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少-第4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见到了卢国公的府邸,玄世璟收起了心思,从马背上下来之后,卢国公府上的门房热切的迎了出来,从玄世璟手中接过马缰。
“玄公,老爷他正在书房等您呢。”门房说道。
到了晚年的程咬金不知怎地,更喜欢在书房待着了,但是看书的时间也不多,总比先前要好许多,先前的程咬金,是不怎么碰书本的。
玄世璟进入卢国公府,跟着引路的小厮进入了程咬金书房所在的院子,小厮走到院子门口,就默默的退了下去。
玄世璟走到书房门口,敲了敲门。
“进来。”书房里传出程咬金的声音。
玄世璟推开书房的大门。
有钱人家就是会享受,程咬金的书房里比李承乾的书房都要两块,人上了年纪,更是受不住热,若是体质孱弱一些的,或许不会在屋子里放这么多冰块纳凉,但程咬金的体格,就算是这把年纪,提起后院儿武场上的石锁还是轻而易举的,体格健壮着呢。
不但体格见状,火气还旺盛,跟年轻人一样,这大热天的想要他这么安安稳稳的在书房里坐着,那书房里就得有能吸引他的东西才成,一来书房里安静,二来书房里舒适,大热天的放上冰块之后简直就是人间仙境了。
“小侄见过伯父。”玄世璟老老实实的拱手行礼。
“哦,璟儿来了啊,来,过来坐。”程咬金笑着招呼着玄世璟。
玄世璟应声之后,坐在了程咬金的对面。
“这才大半年没见,璟儿也开始蓄须了。”程咬金见到玄世璟下颌上的青葱,打趣道。
玄世璟笑了笑:“伯父说笑了,小侄现在好歹也是当爹的人了。”
听到玄世璟这般说,程咬金笑着叹息一声:“好啊,好啊,不管怎么说,玄家也有个大小姐了,但是璟儿这般年纪,也该努力了,玄家偌大的家业,总要有个小子来继承不是,女儿家,在家不管怎么疼宠,到最后,一出嫁,那就是别人家的了。”
玄世璟笑了笑,不可置否,将来即便是他闺女嫁出去了,是她夫家的人,但是回到家里,仍旧是玄家的女儿,作为女儿的娘家玄家,就要有这股子气势才是。
程咬金所说的努力,也是希望玄家能有个正儿八经的继承人出生。
玄世璟这趟从台州回来,虽然受到李二陛下的封赏,只是赏了一些钱财,但是玄世璟如今在朝中的地位,可是更加稳固了,李二陛下为什么没有赏赐一些别的?那是因为到了玄世璟这个年纪,这个地位,皇帝已经没有什么好赏赐给他的了,倒是还有一个国公的位子,但是总要为将来的皇帝留些余地。
这样一来,更是认定了玄世璟在朝中的重要性,而如今,玄世璟虽然位极人臣,坐享权利富贵,但是玄家迄今为止,也只有一位小姐而已,虽然此事与旁人无关,但是不少人背地里都看着玄家呢。
玄世璟也不着急,自己的日子自己知道该怎么过,他一个大老爷们身体又没问题,想要孩子还不简单?
程咬金这边也是出于善意的提醒,从玄世璟父亲那一辈,程家就与玄家交好,玄世璟的父亲去世之后,程咬金也是一直帮衬着玄家,一直到玄世璟成了气候,现在玄世璟的这些事情,自然要由作为长辈的程咬金来提醒。
玄家有位老夫人,那就是玄世璟的娘亲王氏,王氏虽然心里也是想要一位孙子,好歹家业有个着落,对得起亡人,但是玄世璟与晋阳成婚这几年不要孩子甚至不同房,玄世璟也是取得了王氏的理解,而且,玄世璟这次从台州一回来,不就与晋阳将洞房花烛夜给补上了吗?
