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女-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说这老头儿,你故意整我的咩?”芙蓉仰脸道:“你也知道我腿脚不好拉……大呼小叫的叫我过来端羊肉,我等着端回家了,你又反悔,有你这样当老头的么。”
“反正有没有的,这是我喂的羊,我说给就给,我说不给就不给。”杨老爷子无赖起来。
葫芦站在门口,拿眼扫着杨老爷子对王婶子说道:“有这样当老头的么……”
“芙蓉弄了啥好吃的,不给咱一份,去城里卖蘑菇,弄的大鲤鱼,炸好了,还都在咱家放着咧,就这头羊,咱也不能抠门成这样。”王婶子首先抗议了。
芙蓉直接端着羊肉就走,一脚轻一脚重的,差点摔着,葫芦紧紧的跟在芙蓉后面,见芙蓉进了自家院子,赶紧把大门关上,很怕杨老爷子会追上来。
“大白天的关啥门?你二姐还在大门外面呢。”芙蓉道。
葫芦开了门,左右探望了一下,发现没人跟着,才又重新将门打开来。
晚上一家就吃上了香喷喷的羊肉,芙蓉弄了个小锅放在火炉子上,加些羊肉,白萝卜,红萝卜,葱花,姜片的进去,一家三口围着火炉子吃羊肉火锅,芙蓉另洗了一些菜进去烫了烫,葫芦吃的满头是汗,睡觉时还在吧嗒嘴:“真香…。。真香香……”
王婶子将羊肉煮好,用麻绳穿着,将吃不完的挂在堂屋的房梁上,天冷,也不会坏,什么时候吃,切一点下来就行了,芙蓉坐在灶前同王婶子说着来年庄稼的事,王婶子眼里有一丝欣喜:“来年你家的田就可以种上了,到时候我跟杨波帮着你种,多少会收点粮食,也够你一家三口吃的了。”
“恩。”
“我瞧着这场雪下的很大,来年的小麦,应该会丰收,只要有粮食吃,咱就啥也不怕了,就这羊肉,都能吃到开春去了。”王婶子唠叨着:“芙蓉,你啥时候要吃肉的,只管来家里拿,你看,有羊有鱼有丸子,丰盛的很,石米镇多少年没有过过像样的年了。”
“恩。”
“姐,有人买蘑菇。”葫芦站在院子里喊了起来。
芙蓉以为他在捣乱,便没理他,葫芦却叫的更欢实了:“姐,姐,有人买蘑菇。”
“告诉他,蘑菇没有了,要到明年才有。”芙蓉隔着墙喊了一声。大冬天的,一坐到灶前,就懒得动弹。
过了不多时,葫芦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姐,蘑菇没有了,那个人还要买蘑菇。”葫芦话音刚落,小狗老四也汪汪的叫了起来,看来家里是进了生人了,葫芦学话也学不明白,芙蓉只得回家。
门口停着一辆马车,车厢是黑色的,帘子掀了起来,两条凳子斜跨在车上,另有两个人站在自己家门口,揣着袖,缩着脖子,看打扮,倒像是城里的,且如果是石米镇的乡亲,大可不必赶着马车来,这雪天路滑的,赶马车很不容易,石米镇有马匹,有驴子的,都把牲口关在圈里,哪里舍得出来溜。
“姐,我可以吃了吗?”葫芦仰着脸,手里握着一个大大的梨,冬天本没有梨,这些人却给了葫芦一个,难怪葫芦觉得稀罕,只是芙蓉没回来,他还没敢咬。
“吃吧。”芙蓉一开口,葫芦就张着嘴在梨上咬了一大口。
“我们是城里来的,听说你家有蘑菇,这不,来买一些。”一个人开了口。
“家里是有蘑菇,可是你看,都在那了。”芙蓉指指院子里堆的发黑的玉米芯粉。
“没有蘑菇了?我们府上可是要做年菜的,这回去可怎么交待?”另一个人说道。
“我以前也去城南头的菜市场卖过蘑菇,我想着,那里肯定还有人卖蘑菇的,反正你们赶着马车,不如去那里看一看。说不准还能买着。”芙蓉道。
两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不是很情愿,可看看那堆玉米芯粉,也只能摇摇头,猛的一甩鞭子,那马吃了痛,便啪啪的远去了。
王婶子出门望了望地上的两道车辙道:“这蘑菇很紧俏啊?人家都上家门口买来了?”
