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芙蓉女-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半晌午的时候,几个官差押着几个婶子大娘,从芙蓉店门口经过,芙蓉认出,这几个人是在熊掌柜的铺子里做衣裳的,便凑上去问:“婶儿,你们这是咋回事?”

    “铺子里出了人命事,官差要拉我们去问话。”一个婶子含着泪道。

    原来出人命事的铺子是熊掌柜的铺子。

    围观的人跟着议论纷纷,有的说,熊掌柜的昨天就已经被捉进了牢里了,脚镣都戴上了,有的说,熊掌柜的铺子已被勒令永远关张了,还有的说,熊掌柜过不久就要被斩首了。

    雪纷纷扬扬,扑的人睁不开眼,芙蓉扣紧了小袄,探着头望着那几个官差的背影,这算是她重生到石米镇以后,遇上的一件大事了。

    官差刚走,另有几个年长些的官差,拿着白色的封条而来,封条上面用毛笔写着粗体大字,每走到一个衣裳铺子,官差便把人赶出来,贴上去两张。因天冷,官差出来做这事,心里也不爽,边贴边骂的,到了何秀花铺子门口,何秀花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让贴封条,还指着芙蓉家的铺子道:“她家开的早。怎么不贴她家的?”

    官差理也没理何秀花,直接进去把柳氏拉了出来,嘴上说着:“如今石米镇所有的衣裳铺子都得停下来查看,谁不让贴封条,就是造反。”

    官差明显有吓唬何秀花的意思,何秀花开的铺子,如今连本钱也没有收回来,哪里愿意就这样关了,眼看官差要把铺子门关上了,何秀花索性躺倒在地上装死。

    人群里有人惊呼:“呀。杨家媳妇气晕过去拉。”

    “是啊,大雪天的,躺地上多冷啊。一会儿不是冻僵了。”另一个人附和道。

    这些年长的官差,什么样的人没有见过,对于这样一哭二闹三上吊或是装死的,理也不理,直接砰的关上了门。把封条贴上,然后从何秀花脸上跨过去,荡起了一层雪,呛的何秀花直咳嗽,眼见铺子也被封了,自己的娘还坐在门槛上。何秀花只能坐起身来,拍拍背上的雪,冻的直打哆嗦。又不敢骂官差,只能在心里嘀咕:敢贴我们的铺子,回头天上打雷,劈死你们两回。

    官差来封芙蓉的铺子了,昨天夜里。芙蓉也已经想清楚了,若真跟何秀花一样。又是打滚又是哭闹的,倒也于事无补,万一自己也被捉了起来,那茶茶,葫芦以后可怎么办呢,眼看就要过年了,还是安生些好。若运气好,开了年,铺子能再开,若运气不好,石米镇不准人开衣裳铺子,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官差大哥,您看,能不能等我把铺子里的东西都收拾出来?虽是开铺子,到底不富裕,这里面的家当,我还要靠着过日子呢。”芙蓉问。

    两个官差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回头看了看何秀花,心想这个姑娘倒主动,且语气也和缓,便说:“去收拾吧,不过得快些。我们的封条,晌午前得封完。”

    葫芦从人群里探出个头,跑到芙蓉身边道:“姐,我也收拾。”

    芙蓉把门口清理出来一片空地,先是跟茶茶把桌子抬了出来,然后便是椅子,布匹,还有一些针线包等,因临近年关,芙蓉又不太做小袄,手下做的大多是些薄衣裳,所以堆积的布料并不多。葫芦将几个茶杯放在桌子上,茶杯一滚,又掉在地上,葫芦没看清,一脚踩在上面,滑出老远,跌翻在地,爬起来拍拍屁股,又去捡地上的杯子。

    “这小孩真懂事。”有人夸赞:“这么小,就知道收拾家里的东西了。还知道把茶杯捡起来。”

    葫芦捡起那个茶杯,趁着芙蓉不注意,往前走了几步,偷偷的把杯子扔的远远的:“让你摔我。”

