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帝培养手册-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吕公公尽管放心,吕公虽为一太监,却是这世上难得一见的大忠臣。我和傅公子是不会泄露你的身份的。是吧,彦材兄?”金珏笑了笑,点出了对方话中的破绽,接着承诺道。
“不错,傅某也心羡吕公之忠,唉,只可惜,当时奸臣当道,谁也无力回天啊?那个时候,死得又何止吕公一人。”傅干感叹着,他由吕强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傅燮之死,何尝又不是被十常侍害得。
傅燮在剿灭黄巾军的时候,立下了大功,可是,就因为他为官清廉,既不肯花钱买官,也不肯阿附十常侍,有功却不得赏。
后来,因为凉州起了兵乱,汉灵帝这才想到了傅燮,这才任命他为汉阳郡太守。可是,靠着十常侍当上凉州刺史的耿鄙,就是志大才疏的大草包,没有合理计划,也对自身的实力没有清晰认识的他,贸然起兵进攻王国韩遂等凉州叛军,结果,耿鄙不但害死了自己,也间接害死了傅燮。
若是汉灵帝肯用允文允武的傅燮担任凉州刺史的话,也许,就根本没有后来的董卓治乱了。
一饮一啄,自有定数。
……
有了傅干的帮助,他们跟着吕活很快就进入了杨安殿。
杨安殿,这并不是这处建筑原先的名字,之所以起这个名字,是汉献帝为了纪念现任的河内郡太守大司马张扬的功劳而已。
曹阳之败,附近的诸侯只有张扬一个人亲自派兵护送汉献帝到洛阳安居。
张扬这么做,固然有邀功得赏的念头,不然的话,他就不应该接受大司马的官职。可是,这是人之常情耳,离河南郡比较近的诸侯,刘表就没有想过派人接应一下汉献帝,足见他对东汉的忠诚度,并不是外界宣扬的那么高。从武关进入关中可是捷径,凭着当时刘表的兵力,想要救下汉献帝是绰绰有余的。
前面说过,杨安殿根本就不是原先的东汉汉宫,而只是十常侍之一赵忠的一处私宅而已。
一个宦官的私宅都能够修建成这个样子,可见,汉灵帝对十常侍纵容到了何种地步。
“彦材兄,这件事原本就与你无关,你还是不要轻易参与进来为上。”临到宫门口,金珏却主动想要让傅干离开。
“哼,你把干当成是何人了?何况,干此次来,不是为了就你,而是为了救下你的兄长而已。”说完,傅干生气地一甩袍袖,不再管已经被他放在地上的金珏,独自一人径直走进了殿中。
“唉!”金珏叹了口气,摇着头紧跟了进去。
“傅爱卿,你怎么又回来了?”有人看到傅干再次入宫,惊讶地问道。
未见其面,先闻其声,金珏居然听到的居然是一个小孩子说话的声音,心中有些奇怪。按照历史记录,在这个时空,汉献帝可是比他现在这副身体大了一岁,也就是,现在的刘协虚岁已经十七岁了,殿中除了他怎么可能有小孩子问话呢?
不过,金珏这个时候顾不上礼仪,他也不能让傅干先开口,忍着左腿的伤痛,强行向前小跑了几步,大声问道:“陛下,草民金珏,是已故兖州刺史金尚的二子,听说,现如今在这殿中,有人质疑我大哥金玮的话,都有那些人呐?”
前面的傅干和他身后的吕活全都惊讶地看着金珏,心说,这根他们在外面商量的计划完全不同,这小子究竟想干什么呢?
