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绝宠之帝女驾到-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思青的手为他主子回上一封书信。

    须臾,见男人紧锁眉宇,冷得像要冻结月亮,他捏了把冷汗,找寻适宜的话,“无人发现我们为公主扫清了道路。”从离京开始,他们的人就提前一步整理了百里思青沿途要经过的地方,为其能迅速到达边关提供了最大的便捷。

    可惜主子做的再多,却不能让高阳公主知晓他的用心。

    慕子衿垂眸看着自己的一双手,纹路清晰交错,指尖依稀余有淡淡的药香。他扫了旁边的石桌一眼,表情有些松动,其中蕴了丝感慨和无奈。

    他的妻人走了还让她的贴身婢女每日为他熬药。可她却忘记了,良药能够治愈疾病,却不能解相思。

    修削的手指敲上摇椅的扶手,慕子衿淡淡问道:“人来了没?”

    银子明白他所问为何,神色凛了凛,恭敬回道:“已经在路上了。”

    慕子衿唇角终于牵起一抹笑意,“大燕的明珠珍贵而稀少,此番朕和太后忍痛割爱,希望泱国能看到大燕一片交好的诚心。”

    银子闻言努力站稳腿脚。大燕先皇有近二十位皇子,然而就只出了一位公主,乃是与燕帝一母同胞的妹妹苍瑶。苍瑶公主自出生起就极受先皇和太后的宠爱,在大燕呼风唤雨几乎无所不能。燕帝平素也极为宝贝这个亲妹妹,特赐凤辉圣撵,所行之处,群臣莫敢不让。

    苍瑶公主今已十八芳华,九州君臣快挤破了脑袋,太后却一直舍不得让她出嫁,言称要将其嫁给世间最优秀的男子。可现在,却被主子一旨送来了泱国…

    他不敢妄自揣测主子的心思,但主子此举无疑是委屈了苍瑶公主。不说苍瑶公主容貌娟丽倾城,才情惊艳绝伦。大燕公主何其尊贵,地位并不亚于泱国的高阳公主,甚至还高出高阳公主几分,又岂能用以和亲?

    也不知太后她老人家是如何肯答应的。

    思考了半晌,他鼓足勇气问道:“主子,恕属下愚昧,苍瑶公主性情桀骜,从不轻易受人摆布,此次怎么会同意来泱?”

    慕子衿笑而不语,谁说他拿圣旨压了她?他不过是让人在珠玉宫偶然提了几次泱国风华无双的寒王爷而已。苍瑶自个儿愿意来瞧她感兴趣的人,实不能为他左右。

    不过,他脸上的笑容很快便敛了下去,当初落玉湖那件事,老丈人给了十日期限,大理寺和刑部却拖了半个多月也未能结案,后来便只能不了了之,他的老丈人也未如表面震怒般深究下去。

    那些未曾谋面的刺客显然训练有素,出手狠利却不逼紧,只放了会儿冷箭便无声无息地撤离,谁能说不是一场有预谋的试探?

    而之所以试探他,定然是因为他已经让别人起了疑心。

    对于谁是凶手他无从琢磨更多,但无外乎就是那些人。或者,就是他的老丈人也说不准。

    身在局中,一着不慎便能做了瓮中之鳖。他曾以为自己的心计已经甚是深沉复杂,然而在他的老丈人面前还是太年轻。他的老丈人就像一只千年狐狸,仿佛泱国的一切在他眼底都无处遁形。他不清楚靖安帝手里有没有掌握他的把柄,或是掌握了多少把柄。是不是正耐心等着他主动伸出脖子,然后一刀宰了,给他的妻腾扫出更辽阔的疆域……

    想想,真够惊悚的。

    他想了许多,无一人能肯定。可思来想去,其中百里奚寒还是最值得怀疑。不提其以假药摆他一道,光是那些不伦的小心思,已经膈应了他千百回。

    慕子衿低头,石桌上已冷却的汤药里清晰地倒映出一双狭长的凤眸。

    紫夭罗已快用光,而千年乌莲在百里奚寒手上,任他派人将慕王府翻了个遍也没有寻出蛛丝马迹。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一举多得的事情他怎么可能放弃?苍瑶率性桀骜却不像他的妻认死理,就算当真看上了百里奚寒,一旦察觉出不妥,也定会以最快的速度抽身离开。

    慕子衿淡淡道:“很快,燕国公主来泱的消息不再是秘密,记得加多人手保证苍瑶的安全。”

    银子见他顿了老半天才说了这句,立即道:“属下明白。”

