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少-第6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那个啊,我故意的。”长安令说道。

    “故意的?”小吏不解了:“大人您一边儿说着要巴结着他,一边儿又要得罪他,这是为什么?”

    “态度好,让他知道,我对他没什么害处,反而有时候能帮到他,至于得罪他,我也是想看看他的反应,这长安城,可不仅仅就只有一个来俊臣,来俊臣虽然现在混的好,但是真的没人能治他?这次他撞到齐国公那里,结果还不一定如何呢。”

    小吏虽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但也没有多问,反正他就是一个小官儿,跟着自家大人走就是了,大人肯定有他自己的安排。

    “走吧,回大堂那边,还有不少事儿没处理完呢。”长安令说道。

    长安这么大的一个城,城中这么多人,杂七杂八的事儿,都能送到长安令这边来,他也是一刻不敢歇息下,但是方才又不得不腾出手来迎接来俊臣,耽搁了不少时间。

    牢房之中,走的就只剩下来俊臣的人和牢房里的犯人了了。

    “把门打开把。”来俊臣说道。

    狱卒将老房门打开之后,就被来俊臣的人给打发出去了。

    来俊臣走进了牢房之中。

    “方才你反应的很好啊。”来俊臣笑道:“若本官也是站在旁边的人,断然也是看不出什么来的。”

    “大人谬赞了。”赵正笑道:“本来我就不认识大人,不是吗?”

    来俊臣点了点头,笑了。

    虽然赵正一直都保持着这般,但是在来俊臣眼中,赵正,俨然已经是一个死人了,或者的人不管嘴怎么硬,但是终究会有被撬开的一天,只有死人的嘴巴才是最严实的,而在这件事儿上,死人,也是不会透漏什么消息的。

    “这里没有外人了,你也无需如此了,你的身份,大理寺的人已经去洛阳查了,用不了多久,你的身份,就会被公开。”来俊臣说道:“本官知道,你跟齐国公之间,是死仇,你放心,既然你帮了本官,因此,你的这份仇,本官会一并帮你给报了。”

    听来俊臣这话的意思,赵正抬起头来,目光狠狠的盯着来俊臣:“你想让我死?”

    “显而易见。”来俊臣回应道。

    “我还抱着一丝希望,以为你把我从大理寺的人手里弄出来,是会救我的。”赵正说道。

    “本官也就明着跟你说了吧,只有死人,对于本官来说,才是最安全的。”来俊臣说道。

    他能这么直白的跟赵正说,也是笃定了如今的赵正,是逃不出他的手掌心了,赵正的生死,已经掌握在了他的手中。

    “果然,我就不应该轻易相信你的鬼话,若是我自己的仇,我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去报的话,现在说不定齐国公的庄子上已经乱成一片了,而你呢?做了这么多,如今依旧是再旋涡里周旋,人家还安安稳稳的在庄子上过他的好日子呢。”赵正说道:“来俊臣,你斗不过他。”

    知道来俊臣要让他死之后,赵正也不在乎什么了,对于来军车这个人,赵正也没有什么好印象,他报仇归报仇,但是来俊臣这个人,他的行事手段,站在一边来看的话,为人所不耻。

    大唐第一少

    大唐第一少


………………………………

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一团麻烦

    赵正和来俊臣之间,也无非是互相利用,他俩谁也看不起谁,只是因为一个目标,短暂的走在了一块儿。

    赵正不喜欢来俊臣这个人,因此,在临死之前,他也要恶心恶心来俊臣。

    因为,如今除却逞口舌之能,他也做不了别的了。

    来俊臣所谓的计策,让赵正自己白忙活一场,然后把自己的性命给搭进去了,就目前来看,赵正什么都没有收获到,所以,他怨恨来俊臣。

    “那可未必,现如今,陛下可是已经对齐国公起了防备之心了,只要继续加深陛下对玄家的防备,此事就可成,你的复仇,只是逞一时之快,对于玄家来说,无关痛痒,而我的事儿若是成了,那对玄家的打击,可比你鲁莽行事来的要猛烈的多。”来俊臣笑道:“这就是智者和匹夫的不同之处。”

