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3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N懒谐档陌踩暇棺凹琢谐凳且桓鍪峙哟蟮哪勘辏拷诔迪嶙氨2门50毫米速射炮,6挺马克必机枪,车厢侧壁开有射程孔,士兵可以在车厢内向外射击,或者下车作战。

    再后面是指挥车厢和补济车厢,指挥车厢里除了指挥人员之外,还有医务人员和一部份工程人员,主要是抢修铁路,并装配1门双联75毫米火炮,2门50毫米速射炮;2挺马克必机枪;补济车厢主要是装载食物、饮用水和紧急抢修铁轨的材料、配件,补济车厢不配备武器,最后才是主炮车厢,每节车厢装配两门240毫米40径倍火炮。列车的装甲采用钧质钢板,厚度在50…120毫米之间,毕竟装甲列车是陆队支援武器,不必要用更厚的装甲。

    本来陆军部是希望安装同战列舰一样的280毫米火炮,但考虑到是第一次制造装甲列车,而大口径的火炮开火的后座力极大,在开火之前,不仅要将主炮车厢与列车脱离,而且主炮车厢还要放下支持杆,支撑住地面才行,因此选择保守一些的方案,只装配240毫米火炮,等第一辆装甲列车制造出来以后,积累制造经验,并测试使用效果之后,再考虑在后面的装甲列车上安装更大的火炮。

    其实240毫米火炮也不算小了,和目前海军的拓海号装甲巡洋舰的主炮是同一型号。德国在早期建造的恺撒・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维切尔斯巴赫级战列舰都是使用的这一口径的火炮。

    而装甲列车的动力是用两个火车头牵引,每个火车头均配一节煤水车厢,这一方面是增加火车的动力,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再挂几节车厢,运输物资;另一方面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装甲列车也可以一分为二,分头单独作战,不过火车头位于两节运兵车厢之间而不是在列车的首尾,这也是为了尽为保护车头的安全。

    总体来看,陆军部设计的装甲列车基本就是一个移动火炮车,堪称为陆地战列舰,即使不算主炮的火力也差不多可以和一个团相当,主要是沿铁路为陆军提供火力支援,保护铁路线和交通枢纽,由于一列装甲列车配备了4个连的步兵,因此还可以独立作战。不过240毫米火炮的射程可以达到20…25公里,最大仰角发射,甚致可以接近30公里,这个射程相当可观,而且威力巨大,填药量可以达到40公斤左右,对于陆军攻击敌军的防线、坚固工事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而在牵引火炮方面,陆军部决定成立一个独立的155亳米重炮团,不属于其他部队,而是视战场情况编入需要的部队作战。

    重炮团分为2个机动营和一个普通营、一个机动重炮连。每个机动营配备12门155毫米火炮;下设3个连,每个连装配4门,每门火炮由一辆汽车牵引,而每门火炮配备士兵60人,由两名穿越战士指挥,同时还兼任司机;另外每门火炮还是要配4匹马,主要负责运送炮弹、配件等物资;连部、营还专配一辆运输车;团部配备2辆运输车,共计需要34辆汽车。另外每个机动营还专门配备一个工程连,主要是负责战场的临时道路、桥梁修建,毕竟机动营对道路的要求要高一些;而普通营配备16门155毫米火炮,设4个连,每个连装配4门,每门火炮配备12匹马。

    机动营主要是在战场上机动布置,而普通营则只能依托铁路进行布置,但俱体的使用还是要看战场的实际需要和情况。

    而机动重炮连只装备了4门火炮,但却是200毫米级别的大口径火炮,并且不是用汽车牵引,而是直接安装在汽车上,当自行火炮用。

    原来陆军成立重炮团时,并没有考虑200毫米级别的火炮,但在查询了穿越的车辆,发现居然还有几辆50吨级的载重卡车,这些车辆用来当牵引车确实是有些浪废吨位了,而且计划中的车辆数额也没有用完,因此陆军部进行协商之后决定充份利用这些车辆,改造出4门自行火炮,安装200毫米火炮。另外还配备2辆运输车,这样刚好是使用了40辆汽车。

