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慧丫鬟-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茗烟向来和宝钗、袭人走得近,他妈已经认了莺儿为干女儿,袭人也厚待他,自己又是个极擅钻营的,见紫鹃给贾宝玉没脸,忙笑嘻嘻地上前劝贾宝玉快点回去,以免府里出来找他们的人越来越多,贾宝玉像是得了宝贝似的,立刻拍马前行,几个小厮赶紧跟上。
紫鹃嗤笑一声,正准备上车,忽然想起出来寻找宝玉的陆恒,急忙敛容垂手,马上从方才的伶牙俐齿化身为高雅端庄。
牛婆子倒是懂礼,忙上前代替一溜烟离开的宝玉道谢。
陆恒瞧着身材高大,其实年未弱冠,看了紫鹃一眼,想起上次的偶遇,脸上不禁一红,可惜他皮肤黝黑,倒也看不出来,反而摆手道:“当不起。”退让一边,让紫鹃上车。
待马车远去,陆恒方回荣国府。
宝玉既回,整个荣国府如同得了凤凰一般,上面的人瞬间回嗔作喜,又是问长又是问短,可是耽搁做工而出门寻找贾宝玉的几个本地工匠尚未回转,陆恒也不用干活。
可巧周福生才从扫红嘴里知道了真相,因与紫鹃相关,似乎又对贾宝玉口出不逊,扫红有心在周福生跟前卖个好,遂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周福生又说与周父听,周父便有心提拔陆恒,叫了陆恒到跟前,道:“我记得你识字?”
陆恒垂手道:“略识得几个字。”
一语未了,旁边两三个没见过贾宝玉又不是本地人的工匠笑着接口道:“何止识字,陆兄弟还是一位秀才老爷呢,因家里有四个弟弟上学,费用大,才出来做工。”
周父听了肃然起敬,看着眼前粗手大脚的陆恒,满身风霜之色,干活时也十分卖力气,哪里像个斯文儒雅的读书人?然而就算他是大户人家的体面下人,也对有功名的读书人有着天然的敬畏,长安人氏的寒门学子考中秀才绝对有着真才实学,因此拱手道:“我竟然不知道,罪过,罪过。今年恰是秋闱之年,陆秀才怎么不在家里好好用功,预备考试?”
陆恒却很坦然,而且沉稳,一面躲开,一面含笑还礼道:“不知者不罪,周管事是小子的衣食父母,千万不能如此。虽说秋闱在即,但小子白日做工,夜间苦读,亦在预备之中。况且小子年纪尚轻,学业平平,今年不过想累积些经验罢了。”
周父心里松口气,试探地道:“我在府里的老爷跟前倒有点儿脸面,老爷生平最喜读书人,要不要我向老爷举荐一二?免得秀才老爷在此做工之累。”
陆恒在荣国府混熟了,早知贾政门下清客行止,心中最是不屑,闻得此言,连忙婉拒。
周父说给他安排个轻省的差事,陆恒也拒绝了,依旧带着手底下那二三十个工匠做堆山凿池等粗活,并没有因为自己是秀才就骄矜自大。
巡查工程几个月,周父清楚那二三十个工匠都是陆恒同村的壮丁,出来打短工。
周父知道陆恒是有功名的秀才,准备参加今年的秋闱,贾琏很快也知道了,听说陆恒不愿接受轻省差事,也不接受自己的自助,立刻安排他管理周父这边的账目,多给一份工钱。虽然贾琏读书不成,但言谈好机变,深知以不到弱冠之年就在京城中考中秀才的绝非庸才。
京城是什么地方?天下英才尽在此处,处处都是达官显贵之家,世家子弟从小就有最好的先生、最好的笔墨、最好的书籍,远非根基浅薄的寒门学子可比,就算大部分都回原籍考试,可在京城本地人氏参加考试的也不知凡几,取中者寥寥,所以寒门子弟后者想要出头极其艰难,可是一旦崭露头角,那么才华、心志都属一流,将来必定前程似锦。
紫鹃陪着黛玉放完晦气才从哥哥嘴里得知此事,不禁感慨万千,又生佩服之意,难得作为读书人放得下架子在富贵人家做工。古往今来,寒门都难出贵子,不是他们不聪明,而是缺乏资源,越往后越艰难,自己生活的那个社会不是有一句话么?叫作“寒门再难出贵子”。
黛玉听说后,不禁道:“他们读书那样艰难,我们不能资助些么?”
