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4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滦卸
并且两国又在媒体上公开宣称,这次调停的目地是为了给远东地区带来和平,因此凡是热爱和平的国家组织都不应该拒绝两国的调停。
而对英法两国的提议,华东政府很快就有了回应,表示有条件的欢迎英法两国的调停,因为东北之地原本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俄两国在中国的领土上进行战争,无论战争的性质如何,都是对中国主权最大的侵犯,因此要求英法两国的调停必须公平公证,并且以中国的领土主权为前提条件,必须要求日俄两国无条件的退出中国领土,将东三省无条件的交归给中国,否则华东政府将不予承认调停,也不会接受英法两国的条件。
原来英法两国发出了调停的声音之后,华东政府立到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无论英法两国的真实目地是什么,是不是真的打算采取公平公证的立场,但至少在开始的时候,英法两国的调停确实可以占据舆论的致高点,因此华东政府如果断然拒绝,显然是会让自己在舆论上处于不利的地位。
于是华东政府讨论之后决定,对英法两国的调停采取有条件的欢迎态度,要求调停必须以日俄两国无条件退出东三省为先决条件,当然这也完全合理的,因为东北地区确实是中国的领土,而且清廷和俄国还签定了【东三省交割条约】这样也可以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又把球踢给英法两国。
另外华东政府也认为,日俄两国在这个时候恐怕都不会同意停战,由其是日本,因此等到时候日俄两国再打起来,华东政府就有充份的借口参战了。
华东政府的回复到并没有让英法两国为难,因为先决条件并不重要,关建是最后谈成什么条件,而且两国目地是让日俄两国停战,而不是满足华东政府的要求,反正最终只要是日俄两国停了战就行了,华东政府满不满意并不是两国在乎的事情。现在只要华东政府有这个态度就可以了。
而在华东政府表明了态度之后,清廷也发表了自己的声明,对英法两国的调停表示了感谢,并且希望英法两国能够主持公道,清廷也会全力的支持和配合两国等等。
其实英法宣布了调停之后,清廷就想发表支持两国调停的态度,但李鸿章认为不要急着表态,等华东政府的态度出来了以后再说,因为万一华东政府拒绝英法的调停呢?在这个时候最好是和华东政府保持一致为时。果然清廷没有在第一时间里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等华东政府表示有条件的欢迎英法两国的调停之后,才发表了支持态度。
虽然英法两国都没有把清廷当一回事情,但清廷毕竟在名议是东北地区的合法主权国,甚致在名议上还是华东政府的宗主国,当然谁都不会把这种关糸当真,但清廷表示了对英法调停的欢迎,还是给这次调停增加权威性。而且英法两国就当是华东政府也答应了,于是分别又去找日俄两国。本来按英法两国的想法,说服日俄两国停战要比说服华东政府容易,因为日俄两国分别是自己的盟国,而且现在己经打得精疲力尽了,又都欠了一屁股债,正是需要盟友扶持的时候,由其在资金上的支持,因此两国都信心十足。
那知出忽两国意料的是,日俄两国竞然都拒绝了停战,表示要继续打下去。俄国表示战争是日本首先挑起来的,如果停战那么日本必须为这场战争负责,否则俄国是绝对不会向日本屈服,并且有信心获得最后的胜利;而日本则发表声明,认为在这个时候停战是毫无意义的,日本发动战争的原因是俄国在远东地区扩张,侵害到了日本的利益,因此停战的条件是俄国从中国东北地区退出,当然如果俄国拒绝退出,日本也有充份的信心将俄国赶出去,恢复远东地区的和平。
日俄两国的态度让英法都有些意外,这才发现现在远东的局面比自己想像中的要复杂,参与这个棋局的玩家要比表面上的多。原来虽然英法两国都希望日、俄现在停火,但也有人希望战争能继续进行下去。代表的是德美两国。
德国、美国都是新兴国家,等他们崛起的时候,地球己经被老牌帝国瓜分光了,只能从老牌帝国手指缝中漏下来的一点残羹剩饭,再不就是从老迈的旧帝国身上割一片肉下来,但挑战老迈帝国也是很冒风险的事情,打嬴了也未必能获得多少战利品,而且像英法俄这样的老牌帝国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最好是能够有个国家出而和老牌帝国大打一场,无论是胜是负,都是对德美两国有利的。