    来俊臣自认为自己是智者,而匹夫,就是赵正了。

    赵正一开始来到长安城,也的确是想玄世璟想的那样,谋划着到东山县庄子上安顿下来,找机会对玄家人下手,但是他来长安城之后,在长安城打听玄家的消息的时候,无意间被来俊臣在长安城的那些耳目发现了,通过一番接触之后,来俊臣知道了赵正来长安城的目的,于是便主动找上了赵正,那时候的两人,也是一拍即合,谋划了这样一件事。

    但是谁能想到,大理寺的人竟然能这么不远千里的去查证,而且,党仁弘竟然死了。

    党仁弘死的不是时候,若是晚两年再死的话,这件事儿说不准,还真就坐实了,但是按照现在来看,陛下好像也不在意信件的真假,而是想要指向玄家,这对于来俊臣来说,是好事儿。

    “可惜,我是看不到你这位智者最后的胜利了。”赵正脸上的笑容,带着几分讥讽:“不知道来大人,打算让我如何死啊?”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来俊臣笑道:“看在先前你也帮了我的份上,不会让你死的太难看的,放心就是,不过在此之前,本官依旧希望,你能看住了你的嘴巴。”

    赵正只是看着来俊臣恶狠狠的笑,并没有回应来俊臣。

    在从大理寺的牢房里出来的时候,这种结果他想过,所以在狄仁杰面前,他松了松嘴,给狄仁杰透漏了来俊臣,至于往后如何,狄仁杰肯定会去查的。

    他来长安城,在百姓口中打听消息的时候,也听过狄仁杰不少的事儿,所以他心中才敢如此笃定。

    来俊臣说完这些,便带着人离开了牢房。

    外面的狱卒进来,将牢房的大门再次给锁了上来。

    而狄仁杰这边,自赵正被来俊臣的人带走之后,狄仁杰就一直在想,赵正临走前说的,这件事儿跟来俊臣有关系的话。

    狄仁杰先前有猜想,现在赵正一说,也能将他先前的猜想印证了下来,但是证据,他没有证据,凡事都是要讲究证据的,没有证据,如何证明这件事是来俊臣一手谋划的呢?

    赵正算是认证,但是赵正现在落在了来俊臣的手中,陛下金口玉言,这件事儿让来俊臣去查,来俊臣又岂会轻易让赵正露面?赵正这样的人物,来俊臣弄死他都来不及呢。

    对了,家仆案。

    要查这个,那就顺着这个案子往下查吧。

    被抢走的信,总要有个归处吧?

    除却庄子上的人,好像长安城里的人,生活都是忙忙碌碌的,长安令忙着处理整个长安城之中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来俊臣忙着收拾自己的摊子,狄仁杰忙着查各种各样的案子,而皇宫里的皇帝,他就更忙了。

    全天下的大事,都堆在他的书案上,他还得腾出功夫和精神来处理来俊臣给他找的麻烦。

    或许,是他自己给自己找的麻烦。

    “陛下,暗卫的消息已经整理完了。”临安抱着一个锦盒,走到了李承乾的面前。

    “嗯,放下吧。”李承乾说道:“全都退出去。”

    “是。”临安应声。

    将锦盒放下之后,临安带着宣政殿里所有的内侍,全都退了出去。

    锦盒锁严严实实的,甚至锁的旁边,还有一枚火漆印。

    李承乾从自己的衣袖口袋了拿出了一枚钥匙,打开了锦盒上的锁,将旁边的火漆也给撬了下来。

    打开锦盒之后,便是一本蓝皮册子,册子的封面上,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

    李承乾拿起了册子,打开来看。

    李承乾先前曾让暗卫去查玄家的事儿,如今结果全都出来了,暗卫所知道的事情,就全都记载再这册子上,册子里的事儿,有的李承乾知道,有的,李承乾不知道。

    李承乾知道玄家手底下的商会,生意做的很大,因为他也有红利在当中,当初他还是太子,还是十几二岁的时候,对这事儿并没有那么在意,但是随着利益的增多,随着他从太子成了皇帝,这件事儿再翻出来看的话,那味道就有些不一样了。

