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帝培养手册-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得好听是礼送,说得难听点,就是派兵将司马青一行人全部押送出了城门。
在三国这段历史当中,好的不灵,坏的灵的事情发生过很多。
比如,诸葛亮准备自己入川协助刘备夺取益州之前,与关羽进行交接的时候,就因为关羽说了一个死字,诸葛亮差一点就没有把荆州交给他。
结果,关羽真得就是死在了荆州。
再比如,刘备临终前,说过马谡此人不可大用,诸葛亮却不听,在唯一一次有机会夺取陇右的战争中,他违背刘备的遗言,重用了马谡,最终使得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之战,功亏一篑。
这样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
如果司马懿知道自己因为这点小事就把他的侄子赶了回去,也许会生气,说金珏过于迷信、小气。可是,金珏却很清楚,在华夏数千年的历史上,但凡是管不住自己嘴的人,终究是成不了大气候的。带着这样的人在身边,必定会成为大隐患。
这之后,杨沛又在城里转了三天,才来到县衙,准备见一见这位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建立一个势力的年轻人,究竟有什么能耐,能够让他心悦诚服地效命!有些东西,光是看,看不出什么名堂的,只有杨沛亲自问过,他才能够确定自己是否愿意为他效力。
“报!公子,杨先生求见。”杨沛找上门来,这个时候,金珏却在内衙,有侍女立刻来到他的居所外,轻声禀报道。
这个时候,蔡文姬正在安寝,故此,这个前来报信的侍女不敢大声说话。
“知道了!”金珏同样低声回答了一句,便轻手轻脚地走出了卧室,关上房门,小声对斥候蔡文姬的侍女又叮嘱了几句,这才来到中屋,顺手披上一件灰熊皮制作的大衣,带上一顶狗皮帽子,来到屋外,向侍女吩咐道:“你立即让人通知吕活,让他把之前刘山他们请来的人也一并带到大堂去。”
刘山第二次出任务,办得极为顺利,在下雪前,他把金珏特别过嘱咐要请来的人全都请来了。
不过,那个时候,略阳县里尤其傅干和韦氏兄弟帮忙,暂时用不少这几个在三国志中响当当的任人物,金珏便暂时把他们晾了起来,看看他们的心性,以及对自己的看法。
其中有一个人的言行和作为很是让金珏不屑,此人就是苏则。三国志魏志中记录的名太守之一。
今天,金珏打算趁着面见杨沛的机会,把其他几个人也一并见了。
侍女走后,金珏来到旁边的房子,敲了敲门,大声喊道:“第五伯父,您在吗?”
“不在,你小子今天怎么舍得从房子里出来了。”没想到,第五巡并没有在自己的房间里,而是在旁边韦端的房间里,听到金珏的喊声,这老头推开房门探头没好气地问道。
自从下雪之后,金珏为了躲懒,佯称自己生病,一直就躲在房间里不肯出去,即便吕活和刘雄鸣有事,也要在他的房前说话。
有华佗在,金珏有没有生病,很快就能知道。第五巡对他躲懒的行为很是生气,故此,这才逮住机会讥讽一下他。
“呵呵呵,第五伯父,小侄承认我这段时间的确是有些懒散了,可您不知道,小侄不知道怎么了,这次回到关中之后,非常怕冷,若是没有重要的事情,实在是不愿意出来啊!”金珏苦笑着解释道。
他说得是真话,前一世,金珏就是个怕冷不怕热的中等胖子,这一世,身上没有了那层厚厚的膘,防寒的能力自然大大降低了。何况,这个时代,防寒措施乏善可陈,金珏若是没有搭建起火炕,他真不知道自己如何度过这个冬天。
看着面前全身上下裹着厚重的毛皮,依然缩成一团,瑟瑟发抖地金珏,第五巡这才明白这小子一直躲懒的原因。
“唉!说吧,你小子有什么事情来找老夫?”第五巡叹了一声,温言问道。
“这不,之前请回来几个贤才,那个杨沛也终于把略阳县县城转完了,他今天想要见我,故而,我准备把大家召集到一起见一见面,说说话。毕竟,我、两位伯父,几位世兄,还有那他们几个都是三辅人。再说,有您二位在的话,也能替小侄镇住场子吗?”金珏回答道。
“哦!都是三辅人吗?对了,珏贤侄,老夫问你,既然他们都是同乡,若是这些人当中最终有人不肯归顺于你的话,你又当如何呢?”第五巡听完之后,突然又板着脸问道。