现在日本和俄国终于打起来了,德国和美国都希望他们能够打成两败俱伤,现在显然是不够,因此战争最好是还能继续打下去,一直到双方流尽最后一滴血,这样日俄两国就会丧失在远东和其他地区扩张的能力,而德美则有希望来填补两国留下的空白。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曾经对德国驻美国大使施特恩堡说:“从我们两国的利益来讲,我们希望战争能够长时间地拖延下去。这样俄国就无法在巴尔干地区威胁贵国的利益,而日本则无法在菲律宾威胁我国的安全。”
于是就在英法两国准备让日俄停战的时候,德美两国则都给日俄提供支持。美国给日本提供资金,让日本有钱能将战争继续打下去,而德国则是向俄国保证,在战争期间不会在两国边境发生紧张关系,让俄国可以将驻守欧洲的兵力调到远东去继续打仗。因此日俄两国也都有资本拒绝盟友的要求。
当然日俄两国的态度实际是不同的,其实俄国是希望就这样停战,但不希望给曰本造成一种俄国迫切的想要停战的印像,而是故意要摆出一付强硬的姿态,这样不仅仅是可以在日后的停战谈判中多争取利益,同时在国内的反对派面前,俄国政府也可以树立起一个强硬的形像,有利于缓和国内的危机。
而对于盟友法国的态度,俄国可是有办法的,只要做出一付与德国走近的姿态,法国就会立刻放下身段来挽留俄国,这一招在过去俄国可是屡试不爽的,因此沙皇尼古拉二世向德皇威廉二世发出了邀请,约德皇在夏天的时候,在波罗的海上会面。沙皇相信,如果法国收到这个消息,肯定会立刻向俄国做出友好的姿态,如为俄国提供资金。
日本则是绝对不能在这个时候停战的,因为这个时候停战,日本根本收获不到任何能够偿还借债的利益,因此等待日本的只能是国家破产。就算是英国不会看着日本破产不管,给日本提供资金还债,但这只不过是饮鸩止渴,英国提供资金的条件恐怕是极为苛刻的,需要日本出让大量的国家利益,结果是日本彻底轮为英国的附庸,这和国家破产也没什么两样,30年明治维新的成果,打赢甲午战争的收益,都将付之东流。现在日本没有后路可退,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走下去,把这场战争继续进行下去。
至于盟友英国,日本国内讨论之后认为,就算是这次日本没有听从英国的建议,英国也不会轻易的放弃日本,毕现在英国还需要日本帮助维持远东的局势,因此只要日本的态度坚决,英国也只能继续支持日本,当然现在也只能这样再赌一把。
应该说尽管英日同盟是以英国为主导,但日本还是有相当大的主动性,在同盟中可以并不以英国唯命事从,并能充份的维护自身的利益,这一点和穿越者那个时代的美日同盟中,日本完全处于同盟的从属地位,完全没有说不的能力是完全不同。
同时日本还决定,立刻就发动奉天战役,一是造成战争还在进行的事实,迫使英国继续支持日本;二是趁着华东政府刚刚介入东北地区,想要正式参战还需要至少一个月的准备时间,日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首先彻底的击败俄军,攻占奉天,占据这个辽东半岛的最重要城市和战略要点,这样才能阻挡华东政府的军事介入,同时也能够切断人民军和俄军的联系,避免双方联手对付日本;三是俄国的第二太平洋舰队己经进入了印度洋,预计会在4月、5月到达远东地区,如果日本能够在第二太平洋舰队到达之前,首先攻占奉天,解决陆上的战斗,然后日本可以全心全意的应对海上的战争,再歼灭了第二太平洋舰队,俄国也就不足为虑了。那时就算华东政府参战,日本也能够从容的面对。
当然,这个作战目标能否实现,连日本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但这个时候也只能孤注一掷,因此发动奉天战役却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
第三一八章 海参崴(一)
“报告,我舰己经进入彼得大帝湾,接近海参崴大约10海里距离,前方1000米外的海面浮水十分满集,军舰无法再前进了。”
“好,降低航速,打开舰首声呐,绘制海底地形图。注意加强警戒,紧密观察海面动向,避开俄国的巡逻舰只;另外注意大块的浮冰。”
“航速5节,舰首声呐打开,开始绘制海底地形图。”
“SR…64雷达并未发现异常。”
。。。。。。 。。。。。。
随着昆明舰开始进行海底地形图的绘制工作,代理舰长韩超也松了一口气,道:“通知特种部队,准备登岸。”
这时在昆明舰的直升机库里,罗岳还在镜子前看来看去。在镜子中出现的是一个身穿着一套07式迷彩作战服,外穿浮力战术背心,头带着QGF…11型战术头盔,在头盔的正上方绑着沙漠蝗虫护目镜,手里拿着95式突击步枪,肩上挂着GP328式对讲机,典型的旧时空里21世纪解放军海军陆战队战士的形像。
杨瑞拍了拍罗岳的肩膀,笑道:“怎么了,还没有看够吗?”