“大胆,你是何人?见到陛下之后,既不行礼,居然还敢在陛下面前如此大呼小叫,成何体统?来人啊!把这个狂妄的小子给我拉出去直接杖毙。”刘协还没有来得及想明白这小子为什么见了自己不叩拜,便敢如此大呼小叫,两厢站立的大臣中,便有人立刻站出来,一边大声斥责金珏,一边手舞足蹈的指挥着。
一见有人主动出来挑事,金珏不惊反喜。他佯装看不到御座上的刘协,而是立即向着跳出来的这位大臣,一边规规矩矩地向他磕了三个头,一边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金珏这种作态,举殿皆惊。
那个主动跳出来的大臣,也被他的主动吓得一时之间不知应该如何应对。
“珏弟,陛下在那里,你怎么如此胡闹呢?”金玮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一把将跪在地上的金玮硬拉正了方向,直接面对着御座上的刘协。
“大哥,你可不要哄我。在大殿之上,除了皇帝之外,谁敢如此大呼小叫,指挥殿中的护卫喊打喊杀。对了,之前倒是有三个人这么干过,其中一个被温侯杀了,还有两个现在还好好活在关中呢?”金珏却一脸懵懂不信地回答道。
装傻充愣,这不是金珏最先想到的计划,不过,既然有人肯跳出来背锅,他有怎么可能放弃这机会呢,何况,这个时候,直接跳出来想治他们于死地的人,肯定是粉袁术的大臣,不坑他实在是太没有天理了。
………………………………
第034 被逼做了文抄公
金珏说得之前能够在皇帝面前耀武扬威的人是谁,杨安殿中汉献帝以及其他大臣全都心知肚明。
董卓、李榷、郭汜耳。
正是此三人带给了汉献帝目前为止人生中最大的羞辱。
就在刚才,哪怕金珏再如何目无君主,汉献帝没有开口之前,他们这些大臣最多站出来斥责于他,却无权指挥殿中的士兵带走他们兄弟。
很显然,他的这种做法已经大大损害了作为皇帝的汉献帝的尊严和权威。
金珏的话说完,杨安殿中立时陷入了沉默当中。那个主动跳出来的大臣,现如今是进也不得,退也不得,非常尴尬地站在原地,低着头不敢看坐在御座上的小皇帝。
他这是在李榷和郭汜那里呆惯了,习惯了那两个叛臣对汉献帝的态度,自然而然地露出了刚才那番嘴脸。
对于他的作态,此时御座上的刘协肺都要气炸了,他明明知道这是金珏在挑拨离间,在挑事,可是,面前这位大臣自身就不是什么好鸟。
“哼!”小皇帝毕竟出身皇家,还是有点涵养的,忍了半天,刘协强行将怒气咽进肚子里,怒哼了一声道:“巧言令色之徒,金珏,你哥哥金玮说右将军必反,杀了你父亲,却没有任何证据。你这么能说,可还有什么辩解的吗?”
金珏丝毫没有因为汉献帝的贬损而有所收敛,他先是主动承认了刚才的错误,接下来,却变本加厉地怼起了殿中所有为袁术说过话的大臣,道:“没有,草民年幼无知,刚才只是实话实说,加上没有什么见识,才认错了谁才是皇帝。还请陛下见谅,至于右将军袁术谋反一事,
草民现在就赋诗一首吧!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信与不信,俱由聪明神武的陛下您自己去判断。草民兄弟刚刚丧父,人微言轻,陛下不相信是应该的,是正常。若是陛下真的要因此而治罪于我们兄弟,草民实在是拿不出您要的证据,所以,无话可说。
不过,陛下,在您降罪之前,草民还是要问一问,不知道又有那几位大臣敢为右将军作保呢?草民家中,现如今唯有我们兄弟二人,草民兄弟二人愿以项上人头与这些大人对赌,若是袁术最终没反,草民兄弟愿坐诬告之罪,可是,袁术最终要是反了的话,陛下您会怎么做呢?”
