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少-第5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洛阳县令再说。

    至于朝廷派遣新的洛阳县令,得等到朝廷之中的人都知道洛阳出事儿之后才成,现在就派遣的话,岂不是让皇帝就此暴漏了他已经派人开始轮番查探钱庄亏空的事儿了?

    这件事对于玄世璟来说也好,对于皇帝李承乾来说也好,都是越晚暴漏越好,这样的话,其余的地方不至于提前做好准备,到时候让玄世璟大费周折去。

    郑钧和洛阳县令被装进了囚车之中,直接带到了执行斩首的地方,牢房里的郑远富也被牢房里的差役给带了出来。

    这会儿判斩首行刑的地方可不在菜市口,菜市口人来人往的,人头落地,鲜血满地,这让百姓怎么安安稳稳的过日子,所以专门选了个人不怎么多的地方,但是架不住消息在洛阳城之中传的快,而自古以来,百姓喜欢看热闹的习惯就从来没有变过,所以在郑钧父子和洛阳县令行刑的地方,也是聚集了不少百姓过来观看,人也是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玄世璟这是第一次这么监斩别人,倒是没有看到百姓们拿着鸡蛋和菜叶子往犯人身上扔的。

    不是他们不恨这些人,只是鸡蛋和青菜多贵啊,打在他们身上,浪费,还不如直接从地上捡石子丢过去呢。

    百姓们从地上将石子捡起来,就直接朝着洛阳县的县令身上砸去,他们的头顶上方,甚至下起了石头雨,可见百姓们对这平日里作威作福的县令是有多么的痛恨,而且这县令和联合郑家,做空钱庄,要知道,钱庄里存的钱,可都是他们的血汗钱,他们拿着不亏心吗?

    这样的人,几百是亏心,他自己也感觉不出来吧?日子还不是照样过的美滋滋?或许,他们根本就是没心没肺,不知道什么叫做害怕。

    百姓们拿着势头砸郑钧父子和洛阳县令,场面一时之间竟然无法控制,行刑台子上的刽子手也是跟着倒了大霉,玄世璟见百姓的怨气这么重,赶紧传令让刽子手先暂时躲躲。

    刽子手躲开了,跪在台上的三个犯人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们浑身被绑了绳子,跪在原地,动弹不得,想要躲,也是没有地方可躲,只能迎着百姓砸过来的石头,砸在脑门上,鼻青脸肿头破血流。

    洛阳县令是最先倒下的一个,倒在了行刑的台子上,一脸的鲜血,不知道是否还有一口气儿,现在玄世璟也不敢派人上前去查看,紧接着倒下的是郑远富。

    郑远富作为洛阳城的一大恶少,估计平日里欺行霸市,调戏人家姑娘的事儿也没少干,不然人家也不会对他这么痛恨,拿着石头就是一顿砸。

    人群之中,冲出来几个人,直接拿着拳头大的势头,瞄准了郑远富,就扔上去了,就是这几块石头砸下去,郑远富眼见也是活不成了。

    这就是民怒啊。

    “该死的郑远富!若不是你!我妹妹也不会投井身亡!我要你偿命!”那年轻的汉子说道。

    看来,玄世璟是猜对了,郑远富果然闹出个人命,而人家家人也肯定报官了,只是洛阳县令与郑家有来往啊,又怎么可能去抓郑家的这位大少爷呢。

    “郑远富你这个畜生不如的东西!”

    “打死这个郑远富。”

    “还有他爹,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对钱庄伸手,从钱庄里拿钱,钱庄里存着的可都是咱们的血汗钱啊。”

    “是啊,砸死他们父子。”

    眼见着三人都倒在了台子上,没了动静,玄世璟这才下令让军队维持住周围的秩序,让百姓们平息了下来,而后让刽子手上台检查这三人的情况。

    “大人,都已经断了气儿了。”刽子手大声说道。

    “死的好!”

    “死的好!”

    周围为围观的百姓纷纷叫好。

    “公爷,人死了,怎么办?”常乐说道。

    “死了就死了吧?本就是判了死刑的。”玄世璟笑道:“让百姓出口气也不错。”

    “刽子手!”说完之后,玄世璟又看向刽子手:“把他们的脑袋砍下来吧,该行刑还是要行刑的。”

    对于他们的尸体,玄世璟也是一点儿没放过,判的可是斩立决,怎么可能会给他们留全尸。

    “是!”刽子手应声道。

    (htt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一千零八十六章:丢车保帅

    “好!”

