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慧丫鬟-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知此信,紫鹃自是替他欢喜。
………………………………
第072章 :
陆恒六月初八就开始教导学生,一家人定了六月初六这日搬至清江书院所分的小小院落,莫说这日是紫鹃的生日,便不是,她尚未进门的一个女孩子也是去不得的,故此只托周福生送了几件精致的乔迁之礼,一是全了礼数,二是回了礼物。
自回了家,黛玉年年都给紫鹃过生日,今年正值她将笄之年,可巧又是才定下亲事,少不得比往年更热闹一些,前几日就定了一班小戏子,也不宴客。
黛玉素日所交皆是大家千金,虽说黛玉当紫鹃亲姊妹一般,但不能让旁人亦如此。
这日晨起梳妆,黛玉坐在床上看紫鹃先梳洗,道:“雪雁给你做的那身衣裳,倒和陆秀才前儿巴巴儿送来的东西相配,你就穿雪雁做的衣裳,戴陆秀才送的首饰。”
紫鹃倒有些不好意思,经不住大家催促,依言妆扮起来。
雪雁向来沉得下心,手艺又好,做出来的衣裳十分精致,比周母晴雯等都不遑多让,因不出头故无名声,她又是苏州过来的,配色上极具清雅,淡紫的纱衫配着一条白绫裙子,襟前紫缎镶边,裙摆上绣着一簇鲜艳的杜鹃花,紫花绿叶,郁郁葱葱,栩栩如生。
可巧陆恒送的两支翡翠簪子色作红紫,簪首亦雕作杜鹃花样式,雕工精细,虽不是用最好的翡翠料子,但晶莹如冰,水头十足,单凭这份工艺也算得上是上品了。
屋里众人都说好看,雪雁笑道:“簪子不止好看,还巧呢。”
多人不解,雪雁答道:“簪首那一簇杜鹃花里有一朵杜鹃花的花蕊是活的,作塞子之用,簪首之下的簪身有一段中空,拔掉塞子装些花露进去再塞住,满头都是香气呢!”
种人齐声道:“这话不对,既然塞住了,如何透出香气?”
黛玉披衣下床,笑道:“必是那簪子中空之处哪里有孔,既能透出香气,又不致花露泄出。天底下的能工巧匠不知凡几,咱们不知道是咱们没见识,并不是他们没有工艺。那段中空也不是只能装花露,咱们平常用的香粉香油都使得,不过我不喜用香,倒是花汁子还好些儿。改日叫紫鹃问问,咱们也去找那工匠做些东西来,又精致又好顽。”
紫鹃道:“明儿就叫我哥哥去问,难道我问了他不说?”说着,从妆奁内寻了一对颜色相若的翡翠耳环戴上,银累丝底托,坠子的质地更好些,透明如水,晶莹剔透。”
刘艾笑道:“紫鹃的好日子,哪能不来呢?你也知道你没下帖子,我又不是别人,因紫鹃而有今日,你不给我下帖子,岂不是小瞧了我?”
黛玉忙告饶道:“我哪里敢小瞧姐姐们?原想着到底不是我的生日,恐请了你们不来,我和紫鹃面上都不好看,再者又怕你们推脱不过来了,心里不舒坦,倒不如我们看戏班子唱戏,自己乐一日。哪里想到姐姐们竟惦记着紫鹃,只怕紫鹃这会子正惶恐着呢。”
紫鹃确实受宠若惊,上前行礼道:“姑娘们安好。我一个丫头的生日,我们姑娘单独给我过生日已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如何再劳烦几位姑娘亲至?”
刘艾爽朗地道:“有什么劳烦?我们来吃你的面。吃了你的面,就解乏了。”
听了这话,黛玉和紫鹃忙往里让,请上座,才奉了茶,尚未拜寿入席,金五奶奶也坐车过来了,进来就道:“哟,这么热闹,我来得倒巧了。”
紧接着廖家打发两个婆子送寿礼,因老夫人未愈,廖二奶奶须得侍疾,故难亲来,又命婆子请紫鹃谅解。又有王掌柜家打发人送寿礼,估计是顾忌着身份不足以登门,不敢唐突。又有荣国府四个婆子奉王夫人、凤姐之命送寿礼,紫鹃当日一句话可是救了宝玉、凤姐之命。又有玻璃、翡翠、金珠等丫鬟们也有礼物托婆子一并带过来,居然还有鸳鸯的。又有自称三奶奶家的两个婆子奉命送寿礼,只有礼单并无名帖,紫鹃至今都不知她到底是谁家奶奶。又有贾环悄悄地使小厮在角门递了一份寿礼,虽只两把扇子,但心意难得,倒有些知恩图报。
虽然来的都是婆子们,但都不能怠慢,紫鹃也没想到自己生日,竟有这样的待遇,登时忙得不堪,一面忙着收礼,一面忙着道谢,又请吃茶,又请吃面,纵使说不受礼,可来送礼的婆子们都磕了头。好容易接待过了,江家大夫人又打发婆子来,恭恭敬敬地送上一份寿礼。
等江家来的人走了,顾娴瞧着翡翠荷叶冰盘上的玫瑰香冰出了一回神,笑道:“都记着紫鹃的救人之德呢!我前儿听说紫鹃的女婿已受清江书院之聘,入内执教?”
