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少-第6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家里,跟晋阳说了一声之后,玄世璟就回到了书房里。
只有书房里,才是最安静的,他现在,十分需要安静下来。
晋阳跟玄世璟是夫妻,都这么多年了,怎么可能不了解自家夫君,方才那表情,肯定是有事儿啊。
但是晋阳选择了不打扰,若是自家夫君想跟自己说的话,那一定会告诉自己的,自己又何必去追着强问呢?
徒增烦忧罢了。
如今玄家面临的事情,若是自家夫君不想让自己知道,不想让自己参与的事儿,那她就不参与,安安稳稳的治理好家中的事务,这就算是帮了自家夫君大忙了。
………………………………
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死亡
至于玄世璟,自己回了书房之后,周围也没有人打搅他了,他也能安安静静的坐下来,考虑往后的事儿了。
显然,走到今天,所谓的情谊,是绝对靠不住了,人能够依靠的,就只有自己,虽然早就想到可能会走到这一步了,但是玄世璟也没有什么好后悔的,他想做的,他能做的,他都已经尽力去做了。
人只是人,成不了神,尽管玄世璟的脑海之中比如今的人多出那么多的东西,但是并不代表玄世璟就比别人聪明了,他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借助了人们几百上千年累积下来的东西罢了,他并不觉得自己是个很优秀的人。
经历过朝堂的风风雨雨,或许玄世璟成长了一些,能够与贞观年间的那些大臣们同朝为臣,这就是玄世璟最大的收获了,能够与他们斗,这是乐趣,但是也能从他们的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
或是一心为民,或是鞠躬尽瘁,或是明哲保身,或是权势争夺。
玄世璟也是人到中年,有中年人的迷惑,再加上最近多事之秋,虽然表面上淡定的很,但是也是在是焦灼。
旁人看来,来俊臣弹劾玄世璟,无疑是蚍蜉撼树,不自量力。
但是大多数人也忽略了,这只蚍蜉身后,站着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若是寻常人被来俊臣这般弹劾的话,或许事情也不会被拖这么久了。
现在事情的关键,已经不在来俊臣身上了,不然的话,李二陛下也不会挡着晋阳的面儿,这般询问玄家的事儿,而且也仅仅是询问了一句,久没了下话,晋阳搭话,说等到事情结束之后,要处置来俊臣,也未尝不是要试探李二陛下的态度,结果李二陛下说,他已经远离了朝堂,这件事他不会管。
和稀泥,推脱,不给明确答案。
不过即便是给了,也没什么了,一个来俊臣而已,李二陛下也没有把他放在眼里。
深夜,狄仁杰依旧在翻看自家家仆被打的案子的卷宗,大理寺的人在长安城及周围找到的所有蛛丝马迹,狄仁杰都仔仔细细的去看了,这件案子,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自家家仆被打的事情了,狄仁杰想通过这件事,扯出更多的东西来。
而长安城的府衙之中,月黑风高,牢房里的守卫也是昏昏欲睡。
两个官差模样的人,腰间挎着长刀,从外面走了进来。
“换班了,两位兄弟都回去休息吧。”
牢房里的两个差役早就已经困的不行了,从长凳上起身,闭着眼睛打了个哈欠,随意的拱了拱手,就离开了牢房。
半夜换班,平常都是如此。
换班之后,刚刚进来的两人就守在了牢房之中,约莫一刻钟的功夫,一人就朝着另外一人使了个眼色。
“现在外头的人都已经撤干净了,牢房里也就只有咱们两人,赶紧把大人吩咐的事儿给办了。”
“好,你帮我在这儿看着点儿。”另外一人说道,说完之后,就讲身上差役的衣服给脱了下来,里面是一身深色的衣裳,扯了一块布,将自己的脸给蒙了上来,随后就朝着牢房里头走了去。