外人不了解玄家的情况,但是玄家人自己知道就好。
………………………………
第六百五十六章:长安大事件
还是那句话,日子过给自己,舒不舒服,自己清楚明白就好,对于出于善意的提醒,笑意盈盈的接受就是,对于恶意的揣度,只要不伤及家人,置之一笑也就罢了,但若实在过分,那玄家也不是软柿子任人拿捏。
“伯父说的是,现在小侄从台州回来,估计这三年两年之内,在长安城是不会再有大的调动了。”玄世璟说道。
程咬金点点头:“不错,你自台州回来,带回来如此财富,填充了国库,这于国有大功啊,不过也正是因为你带回来的那些东西,让长安城的不少人,都蠢蠢欲动,再过一两个越,台州那边儿指不定会是个什么情况呢,只希望那些人可千万别把你好不容易打开的局面硬生生的给毁掉。”
程咬金虽是武夫,但是在朝堂之中混迹这么多年,却不是个武夫的脑子,懂得的门道也多,弯弯绕绕的主意心眼儿也多,人活一把年纪,看待事务的眼光也是有的。
“今日早朝之后,陛下让德义相公将小侄与刘大人带到了宣政殿,询问了台州的事宜,早先台州派遣过去的官员是长孙无忌大人挑选出来的,如今陛下觉得有些不合适,便下了旨意,让文贞公的三子魏叔琬去台州,总览台州一切事务。”
程咬金抚须:“魏叔琬这孩子也算不错了,跟他爹倒是有几分相像,台州的事情交给他去处理,也算妥当,总比老狐狸挑选出来的那个官员要靠谱儿。”
“伯父知道长孙大人挑选出来的那个官员?”玄世璟问道。
“多少听说过一些,无非就是与长孙家有些关系罢了,曾经水师的战船先回到长安,带回来这么多东西,经由你家的那位大掌柜的换到的钱财,也是一笔不菲的数目,那个时候,长安城就有人蠢蠢欲动了,包括长孙家。”程咬金说道:“后来借着派遣官员治理台州的契机,老狐狸就在这上面费了心思下了功夫了,璟儿,你回来之后,可发现这长安城中,包括宫里头,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玄世璟心里正疑惑着呢,程咬金却是提了出来。
“不对劲的地方?”玄世璟皱了皱眉头,疑惑了一下,似乎除却自己瞎琢磨长孙无忌的事儿还有李承乾的事儿之外,似乎也就没有别的了,自己这才刚刚回长安呢。
“小侄才刚刚回长安,而且,昨儿个傍晚的时候是回庄子上了,并没有在长安城多待许多,今儿个从宫中一出来,小侄就来拜访伯父了。”玄世璟说道。
程咬金想了想,的确如此,玄世璟回来之后在长安也没待多长时间,而且接触朝臣的功夫也就只有今儿个早上在含元殿那短短的几刻钟的功夫罢了。
“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还是陛下的身体的问题。”程咬金说道。
“陛下的身体?宫中的太医,还有李道长不是一直在为陛下调理吗?”玄世璟说道:“而且小侄进宫的时候见到陛下,也没什么问题啊。”
程咬金摇了摇头:“并非如此,你怕是还不知道,李道长现在人正在天牢里吧?”
什么?!
听到这个消息,玄世璟心头一震,李淳风好好的怎么就进了天牢了。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玄世璟有些迫切的问道。
“之前李淳风一直在给陛下炼制丹药,陛下按照李淳风所说的,服用了丹药,配合调理,身体确实好了许多,但是在你离开台州的这段时间,不知怎地,宫中就有传言传出来说李淳风给陛下的根本就不是什么仙丹,不过是普通的药丸子罢了,顶多只是些或有或无的补药”程咬金说道。
玄世璟一愣,被发现的这么快吗?
关于丹药和李淳风的这件事,玄世璟是完完全全参与其中的,李淳风进了牢房,但是玄世璟这边却是一点儿风声都没有听到,他不确定李二陛下是否知道自己参与其中。
李淳风为什么会进入天牢,严格来说,李淳风这件事,可算是欺君之罪!
拿着普通的调养身体的药丸说是仙丹,献给李二陛下
“璟儿,你告诉伯伯,这件事,当初是否你也参与进去了。”程咬金问道。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玄世璟也没必要隐瞒,不但不会隐瞒,他还要想办法将李淳风从天牢里给救出来,毕竟当初这件事是他的提议,他出了主意,李淳风才去照办的。
玄世璟点点头:“这主意当初是小侄给李淳风出的,但是没想到,会被人针对挑破,李淳风是在长安得罪了什么人吗?”
