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少-第6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事儿,就算是清理了宫中,时间长了,也有些人脑子不记事儿,见了钱财,是避免不得的。
而在大理寺呢?众人皆知,陛下到了大理寺,进了牢房来看玄世璟,至于他们聊的什么。
狱卒都被打发走了,能够听到的,就只有牢房里的犯人了,至于来俊臣和索元礼,到时候会有人将他们带出去的,或者说,即便是他们听到了,也没什么关系,因为他们没有机会往外说。
难不成,等到行刑的那天,他们会在刑场上大声张罗出来?
他们只是将死之人,又不是脑子不好使了。
来俊臣的家眷虽说也是按例治罪,但是都没有性命之忧,只是被发配了而已,若是来俊臣在牢房里作死的话,他的家眷,估计要死在发配的路上了。
索元礼同样也是如此,所以在死前,他们都会老老实实的,以免自己的家人再发配的路上遭殃。
“臣狄仁杰,率大理寺众人,恭迎陛下圣驾。”
李承乾来大理寺,那狄仁杰就要率领大理寺大大小小的官员再大理寺的门口迎接李承乾了。
李承乾在临安的搀扶下,从步撵上走了下来,来到狄仁杰面前,抬手虚扶一下。
“狄爱卿免礼,众位爱卿,平身免礼。”
“谢陛下。”众人寒暄。
“狄爱卿这般聪明,朕的来意,想来狄爱卿也已经猜到了吧?”李承乾说道。
“是,陛下,臣已经都安排好了,陛下请随臣来。”狄仁杰侧开身子让出了路。
李承乾满意的点了点头,迈步走在了前面,临安跟在后头,狄仁杰则是落后临安半步,后面跟着的,就是这次跟着李承乾一同出宫的护卫。
大理寺的官员,则是各归各位,去忙活他们该忙的事儿,至于陛下这边,有狄仁杰陪着就足够了。
李承乾进了大理寺之后,却是突然停下了脚步。
“陛下?”临安不解的问道。
为何陛下停步不走了?
“徐爱卿现如今还在大理寺之中养伤是吧?“李承乾问道。
“是。”狄仁杰应声道。
“先带朕去看看徐爱卿吧。”李承乾说道。
“是。”狄仁杰拱手应声。
一行人转了方向,朝着徐正卿所在的院子走去。
事情已经过去好几天了,但是徐正卿的伤口,依旧没有愈合,还是躺在床上养伤,动弹不得,每天有大理寺之中的仆从伺候着徐正卿。
“陛下,请。”
到了徐正卿的房间门口,狄仁杰站在李承乾后头,示意李承乾,徐正卿就在房间之中休息。
临安赶紧上前去打开房门。
这时候徐正卿是醒着的,听到了外面的动静。
“外面是谁来了?”徐正卿问道。
屋子里的仆从赶紧的到门口去看。
这时候,房间大门被打开了,临安站在门口,刚好遇上了房间里出来查探的仆从。
“陛下驾到,还不行礼迎接?”临安见那仆从呆愣愣的站在那里,出言提醒道。
“小的拜见陛下。”那仆从赶紧行礼。
李承乾从后头走了出来:“免礼,朕是来探望徐爱卿的。”
一行人走进了房间里,徐正卿见到李承乾,挣扎着想要从床上起身,李承乾直接走到床边,扶住了徐正卿。
“徐爱卿无需多礼,爱卿身上还有伤呢,朕来大理寺,想到徐爱卿受伤,就过来看看。”李承乾亲手将徐正卿扶着让他在床上换了个不会碰到伤口的姿势。
乐文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
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急流勇退
“臣承蒙陛下挂念,托陛下的福,臣的身体,已无大碍。”徐正卿说道。
“如此甚好,爱卿就好好养伤,大理寺的事情且不着急,有狄爱卿在,自会处理妥当,徐爱卿且安心就是。”李承乾说道。
“是,臣遵旨,臣一定不辜负陛下期望,好好养伤,等伤势大好之后,继续为陛下分忧。”徐正卿说道。
李承乾能亲自来看他,他已经是十分感激了,心里的激动已经是无以言表了,所以徐正卿就躺在床上表忠心了。
