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芙蓉女-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芦花鸡,虽不是葫芦喂大的,可他一向爱在清晨时分收鸡蛋,如今,收鸡蛋已成为葫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若此时把芦花鸡杀了,葫芦心里一定是空荡荡的。

    春娘抬头看看,已是晌午了,这个时辰,集市上卖鸡的摊贩怕已收了摊位了,可芙蓉又一心想要喝鸡汤,总不能让芙蓉失望。

    春娘心里正没主意,便见杨老爷子提着几个青苹果进了院子:“怎么让鸡满院子跑,到时候拉了屎都不好收拾。”

    “他大叔来了。”春娘笑着迎了上去:“芙蓉想喝鸡汤,这些天,净让孩子吃素的了,嘴里没味儿。”

    “想喝鸡汤啊,这还不简单。”杨老爷子说着,将几个青苹果塞给春娘,自己脱了一只鞋子就往芦花鸡身上扔,这一下,芦花鸡受了惊,奔的更快了。杨老爷子像老鹰似的,追在芦花鸡屁股后面就是不停,他大张着两手,嘴里又不停的喊着:“喔喔喔……。咕咕咕……。再跑,我拿网子罩了啊。”

    杨老爷子见几只鸡围着梧桐树跑。便又脱下一只鞋子来,这一扔不打紧,给一只芦花鸡直接吓瘫在地上,另一只芦花鸡吓的直接拉了一地鸡屎。

    杨老爷子兴奋的捉了那只瘫倒在地的芦花鸡,顺手拔了几根鸡毛:“春娘,捉鸡这种事,我是最精通的。”

    “这……。”春娘抱着青苹果有些犹豫。

    “这苹果,别看它青色的。可咬起来又脆又甜,我在集市上买的,就这么几个,花了几十文钱呢,杨波要吃,我都没舍得。”杨老爷子“吧嗒”着嘴道:“送过来给芙蓉养身子,没事的时候。啃一个青苹果吃。”

    “那谢谢他大叔了。”春娘笑着收下。

    葫芦却一脸不高兴,呆呆的坐在门槛上。有一下没一下的给小狗老四梳毛。时不时的,又瞪杨老爷子一眼。

    “这孩子把我瞪一身鸡皮疙瘩。”杨老爷了手提着芦花鸡道:“葫芦又怎么了,谁招惹了他?”

    春娘笑笑道:“倒也没谁招惹他,只是这芦花鸡,他本想留着下鸡蛋用的,养的久了,舍不得。”

    杨老爷子一拍额头,将芦花鸡塞进葫芦怀里:“给你了,不杀你们家的鸡。留着下鸡蛋吧。我想起来了,芙蓉想喝鸡汤,自然是由我们家做,鸡嘛,也用我们家的鸡,我们家的鸡还有几只呢,又不金贵。”

    这一次。杨老爷子难得的大气。

    先前,谁若捡了一个他家母鸡下的鸡蛋,他都能脱了鞋子追着别人跑。更别说白白奉送一只母鸡了。

    春娘都觉得不可信:“他大叔,不好吧?不如,我去集上看看,能不能买一只。”

    杨老爷子拍着胸脯保证:“我们家的鸡,就给芙蓉预备着,啥时候想喝鸡汤,吆喝一声就行。”

    说时迟,那时快,杨老爷子转身就走,只留下一脸茫然的春娘。

    不多时,杨家院子里便响起了杨老爷子高亢的声音:“老婆子,把那根竹竿给我拿过来,我让它们跑,我非得敲死一只。”

    “咕咕咕……。”

    “喔喔喔……。”

    杨家院子里简直是鸡飞狗跳。

    不多时,果然又有鸡遭了殃,生生被杨老爷子的一双大手给擒住了。

    平时,杨家杀鸡吃肉,杨老爷子最爱关上大门,他自己缩在院子里,跟做贼似的,急匆匆的拔鸡毛,急匆匆的下了锅,急匆匆的吃了,生怕被别人给惦记上。

    这一次,却不然。

    杨老爷子烧了半锅热水,拿了个大木盆,放在杨家大门口,他杀了鸡,慢吞吞的褪毛,慢吞吞的开肠破肚,时不时的,还冲着来往的人招手:“他大伯,坐这儿歇歇啊。”

    不一会儿,杨家门口便围了一堆闲聊的人。

    “起生啊,这不年不节的,你杀这鸡,是为了?”一个年长者笑问杨老爷子:“是给你家杨波补身子吗?别说,从天牢里出来,又受了伤,是应该补一补。”

