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少-第5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家的下人有好人?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主子就能带出什么样的奴才吗?两位平日是没有接触过王家的下人吧?就王家的几位公子哥儿,他们身边儿的狗,那也是仗势欺人的东西,我这摊子,不知道吃过他们多少亏了,可是以前啊,咱是敢怒不敢言啊,就算是敢说,下场是什么?瞧见我旁边儿的这空位置了吗?原先这儿也有个摊子,生意更好,知道后来为什么空下来了吗?就是因为王家公子身边儿的狗!”
用自我贬低一些的话来说,同样都是下等人,但是人家大户人家的下等人,在平民百姓中间,就是上等人。
因为人家有主子,人家有靠山。
“王家的下人也这么可怕吗?
“废话,不然的话,陛下能全都杀了他们吗?陛下又不是昏君,又不是暴君。”小摊贩说道。
长安城之中,吃了王家的亏的也不止一个人,王家的案子结束之后,这样的情形,也是在长安城大大小小的地方不断的发生着,上演着。
这些事儿,当然都逃不过百骑司的眼睛,他们看了,说给李承乾听,李承乾也就知道了。
好在狄仁杰反应的快啊,李承乾看着百骑司送来的奏报之后,心里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若是大理寺不这么做的话,还不知道长安城之中的言论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狄仁杰,果真是个人才,齐国公推荐的不错!
玄世璟回到长安之后也就在庄子上住了一天,第二天清早,宫门刚刚打开的时候,一人一骑就飞速的出了大明宫,朝着东山县的庄子上来了。
玄世璟接到了李承乾的旨意。
着玄世璟立即进宫。
早朝的时候,朝堂上的大臣们在含元殿里等了足足有半个多月时辰,等来的不是李承乾,是临安。
“陛下有旨~今日早朝,诸位臣工,有事要禀奏的,回去准备奏折,呈交宫中,散朝~”
临安说完之后,下了台阶就要往后头的宣政殿走,却是被人给拦了下来。
“临安公公,陛下怎么说不上朝就不上朝了,有没有说是因为什么事儿?”
不少官员都围了过来,围着临安,想要得知答案。
临安躬着身子陪笑道:“陛下的心思,咱们当下人的哪儿能猜想得到,所以,诸位大人也别问咱家了,咱家也实在是不知道啊。”
临安轻轻的推开挡在自己面前的朝臣,而后离开了含元殿。
后头的宣政殿之中,李承乾并非是得了什么风寒身子不舒服不去上朝,他是在宣政殿之中等待玄世璟。
玄世璟就算是接到圣旨,从庄子上出发到长安城来,最快也得一个半时辰,而李承乾在玄世璟来之前,很是任性的没有去上朝,因为今天上朝,他也没有心思去面对群臣,干脆就不见了,一切等见到了玄世璟之后再说。
现在,他有太多的事儿想要问玄世璟,有太多的话,想要对玄世璟说。
。顶点
………………………………
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手段激烈
“陛下,时候还早着呢,您就先歇会儿?”临安在李承乾身边儿小心翼翼的说道。
虽然早晨起来李承乾起来的早,但是一直都在这宣政殿之中等着,连早朝都不想去了,到现在为止,已经一个时辰过去了。
李承乾转身朝着自己的座位上去了,坐下,拿起了奏折。
既然等人,那一边批阅奏折一边儿等就好了,而且,原本应该是在今天早朝上商议的事儿,李承乾心里还没有个底,先想想这些再说罢。
或许是有事情做了,专心致志之下,时间总是过的快的,约莫一个半时辰之后,宣政殿外面的内侍走了进来,告诉李承乾,齐国公玄世璟已经到了,就在殿外候着。
“让他进来吧。”这时候的李承乾已经不像早上那般了,心思也沉了下来,与平常的时候没有什么两样。
“临安,带着这儿的人先下去。”李承乾吩咐道。
“是。”临安躬着身子应声。
玄世璟一身官服从外面走进来,在庄子上的宅子里,一大早的还没睡醒的时候,前院儿的人就过来说宫里有人来了,还带着陛下的圣旨。
就算躺在床上再怎么迷糊,听见圣旨两字,玄世璟也不得不让自己清醒过来,穿好衣服洗漱过后,到前院儿来接旨。
圣旨上没多说什么,就是让玄世璟现在立马进宫。
玄世璟接了旨意,换了一身官服之后就带着常乐和高峻来了长安城,直接去了大明宫。
“臣,玄世璟,见过陛下。”玄世璟拱手行礼。
李承乾从座位上站起身来。
“免礼。”
从台阶上走下来,来到了玄世璟身边儿。
“幸好你平安回来了,怎么样,在外面待的如何?”李承乾问道。
“听大实话还是想听美化一点儿的话?”玄世璟笑着问道。
李承乾也指着玄世璟笑了,没好气的捣了他一下:“说大实话。”
“好吧,大实话就是,不太好。”玄世璟说道:“或者说是,不好!”