他现在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徐正卿能豁出性命保护那些证据,保护狄仁杰,这也让李承乾对他刮目相看了,徐正卿这个人,有才能,有忠勇,这样的臣子,皇帝是喜欢的。
“陛下,这两日大夫日日上门,为徐大人诊治,陛下无需太过挂念。”狄仁杰上前一步,拱手说道。
李承乾点了点头:“嗯,等朕回宫之后,让宫中的人,送些补品过来,都是人家来朝贺,进贡到宫中的,想来也有些好东西,回去之后啊,临安。”
李承乾唤了一声临安。
“奴婢在。”临安上前应道。
“让内务府挑选一些,送到徐大人这边来。”李承乾吩咐道。
“是,奴婢遵旨。”临安将这件事儿放在了心里,等回到宫中之后,就差人去办。
“臣,谢陛下厚爱。”徐正卿趴在床上激动的说道。
李承乾在徐正卿这边没有停留很长时间,他来大理寺主要也不是来看徐正卿的,只是临时起意罢了。
最终的目的,还是去看玄世璟。
到了牢房门口的时候,李承乾让身后的护卫全都守在了牢房的门口,自己这是带着狄仁杰和临安走进了牢房之中。
李承乾一个眼色,示意了一番狄仁杰。
狄仁杰心领神会,让牢房里的差役离开,顺带着,还带走了被关在牢房里的索元礼和来俊臣。
这算是清场了。
“陛下,陛下,臣冤枉啊,臣什么事儿都没做,事情都是来俊臣一手策划的啊,陛下,饶了臣吧。”
在被牢房的差役拖出去的时候,索元礼依旧不忘求饶,见到李承乾之后,他仿佛是看到了一线生机,叫唤的更加来劲了。
李承乾自然是不会理会索元礼的,至于牢房里的玄世璟,见到牢房里的差役将来俊臣索元礼都带出去了,也听到外面索元礼的声音,就知道,李承乾已经到牢房里来了。
现在可还不到来俊臣和索元礼的死期呢。
玄世璟起身,整理了一番自己的衣袍,果真,没多久,李承乾就走了进来,只有李承乾一个人,连临安都没有跟在他的身边。
“草民见过陛下。”玄世璟拱手,躬身行礼。
“你与朕之间,何至于此?“李承乾站在牢房门口,看着眼前的玄世璟,心中感慨万千,眉宇之间的神色,也颇为复杂。
“陛下说笑了。”玄世璟拱手说道。
“你知道,朕说的是认真的。”李承乾说道:“朕想做什么,你是知道的。”
李承乾不相信,玄世璟会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想的,虽然臣子猜测圣心,是忌讳,但是在朝中为官,又有谁,不会去揣摩圣意呢?只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罢了。
“陛下想做什么,草民无需知道,草民只知道,做好自己的本分,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是了。”玄世璟说道:“陛下身为大唐国君,一举一动,自有陛下的想法,臣不敢妄自揣摩。”
玄世璟也是咬紧了牙关,一点儿口风都不会透漏给李承乾,自己说话,也是严丝合缝。
李承乾觉得,这般跟玄世璟说话,着实有些累。
“朕希望你留下来。”李承乾说道。
“草民已经留下来了。”玄世璟说道:“陛下的旨意,草民不敢违背。”
所以他跟着临安到长安城来了,所以现在玄世璟在大理寺的牢房之中,安心的住在这里。
他知道,这就是李承乾的意思,将自己留在长安城,不管用什么手段,什么方法,先将人留下来再说,至于如何让人长久的留下来,再想办法。
这且算是李承乾的缓兵之计吧。
“你这是在怨朕。”李承乾说道。
“草民不敢。”玄世璟在跟李承乾说话的时候,始终是躬着身子。
所有的年轻气盛,所有的热血沸腾,早就已经被生活敲打干净了,被现实给磨圆润了。
“要如何,才能让你理解朕呢?”李承乾叹息一声。
现在玄世璟想心里其实也在想,想说,要如何,才能让你理解我呢?