    路人惊呆了,原来这小孩子是有仇当场就报啊。

    何秀花见芙蓉铺子里搬出东西来,便扯着嗓子喊:“她都能把东西搬出来,为啥我们的东西还在里面?我也要进去搬我家的东西。”

    “刚才你有说要搬东西吗?有那时间,你只顾着在地上躺尸呢?这会儿门都封了,你还想进去搬?过了这村没这店了。”一个官差不耐烦的说道,一路封店,什么鸡飞狗跳的,还有大娘扯着官差衣裳哭着抹鼻涕的,弄的他们也烦躁起来。

    “我进去搬了东西,再把封条给你们贴上不就完了。”何秀花掐腰道:“里面的布料可是我们用银子买的。”

    “给你们铺子贴封条,就是不让你们开门,你自己撕了揭,揭了撕,我们还贴它做什么?你若真撕下来,那就只能去衙门说理了,到时候,罚的银子,可比你那点布料值钱多了。”官差的一席话,吓住了何秀花,她也不敢乱喊乱叫了。

    等官差一走,柳氏才又哭又骂:“天杀的,我那布料值几十两呢,这一弄,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开铺子,布料不都生虫了?以后就只能张嘴喝西北风了?”

    “省着点泪吧,娘,一会儿嗓子哭疼了,还得花银子看病呢。”何秀花抹抹泪:“自从刘会嫁进咱们家,她天天当少奶奶,我就没有走过好运,都是她的晦气。”

    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坐那骂骂咧咧了半天,见人走的差不多了,再骂别人也听不见的,便各自拍拍身上的雪,回家去了。

    大雪很快覆盖了来往的脚印,天地间一片洁白,石米镇街上的雪又比昨日厚了一分,看上去很松软,踩上去“咯咯”的响。因几家衣裳铺子被封住了,这条街倒显的出奇的安静。

    王婶子远远的推着一辆平车过来,因没有打伞,她头上的防风巾子都白了。一见葫芦站在铺子门口,赶紧取下防风巾子,抖抖上面的雪,给葫芦系在脖子里道:“天冷的很,别冻着了孩子。”

    王婶子听说今日封铺子,料想着芙蓉铺子里的东西没法往家搬,便去邻居家借了辆平车,帮着芙蓉把桌,椅,布料的搬上平车,然后把葫芦塞在车子前面,一路往家去了。

    虽天冷,但搬来搬去的,个人身上都出了汗,卸完东西,芙蓉取了条干毛巾,让葫芦跟茶茶擦擦身上的汗,自己把床边腾挪出一个空当,将铺子里拉回来的东西码上,才去做了晌午饭。

    晌午饭是猪肉面片,芙蓉吃的索然无味,洗过碗后,去烧了半壶温水,将西屋的蘑菇淋了淋,茶茶靠着桌子角问:“姐,为啥他们要封铺子,咱以后是不是没有银子买米了?”

    芙蓉摇摇头,她不想茶茶跟葫芦担心生计,昨晚上她也算了一笔帐,自入冬以来,自己满打满算的,共做了六件衣裳,到手的银子共是八两,除去铺子一个月要交一两的租金,还得衣裳的成本,什么布料,金线,绣花,能赚到手的,也就三两多,这三两多,还包括了自己的辛苦钱,自己当初去郑家娘子铺子上帮忙,一个月也有一两多的收入,这样算下来,利润并不是很高,且腊月里,因棉袄多半都是自家做,没有人添置薄衣裳,怕是铺子里的生意更差。这样一想,关了铺子,也不算什么坏事。

    入冬以来,每次睡觉前,芙蓉都烧半锅热水,让茶茶,葫芦烫了脚再去睡,这样便会睡的踏实,这晚烫脚,葫芦把小狗抱在怀里,看芙蓉坐在灯下做针线,便问说:“姐,为啥小狗不烫脚呢?”

