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女-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葫芦道:“赵乐去学堂了吗?”
赵大摇摇头:“葫芦不去学堂,就剩下赵乐挨打了,赵乐死活不敢去,赖家里说是肚子疼。”
小孩子不想去上学。或是说肚子疼,或是说脚疼,实在不行。便说全身疼,这一招儿,葫芦也试过,芙蓉一巴掌就给他打好了。再也没犯。
驴车没有马车跑的快,但赵大是一个稳重的人。举着鞭子赶驴车,他自己坐在车头。不慌不忙的,翘着一条腿陪着芙蓉说话。
道路两旁的绿色越来越淡,越往城里,人越多,庄稼越少。
葫芦偷偷的摸了摸芙蓉拿的两封苏果。不自觉的舔了舔嘴唇:“大姐,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
芙蓉看着窗外的风景脸都不扭:“你想吃苏果。”
“你怎么知道?”
“你吧嗒嘴的声音,全城的人都听见了。”芙蓉不得不把葫芦鄙视一回,平时吃饭,他也没少吃,早上在喻府还吃了两个肉包子。
葫芦像能看透芙蓉似的:“大姐……。肉包子跟苏果的味儿不一样。”
芙蓉只能跟他讲道理:“我们是去看春娘的,所以才买了苏果,如果半路上你吃了,那春娘吃什么呢?”
讲道理,葫芦是听不懂的:“大姐……我就吃一个,尝尝味儿。还不行?”
“不行。”
葫芦一脸委屈,撇着嘴,咬着手指头:“大姐,我只舔一舔还不行?舔完了还放进去,春娘又看不见。”
赵大都看不下去了:“芙蓉,回头也给你弟弟买一点苏果吧,也不是啥贵东西,你看,把孩子馋的。比我们家黑毛驴还可怜。你再不让他吃苏果,他能把自己的手指头吃喽。”
葫芦冲赵大吐舌头。
芙蓉却坚持不给葫芦吃:“如果苏果你吃了,咱们现在就回家,也不看春娘了。买苏果的时候,大姐都告诉你了,这是给春娘买的。”
葫芦这才偃旗息鼓:“那我不吃了。”一面又凑到赵大耳朵边小声道:“大姐把苏果给春娘……。春娘让我吃苏果。”
他倒是知道春娘是个好人。不会像芙蓉一样,凶巴巴的。
黑毛驴拉着三个人进了城,左让右挤的,来到了醉红楼门口。
醉红楼门口的拴马桩上,早已拴了一匹枣红色的大马,那马仰蹄,鸣叫,身上油光发亮,看来是一匹好马。
在这匹好马面前,赵大的黑毛驴就寒酸多了,甚至,这黑毛驴一看到高头大马,吓的直往后缩,赵大挥着鞭子往它屁股上抽打了好几下,黑毛驴还是不敢靠近。
醉红楼门口还是人声鼎沸,众多姑娘你拉我扯,吃过晚饭出来溜达的男人会被拉进去,出来找孩子的男人也可能被拉进去。赵大不想被拉进去,拉进去他也没银子,他赶车一天才挣几个子。当然了,姑娘们看到赵大家那毛驴,拉他的心都没有了,且上面连个车厢也没有,就是庄稼人拉粮食用的平车。
跑了一路,颠簸的葫芦想吐,吃苏果的心都没了。
赵大将驴车停在醉红楼对面,自己坐在平车上等着芙蓉。
芙蓉手里提着两封苏果,一面又拉着葫芦。葫芦一看门口的姑娘们浓妆艳抹的,就有点害怕。不敢进去,生怕老鸨又会窜出来,让人拿绳子捆他。
葫芦打退堂鼓,要回平车上跟赵大一起等。
芙蓉说:“葫芦,你如果不进去,就见不到春娘了,你不想给春娘拿苏果吃吗?”
葫芦撇撇嘴,点点头,硬着头皮往里进。
怕什么,来什么,老鸨从二门口出来,正好看到芙蓉。老鸨每日得的银票多,日子滋润,肚子吃的鼓了起来,葫芦低头赶路,一下子撞在老鸨肚皮上,被弹了出去,坐在地上,他看老鸨的打扮,跟戏里的人一样,也不敢哭。站起来拍拍屁股,躲在芙蓉身后。
这一回,老鸨自然不敢小瞧了芙蓉,也不敢惹她,靠在门口问芙蓉:“你们来做什么呢?这回,可不是我捉你们进来的啊。”说着,老鸨往外探探头,看看喻府的人跟上来没有。
“我们来找春娘的。”芙蓉笑着道:“请行个方便。”
老鸨道:“春娘孤苦无依的,自那一年我捡了她到灶房,从没有见哪个人来看过她,我也问过春娘,春娘说,她家里的亲戚,一个也没有了,你们跟她什么关系?”
