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5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民军攻占京都之后,不仅可以给现在的日本**造成巨大的压力,同时也能在京都、神户、大阪地区劫到大量的人口和财富物资,补充华东**的需要,同时和舰队在大阪汇合,确保退路,可以说是一举数得的计划。
当然这个计划也不是罗岳的临时起意,而是登陆日本之后,罗岳就考虑了数个后续的方案,这个计划只是其中之一,并且罗岳也进行了相应的准备,派人侦察、勘测了从能登半岛到京都的道路,以及沿路的要点等。而现在正是启用这个计划的时候了。
由于从能登半岛出发,攻取京都、大阪,相当于在日本本州岛的中部拦腰横切,行军全长约260公里,因此罗岳将这次作战计划命名为“腰带计划”。
而为了顺利的攻占京都,罗岳还设计了一个佯攻东京的计划,吸引日本的兵力,结果日本果然将目前国内约3/4的正规军队都抽调到东京地区,令其他地区的守备十分空虚。
于是罗岳立刻抓住这个战机,集中两个师加2万俄籍雇佣军,由自己亲自统领,从能登半岛南进,首先沿海岸在舰队的掩护下行进,到了敦贺市,转而横穿本州岛,又沿着日本最大的湖泊,琵琶湖的西岸行进,直取京都。
由于这时日本的正规军队大部份都集中在东京地区,人民军又早就勘测好了道路,结果这一路行军都十分顺利,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碍,整个行军时间为9天,行程220公里。
京都在日本算是一个内陆城市,因此日本在京都并没有布置正规军队驻守,只有少量的地方驻防军,以及警察,守备十分空虚,人民军的先头部队一到,就十分轻松的击败了京都的地方驻防军,几乎可以算是兵不血刃,就进驻京都城,而等罗岳率领大队人马到达京都时,人民军己经基本控制了京都的城区和部份郊区。
进入京都之后,罗岳也不禁感概万千,虽然登陆日本己有近4个月的时间了,但这确是人民军首次攻占日本的大型城市,而且京都作为日本的千年古都,整个城市基本还是保持着古城的格局,不仅古迹众多,就连普通民居也都全是日本古代建筑式样。
在旧时空里,罗岳虽然到过日本,但并没到过京都,而尽管在本时空里,罗岳已见过不少中国的古城,但日本古城却还是第一次见到,和中国的古城相比,京都自有另一种古籍风韵。其实1864年,当时日本幕府军队和倒幕势力在京都市内发生激烈战斗,这就是日本倒幕历史中著名的禁门之变,而京都市内大片街区在战争中被焚毁,在战后统计,共约3万户民宅。现在罗岳看到的京都城区的建筑,多为幕末之后修建的建筑物,不过建筑样式仍然是日本古代建筑样式,而且大部份古迹建筑都保存下来,因此京都的城市景观仍然有可看之处。
不过罗岳现在可没有心情游历京都,毕竟京都只是腰带计划的第一个目标,只有拿下了大阪、神户这两个城市,整个计划才算是彻底成功,而且大阪、神户都是沿海城市,也是日本重要的港口之一,因此日本在这个地区布置了新建的55师团驻守,即使是在东京的局势危急时,也没有抽调这个55师团。
当然,55师团的驻守范围也不仅仅是大阪、神户,而是整个大阪湾的沿岸地区,其中大阪和神户是重点驻防的城市,日军在这两个城市各驻守了一个联队,另两个联队则分别驻守其他地区。不过人民军要攻占大阪、神户,并不像攻占京都那么容易。
攻占了京都之后,有人向罗岳建议,立刻进军,趁着大阪、神户的守备兵力尚未集结,阵地没有布置好之前,攻占这两座城市,但被罗岳拒绝,反而下令在京都休息三天,然后进攻大阪、神户。
原来罗岳考虑的是,日本军队大部份都己集中到东京地区,就算这时知道,再调兵赶过来增援,至少也是10天以后的事了,因此人民军还有足够的时间;而大阪地区只有一个师团,周边地区也没有多少兵力,就算是集结又能有多少军队,再考虑到现在日军的战斗力,实际也不可能给人民军造成多少麻烦,而且让日本将军队都集中起来,人民军也好一次歼灭,否则日军化整为零,和人民军打游击战,反到是更难对付;最后人民军从能登半岛赶到京都,连续行军9天,虽然不说是人困马乏,但体力也确实消耗了大半,不如让军队休息几天,恢复体力,养足精神,然后出击,一举拿下大阪、神户。