“很严重吗?”李承乾问道。
“严重啊,其实说起来,官场上,就从来没有干净的时候,只能说是相对来说干净,或者是干净一点儿。”玄世璟说道:“虽然这次出去是查钱庄的事儿,可是一路走下来,哪个祸害钱庄的背后没有官府的影子?平常人也不敢伸手钱庄不是?”
李承乾点了点头,这说的也是。世家是背后的大头,而底下的官员呢?则是小头。
人家吃肉,他们跟着喝汤。
可是世家们吃的是肉吗?是,是人肉,底下的这些小官员是跟在他们身后喝人血。
“你是亲身看过体会过经历过的,对于这种事儿,有什么办法吗?”李承乾问道。
玄世璟摇了摇头。
他的确是不知道,这是大问题啊,只要朝堂上有大官员,周围就会有围着他转的人,这就像是后世,公司里有领导,就总会有讨领导喜欢的人,同事之间,总会有玩儿的好,玩儿的不好的,然后在公司里,相互照应。
官场也是这样,这事儿,没法儿彻底解决。
眼下看来,这是世家的问题,可是从长远上看,只要这些世家给清理了,就能避免这个问题吗?
不会的。
“陛下,这事儿,以后慢慢来,先不着急,眼前,还是先把钱庄的事儿解决了才是。”玄世璟说道。
“嗯,长安城王家已经被抄家斩首了,琅琊王家,朕也已经派了钦差大臣去了。”李承乾说道:“王家算是第一个。”
原本都以为,郑家怎么说都会在王家之前倒台,但是现在看来,郑家因为王家干出来的蠢事儿,反而苟延残喘了一阵子,还真是世事难料。
“陛下,臣之前让百骑司的人捎带回来的那些东西,陛下可看过了?”玄世璟问道。
李承乾点了点头:“自然是看过了,触目惊心啊。”
“钱庄的事儿牵扯的实在是太广了,要是真的一下子全都动了的话,对于朝堂来说,是伤筋动骨啊。”玄世璟说道:“因此,臣觉得,虽然已经掌握了足够的证据,还是循序渐进的好。”
李承乾摇了摇头:“不,要疼的话,就要狠狠的疼上一次,不管是朕,还是朝堂!”
玄世璟没想到李承乾对这件事儿的态度竟然这般坚决,没了一个王家,李承乾还打算继续用这种激烈的手段。
“现在的大唐,还能折腾的起,真要是等到往后,会让这些人弄到折腾不起,到时候再想要除去这些弊端,那就更难了。”李承乾说道:“朕宁肯让前头的含元殿空出一大片来,也不愿让朝廷,让钱庄,失信于天下。”
李承乾也看出来了,钱庄,就是取之不尽的国库!所以钱庄一定不能有问题,只要钱庄没问题,那大唐朝廷,就有有用不完的钱!
有钱,有兵马,那朝廷还怕什么呢?
虽然是百姓的钱,但是钱进了钱庄之后,要干什么,还不是要看朝廷?而钱庄要做的,只是把民间的钱汇集起来,而且,要是百姓要从钱庄里取钱,能够取出来,只要在这个度之中,朝廷就有大把的银钱调动,能做的事儿,可太多了!