牢房里除却关着赵正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犯人,都是在长安城犯了事儿,被送到长安府衙这边来的,定了罪之后,就被关在了牢房之中,因此,实际上这长安府衙的牢房,也不是什么安全的地方,至少做事,也不太可能避开别人的耳目。
要是光明正大的弄死赵正的话,来俊臣会落人口实,将把柄送到朝中的御史们的手中,要是暗中下手的话,这牢房里,鱼龙混杂的,查起来,也十分困难。
另外,来俊臣也答应了赵正,让他死的不那么遭罪。
“赵正。”
那人走到赵正的牢房门口,轻声呼唤着赵正。
这会儿牢房里即便是有其他犯人,也都已经睡着了,但是那人呼唤赵正的声音,还是压低了不少。
赵正在牢房里,本来睡的就不沉,在被人呼唤了两三声之后,赵正睁开了眼睛,朝着牢房门口这边看了过来。
“你是谁?”赵正问道。
“受人之托,来给你送东西来了。”那人说着,从自己的怀中掏出一个小瓷瓶。
赵正见如此场面,也就知道,这不是来送东西,这是来索命的,此人,也必定是来俊臣派来的,白天的时候,来俊臣说的那些话,他可还没有忘记呢。
“看来还真是着急呢,白天这才刚刚见过,晚上就来给我送终来了。”赵正从稻草上起身,站了起来,来到了牢房门口,接过了那人手中的瓷瓶。
“让你家主子放心吧,你家主子的手段,我是听说过的,我也不会那么想不开,让自己遭罪。”赵正说的:“你家主子白天说的事儿,虽然我没指望他,但是也希望他能做到吧。”
赵正从洛阳往长安来的时候,就已经料想到了,自己的结局不会好到哪里去,只是没想到,竟然会这么快。
“好。”那人回应道。
赵正握紧了手中的瓷瓶,即便是信中有再多的不甘心,可又能怎么样呢?
形势不由人了啊,他现在只是后悔,当初不该上来俊臣的这条贼船。
赵正看着牢房上头那一方不大的窗户,牢房的过道里,有微弱的光芒,但是外头,却是一片漆黑。
连月光都没有啊。
赵正坐在了地上,打开了瓷瓶,将里面的东西,都倒入了自己的口中。
门口的人是眼睁睁的看着赵正在地上痛苦的翻滚了好几圈儿,咬着牙不发出声音,随后断气的,心中只是叹息一声,随后便离开了。
上头交给他的任务,他已经完成了。
离开了牢房走廊这边之后,他又再次换上了衣服,变成了牢房里的官差。
次日清晨的时候,牢房换班之后,才发现昨天刚送过来的犯人赵正,竟然死在了牢房之中,牢房里的差役赶紧将消上报给长安令。
“什么?人死了?什么时候的事儿?!”长安令惊诧的说道。
………………………………
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查无此人
“今天早上发现的,应该是昨天夜里死的。”牢房的差役说道。
“快,快带本官过去看看。”长安令说道。
这人可是来俊臣要审问的人,结果死在了长安府衙的牢房里,长安令怕自己跳进黄河洗不清啊,这要是被来俊臣给记恨了,惦记上了,因此而被针对了,那他可就完了。
有一个道理,长安令可是太知道了,那就是一定要远离官瘾大的人,因为他总会瞄着你的肩膀,看看要怎么踩,什么时候踩,如果他对着你的脖子盯着看的,那就等着准备后事吧。
偏偏,来俊臣就是个官瘾大的。
长安令还真怕因为这件事儿,来俊臣就要盯着自己的脖子看了。
所以听到赵正死在了牢房里,长安令很是着急。
“大人,莫要慌。”一边儿的小吏说道:“还要带上仵作。”
“说的是,块去请仵作,另外,赶紧将这件事的消息给来俊臣大人送过去。”长安令说道。
“是。”
长安令带着人风风火火的来到了府衙的牢房之中。
“大人。”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好端端的,人怎么会死了?”长安令问道。
“大人,发现赵正死了的时候,他身边儿还要一个小瓷瓶,可以确认,是他自己服毒自尽的。”牢房里的差役说道。
“服毒自尽?他那儿来的毒?”长安令问道。
牢房里的差役相视一眼,都在摇头。
赵正的毒药是从哪儿来的,他哪儿知道?人是来俊臣的人送进来的,送进来的时候,他们也没有按照规矩去搜身啊。
他们倒是想按照规矩办事儿,但是看人家来势汹汹的样子,他们敢吗?