罗岳也忍不住笑道:“差不多有4年没有穿这套服装,现在又穿上,真的好像是又回到了从前啊。”
杨瑞道:“也没有多少差别啊,那个时候你是海军陆战队的一员,现在你是海军陆战队的指挥官了。不过这套服装现在可不是海军陆战队的服装了,只有在特种部队里才有。而且也越来越少了,也许再过几年,连特种部队也不会再这样的全套装备了。”
罗岳也点了点头,这一次任务中连同自己在内,也只有3名穿越战士,如果再过几年,特种部队里的穿越战士全部都退出了第一线,这样全套的现代装备确实是不会再有了。
两人正在说着话,另一名穿越战士,特种部队的副指官周兴汉过来,道:“舰长来命令了,我们可以上岸了。”
杨瑞点了点头,道:“通知全体队员,准备出发。”
由昆明舰、怀化舰组成的舰队从青岛出发以后,一共用了7天的时间,到达海参崴海域,从青岛到海参崴大约有2000公里的距离,以两艘军舰的航速,最多3天就足够了,但由于这一次的行动是绝对保密的,因此在航行的途中要躲避相遇的货船。当然由于两艘军舰均有先进的雷达系统,可以提前50公里左右发现船只,也就可以有充份的准备避开货船,这样要耽误不少时间,有时为了躲避货船,舰队会暂时躲避数个小时。
另外舰队在对马岛海域还停留了一天,当然是在绘制对马岛海域的海图,因为华东政府的计划,就是在日俄两国进行对马海战的时候参战,这次行动要经过对马海峡,因此自然顺道对对马海岛海域的海况进行勘测。
而穿过了对马海峡之后,进入日本海,海面也变得倏然的开阔起来,舰队也可以全速行进,但舰队的方向是一路向北,而这时还是2月时节,虽然己经立春,但春寒尚未消尽,海中己经出现了不少的浮冰,有的浮冰甚致大如房屋,因此舰队也不得不将航速降到10节以下,以便于躲避大块的浮冰,也避免小块浮水撞伤舰体。
在距离海参崴大约50公里的地方,海中的浮冰己十分密集,因此航速降到6、7节,而舰队就在这一带海域漂浮,并放出无人机,在高空对海参崴进行扫描拍照,然后将扫描的数据传到军舰,生成三维地形图。
海参崴位于穆拉维约夫…阿穆尔半岛的南端,大体呈东北至西南走向,滨临日本海。在半岛的东、南、西三个方向都是海湾,东濒乌苏里湾、西靠阿穆尔湾,而南为大金角湾,并且隔着东博斯普鲁斯海峡,与俄罗斯岛(勒富岛)相望,外部是彼得大帝湾。
海参崴的港口位于大金角湾内,长约7千米。入口处湾宽约2千米,水深20~30米,湾内宽度不足1千米,水深10~20米。海湾四周为低山、丘陵环抱,形势险要,而南端还有俄罗斯岛为屏障,如果不是每年有三个月的冰冻期的话,可以说做为港口的地势是十分优越的。
不过对于俄国来说,海参崴是远东地区唯一的出海口,尽管海参崴以北的沿海地区现在都已是俄国的领土,但一来是海域条件难以找到海参崴这样优良的地方,而且越是向北,每年的冰封期就越长,因此海参崴可以说是俄国在远东地区的桥头堡,它的俄语名字: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意思就是“征服东方”。
而且由于海参崴距离俄国的本土遥远,因此为了保护这个远东地区重要城市,俄国很早就在海参崴修建防御工事,在1877年,东西伯利亚军区工程兵司令P•F•温特伯格上校就为海参崴设计了防御工事,一年后,最初的海岸防御工程完成。
此后俄国又不断的强海参崴的防御,由其是1895年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开始崛起,而俄国和法国结盟之后,欧洲方向的压力稍稍减轻,俄国的注意力开始转向远东地区,对海参崴的防御就更为重视起来。时任作战部长的库罗巴特金上将制定了海参崴防线的总体方案,始于阿穆尔斯基湾,经过穆拉维约夫…阿穆尔斯基半岛,最终到达乌苏里斯克(双城子)。
