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亢龙寻道-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哦,哦,哦,踢到宝了,每个人都喜形于色,眼前这位九十多岁的老喇嘛是历史的亲历者啊。他曾经接触过来**寻宝的纳粹探险队,这使得所有人要寻找的目标有了豁然开朗的盼望。

    不过,接下来桑吉喇嘛的话就有如冷水泼头般,他道:“这伙人也就是来这里逛逛,与你们是一样的,没呆多久就走了。”。

    “就这样,桑吉上师,您能否说一说,他们到底有几个人,做过或说过什么”林哲不死心地想从桑吉喇嘛记忆中寻找点有关探险队的记录。

    桑吉喇嘛摇摇头道:“我是个小喇嘛,没有资格接待他们,只能远远见到他们与当地的贵人一块谈话,至于什么内容嘛,我就不知道了。”。

    历史的线索就此中断,但也得知一件事,不止五人,是七人。从公布的官方资料来看,探险队多出来的俩个人,绝对是有问题的,不是来自北非的先前探险组,也肯定和后来失踪的三人有重大关系。

    让人愈发惊奇的事发生了,在鲁志松、林哲他们苦苦思考如何唤醒桑吉喇嘛记忆的同时,桑吉喇嘛盘坐的身躯缓缓地漂浮起来,克服地心引力悬浮在离地一米多。

    双目紧闭,进入冥想态的桑吉喇嘛做出这样的动作,六人不敢打扰他,只能静静等候,猜想他用如此方式,应当会想告诉他们什么。

    果不其然,桑吉喇嘛大约在空中飘浮了十分钟左右,身体开始摇动,接着以水平状态慢慢降下。他睁开双眼道:“你们可以到距离此地十公里外的河谷去找找看,那里有你们要的答案。”。

    言毕,桑吉喇嘛持着转经轮走了,留下一脸错愕的人们,半天才反应过来。

    桑吉喇嘛指的是雅鲁藏布江北岸的扎玛山麓,距离泽当镇38公里。事不宜迟,鲁志松带着路,引领他们进入了雅鲁藏布江与扎马山麓形成的河谷。

    石山、雪峰、树林、湖泊和青草,各种牛羊和鸟类,少有人迹。那里能遥望到桑耶寺废弃的部分雍布拉岗。桑吉喇嘛叫他们到此必有深意,众人就地展开搜索,寻找人为的痕迹。

    整整找寻了十天十夜,饿了就在雪山之水嚼干粮,累了就钻入帐篷呼呼睡一两个小时,终于让他们找到了一项重要线索。带有德文的一件小金属器皿,残破锈腐不堪,但还是能证明一件事,德国探险队来过此地。
………………………………

第九章 臆想求证

    第九章 臆想求证

    “他们会在这里做什么呢,桑吉喇嘛叫我们来此不会是要回收垃圾的吧”慕容雨开始分析线索,他边走边自言自语,差点一跤跌进雅鲁藏布江。

    张禄一把将他拽住,喝道:“你走路要看着点,这次算你运气好,有我拉着你,否则,你就顺江漂流吧。那么冷的江水,我可不想下去救你。”。

    “顺江漂流”这四个字提醒了鲁志松,他看了看四周环境道:“我明白了,那伙人是从江上走的,只有这样的方法,才不会被人发现其影踪。”。

    “你是说,他们再也没回过寺庙,也没去泽当,在这里撇开两位领队的吗”林哲一下子捉住了鲁志松要说的话里头的重点,鲁志松点头道:“没错,如果要甩开人,就只有这个办法最有效。漫长的雅鲁藏布江,只需要一条小舟,顺流而下,追踪他们的人根本就跑不过。只要甩脱了想控制他们的人,两岸找个没人的地方一登陆,从此就渺无消息了。”。

    赵福鼓掌道:“那就没错了,桑吉喇嘛想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个信息。可能最后一批探险队和早先探险队在理念上不符,在庙里对今后路线选择发生了争持。结果,先前的探险组早有预案,也就是水遁,带上和他们想法相同的人摆脱领队与他们一块走了。”。

    “还是有问题,因为至今为止,我们的一切判断都建立在一种根本不够牢靠的主观臆想基础上,事实当真如此吗”慕容雨想想,认为整个思路还是存在着极大问题,太过于一厢情愿的认为。

