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6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响了德意志级战列舰的建造。

    而就在这时,华东**取得了台湾海峡之战的胜利,全歼了远征军舰队,令徳国大为震惊,虽然少数极端的种族优越论者大呼“这不科学,劣等民族怎么可能打败优等民族”呢?但威廉二世毕竟还是一个讲求务实的君主,立刻想到了与华东**结盟,来遏制俄国,自然就放弃了种族优越论的基调。而对德意志级战列舰也不再阻扰。

    但无畏号战列舰的下水再次证明了华东**的战列舰设计能力,因为无畏号战列舰所做的技术革新,都是华东**先一步提出过,并且在华东**定制的干将级战列舰得以体现;而且这时台湾海峡之战和纳土纳群岛海战的一些战争细节也被披露,干将级战列舰在这两场海战中均有出色的表现,战斗力明显胜过同等级别的战列舰,也证实英国所宣传的一艘无畏舰可以抵得过两艘老式战列舰不算夸大。

    只到这时,在德国才没有人再对德意志级战列舰说三道四,不过临时增加的两艘波美拉尼亚级战列舰这时己完成了舰体建造,并快要下水,再改回来己是不可能,而威廉二世只能下令,一切资源向德意志级战列舰倾斜,尽快完成这两艘战列舰的建造,同时也批准再开工建造两艘德意志级战列舰,最终仍然完成4艘同型战舰的建造。

    当然,这也引发了一个日后军事爱好者,由其是战列舰的爱好者、研究者们一个长时期撕逼的话题,就是干将级战列舰到底算不算无畏舰,而他和无畏号战列舰到是谁才是第一艘无畏舰。

    支持无畏号战列舰才是第一艘无畏舰的人认为,干将级战列舰不能算无畏舰的理由为:首先是吨位太小,只有12000吨,而无畏号战列舰的吨位达到18000吨;其次是无畏舰的三要素,全重火力、统一火控、蒸汽轮机,干将级战列舰只满足了两条,动力仍然是往复式蒸汽机,自然不能算无畏舰;再次是无畏号战列舰服役之后,各国建造的战列舰也均被称为无畏舰,而不是干将舰,就说明各国都认同无畏号战列舰才是第一艘无畏舰。

    而支持干将级战列舰的人则认为,以吨位来划分无畏舰不妥,因为没有规定无畏舰的吨位必须要达到多少吨以上才算,而且后来各国建造的无畏舰也有小于18000吨的,但统统也都算是无畏舰;无畏舰的三要素也是同样的道理,并不是一定要全部具备这三要素,才能称为无畏舰,重点是全重火力、统一火控,用没用蒸汽轮机,并不是无畏舰的绝对条件,其他无畏舰也有使用往复式蒸汽机的,而且干将级战列舰虽然没有使用蒸汽轮机,但航速也超过了20节,与同时代战列舰的18节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并在纳土纳群岛海战中表现出远超过同时代战列舰的战斗力;至于各国均以无畏舰来命名建造的战列舰,这是由于英国的影响力大的缘故,干将级战列舰的设计理念和无畏号战列舰完全相同,但设计、建造、服役、参战均要早于无畏号战列舰,因此才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艘无畏舰。

    当然也有一些人是和稀泥的,认为干将级战列舰虽然和无畏号战列舰的设计理念完全相同,在建造、服役时间上也确实比无畏号战列舰早,但毕竞不是一型成熟的军舰,而且带有很明显的试验性质,因此被称为准无畏舰,或者是小型无畏舰要更合适一些。
………………………………

第七章 德国策划结盟

    提尔皮茨是一个极有胆略雄心、意志坚定,且行动坚决的人,但创新能力不足,虽然立志于为德国打造一支强大的海军,但由于德国在军舰设计上的劣势,因此在具体行动中,德国只能以英国为参照物,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少走弯路,减少资源的浪废,但缺点在于永远要落后英国一步,要想赶超英国,却是不可能的,除非是另辟蹊径。