    虽然装甲列车装配了240毫米的火炮,但必须要依托铁路沿线布置,只有在铁路沿纵30公里以内才有用,一但战场偏离出这个范围,装甲列车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而这4门200毫米的自行火炮则可以不受铁路的限制,理论上说可以布置在任何战场,尽管200毫米火炮的威力要远小于装甲列车的240毫米火炮,但在陆地战场,这个级别的火炮是相当可观的,远胜过155毫米火炮,更何况还能够机动布置。因此机动重炮连的成立,可以弥补装甲列车的不足,将人民军陆军的攻坚能力提升一个层次。

    而军委和行政院对陆军的设计计划都是一路绿灯,完全畅通无阻,陆军部自然十分高兴,立刻组织人员,着手开始建造、改装。
………………………………

第二三八章 作战计划(六)

    除了装备之外,人民军的扩军也在进行,首先是建立海军陆战队,也终于进入了正式的实施阶段。

    罗岳经过了认真的考虑之后,终于决定加入海军陆战队,并且参与海军陆战队指挥官的竞争。虽然现在海军陆战队只有一个师的编制,但毕竟是一个新的军种,将来肯定是要扩编的。而且从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在穿越者的主导下,未来的中国肯定不会局限在大陆上,走向海洋,甚致是走向远洋都是大势所趋,这也是在旧时空里得到了充份的证明。

    而在这个时空里,这个进程很可能会大大的加快,因为现在的华东政府就已经拥有了一支实力不弱的海军,排除时代造成的技术差别之外,可以说在旧时空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近50年内,都没有建立起这样规模实力的海军,这也说明华东政府从一开始就极为重视海洋发展。

    强大的海军决不会是固守在家门口,而是要纵横大洋,这也就意味着华东政府走向海洋的时间,要比旧时空早得多,很可能在日俄战争之后,华东政府的发展方向就会转向海洋。因此未来人民军的建设,肯定是会朝以海军为主导,并兼顾海陆综合发展的道路,而海军陆战队也将会大有用武之地,既使不独立成军,依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而罗岳最担心的是海军陆战队是从无到有,白手起家,兵源的素质差,需要长期训练和战场磨练才能成为一支强军。但秦铮给他交了一个底,军委和海军部都不会允许海军陆战队慢慢的成长,由其是海军,因为海军陆战队目前是属于海军的编制,而在未来的日俄战争中,肯定会有登陆作战,因此海军部也需要海军陆战队尽快形成战斗力。军委也保证,将确保海军陆战队有1/3的士兵是有战斗经验的老兵,这也彻底打消了罗岳的疑虑。

    海军部为海军陆战队挑选指挥官,一共确定了7名候选人,因为这次不光是只选指挥官,还有副职,参谋长,不过海军部也明确说明,一但参选,就必须加入海军陆战队,不能再返回陆军,另外也考虑到海军陆战队目前只是师级编制,指挥官同时兼任师长,因此7名候选人只有两人是师级军官,而且均是副师长,另5人则全部是团长。

    海军部的用意是希望由一名副师级的军官牵头,利用他们的经验,让海军陆战队尽快成军,而选了两名副师长参选,则是为了以防其中有一人发生意外,结果两名副师长经过考虑之后,都拒绝加入海军陆战队,毕竟陆军也在扩编,他们转入其他新建师中担任师长的可能性极大,自然不愿在海军陆战队里从头再来,而5名团长也同样有一人退出,只剩下4名候选人了,分别是罗岳、冉润峰、石峭、钟文定。

    这下也让海军部有些尬尴了,有人就建议,再从陆军找几个候选人来,但海军部的部长尚晋峰力排众议,决定不再增加候选人了,就在这4个人里确定海军陆战队的指挥机构,毕竞4个人就够了,而且团长就团长,陆军的师长不都是从团长干起来的吗。

    海军陆战队指挥官的竞选是釆用综合评分法,分为三个方面,1是候选人过去的战绩、指挥、训练的能力;2候选人的竞选演说,及答辩;3兵棋推演循环赛。

    结果罗岳以三项总分均为第一的成绩,毫无争议的当选为海军陆战队的指挥官兼任师长。其实这也并不算意外,罗岳至少在第1项和第3项都绝对的把握,因为战绩和实力经验都摆在那里。如果两名副师长参加竞选,或许还可以凭着有指挥师级部队的经验,对罗岳造成一定的威胁,而在团长当中,罗岳确实是没有对手。