俄罗斯著名的工程专家、尼古拉工程兵学院的教授K•I•维利奇科上校则设计了海参崴要塞的陆地防御工事方案,整个防御由胸墙和堑壕连接的一系列要塞防御体系,在主要防御线前2公里为主要的筑垒地域,包括1、2和3号眼镜垒,4、5号多面堡,1、2、3号突出堡以及阵地。并且又在俄罗斯岛上建了修俄罗斯堡垒,在相邻的萨佩尼半岛修建了4号要塞,作为对海参崴要塞的支援。
整个防御体系确实是固若金汤,但由于这个时候日俄开始交恶,俄国将大量的资源都投入到旅顺,因此到现在为止,海参崴的防御工事并未完工,而且缺乏足够数量的火炮,在不少炮台上还是装配的老式退架炮。
守卫海参崴要塞的兵力是东西伯利亚第8步兵旅,以及3个塞炮兵营。
1904年2月22日日本联合舰队第二分舰队在上村彦之丞海军中将指挥下,突进乌苏里斯基湾,炮击海参崴,岸防炮台开炮还击,不过这是一次试探性的进攻,交战的时间并不长,互相之间都并未给对方造成损伤,此后日本舰队就没有再进攻海参崴。主要是联合舰队的主要精力都攻在进攻旅顺港,分不出手来攻打海参崴,由其海参崴分舰队遭到联合舰队的重创,无力再给日本的海上补济线造成威胁之后,日本也就没有进攻海参崴的计划。现在虽然日本攻下了旅顺,但联合舰队又要全力备战俄国的第二太平洋舰队,也根本腾不出手来进攻海参崴。
而海参崴分舰队残余的两艘军舰装甲巡洋舰格罗莫鲍伊号、防护巡洋舰勇士号逃回港口,由于得不到良好的修理,因此现在被当成浮动炮台用。
旅顺失守以后,俄国也曾有过完善海参崴要塞防御的打算,但这时俄国国内己乱成了一片,而在远东地区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沈阳,准备和日军决战,因此也无力去完善海参崴要塞防御,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旅顺失守的时候,海参崴正好是冰冻期,至少要到3月下旬才能完全解冻,军舰根本不可能靠近到海参崴港口。也就暂时可以把海参崴的防御放一放。
华东政府的侦察舰队也只能停留在彼得大帝湾的外围,这里距离海参崴港口大约还有20公里左右,不过对于侦察来说,完全足够,昆明舰的舰首声呐基本可以扫描这一带海域的海底情况,而对海参崴的侦察则是由无人机或直升机来完成。
其实在旧时空里,由于中俄关系处于历史的最好时期,因此多次派军舰、军队访问符拉迪沃斯托克,或是进行军事演习,或是进行友好访问。昆明舰、罗岳都有访问过符拉迪沃斯托克的经历,而且都是参加中俄两国举行的“和平使命”军事演习,只是参加的并不是同一次演习。
但在旧时空里,中国海军早已将海参崴一带的海域、地形情况都摸了个一清两楚,那里有暗礁、那里有暗流,山脉有多高,甚致是防御要塞是什么样子都了如指掌,在100多年以后,这些防御要塞都己经成了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旅游景。昆明舰的主机里,就存有这些资料数据。
不过那毕竟是100多年以后的资料,而在100多年以前的现在,在细节上还是有一定的差别,因此也有必要重新勘测一番,然后进行数据对比。
一天的时间,无人机己将俄罗斯岛、穆拉维约夫…阿穆尔斯基半岛直至乌苏里斯克(双城子) 的地形全部都扫描了一遍,并且拍下了大量的照片,无人机回到昆明舰之后,舰载的主机将无人机收集到的数据经过机算之后,转化成三维地图,并且打印了一张。
罗岳、杨瑞、周兴汉又在地图上对比并标注从资料中掌握的要塞、炮台、堡垒、战壕等等,从而就绘制成了一张作战地图。
不过尽管从高空拍摄的照片有足够大的精确度,也不可能完全反应真实的情况,至少人不可能从这些照片中全了解真实的地理情况,因此还是需要派遣人员进行实地侦察、勘测,这也是特种部队的任务。