黛玉点了点头,道:“姐姐竟知道了?难道有什么缘故?”
顾娴笑道:“若没有紫鹃,有谁知道她女婿怎样?咱们长安城里的才子也就比江南逊色一筹,又因今年春闱,各地才子蜂拥而至,怕比江南才子的人数还多些呢,江家哪里知道得过来?紫鹃女婿出身寒微,又不是极出彩的。昨儿在宫里,我遇到了忠顺王妃,才知道江家记着紫鹃的人情,得知她定了亲,女婿是个秀才,都说夫贵妻荣,紫鹃女婿更好些,将来紫鹃自然就更好了,江老起意暗中观察。不过,也是紫鹃女婿本事了得,倘或他没有真才实学,便是江家想还人情也不会聘进书院耽误小学生们的学业。”
黛玉和紫鹃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其实紫鹃替陆恒感到欢喜之余,也是有些疑惑的,怎么别人就没有这份机遇,偏叫他遇到了?无缘无故的,江老怎会因他在潇湘馆抄书的书法好就这样重视?原来根子在这里。
刘艾道:“竟是托了紫鹃的福。”
紫鹃及忙摆手,道:“还请姑娘们以后不要再提起此事了,虽有我的缘故在里头,但就像顾姑娘说的,若他通不过考校也是白搭,追根究底,还是他自己有本事,才能进清江书院,不必再像从前那样到处做工抄书,以补贴家计。”人人都是有自尊心的,不论男女,陆恒以为自己的机遇倒好,若知道是自己之故,只怕脸上过不去。
刘艾指着她对黛玉笑道:“听听,还没过门呢,就这样为她女婿着想了!”
黛玉也觉得紫鹃说得极对,忙岔开道:“席面已得,咱们先吃饭,吃完了寿面,再叫戏班子唱起来,听说新近很有几本好戏,未曾大唱过的。”
………………………………
第073章 :
众人都是爱顽的,极爱风雅戏文,也颇有一两个喜看戏之人,闻得黛玉此语,都来了兴致,遂移步饭厅,吃过饭点戏,先让寿星。”
紫鹃莞尔一笑,道:“这是礼数,总不能让哥哥回个空篮子回去。”又问第三件事。
周福生听她这么说,也只好接受,听她问第三件事,皱了皱眉头,脸上有些儿不悦之色地道:“这件事没甚要紧,你也别放在心上。”
紫鹃见他这副神情,就知不是好事,问到底是什么,便听他道:“妈的一个妹子当年是外聘的,原不肯的,奈何那年正值婚配的小厮少,丫鬟们多,于是便被府里放了出去。咱们外祖父外祖母将这位姨妈嫁了个很殷实的人家,是长安县人氏,有房子有地,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谁知这姨妈满怀不忿地进了门,隔三差五就要生事,又在府里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家境渐不如从前,幸喜房地尚在,如今带个女儿来投奔咱们,想让咱们爹妈想法儿把她女儿弄到府里当差,好攀个高枝儿栖着。”
紫鹃恍惚记起确有这门亲戚,也知有这么一个姨妈,来往倒是不甚密切,原身跟着黛玉住荣国府时不爱出门,自己穿越后就来了林家,因此多年不曾见了。不过自己小定那日她倒是来了,可惜贾家的管事媳妇们个个厉害,哪里给她说话的机会。
想到此处,紫鹃问道:“莫不是生了什么事,让哥哥这般不喜?”
