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明朝开工厂-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什么璀璨的华夏文明,只剩下区区几万卷书?
非但书毁了,甚至就连山上的石碑和摩崖石刻也被磨毁!
又一次,施奕文的脑海中浮现出鲁讯对《四库全书》的评价。
“……他们却不但捣乱了古书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内廷,还颁之文风较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
是了!
那些华夏先贤的著作正是文明的传承,如何摧毁奴役一个民族呢?那就是摧毁他们的文化,只有如此才能够奴役一个民族。
难怪在满清的史书中,见不到他们进北京时取获了多少宫中的秘藏图书,夺取南京后,也不见将南京秘藏图书北送的记录。
似乎京师的书,都毁于李自成之手,南京的书都毁于历年水火。
是了!
终于,在这一刻,施奕文找到了原因,找到了历代先贤心血所凝取的文明消失于何处!
他吓傻了吧!
朱翊钧似乎忘记了自己的初衷,本就是少年人的他,看到施奕文呆若木鸡的坐在那,半晌不说的模样,只以为他被吓到了。
有几个钱,了不起啊。
掏钱抄书,老子的书多的吓死你。
还不容错过呢!
怎么样,这下子被吓到了吧!
这会他甚至忘记了连掏一两银子打赏的窘境,只是得意洋洋的看着施奕文。
就像是任何一个炫富的人一样,在施奕文炫耀半天之后,突然倍受打击的朱翊钧终于来了个绝对逆袭,他又怎么能不高兴。
就在他高兴之余,却看到施奕文站起了身来,冲着他长揖道。
“臣多谢陛下!”
谢朕?谢什么?
还不等朱翊钧反应过来,就听施奕文说道。
“多谢陛下给了臣一个挣钱的理由。”
挣钱的理由?不解的看着施奕文,朱翊钧满脸的糊涂状。他是什么意思?
“现在我确实没有那么多银子,可银子总是人挣的,这样,如果陛下许臣尽抄大内藏书,我这两日先给陛下送二十,不,三十万两的定金,一年几百万两,我想有个十几二十年的时间,我总归是能拿出这笔钱来的”
相比于保存华夏历代先贤创造的著作的机会,钱……算得了什么?
………………………………
第137章 皇家合伙人 (第三更,求推荐,求收藏)
真的算不了什么。
甚至可以说不值一提。
其实,本质上来说施奕文并不是一个勤快的人,甚至有点懒惰。就像来到京师这么长时间,除了种了个大白菜,就没做过其它事,即便是那件事,出发点也是为了改善庄户的生活。
为什么如此?
不还是因为从南京带来了一百多万两银子,让他一时间有点迷失了。
俏婢山泉有点田,银子满屋花不完。
人总有惰性,安逸的日子总会磨灭人的雄心壮志。
现在好了,瞬间施奕文有动力了。
要挣钱,要挣很多钱!
与施奕文平静不同。听着他的话,朱翊钧直接是目瞪口呆。
至于客用更是惊得下巴直接掉下来了。
呃……
他说什么?
没听错吧!
一年几百万两?
朱翊钧惊诧的看着施奕文,愣了好一会,心里却又冒出另一个念头。
这……这小子该不是想靠抄书挣大钱吧!
不是抄书,他之前说什么,书坊!
好嘛!
老子差点让你给绕进去了。
“你想办书坊!哼哼,是想靠印书挣更多的银子!”
打量着施奕文,朱翊钧暗自庆幸起来,得亏自己聪明,要不然的还真让这小子的当了。
“哼哼,刚才你说天下士子欲求大内藏书而不得,你打得一手好算盘啊,从我这抄了书,然后再印出来,一转手获利又岂止十几倍。”
我的皇帝啊!
即便是印书那也得看是什么书吧!几百万卷书,不是什么书印了都能挣钱的。
可皇帝认准了事情,又岂容别人解释。
帝心难测啊。
不过,似乎这样一来,自己也省了不少银子。
“哼哼,这样,朕从来不喜欢难为人,你想靠印书挣钱,朕也不挡着你,也不会多要你银子,朕只收你抄五卷书二两银子的手工钱,你可愿意!”