    “因为小狗不怕冷。”

    “可是小狗都没有穿衣裳啊。”葫芦说着,爱惜的把自己的小袄解开,轻轻的包住小狗,小狗蹭进他怀里,葫芦便咯咯咯的笑起来。

    “小狗不是没穿衣裳,它穿的是毛背心。”芙蓉也觉得有些好笑。

    做小孩子真好,不用担心房子漏不漏风,不用担心明天有没有饭吃。

    家里的草房子又有些漏雪了,记得下大冰雹的时候,屋子里到处都是冰雹,杨波帮着盖了屋顶,好了一些,可如今雪大,四面八方扑过来,屋子缝隙大的地方,还是呜呜呜的灌进了雪花,芙蓉到灶前找了些秸秆,端着蜡烛,把缝隙一点点塞住了,才脱了鞋子,坐在床边把脚泡进盆子里,葫芦轻轻的从被窝里探出个头,把头靠在芙蓉背上说:“姐,二姐说,咱家的铺子没有了,以后不让我问你要猪八戒糖人。”

    “恩。”

    “二姐说,以后咱家没有肉吃了。”葫芦有些沮丧:“二姐说……”

    “葫芦,睡吧。”芙蓉把他按到被窝里,自己擦了擦脚,脱了衣裳,把灯吹熄了。
………………………………

第157章 假装出淑女的样子

    次日早上起来,芙蓉打开门,院子里像是铺了一层厚厚的棉花,乡下人一般开了堂屋门,接着会去把大门打开,那些大门开的晚的,会被别人认为是主家懒,还没有起床。

    打开大门时,一股子北风夹着寒气扑过来,芙蓉不禁缩了缩脖子,探头望了望,这个时辰应该都起来了,烧火的烧火,放羊的放羊,石米镇却还是静悄悄的,那种死一般的静,芙蓉只能用一句话形容了: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跺跺脚上的雪,芙蓉去厨房给锅里添些水,又另放了几个馒头在笼屉上,昨晚虽睡的早,但迷迷糊糊的总也睡不安生,烧着火,都还在犯困。好不容易给锅里搅上稀饭,按平日里的习惯,芙蓉会先吃了,然后把早饭盖在锅里,等茶茶跟葫芦起来了,她们自己吃,掀开锅盖,才想起来,今天,或者以后,也不用去衣裳铺子忙活了。

    不用去衣裳铺子忙活了,那就是不用起早了,芙蓉叹口气,拖着困倦的身子奔回东屋里,一头栽到床上,蒙着被子想睡个回笼觉。

    芙蓉身上凉,一掀被子,葫芦光着屁股受了凉,便开始眯着眼嗷嗷:“大姐,冻死了……被子漏风。”

    芙蓉用脚蹬蹬他,他便又睡着了。

    躺在那望着屋顶子,听着外面呼啸而过的北风,芙蓉心里开始盘算家里的银子了,银子真是一件让人揪心的东西,多了,花不完愁怎么花,少了,不够花也愁怎么花,盘算来盘算去的,芙蓉就睡不着了。翻身下床,找了个袄子披上,把钱匣子打开,将里面的银子,铜钱一点点的收拾出来,然后开始算帐,一两,二两,一文,两文。一共是五六两银子,芙蓉数的手酸,总怕自己会漏过一两。细想了想。上回还得了喻府五两银子,那么,就是十来两了。

    普通人家过一年,不带别的开销,大概也就是十七八两银。

    十七八两银。对于有钱人家来说,或许只是一顿饭的价钱,但对芙蓉一家来说,这数目还真大。

    记得《红楼梦》里有个情节,刘姥姥因女儿,女婿的日子过不下去。便带着外孙子去荣国府,算是跑了一趟亲戚,求着人家给个生活费。补贴补贴,一开始人家并没怎么把她当亲戚,但是临走时,还是给了她二十两银子。这二十两银子,大户人家根本不放在眼里。但对于刘姥姥这样,全家张嘴等吃饭的人家来说。便是一年的口粮。