    林哲笑着道:“你说的没错,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们到现在为止,还能够摸到这条历史的尾巴,说明我们的思路是可行的。有句话不是说过吗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点燃篝火,露宿在海拔高度四千多米的冰雪平原,冷飕飕的风,刺骨透心凉,防不胜防啊,哪怕是把帐篷封个严实还是拦不住外头的寒气入侵。呼吸的气息都凝结成水蒸气,四个人挤在一块取暖,顶上的透气窗把烟雾给抽取出去。

    林哲与张禄去购买装备,他们准备用橡皮艇顺江划下,找寻当年的踪迹。这是一项非常艰苦而且有充满不确定的工作,不仅要卖力地划船,还要瞪大眼睛搜索两岸有可能登陆或者可疑的地点。

    只要有发现,立即上岸搜索一番,鲁志松又返回寺庙找桑吉喇嘛一趟,请示他有何建议,桑吉喇嘛却已消失不见,更令人诡异的是,问遍整个喇嘛庙,没人识得桑吉喇嘛,更别提有九十多岁的老喇嘛可以白日飞升的。

    想必桑吉喇嘛是位深藏不露的隐士,既然有缘出现在六人面前,指出一条明路,那么就只有两个选择,一则打道回府,从此别再牵挂此事;二则就是傻傻地照做,随心而为就行了。

    通过集体表决,四票对两票,顺江而下,看看能不能发现点什么。

    还是有活干不知冷热,一旦闲了下来,冻得连毯子都能成冰棍,这可是正宗的牦牛绒捻纺的毛线和羊毛套织而成的长毯啊,还是挡不住森冷的威力。

    在帐篷内取暖用的小篝火烧煮的热水沸腾的水蒸气,给每个人带来点热意,心理作用罢了,冷还是冷的。

    熬了一宿,不太敢睡,怕第二天成了冰封雪雕的造型。天一亮,大伙穿戴齐整,逃也似地钻出了帐篷,赞美着藏区清晨,薄雾笼罩在江面,虫鸣鸟唱的,远处牦牛与羊群吃草,低声地呼朋引友。

    直到中午时分,林哲、张禄两人才回来,带来一名向导,他名字叫格桑,藏语的就是幸福,希望他能够给大家带来想要的幸福。

    格桑是个开朗的康巴汉子,年龄在三十多岁左右,经常为进入藏区游览的人们做导游,是个经验丰富的业者。身高一米六八,体重一百多,十分健壮,他收费颇高,但他是本地有知名度的,在他的引导下,好评最少是皇冠以上级别。

    林哲在购买装备时找到他的,本来他不愿意做这样,在他看来冒险性极强又很无厘头的行程,不过禁不住林哲的劝说和高价聘请,格桑最后还是同意了。

    趁格桑不注意,张禄给其他人比了四个手指头,说明导游这次身价有多少,四万啊,林哲不惜血本投入,并且当场付了。有了金钱刺激,格桑自然卖力,他重新优化了所有人携带的物品,使其更适合在藏区野外探险。

    虽然是索要高价,但每个人还是很尊重格桑的,毕竟大伙今后的生死成败拿捏在他手心里的,百分,万分地听从他的指导。

    今天是无法出发了,只好在河岸边再呆上一夜,不过今夜就比昨夜好多了,温暖舒适,让人免不了为格桑大唱赞歌,颂扬他生活经验丰富。格桑露出淳朴的天性,乐呵呵地听着,给每个人解答如何在藏区严酷的生存条件下活得更好。

    天明之后,格桑让人把两条四人座的加大橡皮艇小心地放入江里,随行物品分别固定在每个人身侧或中间,分担好载重量,这才解开缆绳下令出发。

    别以为高地雪原江水会流速缓慢,相反,时速高达每秒四十多米,一下子就把两艘橡皮艇推得飞快往前冲去,把住船头的格桑让人控制住不要让船体打转,这是他在陆地上再三交待的技术要领,人们喊着号子,用固定节奏把力度用得恰到好处。在格桑的满意笑容中,橡皮艇按照他们想要的速度行驶在雅鲁藏布江的水面上。

    青稞酒好喝,也能驱寒,但猛地不小心饮过量,上头,宿醉就惨了,况且是在雪域高原。忙得格桑一整天烧煮酥油茶给这伙不知天高地厚,还当自已在平地上放纵喝酒的人解酒。

    事情是这样的,天气是挺冷冽的,划着橡皮艇,溅起的水打湿外露的皮肤,冻啊,可人也是个耐环境的动物。光滑无毛的手,脖子,脸蛋一旦沾染了水珠子,冰冷的水珠子,哇,一下就激发起鸡皮疙瘩。