    “这母鸡可肥嫩的很,一会儿保准能煮出一大锅鸡汤来,他杨大叔,你什么时候变的不抠门了。”另一个婆子打趣道。

    杨老爷子甩了甩手上沾的鸡毛,给褪过毛的鸡又过了一遍冷水,这才抹了把脸上的汗道:“谁说我变的不抠门了,我现在也很抠门,不过,得看对谁。”

    “对谁不叩门?“众人好奇。

    杨老爷子轻轻一拉,就给鸡开了膛,他利索的收拾了鸡内脏,拿着一个即将成型的鸡蛋叹道:“唉,这要不杀,明儿就又能下一个鸡蛋了,不过杀了也不打紧,反正是自己人吃了,这鸡啊,是给……。”杨老爷子说着,指了指白家:“是给芙蓉做鸡汤用的,这可是我们家养大的鸡。”

    “起生啊,你是说,芙蓉这孩子,跟你们是一家人?”年长者好奇。

    杨老爷子哈哈一笑:“芙蓉跟我们家杨波,是真真的青梅竹马,这俩孩子,又互相有意,以后,芙蓉可就是我们杨家的儿媳妇了,所以吃我们家一只鸡,也是应该的,你们说是不是。”

    “是,是,那确实是应该的。”众人附和。

    往常杀一只鸡,一小会儿功夫,杨老爷子就能收拾利索,可如今杀一只鸡,连杀鸡带闲聊,整整忙活的有一个时辰。

    王婶子在灶房已升好了火,切好了葱花与姜丝,见杨老爷子脸上的笑意一直下不去,便小声道:“不过是一只鸡,给芙蓉吃也是应该,可怎么就当着那么些人的面,说什么青梅竹马,什么是咱们的儿媳妇,万一芙蓉那孩子不愿意呢,不是让外人笑话?”

    “我送去的青苹果,春娘都收下了,这事不是成了七八分了?”

    王婶子直摇头:“哪有送几个青苹果,亲事就定下来的,也太寒酸了些。”

    虽知道杨老爷子是个抠门的人,可说是去白家谈亲事,不过给别人带了几个青苹果,王婶子还是觉得面上无光,有些太拿不出手。

    “青苹果虽寒酸了些,可这老母鸡总不寒酸吧,等把鸡汤炖好了,芙蓉还能不答应做咱们的儿媳妇?就看在这鸡的份上,她也得答应。”杨老爷子胸有成竹,心里这样想着,身子便有力气,往日做饭,都是王婶子一人在灶房里忙活,杨老爷子只管翘着二郎腿等吃,这会儿他也亲自下厨,又是剁鸡肉,又是抱柴禾,忙的不亦乐乎。

    “娘,家里杀了鸡了?”杨波从一品楼回来,手里拎着两条活鱼。

    一品楼那么些日子没开张,杨波身上刚好了些,便又去忙活了,早上去买菜的时候,见青鱼卖相极好,他便多买了几条,用草绳栓了,除了预备着一品楼的用度,还专门留了两条大的,一条给自己家,一条给芙蓉家。

    “娘,怎么做了鸡汤?”杨波将一条鱼放在盆子里,拎着另一条要给芙蓉家送去。

    杨老爷子眼明手快,已是夺下了草绳并鲤鱼,顺势将两条鲤鱼装在一个盆子里。

    “爹,你这是?”

    “这鲤鱼鲜活着呢,味道一定不错。”杨老爷子“吧嗒”着嘴:“去坛子里摸一点酸菜,明儿咱吃酸菜烩鱼。”

    “可咱们家有一条,另一条,我想给芙蓉家送去。”杨波嘟囔。

    杨老爷子只管把他往外推:“都给他们家做了鸡汤了,这不,多香,费了咱们家好大一只母鸡呢,这鱼,就别给他们了。葫芦太小,吃鱼会卡住。”

    到底是杨老爷子小气。

    葫芦早已过了吃鱼会卡住的年纪了。

    杨老爷子欢天喜地的端着鸡汤往白家去,走到一半,又折了回来,叫上了王婶子跟杨波:“这么大的事,都得去。有个见证。”

    “爹,啥大事?”杨波不解。

    “我去芙蓉家,跟春娘说说,你跟芙蓉的事,这鸡汤还是热的,端着鸡汤,才显的心诚,好张口。”杨老爷子的小算盘敲打的很响。

    王婶子本不想去:“你一个人送鸡汤就罢了,哪能都去呢,耽误芙蓉休息。亲事就先别说了。”

    杨波更不愿意了:“爹,送一碗鸡汤,还要说亲事?有你这样的吗?我不去。”