    其实陆军部也不想放罗岳走,因为罗岳带的队伍从连开始,一直到团,都是陆军的王牌部队,作战勇猛,均立战功,这样的将材自然是谁都不想放过的,更不要说罗岳和政府上层的关系,在罗岳去爪哇的时候,陆军部己经准备普升罗岳为师长,只是5个甲种师都己经确定下来,因此只能让罗岳带领一个普通师。却没有想到罗岳最终去了海军陆战队,陆军部也大为后悔,早知这样就该尽早把罗岳提升为师长了,这样也就不会损失了一员大将。

    而其他3名候选人的职务也都确定下来,石峭担副指挥官兼任副师长,冉润峰、钟文定分别担任正副参谋长,而政委由海军部直接委派,由原来长白山舰的副政委朱文祥担任。这样海军陆战队的班底也组建起来,正式开始了海军陆战队的组建工作。

    在海军陆战队成立的时候,又有两份立项建议书送到了军委的办公室里,建议军委立项,进行固定翼飞机和装甲战车的研发工作。

    研发固定翼飞机的建议,是由穿越军队中的几名直升机飞行员联合起来鼓噪出来的东西。现在华东政府共有14架直升机,8架无人机,共计有37名直升机架驶员,16名无人机架驶员,因为其中有9架直升机都是双人驾驶,而且双人直升机和飞行员的比例是按照1:1。5配置,单人直升机、无人机架驶员是按1:2配置,另外还有直升机、无人机地勤人员187人,形成了一个200余人的飞行组团队。

    虽然军委一直都把飞行部队视为人民军的一张王牌,而且飞行部队在历次的战争中也发挥了巨大作用,虽然直接参战的时候并不多,但在侦察、预警、修正炮兵数据等方面都功不可没,但飞行部队在人民军的体系中却一直处于一个十分尬尴的地位。尽管地位重要,而且平均军衔也很高,但飞行部队没有自己的班底、没有自己项目,洠в凶式穑踔略诰又忻挥惺裁捶⒀匀ǎ褪鞘刈攀讣苤鄙⑽奕嘶兆樱萌丝床坏绞裁辞巴尽

    但在这个时代,直升机、无人机都难以维持长久,虽然目前还可以靠穿越带来的一些零配件維持机体的状态,但直升机、无人机使用的航空煤油却没有地方补充,幸好是昆明舰的燃汽轮机也是使用的航空煤油,因此当初护航舰队才携带了大量的航空煤油,否则现在估计至少趴窝了一大半。但航空煤油总有用完的时候,昆明舰还可以靠两台柴油机支撑,而飞行部队则只能解散了。

    由其是眼看着其他穿越者要么从政要么从商,凡有一技之长的人都能混得风生水起,不少飞行部队的成员也耐不住寂莫,特别是地勤人员,因为都有一手好技术,在华东政府中极受欢迎,这时己有26名成员选择了转行发展,好在是37名飞行员都还没有动,保证了飞行部队的骨干,还能免强维持着团队。

    当然飞行员们对飞行部队的问题都十分清楚,并且也明白解决飞行部队困境的唯一办法就是研制固定飞机,这样既有项目,又可以审请到资金,还能带出一个大团队来。因此在华东政府成立之初的时候,飞行员们就向军委建议,着手研制固定飞机,不过当时的条件不允许。但飞行部队也没有闲着,平时没事时设计了几种飞机的样式,并且查询这个时代的发动机性能,还用木头、布做了几个飞机模型做参考。

    这次爪哇行动,飞行部队也立下一大功,因此回到青岛以后,由这次参战的飞行员王新平、郑宗明牵头,其他人员联署,向军委建议,尽快启动研制固定飞机项目,而理由是目前直升机、无人机的备件基本用完,油料也不算充足,最多只能保证日俄战争这一战,而固定飞机的研发周期较长,等日俄战争之后再着手研发的话,会出现一段短档时,如果从现在立项,那么最快在日俄战争期间,或许可以就有几架飞机进行实战的试验,积累更多的经验,从而促进飞机项目的发展。