    若是自己家也有一个这样有钱的亲戚就好了。芙蓉心里直念叨。可这个时候,上哪抢个有钱的亲戚去,还是老老实实的挣钱吧。

    正数着钱,便听到有人拍大门,啪啪啪的很响,接着便是踩雪的声音,小狗听到动静,早已窜了出去,站在堂屋门口汪汪汪的叫起来。

    芙蓉系紧小袄出去一看,对了,今天是高姑娘成亲之日,自己怎么给忘了呢,高府上抬着轿子来接,如今都到了家门口了。

    寒暄过后,芙蓉将茶茶叫起来,对她说自己要到隔壁镇去,让她看着点葫芦,天凉,雪深,别让葫芦到处乱跑。

    茶茶揉着惺忪的眼答应着,葫芦一听芙蓉要去隔壁镇,当下一个机灵,从被窝里钻了出来:“姐,我也去。”

    “天冷的很,你跟二姐在家呆着,姐一会儿就回来了。”芙蓉把他按进被窝里:“光着屁股就爬起来,也不怕把小屁股冻坏了。”

    刚按下去,葫芦便又跟弹簧似的爬了起来:“我要去,我要跟大姐去。”说着,自己找到小袄,就往自己身上套。

    反正留葫芦在家也没用,他愿意去,又这么主动,那就带他去好了。趁茶茶给葫芦穿衣裳,芙蓉去厨房里把早饭盛了出来,吃点早饭,身上才暖和一些,还有一个原因是,万一今天去高姑娘那,跟上回一样,晌午了也没弄到饭吃,那吃个早饭,至少还能垫一下。

    到高府时,却是净悄悄的,芙蓉扒着轿帘子一看,里里外外一点喜庆气氛都没有,心里不禁纳闷,不会高老爷,高夫人又反悔了吧?

    轿夫笑着说:“芙蓉姑娘,怕是我们小姐已经坐了轿子往姑爷家去了,咱们也赶上去吧。路上雪大,耽误了时辰,这会儿咱们得快着些。”

    芙蓉才想起来,今天是高府嫁闺女,不是高府娶媳妇,难怪他们府上没什么动静,有动静的应该是新郎家才对。

    太阳升起来了,温暖的光照在雪地上,反射出如彩虹一样的颜色,温度终于升高了些,芙蓉把侧面的帘子放下来,抱着葫芦,又开始一路颠簸。

    到了新郎家,果然人都快到齐整了,里里外外挂着红绸布,虽新郎家穷了些,房子也落魄的很,但因沾了喜庆气氛,看着倒也温暖,这些火红的绸布挂在门脸上,看着像是雪地里的炭火,让人忍不住就想接近。

    有个四十多岁的男子在门口喊礼接客,比如有亲朋好友的送了二十两银子贺礼,他就会喊:“某某,白银二十两。”然后把人家请进屋去。轿子在这男子身边停下来,芙蓉亲自掀了轿帘,先把葫芦放在地上,然后自己也钻了出来,男子看芙蓉跟葫芦都年纪不大,以为轿子里还坐的有老人,便弓着腰,掀了帘子道:“老夫人?老太爷?下轿吧?到地方了。”

    掀开帘子却发现里面只剩下一条小狗,小狗受了惊,直接从男子脸前面窜了下来,吓的他差点站不稳,回过头来,芙蓉已抱着葫芦进去了。小狗汪汪了两声,也闪了进去。

    高姑娘成亲仪式上,另有媒婆喊着礼,什么一拜天地,二拜高堂,高老爷,高夫人如今也没给姑爷难堪,到了这个份上,也只有坐在父母之位受礼了。

    礼毕,开席,雪地里搭着棚子,一溜二十多张桌子摆开,上面放着烧鸡,酱牛肉,红油肘子,八喜丸子,蜜枣汤等,看这架式,应该是高姑娘的爹娘赞助了不少,客人们围着桌子坐了,便拿起筷子开吃。