    至少,杨波是拉不下脸的。

    “你不去就不去,不去我也能把这事给办成了。”杨老爷子脸上笑开了花,颤巍巍的端着一碗鸡汤就走。态度很是坚决。

    走了几步,发觉后面没人,又扭头喊:“杨波不去就算了,老婆子,你怎么不跟着来?多重要的场合啊。”

    王婶子无法,只得亦步亦趋的跟着。
………………………………

第362章 有事

    不用杀家里的芦花鸡了,葫芦自然是高兴万分,春娘洗了青苹果,葫芦坐在门槛上,欢天喜地的“咔嚓咔嚓”咬着。见杨老爷子与王婶子来了,便笑着打招呼:“婶儿,这青苹果可真好吃。”

    “好吃就行,这孩子。”王婶子很是疼他。

    杨老爷子瞪了他一眼:“青苹果又不是给你吃的。”

    葫芦低下头去。

    “老头子,怎么这样说呢,让孩子不高兴。”王婶子小声道。

    春娘已是迎了出来:“又让你们破费了,如今把鸡汤都做好了。”

    王婶子客气道:“我这个老婆子也没有什么手艺,不过是家常的鸡汤,也不知道味道如何,芙蓉喜欢不喜欢喝。”

    芙蓉已能坐起来了,她靠在床头,手里翻着上次陆掌柜给的私密菜单,刚看了几行,便闻到一股浓郁的香气。

    “喝吧,这老母鸡汤,最补了。”杨老爷子将鸡汤递过去,芙蓉喝一口,他便“吧嗒吧嗒”嘴。

    芙蓉有些喝不下了:“大叔,鸡汤,你喝了吗?不然,这鸡汤,你先喝吧。”

    杨老爷子摆摆手,抽出他的烟锅子来:“老母鸡汤太金贵,我可喝不起。你快喝吧,喝完了,我还有事跟你说呢。”

    芙蓉心里有不好的预感。

    春娘告诉她,杨老爷子慌里慌张的要给她预备鸡汤,她心里就有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的感觉。可既然鸡汤真的端来了,且看样子,杨老爷子也忙活了半天,芙蓉的心里,还是装满了感激。

    “这些天哪。听大夫的话,没敢让芙蓉吃太油腻的东西,平时都是白菜粉丝汤,或者蒸菠菜,说是,这样对身子好的。毕竟是肚子上受了伤。”春娘一面做着针线活,一面跟王婶子聊天。

    “大夫都是蒙人的,受了伤。身子本来就弱,据说关在天牢的时候,恨不得捉了老鼠来吃,如今天天躺床上,还不让见荤腥,那孩子怎么受的了?病也不容易好不是,依我说。就应该吃油腻的,什么鸡鸭鱼肉。只要有,就吃,以前不吃,那是因为穷。”杨老爷子抽着烟锅子,嘴也不停。

    “芙蓉,你的身子好些没有,喝了这鸡汤,身上怎么样?”王婶子还是比较关心芙蓉的身体。

    “婶儿,我身上好多了。有时候还能下地走走呢,没妨碍,这鸡汤做的很好喝,你看,这一碗,都被我喝光了。”芙蓉说着,将碗底翻转。果然,端过来的鸡汤,被芙蓉喝的一干二净。

    “能吃饭就好,能吃能喝的,身上也好的快。”

    杨老爷子收拾了碗,便一直盯着芙蓉。

    春娘放下手里的针道:“他大叔,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说?”

    芙蓉见杨老爷子眼神很是热切,便道:“大叔,这鸡是你养的,我也不能白吃,多少银子,我拿给你。”

    杨老爷子拍着大腿道:“你这孩子,不了解大叔的心哪。”

    王婶子知道杨老爷子要说什么,便觉讪讪的。

    “大叔的意思是?”芙蓉起了疑惑,将手里陆掌柜祖传的那张方子折好,洗耳恭听起来。

    “这个……芙蓉你也知道,这老母鸡汤啊,可是我跟你婶儿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杨老爷子试探着:“你喝了我们家的老母鸡汤,就得想着,能不能做我们家的……。”

    “儿媳妇”三个字还没说出来,便听到院子里传来一阵噪杂的脚步声,先进来的是陈九年,后面还跟着三五个衙役。

    春娘心里一惊,豁然站起:“又……怎么了?”

    进了一次天牢,受了那么些苦,如今见了衙役,春娘的一颗心都突突直跳。

    王婶子也吓的不知所措:“是不是,谁又犯了什么不是了?”