    而且在建议书里,还提出了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案,既由飞行部队的成员带一部学生成立一个研发组,研发主要分两部份,一是利用汽车的引擎制造飞机,目地是积累飞行数据,并且培养飞行员,二是利用这个时代的发动机制造飞机,发动机可从德国那里购买,积累制造经验,而研发资金并不用太多,但需要8…10辆汽车,2台用于地面测试,制造4…6架试验机用于收集飞行数据和培训,还留2台备用,在日俄战争进行到需要的时候,试验机也可以参战,虽然试验机的性能比不上直升机,但也总比没有强,用于空中侦察,修正炮兵数据还是可以的。

    应该说飞行部队的这个建议还是比较务实的,而且在项目的前期,确实不用投入过多的研发资金,穿越者自然是都知道飞机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且这个时候研发飞机的各项条件也基本俱备了,如果历史发展没有变化,在这一年的12月,莱特兄弟的飞机就要起飞了。在技术方面,穿越者当然是没有问题的,要远比莱特兄弟要先进得多,而研发飞机最大的障碍发动机,居然也得到了解决。
………………………………

第二三九章 作战计划(七)

    原来华东政府的德国办事处己经找到了卡尔・弗里德里希・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这两位奔驰汽车的创始人,向他们提出了投资参股的要求。

    但让穿越者没想到的是,这两位在旧时空里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拒绝了华东政府的投资要求,其实理由也很简单,现在本茨和戴姆勒都已经成立了自己的汽车公司,虽然还没有达到后来奔驰公司那种业界霸主的地步,但也算小有成就,因此这时两人到也并不差钱,而且现在汽车的市场还不大,两人对投资的需求也并不急切;而且两人都认定汽车在未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自然不会为了这一点投资而出让本公司的股份。

    不过两人对于向华东政府转让部份技术,由其是发动机技术到并没有异议,因为这不涉及股份,而且还可以换来一部份资金,毕竟在短时间内,双方基本没有竞争关系,而且汽车的技术还在不断的发展,真要是到了双方展开正面竞争的时候,现在的技术恐怕早就己经落伍了。

    收到了德国办事处的回复以后,华东政府的众人也不由感叹,看来奔驰公司能够做到业界霸主果然不是偶然,这两位创始人不仅是出色的工程师,同时也是极精明的商人。看来穿越者抢占奔驰公司原始股的计划是落空了,不过能够获得部份技术也不错。

    但行政院对怎样利用发动机技术发生了异议,一种建议是由四方机车厂接手,这样可以充份利用四方机车厂现有的设备和技术人员,节约开支,毕竞现在华东政府的主要目标是日俄战争,其他能省则省;还有一种建议是新成立一个汽车厂或机械厂,毕竟四方机车厂主要是生产铁道机车,用的是蒸汽机,和汽车用的内燃机还是有很大的差别,隔行如隔山,还不如重新成立一个新厂,那怕一开始的时候规模小一点,投资少一点也行。

    虽然行政院还在讨论方案,但发动机技术确定己经引进了,这也解决了固定翼飞机研发的最大障碍,虽然这个时代的发动机技术还十分落后,但用于最原始的固定翼飞机也还可以,莱特兄弟完成飞行的第一架飞机用的就是一台四缸水冷汽油发动机,功率只有 12马力。

    于是行政院也决定,正式成立固定翼飞机研发项目部,由王新平担任组长,但飞行员们要求的8…10辆汽车则被砍到了只有4辆,因为陆军一口气己经要去了40辆,剩下的当然要省着一点。

    装甲部队的情况其实和飞行部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都是由于技术相比于这个时代太过先进,因此显得有些曲高和寡。不过装甲部队要比飞行部队好一些的地方在于,人数要多一些,装甲部队一共有28辆两栖战车,6辆工程车、18辆猛士车,驾驶员加上维护人员有400多人,团队人数是飞行部队的两倍多;而且装甲车辆的大部份配件都可以在其他车辆上找到,还有装甲车辆的动力系统都是用柴油机,在这个时代到也不缺油料,这样装甲部队在相当一段时间冈到是不用担心装甲车辆失效的问题。而只要是有这些装甲车辆在,那么装甲部队也就不会被解散,因此装甲部队的成员在心态上要比飞行部队的成员好得多。

