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少-第6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临安应声,亲自到前院儿去接人去了。
至于孙道长,既然还有两天就能回到庄子上,那这就说明,现在孙道长已经离着庄子上不远了,只要派人前往接应,时间上,应该还能再快一点儿的。
现在对于太上皇来说,时间太紧要了。李承乾耽搁不起了。
那些太医也都已经尽力了,往下的话,可千万别出什么差错啊。
李承乾是真的很想让李二陛下再醒来一次。
临安到了前院儿的前厅之中,玄世璟和晋阳就在前厅候着。
临安与他们,也是许久不见了,这次再一见面,难免有些唏嘘感慨。
“殿下,驸马爷,陛下让您二位到后院儿去。”临安拱手说道:“这边请。”
玄世璟点了点头,看向晋阳,晋阳率先跟着临安往后院儿里走,玄世璟则是跟在了晋阳的身侧。
两人穿过前厅,穿过走廊,来到了后院儿之中。
后院儿的守卫明显要比前院儿严实的多,而且,到了这边儿之后,整个院子里,都弥漫着一股子的药草味儿。
“殿下,驸马爷,太上皇就在这处院子里养病,陛下也在这边侍疾。”临安说道。
晋阳点了点头。
走进了院子,靠近房间的大门,晋阳就能闻到屋子里燃着的松香的味道,这松香的味道再怎么浓郁,也遮不住空气之中的那股子臭味儿。
走进了房间之后,味道就更浓郁了,乍一闻,直令人作呕。
“你们回来了。”李承乾从内室走到了厅中。
晋阳见到自己的皇兄,霎时间眼眶就红了。
皇兄他憔悴了许多,脸上带着疲惫,眼眶都发青了,头上的白头发也多了,已经不是她记忆里那个意气风发的皇兄了。
“皇兄。。。。。。。”晋阳的眼泪掉了下来:“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
晋阳这一哭,李承乾心里一酸,眼睛也有些发涩,强忍着说道:“都这么大的人了,啊?怎么还跟个小哭包似的,见到皇兄怎么还哭起来了?”
“皇兄。。。。。。。”晋阳哭着扑进了李承乾的怀中。
李承乾抱住了晋阳,轻抚着她的后背,强撑着说道:“兕子不哭,皇兄很好。”
“皇兄,对不起,对不起。。。。。。。”
“傻妹妹,皇兄怎么会怪你呢?也是皇兄不好,皇兄也该跟兕子说声对不起。”李承乾的眼泪也掉下来了。
要不是他,兕子也不会来回的奔波劳累这么久。
亲兄妹之间,能有多大的仇多大的怨?
这一见面,见到对方的模样,以往再多的隔阂,都不在了。
“陛下。”玄世璟站在原地,拱了拱手行礼。
李承乾赶忙擦了擦眼泪,说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进去看看父皇吧。”
玄世璟点了点头。
李承乾带着晋阳,玄世璟跟在后头,三人进了内室之中。
李二陛下已经被病痛折磨的身形消瘦,面无血色了,整个人瘦骨嶙峋,已经是皮包骨头的模样了。
一直躺在床上昏迷不醒,药可以强行灌下去,但是饭食呢?也就只能勉强坚持着强行喂下去,不让李二陛下饿死罢了。
各种大补的药材,也都伴随着汤药,进入了李二陛下的腹中,李二陛下就靠着这些东西,强行撑着到了现在。
“父皇。。。。。。”晋阳走到李二陛下的床边,她想过最坏的结局,那就是赶回来,见不到自己的父皇最后一面了,但是如今看来,这才是最为残酷的一面。
那就是看着自己的父亲不省人事,这般模样躺在床上。
心里难受啊。
“既然你们回来了,朕也已经让太医想办法,让父皇能醒过来。”李承乾说道:“朕刚来庄子上的时候,父皇他的意识还是清醒的,每日还能与朕说说话,时常也提到你,提到当初你还小的时候。。。。。。。”
人老了总是喜欢回忆过去,李二陛下也是如此,尤其是躺在床上什么都不能做的时候,看着在床边伺候的李承乾,就喜欢跟李承乾聊聊以前的事儿。
李二陛下心里也清楚,自己没有多少日子了,所以很多想说的话,他也就不在乎颜面,不避讳什么了,都跟跟李承乾说了。
也就是那几天的日子,李承乾了解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父皇,是的,跟他印象里不一样的父亲。
玄世璟进了房间之后,就站在那里,即便是进了内室之后,也是站在离着李二陛下床榻不远的地方。
不近,但是能够看清楚躺在床上的李二陛下,也难免心有戚戚焉。。。。。。
李承乾和晋阳在李二陛下的床边说话,玄世璟就这么站在那里。
他现在也分不清楚了,李承乾如今的表现之中,有几分真,几分假。
??玄世璟在房间内待着,气氛实在是压抑的很,便转身离开了房间里头,刚刚迈出房间,正好遇到了来这边的长孙太后。
“给太后请安。”玄世璟赶紧行礼。
长孙太后看着如今的玄世璟,听着他请安的话语。
生分了,比起以前,实在是太过生分了。
长孙太后心中叹息一声,这孩子的心很倔,一旦认定了的事,就算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承乾与其交恶,怕也是伤了他的心了。
“璟儿又何必这般生分。”长孙太后说道:“兕子和承乾可在里头?”
