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6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会再来哈尔滨的。”
维特又苦笑了一声,他当然明白秦铮的意思,因为只要是人民军再次发动进攻,在远东地区的俄军根本不可能抵挡得住,那么俄国肯定还会再找华东**议和,毕竞不能看着整个远东地区全部都失去,因此自己留在赤塔,当然也方便再次来哈尔滨谈判,于是道:“谢谢。”顿了一顿,又道:“请恕我冒味,再问一句,你们会在什么时候发动军事进攻呢?”
秦铮淡淡一笑,道:“随时都可以。”
维特只好苦笑着摇了摇头,不再说话。回到旅馆中,首先发了一份电报给国内,告诉国内这谈判己正式破裂,然后带领着代表团的成员登上火车。
随一声汽笛长鸣,火车启动,驶出了哈尔滨。维特坐在车窗前,看着窗外不断向后飞驰的景像呆呆发怔,而谢尔格耶夫坐在维特的对面,道:“阁下,我们就这样走了吗?”
维特道:“不走还能够怎么样,最终的决策权是沙皇,我们即使留在这里也什么事都做不了,只希望这一次华东**的进攻能够打醒我们的沙皇陛下,让他对华东**有一个清醒的认知,并且正视这个对手,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来。”
谢尔格耶夫也叹了一口气,道:“只是这样一来,我们又要失去大量的土地了。”
维特摇了摇头,道:“我觉得这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失去了海岑崴之后,远东的价值就大大的下降了,而且远东离圣彼得堡太远了,即使是修建了西伯利亚大铁路,我们仍然有些管不过来,以前是因为清国无能,周边又没有其他的强大势力,因此才让我们轻易的占据了大片的土地,而现在华东**、日本都己经崛起,而俄国的主要精力仍然是在欧洲,也许是时候应该放弃远东了。”
谢尔格耶夫的全身一震,道:“放弃远东?”对于俄国人来说,主动放弃已占领的土地,是不可想像的。
维特看了他一眼,道:“走一步看一步吧。”
………………………………
第四十章 叙旧(上)
“还没到吗?”
“二爷别急,转个弯就到了。宋爷就在那边等着您呢?”
汤玉麟点了点头,挥了挥鞭子,道:“周边都看过吗?宋庆连这小子可不是省油的灯,可别被他给诳了。”
“二爷放心,周围我们都看过了,没有埋伏,只有宋爷,还有他带来的10来人人。” 因为今天出来没有穿军装,全部都是便衣,因此汤玉麟等人的称呼也回复到了以前。
张四飞一提座马的缰绳,道:“这次宋庆连请我们出来,是要套我们的话,我看他是不会耍什么鬼滑头的。”
汤玉麟道:“话是这么说,但也不能不防啊,谁知道这小子心里藏着什么鬼。”
众人一边说着,拐了一个弯,果然见前方不远的一棵大树下,有两间小草棚,棚子里摆着一张桌子,一人居中而坐,周边站着7、8个人。
见汤玉麟、张四飞等人到了,那人起身出棚,在路边迎候,抱拳施礼道:“二哥、老四,好久不见了,兄弟我可是想念得紧了。”
这人叫宋庆连,原来也读过几年书,但科考一直都不顺,连个秀才都没有考上,后来因为得罪了本乡的一个恶霸,被害得家破人亡,又由人引见投靠到杜立三的门下,并借杜立三之力,杀了恶霸满门,报仇雪恨,由于他读书识字,又很有些鬼点子,因此很快就得到了杜立三的信任,倚为左膀右臂。
在张作霖刚出道时,曾和杜立三发生过冲突,那时张作霖的势力还小,不是杜立三的对手,因此托汤玉麟、张四飞进行两家调和,宋庆连是杜立三的得力干将,从中传言递话,这样各方算是拉上了一些关系,后来汤玉麟、张四飞和宋庆连又有些来往,算是有交情了。汤玉麟小名二虎,宋庆连称他“二哥”,是以示亲近。