一提到春娘,葫芦就话多,不过他不敢站出来说,只是缩在芙蓉身后:“春娘给我夹……。”
他又想说酱牛肉的事。
芙蓉当然不能让他抖出来,来不及捂嘴,抬起脚踩在他脚上,葫芦疼的蹦起来:“大姐……。”
老鸨倒也没为难她们:“你们进去吧,春娘在灶房里。”
芙蓉虽然去过灶房,不过是被扛着去的,她也不知道灶房在哪里。
葫芦自告奋勇:“我知道。”
“那你领路吧。”芙蓉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刚走到花厅,葫芦便犯了迷糊,里面好多人在喝酒,几个姑娘穿梭的如花蝴蝶一般,前院不但有一层,还有二层,葫芦在前院里就迷路了:“大姐,还是你领路吧。”
无法,芙蓉随便拉了一个人,是个提茶壶的龟公:“请问春娘在哪?”
那龟公肩膀上搭着一条毛巾,笑眯眯的看着芙蓉,他也认出了芙蓉:“姑娘找春娘啊,我这就带你们去。春娘这是积了什么福,你们还来看她。”
龟公说着,瞄了葫芦一眼,装作十分喜爱的样子道:“这个小孩子,虎头虎脑。”想摸一下葫芦的脑袋,葫芦一转身,跑开了。
等龟公走了,葫芦抱着芙蓉的胳膊道:“大姐,那个蜈蚣……上一回……。要打我呢。”
“那不是蜈蚣,是龟公。”芙蓉不得不更正他。
“那个蜈蚣……。用绳子捆我。”葫芦还是改不了口。
说话间已到了灶房门口,青楼里一天到晚都有人来,所以灶房里做酒菜,也不是一天三顿的做,而是一直在做。做好了就放在柜子上,什么时候客人点,就直接端上去。
灶房里不停的烧火,又是炒菜又是蒸包子馒头,看着烟雾笼罩的,如今后院堆了不少柴,不很通风,灶房里呛的人流眼泪。
一进灶房,葫芦便找不着芙蓉了,吓的咧嘴喊:“大姐……你上哪去了……。哎呀我瞎了……。看不见了。”
芙蓉扒拉着他的脑袋:“就在你身边呢,嚎什么?”
葫芦摸索着芙蓉的手,才放下心来:“大姐……春娘呢?”
屋子里隐隐约约有几个包着蓝头巾的妇人,看着高矮胖瘦都差不多,且都是低着头做活,时不时的聊几句,也没有人抬头。芙蓉也分不出哪一个是春娘。
………………………………
第232章 春娘,我们回家
几个妇人围了上来,上下打量着葫芦,有的说:“孩子,你还要不要吃酱牛肉了?”
有的赶紧往院子里瞅瞅,生怕老鸨来了。
葫芦摇摇头:“我们找春娘的。”
妇人们指指外面:“春娘在院子里劈柴呢。”
刚才从院子里走过,芙蓉并没有看到院子里有人,这次细细找了一番,原来柴堆里果然猫着一个妇人,妇人四十来岁的年纪,土灰色的斜襟褂子,灰蓝色的棉布裙子,头发随便挽了个髻,发间插着一支镀银的簪子。
后院里的干柴很多,有芙蓉胸口那么高,春娘弯腰站着,手里拿着一把钝斧子,拿一根干柴放到圆木墩上,然后挥起斧子砍成几块。
木柴四下飞溅,葫芦赶紧跳开,春娘还没有看到芙蓉跟葫芦,只是专心的劈柴,而她身边,已劈了一小堆了。
虽说她的活是做米饭,但来这里的人,喝酒吃菜的多,米饭倒也不常做,空出时间来,她也帮其它妇人择择菜,或是烧烧火,老鸨时不时的巡视过来,还让春娘砍柴,扫地。顺带擦桌子,倒马桶。
“春娘……”葫芦叫了一声。
春娘环顾四周,没认出葫芦来。
葫芦又叫:“春娘……。”
妇人们纷纷挤在门口看热闹,她们都没有什么亲人,这一次有人来看春娘,让她们很是羡慕。
春娘终于认出葫芦来了,把笨重的斧子放在圆木墩上,擦擦手,拉着葫芦的手到屋里去。
灶房里也没有可坐的地方,大锅里炖着肉,烧火的妇人卯足了劲儿往灶膛里添柴。芙蓉将头伸到门外透透气,葫芦已经打开了他的话匣子:“春娘。我捉了好多萤火虫,都给鸡吃了。春娘,我还捉了一个花大姐呢。春娘,我还有一条小狗。”
春娘笑眯眯的听葫芦说话,时不时的抚摸着葫芦的头。她虽然四十多岁的年纪,头发却白了不少,眉眼间也暗藏了一丝丝皱纹。
芙蓉递苏果给春娘,春娘却不愿意接:“给葫芦吃就好了,你们来看我,我就很高兴了。”
“葫芦吃过了。”芙蓉扯了个谎。生怕葫芦漏了馅,还故意看看葫芦,葫芦眉飞色舞。只顾跟春娘说他的见闻,一点也没有留意苏果的事。
再三推让,春娘收下了苏果。几个妇人纷纷道:“这两个孩子,是懂事的孩子,受人滴水之恩。还知道回报呢。”
春娘将苏果散给众人吃。妇人们直夸好吃,虽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但她们很看重芙蓉的这点心意。
葫芦见众人吃苏果,他也想吃了,张着嘴,时不时的舔一舔。眼巴巴的。
春娘留了一封苏果给葫芦,葫芦欢天喜地,还没有暖热。就被芙蓉拿走了:“葫芦已经吃过了对不对?且我们家葫芦说了,这是买给春娘的,对不对?”