    慕子衿凝神看了会儿,似嫌恶照着汤药的月光太亮,或似嫌弃里面的一双眼睛。手指微微一搅,苦涩的药气瞬间纠缠于削纤的指尖,他便抬手一拂,里面的月亮跳了跳,随之碎了满杯。

    慕子衿轻轻阖了阖眼,半掩的凤眸淡若秋水,冷如寒霜。他的妻走了,他恨不能随她飞离这四方城,却是不行。

    ……

    虽是暂住一夜,百里思青的住所布置却似行宫,宽敞的屋子里挂着层层淡青色的帘幔,精致的画屏上勾着一幅花开富贵图,旁边的青瓷花瓶古朴精美,镂空巧致的香炉摆在屋中央,轻烟从香炉中缓缓腾升腾,冲淡人行路的疲惫。

    整个房间雅而不奢,淡而不俗,完全是百里思青喜欢的风格,可以看出安排之人花费的心思。

    百里思青无暇谴责方如鸿的铺张,摊开桌上的宣纸准备给慕子衿回信。

    握着笔问候了他的身体,又简单地交代了她的行程。可只写了几行后,想说的话便写完了。百里思青将纸折好,不觉有些轻薄。差了五封的书信,这样草草说了几句显得倒像是敷衍似的。

    她有点儿无奈,然而分别了半月,除了赶路以外,其余都是空白,想不出还有何事可与他说的。

    百里思青手抵着额头,咬笔看屋内轻烟卷起。鼻尖缠绕的清香令她不知不觉想起了慕子衿淡淡的药香味,那张清秀平淡的面容就这般清晰地浮现在脑海里,连薄唇轻抿的弧度都能准备捕捉。

    百里思青思索片刻,放开纸认真地朝上添了几笔。

    写完书信,她释了口气,倦极的身子才渐渐放软。昏昏沉沉之际,门“吱呀”一声开了,有五个小仆抬着冒着蒸汽的热水桶走了进来。

    从大桶内弥漫出的热气扑至身心,惊人的舒服。百里思青迅速抬头,身上的汗渍令她快忘记已好几日未曾沐浴过。

    五人放下了桶便立即走了出去,顺便将她的盔甲带下去擦洗,然后换了四名婢女进屋伺候。

    氤氲的雾气中,婢女一直低着头,百里思青看不清她们的面孔,也不在意她们是谁,扑面而来的舒适令她不想矫情地驳回方如鸿的讨好。

    明日便要前往边营,面对心神向往的战场,她其实有着说不出的紧张,能否击败乌贼军,安全找到司空煜都是未知数。

    百里思青泡在木桶中,四名婢女分别为她梳发洗身,一切都平静有序。

    可等沐浴完,伺候百里思青换衣时,其中的一名婢女失手打翻了放在木桶右边用以舀水的小木盆。

    小木盆在地上滚了几圈之后,落在了百里思青的脚边。百里思青下意识地俯首看向蹲在脚边慌张去拾木盆的婢女,目光触及到她熟悉的耳环时却怔了一下。

    “奴婢该死!”婢女握着木盆不敢抬头,口中不时发出低低的求饶声。

    闻声,百里思青呆了呆,一瞬后立刻消除了心底的不敢置信,镇定道:“起来罢!”

    婢女连忙拾起小木盆退到了一边,然后跟着其余人一起继续伺候。

    百里思青视线一直若有似无地看着她,默不作声地让人伺候完,便用十分随意的口吻对她道:“你留下伺候。”又吩咐另三名婢女,“你们先出去吧!”

    待人退出了屋子,百里思青立马握住了留下来的婢女的手,略带惊急地低声道:“赵姐姐,你怎么来了望君城?与何人来的?又是何时到了此地?”

    赵茗秋抬头,露出一张削瘦的脸,与在京时的圆润大不相同,一双秋水眸子里布满了忧愁的血丝,显得极为颓唐。

    ------题外话------

    刚出院,急性肺炎,一直在医院的。家里没人知道写文,住院又不能碰手机电脑,所以跟小伙伴们都联系不上,没能及时告诉大家,非常抱歉。

    转折部分的内容很重要,之前码好的一直感觉不大对劲,修了点发上来,亲们不要嫌弃哈!

    下午有两瓶水要挂,晚上如果有精神就二更,不行就明天努力。圣诞快乐!
………………………………

低头

    望着赵茗秋现下里的模样,百里思青不由地握紧了她的手掌。

    离京那日,她在人群中没看到赵茗秋露面,还以为她没空前来送她,原是先行了一步。

    见她沉默不言,遂又温和问道:“赵姐姐,你来边关,为何不与我知会一声?”