………………………………
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谁也劝不回来了
“是。”玄世璟应声道。
“如此的话,咱们也就先不去打搅他们,璟儿,陪本宫走走吧。”长孙太后说道。
“是。”玄世璟应声。
玄世璟就跟在长孙太后的身后,在后院儿的花园里走动。
“从扬州到长安,急匆匆的赶回来,在路上吃了不少苦头吧?”
玄世璟点了点头:“陛下的旨意,不敢违背,因此接到敕令之后,儿臣与兕子从扬州到长安,星夜兼程,这才赶上了。”
“璟儿,你是否对承乾,心中有怨?”长孙太后问道。
这个问题,玄世璟已经不知道自己听了有多少遍了。
仅仅是晋阳,就问了自己两遍,但是回应晋阳跟回应太后,肯定是不一样的。
“是。”玄世璟实话实说。
回应晋阳的那几句话,七成是真,三成是假。
那是为了安慰她。
毕竟,他们是两口子,以后还要过日子。
但是长孙太后这边,也没有必要将这三分藏着掖着,过了李二陛下这件事,往后是否还能见面,都是两说,说句不好听的,以后若是再见面,估计跟现在的情形也差不多。
除非长孙太后能活过他。
可能吗?长孙太后的身体,自李二陛下病了之后,也不如以往了,只是如今,也不过是再强撑而已。
这两口子,历史上,都不是什么长寿的人,长孙更应是早亡,只是如今,事情大不一样了,李二陛下反而要走到长孙太后前头去了,这也是因为当初李二陛下在位的时候,每日劳心劳力,操的心思比长孙要多太多了。
长孙太后点点头。
还是有怨啊。
“儿臣若是说心中一点儿怨恨都没有,母后怕是不信的,儿臣心中的确怨。”玄世璟说道:“原本玄家在长安城过好好的日子,现如今被朝廷的事情搅闹得不得不举家离开长安,母后,儿臣的母亲,年岁与您是一样大的,从长安到南方去,这一路上山高路远,若非没有了办法,谁愿意让家里的人受旅途颠簸之苦。
玄家原本有这偌大的一个庄子,是儿臣亲手退还给陛下的,玄家也实在是享受不起以往陛下给的殊荣了,即便玄家什么都不做,还是要招人嫉恨,朝堂上的风风雨雨,儿臣都能挡,可是背地里的刀子呢?伸向儿臣家人的刀子呢,儿臣不是神仙,先前风风雨雨一路艰险的走,往后谁都不能保证说没个意外,儿臣也不能说能够十成十的全都想到,算计到,所以,儿臣先过轻松的日子,还请母后成全。“
??玄世璟跟长孙太后说这些,也是因为先前百骑司的人将长孙太后与李承乾之家的对话都原原本本的告诉了他,玄世璟知道,这次事情结束之后,不管是长孙太后还是李承乾,都不会再拦着玄世璟和晋阳离开长安南下。
“朝堂确实多风雨,但是璟儿,你是个有本事的人,母后都看在眼里。”长孙太后说道:“大唐能有如今,你也是功不可没。”
玄世璟微微摇头。
功臣没有好下场啊。
李二陛下不会做飞鸟尽良弓藏的事儿,但是换了别人,那可就不一定了,玄世璟对李二陛下有判断,所以在贞观朝的时候,他能够尽力施为,但是到了永辉朝的时候,仅仅就钱庄的一件事,就要了玄家半条命,玄世璟不敢动弹了。
越是年轻,心就越大,胆子就越大,因为他的牵挂少。
就像街头巷尾的不良人一样,年轻气盛的,什么都不用估计,打架砍人,下手一个比一个狠戾。
但是一旦上了年纪呢?二十七八岁,三十来岁,他们的胆子就小了,比谁都小,做事就不再那么激进了,甚至三四十岁之后,知道什么买卖可以做,什么买卖不可以做,都收了心性了。
为什么?因为到了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身边儿的牵挂多了,哪儿能容他们像年轻时候那么放肆?