紫鹃笑道:“我的姑娘,说得轻巧,做起来可不容易,怎么资助?给钱?给物?人家可是连活计都不愿意因身份而更换,足见傲气,未必就肯接受资助,琏二爷不就碰了一鼻子灰。”
黛玉斜眼看着她,道:“哪里做不得?我又不曾说以财物资助。世间虽有许多读书人卑躬屈膝,拍马溜须,没有气节风骨,但不食嗟来之食者亦多。咱家不是有许多藏书么?上个月有一户官员被抄了家,家里的东西折成官价,父亲别的没要,只要了书,拿百十两银子拉了好几车回来,白收在藏书阁里不见天日未免可惜,咱家就剩我一点血脉,又不能考科举,莫若请父亲在外头设一书肆,备以笔墨,若是读书人替书肆抄书而不取,则赠以润笔之资,若是自己想要抄录回去攻读,那么给书肆抄出三份来自己就可以取走一份。”
紫鹃抚掌笑道:“姑娘好玲珑的心思!比起刻本,字迹工整页面干净的手抄本价钱更贵一些,他们抄出三份儿来可以取走一份,他们既得了平时求而不得的资源,咱们也得了两份抄本,卖将出去,便可生生不息,笔墨纸砚之费、润笔之资皆可出自此处。”
主仆二人一合计,都觉不错,等林如海下班后说与他听,林如海向来视黛玉为珍宝,见她行事如此大气,考虑得又十分周全,把二人的主意描补一番后很快就付诸行动。
林家藏有不少孤本,林如海因恐遗失,没有贸然放进书肆,而是打算来日放些抄本。
林如海自知终有一日将会和贾敏团聚,然家中支庶不盛,黛玉没有亲兄热弟地依靠,贾府行事又极不堪,趁此机会和世间许多寒门学子结个善缘,将来有所回报也未可知。
设书肆之处并非铺面,而是距离林家不到三里地的一处三进院落,清清静静约莫有四十余间房,早先赁于外人,搬走不到三个月,不必修葺,只需打扫一番,将大部分家具换成书架,留下一些可供人抄书的桌椅几案。
说来也巧,因这处宅院其中一进有千万竿湘妃竹掩映,颇有绿意,黛玉甚喜,遂与书肆命名为潇、湘馆,名字是黛玉所取,书法是林如海所写,匾额是名匠所制。
馆,书房也。
潇湘馆对外开放不过月余便吸引了无数寒门学子,或是抄书挣润笔之资,或是抄三份而取一份,前者缺钱,后者缺资源,对于做出此等事的林如海也是感激涕零。
这时候大观园竣工,可巧又是宝玉生日将至,贾母打发人来接黛玉。
。。。
………………………………
第022章 :
紫鹃跟黛玉到了荣国府,可能是远香近臭,加上林如海假满上班,虽然他以病体未曾大愈为由不能劳心劳力,不参与政事,但手底下是翰林院,就算他现今只管修书撰史,连主考官都不当,也抹不去他在读书人心目中的地位,所以见到黛玉,贾家一干人都亲热异常。
贾母搂着黛玉仔细打量,笑道:“瞧你气色越发好了,如今天气和暖,正好逛逛。”
自从林如海好转,黛玉无忧,平时少思少虑,几乎夜夜安枕,再无失眠之夜,兼常以药膳补血,散步养气,人参养荣丸很长时间没吃了。
王夫人也关切地道:“今年开春格外冷些,大姑娘每逢此时必犯咳疾,可好些了?”