    而且现在提尔皮茨己经在海军大臣的位置上坐了10年的时间,尽管在这10年提尔皮茨的成绩斐然,成功的将德国海军由只是一支近海防御力量,带到了世界前五的行列。但提尔皮茨也意识到,自己当初的想法有些简单了,首先是英国可以集中全国的力量来发展海军,但德国却必须海陆军同时发展,这样双方在竞争中,德国从一开始就落到了后手;其次是德国海军的地理位置实在太差,只有北海这一个出海口,一但在战争时候,很容易被英国封锁,虽然提尔皮茨也提出了一个风险舰队的理论,但只靠这个理论实在是有些单薄了;还有就是海军的技术革新实在太快,英国推出的无畏号战列舰,让此前的所有战列舰全部过时,也让提尔皮茨多少感觉到有些力不从心之感。

    虽然这些并没有影响提尔皮茨的决心,但在这个时候,他也是真心希望能够得到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好确定德国海军未来的路到底应该怎么走,只是在旧时空里,当然是没有人给提尔皮茨有益的建议,因此提尔皮茨只能靠自己摸索,并沿着风险舰队的理论继续走下去。

    但在本时空里,由于有华东**的存在,提尔皮茨显然要幸运得多了,德国和华东**本来就有较深的合作,而现在华东**己证明他们的海军并不比英国差,那么就应该加强与华东**的合作,借华东**的力量,加速德国海军的发展。因此对威廉二世提出的与华东**结盟的提议,提尔皮茨是举双手赞成的。

    而得到了提尔皮茨的支持,威廉二世自然高兴,于是立刻和首相毕洛协商,打算派华洛出面,访问华东**,并在这次谈判中与华东**签定同盟条约。

    不过提尔皮茨毕竟是军人,考虑事情也比较简单,而威廉二世则是一惯的突发奇想、心血来潮,毕洛对与华东**结盟的思考,则要全面得多,尽管毕洛没有俾斯麦那么卓越的见识和高明的手腕,但毕竟从政数十年,要比威廉二世、提尔皮茨要更深一层,老实说毕洛并不看好皇帝的结盟建议,原因也很简单,结盟是互相之间都有需求的结果,而在德国和华东**之间,显然是德国对华东**有需求,因为德国需要华东**牵制俄国。但华东**是否需要德国呢?

    在毕洛看来,不能说华东**不需要德国,但华东**对德国的需求要小于德国对华东**的需求,毕竟这次华东**可是靠一己之力击败了英法日俄荷五国,这说明即使没有德国,华东**也足以自保了。当然也不能说这次结盟就一定谈不成,但德国必须要拿出足份量的筹码来,让华东**觉得这个结盟有价值,而不是只帮德国牵制俄国,德国当然不是没有这样的筹码,但皇帝是否舍得拿出来,就很难说了。

    当然毕洛也知道,这种话是不能对皇帝直说的,虽然威廉二世没有“朕即国家”的认知,但自我的感觉也相当良好,上一个直接指明皇帝错了的首相的教训,毕洛显然还没有忘记,因为他就是从中受益而上台的。因此就算是相劝,也必须要婉转一些,或者是换个角度。毕竞结盟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件大事,并且要经过反复的协商才能确定,洠Ц2、3年时间是签不了约的,那能这一次就谈成,而且还不知道华东**对这次结盟的态度和条件。

    果然,听毕洛这样一说,威廉二世发热的头脑也冷静了下来,也觉得自己的想法虽好,但确实太草率,结盟确实没有那么容易谈好。

    而见皇帝冷静下来了,毕洛趁机又建议,这次应该派遣一个有身份、有份量的大臣,访问青岛,可以向华东**提出结盟的意向,看看华东**有怎么的反应和条件,然后再作决议。

    威廉二世听了,也觉得毕洛的建议有道理,而且人选也好找,在青岛的海因里希亲王不就是吗?他是自己的亲弟弟,受封亲王,并有海军上将的军衔,这份量自然是足够了,而且亲王和华东**的不少官员都有良好的私交,作为结盟之前的意向协商,是最合适的人了。

    不过既然是正式访问,手续、仪式是不能减免的,因此可以在国内抽调相应的人员,并携带国书及礼物去青岛,与亲王汇合之后,再进行正式的访问。另外亲王己经在青岛停留了1年多的时间,亲王的王妃数次进宫向皇后倾述对亲王的思念,希望亲王能够早日归国。

    海因里希亲王的王妃是黑森和莱茵大公国的伊莲妮公主,是威廉二世、海因里希亲王的姨表妹,因此威廉二世也不能置之不理,而且让亲王夫妻长时间分离,威廉二世心里也觉得有些歉意,但现在还是不能让亲王归国,但可以让亲王妃随访问团一起出发去青岛和亲王相聚。