现在的玄世璟,也是奔四的人了,正是牵挂最多的时候,所以他胆子小了。
他心里牵挂太多了,为了保护他心里的这些个牵挂,所以他就得小心谨慎的行事,一些事情,他能不搀和,他就要躲的远远的。
尤其是朝堂。
就算皇帝再相信玄世璟,再相信玄家,过去了一个来俊臣,再来第二个,第三个呢?难免有一天,皇帝的心思会动摇,皇帝的心思一旦动摇,那玄家的下场就会跟郑家,跟王家一样。
就算不这样,在皇帝眼中,玄家,迟早也会跟五姓七宗一样。
并非说玄家的势力和底蕴短短的一两代人就能赶上五姓七宗,而是玄家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对皇室的“威胁”,会跟他们一样。
到那时候,皇帝为了将权利紧紧的抓在自己的手中,还不是要对世家下手?
从大唐往后,朝堂上面,世家的影响力会越来越薄弱。
人都是长记性的,尤其是皇帝,精明的皇帝为了能让自家的江山延续下去,他会不去研究前朝皇帝的一些功过得失?
下了功夫研究过了,有了结论了,就得想办法避免了。
现在玄世璟也有研究了,他当然也要避免。
历史上的长孙无忌是功臣吧?不仅仅是功臣,还是皇帝他舅舅呢,可是到最后呢?还不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玄世璟就跟长孙无忌差不多,他是贞观朝的臣,贞观朝能容的下他,但是永辉朝不行,更别说是以后的新皇了。
“大唐有如此,全靠高祖皇帝和太上皇,还有如今的陛下治国有方,任用贤能,靠着大唐诸多臣子,群策群力,儿臣不敢居功。”玄世璟恭恭敬敬的说道:“大唐就算是离开了儿臣,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长安城的百姓依旧是一天一天过日子,庄子上的百姓也是如此,太阳也依旧是每日东升西落,不会有什么改变。”
玄世璟就是要告诉长孙太后,这世上,没有谁离不开谁。
虽然长孙太后跟李承乾说了,事了之后,可以放玄世璟与晋阳夫妇二人离开长安,但是但凡有一丝机会,长孙太后还是想着要劝说他们留下来。
………………………………
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已成定局
但是目前来看,已经是不可能了。
玄世璟是个顾家的人,家人都已经送去南下了,他们两口子又怎么可能一直停留在长安。
这条路,终究是被李承乾自己亲手给堵上了。
长孙听完这些话,叹息一声,点了点头。
“既然你已经决定了,本宫也就不多劝你了。”长孙太后说道:“本宫也不指望别的了,以后啊,和兕子好好过日子,不管怎么说,兕子都是天家人,皇家骨血,与大唐皇室之间,纠葛是断不了的。”
长孙的意思很明白,人可以带走,你们去过你们的日子,但是莫要让晋阳与自己家里,断了联系。
“是,儿臣明白了。”玄世璟拱手说道:“儿臣一直都尊重兕子的选择。”
玄世璟自己心里也清楚,在这件事上,晋阳为自己付出了太多了,这样一个老婆,自己怎么会不珍惜呢?