心里正暗自叫着苦的施奕文一听,立即答道。
“臣愿意,愿意。”
“你愿意就好,不过,这便宜不能全都让你一个人都占了,你建的书坊里,得有朕的份子,朕不要多,只要四成,你印书挣一两银子,得有朕的四钱。”
呃……这算是干股吗?
“你别不服,那书是朕的,朕只要四成,已经是格外开恩了。不过朕不占你便宜!”
摆了摆手,朱翊钧又说道。
“办书坊的银子,朕也掏四成。你方才不是说,三天内送三十万两银子嘛,三十万就不用送了,先送二十万两作定金。那十万两算是朕的股本。办书坊花不了那么多钱,那多余的十万两先搁你那,往后你做生意,直接算上朕的份子。”
见施奕文没说话,朱翊钧冷笑连连。
“怎么样,朕这么安排,你可服气?”
“服,服,臣能有陛下作为合伙人,那可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臣欢喜的很!”
“你先别高兴的太高,朕的那十万两银子,不是白白给你的,你先想好了,怎么在半年内,给朕挣回十万两银子,要不然,哼哼……”
旁人会怎么样,施奕文不知道,可他自己却不住的心里却是偷笑,瑞在不过十五六岁的万历皇帝的,其实还只是个没长不大的少年而已!
万历皇帝……我早就在图书馆里把将你给研究透了。万历十五年,那也是翻过不知多少遍了。
对于万历的性格自然也有一定的了解。
“臣知道,半年……嗯,半年内必定给陛下挣回十万两银子。”
原本还想板着脸的朱翊钧,这会也装不下去了,几乎是在施奕文说完话的功夫,就有些犹豫的说道。
“嗯。其实,时间略微长一点,也没关系。”
“回陛下话,要不了那么长时间,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顶多也就是三五个月的功夫,臣就保证能挣回十万两银子!”
施奕文自信满满的回答,让朱翊钧瞬间睁大眼睛,一旁的客用更是诧异的打量着这位施同知。
三五个月挣十万两银子!
莫不是说他会点金术?
打量着施奕文,朱翊钧深吸口气,然后说道。
“施奕文,你要知道要是你做不到,到时候可就是欺君之罪!”
面对皇帝的疑问,施奕文笑了笑。
“嘿嘿,臣是从海外回的,没读过多少圣贤书,在其它地方帮不了陛下什么忙,也就是有几点挣钱的本事,请陛下尽管放心。”
施奕文这么一说,朱翊钧反倒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其实,本就少年心性他,现在想想张嘴就问人家要了三十万两,确实太多了,而且还让人家在半年内挣十万两,实在不是君子所为。
于是朱翊钧想了一下说道。
“施奕文,这样,书朕准你抄,南北文渊阁也好,大内秘藏也罢,朕都会任由你抄,不过那些地方你进不去,朕自会吩咐内官去负责……”
说着朱翊钧就扭头对客用说道。
“客用,回头你看看安排些可靠的聪明的小太监,让他们专职抄书,先从文渊阁开始,抄成后就直接送到施同知府上。”
“奴婢遵旨。”
随后朱翊钧又看着施奕文说道。
“朕这以安排你可满意?”
“满意!太满意了!”
施奕文连连点头说道,相比于银子,他最在乎的还是内府秘藏的几百万卷书!
那可是几百万卷!
“施奕文,看来你是真喜欢书啊!”
瞧着施奕文那副欢天喜地的模样,朱翊钧颇有感慨的说道。
“陛下有所不知,臣生长于海外,虽是向往天朝学问,可却每每欲求书而不得,听着有那么多书,臣又岂能不欢喜。”
如实回答之余,施奕文又试探道。
“陛下,那,那内府书当真有几百万卷书?”
