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少-第6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没讨论出个什么接过来。
在书院教书的,都是读书人,都是先生,也有从朝堂退下来的官员,总之,没有傻子。
起初他们倒是也想管,但是这事儿,他们管不得,也管不了。
那是陛下的意思。
而且,他们要是出手管这件事儿,那就算是坐实了玄家的一项罪名了,那就是结党营私,另外,陛下之所以要针对玄家,无非就是因为玄家势大,若是再加上书院这么多先生为玄家说情的话,那陛下心里会怎么想?
书院是朝廷的?还是玄家的。
他们真要是去了的话,那才是害了玄家。
先生们有先生们的深思熟虑。
所以书院一直没有动静,但是现在,书院有了动静,这动静,来自于学生。
麻烦了啊。
先生听到学生说起这事儿的时候,心里就有种不好的感觉。
学生们年轻气盛的,可不像先生们这般老成,这般深思熟虑啊,真要是头脑一热,劝都劝不住。
………………………………
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书院戒严
“这件事儿,是谁跟你们说的?”先生问道。
他这般问,也是怕万一有人暗中鼓动学生,利用这些学生怎么办?学生们尚且年轻,涉世未深,极其容易被人利用。
“是家里的人跟我们说的。”
“是啊先生,是家里的人跟我们说的。”
先生仔细看了看说话的这几个学生,他有印象,应该都是庄子上出身的几个学生。若是他们的消息来自家中的话,应该不是再说假话。
“那你们家中,跟你们说什么了?”
“我爹说,玄公被人抓走,关了起来,让我们想想办法,怎么把玄公给救出来,先生,您既然知道这件事儿,那这件事儿的前因后果您肯定了解过了,玄公他是清白的,所以,学生等人,想求先生们想想办法,救救玄公。”
“是啊先生,我们不知道有什么办法可以救玄公,所以只能来求先生们了。“
书房里的先生听到了外面学生们的说的话,虽然觉得这些学子稚嫩,但是这些学子,到底还是有良心的,也有担当。
书院受益于玄家多年,底子是玄家给打起来的,这一点,书院的学生要记住,得记人家的好,书院也不培养忘恩负义之人。
先生们因为学子的这种品质而欣慰。
但是吧,还是太年轻啊,这件事儿,可不是他们这些学生能管的,不但学生不能管,连朝堂上的官员也不能管,不能过问。
一问了,那玄家准备攻讦,说你结党营私,说书院现如今就如此偏向玄家,更何况将来,若是照着这个势头发展下去,那可还了得?
所以书院里明白事理的人都知道,这事儿管不得。
因此,书院从开始到现在,从未有人插手过。
“既然不是你们不是受人蛊惑,那先生也就跟你们讲讲这事儿。”书院的先生说道:“这件事,你们不能插手,先生知道你们是好心好意,但是这件事当中的门道,你们还不懂,而且,你们是学生,眼下着眼于你们的学业才是最为重要的,至于其它的,你们就不必管了。”
“先生!”为首的学子还想要说服先生。
“好了,听先生的话,要知道,先生是不会害你们的,都是为了你们好。”先生说道:“静下心来,好好读书,朝堂的事情,你们不要管,而且,你们也管不了,连先生都管不了,你们,也就别多事了。”
得知学生们不是被人利用才来找先生出头的,这位先生心里也是放心了很多,他怕的不是学生担心玄世璟,而是怕学生被人蛊惑去闹事,这样不管是对玄家也好,还是对学生也好,都没有什么好处,一旦朝廷追究起来,玄家要倒霉,这些学生,更是要倒霉。
到文学院来,将来不就是为了求一个前途吗?这件事儿他们要是搀和进去了,一个弄不好,那就会影响他们的前途。
“从今天开始,书院之中,谁都不准牵头搀和这件事,记住了?”先生面色严肃的警告着这些学生。
“先生,我们。。。。。。”
“嗯?”先生瞪了一眼那个学生:“怎么,先生的话也不听了?”