    陈九年拱手道:“春娘,真是对不住,吓到你了。没有人犯不是,我来是有别的事。”

    杨老爷子的正事还没说完,便被这突然进来的人打断了话,不禁有些不高兴,扭过脸去,假装咳嗽了几声。

    “杨大叔也在呢。”陈九年跟他打招呼。

    杨老爷子冷冷的道:“我有事。”

    “我也有事。”

    “你有事,你先说吧。”杨老爷子催促。

    “不然,杨大叔你先说。”陈九年恭恭敬敬。

    杨老爷子翻翻白眼:“我先说,让你们听去,可便宜你们了,你先说吧,你们走了我再说,我要说的,可是正正经经的事,得好好说,马虎不得。”

    陈九年又拱手:“芙蓉,喻府里,需要你去一趟。”

    谁也没想到,陈九年是来请人的。

    春娘显的有些谨慎:“喻府里来请,芙蓉这些天一直没有出门……”

    “春娘,是喻府里有事想请芙蓉,没有别的意思。”

    春娘的一颗心这才落回了肚子里,她有些为难的看着陈九年:“芙蓉受了伤了,你们也知道,如今,还没有大好。”

    杨老爷子没想到陈九年是来叫人的,说了一半的话又憋回了肚子里,这让他有些窝火:“芙蓉都快死了,躺床上动弹不得,你们还让她走路?”

    “喻府里来了软轿,我们抬着芙蓉去。”陈九年望着芙蓉,想征求她的意见。

    “来了轿子也不行,芙蓉这还有事呢。”杨老爷子掺和着。

    “芙蓉,你果然还有事么?”陈九年问。

    芙蓉摇摇头问陈九年:“喻府来叫我去,可知是何事,我也好有个准备。”

    陈九年黯然低下头去,继而,有些祈求似的道:“前一次,朴天赐去喻府里闹,说是他的夫人死了,喻夫人答应他的,只要在喻府门口闹事,停尸不埋,一天便给他两百多两银子,一共一万多两银呢,后来,你们也知道,夫人被关进了天牢,这银子,自然是没处寻了,朴天赐家里开着翠宝堂,也养着几个打手,于是明着来喻府里给喻老爷问安,实则是来要银子的,要银子不成,与我磨了嘴,也是我,骂了他几句,惹怒了他,在喻府里捅伤了一个看门人,他们就跑了,正好,那夜大雨,也巧了,衙役们追着他们跑,恰巧就在怀海城里撞上了你跟杨波,害的你……。”

    芙蓉问他:“是朴天赐捉回来了?”

    陈九年摇摇头:“朴家家底雄厚,只听说不给银子,他要去告状的,如今也不知人在哪里,从那一夜后,就没在怀海城见过他。”

    “那……。让我去喻府到底是?”芙蓉心里有些没底。

    “朴天赐的事,是衙门的事,以后有消息了,我自然会派人来通知你,如今,是喻府里有点事,喻老爷……。你爹,想叫你过去商量。”陈九年很有些祈求的意思。

    喻老爷是怀海城县令,他能有什么事跟自己商量呢?芙蓉越来越觉得奇怪,可既然陈九年亲自来了,又带了衙役跟软轿,芙蓉也不好拒绝:“那我就跟你走一趟。”

    陈九年立即叫衙役抬了软轿进来。

    “芙蓉,果然行么?能去么?身子要不要紧?”春娘还是有些不放心。

    芙蓉拉着春娘的手安慰她:“是去喻府,还能有什么要紧,不久就回来了,你且放宽心。”

    一行人抬着芙蓉而去。

    空留下春娘坐着担心,手里的针线活也没法做了。

    杨老爷子酝酿好的情绪被打乱了,准备好的话也没说出来,心里真不是滋味,“吧嗒吧嗒”抽了两下烟锅子,便摇头,叹气,摩挲着装鸡汤的碗道:“为什么每次我要说话,都有人来打岔儿?”

    王婶子自然是心知肚明的:“不如,下回再说。”

    “不行,我憋不了那么久。”

    春娘问:“他大叔有什么话要跟芙蓉说吗?”

    杨老爷子灵机一动:“春娘啊,其实,最应该先跟你说。”

    “他大叔要跟我说什么?”

