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女-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瞧,我上午去买了三四斤盐巴,花了我一二十文钱呢,只顾着剪辣椒,那大粒盐我还没有研磨。”王婶子叹了口气:“那铺子,也没说啥时候让开?”
“没有。”
两个正聊着,就听到葫芦隔着院墙喊起来:“姐,有人找你……有人找你…。。。有人找你。”
这大喇叭一样的声音,芙蓉听一遍就震耳欲聋,这货一连喊了三遍,还不带歇的。
原来是李珍珠来了,多日不见,她胖了些,手腕比以前粗了许多,脸上也肉肉的。
“珍珠,这么冷的天,你怎么出来了?”芙蓉上前去拉住她的手,李珍珠努努嘴,芙蓉才看到,屋子里码着些年货,还有一些腊肉。
“这是府上为过年采买的,我拿一点来,让你们也过个肥年。”李珍珠笑。招呼葫芦上前,一把抱了他起来道:“葫芦也胖了一点了。不过天冷了,小孩容易生病,你可得多看着些。”
“恩。”
“听说沿街的衣裳铺子被封了。我本来想帮着你,跟我爹说说,看能不能活动活动的,可我爹那也说不通,你也知道,虽说刘府有些银子,到底不敢跟官府对着干,也不知道,到底是个啥情况。”李珍珠对芙蓉的事,简直比对她自己的事还上心一些。
芙蓉不由得要安慰她,反正铺子都关了,就算是活动活动,也不可能只开自己一家的铺子,让别人家的铺子还关着,这样,官府自然无法交待。
“那个小袋子里装的是什么?”葫芦指指桌子上的一个细布白袋子。
“那是精盐,是府上在县里买回来的,我看味道比大粒盐细些,就给你们拎一点过来。”李珍珠把袋子打开,里面的盐果然如细沙一样,白的透亮,芙蓉沾了一点尝了尝,吃起来比大粒盐细多了,且味道也纯净许多。没有一点杂质。
“府上的大太太还有没有为难你?”芙蓉给李珍珠倒了一杯茶,李珍珠捧着喝了:“没有,自从上回,你帮着嫁了大小姐入杨家,大太太她,就不难为我了,再说,还有刘天心为我撑腰呢,呵呵,我倒不吃苦,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再也不用流离失所了。”
李珍珠眼睛里有一层叫做幸福的东西,从最开始的,李珍珠拎着茶壶伺候人,到后来,在自己铺子里帮忙,到如今的刘府少奶奶,她一路走来,很是艰辛,难得的是,如今她飞上枝头,还没有忘记自己这个穷朋友。
芙蓉挖了一碗精盐出来端在手里,拉着李珍珠去王婶子家串门,以前李珍珠也得过王婶子的照顾,自己对她也十分尊敬。
王婶子见李珍珠来了,心里也高兴,当即站起来,拍拍身上的辣椒粉,倒了两碗茶放在桌子上让她们喝,刚倒好,自己又后悔了:“这茶呀,你俩还不能喝,我这剪了好半天的辣椒,手上都是辣味,刚倒的茶,茶碗都是辣的。”王婶子有些不好意思了。
“婶儿,这是珍珠给你送的精盐,在城里买的。”芙蓉把端的盐放在桌子上:“你研磨大粒盐之前,可以先吃这个。”
王婶子看着那么细碎的盐堆在碗里,轻轻的一碰,就像要掉落下来似的,十分爱惜,摸也不敢摸了,捧着碗放到厨房里,然后便陪着李珍珠说了半下午的话,临走时,王婶子把晒好的辣椒提起来一串,交给李珍珠道:“闺女,把这提回去吃。”
刘府一到过年,什么肉类活禽的都有,就连兔子,都新买了二三十双,自然不少这一串辣椒,李珍珠将辣椒放在桌上道:“婶儿,这辣椒你留着吃,我们那,什么都不缺呢。”