这次张作霖率部进驻广宁县不久,汤玉麟和张四飞收到了宋庆连的邀请,约请两人见面叙旧,经过张作霖和李鉴舟商议之后,认为对方很有可能是以邀请为名,探听人民军的虚实。而张作霖本来就有利用双方旧谊的关系,向对方传达一些有引导性的信息,现在对方主动邀请,自然不会错过,汤玉麟和张四飞虽说大字不识几个,但都是在绿林中混了多年,经验丰富,由其是张四飞,为人十分机警、鬼点孑也多,因此决不会错话。
于是众人又商议一番,确定了见面之后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怎样引起话题。于是汤玉麟和张四飞换上了便衣,带着10余名老弟兄出发赴约。
见到宋庆连之后,汤玉麟、张四飞翻身下马,也拱手还礼,汤玉麟道:“老宋,咱们兄弟差不多两年没见了,一向可好啊。”
宋庆连道:“托两位的福,还算是混得下去,来来来,进来坐下说话。”
汤玉麟、张四飞走进棚子,在桌边就座,这时宋庆连的手下放上来几个纸包,原来是一包牛肉、两只烧鸡、一条烤鱼、一条烧兔和一包花生米,另外还搬上来两坛子好酒。
宋庆连给两人倒上酒,道:“多年不见,我这里也没什么好东西招待两位,实在是不成敬意,到是这两坛酒,可是上等的好酒,两位可要多喝几碗。”
汤玉麟一口将一碗酒喝下去,又夹了一片牛肉扔在嘴里,道:“老宋,你小子说话还是带拽文的,还是一点没变啊。”
宋庆连呵呵一笑,道:“我这也是本性难改,二哥也是当年的直爽脾气。”
张四飞道:“老宋,我和二哥虽然是来赴约的,但丑话可得说在前面啊,我们张队长现在可不是干保险队,也不是做清廷巡检,而且投靠了华东**,现在也算是人民军的一份。但端人的碗就要受人管,我也不怕你挑理,直话直说,我们这次进驻广宁县,就是要打你们的大当家杜三爷,所以你老宋要是想我们网开一面,放你们一马的话,那就别开这个口了。”
宋庆连笑道:“老四还是那么精明,先就拿话把我给堵死了。我也打开天窗说亮话,我这次请两位来,只是弟兄叙旧,不谈公事,今天就喝个痛快,那怕是明天在战场上相见了,也是各为其主,下手都不要留情。说句不好听的话,我要是在战场上被二哥打死了,也是无怨无悔,只怪我命该当绝;但如果我把二哥打死了,也请二哥到了阴曹地府不要怪罪兄弟。”
“啪!”汤玉麟一拍桌子,只震得酒水乱颤,大声道:“痛快,老宋,就冲你这句话,今天咱们兄弟就喝个痛快。”
于是三人又连喝了数碗,转眼就将一坛酒喝光,宋庆连又打开第二坛酒的封盖,给汤玉麟倒满一碗,道:“二哥,老四,要是说起来,你们俩现在也算是真发达了。你们张队长当初决定投靠华东**,这步棋真是走对了,现在华东**的风头正劲,将来肯定有飞黄腾达的时候。”
张四飞道:“老宋,要说你们杜三爷也算个人物啊,这次打锦州可干得漂亮,华东**打大鼻子、小鼻子,还从来没有吃过这么个闷亏呢,所以才把咱们调到锦州来的。再者说了,你们现在不是有大鼻子、小鼻子支持吗?这两大列强伺候你们杜三爷一个人,这福份可也不小了。”
宋庆连呵呵笑道:“老四,你就别损我们大当家,俄国、日本不是华东**的手下败将吗? 现在他们支持大当家,不过是想让大当家替他们卖命,而且毕竞都是外国人,跟我们始终不是一条心。到是你们张队长,目光长远啊,当初我也劝过大当家,投靠华东**是条出路,可惜大当家没听,现在恐怕是不可能了。”
汤玉麟又灌了一碗酒,道:“投靠华东**又有什么好的,还不是一样要替别人卖命。”
张四飞道:“要说替人卖命也没什么,咱们这些年,不都是干的刀口上舔血的活,那天不是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只是在人民军里混,实在是太弊屈了。”
宋庆连的眼中闪过一道亮光,道:“怎么说,莫非是人民军拿你们当外人?”