只是玄世璟知道,这话不能说出口,自古以来,哪儿有让皇帝理解臣下的?这不可能。
玄世璟理解李承乾,但是理解不代表要和全家人一同委曲求全,而现在,玄世璟不想委曲求全了,所以让一大家子全都南下,离开长安,算是躲避祸端了。
安安稳稳的在泉州过日子,做个富家翁,挺好的,晋阳跟李二陛下要了一道旨意,也就不必担心等到玄家老一辈没了之后,玄澈他们这一辈人的问题了。
但凡会些东西,玄家的儿孙都不会饿死。
“二三十年前的大唐与今天的大唐有何不同,你是看在眼里的,但是在朕看来,朕觉得,大唐还可以更好,而想要大唐更好,那就需要不管是朕还是朝臣,又或者是你,付出更多的东西。”李承乾说道:“所以朕希望你留在长安,留下来帮朕,帮大唐。”
“大唐现在四边无战事,境内百姓安居乐业,朝堂之上无奸佞之臣,草民不知道留下来还能做什么,能做的,草民这大半辈子,都已经为陛下做了,草民问心无愧,所以,草民也希望,在剩下的时间,能够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你如今正当壮年,何必急于一时?”李承乾不解的问道。
现在的玄世璟,也才不过奔四的年纪,朝中当官儿的,哪个跟玄世璟一样,在这个年纪就想着要隐退?
李承乾自己心里也在想,怕是之前的事儿,真是伤着他了。
玄家底子干不干净,别人不了解,李承乾还能不了解吗?
………………………………
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消息传开
就算有些事情面儿上看不着,那他手底下还有暗卫呢。
暗卫带回来的消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也就是说,玄家是清白的。
可是如此清白的玄家,依旧要遭到朝廷的猜忌,遭到陛下的打压,这让人如何不心寒,现在已经是如此了,那将来呢?等到书院的学生,走出书院,时间一长,在朝中身居要职,那玄家又会被如何说道?
那时候,就算玄家再清白,浑身长满了嘴,都说不清了。
这会儿皇帝已经猜忌玄家了,那时候,皇帝怕是连猜忌都不用,直接下旨拿下玄家了。
不管李承乾是不是那样的人呢,玄世璟都不敢用自家人的身家性命拿来打赌。
李承乾的问题,玄世璟没有办法回应他,又不能实话实说,还能怎么办?因此,两个人,一个站在里头,一个站在外头,相对无言,沉默了下来。
玄世璟站在那里,面无表情,而李承乾,亦是如此,只是心情有些复杂罢了。
他原以为,他这个做皇帝的,做陛下的,亲自到牢房这边来见玄世璟,玄世璟多多少少能松口,但是没想到,他还是这般固执,摆明了就是要离开长安。
两人沉默下来之后,李承乾的心情,先是平静,后是逐渐的有些波澜。
良久之后,玄世璟依旧没说话,李承乾心里就有些火气了。
“朕是真的希望你能留下来,你再好好想想吧,莫要让朕失望,要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难不成真的要放弃长安的一切,就做一个普普通通的百姓?”李承乾压着自己心中的那一股火气说道:“你了解你自己吗?你的确是没有了官职,但是像你这样的人,就注定了,不管是走到哪里,都不会消停的。”
某些方面,李承乾也的确是说对了,就玄世璟的性子,就算全家人都到了泉州,就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了?就不会遭人嫉妒了?就不会遭人惦记了?
到时候惹出事端来,还不是一折腾,就把天折腾出一个大窟窿来?
“今日,朕与你说再多,你怕也是听不下去的,自己好好想想吧。”李承乾说道。
说完之后,李承乾转身就走了。
原本是希望今日能得到一个好的结果的,但是如今看来,是他自己想的太好了。
玄世璟站在原地,李承乾的话,他不否认,但是要他继续留在长安城,怕是不能够了。
送走了李承乾之后,大理寺上上下下的人,也是松了一口气,毕竟,来的可是当今陛下啊。
李承乾一走,大理寺牢房的差役还要将来俊臣和索元礼给送回来,至于玄世璟,则是依旧坐在自己的牢房之中,该发呆发呆,没有理会旁人。
狄仁杰呢?也知道现在不是与玄世璟交谈的时候,陛下驾临大理寺,明里暗里不知道多少眼睛都盯着呢,陛下一旦动了,整个长安的人,都会为之侧目。因此,狄仁杰现在什么都不能做,干脆回去老老实实的处理大理寺的政务。
庄子上,玄家大宅一整天都没动静,到了第二天,依旧是这样,庄子上的人感觉出不对劲儿了。
玄家的人呢?