程咬金摇了摇头:“倒是没听说过他得罪什么人,李淳风整日在观星台,除却为陛下送药之外,几乎也不怎么外出,与外边的人接触的不算多。”
“那不是针对李淳风本人的,难不成是针对道家?”玄世璟不解。
李淳风当初被玄世璟一包装,本就有名声在外,一下子就成了“仙人”,虽然那时候不少勋贵请李淳风过府,李淳风都给拒绝了,但是也不会因此就把人得罪得狠了要置李淳风于死地,而且,事情都已经过去这么久了,自己不在的时候,这事儿才被人挑破,这到底是为什么?
“你在宫中,陛下和太子殿下都没对你提起过?”程咬金问道。
玄世璟摇头:“没有。”
现在想想,这么说来,无论是陛下还是李承乾,他们或许都知道这件事情当初自己也有参与在内,只是都选择了缄口不言,这意思很明显,那就是既然我们不提,你也别在意,就当这件事与你没有关系一样,该怎么处理怎么处理。
李二陛下和李承乾这是打算把自己摘出来。
玄世璟有些无奈,自己是不是应该感激他们。
“不过,李淳风入了天牢,陛下的身体又是怎么了?”玄世璟为了确认这件事,还是向程咬金询问了关于李二陛下的身体的事情。
“既然那药不是什么灵丹妙药,陛下也就没有再服用了,可是偏偏也巧了,停药之后,陛下的病就又复发了。”程咬金说道。
………………………………
第六百五十七章:一定要插手
“复发?”玄世璟一愣。
程咬金点点头:“没错,陛下的病又复发了,来势汹汹,只是被陛下下旨将消息给封锁了起来,此事不准外传,但是消息封锁的再严实又有什么用,陛下卧床,太子坐朝监国理事,朝中的官员大多都能猜测得到。”
程咬金也是奇了怪了,既然那药只是普通的补药而已,对于陛下的病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却为何一停药,陛下的病就立马犯了呢?
其中的道理也是当初玄世璟和李淳风所利用的一点,那就是人的心里问题,只要李二陛下相信李淳风给他的是仙丹,那么在心理上,这对李二陛下来说就是仙丹,心态好了,人的身体自然就往好的一面发展,现在这个“善意的谎言”被人无情戳破,李二陛下一下子得知,原来这不是什么仙丹,只是普通的药丸子而已,能不犯病吗?
这就跟让大夫检查身体把脉是一个道理,一个人得了不治之症,原本只能活三个月,结果大夫误诊,说你没毛病,回去该吃吃该睡睡,结果他的寿命就远远不止三个月了。
反过来,一个健康的人被大夫检查出来说你得了不治之症,于是回去之后,整日愁云惨雾,心理暗示之下,即便是健康人,最后身体也会得病。
玄世璟现在有点弄不清楚,揭穿这个“善意的谎言”的人到底是跟李淳风有过节还是跟道家有过节,或者是冲着李二陛下去的。
紧接着,程咬金又说道:“既然陛下和太子殿下在你面前都没有提起这件事,那也说明,这件事到李淳风这里就到此为止了,璟儿你也莫要再去找不痛快。”
程咬金这是在提醒玄世璟,这件事比较大,既然上头放你一马,你也知趣一些,别自己硬着脑袋再去往这件事情上面撞。
但是这件事儿不往上撞不行啊,主意是他出的,就这么把李淳风给卖了?好歹两人之间也是有交情的。不管如何,总要将李淳风从天牢里给弄出来。
玄世璟抿着嘴摇了摇头。
“伯父,小侄知道伯父是为了小侄好,但是这件事,当中还另有蹊跷,虽然以普通丹药冒充仙丹骗陛下是欺君之罪,可是这件事的背后,或许还藏着别的什么东西。”玄世璟说道:“即便不说这些,李淳风与小侄之间还尚有交情,当初这主意也是小侄出的,现如今李淳风在天牢之中,小侄既然回了长安,若是还袖手旁观,那就说不过去了。”
在朝堂之上为官,有时候不能太仗义,但是与人真心实意的交往,人与人之间的交情,不能用朝堂上那些规则来约束。
玄世璟不想自己孤独的站在山顶上,感受着凉风,然后感慨一句,自己终将变成自己所讨厌的模样。
既然明知道是讨厌,那就想办法改变就是了,这世上说白了,没有谁能逼着谁,所有的被逼无奈都是心有所求与怯懦。
只是想办法去救李淳风,还搭不上玄世璟的身家性命,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去救呢?