黛玉从贾母怀里出来,坐直身子,含笑回答道:“多谢舅母记挂,幸得江南名医调理,又得宫中太医看诊,今年春分便没有咳嗽。”
她是胎里带来的不足之症,气血两亏,却非不治之症,前几年思虑沉重,又调理不当,也没见弱得厉害,如今又比从前好,只是根骨比平常人娇弱些,所有太医们都说按照现今的药膳方子好生滋补几年,每日动静结合,三五年后便可去了病根儿。
贾母听了,顿时喜上眉梢,不等王夫人反应便一叠声地道:“素日都吃些什么滋补?告诉我,明儿我就打发人给你送去。”
黛玉忙道:“因我和父亲都将养着,每日所需甚大,这些东西家里都十分齐全,并且月月派人大量采买,不敢劳烦外祖母费心。等吃完了家里的,又买不到了,便是外祖母不说,我也要来求外祖母呢!”她担忧贾母不悦,连忙补充上后面一句。
凤姐笑道:“林妹妹暂时不需要,老祖宗且先赏了我罢,老祖宗房里的补品定然都是上上之品,有银子都买不到呢!”
贾母笑得合不拢嘴,道:“你妹妹用来调理身子骨,你身强体壮的要来做什么?”
凤姐道:“我自然是用不着,不过,那么好的东西卖到药铺子里能得好大一笔银子,正好可以置办酒席戏曲地供老祖宗一乐。”
闻言,众人都笑了。
当下又有人来回事,不是请凤姐料理,就是请王夫人做主,皆忙得不堪,贾母便命二人先去忙事情要紧,自己单带了诸姊妹们去园中闲逛,又因宝玉随着贾政等虽已为省亲别墅题过匾额,尚剩许多,故命姊妹们一面赏园,一面将那未题之处一一拟出名目来。
紫鹃有幸游览此园,着实细看了一回,果然如原著所言,处处巧夺天工,虽有许多帘幕未挂、临期陈设未摆、匾额对联未刻,但已露出皇家气象。
省亲别墅乃是按皇家规制所建,一般人家建不得如此园林。
贾兰得到不比宝玉逊色的表礼和土仪等物,又因林如海掌管翰林院,意欲令贾兰考科举的李纨对黛玉十分热情,挽着黛玉跟在贾母竹轿后面,不至于让黛玉落单。
紫鹃看得很清楚,虽说青年姊妹之间并没有深仇大恨,也都不敢怠慢黛玉,但是相处却相当微妙,迎春、探春和惜春向来都是抱成团,钗环裙袄、行动坐卧处处一致,可叹没有一个和黛玉投缘,而湘云拉着宝钗大说大笑,对着园中指指点点,又问宝玉题了什么匾额对联。
翠缕扯着紫鹃落在后面,黛玉南下前每逢史湘云来了,都和黛玉同住,作为贴身大丫鬟的翠缕和紫鹃相处甚好,而且她们也是一起长大的,也是无话不谈,不由得道:“林姑娘待你可真好,穿着打扮一点儿都不比主子们差。”
紫鹃穿着淡紫纱衫,系着白绫裙子,腰间束着紫色绣花汗巾子,料子都是林家积存的好料子,越发显得纤腰如柳,佩戴着羊脂碎玉雕琢出来的簪环戒指,愈加清丽柔雅。
当然,黛玉出手极大方,紫鹃却没办法心安理得地接受一整套羊脂玉首饰。
因此当时黛玉送她时,她从中拣了一对银累丝镶嵌的耳环和一对戒指、两条手链和两根簪子,手链和簪子都是银累丝镶嵌绽放的玉雕木兰花,所用玉料甚少。
黛玉黛玉喜欢打扮,也喜欢打扮身边的大丫鬟,最后在紫鹃挑选后的基础上又塞给她好几件首饰。羊脂碎玉经过雕琢,一共得了五只镯子,好说歹说,黛玉留了四只,把其中一只不成对的送给了紫鹃,六支整玉簪也送她两支,玉佩送她一块,其他二三十对碎玉雕琢后镶嵌的耳环、戒指、簪子、手链自己留一半,剩下的分给身边大丫鬟们,紫鹃又得了三四对。
因为黛玉今天佩戴的是翡翠首饰,紫鹃发髻间就别了一根镶嵌玉兰花的簪子和耳环、戒指、手链,手链是六朵玉兰花镶嵌在银累丝底托上,然后底托连在一起,工艺十分精巧,款式也比较新颖,是黛玉设计的。
翠缕是荣国府的家生子,自幼在贾母房里服侍,湘云回家守孝才跟了湘云,也是识货的,一眼就认出了紫鹃衣饰的名贵之处,心里暗暗羡慕。
紫鹃悄声笑道:“难道史大姑娘待你不好?”
