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明朝开工厂-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么没有城管过去赶他们,这可是皇城根!
这简单是太不和谐了!
这些人就不知道什么是大不敬吗?居然敢在这里摆摊?
专注的瞧着风景时,施奕文不知道自己也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原本一个正吃着冰糖葫芦的少年,瞧见有人那么专注的站在路边打量着皇城,便好奇的嘀咕道。
“那家伙在瞧什么?”
跟在少年身边的客用瞧见了,眼前不由一亮,便轻声说道。
“爷,这人就是施奕文。”
“就是他!”
瞬间,朱翊钧就睁大了眼睛。
作为皇帝,想要出宫并不容易。每次出去都要乔装打扮——扮成小太监出宫。
对于在宫中被课业和规矩压抑着的朱翊钧来说,每次出宫都像是龙归大海似的,有着使不完的力气。对于他来说,宫外的天地才是最令人向往的。
原本只是偷跑出来放松一下的朱翊钧,压根就没想到居然会在这里碰到施奕文。
这阵子,那怕就是他在宫里头,也听说了什么石台庄的大白菜,甚至就连忙宫里也采买了一些。
石台庄怎么种出了大白菜朱翊钧不知道,可他知道,那庄子过去是他,现在别人靠着庄子挣了一大笔钱,所以……他很不爽!
真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心想着,他用自己的庄子挣了那么多钱。口气如何咽得下?
“走,咱们过去会会他!”
走到路对面,朱翊钧顺着施奕文的目光瞧了几眼,并没有瞧出什么不同的地方。
“喂,可是瞧着什么新鲜的东西,说出来听听?”
回过神来的施奕文长叹道。
“哎,你不明白啊……”
闻言朱翊钧不悦道。
“我不明白?你说来听听?”
见这个不知从那冒出来的身材胖乎乎的少年似乎有些激动了,施奕文便直接岔开话题道。
“太浪费!”
“浪费?”
“对。”
施奕文点头说道,
“你瞧这皇城墙下多宽敞的地方,离路足足有四五丈远,你看对面的生意多红火,这边却只能摆着摊子,这不是浪费,什么是浪费,依我说,就在这里沿着皇城根前修一排小门市,然后按铺发租,你说一个月得收多少租金?我估计,一个月最起码得收的几万两……”
几万两!
朱翊钧傻了眼,甚至都忘了自己的来意。
瞧见少年傻了眼,施奕文暗自得意道,就这样的少年最容易忽悠。
就在得意之余,施奕文的目光一愣,却是落在半丈外的客用身上。
是他!
这不是那个在张家湾接自己的那个太监吗?
他怎么在这?
心知内官心眼小,就在施奕文准备打招呼的时候,可是他却发现客用却保持在半丈外的距离,冲着自己微微摆手,然后又点了下面前的年青人,而且神色也和上次见面时的傲慢不同,他的神情显得很是谦卑。
施奕文的心里猛的咯噔了一下,这个小胖子……不,这个人是……
施奕文从来不是个没眼色的人,可是这一会,他的心里还是忍不住惊讶了起来,能让客用这个太监如此前倨后恭的人,还能是谁?
再一瞧年岁,心里不多对上了。就在施奕文刚想行礼,就见那先前被那“几万两银子”迷花了心智的朱翊钧,突然恼声扬起手中的冰糖葫芦指着他道。
“姓施的,好啊你,上次弄走我的庄子,这次又忽悠着想把我的院墙改成铺子……”
哎呀,这可真是欲加之罪,可这会那容得了自己辩解,施奕文连忙行礼道。
“臣施奕文,见过陛下。”
………………………………
第134章 眼红的皇帝 (第三更,求推荐,求收藏)
陛下……皇帝!
跟在少爷身边的德子,听着少爷的话,先是一愣,接着就吓得两腿打颤起来,瞧着模样似乎都快三魂不在了。
庄子、铺子……
尽管皇帝的话,让施奕文一阵头大,可心里却犯起了嘀咕。
皇帝怎么就来了这地方?