或许李承乾的态度,长孙无忌的心思,都与这大半年来朝堂的风云变幻有关系吧
玄世璟垂着眼眸思索着。
程咬金无奈叹息一声,摇摇头。
“唉~~你跟你那个爹一样,都是倔性子,把情义看的比什么都重要,不过也正是如此罢了,也不算是件坏事,由着你去吧,到时候即便是出了什么岔子,老夫在朝中还有点儿脸面,至少不会让你遭了大罪。”
“多谢伯父。”玄世璟拱手道谢。
程咬金的话他也明白,由着自己折腾,反正程咬金现在最大的限度也就是保着自己不让自己去遭太多罪。
至于丢了性命,那倒不至于,现在玄世璟这块儿铁还热着呢,毕竟刚刚从台州回来,立了大功,有人替他求情也有足够的借口,比如说将功补过什么的。
除却这件事之外,玄世璟还问了程咬金最近半年长安城内关于李承乾和长孙无忌的消息。
从程咬金口中想要听到长孙无忌的好话,却是不太可能了,但是程咬金说的事情也是客观,只是偶尔夹杂了几句“老狐狸”“老不死”之类的话。
看来这些年长孙无忌是真把他们这些根正苗红的武将打压的不轻省。
至于李承乾,仍旧是规规矩矩的,李二陛下卧床期间代天子坐镇朝堂,一板一眼,行事也是可圈可点。
从卢国公府出来,玄世璟牵着马在长安城的街上走着,从刚才在卢国公那里得到的消息来看,李承乾这半年内似乎也是与平常一样,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可是为什么昨天见到李承乾和今天在东宫见到李承乾的时候,自己的感觉会那么强烈呢?
感觉李承乾似乎有什么事一样。
不过眼前这事儿可以先放一放,李淳风还在天牢之中呢。
玄世璟要先去天牢看望李淳风。
骑着马到了天牢,对于这个地方,玄世璟也不陌生,几年过去了,天牢依旧是那个模样,有人进去有人出来,有人一辈子最后的时日都在这里头度过,里面依旧是阴森森的一片,进去之后让人感觉十分不舒服。
越是往天牢的深处走,越是能觉得里面比外头清冷一些,但是空气却是污浊稀薄的很,压抑的人十分不舒服。
李淳风算是犯了欺君之罪,被丢在这天牢之中,一时半会儿李二陛下也没有处置他,也不算是死囚犯,所以玄世璟想要见李淳风也不费劲儿。
更何况看守天牢的这些人与玄世璟也都认识,人家在这边儿一干就是多少年。
“带我去见李淳风道长。”玄世璟走近天牢,从袖口的口袋之中拿出一小吊铜钱丢给天牢门口的守卫:“拿去给弟兄们买点儿酒水。”
“是是,玄公,里面请。”天牢门口的守卫殷勤的将玄世璟带入天牢之中。
相比起其它那些达官贵人,玄世璟是十分会做人的,并非说给钱多少,而是表现出来的态度,说出来的话听在他们耳中,比较舒服而已。
………………………………
第六百五十八章:博弈
玄世璟进了天牢,顺利的见到了在牢房之中气定神闲的打坐的李淳风,牢房里的人对待这位李道长还是很不错的,给他准备了一副棋在里头解闷。
之前玄世璟去观星台见李淳风,每次去都能见这家伙坐在棋盘前自己与自己对弈,如今在牢房里,看来与在观星台的日子过的也差不多,自己跟自己玩儿,倒是不寂寞。
到底是修道之人,心思能静得下来,能够忍受得了寂寞。
听到牢房门口的锁链声音,李淳风朝着这边一看,看到是玄世璟,嘴角露出一个微笑。
“贫道就知道玄公会来。”
玄世璟走进牢房,示意牢房的守卫先回避一下,自己则是坐在了李淳风的棋盘对面。
“道长对本公还真是有信心啊。”玄世璟笑道。
李淳风笑了笑:“若是对玄公的为人没有信心,那当初贫道断然不会答应玄公的条件,无论对于道门来说是多大的一件好事,若是命没了,什么好事都看不到,玄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本公原以为怕死的就只有袁天罡道长,没想到李道长也是个惜命的。”
玄世璟的这句话,倒是带了几分打趣了,顺带着连袁天罡也给损了进去。