周福生立时对妹妹大吐苦水。
这姨妈夫家姓许,许姨爹父子四个倒是老实憨厚的,虽说许姨妈素日不消停,家里银钱不够挥霍了便想卖房子卖地,但许姨爹父子几个把得紧,没叫她得逞,也不愿家里唯一的女孩子去府里为奴做婢,许姨妈便瞥了丈夫儿子,单带女儿进城。
她这女儿乳名唤作蕊儿,蕊儿自小在母亲的陶冶教育下,也养成了一般的性子,一心想进国公府里长见识,为了能当差,也是极用心,模样打扮针线都不比袭人等逊色。
周福生忿忿不平地道:“不止如此,竟想在咱家住下,这我如何能答应?若是爹妈在家倒也罢了,偏生爹妈都住在府里,家里只我一人,瓜田李下,岂能不避嫌?再者,妹妹的房间收拾得又清雅又精致,如何能让她们住了去?她们竟还不愿住客房,真真可恶!”
紫鹃忙问道:“后来呢?如何了?”
周福生道:“妈也不是不知道轻重,也怕许表妹进府不成,打起我的主意来,便把她们领到咱家在府中后门那里的宅子去了。最不能忍的是这姨妈和表妹异想天开,跟妈说,倘若不能进荣国府,来妹妹这里当差也使得,气得我立刻就翻脸了。”
周福生性情敦厚,能让他翻脸,足见许姨妈和许蕊儿必定说了不中听的话。
紫鹃正忖度,果然就听周福生放低声音,道:“许姨妈倒打的好主意,说妹妹这里没有当家主母,表妹年纪又轻,又能生养,倘或给姑老爷生个一男半女,来日就成老封君了。你听听,这都是什么话?我听了能不恼?真这么着,日后妹妹在林姑娘跟前如何自处?妹妹近来也别家去了,省得叫她们缠上。回头我去姨爹那里,请姨爹和表哥表弟们拿出魄力,把姨妈和表妹带回去。能守住房子地不卖,姨爹和表哥表弟们也不会真的软弱无能。”
紫鹃又是好气,又是好笑,这姨妈真是奇葩了,难道就没想过林如海年纪已近五十?比自己父母的年纪还大些呢,比姨爹姨妈就更大了。
紫鹃暗暗庆幸哥哥提前来跟自己说这事,今儿收了许多东西,黛玉提醒她挑些适合家里用的,择一日回家探亲,也谢过父母生养之恩,若没有哥哥的消息,只怕明日或者后日就回家了。如今却是不必了,有那位姨妈和表妹在,她还真不敢回家。
周福生又叮嘱了她许多话,婆子拿了篮子回来,紫鹃揭开看里面用梅花式雕漆攒盒,揭开盖子,里头白冰镇着一盒荔枝,复又盖上,道:“哥哥带回去给陆家送去罢。”
周福生也惊住了,道:“林姑娘真真大方,这是替你添脸面呢。”便携篮归去。
………………………………
第074章 :
倏忽又是数日,展眼便是六月初十,天气越发热了,在太阳底下走一段路就汗流浃背,多少王公贵族都随着当今两帝后并后宫椒房同去避暑山庄。
因林如海不在其列,金小碗亦需留守京城,故金夫人好黛玉也不得去。
至于宁荣两府,纵使国公府之名人人都忌惮,可是上上下下没有一个实权的官儿,贾赦贾珍皆是虚职,贾政官职又低,难怪原著中从不写贾家去避暑之事,原身的记忆里也没有。
但,不去避暑山庄的达官贵人们自有解暑良方,或是用冰,或在自家花园乘凉,哪家花园子都有一两处避暑之处,或者像金夫人这般,早早在玉皇阁后面花木深处水波岸边定了一处院落,携女媳人等小住几日,横竖夏日里也都不喜食用荤油之物。
当然,不止女眷,小儿子金筠也携侄子们一起跟至玉皇阁,居住在前面一处院落。
玉皇阁,顾名思义,是道教之观,而非佛寺,道教其实是不忌荤腥的,备受贾家推崇的张真人亦在此处,上回在玉虚观里见的也是他。
这张道士是昔年荣国公的替身,到底是第一代荣国公,还是第二代荣国公,紫鹃糊里糊涂的,原著上没详细说,贾家里头也没提起,倒是凤姐宝玉都称呼为他为张爷爷,像是贾代善的,果然,跟金夫人学习后确定他就是贾代善的替身。
到了翠儿跟前,就听她说道:“太太奶奶姑娘都在那边竹林里纳凉,我来叫你过去。”
紫鹃到了千竹林,果然忠顺王妃、江老太夫人、江老夫人、金夫人、乐善郡王妃、南安太妃等人都在,在凉亭内围着石桌而坐。除了金夫人带着黛玉,南安太妃带着女儿,两姊妹都随母坐在杌子上,余者都没有带女孩子过来,其中金三奶奶站在金夫人和黛玉身后打扇听唤,金五奶奶则和三奶奶远远地站着说话。
紫鹃过去请了安,众人都说不必,忠顺王妃命人给她看座,和黛玉一样,亦是杌子,位于金夫人另一侧,紫鹃推辞不过,方告罪一声,犹未坐下,金夫人便笑道:“紫鹃,你且别忙着坐,先谢过老太夫人和老夫人才是。”
紫鹃不觉飞红脸,向江老太夫人和江老夫人拜谢。
江老太夫人诧异道:“谢我什么?”