    “我……”赵茗秋为难地张了张口,百里思青这一连串的问话让她无所适从,清瘦的容颜在寒碜的婢女装扮下愈来愈苍白。

    然而面对这张殷切关怀的脸,她还是忍不住回握住百里思青的手,哭泣道:“我担心他……真的担心……”

    这个“他”,百里思青当然明白指的是谁,只是没想到她有这样的勇气跑来了此处,一时间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

    哭了一会儿,赵茗秋擦了擦眼泪,尽量让自己心情平静,“听说他自营帐失踪后我吓坏了,想去司空府看看却被母亲拦着不让,说司空府被重兵包围,无人能进。而且司空家处于敏感时期,我们赵府要暂时避嫌……”

    “我想去找你,可路上遇见你们慕王府的人,说慕世子已经差人打探了,有消息会来赵府通知我,就算找你也于事无补……”

    百里思青一愣,赵茗秋的事情无人禀告于她。她想起那日在屋里听见银子和蝶香争吵的那句“活该我家主子知道司空少将军出了事,立即让人去了边关打听消息……”强烈复杂的负疚感历经半月的跋涉再次冲上心头。

    赵茗秋停了停,一双眼睛里又噙满了泪花,“我回家等了,可实在是坐立难安,当夜便瞒着父亲和母亲跑出了京……”

    她紧紧地扣住百里思青的十指,“我只想来边关瞧个究竟,旁人说他通敌叛国,我是绝不信的!”

    百里思青感受到指间的力度,因这柔弱的深闺女子别样的勇气而感动,她坚定地对她点了点头,“我也不信!”

    她拉着赵茗秋坐下,原本放着的盔甲已经被人拿下去清洗,桌上剩下靖安帝颁给她的那道圣旨。

    她指着它道:“父皇也不相信表哥会对不起泱国和他的栽培,我来此就是证明表哥和司空家的清白!”

    赵茗秋见了,眼睛微眨了一下,在一室的烟香中轻轻低下头,“哦……那真的是太好了……”

    百里思青眉也不皱,肯定道:“当然了!我一定会把表哥安全带回去!”

    赵茗秋闻言,立即恳求道:“公主,让我留在你身边好不好?”

    “我只身不能入关,若不是偷了父亲的令牌,连这望君城也不能进。听说你今夜在此落脚,我花了不少银钱才混入了这座府邸,所幸的是真的见到了你,你能不能把我也带上?”

    唯恐百里思青拒绝,她连忙发誓道:“我可以扮作你的近卫,安分守己,保证不给你添乱!”

    她的神色丝毫不作假,声音里皆是哀求,双膝也有下跪之势。

    百里思青拉住她,为难了半晌,还是答应了,“好,你跟着我,我也好保护你。”

    见她答应,赵茗秋喜极而泣,喃喃道:“小青,谢谢你。”

    ……

    次日一早,百里思青便带着赵茗秋赶往边城津门关,几千人马中,方如鸿对百里思青身边忽然出现的小卒并无太多注意,好颜说了些诸多好话,相随着将百里思青送出了城门便回府给京城呈递了公函。

    随行的士兵对已改头换面的赵茗秋的出现讶异了一下,但并未加多舌。韩元认出其是赵太傅的千金,对赵茗秋倒是颇为关照。

    百里思青一行人入了津门关,不多时,一直跟随司空煜的副将陆豪长领兵迎接众人的到来,同来的还有总兵高山远。

    陆豪长年纪与司空煜相差无几,性情十分敦厚,司空煜回京述职时,百里思青与他见过一面,彼此不算生疏。高山远却是第一次相见,此人约莫四十多岁,方正脸,看起来不苟言笑,严肃异常。见到百里思青时,眼睛里的轻蔑一闪而逝。

    “末将等参见公主!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简单的寒暄过后,陆豪长将百里思青直接带到了司空煜失踪的营帐面前。

    百里思青摘下沉重的头盔,四下观察了一番。

    主帐外的防卫看起来格外严谨,并无不妥之处。她慢慢掀开了帐门,冰冷的气息迎面而来,像揉进了千根细锐的针芒,里面的空旷刺痛了她的眼眶。

    赵茗秋紧跟的脚步踉跄了一下,高山远望着她藏在兵服下笨重的身姿,冷哼道:“不愧是公主身边的人,看起来这般弱不禁风。”

    高山远久居边关,嗓音带着边关特有的粗犷,周围的人都听得一清二楚,明白总兵是对朝廷派了高阳公主来而不满,想要给百里思青一个下马威,纷纷沉默看向百里思青。

    陆豪长刚想帮腔,却被韩元拉住,便与众人一起闭紧了嘴巴。

    赵茗秋的瞳孔微缩了缩,百里思青不着痕迹地拉了她一把,不紧不慢地嘱咐另一名士兵将人带去安顿,“赶路疲累是人之常情,你先下去休息吧!”