    这时候,就有两种选择:一是,赶紧擦干净,包个严实;二是,干脆,大吼一声,迎难而上,胆气豪壮会使得热血沸腾,体内蕴藏的能量就会迸发出来,将身体的温度给烧高了。

    年轻人嘛,谁会向严酷的环境低头,当然是个顶个的好汉。挽起袖口,脱掉高原御寒厚实衣物,谈笑风生地划着。格桑劝阻不住,也就随他们性子去了,不知是谁开始的,传递着青稞酒,格桑家自酿的,有七十度加以上是用来勾兑喝的。

    大伙各自用雅鲁藏布江的水直接兑着在手头上的碗里,可喝着喝着就没有节制了,敞开来喝,想想看,七十度以上的酒啊,格桑没拦住,集体出状况。

    不得不在意识还未模糊的可控范围下,连哄带劝地要一干“酒神”靠岸扎营,里程还不到二十公里。

    一上了岸,全体都趴下了,格桑没办法,只好自个搭建营盘,再一一拖进帐篷内,免得有什么好歹,在野外是很危险的,一点点小病症就成了可怕的负担与压垮一支探险队的稻草。

    休整一天后,大伙的酒意退了,林哲反思情况,只能宣布戒酒令:在野外生活,除非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刻,众人必须滴酒不沾。

    昨日的痛苦,促使众人吸取经验教训,同意林哲的提法,要喝酒得在舒适的环境中,没有后顾之忧的地方喝,大家集体向格桑表达了谢意,是他孤身拯救了全体人员。

    格桑乐呵呵地道:“没事,酒是好东西,但也不能喝过头了。大伙没事就好,我们现在可以出发了。”。

    “出发”林哲的眉头锁紧了,他正努力地回想这二十公里的路程到底有没有错过什么。鲁志松看出他的心思,对林哲道:“没有错过什么,我当时还是很清醒的,注意了两岸情况,没有登陆的地点和小径。”。

    慕容雨和张禄等人也纷纷说出当时能见到,凑一块拼出大概,格桑从中指点说明,林哲才放下心来,所幸及时喊停,不然啊,“两岸猿声啼不住,千里江陵一日还”,还得逆流而上重新找过。

    确定好位置后,鲁志松以桑耶寺为坐标的圆点,勾勒出所经历的参数坐标,进行网格化。他分得很细,每一块岩石与树木,每一段江面上的弯曲弧度都标示得清晰。

    看着鲁志松不到一个小时赶工出来的图纸,格桑赞叹不已,他道:“专业,真是个专业水平,就连我这个常年在这里走动的人看了也是无可挑剔。”。

    “嘻嘻,没啥,这是一种套路,也就是学科。书本上有教的,把公式和模式套进去,填好数值就可以了。”鲁志松谦虚地道。

    为了方便,两艘橡皮艇被绑系一块,成了一艘小游船。这是王喜搞的,他和赵福、张禄是海上的渔民,对如何驾舟操艇有独特的窍门。摸熟了雅鲁藏布江的脾气,仨人就和海上的一款,使得绑系一块的橡皮艇如履平地自由穿行。

    合理的分派人力,善用水流速度,只需要划个船桨或者使个舵就能随意让橡皮艇游船做出相应的动作。

    节省出来的人手,端起了望眼镜,认真仔细地观察周围环境,坐在中间的鲁志松从每个人的回报不断更新手中的地图。格桑专门给他们讲解和指认出特殊位置与不同路程遇到的可疑事务,一天的搜索没有太大的发现。

    出于谨慎性原则,每天的路程定为五十公里,走了三天,才发现一个最有可能的登陆地点。

    “你瞧,这个就是除了泽当最好的一处野渡口。”格桑把一处在荒郊野外的人们常常来往的渡口指出对林哲喊着。

    林哲立即让操弄橡皮艇的张禄、王喜把“游船”固定住,所有的望眼镜都瞄向了该处,林木草深的,岩石光滑,狭窄的江面是非常适合人们泅渡涉水而过的。

    鲁志松把该地点填入地图中,他用铅笔比了比道:“所有的可能登陆地点都比不上该处,我想,这是最有可能的所在,要不要上去检查一下呢”。

    泽当早在前天就甩在后头了,根据判断,想要摆脱第三帝国的探险队人员是不会在人口较多的地方留下任何线索,他们必须继续往前走,在距离两位领队带人追来的势力范围之外,寻找一个登陆场,最终消身匿迹。