汤玉麟道:“那到也不是,咱们毕竞是刚投奔过来的,要人家一下子就把咱们当自己人也不对,换了是咱们也不可能一下就信投奔过来的人。而且咱们一投过去,就给咱们枪、孑弹,一开始是大鼻子的水连珠,前不久又都换了新枪,他们叫01式步枪,饷钱每月照发不拖,也没有苛扣的,按说这也确实是对咱们不错了,就是他娘的规据实在太多了,这不能做,那不能做,连他妈的喝口酒都得藏着掖着,不瞒老宋你说,自从到了锦州以后,只有今天才喝了个痛快。”
宋庆连皱了皱眉,道:“这也确实太严了一点,不过自古以来,强军莫不是军纪严明、军令如山,人民军能打败俄国、日本,不是没有道理的,既然你们加入了人民军,自然要按他们的规据来,我劝你们还是忍耐一些。”
张四飞道:“其实喝酒什么的都是小事,咱们虽然都是大老粗,但军纪严明这个道理还是懂的,可人民军里成立了什么士兵委员会,士兵可以告军官,结果士兵是打不得、骂不得,要当爹一样供起来,你说这不是反了吗?我都想去当一个大头兵了。”
宋庆连怔了一怔,道:“真有这样的事情?这可真是稀罕了。”
汤玉麟道:“可不是吗?我们也不明白啊,这人民军里行的到底是啥规据呢?”
张四飞道:“不说了,不说了,喝酒,喝酒。”
三个人又干了一大碗,宋庆连又道:“听说锦州新上任的知府是个女人,真有这事吗?”
汤玉麟将酒碗重重的向桌孑上一顿,道:“说起来我最烦的就是这个,弄个娘们来当知府,哦!华东**这边叫市长,这都叫什么事。娘儿们懂个啥,只配在家带孩孑,理个家管个铺子还行,那能管这一个府的大事啊。我估摸着这士兵委员会的事,八成是这个娘们捣古出来的,真真是头发长见识短,现在到好,我们这帮大老爷们都要听一个娘们的管,将来传出去,还不得让过去的弟兄们笑话死啊。也就是我们老疙瘩能忍这一口气,要换了你们杜三爷,恐怕是早就毛了。”
宋庆连笑道:“谁说不是,不过你们这位女市长的口气可真不小,而且还真不把我们大当家放在眼里,活捉我们大当家才只赏20块银元,可把我们大当家的给气坏了。想我们大当家的纵横辽东10多年,居然被个娘们羞辱,唉,这世道可真是变了。”
张四飞道:“我们这次出兵,就是这娘们一手安排的。没办法,身不由己啊。”
这时汤玉麟已有6、7分醉意,道:“老宋,做兄弟的给你一个忠告,赶紧回去告诉你们杜三爷,赶紧跑吧,这次锦州的部队能派出来的,全都派出来了,广宁这边是我们老疙瘩的人马,兴州那边还有一支人马,两路合计不下6000人,大炮都有几十门,你们是打不过的,现在我们就在等炮弹运过来,只要炮弹一到,就立刻发动进攻,也就是2、3天的事,所以你们赶紧有多远逃多远,到时候可别怪做弟兄没提醒你啊。”
………………………………
第四十一章 叙旧(下)
宋庆连赶忙道:“多谢两位的提醒,我一定会转告大当家。”顿了一顿,又道:“但将军队都调来进攻我们,她难到就不怕锦州那边空虚吗?”
张四飞也道:“我们老疙瘩也这样劝过,留下两个营保卫锦州,可那娘们听不进好话,说用不着那么多人守锦州,锦州周边又没有什么敌人,部队留在锦州也是浪废,还不如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杜立三才是正道理。” 说到后面几句时,张四飞还故意憋着嗓子,做出一付学女人说话的样子来。
宋庆连哈哈大笑,道:“这娘们心到是挺大,不过她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锦州周围确实没有什么敌人,就是少留些人驻守也没什么打紧的。”
汤玉麟道:“就是,反正该说的我们也都说,听不听都由她,来,喝酒,喝酒。”
宋庆连道:“是是,今天喝个痛快。”
三人又连干了数碗,将第二坛酒也喝光了,这时汤玉麟、张四飞都己有7、8分醉意,汤玉麟摇摇晃晃的站起身来,舌头己有些打卷,含含糊糊道:“老宋,够兄弟,今天喝了个痛快。”
张四飞也道:“是啊!老宋,你真是够朋友,早点逃吧!我可不想在战场上打死你。”