    赵茗秋本想摇头,可想到跟着百里思青或许会给她添麻烦,立刻跟着士兵离开了。

    等她离开,百里思青回头看了看高山远,却没有生气,只诚恳道:“本宫第一次来边关,有何不到之处,还请高总兵多多包涵。”

    百里思青并不知道因为当年踢断吏部尚书的门匾而被参一事,惹得边关的将士对她的印象停留在恃宠而骄上,听闻她的大婚也是强迫慕世子而来,众人对她的印象都极其不佳,只是碍于司空少将军的面子,不敢多有微词。

    如今,见她并不端公主架子,举止体恤下属,又对高总兵礼敬有加,不禁对这位传闻中骄纵跋扈的高阳公主起了一丝好感。

    高远山仔细盯着她的神色瞧了瞧,发现其中无半点儿掺假,肃穆的脸色有些许缓和,却还是不改轻视,冷冷淡淡地回了句,“公主严重了,公主大金枝玉叶,末将怎敢欺上。”

    百里思青知晓人对人的态度不会一时半会就能改变,她本来就没有半分建树,高总兵会轻视她也实属正常,但她却不能与他交恶。

    离京时,靖安帝与她提过的人当中,就有高山远,此人曾是越王府的亲卫,在四藩之乱中跟着她的母后立下汗马功劳,靖安三年擢升津门关总兵,甚是正直可靠。

    百里思青入了营帐,站在司空煜平时坐的地方,问道:“陆将军,何时发现司空少将军失踪的?”

    陆豪长如实道:“六月廿三,凌晨时分。末将听闻乌贼军突然有所动作,前来少将军营帐,却不见了少将军的踪影,末将立即派人加急回报给陛下。”

    百里思青默声,六月廿三,八百里加急,消息入京最多只需四日,可京都却是廿九日才收到消息,若往不好之处设想,明显是有人从中作梗,刻意压了两日才报。

    百里思青一时心铃警惕,面色也变得凝重无比。

    然而,她还来不及吸一口气,忽然有人策马来报,百里思青退出营帐,便见人跪落于地,“启禀高阳公主,高总兵,陆副将,乌贼大军从玉奴山而来!”

    听罢,高山远立即跨马取道,将后背丢给了百里思青,“恕末将告退!”

    陆豪长也急对百里思青道:“高阳公主,乌贼来袭,末将先告退!”

    不等韩元出声,百里思青却是拉过白马,“慢着!本宫跟你们一同去!”

    赵茗秋正坐在士兵为她安排的地方歇息,忽听外面有异动,连忙走了出来,却只看到一地的灰尘和竞相远去的背影。

    津门关的玉奴山是祈凌山的分支,东靠末城明渊,西临暮陵江,南接泅川雪城,北有虞关紧接关谷栈道。

    百里思青登上高高的城门,眼前连绵起伏的山脉如两条巨龙蜿蜒盘踞,将峡谷环抱在深山中央,飞幽陉、玉渠沟等要塞密不可见。

    此时,大队大队的兵马从远处疾驰而来,属于乌贼国的黑色大旗帜高竖在漫天的沙尘之上,如同一张巨大的黑网,网住日月和人的视野。

    看着赶赴而来的野蛮和张狂,百里思青从来没有这样的一刻觉得愤怒,双手持放在腰间的金剑上,身上的血液随着乌贼军的逼近而不断涌起,再涌起,被侵踏的耻辱从五脏六腑蔓延至唇边,生出铁锈般的腥湿味。

    高山远扬起手臂,“开城门!与本将一起迎敌!”

    百里思青从城门跃下,重新骑上了白马,跟着军队准备一同出城。

    韩元和陆豪长想也不想地拦住她,“公主,您不可以身犯险!”

    百里思青却扯开红色的披风亮出了宝剑,喝令他二人退开,“本宫受命为将,岂有不迎敌之理!你们出去迎敌,却让本宫待在这里看着,这不可能!”