“好诗好诗啊!”傅干在一旁听完,第一个反应就是面前这个小子文采斐然,这首诗做得实在是太好了,太贴切了。
其实,他那里知道,金珏被逼无奈,已经做了两次文抄公了。唐代白居易的《放言》被他提前拿了出来。而第一次就是在下邳城头。
“诸位臣公,你们怎么不说话了?就在刚才,你们不是都在指斥金玮的话吗?尤其是你,侯汶侯大人,你不是力保右将军必然不会造反吗,现在怎么变成哑巴啦?”小刘协立即喝问道。
对于袁术有没有造反,其实汉献帝现在并不在乎,就算是他在乎又能怎么样呢?没兵没将,大汉境内处处都是拥兵自重的诸侯,却没有一个真心忠诚于他的。
关键是,金玮提到的传国玉玺,可能真得就在袁术的手中,这就让汉献帝不得不在意此事了。
原来,刚才第一个跳出来主动背锅的大臣,就叫做侯汶。
金珏还真对这个人有点印象。
三国志中没有此人的记录,可是,在后汉书中却有。兴平中,李榷和郭汜相争,关中大饥,人相食。汉献帝下令开场赈济灾民,而担任赈灾任务的人正是这个侯汶。
可笑的是,侯汶去赈灾,粮食发下去了,灾民却反而死了很多。具体是什么原因,史书中并没有详细记载,侯汶又是设么样的背景,以及他有什么样的靠山,也无从得知。
不过,看现在的情况就知道,汉献帝虽然亲自处理这件可笑至极的案子,结果,侯汶依然好端端地站在杨安殿。
“呵呵呵,没想到,您就是侯汶侯大人,久仰久仰啊!听说,您在关中救灾的时候,发放的粮食越多,死得灾民就越多。小子听说这件事的时候,就在想,若是陛下当初不怜惜关中的百姓,任由他们四散奔逃,或是逃到汉中巴蜀,或者出武关逃到荆州,也许还有或者的希望。替关中其他州郡一下子减少了这么多流民,侯大人您真是功不可没啊!难怪,您敢出面力保袁术。真乃天下第一贤臣啊!”金珏言辞锋利地明褒暗贬道。
表面上,金珏讽刺的是侯汶和袁术,实际上,他就是在讽刺汉献帝功过不分。
“大胆!来人啊……”金珏的话音刚落,刘协终于忍受不住,他一拍御座,猛然站了起来,伸手指着金珏就要吩咐人将他们兄弟剁碎了喂狗。
金珏话中的意思,别说是刘协了,杨安殿中又有哪个人会又听不出来呢?只是,当初事发的时候,之所以不处理侯汶,刘协有他自己的苦衷,金珏肯定是不知道的。
因此,他这么说,刘协心里面肯定会觉得自己很委屈。不过,刘协并没有意识到一件事,当初有苦衷,那么现在呢?
现在的刘协虽然影响不到其他的诸侯,但是,他却可以掌控身边人的身死。侯汶如此大罪,不杀而就算了,可刘协依然还把他留在了身边。
刘协现在要真的因为侯汶,而将金氏兄弟拉出去处决,尤其是金珏在念出那首好诗之后,若是袁术真得反了,那么他这个昏君的帽子是戴定了。
“陛下,万万不可啊。事态未名之前,还是不宜处罚他们兄弟!”站出来替金氏兄弟求情的,正是三国史上鼎鼎大名的魏国建国后的三公之一钟繇。
钟繇,也是颍川人,不过,他不是一开始就投奔曹操的,而是一直从关中起,就呆在汉献帝的身边,并且协助汉献帝最终逃出李榷郭汜的掌控。他在魏国建立之前,经由荀彧的举荐,在建安四年重回关中,以司隶校尉的身份替曹操打理整个关中,牵制西凉的韩遂和马腾,并成功的说降了马腾。
马腾之死,是因为其子马超贸然起兵,这才被曹操诛杀了满门。
钟繇既是个出色的政治家,也是个出色的书法家。就连后世的书圣王羲之都从其书法中汲取过营养。
当然,金珏认为,后世之人对他在书法方面的成就吹捧太过。
在东汉末年真正的书法大家,实际上是蔡邕。只是他的书法作品流传于后世的实在是太少。飞白体,这种特殊的汉字书写方法,就是蔡邕创造了。
只是,钟繇此刻出手算是救下了金氏兄弟,却万万没有想到,他自己为自己在关中和凉州树下一个将来难以匹敌的敌人——金珏。
钟繇一出头,其他一直保持中立的大臣们也纷纷出班请刘协暂息雷霆之怒。
“也罢,将他们赶了出去。”刘协也知道此事不宜杀了他们兄弟,便站起身一甩袍袖,吩咐完,便转身准备离开杨安殿。
突然,在他身后又传来了那个讨人嫌的声音:“且慢,陛下,这两样东西既然于您无用,小子斗胆就带走了。”
说话的人正是金珏,刘协扭回头一看,这个不知死活的小子所指之物,赫然是金玮呈交上来的那枚兖州刺史的铜印和那方染血的诏旨。
“你……”
“咚咚咚!”金珏这次规规矩矩地跪在刘协的面前,磕了三个响头之后,在杨安殿第一次向刘协正色恳求道:“陛下,草民兄弟若是能够迎回先父的遗体,小子想将这两样东西一起埋入先父的坟茔之中,陛下,草民希望您能够允准。”
“准!”刘协从牙缝里硬挤出这个字,便立即转身离开了。
无论是西汉,还是东汉,都是以孝治国,以孝为先,金珏的请求虽然愈矩,但是,也不是不可以。这两样信物当初就是刘协赐给金尚的,金尚虽然没有当成兖州刺史,但是,他毕竟是朝廷亲自任命的地方官员,这一点,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
故此,面对金珏的这个要求,刘协是不得不答应。
汉献帝走了,一众大臣也陆陆续续走了。
金氏兄弟的父亲金尚虽然是死于国事,但是,在袁术未成真正谋反之前,是得不到任何人的怜悯和称赞的。
对此,金珏早就预料到了,也为此而劝过他的大哥,让他即便亲眼见到皇帝陛下的时候,一不能谈袁术谋反之事,二不能上缴兖州刺史的印绶和任命书。
因为,现在兖州真正的主人已经于去年得到了汉献帝的正式任命,金玮把这两样东西呈到刘协面前,不就是在打他的脸面吗?
