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少-第6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殿下。。。。。。。这。。。。。。妾身说的有什么不对吗?”鄂王妃说道:“作为殿下的身边人,若是不为殿下担心,那妾身这个鄂王妃,也实在是太不称职了。”
“你担心我不管,但是有些前面朝政的事儿,你不要搀和,另外,旁人的谗言,你也少听,有些事,好不好,本王自己心中清楚。”
。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
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李厥的疑惑
李厥说道:“妇道人家少说话,这才是正道。”
“可是妾身实在是担心殿下,自从殿下从庄子上回来之后,精神状态一直都不好,整日郁郁寡欢,妾身都看在眼里,您让妾身如何视而不见?”鄂王妃说道。
“但是此事与齐国公无关,你为何要将罪过都归于齐国公?”李厥面色严肃的看着鄂王妃:“所以我问你,将矛头指向齐国公,是谁跟你说的?又是谁?让你来提醒本王的?”
“并没有人让臣妾对殿下这般说。”鄂王妃说道。
“没有人?”李厥冷笑:“自你我成亲起,你可从来没有在本王面前议论过什么,但是今天,你有些不一样啊,你这般说,难以让本王相信你啊。”
“那是因为先前殿下也未曾与到过这些糟心事儿不是?如今,妾身是因为担心殿下,怎么反倒是让殿下猜忌妾身了?”鄂王妃脸上的表情有些诧异:“就为了一个外人?”
李厥闭上眼睛,长长的呼出一口气:“罢了,此事与你说,你也不会明白的,也甭说了,你去忙你的吧,让本王静静。”
鄂王妃闻言,也只能到此为止,带着自己的贴身宫女退下了。
李厥闭上眼睛,揉了揉自己的脑门。
最近宫中在说,因为燕王去世,长安城一个月之内不准操办喜事的事儿,这件事儿现在礼部正准备拟定章程,然后张贴在长安城之中,昭告长安城里的百姓。
说起喜事,自己在庄子上的时候,玄家应该也在准备,毕竟,窦孝果跟安安都已经定亲了,两人成亲,也是势在必行的事儿。
想到这里,李厥好像也想到一些什么苗头。
当初自己去庄子上,大抵应该是要住进玄家大宅的,但是后来确实住在了书院里。
李厥现在有点儿心烦意乱的,这事儿,他也不想仔细的去想了,想了又有什么用?
玄家还能谋害自己不成?
这肯定是不可能的,要是玄家想要对自己不利的话,当初自己早就死在了自己的大哥的手里,哪儿还会有今天。
若是齐国公想让自己死的话,借着李象的手除掉自己,不用费这么大的功夫救自己,岂不是更划算?
至于自己的王妃所说的。。。。。。。
李厥摸索了几下自己的下颌,要非说是她自己想到的话,也不是说不过去,若是有人要她在自己面前这般劝说的话,会是谁呢?
内廷和外廷有来往,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啊。
鄂王妃的父亲是国子博士,一个小小的国子博士,怕是还搀和不了这些事儿吧?
如果跟外廷有关系的话,那这背后撺掇的人,还真是其心可诛。
在这一年林林总总诸多事情发生,如今,也是进入了冬天,大动静是没有了,但是小热闹不断,无伤大雅。
一进入冬天之后,百姓们也闲散了下来,冬天除却在外面找些零碎的活儿之外,也就没有什么能做的了,来庄子上的人也少了不少,至少要等到年关将近,庄子上才能热闹上一阵子。
至于这段时间,玄世璟可是不想出门了,也就在家里窝着了。
但是他不去找事情,总有事情找上他啊。
秋天的时候,房遗爱奉旨离开长安到地方上去督办钱庄的事情,虽然当初按照玄世璟说的,放下脸面诚心诚意的请百姓们原谅这法子已经见效了,但是实则,在钱庄真正落实整改之后,大多百姓还是对钱庄持有怀疑的态度,即便他们存在钱庄的钱财都已经取出来了,分毫没有损失,但是出了这么大的事儿,整个大唐都知道了,想要获得再次信任,可不容易啊。
可不是说鞠躬行礼道歉就能完事儿的。、
这只是提供了一条路,官府走了,但是还有一些百姓不想走啊?