天地君亲师,在书院之中,不听先生的话,那是不敬,先生说什么,学生听什么,不能忤逆。
况且,这件事儿,先生的确是为了他们好。
至于为什么不能搀和,学生们心里还不知道具体的原委是什么。
他们也不想探究这当中的原委是什么,因为看上去先生摆明了就是不想跟他们说,也不想管这件事儿,先生们不想管这件事儿,也不让学生跟着搀和。
学生们无奈,只能暂且先行离开。
先生回到书房之中,其余的先生也开口询问了。
“怎么了?方才的学生是来问关于玄公的事儿?”
那先生点了点头,说道:“是啊,现在玄家的事情还有玄公被关在大理寺的事儿已经在庄子上传开了,庄子上的庄户们知道了,昨儿个咱们书院不是给学生放假吗?庄子上的学生回家之后,从家里知道了这事儿,庄子上的庄户们心里可都装着玄公呢,但是他们没什么门路,就像让自家孩子试试,能不能跟书院里咱们这些先生说说,想想办法,帮帮玄公。”
说着,先生叹息一声:“学生们一片赤诚是好的,但是最怕咱们书院里的学生,被人利用,既然不是有人在背后蛊惑他们,那咱们也就可以放心了,书院现在备受朝廷重视,可不能出现什么差错啊。”
“说的是啊,学生们单纯,涉世未深,估计让他们自己想,也想不出里面的门道,这件事儿既然已经传进书院了,学生们也知道了,那接下来咱们就得管好了学生,不能让他们搀和,也不能让他们出事。“另一位老先生说道:“学生在咱们书院里,那就是咱们自家孩子,得管严实了。”
“于老说的是啊,接下来,就得把他们给管严实了,另外,最近这段日子,书院最好也不接外来访客了。”年轻的先生说道。
“那此事,还要不要跟院长汇报一声?”另外有人说道。
文学院的院长是谁?是太上皇。
但是这件事,方便跟院长说吗?
“暂且不用,先看看再说吧,只要学生不出问题,这事儿等再过一段时间,也就过去了,无需太过紧张。”
??书院的外院,一护卫匆匆的跑进了一间房间之中。
“王哥,王哥。”
“什么事儿啊。”王禹在房间里,正在看书呢。
“先生们说,今天晚上让咱们书院的所有护卫加强书院的巡逻,发现可疑人等,一律都抓起来,另外,从明天开始,书院学生无故不得外出,书院不接待外来访客。”
“这是出什么事儿了?”王禹诧异的说道。
以往书院的先生们可从来没有这么紧张过。
“先生们没具体说,就是说为了防止书院的学生出事儿,属下听学院里的学生们都在传关于玄公的事儿,属下猜测,应该跟这事儿有关系。”那护卫说道。
()
………………………………
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消息传递
王禹点了点头,说道:“行,那就按照先生们的吩咐做,调整一下咱们兄弟们晚上巡逻的时间,一刻钟一趟,今儿个晚上你排一下班,至于明天,我亲自带人盯着书院。”
“好。”护卫点头应声。
等到护卫离开之后,王禹皱紧了眉头,叹息一声,在庄子上,还是头一次感觉到事情牵连到书院的这种风雨欲来的感觉。
以往的书院,气氛都是欢快的,没想到,这事儿最后还是影响了书院。
王禹拿过桌子上放着的纸镇,铺平了纸张,提笔蘸墨,开始书写,写完了一副大字,王禹的心气儿也平静了下来,随后换了一支毛笔,重新开始书写。
这次书写的,是一张小纸条,写完之后,吹干上面的墨迹,王禹将小纸条卷了起来,放进了一个小小的竹筒之中。
晚上,王禹回到了自己的住处,屋子前,有一排鸽笼,几只鸽子分别养在不同的笼子之中,王禹打开了最下方的一只笼子,将鸽子从里面掏出,将白天手里的小竹筒,绑在了鸽子的脚上,放了出去。
长安城。
“大人,庄子上的书院有动静了,听说学生们成群结队的去找书院的先生,想要让书院的先生想办法搭救玄世璟,但是被书院的先生给驳回了,晚上的时候,书院护卫的巡视都多了起来,就怕学生在这时候冲动闹事。”
“东山县庄子上的书院啊。”被叫做大人的那个中年男子抚须道:“那群学生,一个个的嫩鸡仔,什么都不懂,哼,不过,想要陛下彻底放弃玄家,放弃玄世璟,或许书院的学生,倒还真可以用一用。”
“大人,要是这样做的话,那咱们就得去接触那些学生,这万一。。。。。。。”
“事情做的周密一些,哪儿来的什么万一?”