    因为参与其中的,不仅仅是他,还有吴王和魏王。

    两个王爷,除却有朝廷的俸禄之外,在玄家的商会之中,也有红利,而且,他们如今从商会之中分得的钱财,一年下来,就是一笔巨款。

    虽然现在大家各自都相安无事,但是都要为以后打算,吴王和魏王手中的财富,在李承乾看来,未尝不是日后君王的一个威胁。

    恐怕是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这么多年,这件事儿没人提起,大家也就默认了,没有放在心上,但是李承乾要查,将这件事儿又重新放在了自己的眼前,仔细去算,去看,才知道,当中的隐患是有多么的大。

    另外,潞州府二贤庄的事儿,李承乾也是知道的,早在贞观年间,玄家从潞州府调集了一大批人来长安,不过那时候,都是经过朝廷命令规定的,不算违规,所以也就没有追究,不知道这么多年过去,现如今,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这又是另外一个隐患。

    玄家表面上看上去人畜无害,齐国公也没有不臣之心,但是一旦往后有了年头,这就是一团团的大麻烦。


………………………………

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小本本

    这些都是玄家在不知不觉之中累积起来的,怕是连玄家自己人都感觉不到吧?所以才一直都没有什么动作。

    或者是感觉到了,所以玄世璟从一早就开始,有意避开朝政权利中心,让自己手中没有权利,保一家平安,手中没有权利,自然也就没有猜忌了。

    李承乾仔细的看着册子里所记录的内容,一大部分,果真就是他知道的那些,还有另外一小部分,是他不知道的,就比如他让暗卫仔细去查的关于当年玄世璟去查党仁弘贪污的案子。

    那是十多年前的事儿了,想要再仔细的查,也是不容易,暗卫也是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力量,在潞州府和长安城,还有当年的事发地跑来跑去,才调查出这样一个结果。

    当初的玄世璟,果真动用了所谓的江湖势力,而潞州府向玄家提供的人,也并未悉数都到长安,而是有一部分人留在了潞州府,帮着玄家经营商队,而长安城玄家这边的商队与潞州府那边的商队,也是来往密切,潞州府那边,借着地理位置的便利,组织了不少大行商队往来大唐与西域各国之间,赚取的钱财不计其数,当然,也养活了不少人,商队里的人,大多都是当初所谓的江湖人,只不过,人家现在从良了而已。

    虽说从良了,但是江湖人的身份和人脉是掩盖不住的。

    十多年前,玄世璟能这么快就查办了党仁弘,这些人在当中的贡献可不能说小啊。

    李承乾知道,玄世璟身边儿有两大护卫,一高峻,一个常乐,高峻当初就是跟着玄家一起从潞州府到长安城的,也是看着玄世璟长大的人,是玄家忠心耿耿的家谱。

    高峻的能力不小,功夫也不弱,人也忠心,就是不知道,玄家像高峻这样的人才,在潞州府,还有多少。

    至于常乐,算是个意外吧,常乐的事儿,李承乾也知道,当初常乐是因为刺杀玄世璟,被玄世璟身边儿的众多护卫所制服,玄世璟在知道了常乐的事儿之后,才想要帮一把,这才得了常乐的忠心。

    常乐的弟弟常郢,虽说身有残疾,但是人很聪明,在玄家的商会之中,混的风生水起,也算是掌柜的钱堆的副手了。

    当看完了暗卫送来的所有消息之后,李承乾心中也就有数了。

    玄家,的确是该动一动了,至少玄家的商会,不能像现在这般发展下去了,若是玄家商会的利益,多数归于国库,归于内务府,无非就是给他一个皇商的名头,让他们继续为大唐出力,也无可厚非,甚至他这个当皇帝的,可以做他们的靠山。

    但是眼下不行,因为商会的利益,还涉及到两个王爷,玄家商会的分成,可不能再往那两位王爷那里送了。

    针对商会,也就是针对了潞州府那些所谓的江湖人。

    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朝廷要针对了玄家的商会,怕是会引起一些人的反弹吧,到时候就看看齐国公会怎么做了。

    李承乾现在的重心都在商会利益的分配方面,在潞州府的所谓的江湖人上面,至于来俊臣所说的玄家结党营私的事儿,李承乾倒是没有怎么放在心上,玄家如何,他还能不知道?