“恩。”
王婶子摇摇头:“可惜没有了,唉,就是弄的少了些,等来年,我帮着你去田里拉玉米芯回来,咱把西屋都装上,到时候,不定还能换几两银子家用。”
“恩。”
“婶儿,你看,他们给我的梨。”葫芦红着小脸蛋,一个劲儿的炫耀起他的梨来,这梨在冬季,可是比羊肉还难得,杨老爷子尾随着王婶子出来,蹲下身子哄葫芦说:“你这梨上怎么有一个虫眼啊?”
“没有虫眼啊。”葫芦摆弄着梨子,来回的看了一遍。
“我告诉你虫眼在哪。”杨老爷子接过梨子,张嘴咬了一口,这梨便只剩下一半了,葫芦才反应过来,原来杨老爷子是骗自己的梨吃呢,当即把梨抢了过来:“你是坏人……你偷吃梨。”
“老头子,你咋这样哪,葫芦好不容易得个梨,你多大的人了,你跟他抢什么?传出去,可笑死人了。”
杨老爷子嚼着香脆的梨进了屋:“这几天吃肉吃的有点多,胃里油腻的很,吃口梨,舒服多了。”
………………………………
第166章 上哪逮个姑娘
不知是杀羊受了冷,还是跟别人下棋着了凉,杨老爷子晚间就开始咳嗽,过了两天,咳嗽的更加厉害。
王婶子手足无措的,石米镇的老人总说,过年的时候,是不能喝药的,不然会不吉利,一年里就会病怏怏的。所以一开始,王婶子不想给杨老爷子抓药,可听着杨老爷子都快喘不上气了似的,只能去找赵老四,熬了一副药,端给杨老爷子喝,杨老爷子却不喝:“过年的时候,你让我喝药,这不是咒我呢?”
“你都喘成这样了,我婶儿也是为你好才熬药的,你还怨她。”芙蓉坐在王婶子家剥花生仁,听着杨老爷子的话,很不中听,就接了句话。
杨老爷子喝了药,却还是咳嗽,一直咳嗽,吃的饭也少了,脸也黄了,不几天,人就瘦了一圈。
这一天,杨波正跟芙蓉,葫芦坐在灶前烧花生吃,杨老爷子就喊了起来,拉着杨波的手,十分悲痛的道:“哎,你爹,怕也活不久了,你看,这咳嗽一直也不好,我活这一辈子,也没干啥正经事,不过是年轻时候,找人打打架,年纪大些,就放放羊,可能老天爷觉得我没啥用了,放羊这活,谁不会干呢。所以想把我的命收走……”
王婶子听杨老爷子说丧气话,就坐在床前“呜呜呜”的哭了起来。
杨老爷子探头看王婶子哭的伤心,便忍住咳嗽道:“还没死呢,你哭这么痛。”
王婶子哭的更痛了。毕竟是夫妻一场,就算没有夫妻情分,也同床共枕这么些年了,若是突然一个要撒手而去了,那真让另一个难受。
“我这一辈子呢,虽没做过正经事。可是临了临了了,我还有一个愿望没有实现,若是实现不了,我呀,死不瞑目啊。”杨老爷子叹气。
“老头子,你是不是巴望着杨波娶一房媳妇呢?可是杨波他,年纪还没到啊,加上杨波他……若是这事提前找媒婆说,还行,可要成亲了。才临时逮姑娘,这可上哪逮去啊。”王婶子发愁了。
“咳咳……”杨老爷子脸都红了。
“好了,好了。我知道你的心思,我去找个媒婆,就是多给她拿二两银子,也让她给咱杨波赶紧逮一个媳妇进门,你放心吧。”王婶子赶紧给杨老爷子拍胸脯。
“你真是会裹乱……”杨老爷子不满的推开了王婶子:“我说的愿望。是说,我想临死前吃个梨……。”