江老夫人却明白,笑道:“必是替她女婿谢的。前儿老爷不是说,替书院聘了一个文武全才的先生,虽只是秀才,但有文武兼备,一点儿都不辱没那些启蒙的小学生们,那新来的先生不是别个,正是紫鹃才定了亲的夫婿。”
江老太夫人恍然大悟,道:“我想起来了,瞧我这记性,说过两回了,我都没记住。原来这紫鹃和咱家有这样的渊源,甚好,甚好,咱家必不会亏待了她女婿。”
紫鹃听了,低头不语。
南安太妃含笑听着,忽然对金夫人道:“这孩子都有了人家,倒相配。你们家姑娘有什么打算呢?我恍惚记得保龄侯府的大姑娘是林姑娘的表妹?那丫头都定了亲了。”
江老夫人笑道:“正是,正是,终身大事可不能耽误了。前儿我见过我们家老太爷一个徒孙,今年十六岁,生得雪团儿似的,极聪明伶俐,也读得好书,写得好字,十三岁就进学了。我想着黛玉这孩子也该说亲了,忽然就记住了。论起来,这孩子根基家当、门第富贵、模样智慧,倒也配得过。只是不知你们府上和林大人是个什么意思,便不敢贸然提出,只好问过你们,若你们也有意,我这老婆子就来做这个大媒。”
金夫人听完,不慌不忙地笑道:“有劳老太夫人惦记着。论理,黛玉这孩子的亲事是该寻摸起来了,然林太师只此一女,未免更谨慎些,我也极看重这女儿,不管那家子有什么门第富贵,只要模样性情是难得好的就好。老太夫人且等我回去请我们老爷问过林太师,再来给老太夫人回话如何?若果然能成,自是喜事。”
林如海也曾拜托金小碗,请他转托金夫人平日出门时替黛玉掌眼,瞧瞧哪家有什么好的公子,至于结不结亲自然等打听明白了再说,故金夫人才有此等言语。
江老夫人笑道:“理所应当。”
金夫人又问是哪家,黛玉脸嫩,哪里听得这些事,早告罪和南安太妃的女儿并紫鹃走开了,走了没几步,金五奶奶朝她们招手,便都走了过去,含笑说话。
三奶奶向紫鹃道:“上回在金家我就觉得你面善,不曾想还能再见,过来咱们说说话。”
紫鹃看了黛玉一眼,见她点头,便走过去,细细打量三奶奶的模样,只见她的脸色比之那次初见好了许多,今日也没有涂脂抹粉,可见病情已大大减轻。幸亏她的病并不是极严重极难根治的,紫鹃暗暗庆幸,否则自己也会束手无措。
世家公子哥儿眠花宿柳得了花柳病,回来传染给妻妾,以至于皆丧命的事例,真是屡见不鲜,只因各家都捂得严实,不曾传出风言风语,其实很多人家都是心知肚明。
三奶奶拉着紫鹃说话,紫鹃灵机一动,背对着众人,以帕子遮着,替她把脉。
她这样的举动,立刻得到三奶奶十分赞许的目光。
………………………………
第075章 :
诊完,紫鹃松开手,三奶奶确实已经好了许多,外服之药倒不必更改,内服之药增删与否都可,既然三奶奶谨慎如斯,那边重新开一张内服的药方子便是。想到这里,紫鹃朝三奶奶微微点头,道:“我也觉得和奶奶一见如故,承蒙奶奶不弃,我和我们姑娘才整理出一册许多病情的急救之法,诸如溺水、中风、昏厥、中暑等,一会子给奶奶送一册可好?”
她的急救册子已经整理出来了,但凡她所记得的,都一一记录在内,也有许多急救方法之前详细描述过症状,就像中风,不对症的话放血法便会无效。她整理的是白话文版本,黛玉根据她的白话文版本整理为文言文版本。
又因内容并不甚多,二人齐心协力,抄录出二三十册来,而且林如海也亲笔抄写一份,已命人送至潇湘馆,令那里赚取润笔之资的人多多抄写,紫鹃已从中取了一套送给王老太医。
三奶奶会意,立即问道:“可是包括上回你救廖家老夫人的法子?”