“非是惜命,只是觉得事情有值得和不值得一说罢了,道门的兴盛,不急于一时,若不激进,可从长远慢慢尽力而为,为了一时激进而丢了性命,此乃不智之举。”李淳风说道。
自前年李二陛下在肃清长安城周围的佛寺之后,佛门的声望在大唐算是遭遇了一个断点,比之之前,衰败了太多,而这个时候,也让一些人看清楚了道门的无欲无争。
当初玄世璟曾对李淳风说过,那个时机,道门不争不抢,才是上上之策。
果然,玄世璟的话,应验了。
那个时候道门没有出面扯什么大旗,在那场风波之中算是躺赢了,但是日道门如何,还是需要道门的那些道士自己去努力的。
在玄世璟看来,道门不如佛门的香火多,名气大,也是受道家的思想所影响。
若说两者都是企业的话,那道门就是正常的公司,佛门就是搞传销的,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不能说谁强谁弱,只能说谁的名气大,谁的摊子铺的大而已。
玄世璟点点头,认同了李淳风的说法。
“玄公若是不嫌这天牢脏乱,可否陪贫道手谈一局?”李淳风邀请道。
“好。”玄世璟应声,盘膝面向棋盘,摆好了架势。
两人收了棋盘上的棋子,一人执白,一人执黑,你来我往的在棋盘上较量了起来。
“倒是还有一件事本公好奇。”玄世璟说道。
“玄公但说无妨。”李淳风落子。
“每次见李道长的时候,李道长总是守在棋盘边,与自己对弈,这是李道长的兴趣爱好,还是真能从这一盘棋当中看出些什么?”玄世璟问道。
玄世璟觉得李淳风这个人在道法之上,还是十分有深度的,让玄世璟看不明白,而且玄世璟对道一说,也算是比较有兴趣了,若说信,子不语怪力乱神,自己好歹也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华,接受科学教育的人。
但若说不信,自己莫名来到大唐还带着前世的记忆这算是怎么回事?即便是没有自己,那李淳风的那本推背图又是怎么回事儿?
所以道之一说,玄之又玄。
“玄公何时对贫道的棋盘感兴趣了?”李淳风笑道,但仍旧是回答了玄世璟的问题:“算是兴趣爱好,但也如玄公所说那般,有时候,从棋盘之上看些东西。”
围棋称弈,到如今的大唐,已经传承了将近两千年了,“尧造围棋,丹朱善之”,若白: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
“棋盘纵横十九线,三百六十一点,当中又有九处圆点,此九处圆点,又为星位,中央星位称作天元,一张棋盘,看似简单,却是包罗万象,贫道启蒙学棋、修道,直到现在,大半辈子研究道法,半数都在这一张小小的棋盘之上。”李淳风说道。
李淳风的道法,一半在天,一半在地,天指的是天象,而这地,指的就是这小小的一方棋盘了。
“这一张棋盘是不会变的,能够变换的,就只有棋局,棋子也不会便,就是一小小的棋子,但是放在什么人的手里,放在什么位置,会经历一个怎样的过程,最后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都是不尽相同的。”
“棋局的结果无非三种,胜、负、平。”玄世璟笑道:“这样看来,最为值得期待的,还是这当中的过程啊。”
“对,也不对。”李淳风笑道。
“请道长赐教。”玄世璟落子,目光看向了李淳风。
两人在牢房之中你来我往下了一盘棋,一边聊一边下棋,花费了大半个时辰的功夫,除却刚开始玄世璟进来的时候两人提起过一两句那件事之外,剩下的便只是玄世璟与李淳风在请教道法。
李淳风也是一副高人模样,不慌不忙,因为他知道,既然玄世璟来了,那玄世璟就会管这件事儿,或许,自己离着离开这天牢的功夫,不远了。
算命的人不会给自己算,但是不妨碍李淳风偷摸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