“难道朕还能骗你不成?你这小子……”
朱翊钧有些不悦的说道。
“只管准备好银子就行,那些书没个三四十年你是抄不完的……”
“那臣往就只管挣银子就行……”
施奕文笑说道。
“一边给陛下挣银子,一边给自己挣银子,然后好和陛下买书……”
“那行,朕可就等你的好消息了。”
对朱翊钧来说,他就喜欢听这样的话,有人给他挣银子,有比这更好的事情吗?
………………………………
第138章 新的机遇 (第一更,求支持)
“少,少爷,刚,刚才那是皇帝……”
直到皇帝离开了好一会,德子才回过魂来。
“没错。”
少爷的回答让德子傻呵呵的笑了起来。
“德子,你这是怎么了?”
“嘿嘿,少爷,咱这辈子可算没白活了,居然能见着皇帝……”
德性!
你没白活,少爷我可没活够呢。
在回庄子的路上,虽然寒风依然刺骨,可是施奕文的心情却也颇为不错,不仅仅是因为书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他算是结交了皇帝吧。
在这个帝王专制的时代,与皇帝结交本身就可以带来数之不尽的收获,伴君如伴虎,这个道理,施奕文当然懂得,甚至就连万历这个整个青春期都在张居正、李太后的打压中变得喜怒无常的性格,他也有一定的了解。
可是风险中贮藏着机会。这个机会会带来什么样的收益,施奕文尚不清楚,就眼下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把内府藏书一一抄下,然后择优刊印、发售,至于其它可以收藏在图书馆里。
嗯,收藏在空间的那个图书馆里。
图书馆放不下,不还有酒店也可以放书嘛!
想到酒店,施奕文自然想到了当成贡品进口的玻璃镜,在南京的时候,他之所以没有把镜子拿出来,是因为那玩意太惹眼,现在他反倒庆幸着当初的谨慎,要是直接把镜子拿出来,不定可真就有人杀人劫货了。
当然,他的内心里还有另一个想法,就是想把玻璃镜卖个好价钱,但如何才能卖个好价钱呢?
不能仅凭物以稀为贵,还要学会讲故事。
在这个时代自然没有比贡品,比宫中御用更好的故事了,几百年后还有许多地方特产攀附皇帝,更何况现在,就像今天德子的表现。
“其实,也就几十面镜子的事……”
心里这么一想,施奕文咧嘴笑了起来。
几百万两银子,真不是什么事。大不了把酒店里、超市中的镜子都拿出来,也就是装着红木框子的事。
然后讲一个好故事,本身就是贡品镜子,一直以为只是宫中有几面的镜子,必定会身价百倍,大不了就是买点小镜子,A4纸大小的卖上个几万两银子。
想想都让人觉得有些……有些无聊啊。
不过,似乎在短时间内凭着镜子挣那么多银子也不太现实,毕竟……那玩意是奢侈品,可以细水长流,慢慢的来。
换另一个角度去想,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呢?
回到家之后,施奕文一夜都没有睡踏实,与皇帝的结识,看似要付出不少,但同样,他也看到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可是自己应该如何抓住这个机会呢?
他甚至不时的往返空间里,试图在图书馆里找到一些线索。最终,躺在软软的弹簧床垫上,施奕文翻看着从图书馆找到的几本书,偶尔的他会随手翻看着那几本书,然后……再次躺到床上。
享受着弹簧床垫的舒适,感觉有些困倦的施奕文,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字——“财”,在历史上,万历就是以贪“财”而著称,他为什么会变成那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也许就是一个机会。
随后,施奕文又想到了另外两个字——“生意”,想到了在南京时,自己曾经计划过的那些生意经,自然也想到了这阵子的堕落。
“哎,你真的是太堕落了。不过还好,眼下有了一个更好的机会。”
过去做生意的时候,施奕文还需要有所顾忌,可是现在……突然,他意识到作为皇帝合伙人最大的好处——有万历搁在那里,似乎就不需要再有什么顾忌了。
权钱结合、官商勾结……这几个熟悉的名词出现时,施奕文笑了起来,他想到了江南,想到江南的官商勾结,似乎自己也走上了一条与他们差不多的路。
但是,尽管如此,并不意味着稳妥,毕竟君王寡情,古往今来,不知多少皇帝翻脸无情,多少商人与官员勾结时家破人亡,除非能成为一个让皇帝离不开的人!