钱还是放在自己家里安全一些。
这是现在大多数百姓所想的,宁肯在自家猪圈底下挖个坑把钱财埋了,让铜钱生锈,他们也不太想往钱庄里去存了。
这就让房遗爱犯了难了,要是事情解决不了的话,他过年还真就没法儿回长安了。
就算暂时回长安过年,他怎么跟满朝文武交代,怎么跟陛下交代这事儿?
房遗爱无奈之下,写信跟玄世璟诉苦,就说起这事儿了。
玄世璟正坐在书房里头,看着房遗爱的信发呆呢。
“夫君,怎么了?”晋阳从外面走了进来。
“哦,是房二哥来信了,说在外头遇到点儿难处。”玄世璟说道:“还是关于钱庄的事儿。”
玄世璟将信件递给了晋阳。
晋阳看过之后,将信工工整整的叠了起来,放回了信封,说道:“这事儿难做,也是意料之中,今年查出来的钱庄的案子,也的确是朝廷的一些官员,辜负了百姓的信任,借着钱庄,搜刮民脂民膏,损害百姓的利益,百姓不再轻易相信钱庄,也是正常,若是这事儿放在妾身身上的话,妾身也不会轻易再相信钱庄了,没有人比百姓,更了解官员的好坏了。”
尤其是地方上的官员,一个地方上的官员,他是好,还是坏,是清廉,还是腐败,唯有地方上的百姓最是清楚,甚至连朝廷中央都比不上百姓更了解他们,百姓们不相信,也正常。
但是现在得想个办法重新获得百姓的信任啊,不然的话,关于钱庄一事,这就算是完全毁掉了啊。
朝廷折腾钱庄,折腾了好今年了,起初的阻力,而后的风风雨雨,都挺过来了,难不成,就要糟践在这件事儿上,然后让整个钱庄体系功亏一篑吗?
那朝廷可就真成了一个笑话了,不管是放在现在还是放在将来,史书上一提,大唐要发展钱庄,结果毁于一帮贪官污吏和世家手中,没有弄成,结果朝廷最后没办法了,就放弃了钱庄。
“那现在,就得赶紧想个办法了啊。”玄世璟摸着自己的胡须说道:“这不仅仅是房二哥的事儿,这也是整个大唐的事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就算这封信不是送给咱们这边来发牢骚的,是送到陛下书案上,朝廷,也得商议此事。”
………………………………
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想办法
“那,夫君能想到办法吗?”晋阳问道。
玄世璟摇了摇头:“还不知道,至少现在,我还是没有头绪的,不过,估计我得到长安去走一趟了,这事儿,陛下也得知道,不然的话,一定是个麻烦。”
“说的也是。”晋阳说道。
房遗爱在外头,遇到了麻烦给玄世璟写信来倾诉,说是倾诉,实则应该也是抱着想要玄世璟帮他想想办法的心思,不知道房遗爱有没有给朝廷那边上奏折,如果上了奏折的话,一切都好说,要是没上奏折的话,那他仅仅给玄世璟送信,这做法,可不是很妥当啊。
“得,我明天就进宫,今儿个还有一天的时间,能让我想想办法,至于今天中午的午饭,就端到书房来吧,安静一些,别让咱们家的其他人过来吵扰我。”玄世璟说道。
“好,妾身会吩咐下去的。”晋阳点头应声道。
这是玄世璟的习惯,他要想事情的时候,是不喜欢被人打扰的,周围越是安静,他越是能够集中精神去想。
晋阳走了之后,玄世璟就坐在那里想,大唐的钱庄,跟后世历史上的钱庄和银行,有什么不一样呢?
首先就应该是这个时代的交通并不是这么发呆,南北东西之间的货物往来有些麻烦,因此,钱庄之前的货币流通也是如此,这无疑之间,就增加了朝廷的成本,再加上钱庄开设起初,也是国库拨钱,如果严格来算的话,若是没有抄家所弥补到国库的那些钱财的话,实则,开设钱庄,国库是赔钱的。
但是钱庄还有两点,那就是百姓存钱,要交管理费用,商贾也是如此,这是单纯的钱庄的进,出呢?这是钱庄放贷,也正是因为钱庄放贷的缘故,让世家们有机可乘,才发生了这样的大案子,现在弄得钱庄的信誉无法挽回。
至于不同之处。
银行存钱,可是有利息的。
但是现在就开始推行利息制,能成吗?