平常可是经常能见着玄家的小少爷在集市上玩儿,也鞥能见到玄家采买的下人在集市上扛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往家里走,还有玄家的护卫,也经常在装死航转悠。
但是这两天,这些人,一个都没见着。
有的人就像请冯浩到玄家去看看,到底是出什么事儿了。
早在玄家将银钱送到官府的时候,冯浩就知道了玄家要离开的计划,说到底,冯浩也是玄家走出来的人,对于玄世璟的决定,他无权干涉,只能在东山县县令的位子上,做好他本职的事情,就算是对玄家尽忠了,所以这事儿,他一直都是知道的,只是没有宣扬出去罢了。
这世上,就从来没有不透风的墙,玄家一大家子从庄子上搬走的消息,还是被传了出去,玄世璟被朝廷的人带到了长安城被囚禁再大理寺的牢房之中的事情,也被传了出去。
庄子上的人们愤然,虽然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前一阵子玄家出事儿,他们也多多少少的都感觉到了,如今,玄家全都离开了庄子,那他们岂不是就没了主家?
没了主家,要向朝廷纳粮,向主家纳粮,遇到善良的主家,人家会有回礼,让庄户的日子过的不会那般没滋味儿,但是朝廷的官吏来收粮就不一样了,冷冰冰的,没有丝毫人情味儿可言。
庄户门倒也并非是图玄家什么,只是这几十年下来,别说是人与人之间了,就算家里养个什么,也能养出感情来了,更何况玄家在庄子上的时候,与庄子上的邻里之间,相处十分和谐。甭管以后庄子是归了朝廷管辖,还是来了新的主家,又有谁家,能比得上玄家。
庄子上的人们都知道,若是没有玄家,也就没有庄子上今天这般模样了,得记得人家的好啊,做人要有良心啊。
但是庄子上的庄户,大家都是升斗小民,即便是知道了玄世璟在长安,被关进了大理寺,他们也没有什么办法。
但是人的办法,总是被逼出来的,有聪明的庄户就想起来,自家不是还有孩子在书院吗?书院的先生一个比一个厉害,那书院的先生应该有办法帮玄公吧?
现在玄公一个人在长安城,被关在牢房里,多可怜呐。
这样,玄家的事儿,就经由庄子上的庄户,传到了书院学生的耳朵里了。
“同学,听说了吗?玄公家里出事儿了,玄家所有人都已经离开庄子上了。”
“哦?竟然有这样的事儿?怎么会这样呢?”
“听说跟前一阵子的事儿有关系,我家里的人说呀,现在玄公就被关在长安城。”
“可是玄公有何罪啊?”
“没有啊,要是有罪的话,那进去的能是来俊臣和索元礼吗?来俊臣和索元礼已经被判了斩首,这说明先前所有的事儿,都是这两个奸佞弄出来,陷害玄公的。”
………………………………
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年轻气盛
“那玄公无罪的话,大理寺收押玄公,那也不合理啊。”有学生说道。
“的确是如此,昨天我回家,听我爹说,那天到庄子上来抓玄公的,可是宫中的人,诸位同窗,你们说,若是宫里的人,那能是怎么回事儿,只能是陛下下的旨意了。”另外一位学生说道。
“玄公无罪,朝廷却想要关押玄公,这不成啊,玄公可是对咱们这些学子有恩的啊。”那学生说道:“若是没有玄公,哪儿来的这文学院,如今玄公有难,在下倒是想帮玄公,奈何势单力薄。”
“其实我也想,主要是我爹他,提起了这事儿。”
说这话的学子,是东山县庄子上的本地人,昨儿个回家的时候,他爹跟他说起了这事儿,说想让他找找书院里先生们的门路,看看能不能有办法,将玄世璟给救出来。
清清白白的人这么关着,旁人不关心,庄子上的人得关心啊,不管不顾的,那不就成了忘恩负义的人了吗?