翠缕叹道:“我们姑娘待我固然好,可是我们姑娘自顾不暇,我们跟着也累得慌,别看姑娘每回过来都打扮得十分齐整,今年夏天的首饰一件都没有。太太嫌费用大,借着老爷寿辰的名义开恩,着实打发了不少下人出去,针线房已没有了。打从林姑娘过完生日老太太还了席后我们回去,这次是自己做完了夏天穿的衣裳才得以过来。”
紫鹃留心一看,果然如翠缕所说,迎春、探春和惜春已摘下金饰换玉饰,碧玉簪、碧玉耳环、碧玉戒指和碧玉镯子、碧玉佩,一看就是新做的首饰,雕工甚新,一是紫鹃之前没见她们佩戴过,二是贾家奶奶姑娘们每年都有两套首饰,一套金的,一套玉的。
虽然红楼梦是架空世界,没有秃瓢脑袋老鼠尾巴,但是生活中却有很多明清风俗的痕迹,立夏这日摘下金簪换玉簪就是清代宫廷风俗。
再看宝钗和湘云,前者素净得一如从前,穿着半新不旧的藕荷色罗衫配着白绫纱裙,金锁藏在衣内,耳畔倒是有一对白玉坠子打秋千,乌压压黑油油的头发也插着和坠子配套的一根白玉簪子,再没有别的花饰,脸上没有脂粉,发间不见绢花。
史湘云穿的衣裳和黛玉的着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黛玉穿着红底撒白玉兰的对襟褙子,史湘云却是红底撒白海棠的斜襟褙子,金镯子、金麒麟、赤金点翠簪等果然都是旧日的。
不过,湘云如此打扮反而别具一格,更显华丽生动,她气质爽朗,最宜金饰。
紫鹃看毕,叹息一声,问道:“史大姑娘什么时候打的金麒麟?先前咱们一块住着,我竟没有见过。”她还是挺好奇的。
翠缕犹未回答,就听史湘云在前面唤道:“缕儿,你落在后面做什么呢,快过来!”