    但除了生存状态要稍好一些之外,装甲部队的其他方面和空军部队也差不多了,都是没人、没项目、没钱的三无部队,而双方解决的办法也是如出一辙,就是研发装甲车辆,而且这个项目还要更靠谱一些,毕竟这个时候实用的汽车已经被发明出来。

    不过行政院对装甲部队的建议却有很大的保留,因为装甲车辆是基于汽车工业的基础之上的,由其是早期的装甲车辆,基本就是给汽车套个铁外壳,但现在华东政府还没有一点汽车工业的底子,就要研发装甲车辆,这步子也未迈得太大了一点,就连飞行部队只是提出研发固定翼飞机,而不是战斗机。因此从现在开始,发展华东政府的汽车工业反而更靠普一些,毕竟奔驰公司和戴勒姆公司都同意向华东政府出售汽车技术。

    但这就不是研发小组这种小打小敲了,而是应该正式建厂,只是一但建了厂,那怕只是一个小规模的工厂,投资也不可能少,至少也是十几万银元起步,而且在最初2、3年内,很可能还要不断的追加投资。但也有人认为,这笔投资是完全值得的,因为除了汽车本身在未来有极大的商业价值之外,如果能有华东政府参战之前,拿出性能可靠的成品汽车出来,用于后勤运需方面,对华东政府打赢这场战争,也是极有帮助的。毕竞现在还有近两年的时间,完全可以依靠德国提出的成熟技术,并且用德国设备,制造出几种实用的汽车来。

    而也有人提议,在政府拿不出钱时,到是可议试一试国民合营的路子,由政府出技术、土地等资源,私人出资金,甚致可以引入股份制的形式,起码先把项目搞起来,但这又遭到一些人的反对,因为汽车的研发是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的前期投资较大,私人恐怕很难投资这样的项目,只能由国家行为出面才行,但也有人认为可以试一试,结果众委员也各持一辞,一时到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案,因此还在讨论当中。

    而在内部为日俄战军积极准备的同时,华东政府对外的活动也没有停过,除了在旅顺积极布局之外,华东政府正式向德、美、英三国提出了发行债券的意向。

    德国首先向华东政府发出了积极的回应,表示愿意为华东政府在德国发行债券提供便利条件,并希望华东政府尽快组织谈判工作组,到德国来协商、谈判发行债券的相关事宜。

    美国迟了两天才回复华东政府,在原则上同意华东政府在美国发行债券,如果华东政府真的有这个意图,可以先和美国驻青岛领事馆进行协商,美国政府会根据双方协商的内容予以考虑。

    英国是在5天以后才给华东政府回应,虽然也表示同意华东政府在英国发行债券,但却以今年英国政府的工作己经排满了,因此将谈判的时间推到1904年以后。

    应该说三个国家的态度虽然各有不同,但也都在华东政府的预料之内,从遏制俄国的角度,这三个国家的目标和华东政府是一致是,但国家关系决不是简单的黑白分明,而是各种利益交织的综合考量。

    德国是目前和华东政府关系最好,而且合作程度也最深的国家,虽然在开始的时候,是华东政府主动向德国示好,但现在德国巳经对华东政府的军事技术产生了一定的依赖,因此也不断加强双方的关系,目前华东政府对外贸易的50%以上都是与德国进行的,华东政府出口德国的主要是矿产资源,而购入是机器设备和成品技术。

    另一方面,华东政府对俄国的敌对态度也符合德国的利益,为了瓦解法俄同盟,德国一直都积极的推动俄国在远东扩张,同时也不忘给俄国在远东多树立几个对手,按照德国的想法,俄国最好是陷在远东的泥潭由不能自拔,就像英国陷入南非的布尔战争一样,这样德国就可以腾出手来,全力对付法国。

    正是由于有政治、经济两方面的利益,德国自然对华东政府发行债券的要求积极回应,何况就发行债券本身也是对德国有利的。

    而美国是除德国之外,华东政府最大的国际贸易伙伴,大约占到了华东政府对外贸易的25%左右,虽然在贸易总量上远不及德国,但出口到华东政府的产品种类却要比德国丰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