“是啊,我爹也提起了。”
这个说话的学生跟旁边的人一样,也是庄子上出身的学子。
“要不,咱们一起去找找先生吧。”前一个学子说道:“叫上同是咱们庄子上出身的同窗,我估摸着,他们昨天回去之后,家里的人也都跟他们说过了。”
另一人点头说道:“这事儿我看成。”
“我跟你们一起去。”最先说话的那学生说道。
“师兄的好意,我们心领了,只是这事儿啊,说到底都是东山县庄子上的住户想要尽一份心意,这件事,也并非没有风险,师兄还是莫要搀和此事了,万一这事儿严重了,再坏了师兄的前途,那小弟心里就着实愧疚了。”那学生恭恭敬敬的拱手说道。
“你也忒小看为兄了。”那人说道:“此事虽然为兄得不到家里的支持,但是为兄也是这么大个人了,??在书院里做事,也自由考虑,既然大家一起去,那就不能落下,平日里咱们关系如此要好,到了现在,就算是为了咱们之间的兄弟义气,为兄也跟你们一同走一趟。”
书院里虽然有学年高低之分,但是毕竟都是同一处书院里的人,彼此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平日里也多有来往,有的人,性子豪爽,善于交际,因此在书院之中,不管是不是同一学年的,都能混到一起去。
如今文学院之中的学生,也不仅仅是只来自于庄子上,或者是十里八村的年轻后生了,前些年文学院与国子监之间的争锋,文学院胜出之后,名声就传遍了大唐的大江南北,前来求学的书生也是络绎不绝,有些人来了书院之中,肯定是要想办法进入一些圈子的。
或者是因为他们本身的身份,又或者是因为别的一些目的,或者是单纯的因为自己的性子如此也好,总之,书院之中,还真不乏有“义气”的人。
还有不少被气氛感染,头脑一热就凑热闹的人。
也就两刻钟的功夫,这几个学生就在书院里找到了不少庄子上出身的书生,这些人也正在发愁呢,但凡是庄子上出身的书生,昨日里放假回家的时候,都听到家里的爹娘说起这件事儿了。
“兄台来的正好,我们这边儿也在为这事儿发愁呢,我回去的时候,我爹也提了,让我想办法。”
“我也是。”
“是啊,我家也是。”
“那既然如此,咱们就去找找先生,问问此事把。”
“是啊,家里这般说,父命难为啊,而且,想想咱们庄子上的孩子有这书院上,有书读,还都是托了玄公的福气,如今玄公有难,咱们就更不能坐视不理了。”
“走,咱们去找先生去。“
“走!”
为首的学生大手一挥,带着人浩浩荡荡的就朝着先生的书房去了。
“外面的那些学生怎么了啊?怎么这么吵?”听到外面的动静,书房里的先生也不禁放下了手上的书卷文章,抬起头来往外面看。
书房的大门是打开的,看到外面不少学生就往这边过来了。
“学生这是想做什么?”书房里有年岁比较小的先生出了书房们,到了门口,拦住了学生。
“你们这是要做什么?”
“学生等人,见过先生。”
“见过先生~~”
学生们站定,纷纷行礼。
先生也拱了拱手。
“先生,我们来,是想找先生帮忙的。”为首的学生说道。
“帮忙?可是学业上,遇到了什么难事?”先生问道。
“先生,并非是课业问题,其实,是一件私事。”那学生有些尴尬的说道:“也算不得私事,先生可知,玄公被朝廷关押在了大理寺的牢房之中?”
那先生点了点头:“听说过一些。”
书院里的先生可不单单是先生,有的人,甚至手眼通天,别说这庄子上的事儿他们都知道,就算是长安城的事儿,朝堂上的事儿,他们也有办法打听的到。
关于玄世璟被宫中的人带到长安关押起来的事儿,他们也听到了风声,而且不上课的时候,也在书房之中讨论过。
但是没讨论出个什么接过来。
在书院教书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