现在世家挖钱庄,那就是挖李承乾的心头肉,忍不得。
“听说你还从苏州带了一批人到长安来。”李承乾说道。
玄世璟点了点头。
这事儿是瞒不住李承乾的,百骑司的人早在玄世璟离开苏州的时候就已经把这消息送到大明宫中来了。
百骑司是监察百官的,玄世璟也不例外,只是例外的是,在玄世璟离开长安的时候,他能够调遣百骑司,而其它的官员不能。
调遣归调遣,监视归监视,对与百骑司来说,是不一样的。
将这样一个重臣放在外面,给这么大的权利,皇帝要是不让人看着点儿,那才是怪事儿呢,真要是那样的话,该担心的就应该是玄世璟而不是别人了。
“陛下要见他们吗?”玄世璟问道。
“你把他们带回长安,不就是要让朕见一见吗?”李承乾说道。
。搜狗
………………………………
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大手笔
“没错。”玄世璟也承认了这事儿:“但是陛下什么时间见,什么时机见,很重要。”
李承乾在宣政殿之中踱着步伐,思考着。
停下了脚步,目光灼灼的看着玄世璟,开口说道:“封后大典上见!”
李承乾一开口,玄世璟也惊了。
在封后大典上见那些商人,他这是想干什么?
“陛下当真?”玄世璟问道。
“当真!”李承乾说道:“封后大典上,朝廷文武百官,在长安城的勋贵,都会到场,人是最齐全的时候。”
说这句话的时候,李承乾的脸上满满的都是冷笑。
在地方上祸害人的,不仅仅有世家,更多的,还有勋贵,勋贵在长安城是不敢这般放肆的,但是回了老家,在老家地盘上,官府的官员也是不敢轻易得罪他们的,因此,也就滋生了地方上的这些豪强。
说的不好听一点儿,这叫什么,这叫土皇帝!
天高皇帝远,官府不愿意得罪这些有勋爵在身的人,造就了这样的一群人。
他们多是身上有功勋,或者是功臣之后,贞观朝的时候,李二陛下对待这些人甚厚,也养得他们一身的坏毛病,现在既然敢无法无天,那李承乾就敢办他们。
李承乾不是李二陛下。与他们之间,不存在帝王薄待功臣的问题。
实际上,也是他们自己找死。
“好好的一个封后大典,用来做这种事儿,陛下,贵妃娘娘那边”玄世璟有些担忧的看着李承乾。
李承乾挥了挥手:“无妨,这可是国家大事,而且,封后的旨意朕早就已经给她了,三省也知道了,也已经昭告天下了,差的,无非就是这样一个过场罢了,弄成什么样子,都无所谓的。”
玄世璟低下了头。
皇帝自然是无所谓,可是真到了那天,那些商人如何安排到大明宫之中来?这事儿不还是得他办?
这样一来,好好的典礼被搅和了,估计苏皇后是要记恨他的。
得,玄家又得罪人了,这下得罪的,是当朝的皇后。
不过既然李承乾这么说了,玄世璟也就这么办了。
跟苏皇后有这样的过节,眼前来说,虽然不是什么好事儿,但是以后呢?这谁知道呢?
也不知道李承乾是否想到了这一点,是不经意的,还是故意而为之呢?
现在玄家的权势与恩宠,可是到达了顶点了。
而玄世璟只指望这样的日子早点儿结束,也不希望什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现在那些人呢?”李承乾问道。
现在李承乾也看重了这些商人,可千万不能让这些商人出了什么问题。
地方上的那些勋贵,真以为他们在长安城没有人?没有什么消息来源?