    而眼前看到的这个地点,距离桑耶寺、泽当是有一定的长度,也就是说,只要有人在此接应,他们就完全可以遁逃,就算是两位领队率领上当时所有可利用的追兵也是无法捕捉到他们的。

    “拉萨、纳木错、山南、林芝、墨脱。。。。。。”林芝看着鲁志松绘制的路线图,参考着正规版的地图,陷入迷惑。

    鲁志松坚信自已的判断,他站在野渡口,对正在东张西望,不知前途的人道:“不可能折返,也不可能走云贵线路。记住,我们和他们的目标是一样的,是来找寻沙姆巴拉的。如果从云贵出走,他们何必大老远从北非拖着宝箱来呢,直接消失就行了。”。

    “那你说说看,他们为何要甩开两名领队”林哲问道。
………………………………

第十章 捕风捉影

    第十章 捕风捉影

    鲁志松对林哲的提问,人们的疑惑,他解释道:“理由很简单,我们一路从北非追踪到此,他们并没有到任何地方去,只是在战役失败后带着财宝原路返回。 为什么呢难道他们不明白这样做是丝毫不具有任何意义的”。

    “那就是说,他们是一伙非常专业的科学家,而两位领队恰恰是最死硬的纳粹分子,政治理念和科学信仰产生了冲突。于是,科学家们决心甩开政治的束缚,法西斯主义的捆绑,他们在此分道扬镳。”

    对于鲁志松的释疑,人们陷入了沉思,他的话很有道理,要是真让希特勒掌握了地球轴心奥秘,堪比在当时拥有比原子弹还厉害的武器,科学家们出于担忧,决心不让纳粹得手,但出于对科学的追求,他们是不会放弃探索的。

    “这不能说明什么,并非所有的成员都有这样的崇高的思想。如果把一切答案归结在指望他们良心发现或者道德高尚方面,我们会走入更大的误区。”慕容雨不同意鲁志松的说法。

    林哲最后做了道路选择,他道:“既然来了,沙姆巴拉就在这里,去哪里都是不对的。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在这里找他们,而不是离开,远离沙姆巴拉去找他们。”。

    明确早前探险队排除两位领队之后,一定是隐藏在附近继续进行对沙姆巴拉的研究,他们根本就没有离开此地的这个思路后,众人开始重新勾勒将来的路线图。

    针对野渡口每一寸土壤,每一块岩石、草坡、树木生长年限都进行了细微检查,企图发现点什么。格桑不明白他们到底要做什么,只能帮助提供当地的信息和生存资料。日子就一天天过去,直到有一天。

    “大伙快来,瞧瞧我发现了什么”赵福欣喜地在一处石子滩喊着,他挥动双手,跳跃着朝分散在四周的兄弟招呼。

    一块破铁皮,被雪山融化的冰水侵蚀得不成样子。上面的刻烙的字迹早已光滑不清,隐隐约约,难以辨别。

    现在信息是最主要的,哪怕是找到一坨屎,也要翻找拉它的人吃过什么,从这些成分当中读取出此人的基本信息,判断出具体可供捋出的脉络。

    在搭建的野外营地上,这块破铁皮成了至宝,通过鉴定,它存在时间就是七十多年前。

    鲁志松用简陋的工具不断分析着里头能被发觉的信息,所有人都有如产妇的亲人站在营帐外头,焦急等待。等待鲁志松宣布他的发现,林哲更是心急如焚,他不安地走来走去,不住地询问需不需要帮忙。

    胶带、泥巴和种种能够还原痕迹的招数,鲁志松都用上了。太困难了,被雅鲁藏布江水冲刷得快要回归自然的铁皮实在无法作为前人踪迹的佐证。

    最后,鲁志松和做了失败手术的医生那样,双手插在口袋,无可奈何地对门外苦苦等候的人们道:“这只是一块七十多年前的铁皮,找不出有价值的信息。”。

    唉,听完此言,全部的人,包括格桑在内心情一落千丈。林哲更是不放弃地道:“再试试,看能不能做点什么”。

    “没用的,我能试的都试了,结果呢,还是一无所获。不能证明这片铁皮和他们有关,我们只能再找找。”鲁志松一句话就把林哲的希望给粉碎了。

    慕容雨从帐篷内取出那块铁皮,对着太阳察看,想要从不同角度来找出点东西来。

    垂头丧气,士气低落的人们或斜倚,或蹲坐,或干脆躺在地面,忙活了那么多天,好不容易找到一点东西,就这么被判“死刑”,不给力啊。

    林哲不甘心,从北非到**,他凭着就是一股劲,哪怕是没有实物证据表明和支持他的想法,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坚持着,认为自已的思路是不会有错的。