一串辣椒,就像一串红灯笼,虽然是自己田里产出来的,但王婶子也觉得,金贵的很,对于自己家的一针一线,王婶子想的都是节约,可送李珍珠东西,王婶子却毫不吝啬:“闺女,你听我的,拿回去吧,总来送东西,不往回拿东西,刘府的人该有想法了,不管多少,拿回去一点,总是堵一堵别人的嘴。”
李珍珠谦让不过,只好收下。
芙蓉不得不佩服王婶子,所谓姜还是老的辣,王婶子能想到这一层,自己竟然忘了。
杨老爷子着急忙慌的从外面跑进来,扔下赶羊棍,就往茅厕里跑,边跑边说:“老婆子,这辣椒不要钱,你也不能顿顿放那么些啊,我这辣椒吃多了,屁股都火辣辣的疼,一天这拉了两三趟了。”
芙蓉,李珍珠尴尬起来,显然,杨老爷子没发现她们,等他从茅厕出来,洗了手,羊才从外面跑进来,杨老爷子捡起棍子,将羊赶进了圈里,回过头来,才发现家里有人,于是脸上一红,抽出烟锅子来,却怎么也打不着火:“你们来了很久了?”
“恩。”
“我说的话,你们都听见了?”
“恩。”
“那你们可以走了。”杨老爷子一头钻进屋子里:“那辣椒,也给芙蓉拿一串,让她们回家吃去。”
ps:
笑话一枚。。。
我有个朋友,身上没钱了,还敢去坐公交车,上车投币,司机翻眼看着他道:没硬币,投个游戏币也就算了,你投个奶片是想怎样?
………………………………
第159章 这东西,也就皇上配吃
“芙蓉家都是小孩,不敢吃那东西。”王婶子将李珍珠送出门去,回头见杨老爷子把头埋的低低的,便说:“那有啥不好意思的,这俩闺女,可不是跟咱自己的孩子一样。”
“那可不一样。我生不出那么风风火火的闺女。”杨老爷子用烟锅子指指芙蓉家的院墙:“我听说,芙蓉去城里卖蘑菇时,正好有几个汉子找杨波的麻烦,芙蓉上去就把他们收拾了,你说,这女娃,像咱们生的?”
“有几个……汉子去找杨波的麻烦,哟,我怎么没听说,那杨波有没有事啊?”王婶子着急起来。
“杨波有芙蓉护着,能有啥事?我听说是,芙蓉飞起一脚,就给那汉子蹬晕过去了。”杨老爷子添油加醋的,把芙蓉形容的跟一女英雄似的,那天的情况,他并没有见,只不过是听街上的人讲的。故意说来吓王婶子,没想到,王婶子果然被吓的不轻:“那芙蓉的脚没有事吧?有没有闪着?”
“老太婆,跟你说话真没意思,我这是跟说书先生学的,你都没听出来?唉。你也就能围着灶台转了。”杨老爷子摇摇头,抽他的烟锅子去了。
王婶子放心不下,把辣椒收到竹篓子里,没有剪完的辣椒还挂到墙上,洗了洗手,把围裙取下来,就赶紧的到芙蓉家来打探消息。
芙蓉把那天的事跟王婶子说了一遍,虽不惊心动魄,王婶子却听的差点流汗。她这个当娘的,为杨康操了半辈子的心,如今杨康娶上了两房媳妇,也没有她操心的份儿了,当下。也就只好操杨波的心了,杨波虽是老二,但一向听话,懂事,没听说他随便惹出什么麻烦的,或许是因为这个,王婶子听说有大汉找杨波的麻烦,才会那么的紧张。
晚饭两家是合在一起吃的,芙蓉将那些红烧鲤鱼,八喜丸子。狮子头的菜式热了热,满满的摆了一桌子,杨老爷子因拉了几次肚子。腹中饥饿,端起米饭配着菜就吃起来,葫芦看上了碗里漂浮的丸子,想用筷子去夹,夹了半天。也没夹住,杨老爷子筷子一伸,稳稳的将丸子夹在中间,嘴一张,吃了下去,葫芦坐着着急。眼见杨老爷子把丸子都快吃干净了,他再也坐不住了,伸手捧着装丸子的碗放在自己面前:“这是我的……”
一桌子的菜。哪有搂着碗吃的,芙蓉将那碗丸子夺过来,放在桌子中间,葫芦伸手抓了两回没抓着,便撇着嘴坐那吃米饭。
王婶子夹了两个丸子放在葫芦碗里。有点怪杨老爷子总跟小孩子闹着玩了:“小孩爱吃这,咱都是大人了。跟小孩抢个啥?”