………………………………
第三一九章 海参崴(二)
罗岳做为这次侦察行动的俱体负责人,到是不用亲自上岸去实地侦察,留在军舰上遥控指挥就行了。因为这里毕竞是俄国的领土,因此这一次侦察是有相当大的危险,尽管特种部队的战士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但毕竟不足百人,一但被俄国人发现,调集大军围剿,可是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另外就算是没有俄国的威胁,就是这个季节的气候也是侦察人员的另一个可怕敌,现在海参崴的平均气温是…1 0度,而到了夜间,最低温度可以达到… 3 0度,这可是足以一夜冻死人的气温。
现在罗岳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军人,从职务上来看己经是将军级别了,既使是在战争中,也不会亲临前线去作战,因此完全没有必要亲自侦察。万一有个意外,对人民军,由其是对海军陆战队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但罗岳考虑的却是未来要进行的对海参崴的进攻作战基本己经确定是由自己亲自指挥,因此自己也绝对有必要亲自实地了解海参崴的地形、要塞、炮台甚致是驻兵防御情况,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并且能够有针对性的制定计划,以及在临阵指挥时心里才有底。
而海参崴的极端天气,罗岳到并不怎么放在心上,尽管这几年来他一直进官加级,现在已是将军级别的军官了,但年龄还不到30岁,而且这几年以来罗岳也一直没有放松对身体的煅练,海军陆战队的训练,罗岳都是和战士们一起完成,就在前不久进行的冬季训练,罗岳和普通战士一样,泡海水、卧雪地,因此现在罗岳的身体素质丝毫也不输于普通士兵,也有充份的自信可以完成这一次侦察任务。
其他人见罗岳的态度坚决,也知道他的决心己定,因此也就不好再劝了,于是也给罗岳准备了一套穿越战士的服装装备,让他和特种部队一起行动。
这时己是晚上1 2点左右,天上有微弱的星光残月,照得海面蒙蒙亮,因为昆明舰要抵近岸边对海底地形进行扫描,因此只能在夜间行动,而现在的气温己是… 1 8度,几乎是滴水成冰,众人依次走出直升机库,来到直升机平台,也明显的感觉到了这刺骨的寒冷,纷纷披上雪地衣,其实就是一件带兜帽的斗蓬,一面白色,一面是绿迷密色,都是用防水布面,中间夹着一层棉花,在雪地冰面行走时白面朝外,上岸之后则翻过来,可以起到较好的隐蔽作用,而在野外露营时,还可以当铺盖。
而昆明舰己在直升机平台的侧舷边准备了6艘小艇,其中两艘是从怀化舰派来的。战士们顺着舷梯,下到小艇上。然后小艇依次的离开昆明舰,首先向俄罗斯岛驶去。
其实这时昆明舰距离冰冻面只有2000多米的距离,因此没有多久小艇就陆续靠上了冰面。罗岳用手摸了摸冰层,估计厚度在20厘米左右,两名战士首先跳上冰面,在冰面上来回走动了几趟,又用力在冰面上踩了几下,确定冰面十分坚固,可以上人,杨瑞这才下令:所有人员,全体上冰。其他战士才陆续登上了冰面,6艘小艇则原路返回到昆明舰。
稍做修整之后,战士们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武器、装备,队伍才重新出发。虽然这支小队伍的人数并不多,但火力却不差,所有士兵配备步枪是01式步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