宋庆连道:“二哥,老四,两位也是够交的,今天能和两位喝个痛快,以后无论结局如何,我宋庆连都当两位是朋友。青山不老,绿水长在,今天就此别过两位了。”
汤玉麟、张四非也都拱手施礼,道:“老宋,后会有期。” 说着两人走出了草棚,翻身上马,带着从人离去。
汤玉麟、张四飞策马扬鞭,一口气走出了10余公里的路程,在一间破落的小山神庙前停住。两人下马进庙,留下士兵在庙门外等候,只见张作霖、孙烈臣、袁金凯、李鉴舟等人都在庙里的犬殿中。见两人回来,众人立刻都迎了上去,张作霖道:“二哥,四哥,你们辛苦了。”
汤玉麟呵呵笑道:“这有什么辛苦的,到是让我喝了个痛快,这样辛苦的事,多来几件都行。”
李鉴舟也笑道:“这次汤营长也算是解了酒瘾了。”
汤玉麟在李鉴舟的面前到不敢嬉皮笑脸,赶忙敬了个礼,道:“报告政委,俺老汤今天虽然喝了不少酒,可事没办砸啊。”说着从口装里掏出一件东西,恭恭敬敬的递给李鉴舟,道:“政委,这里你给俺的录音笔,我们说的话全都给录下来了,您听听可有什么地方说错了没有。”
汤玉麟在李鉴舟的面前这么老实,这支录音笔也起了不小的作用,在第一次见识到录音笔的功能的时候,着实把汤玉麟吓了一大跳,万万没有想到华东**还有这种奇妙的东西,可以把一个人说的话完整无误的录下下来。如果藏在自己家里,岂不是自己说过的话都被录下来了吗?
当然除此之外,也和李鉴舟的军事素质强有关,在旧时空里,李鉴舟是海军陆战队士兵,虽然不是什么兵王之类的角色,但也是一个优秀的海军陆战队士兵,经过严格的高强训练,虽然来到这个时空己有7年,但李鉴舟的年龄也不大,才31岁,也没有荒废训练,何况经历过战场的历练,因此除了骑马之外,什么射击、格斗、越野、障碍依旧是样样精通,来到张作霖的部队当政委的第一天,就小试身手,立刻让张作霖、汤玉麟等人刮目相看,他们都是土匪出身,对这样有本事的人还是相当敬佩的。
除了军事素质之外,李鉴舟还有一项绝活,就是能喝酒。其实以这个时代的标准,元老军官几乎个个都是海量,毕竞都是经过旧时空高度白酒的酒精考验,而李鉴舟则属于“祖国需要你的胃”那种少见的对酒精不过敏的特殊体质,在旧时空,可是灌高度白酒6、7斤不醉的强者。秦铮决定任命他到张作霖的部队里来当政委,也是看中了李鉴舟的这一项绝技,因为要降伏这帮土匪,最好的办法是在酒桌上。
于是就当政委的那天晚上,李鉴舟宣布开放喝酒,结果一个人放倒了汤玉麟、张四飞、丁喜春、吴俊生、阚朝玺5个人,再加上他白天表示出的优秀军事素质,结果就这一天下来,就将这帮土匪出身的人镇得服服贴贴,而随后李鉴舟在工作中为人平和,也很注意分寸,处事又公正,对张作霖等人也比较尊重,并不歧视他们是土匪出身,因此很快就赢得了众人的好感,由其是汤玉麟,向来都是以海量著称,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能喝酒的主,见了李鉴舟更足像老鼠见了猫一样,老老实实。
李鉴舟接过录音笔,笑道:“汤营长,辛苦了,打完这一仗,消灭了杜立三,我再请你好好喝一顿,陪你喝个够。”
汤玉麟赶忙摆手道:“李政委,不敢不敢,要论喝酒,俺老汤是绝不敢和你相比啊。”
张作霖道:“李政委,我们还是先回广宁吧。”
李鉴舟点了点头,道:“走,先回广宁再说。”
――――――――分割线―――――――――分割线――――――――
而和汤玉麟、张四飞分别之后,宋庆连也是打马扬鞭,他其实没有喝多少酒,因此一点醉意都没有,于是一口气赶回到埠新县,并径直来了匪军的总部里,只见在正堂上坐着两人,主位上是一个三十左右岁的青年人,正是这支匪军的首领杜立三,侧座是一个四十上下年纪的中年人,穿着一件长袍,颇有几分读书人的样子。
见宋庆连回来,杜立三和那中年人也都起身迎了出来,杜立三道:“老宋,你回来了,怎么样,汤玉麟和张四飞来了吗?”
宋庆连道:“当然是来了,不然我怎么拖到现在才回来呢?”