春娘笑眯眯的望着葫芦。
葫芦极不情愿的撇嘴:“是。”
“你们是这怀海城里的吗?”春娘给芙蓉倒了一杯水,顺便给葫芦夹了一块鸡肉。
“我们是石米镇的,离城里不远。坐着驴车一会儿就到了。”
“下一回可别来了,这里。不是你们孩子应该来的地方,且你是个姑娘家,可别像上一次一样。让爹娘担心。”春娘有些担忧。
“怎么还没有走呢?春娘,你的活干完了吗?锅里要炖肉,且天渐渐的冷了,柴禾不好晒干,你得赶紧劈好了垒起来才行啊。”老鸨来催促了。
葫芦站在门后面,嘴里的一块鸡肉还没吃完,受了惊吓,囫囵咽了下去,噎的直翻白眼。
芙蓉来灶房还不到半个时辰,老鸨就来监工了。
春娘无家可归,习惯了听老鸨指挥了,赶紧道:“这就干活了,送孩子们出去,就接着劈柴了。”
老鸨笑着对芙蓉说:“姑娘,不是我不尽人情,春娘在我们这要吃要穿,平时做工,我都是捡极轻的活给她做,算是善待她了,你们要是没有事了,就回去吧。我们地方小。”说着,四下找葫芦,听到门后面有动静,亲自揪了葫芦出来:“这个小孩,躲在我们门后面做什么呢?”
葫芦害怕老鸨,嘴一秃噜,说出一句:“我在门后面……挠痒。”
老鸨把葫芦往芙蓉面前一推:“回吧,你们坐那驴车在门口扯脖子叫,如今比我们姑娘的声音都大,人人围着看稀罕呢。”
芙蓉只好跟春娘告别,春娘又得劈柴了,那把钝斧子,少说也有三四斤重,春娘形单影只,人又长的单薄,举着斧子,让人看着心酸。
“春娘……跟我们回家吧。”葫芦去拉春娘,春娘对他好,每次见他,都偷偷塞东西给他吃。
春娘看看老鸨的脸色,蹲下身子告诉葫芦:“傻孩子,这里就是我的家,我不能跟你走。”
葫芦不愿意了,一个劲儿的扯春娘的胳膊。
春娘扭过脸去,暗暗落泪。
她在这里呆了那么些年,受了那么些辱骂,从来没有一个人跟她说,春娘,我们回家吧。如今说出这句话的,是个孩子,还不及灶房里的水缸高。
芙蓉低下头去冲葫芦招了招手:“走吧,葫芦,咱们该走了。”
“大姐……我不走,我要跟春娘一块。”葫芦赖上春娘了。
老鸨不愿意了:“赶紧走吧,不然你留在后院,春娘还怎么做活呢。”
春娘垂下头不语。
葫芦哭起来,芙蓉夹着他出了后院。
春娘对老鸨说:“我去送送两个孩子吧。”
老鸨不愿意:“柴还没劈完,送什么?他们哪来的,还回哪去就行了。”
老鸨穿梭进灶房,见柜上放一封苏果,便用衣袖卷了起来:“春娘,你吃我的,住我的,如今有人来看你,拿来的东西,我吃一点,也是应该的,噢?”