不是说张居正管教的挺严嘛?微服出宫……教不严,师之惰。
心里埋怨着首辅大人不为人师,施奕文的心底却是苦笑连连。
也许是觉得手拿冰糖葫芦确实不雅,把手负于身后,朱翊钧盯着施奕文看了几眼,怒火消失了,可表明却玩味起来:
“你是施奕文?”
语气平淡,甚至还带着少年变腔时的沙哑,施奕文的心里顿时的紧张起来!
这是皇帝!
特么的皇帝啊!
片刻的惊讶之后,施奕文的心里想的不是“伴君如伴虎”,而是青春期少年人多变冲动的性格,眼前的这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任何心情起伏,都可能决定他的生死荣辱。
不行,得想着折。
“臣正是施奕文。”
抬眸的功夫,施奕文注意到面前的少年双眼盯着自己,那双眼睛里倒是没了怒意。
原本看似恼火的朱翊钧,却突然抱住双臂,露出了玩味的笑容。
“瞧我家的院墙子,你都能想到改成铺子,看来你挺会做买卖的?”
看着面前的少年,知道他和自己不一样,自己是穿越后变得年青了六七岁,瞧着只有十八九岁,可眼前的这位……那可是正经的少年,正是喜怒反复无常的岁数。施奕文淡淡的说道。
“略知一二?”
朱翊钧打量了他一眼,然后冷笑道。
“靠着我的庄子,卖个大白菜都能赚到上万两银子,好一个略知一二啊!哼哼,当真以为我是好哄的吗?”
呃……
果然是喜怒无常啊!
“回陛下,您肯定是听错,不是上万两,而几万两。”
深吸口气,施奕文答道,
“臣一共种了5000余亩大白菜,大概收了4000万斤,臣是按1。5文的价格批给庄里的佃户来城中发卖,如果一切顺利,臣应该能赚六万两。”
其实应该会多一些,毕竟,还有不少是以2文钱卖出去的。
“呃。”
猛然睁大眼睛,朱翊钧死死的盯着施奕文,那“六万两”还在脑子里打着转。
“你是,是说靠我的庄子,你挣了六万两!”
“回陛下,那庄子是陛下赏给臣的,银子是种大白菜挣的。”
这会施奕文算是明白了,到现在皇帝还记着他那庄子呢,让皇帝觉得你占了他便宜,那简直就是在找死。
况且万历还是历史上有名的“贪财皇帝”。
试想一下,被一个贪财的人掂记着别人占了他的便宜,而且还挣了大钱,这何止是找死,根本就是自找灭门之货……好像那门里也就只有自己一个。
想到这里,施奕文已是冷汗淋漓,恨不得捶胸跌足。
自己非他么要什么庄子啊,直接谢恩退还不就行了嘛,劳苦劳心的就挣那么点银子。
不成!
不能让万历掂记着自己!
最起码不能让他掂记着自己占了他便宜。
面对万历皇帝的掂记,施奕文的心里瞬间闪动无数个念头。
心底一横一咬牙,施奕文抬眼看着万历皇帝,见他表明复杂,就颇为认真的说道:
“其实,臣压根就没想过从地里头挣钱,说实话,这种地挣不着钱,顶多也就是个温饱,能在地里刨个温饱,都是老天爷开恩了,之所以种大白菜,还是想让佃户们挣点钱,这不劳心劳力的才挣那么点银子……”
施奕文说的是实话,姑且不说这点银子,他根本就看不上。就是费那么多事,他也觉得太过麻烦了。
可他的解释,一下把朱翊钧给噎着了,他甚至突然有了一种想揍这小子的冲动。
六万两,还是才那么点!
你,你知道朕连拿一两银子赏给宫女太监都要记帐吗!
你丫六万两还瞧不上!我身上连六两银子都没有。
别说是朱翊钧,就连站在一旁的客用,心里也已经翻江倒海的,这家伙……可真会吹啊!
忍不住眉梢一挑,又气又委屈的朱翊钧厉声道:
“好一个才那么点银子,你说,要是没我的庄子,你靠什么挣钱?”
“生意啊!”
看着面前的少年,施奕文心里便有数了,反正自己已经得了他的庄子,已经被他给掂记上了,要是不想让他记恨,哎……我懂的。
心里有了主意,施奕文也显得轻松起来。
“做生意来钱快。”
“哼哼,你说的轻巧,生意又岂是好做的!”