    亲王妃可不是没有见识的女人,受过优秀的教育以及贵族社交礼仪训练,在1898年,亲王妃就随亲王一起访问过青岛及北京,并且还进到皇宫去朝见过慈禧太后,因此这次亲王妃做为访问团的一员再去青岛,并陪同亲王一起完成这次访问,是完全可行的。

    于是威廉二世立刻开始行动,首先询问亲王妃,是否愿意再去一次青岛,协助亲王完成访问。而亲王妃不仅愿意再去青岛,同时还想将儿子也带去,海因里希亲王和王妃共生育三子,其中幼孑只活到4岁便夭折了,而另两个儿子均己成长起来,长子瓦德马尔今年18岁,次子西杰斯蒙德12岁,都到了可以随父母参与社交活动的年龄,而且皇室成员本身也有代表国家出访的义务。

    威廉二世对此自然没有异议,让亲王一家人都参与这次访问,还可以显示徳国对这次访问的重视,以及对结盟的成意,于是立刻发电报给海因里希亲王,说明这次访问的用意,以及询问是否同意王妃和两位小世子也随访问团一起来青岛。

    海因里希亲王接到电报之后,自然也十分高兴,毕竞有1年多未和家人团聚了,他对王妃和两个儿子的思念也是与日具増,一家人能够在青岛相聚,也是不错,何况青岛的气候宜人,华东**又是一个有别于欧洲国家的文明**,让两个儿子来增加见识,开阔视野,对他们的成长是有利的,于是一面回复国内,一面向华东**转达了徳国的访问要求。

    华东**对海因里希亲王的正式访问当然表示了欢迎,于是徳国也立刻开始准备这次国事访问,而就在这时,俄国向德国提出了请求,希望德国出面,调停俄国与华东**的战争。

    收到了俄国的请求之后,威廉二世兴奋得彻夜未眠,因为在他看来,终于找到了拆散俄法同盟,并将俄国重新拉回到三皇同盟框架下的机会了。

    拆散俄法同盟是徳国外交的头等大事,尽管德国也在想方设法,牵制俄国,如这次准备和华东**进行结盟谈判,就是希望拉陇一个在俄国背后的盟友,牵制俄国,化解德国腹背受敌的困境。但如果能够直接拆散俄法同盟,自然是更好了,毕竞同盟之后,是将徳国的命运交给了盟友,而不是掌控在徳国自己手里,另外俄国的体形太大,国土广阔,人口众多,既使是进行两面作战,也未必就会抗不住;还有威廉二世和尼古拉二世毕竞是表兄弟,而且两人在幼年时交情良好,因此威廉二世更希望和表弟结成同盟而非是敌对。

    只是一直以来,徳国都找不到好机会拆散俄法同盟,本来在1年多以前,威廉二世曾与尼古拉二世签定了一份以共同对付英国的《比约克条约》,但这份条约均被两国的大臣否定,徳国的大臣是认为这份条约让德国吃亏了,而俄国的大臣们则认为签定这样的条约,必须要征求盟友法国的同意才行,但法国怎么可能同意俄国与德国签定这样的条约,结果最终只能不了了之。

    而现在俄国请求徳国出面调停俄国与华东**的战争。在威廉二世看来,这是他一直等待的好机会。一但德国成功的调停了俄国与华东**,无疑是卖给了俄国一个大人情,而且也会让俄国的大臣们看清楚,到底谁才是俄国所需要的盟友,因此在调停结束之后,俄法同盟也将理所当然的走向破灭,而德国也可以将俄国再度拉回到三皇同盟的框架中,徳国不利的战略局面也将彻底扭转,而连当初俾斯麦都没能做到的事情,却是由自己完成,足以在神圣帝国的历史上留下光辉灿烂的一笔。
………………………………

第八章 俄国求和(上)

    华东**的收关行动结束之后,在俄国国内引起了极大的反应。其实这次的战争,俄军的损失并不大,本来俄军也没有多少,但要的是丢失的领土超过了30万平方公里,而且大部份都是在【中俄爱晖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之后,属于俄国的领土。