芙蓉“噗”的笑出了声,眼见杨老爷子酝酿了半天的情绪,还以为他要说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愿望来,原来他的愿望就是一个梨。这太好办了,当即自告奋勇,去给杨老爷子找梨。
王婶子在门口拉住芙蓉的手。一把鼻涕一把泪的道:“芙蓉啊,我瞧着,你大叔也没几天活了,他想吃梨,你就给他买些。让杨波跟你一起,人活一世。不就是为了一张嘴吗?别委屈了他。”
“恩,婶儿,我们很快回来了。”芙蓉挎着小篮子就往外奔。
葫芦也想跟去,可芙蓉跑的太快,他根本追不上,便撇着嘴坐在堂屋里,握着小狗的两个爪子晃悠。
“葫芦,进来。”杨老爷子躺床上叫了一声。
葫芦跟杨老爷子又没有共同语言,之前杨老爷子骗他的梨吃,他还在记仇,当然不会过去,于是只当没听见。
“葫芦,你不进来,我可出去揪你耳朵了。”杨老爷子道。
葫芦听了,站起来拉着小狗就往外跑,王婶子站在厨房门口系着围裙,见葫芦一阵风似的从自己眼前掠过,便赶紧喊道“葫芦,你当心些脚下,雪多滑啊,别跑远了啊,别摔着,一会儿记得回来吃饭。”
芙蓉跟杨波跑到石米镇上,许多小贩都回家过年了,郑家娘子的肉铺子上,也提前贴上了大红的春联,有几个拿着扫把的大娘在扫着地上的烂菜叶,而开着门的铺子里,店伙计不是缩着脖子在聊天,便是围着火炉子在打瞌睡,问了好几家,一个卖梨的也没有。
以前天热的时候,倒有人挎着篮子沿街叫卖的,如今天冷了,哪里还有人卖梨。梨没买着,芙蓉倒是热了一头的汗。
芙蓉想着刘府一向有好吃的,好用的,什么葡萄干,核桃的,说不准他们能有梨呢,于是又去了刘府一趟,叫了李珍珠出来,李珍珠却直摇头,刘府有龙眼干,有葡萄干,有桔子,苹果,就是没有梨子。
“芙蓉,你的脚……不疼了?”杨波奇怪了,一口气跟芙蓉跑到镇上,又到处找卖梨的,怎么芙蓉的脚也不瘸了?明明脚是肿的,这回怎么跑的如此欢快?
“哎哟,你不提醒,我都把我的脚伤忘了。”芙蓉咧嘴蹲下身去,揉着脚道:“你一说,我这脚又疼起来了,刚才脑袋里只想着梨呢。”
怕芙蓉的脚伤更重,杨波便花了十来个钱雇了一辆驴车,他跟芙蓉坐在驴车上,摇摇晃晃的去了城里,若是石米镇没有梨子,那去城里也得把它买回来,且喝了赵老四的药没有用,怎么着也得另外请一个大夫来给自己的爹瞧一瞧,总不能真这样不管不治的,就让爹躺那等死吧。
驴车荡起一路的雪花,走走停停,到了城里,左找右找,也没有卖梨子的,两人累的全身发汗,也只好作罢,这梨子是树上结的,可它又不是枣花糕,炸鱼块,可以自己做了来,若没人卖,那真是着急也没有用。
不得已,只能去药铺子。城里的药铺子果然跟乡下不同,正对门摆着一个暗红漆的大柜子,里面放着三七,大黄,山奈,天冬,元胡等各式各样的中药,闭着眼都能闻着一股子浓烈的药味。
有伙计蹲在地上用小切刀斩着药材,有伙计靠在柜上捣着药渣,还有人在看方子抓药。
“这有治脚伤的么?”杨波问。
“这有治咳嗽的么?”芙蓉问。
两个人几乎同时出声,伙计迷糊了:“你俩到底是治脚伤呢,还是治咳嗽呢?”