杜立三道:“那他们是怎么说的。”
这时那中年人笑道:“大当家,宋当家既然回来了,就必有消息,先让宋当家坐下再说。”
杜立三这才发现自己确实是有些急燥了,道:“对对,老宋,快坐下。”又叫人端上茶来。
宋庆连喝了几口茶,这才将自己和汤玉麟、张四飞相见之后,所说的话全都说了一遍。
而杜立三听完之后,转头对那中年人道:“王先生,您是怎么看?”
那王先生到没有回答,而是先向宋庆连询问了一些细节,然后又想了一想,才道:“大当家,宋当家可是立了一大功啊,我看汤玉麟和张四飞所说的,和我们这几天来掌握的情报基一致,锦州原来守军是两个守备团,兵力约5000左右,但和我们一战之后,阵亡加受伤,怎么样也要减员500吧,加上张作霖部约3000人,后来海外华人的女市长到达,随行的军队大约有1500人,因此锦州的总兵力应在9000左右,现在张作霖部全部进驻广宁,而进驻兴州也有2、3000多,合计起来应有5、6000兵力,而且人民军还要分派兵力,驻守其他县厅,故此现在守卫锦州的兵力最多1500…2000,这正是我们的一个大好机会,越过广宁、兴州,直接突袭锦州,足可以打人民军一个措手不及,说不定还可以活捉了那个女市长,让大当家的出一口恶气。就算不能攻下锦州,也足以吓破她的胆了,看她以后还敢不敢口出狂言。”
宋庆连听了,也连连点头,道:“大当家,王先生这个主意确实太高了,现在人民军的大部份兵力都集中在广宁、兴州,锦州空虚,我们避实击虚,深合用兵之道啊。”
杜立三只是点了点头,却不置可否。
王先生道:“大当家,此时此刻,需当机立断,要报被那女人的羞辱之仇,就在此时。我王克复虽然不材,也愿助大当家一臂之力,随大当家一同前往,祸福与共。”
原来这个王先生就是当初王家寨的漏网之鱼王克复,王家寨覆灭之后,只有他和王克行兄弟两人逃出,一直东躲西藏,并且伺机报复华东**,只是华东**的势力太大,兄弟俩奔走了两年有余,但一直都没有什么建树。后来这兄弟俩被日本情报机构网罗,成为日本的情报人员,并送到日本去进行了两年的训练,由于两人有复仇的信念,到是很下苦功,因此学得不错,而且也开阔了视野见识,到是有些脱胎换骨之感。不过两人学成之后,已到了日俄战争期间,于是兄弟两都被日本情报机构派到东北地区活动,主要的任务是刺探俄军情报,并联络东北的土匪,袭扰俄军。
王家寨原本就和绿林有极深的渊缘,虽然王家寨是山东绿林,但天下绿林的行事作风都大同小异,因此王克复对东北绿林的那一套方式并不陌生,因此来到东北之后,很快就混进绿林,并且帮日军拉陇了一批土匪势力,他最大的功劳就是说动了杜立三,帮助日军行事,不断的打击俄军,协助日军作战,取得了不少战果,同时又做为日本与杜立三之间的中间人,为杜立三提供了不少武器,这样就和杜立三拉上了关系。
………………………………
第四十二章 出击
原来杜立三的老剿在辽中县的青马坎三界沟,势力范围在辽中县到台安县之间的辽河流域地区。和别的土匪不同,杜立三的主要收入来源并不是打家劫舍绑票,而是收租以及辽河上的船只过境费。这两项收入的来源稳定,因此杜立三的家底颇足,也有钱招募土匪、购**械。
由于庚孑国变之后,沙俄入侵东北,导致整个东北的秩序崩坏,而在这乱局当中,杜立三却是如鱼得水,很快就发展成东北有数的绿林势力,后来日俄激战,日本还要倚仗杜立三对付俄军,又给他提供了不少武器,令杜立三的实力大增,更是目空一切。但人民军参战之后,很快就击败了日俄军队,并且加强了剿匪作战,而杜立三和张作霖、冯麟阁这种半官半匪的地方势力不用,他是属于绿林世家出身,没能极时跟上时局变化而改变立场,结果自然和人民军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杜立三当然不是人民军的对手,几次交锋都被打得大败,人马损失大半,只好又缩回到青马坎三界沟。人民军虽然没有进剿青马坎三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