“回陛下,京城是天下中枢所在,这生意自然是多得很,做生意的人自然也是多得很,想要做买卖,就得做别人没做过的买卖,只要做别人没做的买卖,肯定挣钱,而且能挣大钱。”
“你说这些全都是废话。”
朱翊钧随口说道。
“怎么能是废话呢?”
施奕文朝着皇帝看了眼,见他有了兴趣,又继续说道。
“这京城里没人做的生意又岂止千百个,那一个拿出来,一年挣个几万甚至几十万两银子,也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恰在这时,施奕文听到那边传来“卖水咧!卖水咧!”的声音,隐约的可以看到推着独轮车卖水的水夫边走边吆喝。尽管这是第一次进城,可先前在路上已经见过几次水夫,他还特意问了下王得功,所以多少也算了解了一些。
原本只是瞧着好奇,毕竟他还是第一次看到满头大汗的水夫推着水车,“吱吱扭扭”地将水送到各家各户。对于习惯了自来水的施奕文而言,这一切自然是新鲜的,眼下正好了,可以拿这应急。
“陛下,你瞧那边的水夫,其实,这就是生意。”
“生意?”
顺着施奕文手指的方向看去,朱翊钧诧异道。
“卖水?”
“对,就是卖水,陛下,众所周知,北京水苦不堪饮用,所以京内外都是都用苦水洗衣服洗菜,作饭才用甜水,这甜水都是水夫推着车走街串巷卖给千家万户的,这甜水大都出自城里几口有限的甜水井,谁家有口甜水井,井主每天卖水都能收入几十两,一年挣个万两银子那也是轻轻松松。”
瞧着一头雾水的陛下,施奕文认真的说道。
“所以这卖水自然就是好生意,而且是千万家万户都离不开的好生意。”
………………………………
第135章 我愿意(第一更,求推荐,求收藏)
卖水也是生意?
靠一口井能卖上万两银子?
很少出宫的朱翊钧自然不知道这些,可少年人的倔强,却让他不愿承认自己不知道。
“嘿嘿,施同知,你说的轻巧,满京城的就那么几口甜水井,谁家不是当成宝贝似的,卖水?没有甜水井,卖那门子水。”
知道陛下对这事不甚明白的客用,主动替陛下解围道。
“就那么大的宫里头,也没有一口甜水井,皇宫大内吃的也都是玉泉山运来的泉水。”
尽管客用是为陛下解围,可正好也引出了施奕文的下话,于是他就笑道。
“所以,臣才会说可以做这个生意,城内的水不能喝,咱们可以从城外用管道把水引进城,这样不就成了嘛。”
想着后世最常见的自来水厂的模式,施奕文大大咧咧的说道。
“然后再沿着京中的几条主路,在地下铺设输水管道,到时候城里的百姓也就能喝着干净的甜水,这可不就是生意?而且还是能做几十年、几百年的好生意!”
提到这,施奕文自然想到了在那位李家城,他大陆、香港套现跑路后,在英国收购的不正是水网、电网、天燃气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企业嘛,不管经济怎么样,你每月得用水、用电、用天然气,只要你过日子他就赚钱。
“毕竟,不论如何百姓只要过日子,总是离不开水的。京城十几万户,一年单就是卖水,卖上个几十万两银子,还是绰绰有余的!”
这下轮到朱翊钧震惊了,卖个水居然能卖几十万两银子?
不过这惊讶也就是片刻的功夫,原本就极为聪明的朱翊钧,突然意识这个生意没有他说的那么简单。
脸色骤然一变,朱翊钧板起脸来,厉声道。
“施奕文,你可知罪。”
伴君如伴虎,这下施奕文算是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了。这又从何说起?
“不知。”
“哼哼,你是欺君之罪!你说的轻巧,什么用管道送水,这水怎么送到管子里?如何从河里提出来?”
“其实,这事倒也不困难,就是有些技术上的问题需要加以解决罢了,实施起来倒也不是不可能的。”
“哼哼,你方才还说生意好做,就你说这个生意,又是引水又是这事那事,麻烦到了极点。好做什么!”