有利益在当中,的确是能够快速的吸引到百姓,让百姓再次相信钱庄,到钱庄去存钱,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能允许吗?
若是存钱给利息,一年几分利才能成呢?针对那些钱财流通比较快速的商人,又应该制定什么样的政策来解决呢?
想了大半天,玄世璟能想到的,挽回百姓的办法,就是让钱庄用利益诱导之,存钱,给利息。
这也是后世银行的手段。
至于这当中具体的办法细则,这不是玄世璟一个人能够想出来的,玄世璟打算冒险试一试,将这个想法提出来,再让户部的人来一同商议商议。
次日清晨一早,玄世璟就裹着大氅,乘坐着马车,冒着雪前往长安城去了。
要说住在庄子上一点儿坏处都没有,也不尽然,那就是大冬天一大早往长安城去,实在是太遭罪。
马车的车厢阻挡着风雪,玄世璟人在车厢里,怀里抱着暖炉。
在外头赶车的常乐可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虽然也带着帽子,穿着大氅,但是风一刮,眼睛都觉得难受。
好不容易到了长安,到了龙首原,常乐可以在马车里好好休息休息了,至于玄世璟,他进宫找皇帝议事,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出来的。
在宣政殿门口,玄世璟将自己身上的大氅解开,连同佩剑一起,交给了旁边的监门校尉,自己则是进了宣政殿。
“臣,参见陛下。”
进了宣政殿之后,浑身就觉得暖洋洋的,宣政殿之中的地龙烧得暖烘烘的,环境甚是舒适。
“无需多礼。”李承乾见到玄世璟,笑道:“你这冒着这么大的风雪进宫,可是少见啊,一定是有什么要紧事儿吧?不然的话,你可不会这么勤快。”
“陛下还真是料事如神。”玄世璟笑道。
李承乾笑着摇了摇头:“不不不,朕可不是料事如神,朕只是太了解你了,说罢,又出什么事儿了?”
“是关于钱庄的事儿。”玄世璟说道:“臣昨天收到了房大人的信,是来跟臣诉苦的。”
“诉苦?哈哈哈哈哈。”李承乾放声笑道:“他这恐怕不是诉苦,是找你求救去了,他在下头的日子也不好过,钱庄那边,可是遇到不少麻烦,今儿个早朝的时候,朕就在含元殿与群臣商议这事儿呢。”
“陛下也知道了?”玄世璟问道。
“知道,房遗爱递了折子上来。”李承乾说道:“估计他也想早些回长安,能够在长安过年,事情也的确是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不然的话,不至于把他逼得如此。”
“那。。。。。。。。今儿个早朝,诸位大人可商讨出了什么对策?”玄世璟问道。
“并没有,朝堂吵闹的,都要乱成一锅粥了,以往吧,吵着吵着,办法也就吵出来了,事情也就解决了,但是这回不一样啊,吵了两天了,依旧毫无头绪,朕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不知该如何回复房遗爱啊。”李承乾说道。
看来,还真是个麻烦事儿。
“对了,你进宫,就是为了这事儿来的?”李承乾仿佛想到了什么一样,看着玄世璟。
玄世璟点了点头:“正是,臣也是担心,房大人那边,出什么问题。”
“那你有什么办法没有?”李承乾问道。
“不瞒陛下说,有一个点子,但是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接受的了,尤其是。。。。。。。户部的诸多大人们。”玄世璟说道。
“接受不了?户部的诸多大人?”李承乾皱了皱眉头:“怎么,你不会是又想让户部的人折什么颜面去低头吧?”
因为钱庄的事儿,户部低头的事儿做的还少吗?
就算是需要户部的人这般做,他们也不会驳回的,只要能将钱庄的事儿给摆平,什么都好说。
在刚开始的时候就商议过了,说钱庄的事儿,是能够名垂青史的事儿,户部除却房遗爱之外,可还有不少老资格的大臣在呢,谁不渴望青史留名呢?为了这个伟大的目标,牺牲当下,算的了什么?