    “活该!”

    周围的百姓群情激愤。

    但是玄世璟的心情却是没有想想中的好,尤其是看着周围百姓们这般模样,心中不知,为何升起了一股悲哀。

    悲哀他们,还是悲哀死的人,又或者是悲哀自己呢?

    玄世璟无奈一笑,或许是想的太多了吧。

    罪魁祸首三人都已经死了,他们的家人也被流放出去了,至于郑钧还有两个女儿,都已经嫁出去了,跟娘家的关系不大,但是女婿家里,多多少少跟郑钧这边还有来往,郑钧的事情被揭露了,他们的日子也没有好到哪儿去,玄世璟从洛阳城揪出一连串的人,查抄了不少东西,但是跟钱庄的账本一对比,钱庄的空子,还是填不上。

    一时之间,整个洛阳城之中,但凡是跟郑家有点儿来往的,心里都是慌乱不堪,赶紧撇清与郑家之间的关系,至于郑家,不仅仅是郑钧经手的生意被朝廷查抄了,其余与郑钧没关系的生意和人事,也跟着到了大霉了。

    因为郑钧被玄世璟在洛阳给拉下来了,郑家可谓是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到了年底,这账本还没送上去呢。

    消息没有传开,但是郑家内部要翻账本的时候也发现了,今年洛阳城那边的账本还没送上来呢,往年那边可是郑家收入来源的大头呢。

    “今年怎么没见到洛阳城那边的账本呢?往年这个时候,应该已经送过来啊。”

    “怕不是洛阳城那边出什么问题了吧?早朝的时候,陛下可是有意无意的提起了今年钱庄的事情呢,郑钧不是在洛阳。。。。。。。”

    “这话可不能乱说!”郑家的家主恶狠狠的瞪了那说话的管事一眼。

    即便是做了,也不能说,他们不说,自家人不说,也就杜绝了外面的言论,否则人多嘴杂,总能传出去,连自家人的嘴都管不住的话,更何况别人。

    那管事的被家主这么一瞪,霎时间就没了动静。

    “陛下在朝堂上提钱庄的事情,没有多说什么,不过,这件事儿,咱们得好好打听打听才行。”郑家家主说道:“前两天陛下不是在宣政殿之中召见了几个三省的大臣吗?隔天一早,许敬宗就去了洛阳,这事儿,恐怕不妙啊,立即派人去洛阳,看看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

    “是。”管事应声道。

    郑家人的警觉性很强,说到钱庄,许敬宗去了洛阳,郑家这边觉得洛阳可能出事儿了。

    但是郑家人不希望洛阳出事,洛阳一旦出事儿,对于郑家的影响可是不小,且不说收入方面会少了许多,就单单是郑钧在洛阳插手钱庄惹出来的事儿,被朝廷知道了,郑家的麻烦就小不了。

    现在在位的可是新皇,若是说太上皇的话,可能还会顾忌一些东西,但是新皇完全不会考虑这些,新皇与他们世家之间,没有丝毫情谊可谈。

    在这个节骨眼上要是爆出郑家跟钱庄的事儿有关系的话,那新皇会怎么想?会怎么办?刚刚继位半年的功夫钱庄爆出了这么大的问题,肯定是要从严处置啊。

    “家主,要是真是洛阳那边出了问题的话。。。。。。。”

    “还用我说吗?丢车保帅,明白吗?”

    “是,明白。”

    郑家家主的意思无非就是要把郑钧给卖了,而后保全整个郑家,即便是朝廷查到郑钧的头上,郑家这边就只有三个字:不知道。

    郑家想要把郑钧丢出去,但是却不知道在洛阳城里的郑钧早就把郑家给卖了,玄世璟还是有些手段的,他想要知道的,都已经从郑钧的口中撬出来了,估计也会很快送到李承乾的手上,到时候就看李承乾对郑家要怎么下手了。

    现如今郑家显然已经被李承乾捏住了把柄,也成了一只鸡,杀鸡儆猴的鸡。

    李承乾当日在宣政殿与三省大臣议事的时候,临安在李承乾的耳边说有百骑司的人回长安的那天,李承乾就拿到了关于洛阳城钱庄的事情的后续,玄世璟洛阳钱庄是件的结果让百骑司的人快马加鞭送到了长安,李承乾是知道这件事的处理结果的。