果然,3天之后,人民军恢复了疲劳,于是罗岳下令,从两个师各抽调两个团,加上1万俄籍雇佣兵,同时向神户、大阪发动进攻,而留下的2个团则在京都进行劫掠,并且罗岳还专门下令,尽可能不要破坏京都的古迹建筑,能够拿走的文物,尽可能拿走,但一定要做管好,而粗大笨拙,难以搬拿的文件,则仍然留下,不要损坏。
作为日本的千年古都,京都留下的古迹建筑和文物不仅是日本,也是世界范围内的宝贵遗产,罗岳并不是一个喜欢破坏的人,对于所有历史的遗迹,都保持着相当的尊敬,因此能够不破坏,当然还是尽力不要破坏。
………………………………
第七一一章 腰带计划(下)
接下来的战斗果然没有出乎于罗岳的预料,尽管人民军给了神户、大阪的守军几天的准备时间,但日军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差,而且周边也没有多少援军,两个城市都只有一个旅驻守,人数也不够,因此人民军杀到之后,神户、大阪虽然进行了尽力的抵抗,但实在是力不从心,在一天的时间里,两个城市都相继失守了,人民军成功的占领了神户、大阪。
而就在第二天,人民军的舰队驶入大阪湾,这支舰队就是从海上进攻东京的那支舰队,以战列舰远洋号、瞭洋号,装甲巡洋舰巴海号、进海号为核心,当然舰队对东京的进攻只是佯攻,并没有动真格的,只是像征性的打了2、3个小时,就撤离了东京湾,赶奔大阪湾,与罗岳带领的部队汇合。
双方汇合之后,罗岳也彻底放了心,因为和舰队汇合之后,登陆部队就有了强大的海上火力支援,而且在紧急时刻,还可以从容的从海上撤退,因此罗岳制定的腰带计划,也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接下来人民军自然是摘取胜利的果实,罗岳先将人民军的兵力进行了分布,在神户、京都各分派每个师的两个团和约5000俄籍雇佣兵驻守,罗岳自己带两个师的剩余一个团,以及10000俄籍雇佣兵驻守,然后对这3个城市进行劫掠。
虽然现在日本的经济基本崩溃,但由于这一带地区是日本经济、工商业最发达的地区,人口、财富、物资较为集中,而且富商云集,物资的储备也颇为丰厚,因此这时也要比日本的其他地区要强得多,当然对人民军来说,抢掠到的人口、物资也要远比在能登半岛丰富得多。短短5、6天时间,人民军就抓获了30余万人口,粮食10万余吨,黄金2000余公斤,以及大量的其他物资,另外还在大阪湾里俘虏了10条艘商船。
好在是罗岳有严格的军令,只是抓人、抢掠,但禁止胡乱杀人,更严禁放火,因为这个时代日本的房屋基本都是木质结构,一但放火,很可能形成蔓延效应,弄不好整个城市都会被付之一炬。也正由于如此,京都、神户、大阪的城市才得以保存,而且除了被人民军抓走的人口之外,被杀的居民并不多,当然这也和这三个城市的居民对人民军并没有太强烈的反抗有关。
由于日本人习惯于服从强者,或者是叫做欺软怕硬,而在近3、4个月以来,人民军在日本的恶名远扬,大有3岁小孩听到“人民军来了”都不敢啼哭,因此现在人民军所到之处,日本的民众确实都不敢反抗,这一来不仅是方便了人民军的抓捕抢掠,也让日本居民减少伤亡。
不过抓捕到的人口还是男少女多,男女比例连4:6都达不到,这是由于日本的青壮年男人都被应征入伍,或是被征招作劳役,因此留在家里的大多都是女性和小孩,当然青壮年女子也是劳动力,小孩则是未来的劳动力,华东**自然是来者不拒。而罗岳下令将抓获到的人口,抢掠到的物资全部都先运到大阪集中,又通青岛,尽快组织船队到大阪装运回去。
而现在就看日本**作何反应了。
――――――――分割线―――――――――分割线――――――――
“伊藤君,难到就再也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是的,陛下,虽然这个事实确实难以令人接受,但事到如今,除了和华东**举行谈判,接受支付赔款的条件之外,确实没有别的办法了。”
“山县君,朕听说进攻大阪的人民军不过4、5万人而己,现在东京地区聚集中的军队超过20万,而且又刚刚击退了人民军对东京的进攻,士气正盛,难道就不能出兵京都、大阪,击退人民军吗?”