    捕风捉影的日子不好过,他必须说服自已,还要说服别人与他一同去寻找虚无缥缈的想法。林哲爆发了,他压抑许久的情绪歇斯底里的爆发了,跪地展开双臂,呼号着,要苍天告诉他要如何进行下去。

    双拳猛锤大地,砸得草皮绽开,露出泥土来。深秋的藏区,草根都带着冰屑,他的指骨间被划伤了,鲜血淋漓,也不觉得痛。旁人立刻阻止了他如此疯狂的举动,给林哲包扎伤口,安慰他,要他不要失去冷静。

    王喜的一句话把局面带回到现实,他道:“就一块破铁皮说明不了什么,但,这块破铁皮难道你们不会认为没问题吗”。

    是啊,一块铁皮能够保存七十年,在冰天雪地里,冻冷的雅鲁藏布江畔保存七十年,的的确确有可供人研究的价值。

    林哲复活了,他右手用大拇指和食指捏着铁皮,兴高采烈地道:“喜哥说的对我们就从这块铁皮挖起,刨根究底也要找出到底是谁将它丢弃在这里,而丢弃它的人到哪去了”。

    “还原现场,走还原现场去。”慕容雨是林哲的好哥们,为了鼓起林哲的信心,他响应道,要大伙陪着林哲一起去还原现场,看看能不能分析出个结果。

    七人带着破铁皮来到了发现它的地点,看着被安插回发现的地方,讨论着。

    鲁志松看了看道:“不可能是被冲到该处的。”,他的证据就是该破铁皮是被压在岩石下的,非常有人为意志在起作用。格桑也证明了鲁志松判断正确性,他道:“就算雅鲁藏布江发大水,也无法把这块岩石撬开。”。

    “那么,它到底想告诉发现它的人什么呢”张禄不明白了,他审视着被压回岩石下的破铁皮。

    赵福考虑了一下道:“莫非他们之间有内奸,这是一个路标”。

    内奸说一时成了人们议论的重点,鲁志松力排众议,他依旧固执地认为这伙科学家们正是看不惯第三帝国的所作所为,才会选择在最好时间,最好的地点和第三帝国切割的。

    慕容雨则不同意他的说法,指出该铁皮的出现完全能够说明问题,当中有人是动摇的,想要通过留下路标引两位领队带人找来。

    俩人说法不一,争吵了起来,面红脖子粗的,劝的劝,添油加火的也有,团队分成了两派。张禄、王喜是支持慕容雨的,赵福支持鲁志松,唯有林哲没有表态。格桑见他们吵个没完,怕误了用餐,离开讨论组给大家准备饭食去了。

    林哲纠结啊,他也很希望内奸说可以成立,只要成立了,那么就能够顺藤摸瓜,但万一不成立呢,时间和金钱会被导入误区。

    “如果他们当中有内奸,那么何必多此一举,直接举报就行了,用不着一路留下线索,你以为是在玩家家酒啊,带着财宝在**躲猫猫吗”鲁志松提出他的观点,嘲讽着慕容雨不切实际的说词。

    慕容雨冷笑道:“一般探险队都只有带头的有枪,也就是武器。在手无寸铁的人群当中,武器意味着什么,就是权力。他们是两支探险队,别忘了,其中一支是从北非过来的,不仅有武器,还有隆美尔宝藏。威逼利诱之下,容易使人产生错误的结论,当他们面对现实时,很快就会后悔了。”。

    “也就是说,当时决意和两位领队分开,不是所有人都心甘情愿的,他们有的被武力所迫,有的被利益引诱,但漂泊在雅鲁藏布江,行走在荒无人烟的藏区,见不得人,追兵肯定是紧锣密鼓地大肆搜捕。意志薄弱的人就会产生动摇,给追赶的人留下线索,以期日后可以邀功讨好。”。

    张禄同意这个说法,他道:“探险队在第三帝国也有家人,要是被领队上报其叛变,你想想看,那些家人的下场会怎样”。

    “所以说啊,必定是有人想要用这些路标作为将来的讨价还价资本,用来保身。”慕容雨说出自已的断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