翠缕忙向紫鹃告罪一声,快步上前,扶着史湘云的胳膊,而紫鹃也是轻轻一笑,不急不缓地到了黛玉身边,正好听李纨唉声叹气地说家学里的老太爷贾代儒上了年纪,又因贾瑞之死,似乎有点看淡了世情,更不大管学里的事情了。
黛玉左手持扇,右手抚了抚被夏风吹乱的鬓角,衣袖滑落,腕上两只几乎一模一样的绿翡翠镯子经雪白的肌肤映衬,更显晶莹剔透、鲜艳明亮。
李纨心中慨叹,有整个林家做依靠,黛玉真真成了天之骄女,衣着打扮极少重样。
翡翠的市价固然不如珍珠宝石之属,可是因为颜色鲜亮,质地通透,上面喜欢,下面跟随,价钱节节升高,在玉石中已颇不逊于白玉。
黛玉微笑道:“我不大知道府上家学里头风气如何,不过既然不好,嫂子何不单给兰哥儿聘个先生?我记得宝玉原先就有。秋闱将至,来年又是春闱之年,京城才子甚多,尽可选个好的。兰哥儿的学业要紧,料想外祖母和舅舅知道了,也不会阻拦,甚至赞同也未可知。”
李纨叹道:“府里忙碌异常,哪里能用这件事扰了老爷太太的大事?我想着姑老爷是探花出身,又管着翰林院,名闻天下,故想叫兰哥儿拜求指点。”
黛玉尚未答话,贾母见她们落后,忙叫鸳鸯来叫到跟前,李纨只得暂时掩住话题。
这一年来,在紫鹃的陪同下,除了大雨大雪天以外,黛玉每日都会在自家花园里闲逛几回,或是观花修竹,或是垂钓放鸟,今天整个园子逛下来,贾母坐着竹轿倒无妨,姊妹们却累得娇喘吁吁,独她若无其事,仍旧神采奕奕,冰肌玉骨清无汗。
旁人顽得热闹,都不大在意,唯有贾母喜不自禁,之前不管她如何疼爱黛玉,都无法否认黛玉之弱确实不利于子嗣,如今大好可谓是十全十美了。
父亲位高、家资丰厚、人品上佳、才气出众,亦精管家理事,贾政夫妇还能挑剔什么?
幸亏黛玉紫鹃二人都不知贾母的想法,若是知道,紫鹃必定撇嘴说她异想天开,林如海根本没有招贾宝玉为婿的意思好么?虽说贾宝玉钟灵毓秀,性情柔和,但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又没有顶门立户的本事,如何保护黛玉不受外人欺辱?如何守住林家偌大家财?在官场中沉浮多年的林如海可不愿意自己留给女儿傍身的家产去填补荣国府的空架子。
。。。
………………………………
第023章 :
各处宝玉未曾题出的匾额皆由姊妹们拟出,因不知好歹,贾母忙命宝玉誊抄一份送往贾政处,令其做主,方命众人回到自己上房一并用饭。
饭毕更衣,乘着更衣之机,李纨又来黛玉跟前乞求怜悯。
紫鹃一面给黛玉整理刚换上的茜香罗衫子,一面听黛玉微笑道:“若是家父像上回外祖母说指点宝玉时那般得假清闲,我便应了嫂子之求,然而家父每日早出晚归,极是辛苦,虽有五日一休,不过休沐尔,又常有同僚同年等人来拜,着实抽不出时间来,恐误了兰哥儿的学业。若是嫂子不嫌弃,有耐心等待的话,我回去请父亲给兰哥儿寻个好先生送来。”
紫鹃暗赞,林妹妹十分懂得婉拒的艺术,而且被婉拒的人亦无怨恨之意。
想到这一点,紫鹃心里不免又对贾府和李纨有些儿不喜欢,林妹妹无依无靠时他们怎么就没这些事,好容易林如海活着了,事情一桩一桩地发生。
李纨苦笑一声,任由林家送先生过来,岂不是整个贾家都没脸面了?上面见到送来的先生,定生闲气,忙道:“多谢妹妹用心,若寻得了好先生也不必送来,等我禀明老爷太太,再让宝玉和兰哥儿叔侄两个亲自去拜请,也能现出兰哥儿一片敬重之心。”
黛玉听完,点头应了。
出来到了贾母房中,姊妹们均已更衣完毕,正坐着吃茶说话,宝钗、迎春、探春和惜春坐在下首左右两溜椅上,独宝玉和史湘云一左一右地伴着贾母,逗得贾母开怀大笑。
见黛玉进来,宝玉忙起身让座,探春和惜春也齐齐站起。
黛玉摆手说不必,笑道:“我瞧着时候不早了,我该回去了,特地来向外祖母辞别,后儿二哥哥生日时再来给二哥哥拜寿。”
贾母忙撇下正跟自己说笑的史湘,向黛玉道:“回去做什么?坐着车,一来一去的还不够劳累。你哥哥生日,距今儿也不过就一两日,你在家住几日等看了戏吃了酒再回去,咱家采买的小戏子们都到了,你也瞧瞧新鲜。难道外祖母这里没有你住的地方不成?”