“陛下,这一点现在确实做不到,我军的数量虽然多于敌军,但军队的训练时间不足,又缺乏实战经验,武器弹也有所不足;而敌军的兵力虽少,但却都是百战之兵,而且武器精良,兼有海上火力支援,不可轻敌,东京保卫战,是我军防御,敌军进攻,尚可抵御,但如诺进攻京都、大阪,则是敌军防守,我军进攻,我军尚有不足。此外,敌军亦尚有余军,如果我军都去救援京都、大阪,则东京空虚,如果人民军卷土重来,东京危矣。因此只能如伊藤君所说,和华东**举行谈判,接受支付赔款的条件,除此之外,确实别无他法了。”
…… ……
“请天皇御裁。”
明治天皇看着跪伏在自巳面前的桂太郎、伊藤博文、山县有朋,也不由得苦笑了一次,御裁权是天皇少有政治权力之一,一般是在出现重大的国家决策,而内阁难以达成一致的决议时,可以交由天皇进行裁决,而天皇的裁决结果就是最终结果,不得更改。但明治天皇自从登甚以来,还从来没有行使过御裁权,既使是在对俄开战这样重大的战略决议,内阁也都达成了一致,没有用上天皇的御裁权,但明治天皇却没有想到,自己第一次行使天皇的御裁权,却是面临着这样一个艰难的局面。
原来,京都、大阪、神户相继失守的消息传到东京,伊藤博文也明白必须要尽快和华东**举行谈判,一刻也不能耽误了。因此伊藤博文再次和桂太郎、山县有朋会面,要求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说服陆军部的强硬人员,接受和华东**谈判的结果。
其实桂太郎、山县有朋也知道不能在拖下去了,但要说服陆军部的强硬人员,两人也确实没有什么好法,桂太郎提出一个办法,干脆直接由内阁决议,绕过陆军部,但被山县有朋否决。桂太郎的建议在程序上虽然是可行的,但山县有朋十分清楚,后果严重,谁知道这帮马鹿们会干出什么事情来。
伊藤博文才想到了天皇御裁,只有用天皇的权威,才能压制住这帮马鹿们。桂太郎、山县有朋也认为现在也只有这个办法,成不成都要试一试。其实这是三人都不愿出面当这个主和的人,葬送了一世的英名,因此找天皇出来背这个锅。
于是三人一起进宫,拜见天皇,提出了请天皇御裁,是否和华东**举行谈判,当然三人都十分明确的要求天皇,选择谈判。
明治天皇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如卿等所言,如果和华东**议和,必会向华东**支付赔偿,恐怕是数目巨大,日本现在国库空虚,如何支付这笔赔款呢?”
伊藤博文道:“请陛下放心,英法美德诸里都己经同意,只要谈判结束,便会向日本提供低息贷款,足够让日本支付赔款了。”
明治天皇道:“英法诸国,不可信赖,何况我国为了此次战争,己欠下了大量债务,如今债上加债,无异雪上加霜,而且贷款终究是要还得,现在日本己是国库空虚,满目疮痍,又如何归还贷款呢?”