“想办法给那些学生多透漏一些关于玄世璟的消息,尽量让他们闹事。”
“是。”
“另外,明日拿了我的帖子,去请权将军过府一叙。”
“是,大人。”
次日早朝过后,崔知温早早的就乘坐着自家的轿子回到了府上。
“老爷,咱们到家了。”管家出门迎接。
“嗯,对了,把府上大门关起来,若是有人拿着我的帖子来,让他走后门。”崔知温说道。
“是。”管家应声。
看来今天老爷又有重要的事情约了人在府上商议了。
崔府的大门被关了上来,约莫两刻钟之后,一顶朴素的轿子落在了崔府的后门。
抬轿的轿夫走到门口,轻轻的叩了叩门上的门环。
后门被打开,一小厮探出了身子,问道:“可是权家人?”
“正是,我们家将军已经到了。”那小厮说道。
“快快请进。”
权善才从轿子里走了出来,他一身布衣,样子十分低调,闪身走进了崔府的后门之后,小厮将后门给关了上来。
“将军,老爷在书房等着您呢。”崔府的小厮说道。
“好,带路。”权善才说道。
权善才跟着崔府的小厮进了崔家的后院儿,来到了崔知温的书房,推开门,权善才走了进去,外面的小厮将门带了上来,守在了院子里。
“权兄。”崔知起身,拱手迎接权善才。
“崔兄。”权善才也是拱手还礼:“昨天都那么晚了,还让您府上的下人带着帖子来找兄弟我,是出了什么事儿吗?”
“昨天我收到了消息,听说东山县庄子上的书院,学生们好像在书院里闹事,所以在下觉得,这是个机会。”崔知温说道。
“机会?玄家的事情不是已经结束了吗?什么机会啊?”权善才问道。
“玄家的事情的确结束了,但是在陛下心里,对玄世璟的看重可还没有结束呢,玄世璟为什么被陛下派人带回了长安城,关在了大理寺之中?那是因为陛下不想让玄世璟离开,还想让他留在长安城,让他留在长安城做什么?找机会启用他。”崔知温说道。
“但是这事儿,跟咱们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啊。”权善才说道。
权善才是个武夫,在军中任职,但是在朝中,他没有什么底子,以前是依附在崔家这棵大树底下的。
崔知温出身清河崔氏,五姓之一,朝中根基深厚,但是玄世璟的出现,在朝中帮着陛下做事,对于世家的损害可实在是太大了。
看看郑家,看看王家。同样为五姓之中的世家,仅仅因为一个钱庄的事情,延续千百年的世家,就这样轰然倒塌了,这让所有的世家对玄世璟这个人,都没有什么好感。
至于窦家,叛徒,哼!
现在玄世璟有难,??他们巴不得再上去踩一脚,他们也不想让玄世璟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他们才不管玄世璟自己心里怎么想的,他们只是看到了陛下怎么想的,那既然如此的话,就断绝了陛下的想法。
权善才听到崔知温的话,就知道了,这可能不仅仅是崔知温的想法,可能是剩下的这几个世家共同的想法,不让玄世璟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而促成这个事情的结果的开端,就可以从书院开始。
权善才能在朝中立住脚,也不仅仅是因为崔家的关系,身为一个将军,与世家之间走的太近,会遭到陛下的猜忌的,因此,在朝中,权善才也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方式。
他也是善于思考的。
仅仅就这么一会儿的时间,他回顾了整件事情,也包括来俊臣给玄家网罗的那些罪名。
“那崔兄的意思是,要利用东山县书院里的那些学生了?”权善才说道:“这件事情可是非同小可啊。”
“这我知道。”崔知温说道:“正是因为如此,事情一旦出了,那就会闹大,不闹大的话,怎么能引起陛下的注意,让陛下对玄家起疑心呢?”