………………………………
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让利
说不定传下去,将来还是一桩美谈呢。
人越是年纪大,就越是在意自己的名声,能够进入户部的官员,可都是在朝堂上摩擦滚打了好几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的老臣子了。
户部是什么地方?掌管天下钱粮啊,掌管国库啊,大唐的经济命脉,就在户部手中,要是户部的官员没点儿资历,能镇得住吗?
同样兵部也是如此,六部之中,非要分出个一二三来,那就的户部兵部并驾齐驱为第一。
现在户部因为钱庄的事儿,里面大大小小的官员已经折颜许多了。
“这回可不是让户部的诸位大人们低头,而是要让他们准许,从国库里掏钱啊。”玄世璟无奈笑道。
“从国库里掏钱?“李承乾哈哈哈笑道:“那还是让他们折颜低头吧,这比较容易。”
“不是吧?”玄世璟楞道:“怎么这么多年过去了,户部的大人还是这么抠门啊。”
“这是户部延续下来的,别说是现在户部的那些老大人了,就算是房遗爱站在这儿,他也抠门,在户部当官久了,都是这个模样,朕从当太子的时候,就见识过他们的一张变幻无常的脸了,都习惯了。”
“但是这事儿,除却掏钱之外,臣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了。”玄世璟说道。
“要掏多少?”李承乾问道。
“不知道。”玄世璟说道:“反正不少。”
“不少?”李承乾诧异道:“连你都说不少,那数目肯定小不了,难办啊,能不能有个大概,或者具体的数量?”
“没有,因为这是个长久的花销,算不出来的。”玄世璟说道。
“长久的花销?怎么回事?你先说说。”李承乾说道。
“是这样的,现在不管朝廷怎么做,百姓心里总归是对朝廷有疑惑的,是对钱庄不信任的,为了让百姓信任钱庄,就只能让百姓亲自去试过才行,试过之后,知道了钱庄不会侵吞他们的钱财,不仅仅不会侵吞,而且将钱存入钱庄之中,还有利可图,那样,钱庄的地位,就算是稳妥了。”玄世璟说道:“这就是臣所言的,花销。”
“有利可图?什么利?”李承乾问道。
“百姓将钱财存入钱庄之中,给年利。”玄世璟说道。
“年利?”李承乾诧异道:“如果这样的话,一年两年,国库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是长此以往,国库能经受得住吗?”
“经受得住是经受得住,不仅能经受得住,若是户部运营的好的话,甚至国库可以盈利。这就跟钱庄放贷是一个道理的。”玄世璟说道:“如果能够平衡好当中的度的话,仅仅是放贷所赚取的钱财,不但能平了利钱,还能有结余,而百姓存入钱庄的钱,朝廷统一调度,不管是用来为朝廷做生意也好,又或者是做别的也好,总会赚的。”
李承乾一边听,一边点头。
不过这事儿,玄世璟说的容易,可是上哪儿能找让钱生钱的人才呢?