伊藤博文道:“陛下的但心不无道理,不过这次战争结束,华东**必然会在亚洲崛起,也势必将威胁到英法美三国在亚洲的利益,而三国本土都远在万里之外,唯有靠我日本才能制衡华东**,因此三国也必然会尽全力的扶植日本,帮助日本进行战后重建恢复,臣己经和三国初步谈好,战争结束之后,三国将会给日本一笔无息贷款,助日本尽快恢复,另外美国还打算在日本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投资,而且臣己有计划,充份利用各国需要日本之利,为日本争得最大利益,因此战后重建,陛下大可放心。”
明治天皇点了点头,伊藤博文到底是伊藤博文,虽然是在这样的危机局面下,还是将一切打理的井井有条,但这个御裁,确实是不好裁决啊。明治天皇心里也十分清楚,所谓的天皇御裁,实际就是替日本**背锅,让投降、卖国的罪名由皇室承担了。
在幕府时代,天皇实际就是个傀儡,所有的大权都在征夷大将军手里,而在倒幕之后,天皇虽然也没有实权,但毕竞是正式成为了日本的精神领袖,国家像征,并且被强行塑造神格,由人变神,因此地位当然得到了大幅提高,和幕府时代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而明治天皇也并不甘心只做一个精神领袖,而是希望做像德皇、沙皇那样,能够真正掌握国家行政权力的君主,因此在继位之后,也刻意塑造天皇的威严、神秘形像,并且将自己打扮成日本的保护神,不断的提升天皇的威信力和地位,为获得真正的权力努力。可以说明治天皇继位30余年,一直都做得不错。但如果这时御裁和华东**谈判,虽然不能说是把天皇的人设彻底摧毁,但对天皇的威信力确实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但做出相反的裁决,明治天皇也不敢轻下决定,一来是桂太郎、山县有朋、伊藤博文三人都是目前日本的实权人物,不是可以轻易得罪的;二来明治天皇也清楚,现在的日本,也根本没有继续强硬下去的资本,就在前几天,人民军对东京发动的进攻,只到现在都让明治天皇心有余悸,他也不希望再来一次。因此明治天皇道:“好吧,容朕思考一夜,明天再作回复。”
祝:我们亲爱的祖国生日快乐!
祝:各位书友节日快乐!
………………………………
第七一二章 日本屈服(上)
其实明治天皇并没有怎么考虑,因为事实比人强,日本并没有多的选择,天皇也没有多的选择,但明治天皇还是决定推辞一天再作回复,实际是想给人以天皇是在痛苦与矛盾中作出的御裁印像,将这一次御裁对天皇,对皇室的影响打击降到最低限。
后来一本介绍明治天皇传记的文学作品是这样煽情描述:那一夜天皇都没有休息,而是独自坐在书房,面对着日本的地图,一整夜都在痛苦与纠结中挣扎,但为了日本人民的安全利益,只能选择接受华东**屈辱的条件,让皇室,让天皇背负这个骂名,天亮之后,待从发现天皇在一夜之间,头发己变得花白,在签下御裁的诏书之后,天皇似手耗尽了全部的力气,昏了过去。
而实际上明治天皇根本就没有多考虑,只是拖了一天,就正式的发出了天皇御裁,和华东**举行谈判。
诏书公布之后,日本**、陆军部里哀鸿遍野,许多人都当场大哭起来,还有不少人建议去向天皇请愿,要求天皇收回御裁,或者说是改变御裁的结果,因为谁都知道和华东**举行谈判,实际上就是向华东**屈服,最终肯定向华东**赔款,这是让这些人绝对接受不了的。
但桂太郎、山县有朋、伊藤博文却坚称天皇的御裁是不可改变的,任何人都必须服从天皇的御裁决议,更不得置疑天皇的决议,否则就是对天皇的不忠,甚致是对天皇的置疑。毕竟好不容易才找到了这么一个好的借口,那里还能错过,因此三人联手,以维护天皇的权威为由,强硬的推行天皇的御裁。
应该说日本这几十年来神化天皇的教育在这个时候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当桂太郎、山县有朋、伊藤博文打出了“天皇的权威不容置疑” 这张王牌,果然就压倒了强硬派,当然,这个时候也还是有不少日本官员知道,仗已经打不下去了,应该和华东**举行谈判,结束战事。其实这批人的数量不少,甚致比强硬派还多,只是在主张谈判就是投降法卖国的话语环境中,他们不敢发声,但现在有了天皇御裁这面挡箭牌,自然是可以公开自己的主张。
