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少-第5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那朝臣被于志宁堵的哑口无言。

    一众大臣的目光都投在了于志宁的身上。

    以前的于志宁是个翩翩君子,在东宫的时候也一直是醉心于学问,怎么现在在朝堂上,脾气比谁都暴啊,这案子,可是关乎到不少人命呢,于志宁知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知不知道这朝堂上的结果,关系到一大家子人的命啊?

    于志宁怎么会变成现在的这般模样?

    于志宁的变化,也是跟李承乾有关系的。

    若是不知道李承乾的志向,若是不知道这当中牵扯的事情,于志宁也断然不会在朝堂上站队这么明显,态度这么坚决。

    正是因为知道了,于志宁是坚定的站在了自己的学生这边儿。

    “于大人的一句话,可是关乎着一大家子人的性命啊。”御史台的人站出来说道:“陛下,长安城王家一百三十多条人命,一夜之间,尽数灰飞烟灭,臣以为,陛下新政,不可造太多的杀孽,琅琊远离京师长安,就算王家内部之中有来往,琅琊王家,也是罪不至死,望陛下三思。”

    不少人都觉得,就钱庄一事,已经牵扯了太多的人进去,死了太多的人,造了太多的杀孽,这会让史官对皇帝的评价大大降低。

    他们看不见事情背后所带来的后果,大多只能看到眼前死了多少多少人,只看到了皇帝嗜杀的一面。

    “臣附议,臣以为,琅琊王家诸人,虽有罪,但罪不至抄家问斩。”另外也有朝臣站出来附和御史台的人的说辞。

    狄仁杰站在含元殿之中,听着朝臣们的争论,他是不管他们如何去争论的,他只负责做事情,只负责提交结果,这就是他们大理寺。

    朝堂上的政事,狄仁杰很少说话,大理寺只管大理寺该管的。

    狄仁杰的资历,也仅仅限于在大理寺,至于别的地方,他还是太过稚嫩,因为知道,所以他才在别的事情上,少言寡语。

    历来做到大理寺卿的位置上的人,属狄仁杰最为年轻。

    “陛下,臣以为,王家一案,若不严肃处理,往后此等案子,将不绝于后。”朝臣之中,又站出来一人,站在了于志宁这边儿。

    “陛下,王家一案,不仅要严惩,惩戒起来,更要比平时要狠一些。”

    站出来的这位朝臣,依旧是御史台的人。

    李承乾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人,没想到,他们御史台之中的人,就已经在这件事儿上,出现了分歧。

    “来俊臣!你在胡说些什么?”御史台的其它同僚对着来俊臣怒目相视。

    平日里,他们素来是看不起这个出身不高的人的,来俊臣能够步入官场,步入御史台,完全就是凭着他的那些下作的手段。

    以往来俊臣就是个诡谲奸诈、反复无常、凶险邪恶的人。

    他原本是不事生产的游民,后来成为流氓,不事生产,终于有一天因犯奸盗罪被捕入狱。

    后来,他在狱中最大的爱好就是告密,捕风捉影,明明就是没有的事儿,愣是被他编的出神入化,就像是真实发生了的事儿一样,后来告密的次数多了,被查明了大多数告密都不属实,便被刺史王续给打了一百杖,这才老实了一阵子。

    但是这样的人,要让他一直老实下去,那是不可能的。

    不久之后,痛打他的刺史王续就应为犯事儿被朝廷诛杀,这让来俊臣看到了希望。

    既然王续被朝廷诛杀,说明王续不是什么好鸟,他既然不是什么好鸟,按照逻辑推理,被他痛打过的人就一定不会太坏。来俊臣灵机一动,抓住机遇,继续告密。这次他告的层次更高,直接揭发王续有重大罪行,并进而移花接木,在举报信上编造自己因揭发王续而招致痛打的经历。

    因为这事儿,来俊臣就步入了官场,起初也是御史台的一名小吏,在他的钻营之下,逐步的走进了朝堂。

    不得不说,虽然来俊臣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他的眼光还是挺不错的。

    就比如说现在,他看出了李承乾想要彻底铲除王家的心思,因此,毅然决然的站了出来。

    再者说,他站出来了,不是一旁还是于志宁在帮衬吗?他在朝堂上,也不是势单力薄,至少在这件事儿上,他可以依靠的有皇帝,也有于志宁。

    来俊臣与于志宁在含元殿上一唱一和,与群臣辩论。

    于志宁看着来俊臣,见他年纪尚轻,不觉间,便对来俊臣刮目相看。

    这年轻人算是个有眼光的,是看出了这件事背后所蕴含的重大意义吗?