“呵呵呵!”金珏闻言又苦笑道:“世伯,我又能把他们怎么样呢?先谈谈看吧!若是他们都不愿意归顺于我的话,等小侄拿下益州,就把他们都放了,到时候,他们想去投奔谁,小侄都不会在暗中阻拦他们的。您两位放心,这些人当中的确是有不少大才,可比起贾诩郭嘉,那就差得太远了,小侄不会杀了他们的。
当然,若是这其中真有贾诩郭嘉这样人才的话,就算是两位世伯再如何怨恨小侄,小侄也会把他关一辈子的。”
“嗯,你既然这么说,老夫也就放心了。”第五巡闻言,慢慢缕着颌下的山羊胡子,这才缓和了语气说道。
………………………………
第184 三辅群英会2
第五巡倒是不关心金珏放不放这些人的问题,他只担心金珏因为一时之怒,杀了这些人,白白浪费了三辅精英。这是他做不愿意看到的。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第五巡活了一辈子,他早就明白这个道理。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第五巡和韦端都防线,他们加起来一百多岁的老头子了,居然都看不透金珏此子的性格。不过,有一点,他们得到了确认,那就是,此子说话,要么不说,说出口的,至今他没有说过一句假话空话。
金珏刚才既然答应了第五巡,不会杀了这些人,第五巡和韦端也就信了。
很快吕活把人全都请到了县衙大堂,里面已经分宾主布列好新式的桌椅板凳。
金珏自然是坐在正中央的主座上,他的两旁坐着的是两位世伯第五巡和韦端。
第五巡居右,韦端居左;在第五巡下手落座的依次是傅干、杜畿、杨沛、吉茂和苏则;在韦端下手依次落座的分别是,韦康、韦诞、刘雄鸣、张既和游楚。
吕活一个人,就恭恭敬敬地一直站在金珏的身后。
坐定之后,金珏冲着刘雄鸣使了个眼色,他立刻会意,主动站了起来,朝着四周先是拱了拱手,说道:“诸位,今天我们三辅精英齐集一堂,是一件可喜之事,不管你们之前彼此之间是否认识,现在,就由我给大家依次介绍一番吧!”
说完,刘雄鸣按照座位的顺序,把每个人的籍贯、姓名、之前的履历详细说了一遍。
刘雄鸣介绍完之后,就坐了下来,金珏刚准备说上几句,下面就有人开始大骂他了。
“贼子,天子加封你武都郡太守,你却在这里不思为朝廷,为陛下效力,却搞什么‘皇帝培养计划’,这是人臣所为吗?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贼子,你想要让我为你效命,根本就是痴心妄想。贼子你什么都不用说了,现在就杀了我吧!”
起身大骂金珏的人,正是让他非常不懈的所谓魏国直臣苏则。
苏则,字文师,扶风武功人,与吉茂是好友,三辅战乱起时,他和吉茂躲进了南山之中。这次,刘山就是从南山中把他们二人‘请’到这里的。
先开始,苏则还不是这样如此憎恨金珏,可是,当他从一个亭长那里得知金珏居然在略阳县和武都郡大搞什么
‘皇帝培养计划’的时候,他的态度立刻就变了。
吉茂随即也站起来,拱手冲着金珏说道:“金公子,在下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你若是要杀我们兄弟二人的话,尽管动手,若是要放了我们的话,先请你把从在下这里搜去的书籍一并归还给我。”
既然是好友,吉茂自然要和苏则同进退,不过,他这番话中,怎么听,他都似乎是更加关心自己的书籍更多一些。
吉茂,字叔畅,冯翊池阳人。三国藏书家,正史之中并没有记录他,在裴松之的附注中记录了他的情况。此人极为好书,不耻恶衣恶食,而耻一物之不知。可谓是爱书如命,而且,此人居然敢在家中私藏违禁书籍,三国时的违禁书籍指的是兵法书和内学,内书指的就是谶纬之学,也就是算命语言之类的书籍。
“呵呵呵,两位稍安勿躁。吉先生,从光武皇帝起,朝廷就科禁兵书和内学,你的藏书之中,可有不少违禁之书啊!若是论起此事,我这个朝廷任命的一郡太守,就算是杀了你,也是合乎汉律的!”金珏抬手压了压,没有让刘雄鸣起身,他笑呵呵地质问道。
一句话,就把吉茂说成了大红脸。
私藏违禁之书,这事真要论起来,可大可小,兵书还倒罢了。可是,内学这种书,一直都为朝廷禁绝,凡是被逮住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金珏这么威胁他,其他人也不好替他辩解。
“你……”苏则刚想要再说些什么,金珏却突然打断了他的话,大声问道:“苏先生,这么说,你是终于我大汉,终于当今的陛下吗?”