而这一批人的发声,桂太郎、山县有朋、伊藤博文也是有力的支援,因此最终日本内阁终于正式作出决议,执行天皇御裁,与华东**谈判,并且由伊藤博文全权负责谈判的相关事宜。伊藤博文首先向美国、德国发出要求,请两国在日本与华东**之间进行调停。
于是美国、德国也立刻向华东**发出了调停的建议,并且很快就得到了华东**的回应,原意接受两国的调停,与日本举行谈判,恢复和平。
虽然英法荷三国先后都己向华东**屈服,也让华东**基本锁定了战争之后,在外交战场上的胜局,而日本的屈服,则让华东**彻底取得外交的完胜,因为现在华东**的大部份资源都投入到对日本、俄国方面,自身也有些不堪重负了,因此日本的屈服,才会大幅度减轻华东**的负担,并从战争的泥潭中抽身而出,而仅剩的俄国,就己经不足为虑了。
华东**迅速的发出了关于谈判的事顶,首先是双方应以现有状态为基础,暂时停止战争,双方均不在发动有威胁的军事行动,占领的地区,等谈判结束之后再按谈判达成的协议处理;其次是谈判的地点仍然定在上海,请日本将谈判代表的名单和谈判的时间通报华东**。
接到了华东**的建议之后,日本也很快就做出了回应,首先反对双方应以现有状态为基础,暂时停止战争,因为现在华东**占据着能登半岛、京都、大阪、神户地区,如果接受华东**的这个建议,就意味着到谈判结束之前,日本无法收回这些地区,而且在谈判中这些地方的归属问题都可以成为华东**的谈判筹码,因此日本要求华东**的军队全部撤出日本本土,并且解除对日本的海上封锁。
不过华东**也马上回应,为了表示华东**的谈判诚意,可以解除对日本的海上封锁,不在攻击日本的船只,但拒绝将占领的地区在谈判之前交还给日本,这是因为华东**对日本的海上封锁,更多的还是政治上的施压,日本的海岸线实在太长,以目前华东**的海军实力,根本不可能做到完全封锁日本,因此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解除对日本的海上封锁,但占领日本的地方,是绝对不能就这样交还给日本的,一来这些地方都是谈判中的重要筹码,二来人民军在这些地方抓捕的人员,抢掠到的财物还需要时间运回青岛。
日本也没有纠结,毕竟也知道华东**是不会轻易的放弃占领的地方,而能够解除对日本的海上封锁,己经是一个不错的结果了,虽然华东**不可能做到完全封锁日本,但可以吓退绝大部份其他国家的船只,而仅靠日本自己的商船,是远远不够保障国内的需求,而华东**解除了对日本的海上封锁之后,其他国家的货船就能够停靠日本,这样可以极大的缓解日本国内的物资不足。
于是日本**很快就回复,接华东**的条件,并且确定谈判的代表,仍然是外相小村寿太郎,同时确定了到达上海的日期,就在一周之后。
日本确定了谈判的代表人员,而华东**这边却遇到了一点小麻烦,原来外事委员李三杰生病住院,至少要休息10…15天的时间,显然是无法代表华东**与日本谈判,需要另选他人,不过华东**虽然是人材济济,但精通外交和谈判的人员却并不多。
虽然现在华东**对日本有绝对的优势,但与日本的谈判也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尽管李松晨做为李三杰的副手,在对英法谈判中有不错的表现,但毕竞还年轻,难以独当一面。因此行政院讨论之后,决定提前把在沈阳的秦铮抽调去上海,负责这次谈判。
现在己是1906年末,华东**的这一届行政官员的任期将至,马上就要举行新的选举,确定新的领导者和行政官员。虽然夏博海对连任有充份的信心,但也不敢太过大意,而秦铮的职务是议院长,因此夏博海也打算在新的选举之前将秦铮从沈阳调回青岛,完成选举;另一方面,远东战争己经趋于尾声,而新一届**成立以后,要对未来5年,甚致更长时间的发展制定一个规划,这些事情都需要有秦铮的参与才行,而现在与日本谈判也需要秦铮,于是只能提前将秦铮调回来。
好在是现在东北地区的局势十分稳定,俄国对华东**的所有行动都是冷眼傍观,但并没有任何行动,虽然也在向远东地区增加军队,但由于俄国国内的经济状况也十分糟糕,再加上俄国底下的效率,因此尽管俄国向远东地区增加了一些军队,但也仅仅只是加强了赤塔一带地区的守备,并没有再度向人民军发动进攻的能力。秦铮在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