连大人都不敢去得罪来俊臣,他们哪儿敢啊?大人物要收拾他们,还不跟踩死个虫子似的。
在这些牢房的差役眼中,来俊臣那样的人物,就已经算是大人物了。
这下可糟了,这事儿,自己是说不清楚了。
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长安令脑门上的汗水都渗出来了。
“大人,这事儿,会不会有点儿蹊跷?”长安令身边儿的小吏说道:“大人您先别着急,冷静下来,这事儿,也未尝不是不能查啊,在事情被查清楚之前,大人您是不会有事儿的。”
“嗯,说的也是。”长安令强行让自己冷静了下来。
“昨天夜里,当值的人是谁?”
“上半夜是我们两个,下半夜就换人了。”牢房的差役当中走出两人来说道。
“那下半夜呢?”长安令问道。
在场的人都默不作声。
“怎么回事?本官问你们话呢。”长安令说道。
“这。。。。。。。不知道。”
“不知道?上半夜不是你们两个值守吗?怎么会不知道?”长安令看着那两人怒问道。
“大人恕罪,到了半夜的时候,睡下两人已经昏昏欲睡了,依稀记得,来的两人,身上也是穿着府衙之中差役的衣服,属下也就没仔细看。”差役说道:“属下以为,和平常时候一样,是来正常交接的,因此打过招呼之后就迷迷糊糊的离开了,所以这才。。。。。。。”
“混账东西!你们。。。。。。。”长安令手指指着他们,手都在发抖:“你们真是给本官惹下大麻烦了!这件事,给我查!整个长安府衙都不要放过,昨天晚上,看看有谁看到过,有人进了这间牢房。”
“是。”长安令手底下的差役连忙拱手应声。
“仵作呢?仵作怎么还不到?”长安令询问道。
“大人,人已经到了,在外头候着呢。”
“候着什么啊?赶紧让他进来,先验尸,至少得知道人是什么时候死的,用了什么毒死的。”长安令说道。
仵作来到了牢房之中,仔细查看了赵正的尸体,摆开了他的嘴巴,没一会儿的功夫,仵作便站了起来。
“大人,此人是服用砒霜丧命,从尸体上看,死亡不超过三个时辰。”仵作说道。
“也就是说,十有八九,就是在后半夜丧命的。”长安令说道:“后半夜牢房值守的两个人,一定要给本官找出来,找不出来,都得倒霉!”
整个牢房里的气氛十分压抑,众人心里也都是战战兢兢。
这话,可不是说着玩闹的。
“大人,来大人到了。”此时,外面的差役走进了牢房里对着来俊臣说道。
长安令闻言,赶紧往门口走去。
“来大人到来,下官有失远迎,还望大人恕罪。”长安令拱手说道。
“长安令无需如此,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好端端的,人怎么会说死就死了呢?尸体在何处?”来俊臣一见到长安令,便询问赵正的事儿。
“还在牢房之中,仵作已经查验过尸体了,死亡时间是在三个时辰之内,是服用砒霜而死。”长安令说道。
“这下可麻烦了啊。”来俊臣皱着眉头说道:“这犯人才被本官带来一天,第二天就死在了牢房之中,这让本官如何向陛下交代?”
“这。。。。。。。”长安令躬着身子,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他肯定不能将罪责主动往自己身上包揽,他又不傻,原本这件事儿跟他就没关系,是来俊臣没地方审问人,将犯人带到了长安府衙,现在出了事儿,也不能说是他的过错吧?
赵正作为犯人,而且还是与齐国公案子有关的犯人,能没人盯着他吗?
不过,这事儿长安府衙这边儿也逃不了责任,至少一个看管不严的罪名是跑不了了。
只要不是杀头抄家的罪名就够了,现在长安令也就只能这么想了,只要命还在,那就不错了。
来俊臣可是个吃人的老虎啊。
来俊臣带着人来到赵正的牢房门口,也见到了地上躺着的赵正的尸体。
“大人,这件事儿,说实话,下官也没了主意,不知接下来,下官应该如何做?”长安令主动询问道。
来俊臣叹息一声:“这事儿瞒不住,今天消息就会传到宫中去,这件事。。。。。。。。罢了,本官想办法跟陛下解释吧,出了这样的事,没有查清楚之前,也不能说怪谁。”
………………………………
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下手
说完之后,来俊臣看了一眼长安令,抬起手来,抚了抚自己的胡须。
赵正的确是他派人给弄死的,赵正也必须死,赵正死了,他才能更安全,但是赵正死了之后的麻烦事儿,是不是得找个人背锅呢?