杨老爷子才没功夫理王婶子,自顾自的研究起那碗狮子头来。
红烧狮子头,又叫四喜丸子,是取吉祥之意,乃是淮扬一道名菜,有肥有瘦的肉红润油亮,配上油绿的青菜,加上扑鼻的香味,让人很有食欲。传说唐朝时,有一天国公宴客,府上的名厨做了一道葵花斩肉,端上来后,只见那巨大的肉团做成的葵花犹如雄狮之头,食客们便劝说:郇国公半生戎马,战功彪炳,应佩狮子帅印。自那以后,葵花斩肉这道菜,便名狮子头,从此,扬州便有了狮子头这道名菜。
杨老爷子当然不会知道狮子头的来历,也不懂狮子头的内涵,只是觉得,这个丸子,怎么比普通的丸子大出来许多呢?先是用筷子插一插,然后又用筷子挤一挤,摇摇头说:“这东西,不好降服啊,太大了。”
王婶子低头敲敲碗,意思是说别折腾了,赶紧吃吧。
杨老爷子听出了那意思,便撇嘴道:“不捣一捣,这么大个丸子,怎么吃进嘴里?我的嘴有这么大么?”
“啪啪啪。”杨老爷子正在跟狮子头斗争,芙蓉家的大门响了起来,芙蓉另点了一只蜡烛,去开了门,借着光一照,原来是杨波,背上还背着个包袱,脸冻的通红:“我爹娘在你家不,芙蓉?”
“恩,在,快进来吧。”芙蓉让出个空当,如今天黑的早,每次吃晚饭,都得点着蜡烛,只是没想到,黑灯瞎火的,杨波回来了,是了,上次去城里卖蘑菇,杨波有说过的,说他腊月就回家了,只是自己忘记跟杨老爷子说了。
杨波一进屋,见桌子上摆了那么些好吃的,倒并不是想吃,而是细细的研究起菜式来,见杨老爷子拿着筷子捅那狮子头,眼看一个好好的狮子头给捅的四零八落的,做厨子的,都讲求菜式的完整,好看,杨波心里有些不舒服了,便把装狮子头的碗挪到一边道:“爹,你知道这菜有多难做吗?你在这捅着玩呢?”
“有多难做?不就是炸了个丸子扔汤里?”
