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少-第5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是玄家不站在李厥那边儿,是否就意味着,他李象有这个机会呢?
看来,在封后大典之后,得找个机会再去东山县庄子上一趟了。
李象想要亲自探一探齐国公玄世璟的口风。
李象的府邸冷清了许多,但是表面上看起来,李象依旧是一点儿着急的模样都没有,以往那些与李象走的近的官员,也想要探探李象的口风,但是都被李象给挡回去了。
因此,现在很多人都在猜测李象的心思,但是也仅仅是猜测而已。
。m。
………………………………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倾诉
玄世璟回到了庄子上,拖着一副疲惫的身躯回到了家里。
看来还真是有点儿上年纪了,这才从庄子上到长安城折腾了一趟,就已经有些劳累了。
身体上的劳累还是其次的,要是有能让玄世璟为之奋斗的东西的话,玄世璟是不会觉得累的,主要是玄世璟觉得,心里累的慌。
有些事情,他不能跟别人说,就只能自己憋着,闷在心里。
以前在外外面的时候是这样。
但是回来之后,玄世璟好歹有自家老婆可以倾诉,有些事情,玄世璟要是钻牛角尖了,不是还有个晋阳吗?
晋阳的才识,不输朝堂上的男子,甚至在政治敏锐方面,比大多朝堂上的男子更要厉害。
“老爷,您回来了。”门房见着玄世璟回来,躬着身子行礼。
“嗯,夫人现在在哪儿?”玄世璟问道。
“回公爷,夫人现在在书房那边儿看着小公子读书呢。”门房说道。
“好,我知道了。”玄世璟挥了挥手说道。
玄世璟来到了后院儿,家里有三个书房,一个是玄世璟自己的,不过晋阳也经常在用,另外一个是秦冰月的,她和安安,娘俩用一个书房,另外一个就是给小公子玄澈准备的,他自己一个书房,因为他师傅就在这和书房教他读书。
兕子现在在看着玄澈读书,应该就在玄澈的书房。
玄世璟走到玄澈的书房门口,书房的大门敞开,玄世璟果然看到了在书房里的晋阳。
“夫人。”玄世璟出声叫道。
他这一出声,书房里的人自然也就往外面看,看到了玄世璟,书房里的夫子,朝着玄世璟拱了拱手,玄澈也放下书本,对自己的父亲行礼。
唯有晋阳,笑颜如花。
“夫君不是去长安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晋阳问道。
“有些事情,心里觉得有点儿不痛快,想要找你说说,夫人可愿意听为夫念叨?”玄世璟问道。
“自然是愿意的。”晋阳笑道:“夫君愿意跟妾身说,跟妾身分享,不管是好的坏的,妾身都愿意,妾身也非常高兴。”
“好,那咱们就不在这儿打搅澈儿读书了,去我书房说吧。”玄世璟说道,说完之后,看向了玄澈。
“澈儿,切记用功读书,听夫子的话,劳逸结合,等晚一点时间,为父检查你的功课。”
“是,父亲放心就是。”玄澈认真的说道。
自从当初在老夫人那里听过玄家以往的事情,听过他父亲以前的事儿之后,玄澈的心思就收敛了很多,在书房也能认真读书了。
虽然小孩子爱玩儿还是天性,但是明显,玄澈比以往,可是懂事了不少。
知道家里大人的不容易,这是件好事,没指望这玄澈能跟大人一样懂事,但是至少,少闯祸就好。
两口子到了书房,进了书房之后,玄世璟关上了书房的大门。
“夫君,事情可是很严重?”晋阳见玄世璟这般作为,出声问道。
“四天之后就是封后大典了。”玄世璟说道。
晋阳点了点头:“嗯,这个妾身知道。”
“四天之后,将有大事发生啊,兕子,在外头的时候,我在苏州城一脸待了一个半月,这一个半月的时间当中,陛下的百骑司在大唐的各个地方搜集钱庄的事儿,各个地方的官府、豪强勋贵都有参与其中,认证物证聚在,我汇集了一本册子,将这些事儿,都汇集了起来,后来百骑司就率先带着这本册子回到了长安城,陛下也已经看过了,至于我带回来的那些商人,他们就是认证,陛下也知道他们来长安了,我问陛下打算什么时候见他们,陛下说,四天之后,封后的典礼上。”
玄世璟这么一说,晋阳就意识到这当中的严重性了。
什么时候不好?非得是封后的典礼上,要知道,这盛大的典礼,长安城的百官百僚
虽然也只是查询本地的户籍,给孩子开个书面证明,但是架不住这庄子上的孩子数量大啊,而且这工作都集中在这一两天了,能不忙活吗?