……
“贤兄弟准备何去何从呢?”到了宫门外,傅干便直截了当地问道。
他现在非常欣赏这两兄弟,既欣赏身为大哥的忠诚,也欣赏身为弟弟的多智与善辩。
………………………………
第035 兄弟分道扬镳
“这……”这个问题还真的很难回答。
金氏兄弟在宫中第一分别的时候,金珏的吩咐,金玮一直都记在心中,那个时候,二弟说得那么慎重,肯定是不想让其他人知道此事。可是,这位初次见面的傅兄,本不关他的事情,却为了帮他们兄弟而在陛下面前直言,让金玮非常感动。
因此,他一听傅干的问题,便有些迟疑,扭头看向了在他背上的弟弟。
对此,金珏却没有那么多顾虑,他知道傅干的为人,即便他现在把计划和盘托出,对方也不会出卖他们兄弟的,于是,他回答道:“彦材兄,我们兄弟自然是要返回京兆郡!彦材兄,你呢?还是要去投靠曹操吗?”
与其说傅干是去投靠曹操,不如说他是应了荀彧的邀请,前去兖州看一看曹操的为人。在这个乱世,任何智谋之士都不会轻易认主的。
傅干也直言相告道:“现在这个阶段,要说我去投靠谁,为时尚早,不过,文若先生投书想招,我也想要去亲眼看看曹兖州的风采。”
之前,傅干激走金珏的那番话,也许不是出于本心,但是,在这个时代,士人的确是不会把老百姓的性命看得太重。因此,曹操在徐州屡屡屠城,即便金珏卖力在下邳城头上宣扬此事,也并不一定能够真正阻止东汉末的那些士人投靠曹操。
“唉,若是南容先生还活着的话,……不说了,彦材兄,你去看看也好。不过,小弟断言,即便曹操真得将陛下迎到他的治下,将来,他必定不会再做一个纯臣。那个时候,彦材兄,你想好了应该何去何从吗?”金珏点点头,接着向傅干一拱手,说道:“彦材兄,时间已经不早了,我们兄弟还急着赶路,不能在此久留,告辞!”
“告辞!”傅干被金珏说得面皮发红,却又发作不得,只好也向着他们兄弟拱了拱手。
金珏故意说道傅干的父亲傅燮,虽然故意没有把话说完,可傅干这么聪明,自然从他的话中猜出了下半句的意思。
傅燮为人嫉恶如仇,却又对大汉朝廷忠心耿耿,曹操即便事出有因,可生民又有何罪呢?而且,正像金珏说得那样,曹操在徐州大肆屠城,受害的不仅仅是那些被屠杀的徐州百姓,还有因为四处逃难的徐州人将瘟疫四处传播而病死的百姓。若是傅燮还活着的话,即便没有能力起兵诛除曹操,也一定不会让儿子去投靠这样的人。
哪怕只是去看看,同样也不行。
这时,金珏回头却看见了在他们身后探头缩脑地吕活,便问道:“小吕公公,你有什么事情吗?”