    “我……。”

    “爹――家里的羊有一只不行了。”杨波站在门口喊:“爹你回来看看。”

    杨老爷子没好气的道:“又来叫我回去,我才不会上当,羊死了就死了吧,芙蓉才最重要。”

    杨波本来想阻止杨老爷子,可杨老爷子这一次明显是铁了心要把事情给说出来,他也无法了。

    “春娘啊,这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个,你懂吧?”杨老爷子开始试探春娘的意思。

    春娘脸一红:“他大叔,我知道你是好意,可我年纪也有一把了,又有孩子们在身边,改嫁的事,我从来没有想过。”

    杨老爷子叹口气:“春娘,我可没操心你改嫁的事。”

    “那他大叔的意思是?”春娘的脸更红了。

    “我的意思是说,芙蓉呢,也老大不小了,依着怀海城的规矩,这孩子,早应该嫁人了,只是底下有弟妹,她呀,一心为弟妹操持,所以也给耽误了,如今,有了你春娘,葫芦与茶茶,自然是生计不愁,也有了依靠,不如,就让芙蓉嫁人算了。”杨老爷子眼睛滴溜溜乱转。

    春娘松了一口气:“他大叔说的在理,是应该给她找婆家了,瞧,你们家杨波,跟芙蓉差不多大,都娶了亲的。”

    说出这话,春娘又有些后悔,白家村的人都知道,杨波是死了媳妇的,此时提起来,倒显的不合时宜。

    “娶了亲有何用,唉。”王婶子叹气。

    “春娘,你觉得我们家杨波,这孩子怎么样?”
………………………………

第363章 来人

    说起杨波,春娘倒是有一肚子的话:“杨波这孩子,虽我与他接触不多,可我知道,他是个好孩子,对我们家芙蓉,自然是没话说,就是对我,也是恭敬有加,对我们家葫芦,也是喜欢的不得了,我记得,还给茶茶买过头花呢,这孩子,心善。又勤快。”

    “既然你也这么觉得,那不如,把你们家芙蓉,嫁给我们杨波得了,反正也没便宜外人。再说,一应成亲的东西,我们杨家也准备好了,门口的喜字还贴着呢。”杨老爷子说了这话,不觉打嘴:“那都是以前的,若芙蓉嫁过来,我们自然准备新的,不让你们芙蓉受委屈。”

    春娘有些犹豫,她没想到杨老爷子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往日里,杨老爷子见了芙蓉,好像也没给过什么好脸色,而且,自人春娘来了白家村以后,杨老爷子明里暗里,也向春娘告过几次芙蓉的状,怎么如今,倒张罗起了这事?

    杨老爷子瞧出了春娘的犹豫:“孩子大了,自然是不中留的,你舍不得芙蓉,可若嫁给我们杨家,咱们就是一家人,多好,吃饭都能在一块。你什么时候想看她,都方便。而且,我们杨波对芙蓉,你也说了,没得挑,像你吧,这一辈子,没有靠的住的男人,喻老爷那边,守着喻夫人呢,你看你一个人,过的多凄惨,这找个好相公,是极重要的呀春娘。”

    王婶子拿胳膊肘儿捅了下杨老爷子,为了成功说服春娘将芙蓉嫁给杨波。杨老爷子把春娘的伤心事都提了出来。

    春娘还是有些犹豫。

    杨老爷子道:“你是怕我们杨家给不起彩礼?春娘,一品楼可不少挣银子呢。”

    春娘摇摇头。

    “那,你是怕我们杨波不能好生对芙蓉,他敢,我卸下他一条腿。”

    春娘又摇摇头。

    倒是葫芦。听到杨老爷子这样一句话,吓的一溜烟跑不见了。

    “那你是,怕我不能好生对芙蓉?我敢,我卸下自己一条腿。”杨老爷子打着保票。

    为了让杨波娶到芙蓉这个正经人家的闺女,他豁出去了。

    春娘却还是摇摇头。

    “我都准备把一条腿卸下来了,这还不够诚心吗?春娘,再说,那老母鸡汤。我都炖下了,芙蓉也喝过了不是?”

    春娘搓着手:“他大叔,我知道,你们一家人,对我们家,都很照顾,可是……。”

    “还有什么可是?你喜欢我们家杨波不喜欢?”杨老爷子穷追不舍。

    “我倒是喜欢杨波这孩子。”

    “那不就行了。自古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吧。媒妁之言吧,你喜欢杨波,这事不就成了?”杨老爷子大喜。

    “他大叔,我……。。”春娘本不想说出来,可杨老爷子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架势,恐怕不给他一个说法,他是不肯善罢甘休的:“你也知道,我们家芙蓉,自幼就命苦。从小啊。她就被扔了,又被别人捡去,后来,几经转折,才被白家村的人捡到,活了命。”

    说起这些,春娘流了泪。

    “命苦也不耽误嫁人。”杨老爷子噘嘴。

    “好不容易长大了。为了葫芦跟茶茶,芙蓉起早贪黑,做着男人们做的活计,别人家的小姐,都是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专心在家看书,做女红,我们家芙蓉,没上过学堂,也没学过什么女红,尽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