杨老爷子以前从没吃过狮子头,自然不懂它的做法,杨波讲完了,他还听的云里雾里。
红烧狮子头,光材食都要好几种,猪肉,油菜,胡萝卜,香葱,生姜,淀粉适量。
调料也有食用油,酱油,料酒,胡椒粉等。
做的时候,先将葱,姜洗净切末,把油菜洗净,胡萝卜切丝。剁好的猪肉馅跟这些材料混合在一起,摔打至有弹性,做成大小相同的肉丸,烧热半锅油,将肉丸炸至金黄,捞出来备用,炒锅内放少许油,将油菜,胡萝卜丝儿下进去翻炒,再将炸好的肉丸放入,并加入酱肉,料酒,清水同烧,中火闷小半个时辰至熟透,勾芡,淋明油,装盘出锅。
做的时候,还要注意:
一,剁馅要三分肥,七分瘦,且肉不能剁太细。
二,煮制时要注意火候,如果火力太大,偏急,狮子头受热时肉中气体被水冲出来,一方面锅内会产生大量的浮沫,另一方面,肉团就会变形,或者破碎。所以,煮制时,要保持汤汁的沸而不腾。
三,对锅也有要求,一般不能用铁锅加热,要选用深底的沙锅,才不会破坏成品菜的色泽。
四,为了防止底部粘锅,表层变干,有经验的厨师会在锅底加一层排骨和猪皮,这样让骨,皮,肉三者合炖,才会滋味绝佳。
杨波洋洋洒洒的一席话,说的芙蓉都不好意思了,因为从高姑娘家回来以后,这狮子头凉了,自己还扔进铁锅里热了热的,哪知道这狮子头如此的金贵,倒是王婶子,听杨波这一番话,很是欣慰,总算是没白让杨波去城里学手艺。如果以后学的好了,至少不用跟她一样,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了。
杨老爷子阴着脸,将筷子放下,冲芙蓉道:“你家不是有腌制的咸菜,给我夹点咸菜来。”
芙蓉不明就里。
“爹,你要想吃狮子头,就赶紧吃吧,一会儿味散了,可就白费功夫了,天又冷,该凉了。”杨波劝道。
“这么金贵的东西,我这乡下人的嘴,可是吃不起。”杨老爷子翻眼看看杨波:“不得瑟你能死?就是一个大肉丸子,听你这么一说,这大肉丸子,也就皇上配吃,我这赤脚种田的,我吃不起。”
杨老爷子的话非常的酸,见杨波不吭声了,端起装狮子头的碗,哗的倒进自己的碗里,大口大口吃起来,吃完了,才抹抹嘴道:“味儿还真不错。老婆子,明儿你也做一碗狮子头。”
“我可不会,光听,我都犯迷糊。”王婶子赶紧拒绝,她虽能做些面条,面片,蒸馒头,可做这狮子头,别说掌握不好火候,就是摔打丸子,都够要她命的了。
“杨波,你怎么这个时候跑回来了,黑着天,河上有船吗?”杨老爷子问。
“我不是让芙蓉告诉你们了,腊月天,我们店子就关了,我得回来过年呢,这时候是没有船了,河上结了厚厚的冰,我沿着大路走回来的,下午往家走,这不,刚到家。”杨波呵了呵手。
芙蓉已盛了一碗米饭给杨波,杨波接过来扒拉了两口道:“芙蓉,你也快吃吧,吃凉的,一会儿肚子要不舒服。”
“芙蓉!”杨老爷子突然喊了一声,吓的芙蓉一个哆嗦:“咋了?”
王婶子拍着筷子道:“他爹,你看,这大晚上的,你再吓着孩子。”
杨老爷子依然阴着脸:“杨波让你告诉我,他腊月要回来,你怎么不说?”
芙蓉语塞,她忘了。
杨波赶紧的打圆场:“是我记错了,我本来想让芙蓉告诉你来着,可是我一忙,就忘记了。”
“我还想让你从城里给我捎二两烟丝儿呢,你这突然回来了,又没船坐,我以后吸啥?”杨老爷子不满了。
杨波放下碗,从包袱里取出一个纸包子,打开来,里面果然是金灿灿的烟丝,石米镇也有烟丝,不过抽着味道不如城里卖的,杨波早想到了,腊月回来,用工钱给他爹买一些。
杨老爷子得了烟丝,也不左右的挑毛病了,拿着纸包子就回家去了。
葫芦见杨老爷子离了桌子,便不高兴的道:“他把我的头吃了!”