春娘不语。
在这里生活了一二十年了,春娘很少出后院,除了在灶房里做活,便是回房间休息,休息的时候,春娘还做一些刺绣,央着别人帮她卖了,每次得的铜钱,春娘都收起来,不舍得花,攒了有十来两银子的时候,被老鸨发现了,老鸨找了个由头,抢了那银子去。春娘大哭了一场,却不敢声张。
如果惹怒了老鸨,她会被赶出去,她孤苦伶仃,外面流浪的日子,她不敢再过了。
直到坐上驴车,葫芦还在抽噎。
赵大问:“葫芦怎么了?哭的这么痛?”
“大姐不让带春娘回家。”
赵大叹着气,重重的甩了一鞭子:“咱们石米镇上,哪有几个有钱人,如今养自己都困难了,多添一口人,怎么养活的了呢,葫芦,你别怪你姐姐。”
芙蓉见葫芦哭的伤心,便安慰他:“好了,过些天,咱们再来看春娘,反正离的不远。”
葫芦这才止住了泪:“说好的,不能骗人。”
“好了,别哭了。”芙蓉给葫芦擦了把脸:“瞧瞧,哭的跟花猫一样,回头去学堂里,他们要笑你了。”
赵乐听说葫芦要回学堂了,自然高兴不已,次日一大早,换了身干净的衣裳,来芙蓉家,等葫芦一块儿去上学。
临走的时候,芙蓉千叮咛万嘱咐,万万不敢惹什么事,不然,刘氏会不高兴,刘氏一不高兴,全家都没有好果子吃。
可刚走了半个时辰,葫芦就回来了,后面还跟着赵乐,王大宝,还有一个小姑娘:王春红。
芙蓉随手抄起鸡毛掸子:“又犯了什么事?”
葫芦吓的满院子直奔:“大姐,我没有犯事。”
王大宝已穿上了喻只初买的衣裳,欢天喜地的:“你们家葫芦没有犯错,我娘说,今儿要跟我爹下地去锄草,玉米苗子长高了,就不好锄了,所以这几天我们不必去学堂了。”
原来如此,芙蓉长出一口气:“那你们在院子里玩吧。”
几个孩子撒起了欢,又是逗芙蓉家的鸡,又是逗芙蓉家的狗,满院子鸡飞狗跳。
王春红却站着不动,脸上红红的,芙蓉擦完了桌子,坐在门口拧毛巾,见她不跟男孩子们疯,就招招手,让她上前。
王春红搓着衣角:“我给你家干活吧。”
芙蓉赶紧道:“不用不用,家里的活,我们能干完。”
王春红也不管芙蓉愿意不愿意,夺过芙蓉手里的毛巾,先是将桌子又擦了一遍,然后把案子擦了一遍,然后还扫了扫芙蓉爹娘牌位上的灰,顺便扫了院子,还扫了地,然后端起家里的脏衣裳准备去洗。
这是什么情况?芙蓉有点犯迷糊,这个孩子,为啥要帮自己做活呢?
王大宝笑着道:“王春红最勤快了,她们家的活都是她做的。”
王春红很瘦小,穿着半大的衣裳,裤子上还打着一块补丁,一双鞋子小了,勉强穿进去,还露着大脚趾。看着怪可怜的,芙蓉也不舍得让她做活:“你跟葫芦他们玩去吧。”
王春红站那不动:“我不去玩。你们家还有啥活我能干的吗?”
这种待遇,芙蓉受宠若惊,可也不舍得使唤她:“没活了,你歇着吧。”
“我不累。”
“你们家,听说只有你跟你奶奶?你们种田吗?”芙蓉问她。
王春红点点头:“种田,我奶奶老了,种不得田,都是我种,有时候,乡亲们也帮忙。不过,家里的活都是我干。”
………………………………
第233章 着火了
这个叫王春红的小姑娘,虽然瘦弱,却十分能干,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自然有它的道理。
几个孩子在院子里一阵疯玩,惹的杨老爷子拿着根棍子追了过来:“嗷嗷叫什么?大白天的,吓的我家院子里的羊草都吃不成了。”
葫芦正站在石磨上撒欢,杨老爷子一把给他揪了下来,按在地上:“还淘气不淘气?”