    在此之前,俄军虽然败得很惨,但基本都是在中国境内作战,除了丢失海参崴及周边的地方之外,其他丢失的都是中国的土地,俄国自身的领土并未损失多少。俄国是一个对领土极为贪婪的国家,死多少士兵无所谓,反正俄国的灰色牲口多得是,但领土是决不能丢的,俄国国内素有安德烈旗升起之后,就决不能落下的说法。

    但这次人民军的收关行动,不仅全部推过了黑龙江,而且还连续攻占了伯力、阿穆尔城两个远东地区的重要驻点,这一来俄国不仅失去了乌苏里江流域的地区,就连阿穆尔河流域恐怕也是难保了。

    一下子丢失了这么多土地,沙皇尼古拉二世也沉不住气了,立刻下令命林涅维奇出兵收复伯力和阿穆尔城。但林涅维奇接到沙皇的命令之后,并没有依令出兵,而是回复沙皇,表示现在赤塔的兵力不足,没有收复伯力、阿穆尔城的能力,除非是国内再给远东地区增派20万军队来才行。

    接到了林涅维奇的电报,沙皇自然是相当的恼火,但也拿林涅维奇没有办法,因为没有人愿意去接手这个烂摊子,因此现在还不能撤掉林涅维奇。

    而就在这时,维特向沙皇提议,和华东**谈判,同时维特还像沙皇发出警告,如果再不和华东**谈判,俄国将很可能失去所有的远东领土。其实在华东**和英法荷三国谈判结束之后,维特就提出了谈判的建议,认为俄国应和日本一道与华东**谈判,这样互相之间可以扶持,减少损失。

    尼古拉二世到是有些意动,但华东**坚持以接受割地赔款为谈判的前提条件,让尼古拉二世难以接受,而就在这时,有人向沙皇建议,不如就让日本单独去和华东**谈判,俄国不要参与,这样华东**必然会向日本提出巨额的赔款,这样让华东**从日本身上捞足捞够,俄国再和华东**谈判时,华东**或许会减少向俄国的索赔。

    还有人则认为,如果俄国与日本一起同华东**谈判,很有可能会被日本连累赔款割地,因为华东**必须从日本获得赔款才能弥补战争的损失,因此只能向俄国、日本都提出赔款的要求,而如果俄国单独和华东**谈判,华东**是不敢向俄国提出赔款割地的要求,原因是斯拉夫民族是最优秀、最高等的民族。普茨茅斯谈判,如果没有日本参与,俄国和华东**早就谈成了。

    尼古拉二世听了以后,也深以为然,因此俄国在华东**与日本谈判期间,毫无做为,在一边当起吃瓜群众。其实尼古拉二世虽然不算是聪明人,但也决不是弱智,这样白痴一样的建议,在正常情况下,或是对一个欧洲国家,尼古拉二世都不会分辩不出来的。但对于黄种人,尼古拉二世骨子有一股种族优越感,堂堂的斯拉夫战斗民族,又岂能和黄皮猴子相提并论,想让斯拉夫民族向黄皮猴子赔款、割地,是绝对不可能的。

    而维特听了,也只能顿足长叹,在若干年后,维特在其回忆录中强烈的批评尼古拉二世在这一时期的表现,俄国之所以在远东战争中损失惨重,以至元气大伤,导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惨败,和尼古拉二世的盲目自大,连续错过让俄国止损的机会不无关系,如果尼古拉二世能够早一点采纳自己的建议,至少可以减少一半的损失。

    但等华东**摆平了日本之后,回过头来对付俄国,下手可是毫不留情的,当头一棒就打得俄国昏头转向,因此这时維特的与华东**谈判的建议,也终于引起了沙皇的重视,但俄国**仍然还有一批人,虽然提不出什么有益的建我,但却高叫着“绝不妥协,战斗到底”,并高调指责主张与华东**谈判者为卖国。尽管維特相当的恼火,但也不能否认,这批人在俄国政坛,乃至对沙皇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不过就在这时,法国**发声,希望俄国能够尽快和华东**举行谈判,结束战争。

    在与华东**的谈判结束以后,法国和英国一样,内阁倒台,更换了总统与总理,而新一届的法国**成立之后,修正了上届**的策略,在远东地区采取收缩战略,不于华东**直接为敌,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到欧洲来,并着力于打造英法俄的三国同盟,对德国形成战略包围的优势。在这种局面下,法国当然不会允许俄国将大量资源都投入到远东地区,毕竟俄国是对德国形成战略包围的重要一环,而华东**的收并行动也同样惊动了法国,如果再不加以干涉,也许华东**和俄国又会大打出手了。