    漫天的厮杀声中,她清亮且不柔弱的声音尤外穿透人心,“保护泱土,大泱儿女皆有责!将士们,跟着本宫一同杀退乌贼蛮寇!”

    韩元和陆豪长不能再拦,只能一左一右跟她一同去迎敌。前方的厮杀已经开始,遮天蔽日的血腥弥散在每个人的鼻尖。

    滚烫的鲜血溅上面颊的时候,百里思青全身的血液都凝固了,握着宝剑的手却不停顿,向乌贼军狠狠地砍去。

    交战多日,乌贼国的将士都从未见过百里思青的面孔,方下一见,只觉得白马上的盔甲威风凛凛,许多乌贼军看到百里思青绝丽的容颜后,不由得呆住了,再回神时,脖子已经与脑袋分了家。

    “司空青儿?”

    远处有人惊愕的张开了稍嫌干瘪的嘴巴。

    “薄野老将军,你的眼睛花了吧?”一道犀利阴寒的鹰目随着他的吃惊望过去,却只见到了一团正弯腰砍杀的红色身影。

    硬无温度的男音在薄野赤良的耳边不屑地响起,“传说中让你闻风丧胆的那位女将军十五年前就已经死了,难不成你见到了她的鬼魂?”

    薄野赤良睁着老却不浊的眼睛,摇头道:“萧琏皇子,臣确定没有看错。如果不是司空女将军,那么就是她的鬼魂。”

    他说得一本正经,惹得身旁的男子哈哈大笑,“若真的是女将军的鬼魂,本皇子应该奏禀我皇请巫神前来战场。”

    “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对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薄野老将军恐怕当年是被那位皇后娘娘吓破了胆子,赤杀将军要是见到他的爷爷这般无用,估计连玩女人都提不起劲头了。”

    他轻轻摩挲着戴满戒指的手指,饶有兴趣地观看着百里思青奋勇杀人的身形,“不过,津门关何曾有这样一位小将的?本皇子怎么不知道?”

    薄野赤良望着他充满好奇的眼睛,抬头看原本晴朗此时却被灰尘和鲜血染昏的天空,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

    乌贼十几年来附属泱国一直平静无争,然而萧原太子与萧琏皇子却怂恿皇上对泱出兵,不知是福还是祸。

    “倘若老臣猜得不错,这位便是大泱的高阳公主了。”薄野赤良沉思道。

    “哦?就是大泱皇帝捧在手心里的那位高阳公主?”端木萧琏嗤笑,“大泱皇宫是没人了吗?泱帝居然派了他的女儿来!”

    话虽是这样说,但他眼中的兴趣却不减反增,“有意思,可惜本皇子看不见她的脸。不过听说那位皇后是个美人,想必她的女儿不会差到哪里吧!”

    他自顾自说着,也不欲找薄野赤良求证,一双鹰眼一直注视着百里思青纤瘦勇敢的脊背,“有意思,勇敢的公主不同于乌贼的任何一朵花,本皇子真是越看越喜欢,当初本皇子若是知道大泱的美人这般对胃口,也不至于让老十那个没用的去了泱京,最后让美人嫁给了一个病秧子,真是可惜啊!”

    “啧啧,也不怕人杀多了手疼。”见百里思青又砍翻一人,他怜悯地摸了摸手掌。

    观看了片刻,眼见双方杀得难分难解,端木萧琏眯眼拍了拍老将军的肩膀,“别忘了我们的目的,差不多了就鸣金收兵,太子哥哥还等着本皇子回去喝酒呢!”

    薄野赤良无奈,“是,萧琏皇子。”

    百里思青专心致志地杀敌,毫未觉察两道身影自始至终打量着自己。

    或许是不欲让她一介女流瞧扁了,今日泱军的士气格外高昂,短短时间,乌贼军就有败退之势。

    正杀得起兴,未想到鼓声传来,乌贼军连气息都未喘一下,立刻如来时般汹涌而退。

    百里思青想乘胜追击,但这次被高山远拦了下来。

    高山远不假思索道:“玉奴山山势复杂,乌贼军进退诡异,恐有埋伏,末将以为不可追。”

    听他如此之说,百里思青只能勒马而回,“收兵!关城门!”

    紧接着,一连好几日,乌贼军都是这般,泱军每每杀至兴头上,便火速而退。

    三番数次后,泱国士气逐渐由开始的高昂转低迷,可即便如此,百里思青英勇迎战的场景还是被大肆宣扬回京。

    靖安帝在朝堂上不留余力地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