    郑钧和洛阳县令落得个全家发配的结果,郑钧父子和洛阳县令被百姓活活给打死。

    当李承乾知道了这种结果之后,也是深深叹息一声,以往他的父皇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那三人被愤怒的百姓给砸死,这也就看出,郑钧和洛阳县令在洛阳城不得人心,这得在那边干了些什么事儿。

    至于洛阳城郑家,李承乾自己也是有自己的思量,现在不能跟朝臣们透漏。

    事情在长安城瞒不住,这李承乾自己也知道,李承乾就是要看看,郑家在通过他们自己的渠道知道了这件事之后,他们会如何反应,李承乾想要看郑家的态度,郑家对于这件事的态度也关系着他对于郑家的态度。

    至于洛阳县令的人选,反正许敬宗已经过去了,暂且不着急,可以等到年后再派遣。

    李承乾知道许敬宗是个聪明人,不然也不会以平平身份,在贞观朝的时候就入得自家父皇的眼,这么长时间下来,李承乾还真是觉得许敬宗这样的人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李承乾乐意用他,但是也不会给他过多的权势,这样的人,就要用权势做诱饵,吊着他,也要让他清楚明白的知道,他所拥有的一切,是皇帝给他的,皇帝一句话,可以把他捧上去,皇帝的一句话,也可以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这样的人,就要牢牢的控制在手中,不能放任其太过做大。

    简单来说,把控这样的人,需要有一个度。

    李承乾就在不断的摸索这个度,所以暂时就把许敬宗派遣到了洛阳去,正好也借着这个机会观察一二,若是能用,那许敬宗回到长安之后,平步青云,若是许敬宗在长安表现的不合他的心意,那许敬宗可就是白白浪费了一次大好的机会。

    皇帝需要能够为自己办事的人,有些世家出身的人,心里总想着自己家,有些寒门出身的中正之士,想着的是天下百姓,两者都是为国谋政。


………………………………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帝师于志宁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帝师于志宁 (第1/1页)

    但是皇帝身边,总要有那么几个为皇帝着想,为皇帝办事的人,在朝堂之上,支持皇帝的人,这样一来,朝堂的大臣在针对一些事情上才能吵起来,吵着吵着,办法就出来了。

    大臣不吵,哪儿有做皇帝的安稳的日子?

    李承乾已经打定了主意,要让许敬宗在朝堂上充当这个“皇帝身边红人”的角色。

    而且,现如今许敬宗到洛阳去,到时候洛阳的事情传到郑家人的耳朵之中,许敬宗不管怎么说,都讨不到好去,李承乾这也是为许敬宗树里了一个敌人,确保许敬宗不会倒向那些世家。

    五姓七宗,说起来在朝堂上有的时候也是休戚与共的,一旦得罪了郑家,许敬宗也就大大的进入了其它人家的眼中,到时候整个大唐全国各地的钱庄都会掀起波澜,那时候许敬宗又要站在哪一边呢?

    李承乾在宣政殿之中看着百骑司送来的那些资料,微微一笑。

    “来人。”

    “奴婢在。”侯在宣政殿外的小黄门走了进来。

    “去三省,将于志宁给朕叫来。”李承乾说道。

    “是。”小黄门应声而去。

    原本在宣政殿之中议事的时候,于志宁的态度就是大事化小,现在结果摆在眼前了,李承乾倒是想要看看于志宁是个什么反应。

    倒不是李承乾想要看自己老师的笑话,只是他想让于志宁看看,郑家的郑钧,还有洛阳县令在洛阳城围绕着钱庄,都干了些什么事儿,还有郑钧的儿子郑远富,是如何祸害百姓的。

    事情发展成了那般模样,于志宁还希望大事化小吗?

    李承乾想要告诉他的老师,有些事情,没有亲眼所见,不知道事实,一旦漏过去了,错过去了,不知道要有多少人要继续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

    朝廷大臣做事,是为了朝廷吗?是为了天家吗?说起来,治国齐家平天下,说白了还不是要治理百姓,安稳百姓,最终的目的还不是要让百姓安稳,百姓安稳了,天下才能安稳,才能有朝堂衮衮诸公的好日子过。

    百姓不安稳了,不喜欢大唐了,想要推翻大唐,他们哪儿来的安稳日子?