    而在当前的局势下,俄国几乎不可能在远东地区战胜华东**,即使是再从欧洲部份调遣军队去增援远东也没有用,因为俄国的主体距离远东太远,只有一条西伯利亚大铁路能够联通,而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运输能力也有限,再加上俄国遭糕的组织能力,最终只能打成添油战术,因此法国**才决定干涉俄国与华东**的战争,要求俄国与华东**举行谈判。

    现在俄国的经济还能够正常运行,全靠法国输血,而且在双方结盟的这几年时间里,法国凭借其强大的金融实力,已渗透到俄国经济的各层面,可以说一但俄国与法国闹翻,法国从俄国撤资,那么俄国的整个社会经济都将崩溃,这也是俄国的大臣们反对《比约克条约》的重要原因。

    现在法国发了话,俄国也不能轻视,反对谈判的声音也都暂时偃旗息鼓,尼古拉二世终于下定了决心,和华东**谈判,同时又请德国出面调停。

    其实这也是尼古拉二世反将了法国一军,因为现在俄国全靠法国输血才能维持,因此不得不屈从于法国的压力,但俄国人心里却是相当得不爽。从俄国人心里来说,看得起的国家只有英国、德国。而对法国,俄国还真没看上眼过,当初拿破仑打遍欧洲无敌手,该是牛到顶了,结果怎么样,还是在莫斯科城下折戟沉沙。更不要说法国还被普鲁士打得皇帝被俘、首都被占,而俄国啥时候丢过这样的人。

    而现在法国不就是仗着有几个臭钱,居然逼得俄国向华东**谈判告和,尼古拉二世心里当然是不爽,虽然现在形式比人强,俄国不得不妥协,但尼古拉二世还是想给法国上点眼药,请求德国出面调停,就是让法国知道,俄国并非是只有法国这一个盟友,想拉陇俄国的国家多去了。

    虽然俄国拒绝了《比约克条约》,但也并没有彻底和德国翻脸,因为德国也不想履行《比约克条约》,双方等于是心照不宣的不提了。不过俄国虽然和法国结盟,但一直都和德国保持着一定程度的良好关系,除了两国皇帝是表兄弟之外,而且两国也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两国的矛盾主要是在奥匈帝国身上,是在奥匈帝国与俄国之间,有根本的矛盾冲突,而德国偏向支持奥匈帝国,因此俄国才选择与法国结盟。

    但俄国也并不想彻底和德国破裂,实际在俄国国内,主张俄国重新回到三皇同盟框架下的声音也不少,另外在这几年时间里,俄国都侧重于远东方向,为了保持自己的后方稳定,也必须要保持和德国良好的关系。而德国一直都没有放弃拉陇俄国的努力,因此对俄国的示好,也都进行善意回应。

    而法国对此虽然也有些不满,但也没有办法,毕竟俄国确实是打算和华东**谈判了,而法国也不可能担任调停人,好在是法国也明白,这个调停人实际就是个联络人的角色,负责给双方牵个线搭个桥,然后就没有什么用了,而且法国在俄国经营了多年,深深渗透到俄国的社会经济中,并且也扶植了一批亲法人员,德国想靠这个调解人的身份拆散法俄同盟,可没有那么容易。

    另外,这次俄国在远东遭到惨败,在远东的扩张也基本告一段落,因此在战争结束之后,俄国必然会将目标重新投放到到欧洲方向来,这样俄国和奥匈帝国之间的矛盾必将激化,而德国就必须在俄国和奥匈帝国之间做出选择,再想和俄国保持良好的关系,是不可能的。

    同时经过了摩纳哥危机和远东战争,法国和英国的关系有了实质性的突破,下一步就是进行结盟的谈判了,到时候是英法两国联手拉陇俄国,也不怕俄国不会上勾。那么现在俄国认德国出面调停,法国也就认了,毕竟先把战争停止再说。
………………………………

第九章 俄国求和(下)

    威廉二世认为这次调停可以拆散俄法同盟,但首相毕洛看得比皇帝清楚得多,德国想要拉回俄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还不如将主要精力放在和华东**的结盟谈判上,虽然这个机率也不高,但总也比拉回俄国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