长安令合适吗?
来俊臣方才看长安令,随后便是仔细的思索起了这件事儿。
怕是不妥。
长安令还不知道,自己方才是在鬼门关转了一圈儿,侥幸又缓过一口气儿来。
要是来俊臣真的要拿他当替罪羊,人是在他的看管下死亡的,他就是浑身长满了嘴,他都说不清楚。
这里是长安府衙的牢房,犯人死在了牢房里,这事儿怎么怨,都怨不到来俊臣身上吧?所以来俊臣才会在人当天到了长安府衙牢房之后就找人下手。
至于下手的那两个人,现在早就离开了长安城了。
来俊臣也并不是没吸纳故宫去杀人灭口,只是,犯人死在了牢房里,要是那两个人再死在长安的话,难免会将事情闹大,这一下子可是三条人命啊,朝廷怎么会不派人去查?而朝廷会让谁去查呢?这原本应当是长安府衙的分内之事,只是,长安令涉及此事,朝廷不会让他去查,所以就只剩下了一个大理寺。
现在来俊臣避开大理寺都躲避不及呢,又怎么会让大理寺有机会搀和进来呢?
好不容易把狄仁杰给排除在外了,不能让先前的努力白费。
“尸体先保存好,等本官的消息吧。”来俊臣说道。
“是。”长安令拱手应声。
来俊臣带着人离开了长安府衙,接下来,怕是朝堂上要有人针对这件事儿来参奏自己了,得回去想想怎么应对才是。
长安城之中的人都知道来俊臣审问犯人,就算到最后犯人活下来了,也是遍体鳞伤的模样,犯人服毒,这还是头回见呢,肯定会有人对这件事儿生出疑惑的。
来俊臣琢磨着,挡在他面前最难处理的,还是大理寺的那个狄仁杰。
回去之后,来俊臣匆忙换上了官服,直接变朝宫中而去。
“陛下,来俊臣求见。”宣政殿外的内侍进来禀报道。
“让他进来吧。”李承乾说道。
“是。”
“臣,参见陛下。”来俊臣行至殿中,躬身行礼。
“免礼,爱卿此时进宫见朕,可是已经查出了什么?”李承乾问道:“这才仅仅一天的时间,爱卿办事果真是快啊。”
“臣。。。。。。。有愧陛下重托,犯人自大理寺交到臣的手上,被关在了长安府衙之中,今天早上,臣得到了长安令送来的消息,说犯人在府衙的牢房之中,服毒自尽了,死亡时间,是在昨日夜里。”来俊臣说道。
“人死了?”李承乾眯着眼睛看着来俊臣问道。
“是。”来俊臣回应道:“臣不知为何犯人再大理寺的牢房里就好好的,到了臣的手中之后,竟然一夜未过,就暴毙身亡,臣怀疑,此事与大理寺脱不了关系,请陛下下旨,关押大理寺相关人员。”
“爱卿指的是谁?”李承乾问道。
“狄仁杰大人!”
“此事与狄仁杰有关?”李承乾问道。
他是不相信狄仁杰会做这种事儿的,狄仁杰身为大理寺卿,办事勤勤恳恳,多少案子都在他的手中破了,他会不知道赵正此人的重要性?他又怎么会去杀赵正呢?