    就说狄仁杰,他也是了解的,所谓的师生情谊,也就是当初玄世璟在长安城发现了狄仁杰这么个人才,还第一时间推荐给了那时候还是东宫太子的李承乾。

    这不仅仅是对狄仁杰是一份情谊,对李承乾也是一份情谊,让李承乾的班底更加厚实,以至于李承乾上位之后,手底下也是人才济济,这当中,也包括已经升官的郑安。

    这些人如何,李承乾是不会怀疑的,因为李承乾与他们相处的时间,可比他们与玄世璟相处的时间要长的多,这么长的时间,也足够李承乾看清楚他们了。

    看人用人,这也是帝王之道。

    但是,要对玄家下手,这个来俊臣,还真是个不可或缺的人物。

    有时候李承乾也在想,来俊臣总是能在他想要做事的时候送上一个台阶,这样的人,还真是挺神奇的,神奇的让人不想杀了他,而是一直用他。

    瞌睡了就给递枕头的人,谁不喜欢呢?

    李承乾将那本册子放了下来。

    “临安。”

    外面的临安听到里面微弱的动静,赶紧走进宣政殿。

    “奴婢在。”临安躬着身子应声道。

    “去,取个火盆过来。”李承乾说道。

    “是。”

    一会儿的功夫,宣政殿里的内侍将火盆抬了进来,李承乾拿起书案上的册子,走下了台阶,亲手将那册子放在了火盆之中,引燃,看着一整本册子被烧成了灰烬,烧得干干净净。

    临安站在一边儿,默默的看着,他知道,这本册子里记载的东西,必定是能引起朝廷惊涛骇浪的东西,而且,肯定也是关于齐国公玄世璟的东西,陛下才会如此谨慎。

    临安之所以知道,是因为之前李承乾下令让暗卫去彻查玄家。

    如今陛下将这册子烧了,是个什么意思呢?是不打算追究玄家的事情了吗?

    但是朝堂上的风波,还没有平定下来,御史中丞来俊臣,大理寺卿狄仁杰,依旧在为这件事儿忙碌着,齐国公,玄家,能躲过这一劫吗?

    宫中发生的这些事儿,庄子上的人是无从得知了,就算他们的消息再灵通,也不可能连宫中这么隐秘的事儿都能打听的到,要是真第一时间就知道了,那玄家离着被毁也就不远了,真要是这样,谁都救不了玄家。

    “父皇现在的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了,父皇自己也能明显感觉得到,以前刚来这边的时候,一整天坐在书房里,去看那些个文章,都是神采奕奕的,现如今,看个一个多时辰,就得休息上半天了。”

    李二陛下和玄世璟还有晋阳,在书院的树荫下散步,走了没一会儿,就找了个凉亭坐了下来。

    “父皇可莫要如此说,儿臣看,父皇的身体好着呢。”晋阳闻言,赶紧说道:“只不过是最近父皇可能又犯了老毛病的原因,一会儿儿臣请孙道长过来忙父皇看看就是了。”


………………………………

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心寒

    李二陛下闻言,笑着摇了摇头。

    “兕子啊,朕自己的身体朕自己清楚,其实朕也明白,以朕的身体,从离开宫中到这庄子上的书院,能安稳度过这几年,也是赚了,若是当初朕执意不听劝,一直在宫中,怕是也熬不过个一两年吧。”列表日下无奈苦笑:“不过朕在这书院,的确每日都很开心,看着我大唐的人才如此茁壮成长,看着那些个学生们,有时死板,有时活泼,有时胡闹,可比冷冰冰的宫中要强多了,别担心,虽然如今身体大不如从前了,但是还能活上个好几年呢。”

    李二陛下和所有的老人一样,空余下来,看到自己的子女,都喜欢絮叨上两句。

    另外,这书院,还有一点儿让李二陛下十分满意的。

    那就是以前那个让他头疼不已的小皇弟了。

    他的二十弟,江王李元祥。

    李元祥现在彻彻底底的就是一个教书先生,人在兵学院,闲暇的时候也到文学院这边看看李二陛下,说起以前的事儿,李元祥也释然了许多,也能正儿八经的跟李二陛下聊天了,这让李二陛下很是欣慰。

    若是他所有的弟弟都能如此安分的话,他又何尝愿意挥起屠刀,砍到他们的脖子上?

    他所作的一切,虽然为人所病垢,但还不是为了天下安稳,为了大唐江山?