杨波看了看芙蓉的脚道:“治脚伤的,她的脚扭着了,肿了。能不能开点消肿止疼的方子。”
坐堂的大夫给芙蓉捏了捏,抓了几包草药,让她带回家去喝,杨波本想请大夫去家里看诊,可大夫的出诊费要三两之多,也难怪,这么大的药房,来往抓药看诊的人极多,大夫来往一趟石米镇,怕是要耽搁不少功夫。
最后,杨波把他爹的情况跟大夫学了一遍,大夫只说是风寒呛了肺,说城里不少上了年纪的人,冬季都这样,开了三包药,说一天喝一包,管好。
出了药店门,也不知道杨老爷子怎么样了,二人雇了辆牛车就往家奔。
“你呀,让给你爹买梨的,梨没买着,倒先给我看脚了,你爹要知道,非得气的仰倒。”芙蓉笑起来。
“你帮着我爹买梨,他感激你还来不及呢,就是我爹脾气倔,所以一辈子吃力不讨好的。”杨波说起他爹,倒有些担心了,以前他爹的身体还算硬实,这回瞧着咳嗽的,晚上一家子都没法好好睡觉了。
牛车跑的没有马车快,且这牛身量很大,一吃痛,拉着车子猛跑,跑了一阵,又猛的停了下来,站在雪地里,甩甩尾巴,抬抬蹄子,一副很悠闲的模样。芙蓉跟杨波坐在平板车上,连个棚子也没有,一路上冻的直哆嗦,数九寒天的,风像刀子一样锋利。
芙蓉家门口正停着一辆马车,看这马车,上面蒙着暗黄底的绸布,四角耷拉着明黄的穗子,帘子上还绣着一幅山水图,有模有样的,连缩在马匹身后打盹的车夫,都穿着上好的棉布衣裳。
芙蓉家自然没这么阔气的亲戚,这又是谁来了呢?往自已家门口探了回头,没人。还是先去杨波家吧。
一进院子,王婶子正蹲在小厨房门口哭的很痛,一面拿袄袖擦着脸上的泪,一面埋头抠着自己鞋子上的雪块子。
“你爹死了?”芙蓉手里提的药掉在雪地上。包草药的黄纸一下子就湿了。
“不知道啊。”
“你爹死你没在身边?”芙蓉觉得事情有点严重了。
“我竟然没见我爹最后一面?”杨波的眼圈顿时红了:“我大哥知道不?叫我大哥了没有?”