虽然忙,但是也许久未曾有这般充实的日子了,偶尔这么忙活一下,也挺高兴的,至少,在百姓心中,身为官府书吏,还有能被需要的一天。
在入官府做书吏之前,没个年轻人都有一腔热血要报效国窖,提起笔杆子为国家效力,只是到最后结果却不是很喜人,春闱过后,未曾被朝廷选用的,也只能到地方官府,做一书吏,日子长久了,当初的性子,也都给磨平滑了,平日里无所事事,在官衙之中朝九晚五日子,再勤勉的人,时间长了也容易有所懈怠。
说好的为国家效力,为百姓谋福的心思,都淡了。
但是就在这两天,官府的书吏终于感受到了被百姓所需要的心情。
而且,百姓来给自己的孩子开文书证明,那也是为了让孩子去上学,对于百姓来说,这就是重要的事儿,能为百姓解决事情,这才是官吏应该做的。
也不得不说,贞观年间,整治的确清明,贪官污吏有,但是大多数人,受正统儒家教育,在地方为官,还是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心思大多还是正的。
不能说儒家在朝堂上大多只是坏处,至少教导出来的学生,大多都是身具浩然正气的君子,官场上磨炼的时候长了,也知道什么叫圆滑了,经过时间的洗礼而不失本心的,这才是大唐最需要的。
“那官府的户籍证明,能否与我一观?”李二陛下问道。
“呐,就是这个。”老者笑道:“也不是什么难办的东西,就是到官府,报个名字,官府的人给开个证明,证明我孙子的确是在书院招收的年纪之内,有了官府的这个印章就够了。”
李二陛下点点头:“原来如此,这庄子上的人,全都跑到官府去办理这个证明,官府的人给办理吗?”
“办啊?怎么会不办呢?老汉带着孙子到官府的时候,官府那里好些人呢,官府的书吏老爷们都忙坏了,一直忙到天黑呢,实在办理不完,也只能等第二天了。”
。搜狗
………………………………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封后!
李厥就弄不明白了,怎么自己娶不到自己喜欢的女人对自己来说就是好事了。
父皇为难是不假,但是父皇也只是让自己回来等等,应该就是要等到玄公回到长安之后再与玄公商议这件事。
父皇也说了,儿女婚事,是两个人的事儿,也是两家人的事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是皇子,父皇是天子,虽然是一道圣旨的事儿,但是玄家是不一样的,玄公不在,父皇要先与晋阳姑姑通通气。
这一切都表明,这并不是没有谱儿的事儿,至少,父皇其实也是同意这门婚事的,剩下的就是要看玄家那边儿的态度而已。
但是到了自己母妃这里,却被全盘否决了。
李厥心里憋着一口气,也憋着一股子怒火,但是不能在自己的母妃面前表明,不能对自己的母妃发火。
现在李厥就觉得自己很憋屈。
“厥儿,你要知道,现在母妃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苏贵妃说道:“有哪个母亲,会对自己的儿子不好呢?你要理解母妃的苦心。”
“是。”李厥拱手应声道。
苏贵妃也是因为看出了儿子的表情,所以才会这么说。
但是说完之后,李厥的表情虽然缓和了许多,但是依旧还是没有恢复到寻常时候的模样。
看着儿子脸上僵硬的表情,苏贵妃只能叹息一声。
她是打心底里不惜黄那个玄悦。
一个女孩子家家,性子那般活泼,将来嫁为人妇,如何能相夫教子?