    葫芦急的抓耳挠腮,在家时,过年也没有吃过这么些好的,得赶紧捡个位置开吃的好,芙蓉四下打量,这人也坐的差不多了,哪里还有位置的,正着急,有个家丁跑出来,把芙蓉,葫芦往屋子里请。

    芙蓉心想着,不会又出了什么事吧,如果真这样,一会儿自己出来,盘子里的菜怕都被吃光了,难道又跟上次一样,空腹而回,饿的眼睛直冒金星子?那也太惨了。

    葫芦说什么都不愿意进屋,一手拉着芙蓉的胳膊,一手指着院子里的那些酒席,意思是说,姐,咱吃饭要紧。看来葫芦也被饿怕了。

    那个在门口喊礼的男人适时凑了上来,打量着芙蓉跟葫芦对家丁说:“我可告诉你,这俩人,没给礼金,吃饭,当然没她俩的份,她们是偷偷跑进来的。”

    芙蓉脸上尴尬起来,本以为自己是来当媒婆的,没想到还得交礼金。

    “芙蓉姑娘,我家小姐交待了,说您是贵客,当然要以贵客之礼接待,您屋子里请。”家丁撇了喊礼男子一眼道:“小姐说了,芙蓉姑娘不用交礼金,也是贵客。”

    屋子里果然别有洞天,先是高姑娘的爹娘坐在桌子边,然后便是新郎的亲戚,虽都是至亲,但总共也就五六个人,屋子里的桌子极大,圆形,芙蓉一看桌上的菜,不禁吃了一惊,不但有什么,酱牛肉,红烧鲤鱼,爆里脊,还有八喜丸子,扬州狮子头,另外一些摆的眼花缭乱的菜式,芙蓉愣是没叫上来名字,还没等人招呼,葫芦便爬上了凳子,还不忘给芙蓉拉拉椅子:“姐,你坐这。快来。”

    芙蓉又不是高姑娘的至亲,正在犹豫坐这合适不合适,便见高老爷站起来道:“芙蓉姑娘,前几天,对不住啊,我这老头子,说话倔了点,你看,这礼都成了,说起来,也得多谢你,你就坐下来吃吧。”

    “是啊芙蓉姑娘,难为你大雪天的,跑来跑去,这外面多冷啊。”另有一个人附和。

    芙蓉只得坐下来,好吧,芙蓉本来也想坐下来的。

    虽都是好吃的菜,芙蓉毕竟还端着点,假装出很淑女的样子,把女汉子的气质深深的隐藏了起来,葫芦却是风卷残云,大口大口的嚼着丸子,手里还抓着个鱼尾巴,芙蓉只得拿手帕子给他擦擦嘴,心里直念叨,葫芦,你这是两辈子没吃过饭了么,慢慢吃不行?不过,好像,自从自己重生以来,确实没有见过葫芦吃这些精致的菜式,也难怪他了。

    葫芦见芙蓉扭扭捏捏的,倒还很不习惯,抹着一嘴的油问芙蓉:“姐,你为啥不快点吃?在家你吃饭可快了,坐轿子里,你对我说,要大吃……一顿。”

    好吧,葫芦果然又站错了队伍,说出这些话来,芙蓉的脸都红了,恨不得拎着葫芦的脚给他扔到雪地里打滚去。众人直视着芙蓉,尴尬的笑说:“冬天多吃些好,身上暖和。”
………………………………

第158章 辣椒

    吃完酒席,高夫人另让人装了几盒好吃的,说是一会儿要给芙蓉捎带回家,然后趁没人,从袖子里拿出五两银子道:“这是谢你的。这些天,你也够忙活的呢。”

    芙蓉接过温热的银子,银子的份量被握紧手心里,是一种很踏实的安全感,思来想去的,心里到底有些内疚,上回高姑娘的亲事,二老不同意,还是芙蓉教她的,就说跟新郎已有夫妻之实了,结果气的高姑娘爹娘张牙舞爪,于是叹口气,跟高夫说道:“夫人,不瞒你说,上一次高小姐说的,她跟姑爷生米成熟饭了,其实是不对的。”

    “恩?”