“你俩说啥咧?死了死了的,大过年,多不吉利。”王婶子抬起头来,竟然在笑:“杨波,你爹啊,不咳嗽了。”
“娘,我爹没事,你哭啥呢,吓的我一身汗。”杨波长长的喘了口气,赶紧提醒芙蓉把地上的药包捡起来,中药受了潮,那可就变质了,会影响药效。
堂屋里,杨老爷子正靠在床上,吃着一碗疙瘩汤,见杨波跟芙蓉进来,便又扒拉了两口饭道:“你俩以为我死了?想的美,我才没那么容易死。”杨老爷子一脸得意。
“老头子,你慢点吃,刚不咳嗽,别呛着。”王婶子站在门口劝道。
“咳嗽起来,饭也不能好好吃了,这回得好好的补一补,老婆子,晚上你切一盘子羊肉热热,我喝两口小酒。”杨老爷子又活灵活现了起来。
ps:
周末了,,,讲个冷笑话,活跃一下气氛。。亲们周末愉快。
我跟同事老陈去超市买东西,老陈看到苹果醋,就说,苹果还能做成醋啊,看见饺子醋,就说,饺子还能做成醋啊,过了一会儿,我们见了一瓶老陈醋,我说,老陈,你完了。。。。。。
………………………………
第167章 梨
杨波见他爹不咳嗽了,也不喘了,一颗心才放回肚子里,可跑了一大圈,也没买着梨,总有些内疚:“爹,梨没有买着,你想想,要吃别的不,我再出去买。”
“这天寒地冻的,梨是稀罕物,除了大户人家有些,孩子们可上哪买去,没买着就没买着,也不怪你们。”王婶子替杨波开脱。
杨老爷子倒是鲜见的没发脾气,脸上也是喜滋滋的:“难得你们,还给我买了这些草药回来,我瞧着,有好几包呢吧。”
“爹,这是你的,这些,是芙蓉的。”杨波将杨老爷子的几包药交给他娘。
杨老爷子的脸色顿时不好看了,捂着胸口道:“这是给芙蓉瞧病去了,还是给我瞧病去了,哦,你爹咳嗽的跟漏了气的大铁锅一样,你还有功夫带着她去看脚?她的脚能瘸?”
“老头子,你刚好,这又激动啥?孩子一瘸一拐的,跑半天才回来,你瞧瞧,脚上都快结冰了。”王婶子又劝慰起杨老爷子来。
“得亏小喻给我送来了点梨,不然,我死不瞑目。靠你俩,我都死两回了。”杨老爷子靠在床上指挥着:“你再去给我熬一碗冰糖雪梨去,我先头喝了一碗,觉得嗓子舒服多了。”
雪梨,果肉白的跟雪一样,所以得名雪梨,味甘性寒,能清热化痰,养血生肌,冰糖雪梨,也就是将雪梨中间掏空,掏空的位置放入冰糖,然后放在笼屉上蒸至雪梨软烂即可,或是先烧一锅开水,将冰糖放入开水中融化,然后将去核的雪梨切成几块放入锅里,煮到雪梨软烂。关键是,自己跟杨波不但看了石米镇的集市,连城里的铺子也没放过,丝毫没有雪梨的影子,王婶子家的雪梨,是从哪里来的?
“小喻是谁?”杨波问道。家里的亲戚杨波差不多都认识,什么时候多出来个小喻呢?看芙蓉家门口那辆马车,想来就是他们的了。
杨老爷子嗓子刚好,就开始脸红脖子粗的喊起来:“小喻,小喻。出来吧,他们这不是回来了。”
另一间屋子叮叮当当的一阵声响,从里面走出来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穿着一身浅棕色的袍子,外加一件水绿色的罩衣,石米镇的男子,穿衣多数是黑白灰三种颜色,这染的通透又均匀的水绿色披风。一看就不是石米镇的东西。
芙蓉一抬头,正撞上少年干净的脸,一双眸子如夜间的星辉,虽不耀眼,但极为深邃,芙蓉脑中一转。不禁指着他叫了起来:“啊……啊……啊……”
杨波见芙蓉话也说不上来了,赶紧附在她耳朵边轻声问道:“芙蓉,你啊啥呢?你认识他?”
芙蓉当然认识他。前几次自己去城里卖蘑菇,遇上的几个家丁,总要买自己的蘑菇去,后来一次,他们差点拉了杨波到府上去做饭。这不就是幕后主使,县太爷的宝贝儿子。喻只初喻少爷吗?