    于是,于志宁看着来俊臣的眼光之中,也是充满了欣赏,来俊臣意识到之后,心中也是窃喜。

    “陛下,于大人与来大人说的,都有道理,臣听闻两位大人的辩论之后,也觉得,此事,当处理的干净利落,不然的话,不足以震慑天下。”这时候,已经升官的李义府也站了出来。

    结果已经很明朗了,他再站出来推波助澜,给皇帝再铺个台阶,这样的话,事情就算是这么定下了。

    “好,既然如此的话,来俊臣听旨。”李承乾的目光看向了来俊臣。

    来俊臣的心中狂喜。

    自己的机会来了!

    他不知道,自己等这个机会已经等得有多久了,他只知道,他一定要抓住这次的机会!

    书客居阅读网址:
………………………………

第一千二百四十章:玄世璟回长安

    朕命你为钦差大臣,前往琅琊,彻查琅琊王家老宅,与大理寺协同,有任何案子上的需要,找大理寺。”李承乾说道:“朕会给你一道圣旨,予你生杀大权。”

    “臣,叩谢陛下,臣定不负陛下天恩,此行琅琊,定将陛下交代的事情,办的清清楚楚,不让陛下失望。”来俊臣跪在含元殿之中,信誓旦旦的对李承乾保证道。

    “嗯,能有你如此尽心的臣子,朕新甚慰。”李承乾笑道:“免礼吧。”

    “谢陛下。”来俊臣从地上起身。

    狄仁杰站在那里,全程眼观鼻,鼻观口。

    长安城王家大宅的血案刚刚过去没几天,玄世璟的船就已经停在了渭水。

    从黄河之中改道,换了小船,直接进了渭水,一路走水路到了长安。

    至于苏州城的某些人,都以为玄世璟会走地面儿上,毕竟浩浩荡荡的马车出城,是他们亲眼所见,但是,他们却是扑空了。

    在水面上,船上布满了护卫,即便是知道了玄世璟走的水路,他们也是无从下手了。

    玄世璟回来的消息也没有告诉任何人,保密工作做的也十分严实。

    人到了长安之后,只是让高峻率先回了庄子上,让庄子上安排车马来码头这边儿接人。

    至于跟着玄世璟一同到长安的这些各地的商人,玄世璟打算暂且都安排到东山县庄子上,等到有机会,再带他们到长安城,进宫面见李承乾。

    至于到庄子上接待这些人的事儿,玄世璟打算交给钱堆来做。

    钱堆也是个经商的,就算生意上没有往来,对于他们来说,钱堆和他们是一路人,说起话来,接触起来,也最是方便,而且,这也是个扩充钱堆人脉的好机会。

    这些人在地方上,在当地,可都是有名的大商户,现在是用不着人家,保不齐以后能用得着人家呢?

    所以,玄世璟给了钱堆一个去凑人情的机会。

    钱堆能去,去帮了他们,对于他们来说,就算是欠了钱堆一个人情,这一点儿,不承认不成。

    “陛下得知你是因为追击那些贼人失踪之后,夸赞了你一番,说你有胆识有谋略,当场就说把礼部侍郎的位子留给你,君无戏言啊。”窦衍说道:“所以,你这官位,算是稳了。”

    “可是陛下为什么会这么做啊,就算侄儿去追那些人了,也不值当陛下这样吧?”窦孝果还是心存疑惑。

    “你想啊,那些人绑的是谁啊,玄家的大小姐,齐国公玄世璟的女儿,如今玄世璟正在外头帮着陛下办钱庄的案子,庄子上的家里,女儿被人绑了,这算什么事儿?朝廷连在外办差的大臣的家人都保护不了吗?更何况,玄世璟与陛下的私交甚好,又是陛下的妹夫,那玄家大小姐虽说不是晋阳公主所出,但论起来,那也是陛下的外甥女,更何况,当时他们想绑的,可不止是玄家的大小姐,还有玄家的大公子,那可是真真的晋阳公主的孩子,太上皇的亲外孙女。”窦衍说着:“再就是,你救下了对于玄家来说非常重要的玄家的大公子,而玄家大公子与皇室之间又有那么些牵连,这是功劳,你堂哥当然要在朝堂上为你表功,因此,结合这些原因,陛下就要许你官职了。”