    “她们,其实什么都没有,那些话,只是我教她们说的,为的是,让你们同意她俩的婚事。”芙蓉见高夫人阴着脸,心里也有些没底,高夫人不会大怒之下,撤销此次婚事吧?可如今,真的都洞房了……

    高夫人站那呆了半天,突然抓住了芙蓉的手道:“这事我都知道了,我女儿都告诉我了,没想到,你还肯告诉我。”

    芙蓉松了一口气。

    回去的时候,依然是坐着轿子,只是轿子里多放了些吃食,葫芦用手搂着那些吃的,不停的打着饱嗝,这一趟,芙蓉又有五两银子入手,回到家,把这白花花的银子放在钱匣子里,芙蓉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五两银子,自己上个月做了一个月的衣裳,也没有赚这么多。

    太阳升到头顶了,虽还有些寒气,到底比早上暖和多了,芙蓉将桌子拉到门口,然后将铺子里拉回来的布料码放在桌子上,另端了针线篓子。自己坐在门口,借着亮光,打算给茶茶,葫芦各人做一件小袄。

    棉花还是现成的,料子也是现成的,做小袄,倒也不费事。半下午的时候,已经做好了一半,芙蓉伸伸懒腰,起身收拾了东西。往王婶子家而去。

    已是腊月了,王婶子坐在屋子里剪辣椒,这些火红的辣椒是夏季晒干的。拿细绳子串了起来,挂在家里,每次吃的时候,取下来两个,不管是炒菜。还是放到面条里,都辣辣的,吃的人嘴里冒火,在严寒潮湿的地方,吃辣椒也是一种取暖去湿的方式。至少王婶子家每年,都会弄上三五串的辣椒。留着冬天吃。

    每次切辣椒,手都被辣的生疼,且每日取下来两个切。也麻烦,王婶子便趁着没事,搬了个簸箕在厨房门口,自己挨着门槛坐着,将一串串的辣椒放在簸箕里。另外找了个竹篓子,用剪刀咯咯咯的将一个个辣椒剪成几段。然后统一扔进竹篓子里,以后再把竹篓子挂在厨房里,这样每次吃的时候,用勺子挖一下就行了,也免了手疼。

    这是王婶子在生活里积累的经验,芙蓉还不懂这些,当然,她家里也不常吃辣椒,虽然她喜欢辣椒的辛辣味,又很下饭,又暖和身子,但她辣椒吃多了,便会拉肚子,而葫芦这样的小孩,一个辣椒,便能辣的他嗷嗷乱叫,流着鼻涕泡抹眼泪。就像院子里的那些鸡受了惊似的。

    “芙蓉,我这辣椒剪的多。你拿回家些留着吃吧,自己家晒的,又干又香,外面卖的,都没这个好。”王婶子一边忙着手里的活计,一边说道。

    芙蓉摇摇头:“我看看就行了,家里都是孩子,不敢吃这个。”

    “你说,这衣裳铺子也不让开了,以后这日子可怎么过呢,恩?我早上去集上买了些盐巴,就这到处都是的盐巴,一斤还涨了两文钱,两文钱,就是一个烧饼钱哪,庄户人家,哪里有那些闲钱买东西了,以后。”王婶子也摇摇头,把剪刀放在腿上,揉了揉酸麻的手道。

    这时候的盐巴,还是大粒盐,不是现代的精盐,大粒盐也有好处,就是腌菜方便,但吃饭就惨了,必须拿刀研磨碎了,然后才能放在罐子里用,不然,做饭放大粒盐,不好掌握咸淡。

    “你瞧,我上午去买了三四斤盐巴,花了我一二十文钱呢,只顾着剪辣椒,那大粒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