虽然悄悄把这个挣钱的办法记在心里,但朱翊钧还是冷冰冰的说道。
“就你说的这生意,恐怕没有个几万两银子,恐怕都做不得!”
闻言,施奕文哪里还不明白,微微用眼角偷偷扫了皇帝一眼,正见他目光冷冷的看着自己。
皇帝是觉得这个生意太费本钱。想必他是想做无本生意啊。
无本生意……
似乎和当初自己做的肥皂差不多,问题是当初有宋家给自己掏银子,现在,谁帮万历皇帝掏银子?
得……明白了。
除了自己还能有谁?
不过这自来水生意就算了,搁现在也就是个忽悠,费时费力不说,而且还有很多技术上的问题需要解决。
得弄个能见着现钱的生意,来讨万历高兴。
“确实,是臣欠考虑了,其实要说做生意吧,谁都没有陛下方便,甚至不花一文钱,就能挣到大把的银子……”
因为在张家湾看到过皇店,施奕文倒也不担心这话犯上,而且他这么一说,立即引起了朱翊钧的兴趣,毕竟,他现在穷啊!当然,身为皇帝的他,却不能直接表现出来,只是哼了声。
“巧言令色!”
嘴上看似不满,可人却认真的听了起来。
“陛下,臣在南京的时候,曾买过不少书,其中有许多都是内府藏书抄本另行刊印的。书商之所以不惜代价高价请人抄书,正是因为宫中藏书有大量宋元秘本,为世所罕见,这些书一直是天下士人搜寻的对象,所以加以刊印后必定畅销,所有书商大都不惜高价请人代抄,不过要抄何书往往全凭代抄人的兴趣,抄多长时间,也要看代抄人的时间,所以,总有诸多不便。如果准许书坊往内府抄书,比如按抄书一卷,敬纳皇家白银数两或者十两作为抄书用,以内府藏书之巨,所得又岂止百十万两?”
站在那的万历皇帝听着,直接是听傻了眼。
至于那客用更是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这……这买卖可真划算……
当真是一文钱不掏,就能挣这么多银子!
而且岂止百十万两啊!
瞧着万历皇帝目瞪口呆的模样,施奕文的心里暗自得意,原本还寻思着怎么把内府书刊印保存,以便让这个民族的文明能够长远流传下来去的他,反倒颇为庆幸能够得到这个机会,如果能够光明正大的抄书,那岂不就省下了许多功夫?至于能不能从中赚到钱,反倒不怎么在意。
“哼哼,果然是巧言令色,你可知道大内藏书有多少?还敬纳数两或者十两。这天底下那有书商愿意掏那么多银子抄书,”
面对万历皇帝的质疑,施奕文直视着他说道。
“我愿意!”
迎着万历皇帝的视线,施奕文又说道。
“只要陛下许臣进文渊阁抄书,臣愿意出这笔银子。”
脸色微微一变,朱翊钧诧异道。
“你愿意?你可知道,大内藏书有多少?”
“不论多少,臣都愿意!”
施奕文直接了当的说道,文明是无价的!满清借修《四库全书》通过全毁,抽毁,剜去等方式彻底毁掉的那里是古书,分明是华夏五千年的文明!
现在面对能够把华夏文明古典保存下来的机会,施奕文又怎么可能不愿意,这样的机会,又怎么可能会错过。
哈哈……
突然一阵哈哈大笑声传入施奕文的耳中,他看到面前的那个少年在那里大笑着,看着他的时候,似乎就像是在看着……一个笑话,对,就是一个笑话似的。
“这是我这些年见过的最大的笑话,客用,你听比这更好笑的笑话嘛?”
哈哈大笑着,朱翊钧又说道。
“你以为大明只有一个文渊阁吗?南京还有一个文渊阁,以为大内只有文渊阁一个地方藏书吗?人可知道,还有大内秘库!当年修《永乐大典》的时候,纂修者及太学生数千人,翻秘库书数百万卷,浩无端倪!”
就像是想要故意打击施奕文似的,朱翊钧特意强调道。
“数百万卷啊!还一卷数两银子!你掏得起吗?”