    “原来是这样。”窦孝果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可是,大伯,侄儿还不想去做官。”

    窦衍闻言,叹息一声:“侄儿啊,这件事儿,怕是也由不得你了,一来陛下金口玉言,话已经说出去了,马上就让陛下把这话收回去,不太可能,这二来,伯父也就不瞒你了,说起来,最近咱们窦家也是遇到一些事情,不得不在朝中让咱们自家人的位子稳下来,要是你能进入朝堂之中,这对咱们窦家来说,势必是一桩好事,而且,就因为你救了玄家的这两个孩子,咱们窦家与玄家之间的来往,也会迎来一个新的契机,这样说,你明白吗?”

    窦孝果知道他们窦家与人家玄家之间的事儿,除却自己与安安之外,还有就是窦逵的死,跟玄家多多少少有点儿关系,另外,窦尚烈的死,还是齐国公玄世璟帮忙给破的案子,说起来,窦家也应当领这一份情。

    现在,自己又误打误撞的救了玄家的两个孩子。

    真正说起来,窦家跟玄家之间,恩恩怨怨,早就牵扯不清楚了,不过看上去人家玄家没怎么放在心里,窦家却是记着呢。

    也是,因为玄家在对上窦家,从来就没有吃过什么亏,吃亏的,受伤的总是他们窦家。

    “所以说,窦家与玄家之间,要摒弃前嫌了吗?”窦孝果问道。

    窦衍点了点头:“不错,大伯也实话跟你说吧,如今玄世璟在查钱庄的案子,而真查到了一定的地步,咱们窦家,也牵扯其中,而就这次机会,若是与玄家交好,等到了被查到的时候,一来,咱们已经把钱庄的亏空给补上了,二来,有这份交情在当中,咱们窦家,就高枕无忧了,而在朝堂上,陛下已经给了暗示,窦家涉及钱庄的事儿,他可以不追究,给窦家一条活路。

    不然,陛下要是追究起来的话,恐怕今天的郑家,就是明天的窦家了。”

    窦孝果听着自己的大伯讲这件事儿,可是他的直觉告诉他,这件事儿并不是像自家大伯说的这么简单。

    当今陛下现在对钱庄的事儿这么慎重,又怎么可能因为自己有恩于玄家,就放过窦家?

    就像是一杆秤,窦孝果觉得,自家的秤砣还压不平这个秤盘。

    “可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窦衍看着自己的侄子问道。

    “涉及钱庄的事情,到现在位置,处置了郑家,如今玄公又去了登州那边,去查王家,可见陛下对此事的决心不小,伯父如何觉得,陛下会唯独放过窦家?”窦孝果问道。

    “当今天下,世家之最,当属五姓七宗,自有唐以来,虽历经了武德与贞观两朝,五姓七宗也不复当年的盛况,但是瘦死的骆驼也是比马要大,至于谁是骆驼,谁是马,孝果你自己也清楚,如今说是查钱庄,可是钱庄查到最后,威胁得最厉害的是谁?五姓七宗,说是查钱庄,其实就是要削弱五姓七宗等世家,顺带着,下头那些不干净的官员也要受牵连,这永辉朝一开始,陛下就有大动作了,显然,陛下这也不是惦记了一天两天的事儿了,甚至这件事儿,当初太上皇也参与其中,或者说,本就是太上皇定下来的事。”

    书客居阅读网址:
………………………………

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老夫人的意思

    “康儿的周岁已经过了吧?”玄世璟脸上带了些遗憾说道:“没能赶上孩子的周岁。。。。。。”

    “夫君在外头忙活朝廷的事儿,家里这边儿不能顾全也不能全怪夫君,而且,男主外女主内,家里的事情,怎能一直劳夫君操心?”秦冰月笑着说道。

    “好了好了,咱们这一大帮子人,就不要站在牌坊这儿了,既然已经迎接到夫君了,那咱们就回宅子里说,娘亲还在宅子里等着见夫君呢。”晋阳说道。

    “好好好,夫人说的是。”玄世璟说道,接着,将怀里的玄康交给了奶娘,一行人就这么走着,回了玄家的宅邸。

    至于玄世璟带回来的那些商人,高峻则是带着他们朝着东山县的市集走去,市集上有不少酒肆客栈,就暂且将他们安置在那里吧,既然是跟着齐国公回来的,那他们衣食住行一应花销,自然是有玄家来包了,至于花销了多少,到时候记个账,写个折子,直接找朝廷要。