“那叫狮子头,不叫你的头。”芙蓉给他擦擦嘴上的米粒:“快吃饭,天都要亮了,你这米才吃一半。”
ps:
笑话一枚送到:
办公室里,大家都喜欢网购,有个男同事,买了一件牌子叫七匹狼的夹克,货到后一看,上面写着,千匹狼,同事直抱怨买到假货了,一个扫地大婶儿幽幽的说:人家多送了你九百多匹狼,你赚到了。。。。。。
………………………………
第160章 卖蘑菇的,站住
送走了王婶子一家,芙蓉点了一堆火,放在西屋门口烧了一个时辰,新一茬儿的蘑菇长出来了,看长势,估计也是最后一茬儿了,淋上一些温水,明天去卖了,今年的蘑菇就算完了。
因天气冷,北风一直呼啸,时不时的还会落一点雪,这两天,鸡笼子都放在屋子里,怕把鸡冻坏了,只是这些鸡一见床头的亮光,就会咕咕咕的直叫,像打了兴奋剂一样,鸡一叫,小狗受了惊,也会汪汪的叫起来,芙蓉无法,只得找一块黑布,将鸡笼子罩了起来,才能睡个安生觉。
临近年关,已有小孩子开始放鞭炮了,小孩子的精力好像永远那么旺盛,也不怕冷,天一亮就爬起来,拿几个鞭炮在路上炸的起劲,噼里啪啦的,芙蓉也睡不着了,索性起了床,找来大篮子,小心的将蘑菇一块一块的掰下来,最后一茬儿的蘑菇足足装了两篮子,芙蓉分别用布围上,才去做了早饭。
有只乌鸦在梧桐树梢上嘎嘎的叫,像是谁家养的鸭子跑了出来,人们都说,早上听到喜鹊叫,是喜事,而早上听到黑不溜秋的乌鸦叫,当然就是晦气的事,芙蓉虽然不太信这个,但刚开了门,那乌鸦便在院子里盘旋起来,还拉了一坨屎在芙蓉头上,这分明就是很倒霉了。
乌鸦的叫声惊醒了葫芦,他像是受了刺激似的,从床上弹起来,套上他的小袄,拿起一条顶门棍,站在堂屋门口就挥舞起来,嘴里还念念有词:“杀乌鸦……杀乌鸦……”
乌鸦飞的有房顶子高,哪里是他能杀的了的,葫芦挥舞了一阵,热的满头是汗。 见乌鸦飞走了,才想起来下身很凉,低头一看,只穿了小袄,并没有穿棉裤,下半身还是光屁股的,于是一阵害羞,捂着就往床上跑。
“葫芦,别跑了,反正我也看见了。下回啊。你再光屁股乱跑,你就等着吧。”芙蓉正洗脸,眼角的余光秒到葫芦。差点被他的白屁股把眼给刺瞎了。
“等着啥?”葫芦坐在床上穿他的小棉裤。
“等着,跟我们分床睡吧,你自己睡到西屋去。”芙蓉心想着,葫芦也渐渐的大些了,不能再跟两个姐姐睡一个床上了。
葫芦一听要让他睡西屋去。不高兴了,又不敢大声跟芙蓉顶嘴,便小声嘟囔起来:“西屋里都是蘑菇……我才不要跟蘑菇睡一个床。”
吃完早饭,芙蓉正想着,要不要借一辆平车拉着蘑菇去城里,反正如今河面上结了冰。无法坐船,也走不了近路了。只能走大道,绕远一点。
“杨波。我姐喊你提篮子咧……。杨波……”葫芦掐着腰,站在门口嚷嚷起来,见杨波没回应,就跑到人家家门口,用手把门拍的山响:“杨波。开门哪,你开门开门开门哪……”这架势。简直就是雪姨上了身。
芙蓉想拉他回来,已经晚了,显然杨波已经听见了:“芙蓉,有事?”
“啊,没事。”芙蓉不好意思了:“葫芦乱喊了,你起这么早?弄啥咧?”