葫芦一面无辜:“我没有淘气。”
“芙蓉,管管你弟弟呢,大呼小叫的,这成什么样子咧。”杨老爷子又开始找芙蓉告状。
他跟葫芦就是九世的仇人,每次见面,就不能好好说话。
芙蓉也不管,从篓子里捡了两块布,拿起剪刀“咔嚓咔嚓”剪起来。
杨老爷子家的羊从圈里窜了出来,咩咩叫着往后山跑,他这时才慌了神,也没闲功夫跟葫芦在这墨迹了,提着棍就去追羊。
“大姐……。我还有赵乐,还有王大宝,我们去王春红家玩行不行?”葫芦难得出门之前还探探芙蓉的口风,放在以前,他要去哪里,根本不会告诉芙蓉,自己牵着小狗就跑。
“去吧,到人家家里别乱摸乱碰,要有礼貌。”芙蓉交待他。
葫芦点头答应。
虽然芙蓉知道,想让葫芦有礼貌,就跟让公鸡下蛋一样艰难。
几个孩子嗷嗷叫着往王春红家里冲。
孩子们在一起玩,哪怕是玩泥巴,都能喜滋滋的,王春红看起来很老实,见葫芦他们前面跑了,自己慢慢的往家走。
芙蓉又看见了王春红衣裳上的补丁,如今虽说都不富裕。但一般都不会苛待了孩子,有什么好吃的,好穿的,都先供着孩子,可怜王春红爹娘都死了,她奶奶又上了年纪,听王婶子说,王春红家里的几间破房子,又窄小,又偏僻。如今别的孩子好歹有一身干净的棉布衣裳穿。王春红的衣裳却还覆盖着补丁。
芙蓉剪好了布料,比了比长短,看样子。够给王春红做条裤子的。
虽不是上好的布料,至少没有补丁。
做着针线,芙蓉又跑神了,她想起了春娘。
春娘疼惜葫芦的样子。
春娘劈柴的样子。
不知道为什么,想起来春娘。芙蓉心里就酸酸的。
天气晴好,没有一丝儿风,王婶子切了不少萝卜条子,过了水,萝卜条子就变的软软的,芙蓉家的鸡都关在笼子里。院子里宽敞些,王婶子便借用了一小块地,在石磨边摊了两块白布。将萝卜条子扔在上面晒,等晒干了以后收起来,冬天下大雪的时候,拿出来吃,又筋道又弹牙。放一点酱油,用猪油一炒。就跟吃肉丝儿一样。
一般的农家,秋季收了萝卜,总会晒一些,留着天冷的时候吃。
王婶子摊匀了萝卜条子,在围裙上擦擦手,坐在门口看芙蓉做衣裳:“这些萝卜条子,我索性一块晒了,等晒好的时候,给你们一篮子,这样你就不用动手了,这点小东西,倒是费功夫,又是切又是洗又是晾的,横竖我一块晒出来,还省事。”
“婶儿,又麻烦你了。”芙蓉一脸歉意。每次都让王婶子破费。
王婶子拢拢头发,在线篓子里拿出一团黄线来绕着:“乡里乡亲的,有啥麻烦不麻烦的,对了,你跟葫芦去看春娘,春娘在那过的好不好?”
芙蓉不知如何开口。虽说是去看了春娘,可一来一回,坐着驴车都花了一个多时辰,但刚跟春娘说了几句不咸不淡的话,便被老鸨撵出来了。
王婶子看看天色,叹了口气:“唉,春娘在那种地方,能有什么好日子过呢,我不过是白问了。先前石米镇灾荒的时候,周围几十里吃不上饭,一个个饿的面黄肌瘦,时不时的,也有临近乡里的女人,或是死了当家的,或是死了爹娘,无法过活,就端个碗出来讨饭,可讨饭哪是人过的日子呢,能讨到饭,就吃一顿饱的,讨不到饭的时候,就只能饿着,不管是刮风下雨,都没有床睡,多数时候,她们睡在人家酒楼饭庄的廊下,有时候,去破庙里挤一挤。那时候下雪,我亲见冻死了两个呢,都年轻,才二十多岁的小娘子。”
王婶子脸上全是怜惜之色。
“春娘也才四十岁上下。”芙蓉又一次想到了春娘。
“女人哪,莫说是二三十岁,还是四十多岁,你看看咱们石米镇,这男人靠天吃饭,女人就得靠男人吃饭,若是没了男人,没了家,那就可怜,连个遮身的屋檐也没有,春娘怕也是身世凄惨,不然,怎么会窝在那个地方呢。”王婶子一脸惆怅,扯住围裙擦擦眼角:“不过话说回来,呆在那个地方,总好过在外面没有着落,好歹能落脚。”
芙蓉默默无语,她本来就觉得春娘很可怜,如今听王婶子这样说,她心里更难受了。
“所以啊,女人哪,还是得有个好归宿,芙蓉,你也不小了,也应该想一想自己的终身大事了,你爹娘没了,你最大,婶儿也帮你留意着,哪家有不错的,就给你说道说道,不过听婶儿一句话,咱们虽然穷些,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