已然开始,正月里便颁布了革新的诏书改新之诏,在倭国内折腾的轰轰烈烈,那位孝德天皇也是有本事,不过这当中自然少不了中大兄皇子的支持,人虽然出家了,但是势力仍旧在啊。
看看诏书的内容,极大的复制了大唐如今的政治经济制度,废除了皇室和贵族的私有土地和部民收归国家,是为公地公民。对大夫以高官贵族赐予食封。顺便复制了大唐京师和地方行政机构的等级制度,学习大唐,施行租庸调新税法。
毫无疑问,这位孝德天皇施行的革新对于倭国来说,是有着很积极的作用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从到下仿照大唐,倭国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对大唐都充满了向往,从大唐过去的舶来品也是大受追捧。
本来倭国国内的建筑就仿唐,现如今这三个家族拿到了大唐建筑的秘法,帮着倭国的勋贵夫人修建宅邸,能不赚吗?
“侯爷,这银子已经到了,那接下来,除却房屋建造,那工学院之中其它东西”藤间满怀希冀的看着玄世璟。
“不要着急,现在仅仅是房子而已,本侯在道政坊的宅子里的布置你们也都看到了,在倭国,可有那样的布置?”玄世璟看着三人问道。
三人齐刷刷的摇头。
“你们以为,道政坊最值钱的是宅子?”玄世璟笑道:“错了,是宅子里的装饰,空有一处宅子算什么?新的宅子,里面却是换汤不换药,这宅子就是驴粪球,表面光,算不得享受,你们,懂吗?”
三人齐齐点头。
对于玄世璟在道政坊的宅子,三人也是向往的很,里面的东西都是他们从来没有见到过的,他们也想过,若是有朝一日,能够住这样的宅子,那是一种怎样的享受?
“人啊,或者为了什么?金钱?权利?不,这些都是为了给享受生活做铺垫的,有了钱,有了权,才能更好的享受生活,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玄世璟一脸微笑,眯着眼睛看着三人说道。
“侯爷说的对,那侯爷是打算,将道政坊的宅子内部装修也”
“没错,你们今儿个给本侯带来了这么多银子,本侯很是开心啊,既然你们这么有诚意,那本侯也不能小气了不是。”玄世璟笑道:“听本侯的,一切照着道政坊来,你们三家在倭国,就有赚不尽的钱财!”
玄世璟这是在给这三个人洗脑了,原本这三人来到长安,想进工学院,只是想学习一番大唐先进的技术,到现在被玄世璟洗脑洗的,满脑子全是赚钱,赚钱,再赚钱,自己的家族,在国内,将会有赚不完的钱。
玄世璟不但没有将大唐一些核心的先进技术给送出去,反而用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运作来了大笔的银子
钱是个好东西,谁不想要,玄世璟也是抓住了人性本是贪婪这一点,对付这些贪婪的倭国人,你就要比他更贪婪,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顺着他们的心,去给他们挖坑,他们自然乐意跳下去。
………………………………
第二百七十三章:眼馋
玄世拿到了他想要的银子,倭国的那三个家族在他们本土也实打实的赚到了,这就等于玄世在倭国给自己找了三个打工的,说道最后,赚来的钱大部分还是落到了玄世的口袋中。
不,应该说是落到了国库中,钱虽然是个好东西,但是命更重要在封建王朝生存,怎么能活的滋润,那就是要跟皇家搞好关系了。
除此之外,玄世能够教导他们的,就是让他们享受,往死里享受,怎么享受怎么来,奢侈的享受就比如说在住宅和宅子里的装修来说,那就是要让他们觉得享受,这样倭国的那些人,才会心甘情愿的肯花大价钱,他们肯花钱,玄世这边才有得赚。