不见得啊,所以,这些商人,更要保护好了。
“回陛下,那些人现在臣暂时把他们安置在臣的庄子上,庄子上有玄家的护卫暗中看着他们,也有陛下的百骑司。”玄世璟说道。
“朕也觉得,他们在东山县最为安全,但是千万不可大意,人到了一定的地步,什么事儿都能做出来,你那庄子上,也只是相对安全一些而已。”李承乾说道。
要说安全方面,除却长安城,应当就属东山县庄子上了。
尤其是庄子上的书院。
玄家不会让书院出事儿,而朝廷,更不会让书院出事儿。
现在东山县的书院已经成了大唐读书人心目中的圣地,要是那边儿出事儿,天下的读书人可是会炸了锅的。
而且那里也是为大唐培养人才的地方。
就第一批文学院毕业的学生在官场上的表现来说,很是得李承乾的心思,李承乾也逐渐的开始倚重这批人,李承乾想着,希望书院的将来,能为他带来更多这样的英才。
“臣明白。”玄世璟拱手说道。
“如此的话,等到封后大典那天,朕会让兵部带人去你庄子上,你跟着他们,一起再过来吧。”李承乾说道。
“是,陛下。”玄世璟应声道。
离着封后大典的日子,还有四天。
四天之后,就要变天了啊。
玄世璟心里也有些忐忑,不知道这一次,又有多少人头落地啊。
但是他们不死,祸害的是更多的大唐百姓,死的这些人,总不会比他们祸害的百姓更多。
这么一想的话,玄世璟的心里也就释然了。
管它呢。
在外头的百骑司是比玄世璟更早一步回长安的,这也是玄世璟的意思,他在苏州将百骑司从各地汇总过来的资料证据全都理清楚之后,就让百骑司带着这些东西先行回长安,除却玄世璟和高峻还有被他指派的百骑司的人之外,谁都不知道这些证据案卷的存在。
所以,它们才能顺利的到达长安,到达了李承乾的手里。
而这事儿,也是在百骑司被重新清理了一遍之后,玄世璟才敢交给他们去做,不然的话,带着这些东西回长安的任务,可就是高峻的了,但是,一旦高峻离开玄世璟身边儿回长安,那他在路上所面临的,就是各方的阻截了。
高峻的身份太过显眼,只要他一动,人家就能猜测到,是玄世璟又要有什么动静了,接下来,就不知道要有多少双眼睛盯着他了。
而百骑司就不一样了,先是经过了一场清晰之后,百骑司内部安稳,再者,知道百骑司里的人在明面儿上的身份的人,几乎没有,或许他们是谋个小摊的摊贩,或者又是那个挑着柴的樵夫,说不定擦肩而过的,就是百骑司的人。
这样隐蔽的人,上哪儿查他们的身份去?
因此,那些至关重要的东西,完好无损的到了长安。
李承乾知道玄世璟回来,盼望着能够见到玄世璟,但是见面之后,两个人该知道的都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所以就算是见面,能说的话也不多,讨论的,也不是事情的过程,而是往后的结果。
跟李承乾在宣政殿之中见过面之后,玄世璟就觉得一阵心里。或许是紧绷了这么长时间,终于松快了下来,也或许是因为四天之后即将发生的事儿。
………………………………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连锁反应
现在的玄世璟,想回家,想跟晋阳好好的喝喝茶,聊聊天。
想到这些的玄世璟,只觉得自己的心,是不是已经老了?
正当壮年的齐国公,心已经老了,已经想要归隐田园了。
但是他不能啊,他的身后,是偌大的一个玄家,一大家子,都指望着他呢。
这种感觉出现在玄世璟的心里,也就这么一会儿,就让玄世璟强行压在了心底。
等家里的孩子都长大了,自己的年纪也大了,再远离这个朝堂,去过轻松的日子也不迟。
面包会有的,这样的日子也会有的。
玄世璟在心里这样安慰着自己,而后离开了皇宫。
出了皇宫的大门,常乐和高峻在宫门口等着,高峻骑在马上,常乐坐在马车的车架上,见到玄世璟出来之后,两人都下地迎接玄世璟。
“公爷。”
高峻和常乐见自家公爷从宫中出来之后,好像情绪有点儿不太好,心里也都纳闷儿,在宫里是发生什么事儿了吗?怎么好好的进宫,出来就成这个样子了呢?
高峻和常乐自然是不知道,四天之后,要有多少人头落地了。
或许,比王家那一百三十多口,还要多。
“无事。”玄世璟摆了摆手,叹了口气:“咱们去玄武楼坐坐吧。”
“公爷,您忘了,钱堆现在不在玄武楼,您不是给他送信儿,说让让他放下手头大事儿,到庄子上住几天吗?”高峻说道。
这倒忘了,从渭水的码头一出来的时候,玄世璟就让高峻去办这件事儿了,钱堆接到消息之后,估计也不敢耽搁,现在早就已经在庄子上了吧。
“那好吧,咱们回庄子上。”玄世璟说道:“四天之后再回来。”
跟在玄世璟身后的两人点了点头。
四天之后是什么日子,他们知道,是封后的典礼,苏贵妃变成了苏皇后,苏贵妃成了皇后,那苏贵妃的儿子李厥被封为太子的日子还远吗?