“这是自然!”苏则闻言一脸正气地回答道。
“哈哈哈!”金珏并没有因为此人连骂十个贼子而感到气恼,而是大笑着向众人说道:“那好,诸位,你们都记住今天,这位右扶风人苏则所说的话。今天这次宴会之后,我就会立即派人把苏先生送出函谷关,把您送到许县天子哪里去。苏先生,你也一定要记住自己今日所说的这番话。倒时候,天子若是被人欺负了,甚至被人谋夺了皇位,您可一定要站出来,替陛下张目啊!”
金珏说出的这番话,所有人除了刘雄鸣之外,仔细一思量,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浑身上下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你……”苏则更是用手指着金珏,你了半天都没有能够再说出一个字来。
眼前这个小子,用心何其阴险啊!
此计实在是太毒了!
能够坐在这里被金珏称为三辅精英,说明他们都是有识之士。
曹操把汉献帝从洛阳城迁到了许县,看似是为了汉献帝着想,让其逃离杨奉的掌控,逃离近在咫尺来自吕布军的威胁。可谁又能知道,曹操就不会是下一个董卓、李榷郭汜呢?
以曹操在徐州大肆屠杀无辜百姓、还有杀了名士边让这两件事来看,曹操未必就是纯臣。
那么,问题就来了。
眼前这个年纪小的有些过分的太守真得把苏则送到了许县,在把他今日说的话宣扬出去,曹操还会重用于他吗?更有甚者,将来,一旦曹操与汉献帝之间起了冲突的话,苏则又该何去何从呢?
若是他坚持自己的志向,一直心向大汉,向着汉献帝,那么,迎接他的可能只有一个结局,作为汉献帝的忠臣,被曹操随便找个由头给杀了。
若是他最后改弦更张,改变了今日的志向,那么,苏则即便到最后跟着曹操功成名就,一统天下,史书是胜利者所写,他尚能想办法抹掉这段黑历史。
………………………………
第185 三辅群英会3
可若是曹操军最终在夺取天下的战争中失败了,且又与汉献帝闹崩了,甚至夺权篡位,那苏则他自己就真的必然会成为天下人的笑柄、遗臭万年了。
可这话,大家心里都明白,却都不便宣之于口。
没错,这就是后世人惯常使用的一个必杀技——捧杀。
你苏则既然自诩是大汉的不二忠臣,金珏就给他这个机会当一当这个忠臣。
一句话就明捧暗讽了苏则,在座其他人刚才还有些小视金珏,现在,他们不得不收敛心神,小心戒备,生怕自己也得罪了眼前这个小太守,被他想出别的招数整治自己。
金珏也看出来他刚才捧杀苏则,引起了一些副作用,他便用手趁着面前的桌子站了起来,举起桌上的一盏酒,说道:“诸位三辅英才,我金珏让人把你们请到这里来,的确是有些不恭之处,还请各位见谅。不过,本公子在这里把话干脆挑明了。我就想要诸位在天下形势未明朗之前,暂时全心全意地辅佐于我。
当然,这两位既然已经表明了他们自己的态度,我会按照承诺,到了一定的时机送安安全全地送他们离开。可是,你们几个不同,若是都不肯辅佐于我的话,本公子就只能先把你们关押起来。到时,你们可不要怪我这个同乡不顾念同乡之仪了。”
“公子,你这话说得让人有些难明,何谓天下形势未明朗之前,你能否解释一下,还有,我能否问一下,小公子你又有何计划呢?”张既开口问道。
张既现在对眼前的小太守充满了好奇,寒门出身的他,在左冯翊也并不是太有名望,除了游楚看好自己以外,再无任何人关注过他。他很确定,自己并未与京兆金氏有过任何瓜葛,也从未见过其父金尚,对方又是如何知道自己的呢?