“我娘炸点过年用的丸子,这不,早起她得揉丸子,我帮着烧火呢。”杨波拍拍身上的草灰。
“我姐要去卖蘑菇,没有人帮她提篮子。”葫芦抱着杨波的腿撒娇,两篮子蘑菇果然码在堂屋门口,装的满满的。
“这天,地上都是雪,我估计平车也不好走,不如,我帮你提一篮子,咱们赶紧去把蘑菇卖了,我听我爹说,明儿还有雪呢,下着雪咱就不好赶路了。”杨波说着,提起一个篮子就走。
芙蓉只能去堂屋提着篮子跟在后面,还不忘交待茶茶:“一会儿去给王婶子烧火,她一个人要揉丸子,还要看着火,怕是忙不过来。”然后便是交待葫芦:“你在家老实点,回来姐给你捎东西吃。”
芙蓉还没出门,茶茶就拿了条毛巾追了出来:“姐,你看你头上,怎么一坨屎。”
芙蓉才想起来,早起只顾着忙,把头上的乌鸦屎也给忘记了,先是蹲下身子,搓了一个雪团给头发清理了一下,然后用毛巾擦擦,弄干净了,才挎着篮子追杨波去了。
早上的寒气大,整个石米镇都雾蒙蒙的,虽有一些来来往往的行人,但隔几步,便看不清了,像是走在仙境里,只听到附近的河水,哗哗的响,因河面结了冰,这河流声也显的很是沉闷。
雪积的很厚,路过的人踩出一条小道来,只是大早上的,小道结了冰,很容易就摔倒了,杨波走在前面,要一直提醒着芙蓉小心,后来,索性捡了一根长棍交给芙蓉:“你拿着棍,支着地走,别滑翻了。”
“我又不像你爹,还需要放羊,所以拿着棍,我拿着棍,觉得很别扭啊。”芙蓉笑。
“没啥别扭的,大雪天的,踩着冰走,危险的很,昨儿我回来的时候,有个壮汉,还一不心心滑倒了,人一下子就给摔到河面上去了,把河面都砸出来个窟窿,衣裳都湿了。”
芙蓉听了,心里一紧,牢牢的将棍握在手里,若自己滑到河面上那就惨了,自己连游泳也不会,怕是不大一会儿,就会被冻成冰棍了。
怀海县因为要过年的缘故,里里外外也是一片喜庆之相,来到城南头,那些卖大鲤鱼的,已经杀了好几条了,俗话说,有钱没钱,过个肥年,过年炸鲤鱼,炸丸子,石米镇历来如此。
芙蓉找到一个空摊位,跟杨波站着搓手,一路上小心翼翼,还提着蘑菇,身上倒是发了汗。
不知是年关近,还是因为天冷,那些收摊位费的也没来,芙蓉还省了十个铜钱。
许多人提着竹篮子,或是带着家丁来到菜市场,不论是胡萝卜,还是土豆,洋葱的,买的都多,十斤二十斤的不在话下。
有个小男孩提着篮子在芙蓉面前晃悠,旁边卖菜的大娘悄悄的对芙蓉道:“这孩子没有钱,跟他奶奶相依为命的,每次到菜市场,都是捡一些烂叶菜,这回,怕是他看上你家蘑菇了,平常的菜他家也吃不起,哎,更别说这蘑菇了。”
小男孩冻的脸通红,鼻尖都红透了,穿着一件单薄的小棉袄,外面一层烂了,还露着里面的棉絮,一条棉裤也短了,露着光秃秃的脚踝。
为了迎接新年,各家各户都不忘给孩子弄点新衣裳,这孩子穿的却像个小乞丐,芙蓉有些心酸,便问他:“你想买什么呢?”
“我……我奶奶想吃蘑菇。”小男孩有些拘谨:“可是,我没有银子。”
“没银子去捡些破菜叶子就行了,还往人家摊子上凑什么呢。”一个小贩打趣。小男孩的脸更红了,一双小手不停的搓着棉袄的角儿,小孩子也是有自尊的,这个小男孩,听了这种话,心里肯定不好受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