“三位公子,你们真的不会把小的的身份泄露出去吧?”没想到,吕活到现在还想着这样的事情,他低着头不敢看金珏和傅干,低声问道。
“哈哈哈,小公公,你多虑了。我们兄弟,还有傅兄即日就要离开洛阳了,哪里有闲心去管你的身世呢?不过,说到这,小公公毕竟于我兄弟有恩,所以小子敬告你一句。你既然是吕公的后人,既想保住性命,又要不坠了吕公的名声,最好现在就离开皇宫,返回故里。”
“珏弟,你说的吕公是何人,这位小公公又是谁?”金玮不解地问道。
“大哥,这位小公公的身份可不简单,我说的吕公就是吕强吕公公。当年,吕氏兄弟皆被十常侍害死,他极有可能是吕公家族中哪位兄弟留下来的后人,不过,这也是小弟猜的。”金珏伸手指着吕活,解释道。
“贤弟,你说吕公公了不能留在陛下身边,这是为何呢?”傅干不解地问道。
金珏扭头看了看四周,这里就只有他们四人,便放胆子压低了声音解释道:“说句不恭敬的话,以陛下现在的情况,即便有诸侯愿意接纳,陛下到了其辖下,最多也就是个傀儡皇帝而已。彦材兄,小吕公公这样下去,若是帮着陛下的话,迟早会被那个诸侯所杀。若是帮着那个诸侯监视陛下的话,这不就是坠了吕公的名声了吗?”
“啪!”让金珏没有想到的是,金玮一听这话,立即就把金珏从背上放了下来,伸手就给了他一个大嘴巴,斥责道:“大胆,珏弟,你怎么可以对陛下如此不恭呢?”
“看看刚才的那位侯汶大人,小吕公公,他之前是侍御史,现在是个什么官职呢?”金珏并不知道侯汶现在的状况,便问道。
“三位公子,那个侯汶现在是治书侍御史。”吕活想了想,回答道。
“大哥,你自己听听,作为一个君主,赏功罚过而已。功不功,过不过。恶行之官反而升官发财,若说那侯汶有后台,在三辅的时候,李榷和郭汜秉政,陛下做不得主,还可以理解。可是,如今的洛阳城里,除了陛下,还有谁能够做主呢?依我看,陛下无非是怕了那个侯汶的后台袁术罢了。”金珏捂着刺痛的左脸,十分吃惊地望着他的大哥,忍不住反驳道。
“子不言父过,陛下毕竟年纪尚幼,偶有疏失,身为臣子可以从旁指正,非是你我草民可以在私下里随意议论的?”
“大哥,这真是你的心里面话吗?”金珏还是第一次真正在正面审视自己这副身躯的大哥,他也是第一次知道,他的大哥愚忠到了这种地步。
傅干望着突然吵起来的兄弟俩,一时之间,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解劝。通过刚才杨安殿里发生的事情,他虽然在心里已经认同了金珏的判断——小皇帝刘协虽然看起来聪明,但那只不过是小聪明而已,以现在的情况,将来必定是诸侯手中的傀儡。
可是,金玮说得也没有错,君父有错,应该犯言直谏,若是不停,大不了不做这个官就是了,这是他的父亲傅燮在世时候的做法。一直也深深影响着傅干的言行。
金玮并没有回答,不过,他眼神中的坚定,已经把现在的心里话显露无疑。
“既然如此,大哥,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做?反正小弟一定要趁着这个机会赶紧离开洛阳城,不然的话,温侯一旦得知小弟要逃,他肯定不会放过小弟。大哥,你想好了吗?”金珏从金玮刚才那番话中,就听出了金玮的打算,他似乎并不像就这么离开洛阳。
其中的原因,金珏也大致能够猜到。
第一,皇帝在洛阳。
像金玮这么愚忠的人,又没有能力当一方诸侯,他只能留在汉献帝的身边,为其效力。
可是,大哥若是做出这样选择的话,最好的结果,就是病死在在建安十九年之前,眼不见,心不烦,早死早托生。
在那一年,在董昭等人的建议下和逼迫下,汉献帝加封曹操为魏公,赐九锡,接着就是魏王。虽然到最后,曹操至死虽然并未真得篡位,可是,在三国之前,非同姓的臣子而被封为公爵和王爵的,有且只有一个人——他就是王莽。
而最坏的结果,就像董承、伏皇后,甚至是荀彧那样,凡是忠于汉献帝的人全都被杀,或者被逼着喝下了毒药。
也许,荀彧是死于自杀。可是,自诩人鉴的他自始至终都没有能够看明白曹操这个人。
第二,留在汉献帝的身边,早晚有一天,金玮很有可能会迎回父亲金尚的遗体,将其安葬。
这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情。
“想好了,小弟,我知道你志存高远,一定不会甘心留在这里。可为兄刚刚进宫之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