不光是他,在做的人其实心里面都有这个疑问。
至于说,号称京兆三休之二的第五巡和韦端,之前并无知人的名声,若是有,第五巡先且不说,韦端如果知道他们几个的话,早就在凉州刺史的任上招揽他们几个人了。由此可见,真正看好他们几个的,不是第五巡和韦端,正是眼前的这个小太守。
“何谓天下形势未明朗之前?这话好真不好解释。那本公子就结合我自己的计划解释一下吧!明年,本公子便会出兵消灭汉中张鲁,后年,便会出兵夺取巴蜀。而在本公子成功夺下整个益州之后,届时,若是马腾军守不住三辅,本公子便会出兵夺取整个关中。
若是我未能在三年之内夺取整个益州、亦或者,在我夺取了益州的同时,马腾却已经把三辅丢了,让曹操领兵进入关中。这两种情况,不用本公子解释,你们也能够想到,那个时候,天下的形势已然明朗了。”金珏想了想,解释道。
“金太守,你的口气未免也太大了一些。据我所知,汉中郡易守难攻,张鲁在汉中已经盘踞了四五年之久,略阳县即便有十万之众,也未必就能攻下汉中郡。何况,据我所知,你所部极为缺少粮食,如何能够集齐如此多的兵力进攻汉中呢?”金珏的话刚一说完,吉茂忍不住插言道。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吉茂就是这样的情况,他熟读兵书,即便他带兵打仗未必赶得上李封和成廉,可是,他若是愿意参与分析军事行动,还是一个非常适合的参谋。
“呵呵呵,这就不用吉先生你操心了。刚才,本公子对你说的话只是戏言耳。你放心,我让人把你收藏的那些书籍,抄录完毕之后,就会全部归还于你的。至于你收藏朝廷科禁书籍之事,你又不是我治下之民,你自己看着处理吧!”金珏闻言笑了笑,并没有正面回答吉茂的问题,而是解了他另外一个心结。
“多谢!”吉茂闻言,果然喜形于色,拱手向金珏道了声谢,便安然坐下,不再管其他事情了。
“对了,吉先生,你回去之后,可以问一问你胞兄吉黄,族兄吉本的意思,若是他们两个愿意来武都郡投靠于我的话,本太守必然会重用于他们的。”见吉茂如此,金珏哑然失笑,随即,他突然想到两个与吉茂有关的人,便说道。
吉黄和吉茂是双胞胎兄弟,这在古代是非常难得一见的。在古代,不说是生双胞胎难以见到,而是说双胞胎能够养大的情况确实是很少见。
吉黄听说其前任主官张温病逝的,便违科奔丧,时任司隶校尉的钟繇就因为这个原因,杀了吉黄。不管怎么说,从这件事本身来说,吉黄是一个极为重情重义之人,对金珏来说,就是一个可用之人。
金珏原本是想请到吉黄的,可惜,并没有在其原籍左冯翊的家中找到他而已。
至于吉本,更是比这对双胞胎兄弟更为有名一些,他就是参与建安二十三年,起兵攻打许都,准备协助汉献帝夺权主谋其中之一。而且,基本那时的官职是太医令,想必他也懂一些医术。
“噫,金太守,你居然知道家兄,和族兄?”这个时候,吉茂就更是惊讶不已了。
金珏却没有再回答,只是笑着点了点头,转头向张既望去,问道:“诸位,不知道本公子的回答,你们可听懂了。若是听懂了,你们的答复又是什么呢?”
“金太守,若是以后,你夺下关中,能否答应在下一件事,若是你能够答应,我杜畿不论天下形势如何,都愿意辅佐你始终。”杜畿第一个站起来,问道。
“哦!让本公子猜一猜,杜先生想让本公子答应你的这件事,将来若是有可能,让你担任河东郡太守一职,是也不是?”金珏故作沉思状,想了想,反问道。
“不错,敢为金太守,你又是如何得知在下的心思呢?”听了这个答案,杜畿表面上还算镇定,可他此刻的心中如同掀起了惊涛骇浪,久久难以平静。
………………………………
第186 三辅群英会完
金珏说出这番话,别说杜畿感到惊讶,就连旁边其他人也全都惊愕不已。
一听杜畿的要求,就知道这是他的私人想法,肯定并未向其他人说过,金珏又是如何得知的呢?难道,这小子会读心术,能够猜透旁人的心思不成?