    玄家的亏是不能吃的,尤其是这个亏,账本一定要弄清楚了,公是公,私是私,并非玄家小气,而是有些事儿,你不能愉悦。

    一时半会儿还可以,但是时间长了不行。

    商人们来长安城可不是来吃喝玩乐来了,他们可是为了案子来的,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来的,既然如此,那就是公事,得公办,得分得开,得办的亮亮堂堂的。

    商人们那边交给高峻去处理,玄世璟就回玄家享受一家团圆去了。

    玄世璟从外面回家,整个玄家上下的气氛都活跃起来了。

    有家主在和没有家主在,家里的气氛能是一样的吗?那肯定是不一样的啊。

    这一次玄世璟回来的比较仓促,所以家里也没有里里外外的重新收拾一遍来迎接玄世璟,不过,好在玄世璟的书房和卧室,家里的人经常给他拾掇,书房那边儿,就算玄世璟不用,晋阳当家的时候也是要待在书房里的,书房里都是晋阳亲自收拾的,所以也还算干净利落。

    玄世璟回家之后,先是梳洗了一番,换了一身衣服,扫去了身上的风尘,这才到后宅之中去见自己的母亲。

    “娘,孩儿回来了。”玄世璟走进院子的时候,老夫人也在院子里。

    见到玄世璟回来,老夫人的脸上也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平安回来就好,怎么样,在外面吃了不少苦头吧?看看,这身子骨儿都瘦下来了,都瘦了一圈儿了。”老夫人走到玄世璟面前,捏着玄世璟的胳膊说道:“晚上我吩咐厨房那边儿,给你做些好吃的,全都挑着你爱吃的做,这回回来咱们在家好好的补补。”

    “好,一切都听娘的。”玄世璟笑道:“娘啊,儿子不在家,您在家一切可安好?安安的事儿,让您受惊了。”

    “唉~~”

    听到玄世璟的话,提起安安的事儿,老夫人也是叹息一声。

    “当时真是一大家子都被吓坏了,好在是有惊无险啊。”老夫人说道:“不过这事儿虽然是过去了,但是安安受的委屈不能就这么过去,璟儿,娘也知道,安安打小时候,你就最疼她了,晋阳在长安城做的事儿,你也许也知道,娘问你,你是怎么看的?”

    说到这里的时候,老夫人的神情也严肃了下来。

    要说玄家谁最护犊子,非老夫人莫属。

    玄家本来就不算是人丁兴旺的家族,到现在为止,老夫人总共也就只有两个孙子,一个孙女,安安是老夫人唯一的宝贝孙女,从小就是放在手心里宠着长大的,能不心疼着点儿吗?

    “娘,事情不是已经查清楚了吗?这事儿是郑家在背后捣鬼。”玄世璟说道。

    现在郑家已经大不如从前了,在长安城的日子每过一天都是战战兢兢的,让他们这么害怕,还有什么惩罚能比这个更重呢?

    有一个词,叫做生不如死。

    “可是郑家现在还在长安呢,郑家还有人在官场上做官呢,郑家的人,在长安城,还在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呢。”老夫人的拐杖狠狠的往地上磕了两下说道。

    老夫人是从战乱年代走出来的人,也曾经上过战场,见过死人,见过流血砍杀,要说老夫人的心善,那肯定是心善,庄子上的那么多人都被玄家帮助过,都被老夫人帮助过,老夫人还时不时的拿出家里的钱,去做玄世璟说的所谓的慈善。

    但是要说老夫人心狠,她的心也够狠。

    任何想要对玄家动手,已经对玄家动手,想要伤害玄家人的人,她心里都惦记着呢,一个都不想放过。

    晋阳在生意上打击郑家,打击王家,老夫人一言不发,在背后默默的支持着他。

    现在老夫人看见郑家的人,牙根儿都会觉得痒痒。

    要是当初安安没有那么幸运,怕是玄世璟回来都见不着安安了。

    郑家找的那些都是些什么人?都是些刀口舔血,亡命江湖的狠人,一言不合就会杀人的!