如何做一个让皇帝离不开的人?
暂时施奕文还不太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那十万两银子,就是一块敲门砖。
有钱能使鬼推磨……皇帝也不免俗。
“接下来做什么生意?”
嘴里叼着的香烟,施奕文犯着嘀咕。
“要不就先把纱厂办下来?似乎北方本身就盛产棉花。”
这个念头刚一浮现,他又想到对皇帝说过的话。
“三五个月的事,瞧你把这牛吹的,怎么就不怕吹破了呢……”
几个月的功夫,肯定办不成纱厂,不说选址建厂房等一系列的问题,就是能不能造出设备来都是问题。
因为内书房是依着卧室的火坑的取暖,自然比不上卧室,也许是坐时间长了,双腿也变得有些冰凉。
“小怜……”
感觉有些冷的施奕文,正想喊小怜时,却突然回程时,路上碰到的事情,眼前突然一亮。
“对,就是它了!”
没有丝毫的犹豫,施奕文又一次进入了空间中,然后骑着电动车在空间的边缘地带,有家机械工厂,虽然工厂的规模不大,而且只剩下了一半,不过,在上次探索那家工厂时,在它的厂房中还是看到了一些设备,而在库房中也存放有各种各样的部件。
“哟,没想到这里的东西还真不少。”
借着仓库里的灯光,瞧着箱子里的东西,东西确实不少,足足有几十箱子,不说其它,单就是这些东西,可都是好玩意,只要利用好了都能带来巨额财富,其实空间里的东西又有那一个不是这样?
就像这里的灯,要是把这些电灯弄出去,那可真的……真的会吓坏人的,抬头看了眼房顶上的灯,施奕文的心里又一次冒出了长久以来的疑问——这个空间里怎么还会有电呢?
无论是图书馆,还是街上的路灯,电力似乎从来都没有消失过,电是从那来的?
“算了,想也想不明白,想了也是白想,”
抬头瞧着工地上高悬的照明灯,施奕文自言自语道。
“还是先出去赶紧造出来再说……”
………………………………
第139章 公共马车 (第二更,求推荐,求收藏)
度日如年!
在过去的两天里,贵为一国之君的朱翊钧,终于体会到什么是度日如年了。
终等于第三天,不等门外的内侍敲梆子喊着“恭请皇爷起床——”,朱翊钧就早早的起了床。
今日不是例朝的日子,起身穿戴梳洗完毕后,朱翊钧就和皇后双双去给两位太后叩问早安,这是为儿子的孝道,然后心不在焉的用过早膳,一天就这么按部就班地开始了。
不过,今天朱翊钧是不会浪费时间在这些事上,在他往暖阁里去的时候,那边客用正在回廊上候着,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
“怎么样?差事办好了吗?”
见皇帝发问,客用的腰身一软,躬着身子回答。
“回皇爷,您吩咐奴婢办的事儿,奴婢自然是会尽可能办妥当。”
随后他又悄声说道。
“皇爷,和往常一样,您先到阁里呆一会,然后……”
然后自然是出宫了!
出宫干什么……当然是取银子!
虽说贵为皇帝,可是朱翊钧从来没有体会过皇帝的特权,在宫里头到处都是冯保的眼睛,他的一举一动都被冯保监视着,大伴动辄靠状的现实,让他不得不谨慎小心。
想出宫,那更是得小心翼翼,万一被皇后或者首辅知道,那可就麻烦了。
尽管焦急,可朱翊钧仍然等了差不多一个多时辰,混杂在出宫的的太监中出了宫,然后就直接去了那天约好的酒楼。到了酒楼,一路小跑的朱翊钧特意放缓了脚步,其实他那知道,一直在楼上坐着施奕文,早就看到他了,自然也看到他的急不可耐。
“臣参见陛下。”
在皇帝进了包间,不露声色的作揖行礼后,施奕文就那么站着。虽说明朝君臣见面不需要跪下磕头,可是君臣的礼节总要守着。
“别站着了,坐下吧。”
“谢陛下。”
待施奕文坐下后,朱翊钧又刻意说道。
“朕今个过来,是想问问你生意想的怎么样了。”
“臣知道,”
反正一会那张会票肯定还是要给你的。心里暗自想着,施奕文又一次起身,然后对皇帝说道。
“陛下请移步,臣有一个新鲜的东西想请陛下看看。”
引着皇上下了楼,直接到了酒楼后巷,刚一到后巷,朱翊钧就被眼前的“大家伙”吓了一跳。
“这是大车?”