“崔兄,现在朝廷这般重视东山县的书院,咱们要是这么做的话,怕是会遇到不少阻力吧?”权善才说道。
“阻力肯定会有,但是总有克服的办法,东山县的文学院出事儿的话,对一些人来说,也并非全是坏事不是?”崔知温笑着说道。
………………………………
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埋下的种子
原本朝廷选拔官员,虽说有科举选材,但是通过科举为官的,又能有多少?通过科举出仕,站在含元殿的,又有多少?朝廷大部分人才,还是不是出自于世家?就算是以前的国子监,在国子监里头读书的,大多也是有身份的学生,背后站着一个大家族。
但是东山县的书院呢?要是给庄子上的那些泥腿子出身的孩子启蒙,让他们识字也就罢了,但是关键是,后来又出什么文学院,出什么兵学院,让从朝廷之中退下来的德高望重的官员去当先生,从大唐各地网络那些有名气有本事的夫子去教书。
这样一来?岂不是极大的压缩了世家子为官的空间?
这让他们这些大家族的人怎么忍?
先前太上皇在位的时候,他们曾经劝阻过,但是没有什么用,那时候再加上文学院与国子监争锋,他们将筹码都压在了国子监上面,那时候,只要国子监赢了,他们背后一操作,有千百种方法让东山县的书院消失。
但是谁能想到,国子监的那帮废物这么的不争气,连一个小小的文学院,一帮泥腿子凑在一起读书的学子都赢不了。
那时候文学院的势头实在是太猛了,再加上朝中的一些大儒的支持,世家也不敢说话,毕竟开设书院,招收学生,这是一个教化天下万民的名头,谁拦着,谁就是居心不良。
但是任凭他们这般挤压世家,世家心里也不爽。
矛盾就一直这么掩藏着。
而就是因为这次,学生们为了玄世璟的事儿去找上了书院的先生,让崔知温看到了机会,他要借着这个机会,针对东山县的书院。
哪怕文学院的院长是太上皇,那也不行,一旦出了事儿,太上皇也干预不了,就让事情,发酵起来吧。
文学院的学生一旦做了触怒陛下的事,让陛下心生不满,那整个东山县的书院都要跟着遭殃。
这件事,需要好好策划一番,而将权善才叫过来,也是因为,这件事儿当中,还有需要权善才出面儿的地方。
现如今权善才在长安城之中任职,一旦东山县书院的那些学生到了长安城闹事,权善才就能带兵控制局面。
至于控制局面的时机,什么时候出面,这当中也有门道,崔知温要跟权善才商议好了才是。
“既然如此的话,崔兄打算如何做?这件事情,是否还要联络其它人?”权善才问道。
“这件事,暂且你知我知,知道的人不宜过多,另外,只要这件事有个苗头,其他人肯定就能看出当中的门道,到时候,自然而然,他们就会在朝中配合咱们,朝中说话的人多了,陛下也得思量一番不是?”崔知温说道:“但是,这件事的开始,咱们插手,做事就要做的滴水不漏,否则,咱们的下场,就会跟来俊臣一样。”
来俊臣做事,在这些大佬的眼中看来,就像是一张渔网一样,到处都是破绽,若非陛下那时候不动来俊臣,单单是他们,就能让来俊臣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这也是为什么来俊臣在朝中再像只疯狗,他也不敢攀咬崔家和、李家和卢家这些家族。
因为他们在钱庄案子之中,并没有给太大的把柄,而且有了郑家和王家在前头,陛下暂且也不想让其他家族出事儿。
至少朝堂之上还要有人给朝廷办事儿不是?一下子将参与进去的所有世家都收拾了,这不现实。所以来俊臣不敢动他们。
再看看当初栽再钱庄案的那些官员勋贵。
多是勋贵,被去了官,去了勋位,陛下这是在收回当初大唐开国之时,高祖皇帝分封出去的诸多爵位啊。
当初封出去,那朝廷就得养着他们,户部就得每年真金白银的往外之处,不仅仅是朝廷要供养他们,连当地的百姓,也要供养他们,他们就像是吸血虫一样,这样的勋贵,朝廷能留着他们吗?