而且,自己的儿子也不是寻常人,他是皇子,将来说不定还可以是太子。
若是做了太子,有这样的大妇,有这样的太子妃,那会是污点。
往长远来说。要是自己的儿子将来成了太子,成了天子,那就要立正妃为皇后,玄悦的母亲的出身不好,这必定是个污点,是洗脱不掉的。
他不能让自己的儿子有任何污点,被人口舌。
李厥离开了苏贵妃的寝宫,出来的时候,有些失魂落魄的,回到自己住的地方,进了书房,吩咐外面的太监都守好了,任何人来,都不见。
他现在,想清净一下。
一边儿是自己喜欢的女人,一边儿是自己的母妃。
看母妃那态度,就算是父皇同意了,母妃也得给把这事儿搅黄了。
他能怎么办呢?
李厥的心里乱的很。
而李厥对李承乾提出了这件事儿之后,李承乾也放在了心上,他心里的意思,也有点儿心动,想与玄家的关系再进一步。
“临安。”
“奴婢在。”临安应声道。
“着人到东山县庄子上送信给晋阳,就说朕许久未曾见到她入宫了,对他十分想念,让她明日到宫中来一趟。”李承乾说道。
“是。”临安应声。
临安心里捉摸着,陛下定然是有事儿要找晋阳公主商议了。
知道归知道,自己知道就得了。
该办的事儿,是要办的。
不过半天的功夫,晋阳就收到了宫中的消息。
这会儿,窦孝果才刚从庄子上离开。
窦孝果离开之后,安安也就回了自己的院子。
窦孝果把安安送回来之后,晋阳让安安先回自己的院子,自己这是带着窦孝果到自家的后花园里转悠了两圈儿。
“窦公子如今的年纪,也快要行冠礼了吧?”晋阳问道。
“九月份行冠礼,日子也已经挑好了。”窦孝果说道。
“如此的话,家中可有给窦公子安排亲事?”晋阳问道。
窦孝果摇了摇头:“暂时还没有,自在下的父亲去世之后,说起来,在下在窦家的事情,一直都是由伯父操心,但是窦家如此大的一家子,伯父也不太可能都顾得过来。”
这话表面上说的好听,市集上传达到晋阳这里的意思也很明显。
窦孝果的爹病逝了,窦家本来就是窦衍在当家,窦孝果现在已经开始被窦家边缘化了。
“那本宫也就厚颜直说了。”晋阳笑道:“窦公子觉得我们家悦儿如何?”
“安安。。。。。。。她。。。。。。。很好。”被陡然间提起来,窦孝果的脸都红了。
“男婚女嫁,本就是天道天理,人伦纲常,公子也无需害羞什么。”晋阳说道:“你家中长辈无心顾忌你的婚事,你的年纪也该到了娶妻的年纪了,本宫见你与悦儿玩儿的来,也聊的来,所以,也就上心了一些,想要问问你这件事儿,若是本宫给你做了主,将悦儿许配与你的话,你可否愿意。”
“我愿意!”窦孝果激动的拱手行礼说道。
“先别激动。”晋阳笑着扶起了窦孝果:“虽然本宫有这个意思,但是,这件事,还是要问过悦儿的父亲,问过玄家的当家的,才能最后定下来,本宫现在,也只是给你指点一番罢了,悦儿的心思,我这个当母亲的看出来了,她的娘亲也看出来了,或许,就只有她自己懵懵懂懂的罢了,往后,指不定你还要在她这边儿,遭多少罪呢。”
想起玄悦,晋阳也忍不住笑了笑。
“不管有多艰难,我这一辈子,就认定安安了。”窦孝果掷地有声的说道。
“你有这句话是好的,但是想要做到的话,可不容易。”晋阳说道:“你现如今是喜欢悦儿的,本宫也能看得出来,但是往后呢?日子一长了,失去了兴致,失去了如今的热情,是否能一直对安安好下去呢?”