    大唐开国至今,皇帝这是第三代,经历前隋的人,还未曾死绝呢。

    “臣,于志宁,参见陛下。”于志宁来到宣政殿之中,拱手行礼。

    “老师免礼。”李承乾说道:“今日特意将老师照过来,是想请老师看一些东西,不过看完之后,希望老师暂时不要传出去。”

    “是。”于志宁拱手应声。

    “老师还请到一旁书案前坐下吧。”李承乾说道,随后看向身边的临安,示意临安将自己书案上的这些关于洛阳城的奏报送下去。

    于志宁在殿下一侧的书案前坐了下来,而临安则是将那些账本、信件还有奏折全都捧到了于志宁面前。

    “于大人,请看。”临安放下之后,回到了李承乾的身边。

    李承乾也不再吱声,任由于志宁在下头翻看那些账册之类的东西。

    于志宁一开始也是满头雾水,不知道皇帝要他看什么,后来见到了桌子上的账本,心里想着,这事儿之前不是商议过了吗?许敬宗还去了洛阳,虽然没有明说去做什么的,估计就是冲着这事儿去的。

    朝中也有一些官员在议论了,这风声已经走露出去了,不知道现如今还坐在这里看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账本于志宁是知道的,但是后来的那些消息还有奏折,于志宁是没有看到过的。

    待于志宁看过了账本之后,又去看那些信件和奏折,全都看过之后,于志宁这才发现了这件事情的重要之处,目光之中,满是震惊。

    “陛下,这。。。。。。。”

    于志宁抬起头来,看向了李承乾,却发现李承乾正一脸波澜不惊的处理着奏折,听到于志宁的声音之后,这才不急不缓的放下奏折。

    “老师这么快就看完啊。”李承乾说道:“但是为了弄到这些东西,可是费了不少功夫啊。”

    于志宁听出来了,皇帝这是还记得那天在这宣政殿之中他说的话呢。

    可是那个时候,于志宁哪儿知道,事情竟然会严重到这般地步?在郑钧和洛阳县令被处决的时候,他们被行刑,竟然激起了当地百姓对他们所有的怨恨。

    一旦涉及民怨,这就是涉及根本了啊。

    洛阳城离着关中这才多大距离,那些距离更远的地方呢?

    “陛下,先前老臣还未曾得知,洛阳的事情已经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于志宁说道。

    “这不怪老师,洛阳城那边的消息送到了朕的手中之后,朕也才知道事情会这么严重,那天在宣政殿,你们都在场,临安跟朕说,洛阳那边来人了,他们来长安,送的就是这些东西。”李承乾说道:“朕看过之后,也很恼火,但是朕也很冷静,毕竟关乎到钱财利益,若是真没人惦记,这才是不正常,但是凡事也有个度,有人想要惦记钱庄之中的利益,这是杜绝不掉的,朕知道,但是如此过火,致使朝廷国库亏空,除却钱庄之外,还在当地鱼肉百姓,这就过了,世到如今,老师还觉得,此事能大事化小吗?”

    于志宁闻言,连连摇头:“非也,此事不下重手,断不能根治。”

    这回,于志宁的态度倒是异常坚决,只是坚决过后,又看向李承乾,问道:“陛下,此事一动,朝中可就要乱上一乱了。”

    于志宁也知道,涉及洛阳钱庄的是郑家,五姓七宗之一,别说郑家不干净了,其余的六家,也不干净,一旦动,那就是伤筋动骨,这对于朝廷来说,还是一个不安定的事儿。

    “朕知道老师的顾虑,所以今天才让老师过来看这些东西,让老师心中有数,朕已经将许敬宗派遣到了洛阳,如今,朝中能够站在朕这边说话的,怕是只能是老师您了。”李承乾说道。