    要是先皇所留下的王爷们纷纷造反的话,那大唐会变成什么样子?江山会乱成什么样子?

    ??如今,好歹李元祥还对大唐能有些贡献,手里又没有权利,就徒又一个江王的名号,虽然在书院里教学生,学生们出了书院之后也从军,但是他人可是在李二陛下的眼皮子底下呢,他有个什么心思,李二陛下肯定也能发现。

    至于以后若是李二陛下看不到了,李元祥教导出来的那些学生,在军中想要掌握住兵权,没个二三十年可不成。

    二三十年之后会是个什么样子,谁又能想到呢?反正李元祥不管如何,也是没有造反的能力的。

    “对了,最近听说,玄家遇上事儿了?”李二陛下看着自己身边儿默默无闻站着的玄世璟。

    “算不得大事儿。”玄世璟笑道:“不管如何,儿臣都会听从朝廷的安排。”

    李二陛下笑着点了点头。

    玄世璟这孩子,也是他看着长起来的,对大唐,是真正的做到了鞠躬尽瘁,从投入到书院之中的心血,便可见一斑。

    人不贪财,不贪权,有能力,是个能臣。

    但是李二陛下也能理解李承乾的做法,因此,问过之后,也就不再说起这个话题了。

    他问了,若是玄世璟将事情仔仔细细的说了,他也只会在里头和稀泥而已。

    一边儿是当皇帝的亲儿子,一边儿是能臣女婿,李二陛下能偏向谁呢?

    “父皇,这件事。。。。。。。”晋阳想了想,还是打算说出来:“这件事情结束之后,若是玄家能证明自身清白的话,那儿臣断然不会放过一个人。“

    “你是说来俊臣。”李二陛下说道。

    虽然李二陛下人在书院之中,但是这些事儿,他可都是知道的,今天有意试探玄世璟,也是想要看看玄世璟的反应,若是能够让他满意的话,玄世璟必定会成为李承乾和将来李厥这两代帝王的辅政大臣,在朝中的地位,必然是不可动摇的。

    区区一个来俊臣,李二陛下可没有把他放在心里,不过是一个随时都能踩死的蝼蚁罢了,跟玄世璟这样的能臣相比,不足为道。

    “好。”李二陛下说道:“这件事情结束之后,来俊臣如何,朕不管,想来,你那皇兄也不管,其实兕子也无需如此跟朕支会,朝堂上的事情,朕早就已经不管了。“

    李二陛下的这话,玄世璟并没有接,他也不知道怎么接。

    在女婿和儿子之间,人家肯定是要选择自己的儿子,向着自己的儿子啊,更何况,在李二陛下看来,李承乾如此做,也是为了李唐皇室,为了大唐江山能够更好的延续下去。

    所以就算到最后,玄家付出牺牲,李二陛下也都是默许的。

    李二陛下的态度,看透了,也着实让人心寒。

    所以玄世璟沉默了。

    他有什么不臣之心吗?不但没有,反而处处为了大唐着想,因为李二陛下有恩于玄家,他处处为李唐皇室着想,满腔热忱的去付出,到最后换来的,是李二陛下的不管不问,是昔日故友兄弟的猜忌。

    这能不寒心吗?

    玄世璟知道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唐,李二陛下玄武门杀兄弟,囚父亲,夺兄弟妻妾,李承乾做了太子,但是没有顺利继位,李二陛下这么多儿子,虽说是李治上位了,但是活下来的又能有多少?

    正是因为玄世璟知道,所以他努力的想要改变历史的结局,而他也见到了成果,所谓的成果,换来的就是如今这般局面。

    或许,往后还会有更令他心寒的局面呢。

    玄世璟静静的站在李二陛下身边儿,垂着眼眸,不说话,脸色如常。

    就算心里有再多的情绪又能怎样,他什么都不能说,什么都不能做。

    李二陛下的意思,已经表现的很明显了。

    在书院之中待了约莫有大半个时辰的功夫,玄世璟就和晋阳告别了李二陛下,回了自己的家里。

    回到家里之后,玄世璟的情绪依旧没有缓过来,因为方才在书院中之中,玄世璟想了不少事儿,他还依旧沉浸再那里面,没有走出来。

    到了家里,跟晋阳说了一声之后,玄世璟就回到了书房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