所以干脆借着钱庄的事儿,不管大罪名还是小罪名,只要沾染了,那就全部弄死,干净利落,一了百了。
钱庄的案子,陛下是幕后主使,玄世璟就是陛下放出去的一把刀,到最后,陛下拿起这把刀,将人都抓了起来,亲自做了一回刽子手,也在朝中竖立了自己的威信,让群臣敬畏。
“那咱们要怎么做呢?”权善才问道。
“我已经派人到东山县庄子上去了,时刻盯紧书院那边儿的动静,现在书院那边儿的护卫已经开始戒严书院了,外人是进不去的,所以咱们就只能从书院内部下手。”崔知温说道:“权兄家里可有在书院上学的孩子?”
权善才想了想:“倒是有一个,不过并非在文学院,而是在兵学院。”
权善才是武将,家中的子弟,将来走的路,肯定也是要偏向武将一边的,所以家里的孩子,上的大多都是兵学院。
不止一个。
而回应崔知温的话,权善才也是说一半留一半,总不能将自己家里的底细全都交代出去,这是人之常情,即便以后崔知温知道了他现在说的是假话,那又怎么样呢?
“兵学院,那平日里与文学院那边儿有联络吗?”崔知温问道。
“倒是能过去,但是联络不多啊,本来就是两个书院的学生。”权善才说道。
“这样,先暗中联系家中子弟,看看能不能在文学院之中散播一些消息,最好是将现在玄世璟的情况,全都传到书院学子的耳朵里。”崔知温说道。
既然他们是要替玄世璟打抱不平,那玄世璟在大理寺的牢房之中过的越是凄惨,不就越是能激起那帮学生的愤怒吗?
到时候群情激愤,学生们变得没有了理智,那就是崔知温想要的结果了。
人在激愤之下做事,是不过脑子的。
尤其是那些年轻气盛没有什么经验的学生,最是容易被他们所见到的片面的东西所左右的。
既然如此,那他就搅动这一汪池水,让学生们见到的,都是他想让学生们看到的。
………………………………
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暗中进行
权善才点了点头:“那好,那崔兄,可有什么是需要我配合的吗?”
“暂且不必,如今只是跟你支会一声,等到了东山县的学子要成群结队的来长安的时候,就到了兄台出手的时候了。”崔知温说道。
权善才听出来了,崔知温这是看上自己手里的兵权了,到时候学子们一旦要到长安城闹事,就只有自己能够出兵阻止。
真要是到了那个地步的话,那学生们可就危险了。
而自己出兵阻止学生胡闹,在当中还能混一份功劳。
不管怎么说,自己出兵阻止学生胡闹,是没有错的,就算是说到陛下跟前,自己也只是有公无过。
这是一桩稳赚不赔的买卖,那就听崔知温的吧。
反正搅动这件事儿的人不是自己,自己只是出兵而已。
“好,到时候在下这边,一定配合大人。”权善才拱手说道。
“到时候就有劳将军了。”崔知温说道。
这也是他将权善才叫来商议的原因,没有权善才出兵的话,这件事儿也闹不大,只有出兵镇压学子,才能让这件事儿闹的沸沸扬扬的,不仅仅是整个长安城的人都知道了,甚至,全天下的人都会知道,到时候陛下迫于压力,还能不处置东山县的书院?
东山县的书院传出这样的事情来,将来还有多少学子能去这样的书院?有多少家里的长辈,会让自己家的孩子去这样的书院读书?
书院里的事儿,玄世璟还不知道,狄仁杰也不知道,狄仁杰最近这些日子一直在大理寺之中,并灭有外出办案,他也走不开,他要是离开了大理寺,徐正卿这边儿的事儿也没人去安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