黛玉因要以家中只剩林如海自己不放心为由来拒绝,不想抬首看到贾母目中流露出殷切期盼之意,不由得想起在荣国府居住数年而受到的贾母之怜惜,只得应下。
紫鹃听了,一面打发人回去报信,一面叫雪雁跟回去取自己主仆人等的铺盖妆奁等物。
黛玉挨着贾母右边坐下,宝玉却寻了迎春下首的椅子,听到紫鹃低声吩咐雪雁等语,黛玉想了想,对雪雁道:“天热,也没有什么好东西给二哥哥,我记得有把湘妃竹的扇子,虽非名家真迹,却也不俗,倒应景,寻了来给二哥哥做寿礼。”
雪雁答应一声,自带小丫头婆子们回家取东西。
宝玉听到黛玉所送之礼,喜之不尽,连连向黛玉打躬作揖,黛玉只说当不起,迅速躲到贾母背后,反倒是给贾母行了礼,满屋人忍不住捧腹大笑。
自黛玉南下后就不曾回贾府住过,东厢房如今已是湘云的居所。虽说黛玉住在东厢房时史湘云常来同住,但是黛玉不愿打扰史湘云的清静,最要紧的是史湘云只带了贴身丫鬟和奶娘过来,余者来往使役洒扫房屋的小丫头并教引嬷嬷仍是当日黛玉所用。
昔年黛玉在时,史湘云也来,这一干人须得服侍黛玉和湘云两个小姐,又有紫鹃翠缕等副小姐,迎春、探春并惜春姊妹三人房里都是这么些下人服侍一个主子,偏她们就得服侍两个,活计重了,事情也多,唯独月钱没有翻倍,她们嘴里不说,心里却颇有怨气,黛玉冰雪聪明,一直都清楚,奈何她是客,亦不好说不妥,因此现在不想惹这些人的厌恶。
紫鹃深知黛玉心思,请示过贾母后,将铺盖妆奁等物铺设在贾母上房的西暖阁里。反正贾母房里去了袭人后仍有七个一等丫鬟、八个二等丫鬟和十来个三等丫鬟,又多是紫鹃的发小儿,而黛玉不过只住两三日,便是洗漱吃饭也烦累不到她们。
看吧,贾母上房五间,除了中堂,尚有四间房,贾母住在最东边的一间,下剩三间房,当初黛玉进京时怎么就不能安置在暖阁里了?非得安排她和贾宝玉住在碧纱橱?
是,碧纱橱紧靠贾母卧室,位置较为尊贵,自古以来以东为尊,但是单独收拾出来不就妥了?非得王嬷嬷来请示,才说把宝玉挪出去,命黛玉住下,王夫人等人知道了能不恨黛玉抢了宝玉的居所?最后又因宝玉一句话就让两人同住碧纱橱内外,一点儿待客之道都没有。
紫鹃一面整理东西,一面胡思乱想,偏生贾母怕黛玉带的几个丫头不够用,打发玛瑙和珊瑚过来帮忙,都是和紫鹃从小一处长大的。
姊妹们相见,不免说起许多闲话,紫鹃从中得到许多信息。
晚间陪伴黛玉同睡,临睡前紫鹃便将闲话挑挑拣拣再掺杂自己从原著中看到的一些事情说与黛玉知道,譬如贾宝玉纵容秦钟和小尼姑勾搭等事。
黛玉沉默片刻,轻轻叹息道:“后日是宝玉生日,明儿就该热闹了,早些睡罢。”
紫鹃依言,二人合目安睡,一宿无话。
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