“我只要安安一人!”窦孝果义正言辞的说道:“殿下,我向您保证,一辈子对安安好,一辈子,就只有安安一位妻子,绝不娶妾。”
晋阳也看出了窦孝果的决心,但是现在说什么,也只是表决心而已。
“有这个决心是好的。”晋阳说道:“等你行冠礼的时候,说不定,玄公就从外面回到长安来了,到时候,咱们两家,再好好合计合计这事儿,至于你与安安的事儿,我会在信中与玄公说的。”
“多谢殿下。”窦孝果拱手行礼说道。
他是喜欢安安的,但是他怕因为之前自己的名声不好,玄家不会同意安安与自己的事儿,现在即便只是晋阳公主的一句话,他也安心下来了。
………………………………
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帝王
饶是于志宁知道了李承乾的计划,听到李承乾说这句话,心里也是不由得一颤。
这一次要死的人,怕是比王家一案死的人要多的多。
于志宁离开宣政殿的背影,佝偻了很多,李承乾也看在眼里。
他知道于志宁在担心什么,而于志宁担心的事儿,也正在发生,但是,他还是不得不去做。
那些依附在大唐百姓身上的吸血虫,也应该为他们的贪婪所付出代价了。
总不能,让他们一天天的壮大,到时候再想除去他们,可就不是放放血这么简单了,严重了,会要命。
现在皇帝与那些老世家之间,已经是势同水火了。
原先说中原名门望族,五姓七宗,现如今呢?王家已经没了,郑家已经残了,离着被灭门也没多远了,七家就剩下五家,等到封后大典结束之后,又能剩下多少呢?
李承乾看着于志宁离开的背影,虽然是他的老师,但是也是大唐的臣子,食君之禄,李承乾是君,于志宁是臣,帮着帝王处理家国大事本就是臣子的本分,这才哪儿到哪儿,就像抽身离开朝堂。
就算是放他离开,朝廷百官愿意吗?
在这件事儿当中,于志宁已经为了李承乾而得罪了不少人了,想要退,那也得退得了。
李承乾打算等这件事儿过去之后,先让于志宁到东山县书院里待一阵子,估计一段儿时间过后,于志宁自己也就受不了了,想要回来了。
书院的确是个养老的好地方,但可不是个躲避麻烦的地方。
于志宁想要彻底的摆脱这身麻烦,也得李承乾同意才行。
恰巧,李承乾是用得着于志宁的,怎么可能这么轻易放他离开?
李承乾望着外面的眼神逐渐的眯了起来。
老师,也别怪学生心狠,学生也是为了大唐,为了天下百姓,老师有大才,作为学生的,心里知道,所以,暂时还不能放老师走。
于志宁还不知道,李承乾只是打算暂时给他放假一段时间,并没有打算真正的放过他。
东山县庄子上,玄家大宅,玄世璟的书院之中。
“皇兄当真是这般说的?”晋阳问道。
玄世璟点了点头:“没错。”
“这下可糟了啊。”晋阳说道:“不知要死多少人,这下,咱家也给卷进去了,在封后大典上行这般作为,皇嫂怕是要记恨咱家的。”
“我在想,这事儿是陛下提起的,皇后娘娘或许也不会把这笔账算在咱们家头上。”玄世璟说道。
“你啊,大男人,女人家的心思你哪儿懂。”晋阳说道:“你知道对于我皇嫂来说,皇兄的封后旨意和给她的封后典礼,对她来说有多么重要吗?或者说,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这有多么重要吗?”
名不正则言不顺,虽然有了圣旨,虽然昭告了天下,但是总还是差着这么一会事儿,这回事儿就是封后的典礼。
风风光光的进行典礼,然后苏贵妃风风光光的成为皇后。
在封后大典上做这些事儿,等同于破坏了这场典礼。
“好端端的封后典礼成了惨案现场,这事儿搁在谁身上谁不记恨?皇嫂不敢记恨我皇兄,不就只能把这笔账算在咱们家头上了?”晋阳说道:“谁让这件事儿,是夫君你一手操办的呢?”
玄世璟听了晋阳的话,也觉得十分有道理。
在宫中的时候他也想过这个问题,可是事情已经发生了,陛下的决定也已经下了,他还能怎么办?只能遵照李承乾的意思,在封后典礼上,将这些商人带到宫中去。
书房里,两口子都为这事儿发愁,眉头就从来没有舒展过。
良久,玄世璟才看向自家夫人。
“夫人有什么看法?”玄世璟问道。
若是按照玄世璟的意思,皇帝什么旨意,他就遵从着去就是了,虽然得罪了人,但是事后总会有办法的,而且这事儿,还不是为了他们李家的江山?