见紫鹃点了点头,三奶奶立时喜笑颜开,道:“竟是十分要紧,焉能不要?多谢你,虽不知几时能用得到,但当遇到这种状况,总能有些应变。”
金五奶奶听到这句话,忙道:“早听母亲说了,切记也送我一份。”
黛玉含笑道:“岂能忘了嫂子?上回母亲看了就说好,母亲和大嫂、二嫂、三嫂那里都有一份,皆是我亲笔抄录,一份措辞文雅些,一份是白话,尽能看得明白了。”
南安太妃之女名唤霍烟,南安王府早没了王爵,其父也不是,因此她算不得是郡主,和黛玉来往虽不亲密,但也不远,毕竟南安王府和荣国府乃系世交,时常来往,而南安太妃与史家又颇有渊源,史家大姑娘和卫家大公子的婚事还是她做的媒呢,闻得黛玉紫鹃等语,霍烟不觉想起廖家老夫人昏厥之时的惊险,也道:“莫忘了我,也得一份才好。”
紫鹃笑应,回到栖水居先伏案将给三奶奶的方子写出来,然后取出两份急救之册,命凝碧给三奶奶送一份,这一份夹着药方子,又命沁芳给霍烟送一份,至于金夫人和金五奶奶等人的,自有黛玉回家再送,自家人,此时不急。
黛玉忽然道:“且慢。”
凝碧和沁芳齐齐站住,回头看着黛玉,不知她阻止自己的用意。
紫鹃也看着黛玉,问道:“姑娘有什么吩咐?”
黛玉道:“单送霍姑娘和齐三奶奶倒不好,江老太夫人也在呢。我看咱们带的册子约有十来份,往我今儿拜见过的那几位处各送一份,不拘如何,心意到了。”
紫鹃深觉有理,到底是黛玉心细,忙亦取出,打发小荷小角等人给各处送去。
却说凝碧和沁芳一起,一个送给三奶奶,一个送给霍烟,可巧乐善郡王妃、南安太妃、江老太夫人等都在厅中说话,问是拿的什么,得知缘故后,江老夫人不免拿在手里翻看片刻,笑道:“这书好,记录得极尽详细,谁人没个意外之危?有了这个,便可在大夫未至之前救治一二,好歹有一线生机。回去告诉你姑娘,别忘了我们才是。”
凝碧忙笑道:“老太夫人莫急,我们姑娘想到了,已经打发人给老太夫人送去了,凡在此居住的世交之家都有一份。”
闻听此言,江老夫人赞道:“好个细心周全的孩子!”
三奶奶和霍烟忙命人赏了凝碧、沁芳两个,待她们走后,南安太妃命霍烟回房歇息,方对江老太夫人道:“林姑娘极伶俐又极标致,通身的气派少有人及,不知将来之东床如何。老太夫人说的这家倒好,只不知能不能成。”
江老太夫人和金夫人谈起时,众人都在,亦知详细。
江老太夫人说的这公子是魏太傅之孙,其父是江老太爷的学生,官至二品,他自然是江老太爷的徒孙,可巧又是江老的学生,亦在清江书院就读,品性甚佳,堪为良配。江老太夫人和江老夫人心中品评了好些徒子徒孙,才选中这一个。
黛玉人品模样俱全,江老太夫人觉得,这样的尖儿也只有最好的公子哥儿才能配得上。
听了南安太妃说的话,江老太夫人叹道:“尽心而为。倘或有缘,便成,若无缘,自难成。我也是觉得这两个孩子都好,才在金家夫人跟前提起,若是不好的,我连说都觉得没脸。”
三奶奶笑道:“老太夫人既然觉得好,作孙媳妇岂不更好?”
她认为,比之达官显贵之家,江家更清净更自在,也更适合黛玉这样风雅天成又无名利之心的的女孩子,自江老太爷至江鸿这一辈乃至于侄子辈,祖孙四代,除非续弦,皆独守原配一生一世,多少达官显贵之家的女儿想嫁过去,可见这样的日子比什么荣华富贵都强。
何况,江家虽无官职,但亦是士族,名满天下,教导出来的文武百官不计其数,哪怕有一成的学生处处维护老师,也是一股庞大的势力,不受欺辱,可以说不是一般的耕读之家。
猛地听到这句话,江老太夫人一怔,随即道:“我倒期盼如此,奈何我们家是平常耕读之家,老六性子又淘气,每逢我和他母亲提起终身大事,便要生气,哪里配得上林太师的千金?别说林姑娘了,就是世间除贱籍外的任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