“哈哈哈!”看到两位伯父都用狐疑的眼神看着自己,金珏放声大笑了三声,这才解释道:“诸位无怪,小子开一个小小的玩笑耳。杜先生之所以想当河东郡太守,是因为,他以前的朋友陈时,也就是现在京兆郡郡丞,他向马超举荐了杜畿,让先生担任功曹史一职。
可是,没多久,陈时就嫌先生阔达疏诞,不负责任,干不好功曹这个职务。故此,杜先生这才主动辞官。这些都是我派去的人查探到的。由此,小子只是猜测,杜先生恐怕是嫌陈时小看自己,而陈时又是河东郡人士,故此,你想要当河东郡太守,让陈时好好看一看。是也不是?”
众人闻言,把目光立即转向了杜畿,杜畿难道有些脸红,他点点头,没有说话。
杜畿心里想,没想到,这位小太守居然从这些线索中就能够猜中他此时的心理,这种本事比起贾诩来也丝毫不弱啊!
可是,他又从哪里知道,这完全不是金珏自己猜出来的,而是他把三国志中关于杜畿的生平里详细记述的。
“本公子一时戏言,还请杜先生莫怪!不过,本公子这里不得不说,此时此刻,杜先生您的志向还是太小了一些,一个小小的河东郡太守又算得了什么。若是一切顺利的话,三年之内,我就会让先生你当上司隶校尉,届时,别说是一个小小的河东郡太守,就算是整个司隶校尉部,都会在你的管辖之下了。
我知道,以你的能力也许及不上汉初三杰萧何,但是,你的能力已经足够做本公子的寇询了,不知杜先生愿意否?”说道最后,金珏向着杜畿深施了一礼,正色说道。
“多谢金太守如此器重,畿敢不效命?”闻言,杜畿也急忙站起身,躬身还了一个礼,心悦诚服地回答道。
寇询就是替东汉光武帝坚守河内郡,为光武帝一统天下,提供充足粮食和士兵,说穿了他就是光武帝手下低配版的萧何。金珏用他来比喻杜畿和自己的关系,足可见,金珏对杜畿的重视程度。也难怪,杜畿会这么快归心于金珏了。
“杨先生,你愿意做我手下不死的郅都吗?”接下来,金珏又转向了杨沛,大声问道。
让金珏都没有想到的是,杨沛闻言居然当场跪在了金珏面前,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之后,他大声承诺道:“只要主公您不弃,沛就算是做一个将来必死的郅都又如何?”
金珏闻言,心中感慨万分,杨沛可以说是曹操手下除了典韦之外,最亏待的几个大臣之一。一代能臣到最后却落得一个冻饿而死的下场。
如此看来,跟对一个君主,是多么的重要。当然,按照杨沛的行事作风,他在三国不管投奔谁,将来都很难免落得一个死字。
想到这里,金珏连忙冲着刘雄鸣使了个颜色,刘雄鸣立即上前将杨沛扶了起来。就这样,杨沛成了金珏手下第二个心悦诚服称呼他为主公的人,也是之后,金珏最为信任的铁杆大臣之一。
第一个心悦诚服称呼金珏为主公的人,既不是李封、成廉,也不是刘雄鸣,而是吕活。
“张先生,本公子知道,你允文允武,可愿意做本公子手下的来歙吗?”金珏又看向了张既,大声问道。
“金太守,我张既事先言明,如果你的计划一切顺利,只要你能够夺取整个益州,既愿意为你效力终身。”张既也大声回应道。
来歙也同样是光武帝刘秀手下的大将,当初,就是他亲自率领两千精兵突袭略阳县,截断了两路诸侯之间的联系,最终使得盘踞在陇右的军阀隗嚣整个势力土崩瓦解。只可惜,他最后居然被当时盘踞在益州的军阀公孙述派来的刺客给暗杀了。
不然,刘秀统一天下,夺取巴蜀的主将就不是吴汉,而是来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