玄世璟与太后在后花园里溜达着,而晋阳与李承乾之间的叙旧也结束了,回过神来,这才发现玄世璟已经不在屋子里了,人也不在院子里。
“临安,玄世璟他人呢?”李承乾问道。
“回陛下,回公主殿下,驸马爷他出了房间之后,正好遇上了太后,现在正在太后在后花园里说话呢。”临安弓着身说道。
李承乾看向了晋阳。
“正好,我也要去看望母后。”晋阳说道:“皇兄,今天晚上,父皇这里,就由妹妹来守着吧。“
李承乾要脱:“今晚就算了,你们一路从扬州到长安,路上也没好好休息,今晚上就好好休息吧,等明日也不迟。”
晋阳想了想,同意了李承乾的话。
刚才一直在跟自己的皇兄聊天,倒是忽略了自己的夫君,也不知道自己的夫君跟母后说了什么话。
晋阳去了后花园,李承乾依旧是留在了这里,他也想找机会跟玄世璟谈谈,但是目前来看,是没有什么机会了。
至少在他还在李二陛下身边侍疾的时候,是没有机会的。
一天之后,孙思邈在百骑司的拥簇下,来到了李二陛下的这处宅子。
孙思邈看上去比以前要沧桑了许多,老了许多。
虽然大家都喜欢叫孙思邈为孙神仙,但是孙思邈毕竟不是神仙,他只是个精通医术的道士而已,只是比寻常人会保养自己而已,所以显得年轻,活的时间长。
但是人终究是会老的,孙思邈也不例外,而且,孙思邈一直带着学生在外头奔波劳累,所以现在看上去,外表上,也不过是个小糟老头子罢了。
“孙道长,您可算是回来了。”李承乾亲自出了院子迎接。
“贫道参见陛下。”孙思邈对着李承乾行礼。
“孙道长快快免礼。”李承乾伸手将孙思邈给扶了起来:“如今太上皇昏迷不醒,众多太医都已经无能为力,朕如今,可是将希望全都寄托在孙道长身上了啊,孙道长,也莫要怪朕着急啊。”
“贫道能理解陛下。”孙思邈说道。
“那就好那就好,孙道长,快里面请。”李承乾说道:“临安,快帮孙道长拿东西。”
“哎。”临安应声道,提着孙思邈的箱子,跟在孙思邈的身后,和李承乾一同进了李二陛下的房间。
孙思邈进了屋子之后,也闻到了那股子恶臭味儿。
他行医多年,也并非不是没有见过,但是看到李二陛下躺在床上的模样,他的心就沉下来了。
没得救了,已经病入膏肓了,能够支撑到现在没断了气儿,都是个奇迹了。
孙思邈自然不知道,为了拖延太上皇大行的期限,太医院的太医一个个头发都白了半圈儿了,真是用尽了所有的办法,把自己藏着掖着的本事,全都给掏出来了。
喂药,针灸,反正就是要续太上皇的这一口气。
孙思邈来到李二陛下的身边,望闻问切,除却问,都全乎了。
“陛下,太上皇的病,的确是无力回天了,太上皇能坚持这么久,也已经不容易了。”孙思邈也是实话实说。
“这个朕也知道,是朕让下旨让太医,无论如何也要让父皇他多支撑一些时日的,朕心里也做了准备,但是朕想着,能不能再让父皇苏醒过来一次。。。。。。。”李承乾说道。
“苏醒过来?”孙思邈抚须说道,随后摇头:“难,难啊。”
“还请孙道长试一试,不管成不成,朕都认了。”李承乾说道。
孙思邈思虑一番,想起了自己研究的那些药方子,有的能用,有的太过危险,有的,是根本就不能给正常人用的。
现在的李二陛下,已经不是正常病人了。
也就是说,针对李二陛下现在的情况,看来是要用猛药了,但是用猛药的话,也不保证陛下一定能醒过来啊。
“陛下,贫道有话先说在前头。”孙思邈说道。
“孙道长请讲。”李承乾说道。
“陛下想要太上皇醒来,但是现在太上皇的情况,陛下也看到了,贫道不敢拍着胸脯保证说一定能让太上皇醒过来,但是贫道也会尽力而为。”孙思邈说道。
他能理解李承乾的心情,或许是想要再看一看太上皇醒着的时候的模样吧。
而且毕竟是太上皇,庄子上多出了这么多的皇亲国戚公主王爷,都是为了太上皇来的。