………………………………
第136章 挣钱的理由(第二更,求推荐,求收藏)
数百万卷!
这下轮到施奕文傻眼了,居然有这么多!
而在傻眼之余,却又是一阵狂喜,惊喜道。
“陛下,真,真的有那么多吗?”
呃!
施奕文的反应,让朱翊钧看得目瞪口呆。这人怎么了?
“你不觉得多?”
“多了不好吗?”
“你可是要掏银子买的!”
“那就多掏点银子呗!”
即便是坐到了一旁的酒楼中,朱翊钧仍然用看傻子似的眼光打量着施奕文。
“你真的不觉得的多?”
又一次,朱翊钧好奇的问道。
他怎么就不觉得多呢?
要是换成旁人不应该在听到数百万卷的时候,被吓的面无血色,魂不附体,然后跪下来大声求饶,泣不成声说自己胡言乱语,请皇帝恕罪嘛?
可他倒好,反倒是兴致勃勃,甚至还邀自己到这酒楼里详谈。
这小子该不是傻子吧?
“真的有那么多?”
脸上带着笑容,施奕文的语气中依然有些怀疑,怎么会那么多呢?
“你知道什么,我大明中秘藏收可谓是历朝最多,宋时宣和殿、太清楼、龙图阁所储,靖康后尽归于燕,这些被金人掳去的宋时藏书,在元灭金时,都为蒙元中秘藏书,元灭南宋时,忽必烈特别令伯颜与焦友直,取临安图籍,两宋中秘藏书,除了在战火中损失的小部分外,大部分都成了蒙元收藏。我大明洪武元年八月,魏国公取大都,封府库图籍,守宫门,尽收奎章阁、崇文阁秘书图籍,后运往南京,大内藏书大增,而且多有宋元秘本佳刻,虽是如此,高祖皇帝成祖皇帝每每下诏搜求前朝及民间遗书,大力收集四方典籍。甚至不惜往安南、倭国等地求书,宫中秘库中藏书之臣又岂止数百万卷……”
我的天!
惊讶的睁大眼睛,施奕文就像进入阿里巴巴的宝库似的,惊喜道。
“那些书现在都在?”
“一瞧你就是没见识,告诉你宫中藏书装用倒折,四周外向,可谓是虫鼠不能损,又怎么可能不在!”
一旁的客用忍不住插了句。
“也不能这么说,正统年间南京文渊阁曾遭遇火灾,损失了不少书,不少宋元秘本毁于大火,实在是可惜的很。不过,想来现在南京那边应该还有不下百万卷……”
说罢,朱翊钧笑眯眯的看着施奕文。
“怎么样,现在你知道我大明中秘藏书之巨了吧!”
“哎呀,可真不少,真不少……”
施奕文有些激动的搓着手,看着面前的少年,激动道。
“陛下,真的准臣把那些书都抄下来?”
呃……朱翊钧顿时傻了眼,这小子还没迷过来嘛。
“那,那可是几百万本书,你,你有那么多银子嘛!”
“我知道,我知道,我现在没有,可是能挣,能挣,这机会难得,不能错过啊。”
原本以为只有几万卷书的施奕文并没有被海量的藏书吓,反倒是整个人都陷入了狂喜。
几百万卷藏书!
在惊讶于藏书数量之多时,施奕文也觉得的理所当然,毕竟华夏古代文明发达绝不逊于甚至远超过西方文明是众周知的事实,可为什么书会那么少?
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藏书就有数十万册,它是否被焚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几百年前萨拉丁为筹措资金,曾将开罗公共图书馆中200多万卷藏书和叙利亚城市阿米德图书馆的100多万册藏书先后变卖,那些书籍大都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典籍。
西方蛮子的图书馆都有几百万册藏书,为什么以爱书、惜书著称的古华夏人,却只有几万卷藏书?难道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史,历代仁人先贤就写了几万卷书?
这是事实吗?
又一次,施奕文想到了《四库全书》,想到了那所谓的“丰功伟绩”,想到了那“丰功伟绩”是多么的令人惊心动魄。到底全毁了多少古书?无从得知,大明的宫中秘藏到那里去了?
为什么璀璨的华夏文明,只剩下区区几万卷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