“道政坊的宅子,你们也都看到了,宅子里装修的东西,可都是工学院花费了大工夫研究出来的,作为宅子的配套装饰,受到长安城各大勋贵家族的一致好评,不但好看,而且还十分便利,本侯便决定将这些东西的制造方法送给你们。”玄世笑道:“下次登门,带上你们的诚意。”
“是,侯爷请放心,我们明白。”
三人心中自然是喜不自胜,好东西啊,弄回国内可又是能狠狠的捞一笔呢。
从过了年之后,倭国那边传回来的消息到了三人手里,三人就越来越觉得自己当初做的决定是正确的,家族那边在国内越富裕,地位就会跟着水涨船高,自己在家族当中的地位也会跟着上涨。
倭国虽然竭尽全力的模仿大唐,但是终究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大唐商人的地位不高,但是倭国就不一样了,有钱就是大爷,就能够雇佣众多的武士
送走了三个倭国人,晋阳从后院儿出来,来到前院看到院子里这么多箱子,箱子里闪烁的银色的光泽。
“这是那三个倭国人送来的?”晋阳诧异道。
“是啊,怎么样,成色不错吧。”玄世笑着看向晋阳:“一会儿让人抬着送到宫里去,我倒是好奇,陛下看了会是什么反应。”
“父皇的心思你就不要猜了,猜不透的,或是高兴,或是眼馋之下就想发兵去打倭国呢。”晋阳说道。
“打倭国,不错的想法,但是现在不行啊,时机还不成熟,什么时候三韩之地成了大唐的版图,大唐就可以窥伺倭国那点儿地方了,虽然地方小,但是也是有好东西的。”玄世笑道。
“妾身就是这么一说,夫君还真琢磨开了啊。”晋阳嗔道。
“有这想法也不奇怪啊,倭国现在即便是说,你也不会懂得这当中的门道的。”玄世叹息一声。
无论晋阳如何聪慧,政治天赋有多高,她也想不到千年之后倭国,能干出多么丧心病狂的事儿来,而他们蹂躏的,正是这泱泱华夏,中原大地,还有汉唐子孙,她也想不到那是怎样一种满目疮痍。
晋阳站在玄世身边儿,看着自家夫君的侧脸,年轻的脸庞,展现出来的那是怎样的一种沧桑,似乎他身上从来都是一种不符合年龄的沧桑感,无论是初见时候的少年,还是如今成家立业的一家之主,或许未来站在朝堂上指点江山叱咤风云的时候,也是这般模样。
“好了,不说这些了,书房里还堆了不少事儿呢,得先去处理完了,今年最重要的就是庄子上,其余的,以后有功夫再说。”玄世笑道。
“嗯。”晋阳应声。
“对了,这些银子,你派人给送宫里去吧。”玄世临走之前嘱咐道。
晋阳在府上找了几个人,套了两辆马车,将这些银子都装了车,给了他们腰牌,让他们进宫的时候直接拿着牌子进去,宫门口的守卫见了牌子自然会去甘露殿禀报李二陛下。
这些银子,肯定是要送到李二陛下面前过目的,不然送过去也没有什么意义。
皇宫,甘露殿。
“陛下,宫外边儿来了两辆马车,说是晋阳公主殿下派过来的人,从东山县送的过来的东西,请陛下亲自过目,来人带的是晋阳公主殿下的牌子。”德义附在李二陛下身旁轻声说道。
“兕子派来的人?又送什么东西来了?”李二陛下问道。
“马车在宫门外面儿,还没打开看。”德义说道:“来人说殿下嘱咐,一定要送到陛下面前。”
“那就让他们进来吧,把东西抬过来。”李二陛下说道:“两车东西,也不少了。”
不多时,两辆马车在宫里侍卫的护送下停在了甘露殿前面的空旷的广场上,接着,侍卫开始往下抬箱子,箱子里装的全是银子,自然沉的很,两个人抬起来十分吃力。
几口大箱子被放在甘露殿之中,李二陛下从座位上起身,走到箱子旁边,吩咐侍卫:
“打开看看。”
“是!”旁边的侍卫拱手应声,打开了这几口箱子。
箱子全都打开,箱子里装着的规规整整的银条映入李二陛下的眼中。
“银子?”李二陛下也是疑惑,好端端的,送这么些银子进宫作甚?
“陛下,送这些东西的人还在殿外等着。”德义小声提醒道。
“传他进来。”
“诺。”
少顷,晋阳派过来的人被殿外的小黄门带进了甘露殿中。
“草民参见陛下。”
“免礼平身,公主让你将这些东西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