朝中的政事,朝臣们也都在井井有条的安排着,就怕到时候太上皇一旦大行,再影响朝堂的运转,所以现在,一切都在提前,一切都在安排。
“道长且施为就是了。”李承乾说道。
“贫道会用一副猛药。”孙思邈说道:“另外,准备木桶,为太上皇进行药浴,药浴的同时,贫道还要针灸,若是在这般刺激之下,太上皇依旧不能醒来的话,那可能太上皇就会。。。。。。。”
能醒来,但是也不会有多长时间了。
醒不过来,这么一折腾,当场去世。
两个极端的后果,孙思邈也是跟李承乾表达清楚了。
“那就请道长去做吧,太医院的诸多太医,朕会吩咐他们,尽请听从道长的调遣。”李承乾说道。
………………………………
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重症下猛药
“如此的话,贫道暂且告退。”孙思邈拱手说道。
他还需要半天的时间准备,约莫傍晚的时候,应该就可以开始了。
要是今天再不开始的话,等到明天,指不定是个什么情况呢,所以,越早越好。
等到孙思邈离开之后,李承乾将临安叫到了跟前。
“陛下。”临安上前躬身听候。
“传朕的敕令,让三省宰相。。。。。。。朝中三品以上官员,全都到庄子上来候着,皇后和太子也过来,另外,通知住在庄子上的公主王爷们,都到宅子前院儿候着。”李承乾说道:“另外,先前朕下令让礼部准备,他们也应该准备好了,一旦太上皇大行,立即奉梓宫还长安。”
“是。”临安应声。
不管行不行的过来,李二陛下大行,也注定就在今晚了。
下午的时候,孙思邈带着太医们在医学院,占用了一间屋子。
“诸位,这是贫道昔日研究出的一副药方。”孙思邈将药方递给了自己身边儿的一个太医。
倒是没有什么好藏私的,若是孙思邈藏私的话,也就不会穷尽一生去著写千金方了,在他看来,药方存世,就是用来治病救人的,每一条人命,那都是价值千金,甚至千金都不能比的。
孙思邈的高尚,是这些太医所不具备的。
??若是太医也像孙思邈这般的话,那他们也就没有什么荣华富贵了,他们在宫中,就指着手艺和药方吃饭呢,自家有点儿祖传的东西留给后人,让后人能够凭借这些东西衣食无忧甚至享受荣华富贵,这才是正道。
太医得到了孙思邈的药方,如获至宝。
这是孙思邈研究出来的,还没有面向世人的,价值几何,他们心中都清楚。
只不过看了药方之后,他们的眉头都紧紧的皱了起来。
用来形容这药方的,就只有四个字。
虎狼之药。
倒不是那个意思,就是形容这药方对于现如今的太上皇来说,太猛烈了,太上皇能否受住药方的威力?
这也是为什么孙思邈跟李承乾说,今天晚上,要是成了,太上皇就能醒过来,但是时间不会太久,而后就。。。。。。。若是不成的话,当场去世。
“这并非是给太上皇喝的。”孙思邈说道:“这些汤药熬出来,是要用于给太上皇药浴。”
“药浴?”众多太医纷纷皱眉。
药浴倒是没什么,这方子,用药这么猛,药浴倒也没什么,但是陛下背后的创口。。。。。。。
“另外,在陛下药浴的时候,贫道还会对陛下施行针灸。”孙思邈说道。
“这般让太上皇强行醒过来,这怕是。。。。。。。”在场的都是行家,肯定知道,这样的法子,那就是没打算让太上皇活过今天晚上啊。
虽然大家心里都清楚,现在太上皇躺在床上不省人事,汤汤水水的都塞不进去,人活着跟死了没有什么两样。
这些太医还不知道,孙思邈准备的另外一副药,比他们手上拿着的药方,更能算是虎狼之药,那就是为了刺激太上皇的身体的。
那药方,倒是没有必要给这些太医看。
“这事儿,贫道已经跟陛下说过了。”孙思邈说道:“陛下让咱们尽力施为,所以,陛下的心里,也是有准备的,接下来这一下午,就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