    “娘的意思是。。。。。。。”

    “你已经回到长安城了,若是在此事上退让,这以后让人家怎么看咱们玄家,是不是会觉得咱们玄家是软柿子,谁都敢来捏上两下子?”老夫人面色严肃的说道:“璟儿啊,现在的玄家已经不是以往的玄家了,你也到了当年为娘的那个地步了,也该为下一辈的孩子们考虑考虑了,现在你的孩子们还小,都靠着你这个父亲,为他们撑起一方天地呢,在有的时候,就不能心软,你明白吗?”

    玄世璟低着头说道:“娘放心,儿子明白,儿子也没有心软,至于郑家和王家,这事儿儿子也记在心里,娘说的对,既然回到了长安,回到了咱们自家有优势的地方,那咱们家跟他们两家之间的账,就要好好算算了,长安城王家是没了,但是琅琊王家那边儿不还好好的吗?儿子捉摸着,陛下也不会放着琅琊王家那边儿不管,是一定会对琅琊王家那边儿动手的。”


………………………………

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好反应

    因为玄世璟是在路上的原因,所以,李承乾下旨派遣来俊臣到琅琊的事儿并没有传到玄世璟耳朵里,而玄世璟一回家就忙着看自己的家人,忙着到老夫人这边儿来,很多事儿,家里的人都还没有来的及跟他说。

    “嗯,陛下的确没有放过琅琊王家。”老夫人说道:“璟儿这才刚刚回来,可能还没有人跟你说这件事儿,在前两天,长安城王家刚刚被处置的第二天,陛下就在朝堂上下旨让官员到琅琊去,查处王家在琅琊的老宅呢。”

    玄世璟点了点头,这才像是李承乾干出来的事儿。

    玄世璟之所以知道长安城王家被抄家灭门,还是因为在船上,在码头上,刚到的那会儿,在码头上听到别人在议论这件事儿。

    王家被灭门的事儿已经传的沸沸扬扬的。

    不过虽然是一百三十多条人命就这么没了,但是在长安城的百姓堆儿里,并没有激出什么水花儿来。

    这也是狄仁杰的功劳,偌大的一张白纸上,洋洋洒洒的写着王家的罪过及证据,贴的满长安都是。

    狄仁杰的料想也是正确的,王家这么大的事儿,在长安城里是瞒不住的。

    狄仁杰在含元殿上朝的时候,大理寺的人就在大理寺之中起草告示,而在这段时间之中,头天晚上王家的事儿,在长安城百姓的嘴中就已经传开了。

    眼见着百姓嘴里的流言传的越来越猛烈,也越来越朝着对朝廷不好的方面发展,大理寺的告示出来了。

    长安城的百姓围着告示站了一圈儿,有读过书,识字的人就站在人群前头,给众人念告示听。

    洋洋洒洒的一大篇告示念完之后,人群之中直接炸开了锅。

    “原来王家是这样被灭门的,真是活该!”

    “是啊!王家的这罪行,简直。。。。。。。简直就是。。。。。。。。很多竹子都写不完。”

    他想表达的意思,应该是罄竹难书吧。。。。。。。

    “王家大宅废弃的水井里,还有尸体呢,有的已经成了白骨,真恶毒!”

    对了,听说东街张家的姑娘不就是在王家当差吗?已经很多年没有消息了,张家的人去找,王家的人也不见,这回被处死的名单里,也没有张家姑娘的名字,会不会,张家的那姑娘已经在王家遇害了啊。”

    有的人在告示前面,就已经一轮了起来。

    一直到玄世璟回来的时候,告示还都贴在墙上没有撕下来呢。

    大理寺凭借着十几张告示,贴满了整个长安城的告示栏,也为长安城之中这么多的平民百姓解答了王家血案的事儿,因此,王家的案子,就如同大海之中扔进去一颗小石子,也就起了这么一丁点儿的波澜而已。

    更多的是百姓在议论王家,议论王家犯下的那些滔天的罪行。

    “就说王家,那做的叫人事儿吗?活该被全家斩首。”

    “也不能这么说,王家的宅子里,不是还有一些下人吗?总不能都是无辜的吧?”

    路边儿的一个小商贩听到两人这般议论王家,脸上的笑容充满了讥讽。

    “王家的下人有好人?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主子就能带出什么样的奴才吗?两位平日是没有接触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