“回陛下,这是四轮马车。”
施奕文笑呵呵的解释道。
“陛下请看,这辆四轮马车,车长有一丈有余,宽五尺,车厢里能坐下十六个人……”
那天晚上,在书房里冻的双腿冻凉的施奕文,自然的想到了在城中往返时冻成狗的经历,当然还有在南京“打车”的经历,就想到了另一个时空西方的公共马车,公共马车的出现,不仅方便了城中的百姓,同样也给经营者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1853年纽约的一本旅行书上介绍说,每天纽约城有约12万人乘坐公共马车出行公共马车的乘客主要是中产阶级或者更上层社会的人。车费从6美分到12。5美分不等,尽管如此,和出租马车、驿马车相比,公共马车使更多人乘上了轮式交通工具。
所以他也就选择了这个生意,为了保密可是在城门刚开路上没有什么人的时候,就把马车带进了城,一会儿肯定能引起轰动。
“十六个人……”
惊讶的登上马车,朱翊钧瞧着宽敞的车厢里,这辆马车完全颠覆了他对马车的认知,车厢两边两个长条凳。
“咦,这车怎么有点晃?”
走上几步,朱翊钧就感觉到车厢的晃动。
“陛下,这是车厢上下面的板簧,如果没有车厢与车轴之间的板簧,马车在城里行走时,车厢里就会非常颠簸,即便是放多层棉垫,感觉也是很不舒服。”
无论是在南京的“打车”或者从张家湾到庄子乘马车的经历,对施奕文而言都不是多美妙的回忆,坐在没有减震的车上,只能靠人肉减震。
“有了板簧,人在车厢里基本上感受不到什么颠簸。”
施奕文一边说,一边对车厢外的车夫吩咐道。
“现在,走吧,去西单牌楼。”
在朱翊钧的好奇中,马车动了起来,坐在车上,因为没有车篷,他可以能够看到马车刚一驶出巷子,就吸引了人们的好奇。
“快瞧,那马车是用三匹马拉的……”
“哟,这车可真大……”
马车刚到长安街,就立即引起了人们的兴致,在路人围观的时候,施奕文随手车厢边盖着的布取了下来。
“客公公,麻烦你把那边的布也取下来。”
布刚被取下来,围观的人们就瞧着的一丈多长的车厢上写着“公共马车,招手即停,2文一位……”
原本看热闹的路人,瞧见车厢上写着的广告,顿时来了兴致,立即就有人伸手拦车了。
“伙计,这车是怎么坐的?”
拦着车的人不等车停下,就急忙问道。
“那上面不是写着了嘛,2文一位。”
“两文一位?多远都是这个价?”
“瞧您说的,咱们这趟车是有线路的,往北去宣武门里街,然后往北到阜城门大街,再到西直门大街新街口停下来回程,您要是回来,还得再掏两文。”
赶车的李力是庄里的庄奴,来的时候,早就听少爷说了怎么个收钱的法子。
“哟,两文钱,坐这么远,倒也不贵。”
“确实,要是坐脚夫的推车,这么远的路,怎么着也得十几文钱出去,这可是好几里路哪,这才两文钱,算便宜的了……”
这边问清了价格,那边人就上了马车,上车的人倒也痛快,直接把钱塞进了一旁的钱柜里头。
从这辆马车刚一出去,就引起了人们的围观,一丈多长、五尺多宽的四轮大马车,确实都没见过,不过只是片刻功夫,车上就坐满了人。甚至有些超载了,不过即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