随着封后大典的举行,将有太多的事情要逐渐走上明朗,而朝堂上,也会更加混乱。
玄世璟大老远的从庄子上跑到长安城,也就是仅仅进宫面圣而已,出来了,暂时没有什么事情找到他,他人也就回庄子上了,他不怕麻烦,也不怕来回跑,相比于长安城,玄世璟更喜欢庄子上,不然也不会把玄家从长安城搬到庄子上去了。
多少人挤破了脑袋,想要在长安城拥有一座大宅子,因为长安城里的大宅子,代表着身份,代表着地位,代表着你更容易融入到长安城上等勋贵的圈子。
但是这些,玄家好像都不怎么喜欢。
他们嫌长安城是非多,太过吵闹。
还是庄子上好,自从书院成型,庄子上也在无形之间多了一股子书香气。
外面的事儿,朝堂上的事儿,在宫中的李厥也是多多少少知道一些的,连宫中的太监宫女,私底下都在议论封后大典的事儿,自打新皇登基以来,宫中还没有大肆举行过什么隆重的典礼呢,因此,宫里的人,讨论的也就多了一些,这以讨论,顺带着就连李厥给讨论进去了。
说什么苏贵妃成了苏皇后,那李厥不就成了太子爷了?
私底下听到这些消息,李厥并没有觉得有多开心,自己心动的姑娘娶不到,婚事被父皇驳了回来,李厥心里现在赌着呢。
虽说后来苏贵妃劝说了一番,但是哪儿这么容易就放下了?
再者说,太子的位子,父皇那边儿一点儿风声都没有,也并非说宫中人私底下议论议论就有了的。
“康顺。”李厥把在外头候着的自己的贴身内侍叫了进来。
“殿下。”康顺规规矩矩的站在李厥身旁。
“这宫中的人该整顿整顿了,别的宫中的人,咱们管不着,就本王宫中的人,让他们嘴上多个把门的,明白吗?”李厥说道。
“是。“康顺规规矩矩的应声道。
封后大典在即,有人欢喜有人忧愁。
李厥没有什么多余的想法,但是李象就不一样了。
他是长子,但是却是庶出。
都说皇家疼长子,百姓爱幺儿,但是长子也得是嫡长子才能被看重。
李象不是。
苏贵妃成了苏皇后,李象心里是最不痛快的,虽然这是必然的结果,但是明显,自从他父皇的旨意昭告天下之后,李象身边儿来往的人的态度,就大不如从前了。
封后大典的日子越近,李象心里就越是慌乱焦急,但是这些都没用,他阻止不了,苏贵妃在东宫的时候就是太子正妃,这一天,迟早都要到来的。
能让他父皇改变立太子主意的,就只有更加的努力,比李厥更优秀,身边儿的人,比李厥更多。
当初皇爷爷不也是没有被立为太子,仅仅是做了个秦王吗?
可是后来呢?这天下,还不是皇爷爷的。
王府书房里,李象的拳头撰的紧紧的。
不过,听说齐国公玄世璟已经回到长安了,今日早朝罢朝,八成是自家父皇在宫中见了齐国公,因为有人看到齐国公的马车从丹凤门离开。
还有一件事,那就是玄家好像是拒绝了父皇要赐婚的的事儿,拒绝了将玄家大小姐玄悦嫁给李厥。
这件事儿,让李象看到了希望。
李象的年纪比安安大太多了,而且,李象也已经有了妻儿,肯定是不会把心思放在玄家大小姐身上的,他的希望就是,玄家拒绝了这门亲事,会惹恼李厥,这样的话,玄家就不会站在李厥那边儿了。
若是玄家不站在李厥那边儿,是否就意味着,他李象有这个机会呢?
看来,在封后大典之后,得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