“臣虽说没有证据,但是赵正在移交到臣手中之前,狄大人曾经到大理寺的牢房里见过赵正,并且,狄大人是看着赵正被臣的人给带走的。”来俊臣说道:“除此之外,臣想不到别的了。”
至于长安府衙之中的发生的事,来俊臣已经让身边儿的人叮嘱过长安令了。
要是他不想掺和到这件事儿当中,不想自己倒霉的话,该说的,不该说的,都不要说了。
这件事儿,就把嫌疑推到狄仁杰身上就是了,反正人也是从他手里弄过来的,有太多的地方可以让他下手了,没有证据,证明不了清白的话,那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不,现在来俊臣已经对狄仁杰不客气了。
长安令为了自保,肯定会按照来俊臣说的去做,一言不发,至于牢房里的那些差役,他们更是如此,要是将牢房里发生的事儿说出去的话,那要死的就是他们了。
人总是会趋利避害的。
“陛下,臣以为,此案毕竟是涉及到齐国公,而狄大人与齐国公之间的关系,也不用臣多做赘述,臣以为,这个时候,关押狄大人,势在必行。”来俊臣说道。
李承乾放下手中的毛笔,沉下心来,思索了一番。
来俊臣见到李承乾这个样子,也就不多做言语了。
“尽快将此事查清楚。”李承乾说道:“至于大理寺那边,朕会做处置的。”
“是。”来俊臣拱手应声道。
将来俊臣打发走了之后,李承乾问临安。
“大理寺那边有什么动静没有?”
“回陛下,并没有听说出什么事儿。”临安应声道:“不过听说最近这两天,狄大人一直都在查他家仆再长安城外被打的事儿,长安城中,四处可见大理寺在外打听消息的人。”
“那此事,有什么结果了吗?”李承乾问道。
“未曾听说。”临安回应道。
“召狄仁杰来宣政殿见朕。”李承乾说道。
“是。”
李承乾的旨意被传了下去,这会儿狄仁杰正在大理寺里研究这事儿了,关于自家家仆被打的事儿,也已经摸索到了一些东西,到最后,矛头果真指向了来俊臣。
真证明了,这件事儿是来俊臣做的话,那自己的那封书信,也必然是在来俊臣手中,那封信,也会成为玄世璟结党营私的证据,也会将他给牵连进去。
虽然这件事已经在朝堂上被提起过,但是压死骆驼的,从来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不间断的累积。
约莫两刻钟的功夫,狄仁杰从大理寺来到了宫中。
皇帝召见,他自然得快着些。
“狄爱卿,关于你家仆在长安城外被打的事,可查清楚了?”李承乾问道。
“回陛下,已经有些眉目了。”狄仁杰说道。
大唐第一少
大唐第一少
………………………………
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戏
“哦?说来听听。”李承乾说道。
“臣所查出来的结果,桩桩件件,矛头全都指向了来俊臣大人,长安城之中也有人曾经目击到,曾有人携带凶器,进入来俊臣大人的宅子。”狄仁杰说道。
“物证呢?”李承乾问道。
“臣不在没有确定之前,暂且不敢对来大人做什么,因此,物证并未找到。”狄仁杰说道。
“所以现在你所的出来的结论,也不过是长安城之中的道听途说罢了。”李承乾说道。
狄仁杰一愣,随后也只能点头应声。
“是。”
“没有证据的指摘,朕也不能就这么相信你不是,不过,今日将你找来,倒是还有另外一件事。”李承乾说道:“昨日是否大理寺将赵正移送到了来俊臣手中?”
“正是。”狄仁杰应声道。
“来俊臣在将人带走之后,就把赵正关押到了长安府衙的牢房之中,但是今日一早,赵正死在了府衙的牢房里,是服毒自尽的。”李承乾说道。
“怎么会这样。”狄仁杰诧异的说道:“臣在见赵正的时候,没有发现赵正有任何异常,他也决计不会自己寻思。”
“你又怎么会知道赵正想什么?”李承乾笑着问道。
“赵正他来长安是来复仇的。”狄仁杰说道:“他心中有复仇的执念,而如今,他一事无成,反而将自己折腾到了牢房之中,心中必然不甘心,因此,他不会轻易的去死,除非,这当中另有什么缘由。”
李承乾点了点头:“这当中当然有缘由,来俊臣说,人到长安府衙的牢房,也不过是仅仅一天的功夫而已,而赵正的死,你们大理寺的人,脱不了干系。”
“这。。。。。。。不可能。”狄仁杰否认道。
“如何不可能?”狄仁杰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