搬着手指头数,芙蓉怕是都数不清多少日子没有见喻少爷了,当初他整天的骑着高头大马在石米镇街上晃悠,跟自己也算认识,可那是很多天以前的事了,再说,芙蓉净记得衣裳了,这些日子,倒把他的长相忘的一干二净。
“芙蓉,这个人是你家亲戚?”杨波见芙蓉愣在那里,半天说不出话来,一双眼睛瞪的老大,赶紧又问了一句。
“你忘了?上回我被官差捉进他们府里,你还去府上救我,就是他们府上。”芙蓉提醒了一句,上回杨波去人家府上,被揍的如乌眼鸡一般,她倒是记忆犹新。
杨波心中瞬间记起了喻府,人生能挨几回打呢,擦肩而过不易记,在他府上挨过打,总会印象深刻。可左看右看,心里还是有些忐忑:“可我记得,当初我跟他打架时,他也没这么瘦啊,我记得,当时他好像有三十来岁了吧?这会儿怎么瞧着,好年轻的模样。”
“你傻啊。跟你打架的那一个,是他家看门的,家丁,眼前的这个,是喻府的小少爷,是县太爷的心头宝,不是他打的你。”
杨波听完芙蓉的解释,才恍然大悟。
“芙蓉,你还好吧,好久没看到你拉。”喻少爷上前来,站的跟芙蓉只隔一个鼻尖的距离,含笑望着她。
喻少爷身上的檀香味瞬间散发了出来,芙蓉记得,那是他衣裳上的味道,只是跟喻少爷站这么近,她多少有些不好意思,后退三步,离喻少爷远了一些,喻少爷穷追不舍,又往前了三步,芙蓉只得继续后退,杨老爷子坐在床上道:“别退了,后面就是大木桌子了,你还想站到桌子上去?”
芙蓉只得站住,双手护胸,这是自我保护的姿势。
“芙蓉,前些天听我舅舅他们说,见你在城里卖蘑菇,我本来想去那见你的,可是,你也知道,哎,我爹呢,看我看的很紧,我每日除了看书,还是看书,还是看书,连出府门的机会都没有,后来让他们出银子把你的蘑菇买下来,却听说,你不卖给他们,再后来呢,听说你有一个同乡在酒楼里当学徒,我就想着,莫不是你这个人仗义,卖蘑菇给那酒楼,是因为照顾你的同乡,我就想让下人去请你同乡来,让他到我们府上帮厨,没想到,又被你们拒绝了。”
“你……。你可别乱说。”芙蓉有些难为情。
杨波坐在床沿上看着二人,听喻只初说话,倒是知书达礼,瞧着他皮肤白嫩,如刚蒸出来的馒头,一副模样自然也风流倜傥,再看看自己,简直是风流涕淌,两人中间的距离,是一道大鸿沟。
杨老爷子用脚轻轻的蹬了蹬杨波,小声说道:“搬椅子去啊,你坐在床沿上听说书呢?”
杨波见喻只初拿一种很奇怪的眼神看着芙蓉,那眼神,简直是火辣辣,院子里的积雪,都能被这眼神烧化了,心里多少不舒服,起身去了外间,自己坐在椅子上不说话。
“椅子呢?”杨老爷子吆喝着:“椅子呢?兔崽子,椅子呢?”
杨波还是不说话。
“这几天我爹有点忙,天天去衙门里办公,所以,我得空跑了出来,打听了你家的住处,便来看你拉,刚才听说你们回来了,我便躲在门帘后面,本想吓你们一跳,可哪想,听说你的脚伤了,我便没心思吓你玩了,你的脚好了吗?”喻只初显的很是关切。
杨老爷子心里默默的念叨:芙蓉这是哪辈子烧了香了,竟然还有贵公子大雪天的坐着马车来家看她,讲出去,肯定没有人愿意相信。这简直是书生夜里露宿破庙,遇上了美艳绝伦的狐妖,这只能是一个传说,一个故事,没想到芙蓉的运气比这书生都好。
至少在杨老爷子看来,贵公子,自然应该跟大户人家的小姐玩,而芙蓉这种,从小搓泥球长大的,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