    “臣,万死不辞。”于志宁说道。

    于志宁当初在东宫得罪李承乾也是因为性子耿直,中正,现在不在东宫了,性子也是一点儿没变,若是为了天下百姓好的话,得罪人,他是不怕的。

    阅读网址:m。


………………………………

第一千零八十八章:当断则断

    李承乾也需要于志宁这样的中正的人,贞观朝有魏征,那他的永辉朝为什么就不能有个于志宁。

    李承乾与于志宁这对师徒在东宫怼来怼去的,还真怼出些感情来了,李承乾成了皇帝,身边更是需要于志宁这种敢于与皇帝怼的明理之人。

    许敬宗离开了长安,在朝堂上,李承乾也的确需要一个于志宁这样有分量的人站在他身边来说话,不然对上世家,李承乾这样一个皇帝若是孤立无援的话,世家怕是更要猖獗起来了。

    钱庄的事情对于李承乾也是一个契机,做的好了,压住世家,皇权在李承乾的手中将会更进一步,若是做的不好了,世家借此机会反击,李承乾这个皇帝说的话,做的事,将大大的受制于世家,至于这种情况会持续到什么时候,谁也不知道,因此,李承乾自己也在暗自做着准备。

    世上从来就没有不透风的墙,长安这边再怎么瞒,风声也从宫中走漏出来了,只是郑家在得到洛阳城那边的消息的时候,已经是过了元日了。

    今年大唐长安城的元日过得格外的隆重,毕竟是要改了年号,新的一年,永辉元年。

    郑家人这个年过的有些心惊胆战,永辉元年,皇帝想要拿人开刀,十有八九,就是他们郑家了。

    “郑钧已经死在了洛阳,还有他儿子郑远富,全家被发配,还有洛阳城的县令,也牵扯其中,一起被送上了断头台,听说洛阳那边是城外的军营的人直接围了郑钧的宅子,至于是什么人带了牌子去调的兵,还不知道,在洛阳城中打听了一番,没人认识,但是有说是长安城来的大人物。”

    郑家过来报信的人就是这么对郑家的家主说的。

    “长安城的大人物,许敬宗?”郑家家主说道,紧接着便摇了摇头:“不太可能,许敬宗才离开洛阳多久?哪儿能办事儿办的这么利索。”

    “会不会是齐国公玄世璟?”郑家的一个管事说道:“离着过年有一段时间的时候,齐国公就带着晋阳公主离开长安了,这事儿也是后来旁人才知道的,毕竟那齐国公整日在庄子上,并不怎么往长安来,而且,在洛阳坊间,也有说当日在县衙之中,见到的就是齐国公玄世璟。”

    “玄世璟。”郑家的家主听到管事这般说,心中也是咯噔一声,要是真是这个玄世璟的话,可就不好办了。

    想想也是,这朝堂之中,还有谁能够得陛下如此信任,去查办钱庄的事情,而且,杀人都不用上奏朝廷,直接手起刀落,除却玄世璟,还真想不出第二个人来,钱庄的事情,也有百骑司的一半手笔,这说明什么?说明陛下将百骑司派出去协同他查办洛阳钱庄的事儿。

    那可是百骑司啊。

    “说不准啊,还真可能是这个齐国公。”郑家家主说道:“不行,不管是不是齐国公玄世璟,洛阳郑钧的事儿,咱家里就不要再提了,另外,把家中有关郑钧的东西,全都撇出去,一概不留,不管是人还是物事,该断的都断掉,速速去办。”

    郑家虽然是五姓七宗世家之一,但是现在年头不一样了啊,世家权势再盛,没有兵权,在朝堂上也就能说上几句话,皇帝想要整顿你,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儿,更何况事关乎钱庄,现在可已经不是武德朝和贞观朝了,可以说,世家存在的巅峰时期已经过去了,也容不得郑家家主不小心。

    “还有,不仅仅是洛阳,还有其它地方,但凡是家中有在钱庄之中伸手的人,到了这个节骨眼上,能脱身的赶紧脱身,动作慢了,脱不了身,别怪家里不认人了,现在对于咱们郑家来说,可是生死关头啊。”郑家家主说道:“迅速通知下去,不要耽搁,明白吗?”

    “是。”管事的应声说道。

    原本郑家这两年的日子得可滋润了,但是现在,怕是又要紧张起来了啊,郑家这两年日子滋润,所需钱财,估计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从钱庄之中弄来的,至于其它的,生意上赚到的钱财,比不上钱庄那般利润啊,不然怎么会连郑远富那种郑家庶子的儿子都能有那么大笔的钱财去花天酒地?郑家像郑远富这样的公子哥儿可不少,高门大户的,最不缺少的就是子嗣,不管是嫡子还是庶子。

    虽然心疼,但是为了身家性命,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