女子出嫁从夫,苏皇后成了皇后,总要为李唐江山考虑吧,一个封后典礼若是能为朝廷处理的话,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但是就晋阳的说法来看,显然事情并不是像玄世璟想的那么简单了。
得罪了女人,冷不丁的给你来这么一下子,也够你受的。
所以,玄世璟想问问晋阳的看法,看看晋阳是不是有什么好主意,或者说,能给他提个什么建议之类的。
“明日我便进宫一趟。”晋阳说道。
有的已经不中用了,而新的官员选拔上来的,基本上大多数都是世家子,世家出身的人在朝堂之中苦苦的经营了数代,不管是本家也好,外来投靠的也好,形形色色的人,依靠在一起,形成了巨大的势力,整个长安城之中,这股子势力盘根错节,就算是想要惩处,都无从下手,都怕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回倒是好了,直接下狠手,要给剃发了,就不差哪一根儿了。
现在就算是有空缺,也不一定要用世家出身的官员,现在翰林院之中,底子干净的官员,可多了去了。
那就是东山县书院出来的学生,依靠着科举,进入了朝廷的视线范围之内,当然,科举过后也不是立马就要做官,而是要在翰林院待上个几年。
这些东山县出来的学生,还有一个名头,那就是天子门生啊。
世家大族自然是不会去拉拢这些人的,而且,就算去拉拢他们,也不一定拉拢的成。
成为世族官员的门生,可不如天子门生的名号来的响亮。
现如今能够启用的那些官员,大多都是东山县书院第一批出来的学生,都是东山县庄子上的本地人,就算是心有所向,也是向着皇室,向着陛下,向着东山县庄子上,又怎么可能为世家所用呢?
所以陛下就是看重了这一点,一点儿都不怕地方官员因为插手钱庄而被裁撤甚至是丧命,因为替补他们职位的,有的是人,一抓一大把,根本就不用怕地方乱了。
当初玄世璟在洛阳杀了洛阳城县令的时候不就是这样吗?从长安城调派去洛阳做县令的,正是东山县庄子上文学院出来的学生,在翰林院已经有好几年的光景了。
………………………………
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透气
窦孝果静静的听着,但是自己因为追那些贼人失踪了,跟自己入朝为官有什么关系?
窦孝果这么想着,也这么问了。
“陛下得知你是因为追击那些贼人失踪之后,夸赞了你一番,说你有胆识有谋略,当场就说把礼部侍郎的位子留给你,君无戏言啊。”窦衍说道:“所以,你这官位,算是稳了。”
“可是陛下为什么会这么做啊,就算侄儿去追那些人了,也不值当陛下这样吧?”窦孝果还是心存疑惑。
“你想啊,那些人绑的是谁啊,玄家的大小姐,齐国公玄世璟的女儿,如今玄世璟正在外头帮着陛下办钱庄的案子,庄子上的家里,女儿被人绑了,这算什么事儿?朝廷连在外办差的大臣的家人都保护不了吗?更何况,玄世璟与陛下的私交甚好,又是陛下的妹夫,那玄家大小姐虽说不是晋阳公主所出,但论起来,那也是陛下的外甥女,更何况,当时他们想绑的,可不止是玄家的大小姐,还有玄家的大公子,那可是真真的晋阳公主的孩子,太上皇的亲外孙女。”窦衍说着:“再就是,你救下了对于玄家来说非常重要的玄家的大公子,而玄家大公子与皇室之间又有那么些牵连,这是功劳,你堂哥当然要在朝堂上为你表功,因此,结合这些原因,陛下就要许你官职了。”
“原来是这样。”窦孝果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可是,大伯,侄儿还不想去做官。”
窦衍闻言,叹息一声:“侄儿啊,这件事儿,怕是也由不得你了,一来陛下金口玉言,话已经说出去了,马上就让陛下把这话收回去,不太可能,这二来,伯父也就不瞒你了,说起来,最近咱们窦家也是遇到一些事情,不得不在朝中让咱们自家人的位子稳下来,要是你能进入朝堂之中,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