这可是整整的一个大唐,可不是小小的一个玄家,凡事一旦放大了几十倍,那就是通天的难事了,做法一样,但是做事的人,也就不一样了。
不过,即便如此,放贷的利钱也能抵了百姓存钱的利钱,这是好事,若是能平了,也可以。
李承乾心里还是想让钱庄继续下去的,钱庄的好处,李承乾心里清楚,朝中的大臣心里也清楚,因此,对钱庄才会这么上心。
“临安!”李承乾唤道。
“奴婢在。”临安上前应声。
“速召户部所有官员,宣政殿议事,快!”李承乾说道。
“是,奴婢这就去。”临安说完之后,一路小跑着离开了宣政殿。
“你留下来,跟朕和他们一同商讨。”李承乾说道。
“是。”玄世璟应声道。
见玄世璟应下,李承乾也算是小小的送了一口气,指着玄世璟没好气的说道:“你啊,要不是这事儿与跟你关系好的人相关,你怕是不会理会吧。”
“也不尽然,陛下忘了,当初钱庄的事儿是谁提的了?这事儿,有臣一部分责任在里面,并非说归了户部管辖之后,臣就一点儿不上心了。”玄世璟拱手笑道。
“说的也是,不过幸好啊,哈哈哈哈。”李承乾笑道。
约莫两刻钟的功夫,户部的人纷纷来到了宣政殿。
“臣等给陛下请安。”
“无需多礼,今日让诸位来宣政殿,依旧是为了朝堂上没有商议完的事儿,咱们接着商议,另外,齐国公提出了一个办法,大家看看,是否可行,若是可行的话,具体的细则,应当如何拟定,这些,都需要诸位爱卿,齐心协力来做才是。”李承乾说道。
“是。”户部的官员纷纷拱手应声。
情况也着实像李承乾说的那样,一说要让国库掏钱,让利于百姓,他们就跟炸了窝似的,全都跳了起来。
“可是不让的话,钱庄怎么办呢?虽然明面上是让利,可是算一算,国库还是赚的。”玄世璟说道:“而且,大唐要做的,不是国库富裕,而是要藏富于民啊,纵观前朝,国库富裕吗?那实在是太富裕了,大唐再过个几年也赶不上前朝的国库,但是前朝的百姓如何?富裕吗?不,穷的饭都吃不起了,所以,国库富裕,没用,得藏富于民,只要百姓富裕了,反过来想,国库能穷吗?百姓富裕了,税收就多,国库的钱,能少得了吗?”
“齐国公说的是啊。”户部有官员仔细想过之后,点头认同道:“实则国库中的钱财,不也是来自于百姓的税收吗?朝廷治理百姓,就是为了让天下太平,百姓富足,有好日子过不是?”
他这一说,众人也明白了,不就是这么个道理吗?
平日里他们是抠习惯了,结果自然而然的一听要钱,就反对,但是也得看这钱,是要怎么用啊。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不就是他们所想要的吗?
不能仅仅因为,这些钱是通过钱庄出去的,就另眼相看吧?
………………………………
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前车之鉴
花费了一番功夫,可总算是让户部的这帮大人们同意了玄世璟的办法,至于具体的规则,章程,制度,专业的事儿交给专业的人来办,户部的人要有的忙了。
“既然如此的话,就请户部的诸位大人,在年前将此事敲定,迅速的将此事昭告各州府的钱庄,开始施行。”李承乾说道。
“是,臣等遵旨。”
宣政殿之中,户部的大臣们都散了,李承乾却是问起了玄世璟,关于皇家的一件家事。
“现在眼见也快要到过年了。”李承乾说道:“朕在想,让不让越王回长安,当初的事儿,恐怕你心里早就已经知道了,只是你没有说,应该是顾忌到朕这边了吧?”
当着玄世璟的面儿,李承乾倒是没有拐弯抹角,而是有话直说了出来。
“当初的事如何,没有证据,不能乱说,至于现如今,这是陛下的家事,臣不好插手,陛下如何想,便如何做就是了。”玄世璟说道。
他知道,这是李承乾在试探自己。
反正不管李象是不是回长安,这跟他没有什么关系,并不是李象不回长安,玄世璟就能放过他,也并非李象回了长安,他就安全了。
当初那一刀,可实在是太疼了啊。
“毕竟是元日啊,往年,都有藩王元日回京的传统,今年。。。。。。。”李承乾看了看玄世璟,而后想了想,叹息一声,说道:“今年就算了吧,反正越王才刚刚去封地不足半年,就让他待在封地,先过一个年吧,不着急。”
玄世璟闻言,垂下了眼眸。
看来,李承乾心里还是有数的,可能他心里也怕两个儿子在长安城,再起什么争端,所以干脆让李象避让一番。
二来,今天李承乾当着他的面儿提这事儿,估计也是想让自己心里放下芥蒂吧?
放下芥蒂,他放下容易啊,越王能这么轻易放下吗?
让他放下芥蒂简单啊,李象站在他面前,背对着他,让他砍他一刀,玄世璟就放下芥蒂了。
只是,心里虽然这么想,但是不能这么表现出来啊,表面上可还得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表现出自己的大度。
玄世璟是越来越理解朝堂上的那些老狐狸的心思了,到了他这个年纪,也不得不去变成一只老狐狸,否则的话,如何在朝堂上立足啊。
李承乾在宣政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